㈠ 布依族的名人
王囊仙
王囊仙(1777—1797),女,布依族,本名王阿崇(又作阿從),自幼習武,能以巫術為人治病,以宗教形式組織布依族人民起義,民間稱為囊仙(布依語,意為仙姑);嘉慶二年正月初五(1797年)起事,號稱皇仙娘娘,其軍最多時達數十萬眾,義軍先後攻下普坪、貞豐、興仁、興義,直撲紫雲、長順、織金等地,各地的布依族、苗族、彝族人民紛紛揭竿而起,直指省城貴陽;清廷派大軍鎮壓,使布依軍漸陷困境,逐步退守;攻陷布依軍根據地,生擒王囊仙等;用囚車押送北京,於農歷十一月初七(1797年12月24日)將王囊仙凌遲處死,時年僅二十歲 。
清代嘉慶年間南籠布依族大起義是嘉慶年間的歷史大事之一,布依族因此在清朝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清朝統治者在貴州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後,加劇了階級剝孫和山削和民族壓迫;清代官吏、地主、高利貸者紛紛進入布依族居住地區,與當地農村中的土目、亭目、把事勾結起來共同剝削、壓迫農民,霸佔了大量土地的土司,不僅強迫農民種靠「印田」,而且平時要強迫農民為其服各種勞役,以供其婚喪、宴客、住、行及一切吃喝玩樂使用。封建地主、官吏、甚至差役兵士也利用一切機會敲詐勒索人民,連穿民族服裝也被指為「違制」而受罰。在殘酷剝削之下,清嘉慶二年(1797),暴發了以布依族為主體,有苗、漢各族人民參加的反清起義——南籠布依族起義——起義斗爭歷時8個月,震驚清廷,是清朝時期貴州一次震動面大,影響深遠的農民革命斗爭,也是布依族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起義。
韋朝元
韋朝元(1768—1797)清貴州南籠(治今安龍)人,又名德明,號七綹須。布依族。善拳能醫。由於不滿土官、流官、地主、高利貸者對布依族人民的殘酷壓迫,在乾嘉苗民起義影響下,於嘉慶二年(1797年)2月,聯合王囊仙等組織本民族人民共同發動反清起義。義軍勢力全盛時期,佔領了西北至今威寧、黔西,西抵雲南邊境,半個貴州及廣西、雲南部分地區。
王乃
王乃元朝羅斛縣(今貴州羅甸縣)人。布依族農民起義軍領袖,性格豪放,專為窮人打抱不平。
王海平
王海平(?—1941)貴州省望謨縣人。民國時期黔西南地區的實力派人物。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爭取下,一度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革命形勢極為艱難的條件下對革命隊伍的建設作出了貢獻。1934年,王海平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對內戰」,「北上抗日」的主張,參加了由共產黨組織的抗日民主聯軍,並從組織上和思想上改造他的部隊。王海平作為一個布依族地方實力派人物,積極追求進步,嚮往光明,是值得稱道和懷念的。
莫友芝
莫友芝(1811—1871)字之偲,別號紫泉、郘亭,晚年又稱眲叟。嘉慶十六年出生於布依族史上享有盛譽的獨山莫氏之家。莫友芝在詩詞、目錄校勘和聲韻訓詁方面有較高建樹,在書法上面造詣較深,是咸豐年間著名的書法家、藏書家。
陸瑞光
陸瑞光,布依族,外號「陸麻二」,1901年出生在貴州省鎮寧縣。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組織農民武裝,成為劫富濟貧、保衛家鄉的農民領袖。
程蓮珍
程蓮珍(1921~1998)又稱陳大嫂,乳名程幺妹,布依族,貴州省長順縣廣鄉順朝擺村人。少女時由於長得窈窕高挑,皮膚細嫩白皙,面容清秀,被當地群眾稱為大美人。1957年冬,程蓮珍安排進縣城當工人。1960年7月4日,成為縣政協委員。1998年10月21日,程蓮珍病故 。
程蓮珍,是被稱為「宜林山國第一美人」的布依族女匪首,當棚鏈年豐姿綽約,躍馬馳騁在貴州崇山峻嶺之中,她雙槍神射、膽略過人、心機多端,歷經了新舊社會的人間風雨……解放初期,在解放軍3年多的剿匪斗爭中,「女匪首」屢屢僥幸漏網,並使解放軍戰士傷亡,某部司令員為此引咎寫下辭呈。當女匪首被捕獲要槍決時,毛澤東主席認為難得有個女匪首,還是少數民族,就對她寬大處理。程蓮珍由此獲釋,後來她積極配合解放軍進行剿匪斗爭,屢立戰功,被人稱為「女孟獲」。
女孟獲的故事最早由布依族作家王廷珍發表在1989年8月四川《處女地》雜志上,題為毛澤東片言釋女匪 ;2003年,王廷珍再次以女孟獲故事為素材出版了長篇小說《一個女匪首的傳奇經歷》;2005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了王廷珍和周唯一合著的《風雨蓮花--被毛澤東義釋的女孟獲傳奇》。這兩本書均由當年親自處理過程蓮珍問題的見證人、原貴州省政協副主席王思明寫序,成為僅有的兩部真實反映程蓮珍傳奇經歷的紀實小說。
程蓮珍是個傳奇人物,以她的傳奇故事為藍本編成10集電視劇《則中女匪首》,於2008年在電視熒屏上播映。2009年浙江長城影視有限公司改編拍攝40集連續劇《最高特赦》(又名大西南剿匪記)。由馬蘇演女匪首。
㈡ 秦朝的篆書代表人物都有哪些
一、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公元前208年),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是中國歷史上記載最早的、有書法作品(刻石)傳世的書法家,被譽為中國書法鼻祖、小篆第一人傳世書法作品有《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等
二、李陽冰
李陽冰(生卒不詳),字少溫、仲溫,譙郡(治今安徽亳州)人,唐代文學家、書法家其工篆書,被後人稱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罩侍',主要著作有《三墳記》、《怡亭銘並序》、《城隍廟碑》、《易謙卦》、《滑台新驛記》
三、 周伯琦
周伯琦《1298-1369),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元代書法家、文學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六書正偽》、《說文字原》等
四、鄧石如
鄧石如(1743-1805),名琰,字石如、頑伯,號笈游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人清代著名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主要著作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篆書文軸》、《篆書中堂》、《游五園詩》等
五、錢 坫
錢坫(1744-1806),字獻之,號小蘭、十蘭自署泉坫,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嘉定區)人清代書家。主要著作有《十經文字通正書》、《漢書十表注》、《聖賢冢墓誌》、《十六長樂堂古器款識考》、《浣花拜石軒鏡銘集錄》、《篆人錄》等
六、伊秉綬
伊秉綬(1754-1815),字祖似,號墨卿,晚號默庵,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人,清代著名書法家,傳世書法作品有《留春草堂詩抄》、《節臨唐宋人書屏》、《臨柳公權尺牘軸》、《自書詩冊》、《七絕詩軸》等
七、吳熙載
吳熙載(1799-1870),原名廷揚,字熙載,號讓之、晚學居士、方林丈人。江蘇儀徵人,清代著名篆刻家、書畫家。主要春悶判代表作有《再生人三樂三憂帖》《梁吳均與朱元思書》、《宋武帝與臧燾敕》等
八、莫友芝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號郘亭,又號紫泉、眲叟,貴州獨山人晚清金石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家,宋詩派重要成員。莫友芝為有清一代十大書法家之一,主要代表作有《知見傳本書目》,《恃靜齋扒改藏紀要》等
九、楊沂孫
楊沂孫(1813-1881),字子輿、子與,號泳春、濠叟,江蘇常熟人,清代著名書法家其工篆書,融會大、小篆,篆法精純,學力深厚,主要代表作有《贈少卿尊兄七言聯》、《文字說解問偽》、《完白山人傳》、《石鼓贊》等
㈢ 齋號趣談·莫友芝
齋號趣談·莫友芝
莫友芝 (1811~1871),字子偲,號郘亭,晚號眲叟,貴州省獨山人。清藏書家。道光十一年舉人。曾任遵義府學教授,後入曾國藩幕府,為其收購江南遺書,後又為曾國藩督領江南官書局,以校經史為任。善書法,精目錄、版本之學,代表作有 《宋元舊本書經眼錄》《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其中後者為版本目錄學史上的扛鼎之作。還著有《黔志》《郘亭遺文》《影山草堂書目》《郘亭行篋書目》 等,並為著名藏書家丁日昌編有 《持靜齋藏書紀要》2卷。
主要書齋號有: 影山草堂。
影山草堂莫友芝的藏書處名為 「影山草堂」,這是他在7歲時誦讀元琿 「竹外山猶影」 的詩句時,望著自家周圍竹山田園的秀美風光,對父親提出要以 「影山」為名、造其書室的想法。其父十分贊賞他的聰慧,高興地答應了他的要求。莫友芝之子莫繩孫在 《宋元舊本書經眼錄·題識》 中雲: 「吾家影山草堂僻在黔南,舊藏粗備,尤多先人手澤。」 可見莫友芝在青少年時期,在影山配檔鄭草堂中已有收藏。但只是 「舊藏粗備」,談不上有多豐富。莫遷居金陵後,繼續從事藏書事業,書屋仍然沿用 「影山草堂」 之名。
「影山草堂」 的藏書特色是多明本、清抄本和稿本,其中多為初印本和祖本。這些書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今天,都是稀世之珍寶。還有大量的仿宋本、聚珍本、精刊本、舊抄本及《四庫全書》未收本等,皆為難得的培頌善本書。他的藏書共有165箱之多,庋存於楠木箱中。其中164號楠木箱中收有毛晉汲古閣桃花紙初印本 《十七史》、局本宋、遼、金、元史及《舊唐書》、《舊五代史》、《遼史》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莫友芝還藏有一部最為珍貴的《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提起這本書的來歷,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同治元年之夏,莫友芝之弟莫祥芝告訴他: 黔縣知縣張廉臣得到一本唐人寫本《說文》,系殘本。莫友芝經訪後,高興異常,雲: 「果李唐手跡,雖斷簡,決資訂勘,不爭字畫工拙,特慮珍弆。」 (《唐寫本說文木部箋異·小引》見《影山草堂》叢書) 後經商議,張廉臣慨然將此書轉讓於他。經考證,此書寫於唐憲宗李純元和十五年 (820年),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學術價值。曾國藩見此書後,贊嘆不已,特出資刻板傳世,並為之題詞: 「插架森森多於筍,世上何曾見唐本。莫君所得殊瑰奇,傳寫雲自元和時。」
莫友芝早年的家境並不富裕,但他還是千方百計地尋覓古籍。每次進京赴試,他都要遍訪書肆,求購圖書。進入江南官書局後,他有機會來往於一些著名的藏書家之間,見聞更廣,藏書也愈加豐富,終於成為黔南地區一位赫赫蠢爛有名的藏書家。
影山草堂
影山草堂
㈣ 貴州古代名人有哪些
一、孫應鰲 一代帝師
孫應鰲(1527-1586),字山甫,號淮海,溢文恭,明朝貴州清平衛(今凱里)人。著名朝廷大臣、學者、詩人、教育家和貴州教育的先驅。自幼聰穎,好學上進,喜讀詩文,善作文章。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公元1546年)舉人,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進士,選庶吉士,改戶科給事中,出為江西按察司僉事,遷陝西提學副使,晉四川右參政,擢僉都御史,撫治鄖陽,後為朝廷大理卿,戶部右侍郎,又改禮部,充經筵講官,掌國子監祭酒事(即全國最高教育行政長官兼全國最高學府校長),後任刑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書等。他當官勤於體察民情,善於調查研究,知識淵博,曾提出"勤學、勵政、親賢、遠奸"等事,受到皇帝的重視和採納。
二、楊龍友 詩書畫三絕
楊龍友(1596-1646)名叫楊文聰,以龍友為字,又號山子。明代萬曆二十四年(1596),楊龍友誕生於貴陽城南郊的石林精舍。故居已盪然無存,大概就是在南明畔某一風景佳麗的地方吧。這里住著一個書香人家,父親楊師孔是個有學問的人。楊龍友少負不羈之才,文章劍術兼擅其能,尤耽書畫,意有所會,即伸紙潑墨,如風馳電掣,不能自休。他自幼癖嗜山水,十歲即從父登臨泰山,朝觀日出暮謁月為「煙巒翠靄」所迷。天啟四年(1624),闔家隨父移居南京,住在"二水中分"的白露洲,時年二十八歲。居南京,對秦淮秋月,流連忘返。偕同父親暢游天台、雁盪,湖光山色,月影松明,沖惟相狎,恰如讀舊書,見故人。遍歷江浙山水,情隨景移,景隨情遷,跌宕風流之氣,大為抒發,於是為詩、為文、為畫,成為譽滿江南的風流才子。楊龍友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是一個「得詩畫之中三昧」的奇才。
三、周漁璜 黔中詩帥
周漁璜(1665~1714年),清初著名學者,詩人。字漁璜,號起渭,一字桐埜,別號載公,貴陽青岩騎龍人。父親周國柱有四子,漁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漁璜22歲鄉試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歲時成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1697年)散館,授翰林院檢討。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鄉試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讀。五十年(1711年)簡任順天學政。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讀學士。五十二年(1713年)晉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檢閱浙江、江南兩省兵。五十三年(1714年),終因操勞過度,年近半百即逝世於任上。
四、鄭珍 西南巨儒
鄭珍(1806——1864),字子尹,晚號柴翁,別號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長。生於遵義西鄉天旺里一個僅有幾畝薄田的農家。自幼勤奮好學,記憶力過人,寓目輒能背誦。為了給他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他的父母在1818年放棄了西鄉的田產,把家搬到東鄉樂安里的垚灣,靠近其外家居住。他的舅父黎恂,曾任浙江桐鄉縣令,藏書甚多。鄭珍常走讀於舅父家。他刻苦研究三十多年,終於在經學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詣。他在經學和文字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巢經巢經說》一卷、《儀禮私箋》八卷、《輪輿私箋》二卷,《鳧氏為鍾圖說》一卷、《親屬記》一卷、《說文扒含逸字》二卷、《附錄》一卷、《說文新附考》六卷、《漢簡箋正》八卷、以及《深衣考》、《老子注》、《輯論語三十七家注》、《說文大旨》、《說文諧音》、《轉注考》、《釋名證讀》、《說隸》、等等。
五、莫友芝 西南巨儒
莫友芝(1811-1871) 字子偲,號郘亭,貴州獨山人。出生春頌笑在一個書香之家。父親莫與儔(字猶人),清代嘉慶四年進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四川鹽源知縣和貴州遵義府學教授,著有《二南近說》、《仁本事韻》、《貞定先生遺集》等書。莫友芝櫻瞎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三歲開始識字,七歲誦讀詩書。他有感於元暉「竹外山猶影」的詩句,曾用「影山」二字命名其讀書的草屋;二十一歲,即考中舉人,名冠鄉里。官至知縣。為晚請宋詩派詩人。
六、丁寶楨 晚清名臣
丁寶楨,晚清名臣,(1820年—1886年)字稚璜,貴州平遠(今織金)人。咸豐三年(1853年),33歲的他考中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1863年,43歲的他由長沙知府調任山東按察使,次年遷任布政使,1867年3月晉升為山東巡撫。光緒二年(1876年)升任四川總督。1886年,66歲的丁寶楨死於成都。他在山東做了近10年巡撫,為官廉潔剛烈。其智殺權監安德海一事,令朝野震驚,至今被老濟南人廣為傳說。
七、黎庶昌 晚清大使
黎庶昌(1837—1896),字蒓齋,貴州遵義人,是中國晚清時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黎庶昌六歲喪父,家貧多疾,但卻刻苦攻讀,寒署不懈。十四、五歲時賦詩作文,犁然成誦,在府、縣考試屢獲第一。二十一歲即成為府學廩貢生。一八六一年,黎庶昌離遵義赴北京參加順天府鄉試,兩試不中。一八六二年,因應詔上萬言書論說時事,受到朝廷重視,被賞為知縣,派往安慶聽候曾國藩調遣。於是,黎庶昌便與張裕釗、吳汝綸、薛福成同為「曾門四弟子」,踏上了仕途。曾署理江蘇吳江、青浦知縣。一八七六至一八八○年,黎庶昌以參贊身份先後隨郭嵩燾、陳蘭彬出使英、法、西班牙等國,開始其一生的外交活動。一八八一至一八八四年和一八八七至一八八九年,黎庶昌兩次以道員身份出任中國駐日本國大臣,為促進中日友好往來做出了卓越貢獻。離任時,日本送行的人塞巷盈途,餞行至數百里外。西方各國使臣嘖嘖稱贊,說這是使臣返國從來沒有過的現象。
八、張之洞 晚清重臣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漢族,清代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於貴築縣(今貴陽市),7歲時隨父到興義府城就讀,13歲始回河北原籍應試,考取秀才;15歲時赴順天府鄉試中舉人第一名,成「解元」;26歲考取進士第三名,成為「探花」,授翰林院編修。1867-1873年任湖北學政。1874年起任四川學政、山西巡撫。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因力主抗爭任兩廣總督。1889年7月調任湖廣總督。1906年升任軍機大臣。在督鄂17年間,張之洞力主廣開新學、改革軍政、振興實業,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財賦稱饒,成為當時中國後期洋務新政的中心地區。 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九、何應欽 一代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