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董仲舒的故事(50字)
規勸劉非
董仲舒對策後,被武帝派到江都易王劉非那裡當國相。劉非是武帝的哥哥,此人粗暴、蠻橫,一介武夫,但因為董仲舒當時聲望很高,兄爛是舉國知名的大儒,所以對董仲舒非常尊重。而且劉非把董仲舒比作輔助齊桓公稱霸諸侯的管仲,也就是希望董仲舒要象管仲輔助齊桓公一樣來輔助自己,以篡奪中央政權。但董仲舒是主張"春秋大一統"的,因此,對於劉非的發問,他借古喻今進行了規勸,指出「仁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匡扶正義而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明確了解自己的道義准羨芹漏則而不貪圖功勞。所以孔子的弟子即便是小孩也羞於提到五霸,因為五霸是先行欺詐後行仁義。只是耍手段而已,所以不足以被真正有首拍道義的人提及。」暗示劉非不要稱霸。董仲舒為江都易王相六年,搞了不少祈雨止澇之類的活動。
② 你知道的和勤奮有關的三個故事名稱有哪些
你知道的和勤奮有關的三個故事名稱有:
1、董仲舒三年不窺園
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宴悄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2、管寧割席分坐
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晌卜渣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
3、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
勤奮的表現:
一是心態。務實的人,幹事情都是腳踏實地的。
二是語言表現上。他們只講現實和已發生的數據,常常不發表自己的意弊弊見,但一旦發表意見就會直指要害。
三是工作注意力集中,質量和效率很高。四是工作不挑肥揀瘦,一門心思安心工作,沒有其他想法。
③ 儒學家董仲舒有什麼小故事嗎
三年不窺園等。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漢廣川(河北景縣廣川鎮)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義哲學家數指隱和今文經學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逗純、「大一統」學說和「諸不薯廳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為武帝所採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其後,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著書寫作。這以後,朝廷每有大事商議,皇帝即會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問他的建議,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歷經四朝,度過了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約75歲。死後得武帝眷顧,被賜葬於長安下馬陵。
④ 關於董仲書的故事
董仲舒,生於公元前179年,死於公元前104年,廣川人(今河北棗強縣東北廣川鎮)。年少時即開始學習、研究《春秋》學,至孝景帝時為博士。當時,董仲舒的名氣已非常大,他的學生很多,弟子只能按師從時間的長短來依次傳授,有的學生甚至根本就沒有見過他的面。董仲舒治學非常嚴謹,據稱,曾「三年不窺園」。他的所作所為,也嚴格遵從禮儀規范,所以受到了普遍的尊重。故漢武帝即位後, 令各州郡推舉賢良、文學之士,董仲舒以「賢良」而被推舉,且為當時「舉首」。關於董仲舒以賢良對策的具體內容,即後來所謂的「天人三策」,《漢書·董鎮源棗仲舒傳》中有詳細記載。對策後,董仲舒被封為江都相,事奉易王,易王一向驕橫,且好武力,董仲舒以禮義勸誘之,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且受到了他的敬重。董仲舒善言災異,推諸行事,據說效果頗佳。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時遼東高廟、長陵高園發生災變,董仲舒在家中推演其意,草擬了一份奏章,還沒來得及上奏,被主父偃御拆看到了,非常嫉恨,就把他的奏章偷出裂空來交給皇帝。皇帝召集諸儒討論其內容,其中有董仲舒弟子呂步舒,他不知道此奏章為老師所作,認為純粹一派胡言。董仲舒因此被交從吏議,分當處死,後被赦免。從此,董仲舒不敢再談災異。後來,董仲舒再遭公孫弘陷害,為剛愎自用的膠西王之相,膠西王知其為大儒而善待之,沒過多久,董仲舒終因懼獲罪而辭官歸家,從此一心著述。
⑤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的故事講的是什麼
“三年不窺園”,這里的“窺”是指觀看,觀賞的意思,這個典故的中心就是說董仲舒專心致志的學習,一點也不受外界的干擾,三年未曾看過園子一眼。
董仲舒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儒學大家,少年時學習特別刻苦,專心致志、一絲不苟的專研文學,有時候學習起來,甚至會忘記吃飯和睡覺,父母因為擔心他的身體,便心想著建個後花園,以便於董仲舒學習學累的時候,能夠在園子里逛一逛,走一走,放鬆一下,勞逸結合。
等他慢慢長大,學習的慾望也越來越強烈,他學習了很多經文詩集,最後終於成為了一名儒學大師。他的書房緊緊挨著後花園,花園里的花開的是奼紫嫣紅,花園里鳥語花香,家人朋友的觀賞遊玩,都絲毫沒有影響他。最後他被征為博士,四處講學,桃李滿天下。
⑥ 董仲舒有什麼故事
董仲舒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還是著名的哲學家、 政治 家和 教育 家,被譽為公羊大師、儒家大儒。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董仲舒的 故事 ,希望對你有幫助。
董仲舒的故事
相傳一代儒學大師董仲舒自幼便對讀書產生了非常濃厚的 興趣 ,而且他出生在一個地主官僚家庭,家裡面有豐富的藏書,這對於董仲舒來說簡直是沒有更加讓他感到興奮的事情了。於是他夜以繼日地熟讀家中的藏書,有時候讀到入迷處甚至忘記了吃飯和睡覺。他的父親董太公是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擔憂。為了讓孩子在讀書之餘可以放鬆一下身心,他 決定 在家後面的空地上修建一個花園,這樣董仲舒在讀書讀到疲乏的時候就有一個地方可以歇息一下了。
但是修建一個花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第一年,董太公派人到南方去學習,看他人是如何修建花園的,同時准備各種材料。開始動工的時候,董仲舒的姐姐邀請他來到院中觀賞但是他只是捧著書簡,謝絕了姐姐的好意。
第二年的時候,小花園已經初具規模了,旁邊的鄰居和親戚家的孩子都來到園中遊玩,但是董仲舒卻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第三年,花園終於正式建成了,很多的鉛譽人都來到花園觀賞休憩。父母也叫董仲舒出來玩,他雖然點了點頭,卻依舊埋頭學習。在 中秋 佳節的時候,他的家人都在園中賞月吃月餅,唯有他仍舊捧著書簡不放手。
就是因為有野激李這樣的精神和毅力,董仲舒才能成為一代大家,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著作和深刻的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內容是什麼
在中國五千年的 歷史 中,有許許多多的思想家。這些思想家根據時代的需求,會提出與時代相符或者是具有預見性的思想。這些主張在當時或者是後世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董仲舒是西漢初傑出的大儒,他根據西漢初期政治上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加強封建統治和發展封建經濟的思想主張,其中的一些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董仲舒的思想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感應和君權神授”,“三綱五常”。
第一種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提出的主張。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已經不能滿足漢初的政治需求,儒家的大一統、仁義、君臣倫理等理論似乎更適合漢武帝時期。於是董仲舒提出的這個深受漢武帝的欣賞,才有了著名了“天人三策”。儒家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成為了“正統”思想。
第二種是為了加強君權才提出來的。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就是認為人類的行為與天道運行是有關系的。人類社會的興衰會影響天道,天上也會通過災異或祥瑞等現象對人間的統治進行評判。本意是為了藉助天對帝王的行事進行一定的限制。
第三種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了。“三綱五常”思想自董仲舒提出以來,一直受到歷代君王的重視,在中國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它對中國有好的影響,也有壞的影響,我們在繼承這些思想的時候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
天人感應是中國古代儒家的一個神學術語,是在中國古代哲學中關於天人關系的一種具有唯心主義傾向的學說。它的主要意思是說天命和人事的互相響應,認為天能夠對人事進行干預,也能預測人的吉凶禍福,同時人的行為也能被天所感應到。在這方面,西漢時期的儒學大事董仲舒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
董仲舒天人感應的思想主要的理論來源是陰陽 五行 學說或者《春秋》一書中的天人感應思想,同時也有自己的闡述和創新之處。董仲舒認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所構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相生相剋,因此才構成了合理的宇宙關系。按照他的宇宙構成學說,宇宙被五行合理地安排,因此才會有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變換和更替,而災害的出現則是由於宇宙的五行關系被打破了,五行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中,於是災害就這樣出現了。
董仲舒雖然用五行理論解釋了災害發生的原因,但是要說明天人之間的感應還是不夠的,因此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人的行為是如何破壞五行的合理關系從而導致災害的發生的。董仲舒提出的就是氣 化學 說。他認為天地頌遲萬物由氣化所形成,人生活的空間就是一個天地之間陰陽之氣匯聚的地方。因此天地之間雖虛而實。在這一氣化的天地之間,人的氣息和天地的氣息互相混合,如果這兩股氣息和諧共生,則 天下 太平;而一旦這兩股氣息混亂和排斥,天地之間就會有災禍發生,董仲舒的氣化學說的提出使他的天人感應學說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
不得不說,在古代的 科技 條件下,董仲舒能夠提出如此完備的學說實在是一件讓人嘆服的事情。
⑦ 董仲舒故事50字!急!不要三年不窺園菜
下帷講誦
功夫不負有心人,董仲舒學通五經,義兼磨塌百家,且長於議論,善為文章,《漢
書·儒林傳》載:「仲舒通五經,能持論,善屬文。」王充說:「董仲舒者,文之
烏獲也。」(《論衡·效力》)喻之為文章聖手,著作的大力士。此外,董仲舒還
多見博聞,知道許多希見奇怪之物。王充稱贊董仲舒「文說美善,博覽膏腴」,讀
了很多內容豐富的書,認識舉世罕見的「重常之鳥」(《別通》)。當時諸生多專
主一經,不能旁通;有的甚至「或為雅,或為頌」(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數
人才能合治一部《詩經》。與那些淺薄之士相比,董仲舒真是鶴立雞群,形若天淵,
無慚「通才」「鴻儒」之喻。此外,董仲舒還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優雅的言談舉
止,他言中規,行中倫,「進退容止,非禮不行」。智能全面,品學皆優。桃李不
言,下自成蹊,四方學士,「皆師尊之」。不少有志青年,雲會廣川,從董仲舒問
學。董仲舒於是「下帷講誦」,傳道授業,今胡游鉛河北景縣尚有「董仲舒下帷處」遺跡。
弟子太多,無法一一親傳面授,便叫門下高足代勞。褲好史書上說,董仲舒講學,在講
堂里掛上一幅帷簾,他在裡面講,弟子在簾外聽,只有資性優異,學問不錯的弟子
才能夠登堂入室,得其親傳。其餘弟子皆按受業的先後和深淺,在門下轉相傳授。
因此有的學生慕名而來,師從一場,連見上董仲舒一面的願望也沒實現。可見其聲
譽之高,氣派之盛!
⑧ 創新儒學的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的故事
創新儒學的年幼時就非常的聰明,常年沉迷於聖經賢傳之中,達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用來說他一點也不為過。
董仲舒惠施多方,其書五車。他以「三年不窺園」的精神學習知識,終成鴻儒大師。
董仲舒天資聰穎,三歲就能背詩寫字。雖然他生在富貴之家,可董太公從未嬌慣他,四五歲時就循規蹈矩地管教他,七歲就上學堂念書了。《春秋正義》、《公羊義疏》兩書記載,將《春秋》傳卜商(字子夏),卜商授予公羊高,高傳子平,平傳子地,地傳子敢,敢傳與子壽。《孝經》說,子夏傳與公羊氏五世,董仲舒、胡毋生同為子夏六傳弟子,都是公羊壽的學生。當時廣川國與齊郡中隔平原郡,公羊壽為齊郡人,小時候董仲舒就赴齊國向公羊壽學習《春秋》,學習孔子的儒學。
董仲舒在董學村接受了相當於小學和中學的教育。董仲舒在董學村接受了很長時間的學校教育,也在此自學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董仲舒的求知慾愈見強烈。他讀書的范圍很廣,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等各家的書都讀。
董仲舒受先秦時代知識分子觀念的影響,滿懷抱負,志在治國平天下,願使滿腹經綸化為治國安邦的韜略或國策,使天下百姓備受其智慧的恩澤。
董仲舒熟讀涉及天下藏書,以酬報國之志。在他所讀的書中,董仲舒認為《春秋經》是最適宜治國安邦定天下的。《春秋經》實質是一本記載魯國歷代帝王治國成敗的經驗和教訓的書。所以,董仲舒從小就熟研《春秋經》,以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董仲舒少年時酷愛學習,成績之優秀在董故庄一帶是出了名的。他讀起書來常常忘記吃飯。董太公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冥思苦索了好幾天,終於想出了一個高招,在宅後修築一個小花園,這樣可以讓孩子到花園散散心歇歇腦子。第一年,董太公一邊派人到南方學習,看人家的後花園
是怎麼建的,一邊准備磚瓦木料。宅基地不小,花園可蓋得大一些。頭一年蓋,園里綠草如茵、花香鳥語、蜂飛蝶舞。他姐姐次邀他到園中玩,他手捧竹簡,只是搖頭,繼續看竹簡,學習孔子的《春秋》,背誦先生布置的詩經。
第二年,小花褲亮園里建起了假山。鄰居、親戚的小孩都去
假山上玩。小朋友們叫他,他連動也不動。他低著頭,用筆刀在竹簡上刻寫文章,頭都顧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後花園建成了。親戚朋友鄰村的百姓紛紛攜兒帶女前來觀看。胡困寬父母叫他去玩,他只是點點頭,仍未理睬。尺祥八月十五是合家團聚的日子,晚上董仲舒全家人都在吃月餅賞月,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見董仲舒的蹤影。他母親急忙派人去找,到書房一看沒有,原來董仲舒趁家人在賞月之機,又到董學村去找先生公羊壽研究詩文去了。
史記「三年不窺園」的典故即由此而來。也有「三年不窺園」的其他說法。有的說,董仲舒舉家南遷到長安,因為他從小研究儒學,精通《春秋》。當時提倡儒學,下了一道令,即不懂儒學的人不能當官。
在後來董仲舒講學的時候,在講堂里掛上一幅帷簾,他在裡面講,弟子在簾外聽,只有資性優異,學問不錯的弟子才能夠登堂入室,得其親傳。其餘弟子皆按受業的先後和深淺,在門下轉相傳授。因此有的學生慕名而來,師從一場,連見上董仲舒一面的願望也沒實現。可見其聲譽之高,氣派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