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歸納記敘文的主旨句子
記敘文的主旨,即它的主要用意,意義或者目的所在,也即作者在這篇文章中通過各種描寫想要表達出來的東西。小學階段將其稱作中心思想。文章主旨包括多個層面,1文中想要說明的道理。2作者在文中抒發的情感;3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質;4作者對某種社會現實的看法;等等。閱讀一篇記敘文須把握其主旨,才算真正讀懂文章。故初中大大小小的考試當中尤其喜歡關注這個知識點,可算逢考必出。
此處給出幾種歸納記敘文主旨的方法,希望對學生有所幫助。
一:分析文章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能使讀者獲得總的印象。文章的題目總能或顯或隱地傳達文章的主旨。如《白楊禮贊》這篇文章的題目就能告訴讀者如下初步信息:這篇文章是寫來贊美白楊的。故通過對標題的分析能初步確定文章主題。
二:分析文中關鍵句
文章當中有一些關鍵句段能夠展示文章的主旨,這些關鍵句段可從如下方面來分析。 A文章的開頭/結尾句或者段。很多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的句子或者段落都起到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文章開篇常常點題,一些開頭會用到一些警示性的語言,對我們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有啟示性作用。而許多結尾則是對前文的總結,並且某些結尾本身就直接點明了文章中心,在閱讀中重點抓住這些東西,對把握文章中心很有幫助。
B文章中的議論性或抒情性的句子。一般情況下,記敘文的議論句以及抒情句都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作者常常會在這些句子當中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或闡述道理,或抒發情感。我們要善於抓住這些句子。
C文章中反復出現的詞語或者句子。一些文章為了強調某種想法或道理或情感,往往使某個句子在文章中反復出現好幾次。這個句子通常情況下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對理解文章主旨有極大幫助。
D文章中主要人物的語言。以寫人記事為主的記敘文,主要在描寫人物形象,而人物的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主要標志,作者很可能把中心思想放在人物的語言中表達。因此要注意在分析人物語言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尤其是人物對話中涉及到某種情感或者某種感悟的句子。
三:通過分層歸納大意歸納文章主旨
對於一些不容易看出主旨的文章,可根據文章結構將文章分層,然後將各部分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可以指出作者藉此抒發的思想,情感,或者道理。
四:分析文章的'時代背景
一些文章的寫作會有時代的烙印,可從分析作者的寫作背景入手來分析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比如魯迅的文章的解讀就需要去體會他所處的時代,一些台灣作家的作品的解讀也需要去體會作者所處的時代。
概括文章主旨,實際上是考查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既包括理解分析文章內涵的能力,又包括概括、提煉、表達的能力。在記敘類文章中,作者通過寫人敘事或寫景狀物所表達的某種觀點、認識或思想情感,就是文章的主旨。
概括記敘類文章的主旨,常常有以下幾種考查方式:⒈要求直接概括文章的觀點(主旨),如:「本文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用文中的句子回答。」(浙江溫州市中考語文試題第6題)⒉考查對體現主旨的關鍵句子的理解,實際上是間接概括主旨。如:「請簡要分析文中畫線
句『再把這把土扔了,就等於扔掉了我的整個人生』的深刻含義。」(湖北黃岡市中考語文試題第19題)⒊通過考查對題目內涵的理解來考查對主旨的理解。如:「作者為什麼用『痴心石』作為文章的題目?請聯系全文談談你的理解。」(廣東廣州市中考語文試題第20題)
概括記敘類文章的主旨,方法有很多。如:
⒈從文章的題目入手。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通過題目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傾向,捕捉到作者的寫作意圖。
⒉從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入手。有的文章開門見山,直抒胸臆;有的篇末點題,卒章顯志:而這「點題」或「顯志」的內容恰恰跟文章的主旨有關。
⒊從寫作背景入手。因為寫作背景往往是文章產生的大環境,它會告訴我們作品產生的根源、作者寫作的意圖,幫助我們把握文章的主旨。
⒋從文章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入手。文章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往往蘊涵著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情感。概括記敘類文章的主旨時,對文中那些抒情、議論類的句子要特別留意,它們往往是文章主旨的結晶。
⒌從刻畫的人物形象入手。人物形象寄託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也是解讀文章主旨的一條通道。
⒍從文章的寫作材料入手。作者選取寫作材料,是圍繞主旨進行的。分析文章中的材料,常常能捕捉到隱藏在材料背後的主旨。
⒎從文章所用的寫作技巧來把握文章主旨,比如對「欲揚先抑」、「對比」等寫作手法稍作分析,主旨就會凸現出來。
具體運用哪種方法概括文章主旨,要根據文章特點來確定。
湖北武漢市中考語文試題第17題是道概括文章主旨的題目:這篇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是什麼?試作簡要概括(閱讀材料是《海邊荒石》)。在解答此題時,我們至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思考。
第一個角度,從文章所用的寫作技巧來把握文章主旨。文章在第一段寫「第一次被石頭的美麗所震懾」,接著詳細描寫了海中石頭的美麗。而後文,「我」被石頭的美「勾起佔有欲」,把石頭拿上岸之後,卻不見了石頭的美(比起海中的美態,這些石頭分明全死了),這里實際上運用了對比的寫法。前後對比分析,我們便能概括出文章主旨:每一種事物都有自己適合存在的環境和方式,人們對美的事物,只能尊重欣賞,而不能佔有。
第二個角度,從文章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入手。文末倒數第二段直接用議論性的語句告訴了我們故事所包含的道理:「但荒石園的故事卻充滿了尊重和溫暖的感情,每塊石頭、每隻蟲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我們所要做的不過是把這個從「荒石園的故事」感悟到的道理由個別推及一般,不只「蟲子」、「石頭」,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地方」,即存在的環境,人們只有對它們 「尊重」,它們才能美麗。
第三個角度,從文章的題目和寫作材料入手。文章的題目是「海邊荒石」,而行文中,作者又聯想到了法布爾的「荒石園」,為什麼?稍一思考,我們就會發現,「海邊荒石」和法布爾的「荒石園」包含著同樣的道理——每一種事物都有自己適合存在的環境和方式,人們對美的事物,只能尊重欣賞,而不能佔有。這也是作者由「海邊荒石」聯想到「荒石園」的原因。
前面提到的幾種概括文章主旨的方法,只是提供了思維的切入點,在概括文章主旨時,不管從哪一方面切入,都應該從全局著眼,對文章進行整體感知,切不可抓住一點,不計其餘。只有在對所給閱讀材料有了宏觀上的把握,對整篇文章瞭然於胸之後,才能准確把握文意,領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意圖,把握文章主旨,避免出現以偏賅全、以點代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