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字經中的故事有哪些
三字經中的故事有哪些
導語:《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裡面有很多好的故事。以下我為大家介紹三字經中的故事有哪些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孟母三遷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三聲)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躃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o,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i,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孟母斷機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狹子以居,三遷為教。及孟子稍長,就學而歸,母方織,問曰:「學何所至矣?」對曰:「自若也。」母憤因以刀斷機,曰:「子之廢學,猶吾之斷斯機也。」孟子懼,旦夕勤學,遂成亞聖。
五子登科
《宋史·竇儀傳》記載: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帶)有個叫竇禹鈞的人,記取祖訓,教導兒子們仰慕聖賢,刻苦學習,為人處世,不愧不怍。結果,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
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還特地寫了首詩:「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經》也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又逐漸演化為「五子登科」的吉祥圖案,寄託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家五子那樣連袂獲取功名。
黃香溫席
昔漢時黃香,江夏人也.年方九歲,知事親之理.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帷帳,令枕清涼,蚊蚋遠避, 以待親之安寢;至於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卧.於是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孔融讓梨
孔融的父親拿一些梨給孩子們吃,讓孔融先挑,孔融卻挑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麼拿最小的, 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應該吃小的,大的給哥哥吃。這故事被用作兒童教育的好教材,成為鬧孝千古美談,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謙讓風格。
孔融(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靈帝時,辟司徒楊賜府。中平初(185),舉高第,為侍御史。後辟司空府為僚屬,拜中軍候,遷虎賁中郎將。後因忤董卓,轉為議郎,出至黃巾軍最盛的青州北海郡為相。興平二年(195)領青州刺史。舉衫曹操遷獻帝都許昌,征孔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因不滿曹操雄詐,被奏免官。後復拜太中大夫,退居閑職,好士正彎腔待客,座上客滿,獎掖推薦,聲望甚高。終為曹操所忌,下獄棄市。
孔融著有,《隋書·經籍志》載《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孔融文又見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其詩又見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全漢詩》。
蘇洵二十七方才學習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勸告下,27歲才開始發奮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嘉祐元年,攜子蘇軾、蘇轍到汴京,以22篇文章謁見歐陽修,受其賞識,由此名聲大振。後人因其二子蘇軾、蘇轍均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蘇」,將他們父子三人合稱為「三蘇」,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為文見解精闢,語言鋒利,縱橫捭闔,很有戰國縱橫家的風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❷ 三字經里的故事有哪些
1、《孔融讓梨》
中國人尊敬長輩叫「孝」,尊敬兄長叫「悌」,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孔融是東漢末年人,他四歲時,一次有人送來一筐梨,他和幾個哥哥自己挑,孔融挑了最小一個。有人問「你怎麼不拿大的?」他說「哥哥年紀大,應該吃大的。」孔融這么小年紀已知道傳統美德。
2、《母子同刑》
三國時期,魏國王經在征討篡位的司馬昭時被捕,司馬昭要王投降,並抓來他的母親相威脅。王說「為國盡忠,死而無怨。」司腦羞成怒,決定處死王母子。臨刑前,王苦著對母親說,是自己連累了她。母親卻笑著說,自己為有這樣的兒子而自豪。王在忠與孝矛盾時選擇了忠,實際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敬仰。
3、《孟母斷機》
有一天,孟軻讀書厭倦了,跑回家。正在織布的孟母十分生氣,就把梭子折斷,在了地上。孟軻很奇怪,問母親為什麼發火。孟母說》「一匹布要一根根一寸寸地織,你的學習也像織布一樣,只有不分夜才能有所成就。如今你學業未成就厭倦了,就像折斷的梭子一樣,還能織布嗎?」孟軻聽後恍然大悟,從此學習更用功,終究成為著名思想家。
4、《五子登科》
竇禹鈞是五代後晉人,年輕時人品極差,家裡本來已經很有錢,還貪得無厭,盤剝窮人。他妻妾成群卻沒有兒子。一次他做夢,夢見父親對他說,如果再心術不正,上天會懲罰他。醒後他十分害怕,再也不敢作壞事了,並開始幫助窮人。後來有夢見父親對他說,他將會有五個兒子,還能長壽。果然他生了五個兒子。他記住自己的教訓,對兒子嚴加管教,後來五個兒子,都當了大官,這就是五子登科。
5、《孟母三遷》
孟軻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很早父親就去世了,家裡十分貧窮,但母親沒有放棄對他的教育。他們最初住在墳地旁,孟軻就模仿做喪事。孟母很擔心,就搬到集市上,與一家屠夫為鄰,孟軻又模仿起殺牛羊來了。為此孟母又把家搬到一座學校附近,從此孟軻就跟著專心學習禮議。孟軻從小受到教育,最終成為著名思想家。
6、《鐵杵成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讀書不用功,經常逃學。有一次,他又逃學去玩,在河邊看到一位老奶奶專心致志地磨一根鐵棒。他奇怪地問這是干什麼,老奶奶說要把鐵棒磨成針。他不理解,這么大的鐵棒要磨到什麼時候?可老奶奶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他深受啟發,從此發憤學習,終於成為天下最著名的詩人。
7、《鴻門宴》
秦末,劉邦攻下秦都咸陽,其手下告訴項羽說,劉邦有野心,項羽聽後很害怕欲殺劉邦,即在鴻門設宴招待劉邦,席間指使項庄舞劍要殺劉邦,多虧項伯保護倖免於難,後來在劉邦護衛的斥責下,項羽才放棄殺劉邦的念頭。
8、《韋編三絕》
孔子勤奮好學,知識淵博,一生都沒有鬆懈過。那時候還沒有紙,書都是用竹簡作成的,再用牛皮繩編連起來的。孔子為了研究「周易」,每天不停地翻閱竹簡,結實的牛皮繩居然因磨斷而換了三次。可見沒有刻苦精神,就不能成為有學問的人。
9、《殺妻求將》
戰國軍事家吳起,其妻子是齊國宗室的女兒,他們住在魯國。不久齊國發兵攻打魯國,有人推薦吳起率兵抵抗,魯穆公因吳妻是齊國人,怕他有私不敢任用,吳知道後,為了功名,居然殺了妻子取得信任,最後打敗了齊軍。吳雖成名,但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鄙視。
10、《大禹治水》
上古時期,洪水泛濫,百姓深受其苦。舜帝派大禹的父親鯀去治水,由於方法不當,洪水越來越大,鯀因此被殺。大禹後來接替父親,繼續治水,並吸取父親的教訓,採取疏導法終於制服了洪水。其間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歷代人的稱贊。
11、《孫敬懸發》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嗜好讀書。讀書時間長了,免不了會瞌睡。為了不影響讀書,孫敬想了個辦法》他在樑上系根繩子綁住頭發,這樣打瞌睡時一點頭,疼痛就趕走睡魔。最終他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12、《蘇秦刺股》
蘇秦是戰國時期著名縱橫戰略家,開始時隨鬼穀子學縱橫術,學成後變賣家產四處游說,。幾年後,沒有一官半職,錢也花光了,只好回家。父母。妻子。兄嫂都認為他沒本事沒出息,都不理他。於是,他開始發憤讀書,困了就用錐子刺大腿來提神。最後終於學成,提出了六國聯合對付秦國的合縱術,成了天下名人。
13、《卧薪嘗膽》
春秋時期,一次吳國將越王勾踐包圍,勾踐只好求和,但發誓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恥辱,他床上鋪刺人的柴草,並懸掛一個苦膽,每天睡柴草嘗苦膽,以此激勵自己,使越國實力不斷增強,最終滅了吳國。
14、《孫康映雪》
孫康是晉朝時期的大學學問家,小時家裡很窮,連燈油也買不起,但他還是想盡辦法讀書,一個雪夜,他拿著書在月光下讀,由於看不清兩眼發麻,他又乾脆趴到雪地上,大雪象一面鏡子,把書上的字照得很清晰,他驚喜萬分直到這次讀完。長大後憑著苦讀學到的.知識,成了一名大學問家。
15、《車胤囊螢》
車胤是晉朝人,非常喜歡讀書,但家裡窮得連燈油也買不起,他十分苦惱。有一天晚上,他在野外散步,看到許多飛舞的螢火蟲,頓時有了好主意。他用紗絹作成一個袋子,抓了一些螢火蟲裝進去,借著螢火蟲的微弱的光來讀書。後來他做了大官,仍堅持勤苦學習。
16、《蘇洵發憤》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洵,小時不喜歡讀書,到了27歲仍一事無成。看到許多同齡人都考中了秀才。舉人,才猛然醒悟,下決心迎頭趕上。他以一改往日習慣,抓緊一切時間刻苦學習,學問大展,並帶動兒子都刻苦讀書。後來他同兒子蘇軾。蘇轍一起進京趕考,相繼金榜題名,聲震京城。
17、《李密掛角》
隋朝李密,生性好學,走到哪裡都把書帶在身邊,有一次上街把「漢書」掛在牛角上,被宰相楊素看到,楊素見他如此好學,頓生好感。通過交流,楊素發現他有舉一反三的獨到見解,就叫兒子楊玄向他學習,隋朝末年,楊玄起兵反隋,他做軍師。後來為推翻隋煬帝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8、《祖螢詠詩》
北朝後魏時期的祖螢,父親當過太守,家裡又很多藏書。他從小愛讀書,小小年紀就出了名,8歲時就能寫詩,12歲當了中書舍人的官,被稱為「世聖小兒」。他說寫詩要出自內心,要有自己的見解和風格。他長大後當了大官。
19、《女媧補天》
上古時候,水神共公不服皇帝統治,就與他打起來。戰爭異常激烈,從天上打到人間,最後打到西方不周山下。戰局僵持不下,共工脾氣暴躁,一頭撞向不周山。結果,災禍發生了。因不周山是支撐天的柱子,天柱一倒,天傾西北地陷東南,造成洪水泛濫。女媧為了拯救人類,采來五色石,用天火敖成膏,把天補上。但傾斜的天,凹陷的地,再難恢復。至今,日落西山水流東南。
20、《仁義禮智信》
這是封建社會人們的行為規范,簡稱「五常」。「仁」者,對人寬厚有愛心;「義」者,為人正派,愛憎分明;「禮」者,行為端莊,彬彬有禮;「智」者,處事果斷周密;「信」者,誠實穩重講信譽。這些做到了,就是正人君子;反之,就是遭人唾罵的壞人。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21、《火燒赤壁》
曹操揮兵南下後,因北方士兵水土不服,為了適應水戰便把戰船的首尾用鐵索相連。周瑜採用了部將黃蓋詐降的計策,使用火攻。一天夜裡,當黃蓋的小船駛近曹操的船隊時,趁著東南風,放火燒船,曹操的船隊頓時變成火海。
22、《推敲的故事》
賈島是唐朝詩人,寫詩十分認真,被稱為「苦吟詩人」,一次他來了靈感,寫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開始他對句中的「敲」字,想用「推」字,可又拿不定主意,於是不斷地用手做著推敲的動作,以致於得意忘形撞到了京城最高長官韓愈的轎子。韓愈被他執著的精神所感動,非但不責怪他,他倆還成了好朋友。現在,人們把「推敲」作為學習認真的代名詞。
23、《范縝論神滅》
范縝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唯物主義者,南朝時期佛教盛行,全國上下沉迷其中,他對此深惡痛絕,寫了一本「神滅論」的書,對這種社會風氣進行批駁。他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是統一的,互相依存的。當時的宰相肖子良用高官厚祿引誘他放棄自己的觀點,他卻不為所動。最後被橫加罪名流放到嶺南,也沒有放棄自己的觀點。
24、《黃帝制歷》
中國的歷法是全世界最早的,既科學又實用,是在黃帝時期發明的。黃帝手下有兩個大臣,叫羲和及常儀,他倆對天象都感興趣,黃帝叫羲和研究太陽運行規律,叫常儀研究月亮和星辰的變化規律。經過努力他倆終於研究出這套歷法,並一直沿用到現在。這就是「黃歷」。
25、《開天闢地》
傳說很久以前,天和地連在一起,象個大雞蛋,裡面漆黑混沌。一個巨人叫盤古在裡面睡了一萬八千年,感到很憋氣,便用斧頭把「雞蛋」剖開,裡面清凈的陽氣變成了天,渾濁的陰氣形成了地。此後盤古每天長一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地終被固定下來,人和動物就生活在這里。這就叫「盤古開天地」。它反映了我們祖先與大自然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26、《文姬辨琴》
蔡文姬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她父親蔡邕也是東漢著名的大學者。一次,蔡邕正在彈琴,忽然家中的貓抓到一隻老鼠,但還未能制服老鼠,蔡邕不知不覺受到感染,此情緒貫入到琴的旋律中。在後房聽琴的蔡文姬忽然說》「貓鼠斗快結束了吧。」蔡邕很驚奇,連聲稱贊。可是戰亂時代才女被匈奴擄去,20年後被曹操用重金贖回。蔡文姬歸漢後,整理了許多父親失散的書稿,為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作出了貢獻。
27、《道韞詠詩》
謝道韞是東晉女文學家,自幼好學,聰明而有才辨。一年冬天下大雪,伯父謝安與人在後院賞雪,謝安一時高興,出了一句「大雪紛紛何所似」來考晚輩們,大家搶著回答都不如意,此時道韞答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了非常高興。因此,後人稱之為「柳絮才」,後來嫁給了大書法家王羲之子,被當時人們稱為氣質高雅超凡脫俗的女子。
28、《梁灝奪魁》
五代時期的有名才子梁灝,從小喜歡讀書,長大後又博覽群書。他35歲那年,參加了朝廷考試,不料名落孫山,他沒有因此氣餒,更加發憤學習。誰知命運偏偏與他作對,政權換了幾代還是沒考中。宋朝建立後,82歲的他考中了頭等狀元。他的好學不倦,堅忍不拔精神一直被後人傳誦。
❸ 三字經的經典故事
三字經的經典故事
《三字經》中所包含的一些故事典故,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有關三字經的經典故事,歡迎大家閱讀與學習!
1 、孟母三遷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足辟][bi,兩字合一]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o,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i,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白話]過去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足辟]踴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歷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
2、孟母斷機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狹子以居,三遷為教。及孟子稍長,就學而歸,母方織,問曰:「學何所至矣?」對曰:「自若也。」母憤因以刀斷機,曰:「子之廢學,猶吾之斷斯機也。」孟子懼,旦夕勤學,遂成亞聖。
[白話]孟母姓仉(zhang)氏,是孟子的母親。丈夫死後,和兒子孟子生活在一起,為了教育兒子曾經三次搬家(見孟母三遷)。到孟子年齡大一點,放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孟母問他:「讀書學習是為了什麼?」孟子說:「為了自己。」孟母非常氣憤,用刀砍斷織布機,說:「你慌廢學業,就像我砍斷這織布機。」孟子感到害怕,每天勤學苦讀,後來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3、五子登科
《宋史 竇儀傳》記載: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帶)有個叫竇禹鈞的人,記取祖訓,教導兒子們仰慕聖賢,刻苦學習,為人處世,不愧不怍。結果,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
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還特地寫了首詩:「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經》也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又逐漸演化為「五子登科」的吉祥圖案,寄託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家五子那樣連袂獲取功名。
4、黃香溫席
昔漢時黃香,江夏人也.年方九歲,知事親之理.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母帷帳,令枕清涼,蚊蚋遠避, 以待親之安寢;至於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卧.於是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譯文:
過去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是江夏人。當時年正好九歲,很懂事.每次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搭蚊帳,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蟲扇開,讓父母好好睡:至於到了寒冷的冬天,就親自用自己的身體使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讓父母睡得溫暖.於是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5、孔融讓梨
孔融的父親拿一些梨給孩子們吃,讓孔融先挑,孔融卻挑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麼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應該吃小的,大的給哥哥吃。這故事被用作兒童教育的好教材,成為千古美談,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謙讓風格。
孔融(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靈帝時,辟司徒楊賜府。中平初(185),舉高第,為侍御史。後辟司空府為僚屬,拜中軍候,遷虎賁中郎將。後因忤董卓,轉為議郎,出至黃巾軍最盛的青州北海郡為相。興平二年(195)領青州刺史。曹操遷獻帝都許昌,征孔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因不滿曹操雄詐,被奏免官。後復拜太中大夫,退居閑職,好士待客,座上客滿,獎掖推薦,聲望甚高。終為曹操所忌,下獄棄市。
孔融著有,《隋書?經籍志》載《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 1卷。孔融文又見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其詩又見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全漢詩》
6、堯的傳說
堯,我國古代帝王,五帝之一。名叫放勛,堯是他的謚號,《謚法》上說:「翼善傳聖曰堯」。堯生於丹陵,養在母親家??伊侯之國,後來遷於祁地,所以稱堯為伊祁氏,堯以祁為姓。
堯父乃帝嚳,名?極,號高辛氏。帝嚳在位七十年崩,傳位給兒子摯。堯十三歲輔佐摯,封於陶地,十五歲改封於唐地,所以堯號曰陶唐氏。十八歲,堯代摯為天子,都於蒲阪。《通典》記載:「堯舊都在蒲」,《水經注》記載:「雷首,俗亦謂之堯山,山上有故城,又曰堯城」,《闞?十三州記》記載:「蒲阪,堯都。蓋堯帝亦都此,後遷平陽。」
《史記》說:堯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接近他如太陽一般,遠望他如雲霞一樣燦爛。富有而不驕橫,高貴而不傲慢。黃色的帽子,黑色的衣服,紅色的車駕以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他命羲氏、和氏測定推求歷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堯在位,天下洪水湯湯,用鯀治水,九年無功而返,又啟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堯設置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他治天下五十年,問天下治與不治?百姓愛戴自己與否?左右不知,朝野不知。他於是微服訪於民間,有一位老人含著食,鼓著腹,敲著土地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首古詩稱作《擊壤歌》。
堯帝開創了帝王禪讓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認為兒子丹朱不成器,決定從民間選用賢良之才。堯問四方諸侯首領:「誰能擔負起天子的重任?」四方諸侯首領說:「有個單身漢,在民間。叫虞舜。」於是,堯微服私訪,來到歷山一帶,聽說舜在田間耕地,便到了田間。看見一個青年,身材魁偉、體闊神敏,聚精會神地耕地,犁前駕著一頭黑牛、一頭黃牛。奇怪的是,這個青年從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轅上掛一個簸箕,隔一會兒,敲一下簸箕,吆喝一聲。堯等舜犁到地頭,便問:「耕夫都用鞭打牛,你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舜見有老人問,拱手以揖答道:「牛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於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為我打黃牛,黃牛以為我打黑牛,就都賣力拉犁了。」堯一聽,覺得這個青年有智慧,又有善心,對牛尚如此,對百姓就更有愛心。堯與舜在田間扯起話題,談了一些治理天下的問題,舜的談論明事理,曉大義,非一般凡人之見。堯又走訪了方圓百里,都誇舜是一個賢良之才。堯便決定試一試舜。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讓兩個女兒觀其德;把九個男兒安排在舜周圍,讓九個男兒觀其行。把舜放進深山之中,虎豹毒蛇都被他馴服。舜頭腦清醒,方向明確,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來。堯先讓舜在朝中作虞官,試舜三年後,讓舜在堯的文廟拜了堯的先祖,堯便讓舜代其行天子之政。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後堯老,舜代替堯執政,堯讓位二十八年後死去。
7、舜的傳說
舜帝,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死後,禪位於禹。
傳說黃帝以後,先後出了三個很出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名叫堯(yao2)、舜(shun4)和禹(yu3)。他們原來都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被推選為部落聯盟的首領。那時候,做部落聯盟首領的,有什麼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領一起商量。堯年紀大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領來商議。堯說出他的打算後,有個名叫放齊的說:"你的兒子丹朱是個開明的人,繼承你的位子正合適。"堯嚴肅地說:"不行,這小子品德不好,專愛跟人爭吵。"另一個叫灌兜(huan dou)的說:"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錯。"堯搖搖頭說:"共工能說會道,表面恭謹,心裡另是一套。用這號人,我不放心。」
這次討論沒有結果,堯繼續物色他的繼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領找來商量,要大家推薦。到會的一致推薦舜。堯點點頭說:"哦!我也聽到這個人挺好。你們能不能把他的事跡詳細說說?"
大家便把舜的情況說開了:舜的父親是個糊塗透頂的'人,人們叫他瞽叟(gu sou,就是瞎老頭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後母很壞。後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沒法說,瞽叟卻很寵他。舜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有,大家認為舜是個德行好的人。
堯聽了挺高興,決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還替舜築了糧倉,分給他很多牛羊。那後母和弟弟見了,又是羨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計,幾次三悉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補糧倉的頂。當舜用梯子爬上倉頂的時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來,想把舜燒死。舜在倉頂上一見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經不知去向。幸好舜隨身帶著兩頂遮太陽用的笠帽。他雙手拿著笠帽,像鳥張翅膀一樣跳下來。笠帽隨風飄盪,舜輕輕地落在地上,一點也沒受傷。
瞽叟和象並不甘心,他們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後,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裡面。沒想到舜下井後,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鑽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脫險,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裡,跟瞽叟說:"這一回哥哥准死了,這個妙計是我想出來的。現在我們可以把哥哥的財產分一分了。"說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進屋子,舜正坐在床邊彈琴呢。象心裡暗暗吃驚,很不好意思地說:"哎,我多麼想念你呀!"舜也裝作若無其事,說:"你來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幫助我來料理呢。"以後,舜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堯聽了大家介紹的舜的事跡,又經過考察,認為舜確是個品德好又挺能乾的人,就把首領的位子讓給了舜。這種讓位,歷史上稱做"禪(shan)讓"。其實,在氏族公社時期,部落首領老了,用選舉的辦法推選新的首領,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舜接位後,也是又勤勞又儉朴,跟老百姓一樣勞動,受到大家的信任。過了幾年,堯死了,舜還想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讓給堯的兒子丹朱,也是大家都不贊成。舜才正式當上了首領。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記》所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稱為「德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蠻走向文明的歷史轉折時期的中華文化。以農耕文化為內涵的炎帝文化,以政體文化為內涵的黃帝文化,以道德文化為內涵的舜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三座里程碑。
九疑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史記》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在九疑這塊神奇而美麗之土地上,留下了舜帝眾多的為民服務的動人故事,留下了不少文人騷客仰游九疑山的幽怨、懷念和美好的贊譽,一代偉人毛澤東曾揮筆寫下了"九疑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的壯麗詩篇。
8、大禹治水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後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這時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後期。生產力發展了,一個人生產的東西,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還有了剩餘。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餘產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變成氏族的貴族。有了剩餘的產品,部落和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捉住了俘虜,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把他們變成奴隸,為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後,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
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為王位世襲的制度。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❹ 三字經里的故事
A. 三字經里的故事10個小故事
三字經:夕孟母,則伶楚。子不學,斷機楚。斗宴山,有義方。教五子,名懼揚。
這是一個小故事。裡面說了一位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到知識,每天都在很努力的編織東西來掙錢讓孩子讀書。但是,有一天,孩子說不再讀書,母親聽了,馬上把編織機拿剪刀把繩子都剪斷了,說孩子不學習,自己那麼辛苦也沒用。孩子沒有辦法,只好繼續學習。後來,母親聽鄰居說:在宴斗山上有一位隱居的老學者。他才華出眾,教孩子很有一套。曾經教了五個孩子,到最後個個都成了朝廷命官。只要把孩子送到去老學者那裡教,將來必成大器。有時母親把孩子送到了老學者那裡,孩子真的一天天聰明起來,母親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了。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名禹鈞,北京幽州人。古代幽州屬於燕國,燕國有山名燕山,故以地名尊稱他為竇燕山,就像詩聖杜甫住在京兆少陵,被人稱為杜少陵一樣。
竇燕山是五代後晉時的人,年輕的時候不學好,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兩、昧心行事,雖然賺了錢,但直到三十歲還沒有子嗣。有一天夜裡世改,他死去的父親給他托夢,說:「你心術不正、心德不端,惡名張注天曹,不但無子而且無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還有可能挽回。」
竇禹鈞醒來以後,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痛下決心改邪歸正。從前之惡不敢再犯並且廣行善事,在家裡興辦義學、積德行善克己利人。一天夜裡又夢到他父親對他說:「爾今陰功浩大,善名張注天曹,後有五子齊登科甲,爾壽至八十九歲」。他醒來以後,行善更為積極,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儀、儼、侃、爾、僖。
竇家教子有方,比如他的家庭之禮都按照古禮進行,家中男不亂入,女不亂出,男耕女織,和睦孝順,所以才有五子聯科。其中大兒子做到禮部尚書,二兒子做到禮部侍郎,其餘三子也都做了官。侍郎馮道贈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圓櫻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以上舉的兩個例子說明,做父母的教育子女,第一要善於教育,第二要持之以恆。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黃香是東漢江夏人,即三國時期東吳人。黃香九歲的時候,冬天睡覺前用自己的身體給父母暖被窩,夏天睡覺前用一把小扇子給父母扇枕頭。他對父母能盡孝道,是為人子者的好榜樣。執是執持、不鬆手的意思,嚴持孝道,永不放棄,叫做「孝於親,所當執」。
元代福建延平府的郭居敬,曾將歷史上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編輯了一本書,就是《二十四孝》,「黃香扇枕」就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這是行悌道的例子,孔融讓梨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孔融是孔老夫子第三十二世孫,魯國人,生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時任北海太守。孔融性情寬容好士,經常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焉」。
孔融四歲就知道長幼有序,吃梨的時候,自己年紀小就吃小的。所謂「三歲看老」,四歲的孩子謙遜之禮如此,方知其後必有大成。
兄弟者手足也,《千字文》中也講到「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兄弟之道是五倫中的一倫,為悌道。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友愛,彼此氣息相通,因為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系,如同樹木一樣,同根連枝。悌道屬於五常中的「禮」德,其原則就是「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之間如能各盡其道,自然和睦友愛。如果將利益放在第一位親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錯特錯了。不但有違兄弟之道,也有違孝道,因為兄弟反目最痛心的是父母。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這里說的是孔子勤學的故事。孔子說過,「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有學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還是要學習,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聰明,但是不認真求學問,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為,就把自己給毀了。孔子是聖人,也還是活到老學到老,他曾向七歲的項橐請教問題,給後人做了好榜樣。
項橐是春秋時期的神童,孔子曾經向他請教過問題,所以被後世尊為「聖公」。相傳,孔子有一次與弟子們東游。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的時候,大道邊上有幾個戲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於路中不動。子路見狀,停車呵斥道:「小孩子怎麼不讓車呢?碰到你怎麼辦?」
童子橘返叢說:「城池在此,車馬安能通過?」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童子說:「築於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見小兒立於石子、瓦片擺成的「城」中。童子問:「是城讓車馬,還是車馬讓城?」 孔子笑道: 「好伶俐的童子!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多大年齡?」
小兒答道:「我叫項橐,年方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魯國孔丘」。
項橐驚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麼我請教您三個問題,答的出來我就讓城讓路,答不出來就請繞城而過」。
孔子覺得項橐小孩很有意思,於是笑道:「一言為定」!
項橐說:「天地人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搖頭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項橐得意道:「我來告訴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
項橐再問:「請教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魚;柴草燈燭,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又哪裡有花呢?」項橐聽後晃著腦袋說:「不對,是井水沒魚,螢火沒煙,枯樹沒葉,雪花沒枝。」
項橐又問:「什麼山上無石?什麼車子無輪?什麼牛無犢?什麼馬無駒?什麼男人沒有妻子?什麼女人沒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項橐又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
孔子心中實在是敬佩這個七歲的孩子,於是向項橐行禮,繞城而過。這就是後世傳說的「項橐三難孔夫子」的故事。
歷史上確有孔子向項橐請教有關音樂問題的記述,「三難」則純屬傳說故事。山東紀城碑廓鎮東北八公里處有一山,名叫躲子山,傳說項橐就是在此山避難時遇害的。
項橐三難孔子的故事盛傳之後,各國諸侯都派人打探項橐的住處,以便為我所用。為避禍項橐就藏到山裡,但被吳國、齊國的武士發現了。兩國武士為爭奪項橐打鬥起來,吳人看劫持不成就將項橐刺死了,其時項橐年僅十二歲。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趙中令是宋朝的中書令(宰相)趙普,這段話講的是趙普半部《倫語》治天下的故事。趙普與趙匡胤是小時候的同學兼朋友,他出身比較艱苦,少年時期沒有好好讀過書,
以後跟隨趙匡胤打天下。宋朝開國後,趙普歷任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匡義兩朝的宰相,自稱半部《論語》幫助趙匡胤打天下,另外半部《論語》幫助趙匡義治理天下。
趙普白天忙於處理國家政務夜晚則讀《魯論》,所謂「魯論」就是魯國通行的《論語》二十篇。據說每當遇到重大問題,趙普總是說:「明天再做決策。」晚上回家以後,他從箱子裡面拿出一本書仔細地讀,第二天准能夠提出一個很高明的見解。
時間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覺得趙普家裡一定藏有什麼秘籍寶典,於是買通他的家人打探這個秘密。有一天,家人趁他不在家把書拿出來一看,原來是《論語》。可是誰也不相信,怎麼可能是人人皆知的《論語》呢?
趙匡胤得知此事,親自到他家來探問,趙普就把那本《魯論》拿了出來。趙匡胤說:「此為朕幼年所習,如今卿家還在讀嗎」?趙普回答說:「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盡在其中」。宋太宗繼位以後仍然想用趙普為宰相,有人說趙普的壞話,說他只能讀《論語》。太宗如實以告,趙普說:「臣實不知書,只能讀《論語》。我輔助太祖定天下只用了半部《論語》,尚有半部可以輔助陛下致太平」。故此「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句美談。
彼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西漢時候有個人叫路溫舒,字長君,山西潞州人,小時候給人放羊,家貧沒有錢買書。中國在漢以前,非世家沒有藏書,非自己下功夫抄錄,就無書傳學。那時候還沒有紙張,非絹帛皮簡無以為書,所以家貧就自然沒有書可讀了。
路溫舒放羊時經常路過一片池塘,他注意到池塘邊上長的蒲草很茂盛,就背回家一大捆,截成與竹簡一樣尺寸,並將其編聯在一起,然後借來《尚書》工工整整地抄到上面。有了蒲編書,他就一邊放羊一邊讀書。因為他精通漢書、熟悉法律,以後做了獄吏,最後官至臨淮太守,成為西漢著名的法律專家。
「削竹簡」的是西漢的公孫弘。他出身貧賤,二十多歲時曾經當過縣監獄的小官,後因過錯被免了職。公孫弘本來就不甘心平庸,因為家境貧寒只好替別人放豬。他五十多歲的時候,經常跑到竹林里把竹子削成竹簡,把借來的《春秋》和各家的註解,抄在竹簡上面。漢武帝時期,公孫弘官至左內史、丞相,封為平津侯。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頭懸梁」的是晉朝人孫敬。孫敬,字文質,漢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學,後入洛陽,在太學附近一小屋安頓母親然後入學。他曾采楊柳為簡,加以編聯,用來寫經,這是歷史上「輯柳」的典故。《太平御覽》上記載: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常年閉門謝客,攻讀詩書,人稱「閉戶先生」。他苦讀詩書,常常通宵達旦,睏倦得眼皮都睜不開了,就弄根繩子把頭發綁起來吊在房樑上。打盹垂頭的時候,揪一下頭發就驚醒了,繼續讀下去。
孫敬憑借其獨特的「頭懸梁」的苦讀精神,終能通今博古、滿腹經綸,成為晉時知名的大儒。後人對孫敬的苦讀精神極為敬仰,並將此與戰國時蘇秦「讀書欲睡,引錐刺其股」的故事並談,用以教育孩童。
戰國時候的洛陽人蘇秦,游說秦惠王,上書十次而游說不成。黑貂皮衣穿破了,百斤黃金用光了,回到家裡「妻不下飪,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家裡人都不理睬他。蘇秦下了狠心,日夜苦讀姜太公的《陰符經》,研究其中的奇謀策略。至更深夜半,頭迷眼閉,但一想到自己所受的奇恥大辱,就拿一把錐子自刺其股,在大腿上扎一下,醒了以後再讀。如此苦讀,一年以後出山,說服六國聯合抗秦,完成了合縱大計,自己也腰掛六國相印,成為歷史上著名的縱橫家/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綴。
「囊熒」的典故說的是晉朝的車胤,「映雪」講的是晉朝人孫康的故事。他們雖然家境貧寒生活艱苦,卻能立志苦讀,沒有因為讀書的條件差就停止學習。唐朝李渤有詩說:「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冬映雪」。說的就是此二人的典故。曾國藩也說過:「讀書乃寒士本業,切不可有官家風味。吾於書箱及文房器具,但求為寒士所能各者,不求珍異也」。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車浚,三國時期作過東吳的會稽太守。因災荒請求賑濟百姓,被昏庸的吳主孫皓處死,此後車胤的家境就一貧如洗了。車胤立志苦讀,太守王胡之曾對他的父親車育說:「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因家中貧寒,晚上看書沒錢點燈,他就捉些螢火蟲放在紗布縫制的袋子裡面,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燈光苦讀。
在他父親的指導下,車胤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中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官職。唐朝楊弘貞、楊番、蔣防都著有《熒光照學賦》,均是談車胤之事。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晉秘書監孫盛的曾孫、長沙太守孫放之孫。孫康幼時酷愛讀書,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地攻讀,可此時家道中落,沒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了。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躺在床上默誦。
一天夜裡,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大地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孫康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昏黃的油燈要亮得多!
整個冬天,孫康都夜以繼日地苦讀,從沒有中斷過。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成晉時很有名望的學者,南朝宋景平年間官至尚書左丞相,封德陽縣侯。
B. 三字經里的故事的播出情況
三維歷史題材動畫片《三字經里的故事》第一部26集,繼2011年6月1日登上央視少兒頻道「六一」回黃金檔後,2012年9月3日,答《三字經里的故事》第二部再度登陸央視少兒頻道,在每天的白天黃金檔期9:00-10:00間面向全國播出,下部共26集,每集12分鍾,每日播放3集。該片根據王應麟的《三字經》改編,結合5歲-12歲孩子的心理和知識特徵,以娓娓道來的講故事形式,解讀《三字經》里的故事,內容涵蓋了歷史、道德、天文、地理及一些民間傳說。
C. 三字經里提到的故事80個
您好。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學問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邊,常和小夥伴玩辦理版喪事的游戲,學大人跪權拜、哭叫的樣子。孟母覺得那個地方不適合給孩子居住,於是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家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孟母還是覺得這樣不好,於是又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這才開始喜歡讀書,變得守秩序、懂禮貌。這時候,孟母滿意地說:「這才是孩子適合居住的地方!」
D. 三字經里的故事
故事很多:
例如:《黃香溫席》、《孟母三遷》等。
你好,本題已解答,如果滿意
請點右下角「採納答案」。
E. 三字經50個勵志故事
1、《孟母三遷》
《三字經》中說:「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段機杼。」說的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學問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邊,常和小夥伴玩辦理喪事的游戲,學大人跪拜、哭叫的樣子。孟母覺得那個地方不適合給孩子居住,於是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家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孟母還是覺得這樣不好,於是又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這才開始喜歡讀書,變得守秩序、懂禮貌。這時候,孟母滿意地說:「這才是孩子適合居住的地方!」
有一回,孟子偷懶不學習,孟母就當著他的面劃斷了正在織的一匹布,說:「學到一半就停下,和這塊織了一半就斷開的布有什麼區別,還有什麼用!」孟子聽後,再也不偷懶了。
2、《黃香溫席》
「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說的是漢朝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孩子。在他九歲的時候,就已經很懂事了。每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搭蚊帳,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蚊子趕走,讓父母睡個好覺;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鑽井被窩里,把被子暖熱,讓父母睡得溫暖。黃香的故事流傳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說:「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3、《囊螢映雪》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這是兩個關於勤學的故事。
晉代的一個名叫車胤的孩子,他家中貧苦,沒錢買燈油,又想晚上讀書,於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螢火蟲裝在白布袋子裡面,靠著微弱的燈光讀書;映雪是晉代的孫康,在冬天的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這兩個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好學之人。
4、《孟母斷機》
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夫死,狹子以居,三遷為教。及孟子稍長,就學而歸,母方織,問曰:「學何所至矣?」對曰:「自若也。」母憤因以刀斷機,曰:「子之廢學,猶吾之斷斯機也。」孟子懼,旦夕勤學,遂成亞聖。
5、《母子同刑》
三國時期,魏國王經在征討篡位的司馬昭時被捕,司馬昭要王投降,並抓來他的母親相威脅。王說:「為國盡忠,死而無怨。」司腦羞成怒,決定處死王母子。臨刑前,王苦著對母親說,是自己連累了她。母親卻笑著說,自己為有這樣的兒子而自豪。王在忠與孝矛盾時選擇了忠,實際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敬仰。
6、《孫敬懸發》
「頭懸梁」的是晉朝人孫敬。孫敬,字文質,漢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學,後入洛陽,在太學附近一小屋安頓母親然後入學。他曾采楊柳為簡,加以編聯,用來寫經,這是歷史上「輯柳」的典故。《太平御覽》上記載: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常年閉門謝客,攻讀詩書,人稱「閉戶先生」。他苦讀詩書,常常通宵達旦,睏倦得眼皮都睜不開了,就弄根繩子把頭發綁起來吊在房樑上。打盹垂頭的時候,揪一下頭發就驚醒了,繼續讀下去。
7、《蘇秦刺股》
古時候,有一個學者叫蘇秦。蘇秦自幼家境貧寒,連書都讀不起。為了維持生計和讀書,他不得不時常賣自己的頭發或者幫別人打短工,後來又離鄉背景到了齊國拜師學藝。
經過一年的學習,蘇秦認為自己已經把老師的本領都學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別老師和同學,去闖盪天下。但是一年後不僅一無所獲,連錢也用完了。他只能穿著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時,蘇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爛骯臟不堪,滿臉塵土。妻子見他這個樣子,搖頭嘆息,繼續織布;嫂子見他這副樣子扭頭就走,不願做飯;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還暗暗笑他活該!
蘇秦看到家人這樣對待他,十分傷心。他關起房門,不願意見人,對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認小叔子,父母不認兒子,都是因為我不爭氣,沒有好好學習。」
他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書本,發憤讀書。他每天讀書到深夜,有時候不知不覺伏在書案上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都後悔不已,但又沒有什麼辦法不讓自己睡著。有一天,讀著讀著實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撲倒在書案上,但他猛然驚醒——手臂被什麼東西刺了一下。一看是書案上放著一把錐子,他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辦法:錐刺股(大腿)!以後每當要打瞌睡時,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讓自己突然「痛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鮮血淋淋,目不忍賭。
家人見到這樣,有些不忍心,勸他說:「你一定要成功的決心和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這樣虐待自己啊!」
蘇秦回答說:「不這樣,就會忘記過去的恥辱!」
經過「血淋淋」的一年,蘇秦已經很有學問了。他又開始出去闖盪天下,這一次終於事業有成,很有心得,開創了自己輝煌的政治生涯。
F. 三字經中的歷史故事如烽火戲諸侯等等
所謂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是戰國時期大思想家、教育家,與孔子並稱孔孟,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小的時候,孟母靠織布養家供孟子上學,但是孟子貪玩不愛學**,孟母一開始認為是鄰家小朋友帶壞了孟子,就搬家了。搬了新地方,孟子仍然貪玩不愛學**,孟母繼續搬。孟子仍然不改,孟母再搬家。可是,貪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已經搬了三次家了,孟子仍然不愛學**,孟母認為不是鄰居影響了孟子,而是孟子自己不愛學**。於是就」斷機杼「,杼這個字是指織布機上的梭子,沒有梭子就無法織布。孟母用這種方式告訴孟子,我在織布供你上學,你若不上學,我還織什麼布?孟子恍然大悟,認真求學,終成一代大儒!
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十國後晉時期的人,家住今天天津薊縣。古代稱薊州漁陽。古時屬於燕國,地處燕山,所以稱他竇燕山。他出生富貴之家,但為富不仁,坑蒙拐騙,昧良心做事,很缺德。30多歲了都沒有一個子女,竇燕山很著急啊,突然一天做夢,夢見了父親,父親托夢說:」你乾的壞事太多,所以沒有子女,要盡快行善積德,痛改前非,才能改過呈祥「。從此,竇禹鈞開始天天做好事,就像換了一個人,鋪橋修路,接濟貧寒,還幫沒錢的孩子出學費讓他們讀書,大積陰德。不久妻子,連生五子,竇禹鈞就把全部的精力用來培養五個兒子,結果五個兒子都先後登科及第,長子、次子、四子都中進士入翰林,三子/五子也在朝做官。這就是"五子登科「的來歷!
G. 三字經中的勤學故事
如映雪,如掛角。
囊螢映雪
(
náng
yíng
yìng
xuě
)
【解
釋】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後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出
處】
,「囊螢」出自《晉書·車胤(yìn)傳》
H. 三字經里的故事的劇情簡介
本片以故事來的形式解讀《三字經》,自由布袋和尚講述的第一個故事開始。孔融,東漢末年豫州魯國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天性淳厚,從小就懂得謙讓。四歲時,有一天有人送來一籃梨子,他父親叫孔融先挑一個吃。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他的父親覺得很奇怪,問他:「孩子,你為什麼不挑大的梨子呢?」孔融回答說:「我的年紀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哥哥年紀比我大,應該吃大的。」宗族中的人知道這件事後,都對他另眼相看。故事沒有講完,希望這些典故能對少年兒童起到深遠的教育意義。
I. 三字經中的小故事
戰國時,孟子的母抄親為了教襲子,曾幾次搬家選擇鄰居。兒子(孟子)逃學,孟母就把織布機上得杼折斷以教育他。
故事
孟子四、五歲時,他家住在墓地附近,他就經常學人家哭喪的模樣。孟母見了,趕緊把家搬到了鎮上。哪知孟子有跟著鄰居學會了殺豬賣肉。孟母有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從此孟子就模仿學生念書的模樣,還很有禮貌。孟母這才居定下來。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氣的折斷了織布機上的杼,說:「杼斷了,布不能在織;你途中停學,就和我只不成不一樣前功盡棄。」從此,孟子便發憤讀書。
❺ 三字經里的故事有哪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譯文】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譯文】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譯文】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譯文】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游伏清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譯文】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譯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神前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麼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譯文】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譯文】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譯文】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譯文】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譯文】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並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和高深的數學,以及認識文字,閱讀文學。廳臘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譯文】我國採用十進位算術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數字,然後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譯文】還應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如什麼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什麼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譯文】什麼是「三綱」呢?三綱是人與人之間關系應該遵守的三個行為准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譯文】再讓我們看一看四周環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時季節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往復,永不停止。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譯文】說到東、南、西、北,這叫作「四方」,是指各個方向的位置。這四個方位,必須有個中央位置對應,才能把各個方位定出來。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譯文】至於說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這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宇宙各種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據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數字和組合變化而產生的。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譯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記時的標記。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
【譯文】地球圍繞太陽運轉,而太陽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轉。太陽運行的軌道叫「黃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條假想的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這就是赤道。
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譯文】在赤道地區,溫度最高,氣候特別炎熱,從赤道向南北兩個
方向,氣溫逐漸變低。我們國家是地處地球的東北邊。
曰江河,曰准濟。此四瀆,水之紀
【譯文】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這四條大河是中國河流的代表。
曰岱華,蒿恆衡。此五嶽,山之名 譯文】中國的五大名山,稱為「五嶽」,就是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蒿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這五座山是中國大山的代表。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譯文】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知識分子、農民、工人和商人,是國家不可缺少的棟梁,稱為四民,這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譯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做為處事做人的標准,社會就會永保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
【譯文】除了人類,在地球上還有花草樹木,這些屬於植物,在陸地上和水裡到處都有。
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譯文】蟲、魚、鳥、獸屬於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飛,有的能在陸地上走,有的能在水裡游。
❻ 三字經有那些故事(至少5個)
1、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
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
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2、孟母斷機
孟母姓仉(zhang)氏,是孟子的母親。丈夫死後,和兒子孟子生活在一起,為了教育兒子曾經三次搬家。
到孟子年齡大一點,孟子經常逃學,一天,他很早就回來了,孟母正在織布,孟母看見他,便問他:「讀書學習是為了什麼?」孟子說:「為了自己。」
孟母非常氣憤,用剪刀剪斷織布機上的布,說:「你荒廢學業,就像我剪斷這織布機上的布。」孟子感到害怕,每天勤學苦讀,後來成為僅次於孔子的聖人。
3、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回答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遵守公序良俗。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4、黃香溫席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內)人。年紀才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
每當炎炎的夏日到來時,黃香就用扇子對著父母的帳子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並使蚊蟲遠遠地避開黃香雙親的帳子,讓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覺;
到了寒冷的冬天,黃香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好讓父母睡起來時覺得暖和。因此,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5、孔子相師
一日孔子乘著一輛馬車周遊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裡面。孔子就問:「你看見馬車為什麼不躲開呀?」
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見您卻並不怎麼樣。因為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孔子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難項橐,但是都被項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
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字經
❼ 三字經里的小故事,你知道哪些呢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 《三字經》與《 百家姓 》、《 千字文 》並稱為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 三百千 」。 其核心思想包括了「仁,義,誠,敬,孝。今天我整理了幾個《三字經》里的小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黃香是東漢江夏人,即三國時期東吳人。黃香九歲的時候,冬天睡覺前用自己的身體給父母暖被窩,夏天睡覺前用一把小扇子給父母扇枕頭。他對父母能盡孝道,是為人子者的好榜樣。執是執持、不鬆手的意思,嚴持孝道,永不放棄,叫做「孝於親,所當執」。
元代福建延答前平府的郭居敬,曾將歷史上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編輯了一本書,就是《二十四孝》,「黃香扇枕」就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講述孟子小時候家裡很窮,家裡只有幾畝薄田,父親激公宜在孟子三歲時就外出謀生,以後就凌晨訊皆無了,家裡全靠母親仉氏紡清羨清線織布生活。孟子家信今天山東省鄒縣鄉下的一個小村莊,村外不遠處是一片墳地,總有送葬出殯的人家在那裡吹吹打打。孟子好學,看了以後回來就學人出殯打幡、哭喪祭拜。孟母非常擔憂,小孩子從小就學這些事,將來怎麼得了呢?於是決定搬家,給孟子換了個環境。
孟家遷到了廟戶營,這里是個大鎮店,母親的原意是讓孟子多長一些見識,開闊眼界。但這里十天趕丙個集市,喧鬧異常。孟子倒是興高采烈,看了回來不是用棍子挑兩塊石頭學賣菜,就是用木頭作刀子比比劃劃地學殺豬。孟母覺得不對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下去怎麼能行呢?於是決定再次搬家。
這一次孟家搬到了因利渠畔,隔壁是個學堂,周圍都是讀書人。孟子每天都看到上學的人舉止文雅,落落大方,也學著讀書演禮,孟母這才放下心來。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十分聰明,上學以後什麼東西都一學就會,慢慢就覺得學堂的課實在沒有意思。有一次,孟子一墨守成規三天沒有上學,早上出門說去上學,下午還准時回家,孟母以為他是放學了,三天不去學堂老師不放心,派人到孟子家裡探問,看孟子是不是病例了。這下子孟母才知道獨生子逃學了。下午孟子又回來了,母親關他到哪去了?孟子回答說上學去。孟母大怒,拿起剪子就把織布機上的經線齊著機杼給剪斷了。這一下孟子害怕了,因為他們維持家計的唯一來源就是母親織的布。孟母讓他將斷了的線頭全部接上,幾百根經線全剪斷了,哪裡還接得上。孟母於是將道理廛出來,讀書與織布一樣不能截斷,截斷了就接續不上了。即使能接續上,但織出的布滿是疙瘩,還有人要買嗎?你貪玩逃學,荒廢時光,怎麼能學到安邦定國的本領呢?千萬不要走你遠祖孟僖子的老路,給祖宗丟臉,抹黑。孟子的遠祖孟僖子曾任魯國的司空,有一次陪魯昭公出訪楚國。楚王在郊野舉生盛大的歡迎儀式,孟僖子不學無術,不知如何演禮,急得滿頭大汗,自己丟丑不算還給魯國也打開了黑。以後孟子的高祖才拜 孔子為師,成為七十二賢。孟子這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痛下決心刻苦學習,終於成為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亞聖。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名禹鈞,北京幽州人。古代幽州屬於燕國,燕國有山名燕山,故以地名尊稱他為竇燕山,就像詩聖杜甫住在京兆少陵,被人稱為杜少陵一樣。
竇燕山是五代後晉時的人,年輕的時候不學好,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兩、昧心行事,雖然賺了錢,但直到三十歲還沒有子嗣。有一天夜裡,他死去的父親給他托夢,說:「你心術不正、心德不端,惡名張注天曹,不但無子而且無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還有可能挽回。」
竇禹鈞醒來以後,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痛下決心改邪歸正。從前之惡不敢再犯並且廣行善事,在家裡興辦義學、積德行善克己利人。一天夜裡又夢到他父親對他說:「爾今陰派租功浩大,善名張注天曹,後有五子齊登科甲,爾壽至八十九歲」。他醒來以後,行善更為積極,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儀、儼、侃、爾、僖。
竇家教子有方,比如他的家庭之禮都按照古禮進行,家中男不亂入,女不亂出,男耕女織,和睦孝順,所以才有五子聯科。其中大兒子做到禮部尚書,二兒子做到禮部侍郎,其餘三子也都做了官。侍郎馮道贈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以上舉的兩個例子說明,做父母的教育子女,第一要善於教育,第二要持之以恆。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這是行悌道的例子,孔融讓梨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孔融是孔老夫子第三十二世孫,魯國人,生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時任北海太守。孔融性情寬容好士,經常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焉」。
孔融四歲就知道長幼有序,吃梨的時候,自己年紀小就吃小的。所謂「三歲看老」,四歲的孩子謙遜之禮如此,方知其後必有大成。
兄弟者手足也,《千字文》中也講到「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兄弟之道是五倫中的一倫,為悌道。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友愛,彼此氣息相通,因為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系,如同樹木一樣,同根連枝。悌道屬於五常中的「禮」德,其原則就是「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之間如能各盡其道,自然和睦友愛。如果將利益放在第一位親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錯特錯了。不但有違兄弟之道,也有違孝道,因為兄弟反目最痛心的是父母。
昔仲尼,師項橐 ( 音駝 ) 。古聖賢,尚勤學。
這里說的是孔子勤學的故事。孔子說過,「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有學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還是要學習,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聰明,但是不認真求學問,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為,就把自己給毀了。孔子是聖人,也還是活到老學到老,他曾向七歲的項橐請教問題,給後人做了好榜樣。
項橐是春秋時期的神童,孔子曾經向他請教過問題,所以被後世尊為「聖公」。相傳,孔子有一次與弟子們東游。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的時候,大道邊上有幾個戲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於路中不動。子路見狀,停車呵斥道:「小孩子怎麼不讓車呢?碰到你怎麼辦?」 童子說:「城池在此,車馬安能通過?」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童子說:「築於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見小兒立於石子、瓦片擺成的「城」中。童子問:「是城讓車馬,還是車馬讓城?」 孔子笑道: 「好伶俐的童子!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多大年齡?」 小兒答道:「我叫項橐,年方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魯國孔丘」。項橐驚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麼我請教您三個問題,答的出來我就讓城讓路,答不出來就請繞城而過」。孔子覺得項橐小孩很有意思,於是笑道:「一言為定」! 項橐說:「天地人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搖頭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項橐得意道:「我來告訴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 項橐再問:「請教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魚;柴草燈燭,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又哪裡有花呢?」項橐聽後晃著腦袋說:「不對,是井水沒魚,螢火沒煙,枯樹沒葉,雪花沒枝。」
項橐又問:「什麼山上無石?什麼車子無輪?什麼牛無犢?什麼馬無駒?什麼男人沒有妻子?什麼女人沒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項橐又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
孔子心中實在是敬佩這個七歲的孩子,於是向項橐行禮,繞城而過。這就是後世傳說的「項橐三難孔夫子」的故事。
歷史上確有孔子向項橐請教有關音樂問題的記述,「三難」則純屬傳說故事。山東紀城碑廓鎮東北八公里處有一山,名叫躲子山,傳說項橐就是在此山避難時遇害的。
項橐三難孔子的故事盛傳之後,各國諸侯都派人打探項橐的住處,以便為我所用。為避禍項橐就藏到山裡,但被吳國、齊國的武士發現了。兩國武士為爭奪項橐打鬥起來,吳人看劫持不成就將項橐刺死了,其時項橐年僅十二歲。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趙中令是宋朝的中書令(宰相)趙普,這段話講的是趙普半部《倫語》治天下的故事。趙普與趙匡胤是小時候的同學兼朋友,他出身比較艱苦,少年時期沒有好好讀過書,以後跟隨趙匡胤打天下。宋朝開國後,趙普歷任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匡義兩朝的宰相,自稱半部《論語》幫助趙匡胤打天下,另外半部《論語》幫助趙匡義治理天下。趙普白天忙於處理國家政務夜晚則讀《魯論》,所謂「魯論」就是魯國通行的《論語》二十篇。據說每當遇到重大問題,趙普總是說:「明天再做決策。」晚上回家以後,他從箱子裡面拿出一本書仔細地讀,第二天准能夠提出一個很高明的見解。時間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覺得趙普家裡一定藏有什麼秘籍寶典,於是買通他的家人打探這個秘密。有一天,家人趁他不在家把書拿出來一看,原來是《論語》。可是誰也不相信,怎麼可能是人人皆知的《論語》呢?趙匡胤得知此事,親自到他家來探問,趙普就把那本《魯論》拿了出來。趙匡胤說:「此為朕幼年所習,如今卿家還在讀嗎」?趙普回答說:「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盡在其中」。宋太宗繼位以後仍然想用趙普為宰相,有人說趙普的壞話,說他只能讀《論語》。太宗如實以告,趙普說:「臣實不知書,只能讀《論語》。我輔助太祖定天下只用了半部《論語》,尚有半部可以輔助陛下致太平」。故此「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句美談。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西漢時候有個人叫路溫舒,字長君,山西潞州人,小時候給人放羊,家貧沒有錢買書。中國在漢以前,非世家沒有藏書,非自己下功夫抄錄,就無書傳學。那時候還沒有紙張,非絹帛皮簡無以為書,所以家貧就自然沒有書可讀了。
路溫舒放羊時經常路過一片池塘,他注意到池塘邊上長的蒲草很茂盛,就背回家一大捆,截成與竹簡一樣尺寸,並將其編聯在一起,然後借來《尚書》工工整整地抄到上面。有了蒲編書,他就一邊放羊一邊讀書。因為他精通漢書、熟悉法律,以後做了獄吏,最後官至臨淮太守,成為西漢著名的法律專家。
「削竹簡」的是西漢的公孫弘。他出身貧賤,二十多歲時曾經當過縣監獄的小官,後因過錯被免了職。公孫弘本來就不甘心平庸,因為家境貧寒只好替別人放豬。他五十多歲的時候,經常跑到竹林里把竹子削成竹簡,把借來的《春秋》和各家的註解,抄在竹簡上面。漢武帝時期,公孫弘官至左內史、丞相,封為平津侯。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頭懸梁」的是晉朝人孫敬。孫敬,字文質,漢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學,後入洛陽,在太學附近一小屋安頓母親然後入學。他曾采楊柳為簡,加以編聯,用來寫經,這是歷史上「輯柳」的典故。《太平御覽》上記載: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常年閉門謝客,攻讀詩書,人稱「閉戶先生」。他苦讀詩書,常常通宵達旦,睏倦得眼皮都睜不開了,就弄根繩子把頭發綁起來吊在房樑上。打盹垂頭的時候,揪一下頭發就驚醒了,繼續讀下去。
孫敬憑借其獨特的「頭懸梁」的苦讀精神,終能通今博古、滿腹經綸,成為晉時知名的大儒。後人對孫敬的苦讀精神極為敬仰,並將此與戰國時蘇秦「讀書欲睡,引錐刺其股」的故事並談,用以教育孩童。
戰國時候的洛陽人蘇秦,游說秦惠王,上書十次而游說不成。黑貂皮衣穿破了,百斤黃金用光了,回到家裡「妻不下飪,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家裡人都不理睬他。蘇秦下了狠心,日夜苦讀姜太公的《陰符經》,研究其中的奇謀策略。至更深夜半,頭迷眼閉,但一想到自己所受的奇恥大辱,就拿一把錐子自刺其股,在大腿上扎一下,醒了以後再讀。如此苦讀,一年以後出山,說服六國聯合抗秦,完成了合縱大計,自己也腰掛六國相印,成為歷史上著名的縱橫家。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綴。
「囊熒」的典故說的是晉朝的車胤,「映雪」講的是晉朝人孫康的故事。他們雖然家境貧寒生活艱苦,卻能立志苦讀,沒有因為讀書的條件差就停止學習。唐朝李渤有詩說:「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冬映雪」。說的就是此二人的典故。曾國藩也說過:「讀書乃寒士本業,切不可有官家風味。吾於書箱及文房器具,但求為寒士所能各者,不求珍異也」。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車浚,三國時期作過東吳的會稽太守。因災荒請求賑濟百姓,被昏庸的吳主孫皓處死,此後車胤的家境就一貧如洗了。車胤立志苦讀,太守王胡之曾對他的父親車育說:「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因家中貧寒,晚上看書沒錢點燈,他就捉些螢火蟲放在紗布縫制的袋子裡面,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燈光苦讀。
在他父親的指導下,車胤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中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官職。唐朝楊弘貞、楊番、蔣防都著有《熒光照學賦》,均是談車胤之事。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晉秘書監孫盛的曾孫、長沙太守孫放之孫。孫康幼時酷愛讀書,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地攻讀,可此時家道中落,沒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了。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躺在床上默誦。
一天夜裡,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大地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孫康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昏黃的油燈要亮得多!
整個冬天,孫康都夜以繼日地苦讀,從沒有中斷過。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成晉時很有名望的學者。
好了,以上就是我整理的一些三字經的故事,朋友們還知道哪些呢?歡迎評論區評論哦
❽ 三字經的故事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解釋】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2、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解釋】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解釋】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
4、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解釋】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
5、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解釋】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6、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解釋】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麼用呢?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解釋】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8、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解釋】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
9、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解釋】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10、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解釋】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11、首孝悌,次見聞。知某哪前數,識某文
【解釋】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並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和高深的數學,以及認識文字,閱讀文學。
12、三字經: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解釋】我國採用十進位算術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數字,然後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
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解釋】還應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如什麼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什麼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14、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解釋】什麼是「三綱」呢?三綱是人與人之間關系應該遵守的三個行為准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
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解釋】再讓我們看一看四周環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時季節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派緩凳循環往復,永不停止。16、三字經: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解釋】說到東、南、西、北,這叫作「四方」,是指各個方向的位置。這四個方位,必須有個中央位置對應,才能把各個方位定出來。
16、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解釋】至於說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這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宇宙各種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據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數字和組合變化而產生的。
17、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解釋】「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記時的標記。
18、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
【解釋】地球圍繞太陽運轉,而太陽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轉。太陽運行的軌道叫「黃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條假想的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這就是赤道。
19、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解釋】在赤道地區,溫度最高,氣候特別炎熱,從赤道向南北兩個方向,氣溫逐漸變低。我們國家是地處地球的東北邊。
20、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
【解釋】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這四條大河是中國河流的代表。
21、曰岱華,蒿恆衡。此五嶽,山之名
【解釋】中國的五大名山,稱為「五嶽」,就是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這五座山是中國大山的代表。
22、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解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知識分子、農民、工人和商人,是國家不可缺少塵旅的棟梁,稱為四民,這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
23、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解釋】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做為處事做人的標准,社會就會永保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24、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
【解釋】除了人類,在地球上還有花草樹木,這些屬於植物,在陸地上和水裡到處都有。
25、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解釋】蟲、魚、鳥、獸屬於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飛,有的能在陸地上走,有的能在水裡游。
26、稻梁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解釋】人類生活中的主食有的來自植物,像稻子、小麥、豆類、玉米和高梁,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27、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解釋】在動物中有馬、牛、羊、雞、狗和豬,這叫六畜。這些動物和六穀一樣本來都是野生的。後來被人們漸漸馴化後,才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28、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
【解釋】高興叫做喜,生氣叫做哀,害怕叫作懼,心裡喜歡叫愛,討厭叫惡,內心很貪戀叫作欲,合起來叫七情。這是人生下來就有的七種感情。
29、青赤黃,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識。
【解釋】青色、黃色、赤色、黑色和白色,這是我國古代傳統的五種顏色,是人們的肉眼能夠識別的。
30、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解釋】在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辯出來的,有酸、甜、苦、辣和咸,這五種味道。
31、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解釋】我們的鼻子可以聞出東西的氣味,氣味主要有五種,即羊膻味、燒焦味、香味、魚腥味和腐朽味。
32、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解釋】我國古代人把製造樂器的材料,分為八種,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塊、石頭、金屬、絲線與竹子,稱為「八音」。
33、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
【解釋】我們的祖先把說話聲音的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種。四聲的運用必須和諧,聽起來才能使人舒暢。
34、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解釋】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親,父親生我本身,我生兒子,兒子再生孫子。
35、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解釋】由自己的兒子、孫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孫和曾孫。從高祖父到曾孫稱為「九族」。這「九族」代表著人的長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統的承續關系。
36、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
【解釋】父親與兒子之間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間的感情要和順,哥哥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哥哥則要尊敬。
37、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解釋】年長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長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處應該互相講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們就會對他忠心耿耿了。
38、此十義,人所同。當師敘,勿違背。
【解釋】前面提到的十義:父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這是人人都應遵守的,千萬不能違背。
39、斬齊衰,大小功。至緦麻,五服終。
【解釋】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這是中國古代親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時穿的五種孝服。
40、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
【解釋】禮法、音樂、射箭、駕車、書法和算數是古代讀書人必須學習的六種技藝,這六種技藝到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同時具備了。
41、惟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
【解釋】在六藝中,只有書法現在還是每個人都推崇的。當一個人認識字以後,就可以去研究《說文解字》,這樣對於研究高深的學問是有幫助的。
42、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
【解釋】我國的文字發展經歷了古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這一定要認清楚,不可搞混亂了。
43、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原。
【解釋】假如你想廣泛地學習知識,實在是不容易的事,也無從下手,但如能做大體研究,還是能了解到許多基本的道理。
44、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解釋】凡是教導剛入學的兒童的老師,必須把每個字都講清楚,每句話都要解釋明白,並且使學童讀書時懂得斷句。
45、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解釋】作為一個學者,求學的初期打好基礎,把小學知識學透了,才可以讀「四書」。
46、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解釋】《論語》這本書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們,以及弟子的弟子們,記載的有關孔子言論是一部書。
47、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解釋】《孟子》這本書是孟軻所作,共分七篇。內容也是有關品行修養、發揚道德仁義等優良德行的言論。
48、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解釋】作《中庸》這本書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變的意思。
49、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賓士。
【解釋】作《大學》這本書的是曾參,他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
50、中書熟,孝經通。如六經,始可讀。
【解釋】把四書讀熟了,孝經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讀六經這樣深奧的書。
51、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
【解釋】《詩》、《書》、《易》、《禮》、《春秋》,再加上《樂》稱六經,這是中國古代儒家的重要經典,應當仔細閱讀。
52、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解釋】《連山》、《歸藏》、《周易》,是我國古代的三部書,這三部書合稱「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來說明宇宙間萬事萬物循環變化的道理的書籍。
53、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解釋】《書經》的內容分六個部分:一典,是立國的基本原則;二謨,即治國計劃;三訓,即大臣的態度;四誥,即國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國君的命令。
54、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解釋】周公著作了《周禮》,其中記載著當時六宮的官制以及國家的組成情況。
55、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解釋】戴德和戴聖整理並且注釋《禮記》,傳述和闡揚了聖賢的著作,這使後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關禮樂的情形。
56、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解釋】《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四詩,它是一種內容豐富、感情深切的詩歌,實在是值得我們去朗誦的。
57、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解釋】後來由於周朝的衰落,詩經也就跟著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這本書中隱含著對現實政治的褒貶以及對各國善惡行為的分辯。
58、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解釋】三傳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傳》,左丘明所著的《左傳》和穀梁赤所著的《穀梁傳》,它們都是解釋《春秋》的書。
59、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解釋】經傳都讀熟瞭然後讀子書。子書繁雜,必須選擇比較重要的來讀,並且要記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60、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解釋】五子是指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和莊子。他們所寫的書,便稱為子書。
61、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解釋】經書和子書讀熟了以後,再讀史書、讀史時必須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們盛衰的原因,才能從歷史中記取教訓。
62、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解釋】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非常偉大,因此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
63、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解釋】黃帝之後,有唐堯和虞舜二位帝王,堯認為自己的兒子不肖,而把帝位傳給了才德兼備的舜,在兩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稱頌。
64、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解釋】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文王和武王。這幾個德才兼備的君王被後人稱為三王。
65、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解釋】禹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從此天下就成為一個家族所有的了。經過四百多年,夏被湯滅掉,從而結束了它的統治。
66、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解釋】周武王起兵滅掉商朝,殺死紂王,建立周朝,周朝的歷史最長,前後延續了八百多年。
67、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游說。
【解釋】自從周平王東遷國都後,對諸侯的控制力就越來越弱了。諸侯國之間時常發生戰爭,而游說之士也開始大行其道。
68、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解釋】東周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春秋時期,一是戰國時期。春秋時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號稱五霸。戰國的七雄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
69、嬴秦氏,始兼並。傳二世,楚漢爭。
【解釋】戰國末年,秦國的勢力日漸強大,把其他諸侯國都滅掉了,建立了統一的秦朝。秦傳到二世胡亥,天下又開始大亂,最後,形成楚漢相爭的局面。
70、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解釋】漢高祖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漢朝的帝位傳了兩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時,就被王莽篡奪了。
71、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解釋】王莽篡權。改國號為新,天下大亂,劉秀推翻更始帝,恢復國號為漢,史稱東漢光武帝,東漢延續四百年,到漢獻帝的時候滅亡。
72、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解釋】東漢末年,魏國、蜀國、吳國爭奪天下,形成三國相爭的局面。後來魏滅了蜀國和吳國,但被司馬炎篡奪了帝位,建立了晉朝,晉又分為東晉和西晉兩個時期。
73、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解釋】晉朝王室南遷以後,不久就衰亡了,繼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時代。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國都建在金陵。
74、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興高齊。
【解釋】北朝則指的是元魏。元魏後來也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覺篡了位,建立了北周;東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齊。
75、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解釋】楊堅重新統一了中國,建立了隋朝,歷史上稱為隋文帝。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即位後,荒淫無道,隋朝很快就滅亡了。
76、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解釋】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最後隋朝滅亡,他戰勝了各路的反隋義軍,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77、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解釋】唐朝的統治近三百年,總共傳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從此滅亡。為和南北朝時期的梁相區別,歷史上稱為後梁。
78、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
【解釋】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的更替時期,歷史上稱作五代,這五個朝代的更替都有著一定的原因。
79、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解釋】趙匡胤接受了後周「禪讓」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傳了十八個皇帝之後,北方的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結果又成了南北混戰的局面。
80、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
【解釋】北方的遼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國家,自稱皇帝,最後蒙古人滅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統一了中國。
81、輿圖廣,超前代。九十年,國祚廢。
【解釋】元趄的疆域很廣大,所統治的領土,超過了以前的每一個朝代。然而它只維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農民起義推翻了。
82、太祖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
【解釋】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義,最後推翻元朝統治,統一全國,建立大明,他自己當上了皇帝,號洪武,定都在金陵。
83、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
【解釋】到明成祖即位後,把國都由金陵遷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傳了十六個皇帝,直到崇禎皇帝為止,明朝就滅亡了。
84、權閹肆,寇如林。李闖出,神器焚。
【解釋】明朝末年,宦官專權,天下大亂,老百姓紛紛起義,以闖王李自成為首的起義軍攻破北京,迫使崇禎皇帝自殺,明朝最後滅亡。
85、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解釋】清軍入關後,清世祖順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亂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86、由康雍,歷乾嘉。民安富,治績誇。
【解釋】順治皇以後,分別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四位皇帝,在此期間,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較安定,國家也比較強盛。
87、道咸間,變亂起。始英法,擾都鄙。
【解釋】清朝道光、咸豐年間,發生了變亂,英軍挑起鴉片戰爭。英、法兩國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法國神父被殺為由組成聯軍,直攻北京。
88、同光後,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
【解釋】同治、光緒皇帝以後,清朝的國勢已經破敗不堪,當傳到第九代宣統皇帝時,就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89、革命興,廢帝制。立憲法,建民國。
【解釋】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統治,廢除了帝制、建立了憲法,成立了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
90、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解釋】以上所敘述的是從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國的古今歷史,我們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亂興衰,領悟到許多有益的東西。
91、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解釋】中國和歷史書雖然紛繁、復雜,但在讀的時候應該有次序:先讀《史記》,然後讀《漢書》。
92、後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鑒。
【解釋】第三讀《後漢書》,第四讀《三國志》,讀的同時,還要參照經書,參考《資治通鑒》,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歷史的治亂興衰了。
93、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解釋】讀歷史的人應該更進一步地去翻閱歷史資料,了解古往今來事情的前因後果,就好象是自己親眼所見一樣。
94、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解釋】我們讀書學習,要有恆心,要一邊讀,一邊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學習上,才能真正學好。
95、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解釋】從前,孔子是個十分好學的人,當時魯國有一位神童名叫項橐,孔子就曾向他學習。像孔子這樣偉大的聖賢,尚不忘勤學,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96、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解釋】宋朝時趙中令——趙普,他官已經做到了中書令了,天天還手不釋卷地閱讀論語,不因為自己已經當了高官,而忘記勤奮學習。
97、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解釋】西漢時路溫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閱讀。公孫弘將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們兩人都很窮,買不起書,但還不忘勤奮學習。
98、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解釋】晉朝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發拴在屋樑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他們不用別人督促而自覺勤奮苦讀。
99、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解釋】晉朝人車胤,把螢火蟲放在紗袋裡當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兩人家境貧苦,卻能在艱苦條件下繼續求學。
100、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解釋】漢朝的朱買臣,以砍柴維持生活,每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李密放牛把書掛在牛角上,有時間就讀。他們在艱苦的環境里仍堅持讀書。
101、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解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號老泉,小時候不想念書,到了二十七歲的時候,才開始下決心努力學習,後來成了大學問家。
102、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解釋】象蘇老泉上了年紀,才後悔當初沒好好讀書,而我們年紀輕輕,更應該把握大好時光,發奮讀書,才不至於將來後悔。
103、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解釋】宋朝有個梁灝,在八十二歲時才考中狀元,在金殿上對皇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不如他。
104、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
【解釋】梁灝這么大年紀,尚能獲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驚異,欽佩他的好學不倦。而我們應該趁著年輕的時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無量。
105、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解釋】北齊有個叫祖瑩的人,八歲就能呤詩,後來當了秘書監著作郎。另外唐朝有個叫李泌的人,七歲時就能以下棋為題而作出詩賦。
106、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解釋】他們兩個人的聰明和才智,在當時很受人們的贊賞和稱奇,現在我們正是求學的開始,應該效法他們,努力用功讀書。
107、蔡文姬,能辯琴。謝道韞,能詠吟。
【解釋】在古代有許多出色的女能人。象東漢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辯琴聲好壞,晉朝的才女謝道韞則能出口成詩。
108、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解釋】象這樣的兩個女孩子,一個懂音樂,一個會作詩,天資如此聰慧;身為一個男子漢,更要時時警惕,充實自己才對。
109、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解釋】唐玄宗時,有一個名叫劉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歲,就被推舉為神童,並且做了負責刊正文字的官。
110、彼雖幼,身已仕。有為者,亦若是。
【解釋】劉晏雖然年紀這么小,但卻已經做官來,擔當國家給他的重任,要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只要勤奮好學,也可以和劉晏一樣名揚後世。
111、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
【解釋】狗在夜間會替人看守家門,雞在每天早晨天亮時報曉,人如果不能用心學習、迷迷糊糊過日子,有什麼資格稱為人呢。
112、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解釋】蠶吐絲以供我們做衣料,蜜蜂可以釀制蜂蜜,供人們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自己的價值,真不如小動物。
113、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
【解釋】我們要在幼年時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長大後能夠學以致用,替國家效力,為人民謀福利。
114、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解釋】如果你為人民做出應有的貢獻,人民就會贊揚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榮耀,給連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給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樣。
115、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
【解釋】有的人遺留給子孫後代的是金銀錢財,而我並不這樣,我只希望他們能精於讀書學習,長大後做個有所作為的人。
116、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解釋】反復講了許多道理,只是告訴孩子們,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獲,而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是一定要後悔的。
(8)三字經的六個故事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作品影響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知名度極高。古代兒童都是通過背誦《三字經》來識字知理的。《三字經》用簡潔通俗的白話講出了亘古不變的哲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將經史子集等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極多,全篇充滿樂觀精神;
在《三字經》出現之前,蒙學讀物都是四個字一句,《三字經》則以三言形式出現,讀起來輕松愉快,更符合兒歌特點,明朝趙南星稱其「句短而易讀,殊便於開蒙」,故此為蒙學第一書。《三字經》在古代被稱為「小綱鑒」,可以將零散的知識貫穿起來,使讀書積累的網路知識,得以納入一個清晰知識體系。
《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中國三大國學啟蒙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