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書法家的故事50字左右
1、洗墨池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孝迅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裡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2、掘墓偷藝
鍾繇是東漢末年人,他對於書法學習十分的執著熱衷,幾乎已經到達吵純痴狂的地步。韋誕也是當時一位書法家,鍾繇想向韋誕借閱這本「筆論」,但韋誕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絕,鍾繇氣得捶胸嘔血,幸虧曹操用五靈丹救了他一命。等到韋誕過世後,鍾繇便派人從墳墓中挖出那本書,反覆研究,最後了解用筆的奧妙。
3、侍郎行者巧碰此
唐開元時,有一位名為徐安貞的人,作官時因怕事被牽累,逃隱到山裡。因病聲啞不能言語。數年之後,某佛寺要選擅長書法的人,為寺廟的樑柱書寫楹聯。徐安貞不留意跨過放置在地上的樑柱,犯了大忌。廟中住持很生氣,用手杖打他的背,他趕緊用手在地上寫道:「我雖不能說話,但學過大字書法,期望能讓我試試看」。結果,姑且讓他一試之生,廟里的僧眾都心悅誠服,心甘情願地請他全部書寫,而不計較他的過錯。
4、筆冢
智永禪師為隋、唐間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因十分用功練習書法,用壞的毛筆都棄置在大竹簍里,經年累月之生,積了五大簍,於是他自己作了銘文,並埋葬了這些筆頭,稱為筆冢,可見得他愛書惜物的襟懷。
5、鐵門限
智永禪師擅長楷書、草書,能傅王羲之的風范。他雖然在永興寺修行,但是書法的名氣卻愈來愈響亮。很多人都透過各種關系來索求他的書法作品,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門檻都被踩壞了,他只好將門檻用鐵皮包起來,人們就笑稱為「鐵門限」。
㈡ 關於書法家的小故事,50字左右
1、掘墓偷藝
鍾繇是東漢末年人,他對於書法學習十分的執著熱衷,幾乎已經到達痴狂的地步。據說他以前在抱犢山讀書,為了練習好書法,將山中的石頭、樹木都寫成了黑色。有一次,他和曹操、韋誕等人談論書法用筆,因為興致濃厚,以致於睡前還不斷的心摹手畫,竟然將被子給劃破了幾個洞。
韋誕也是當時一位書法家,據說他手頭東漢大書法家蔡邕的「筆論」,因此他的書法水平十分高,當時人都推崇他的書法,認為是當朝第一書法家。鍾繇想向韋誕借閱這本「筆論」,但韋誕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絕,鍾繇氣得捶胸嘔血,幸虧曹操用五靈丹救了他一命。等到韋誕過世後,鍾繇便派人從墳墓中挖出那本書,反覆研究,最後了解用筆的奧妙。
2、潛心苦學墨當飯
王羲之大約五六歲的時候,就拜衛夫人為老師學習書法。他的書法進步很快,7歲的時候,便以寫字而在當地小有名氣了,很得前輩的喜愛和誇獎。
王羲之在11歲的時候,就讀了大人才能讀懂的《筆說》。他按照《筆說》中所講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寫呀,練呀,簡直都入了迷。過了一段時間,看看自己寫的字,與以前寫的比較,果然有些變化。一天他的老師衛夫人看了後吃了一驚,對人說:「這孩子必須是看到書法秘訣了,我發現他近來的字,已到達成年人的水平了,照這樣發展下去,這孩子將來在書法方面的成就必須會淹沒我的名聲的。」
王羲之並沒有因老師稱贊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他臨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到達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幾次催他快吃,他仍然連頭也不抬,像沒聽見一樣,專心致志地看帖、寫字。飯都涼了,書童沒有辦法,只好去請王羲之的母親來勸他吃飯。母親來到書房,只見羲之手裡正拿著一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裡送呢,弄得滿嘴烏黑。原先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眼睛仍然看著字,腦子里也在想這個字怎樣寫才好,結果錯把墨汁當蒜泥吃了。
母親看到這情景,憋不住放聲笑了起來。王羲之還不明白是怎樣回事呢!聽到母親的笑聲他還說:「這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堅持數十年如一日,勤學苦練,臨帖不輟,練就了很扎實的功夫,這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鋪平了道路。
3、鄭板橋學書法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過一番苦練,最後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模一樣,能夠亂真了。但是大家對他的字並不怎樣欣賞,他自己也很著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著寫著,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說:「你有你的體猛仿(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晚上睡覺時,鄭板橋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字體,本來就不一樣嘛。
我為什麼老是學著別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一樣,也但是是別人的字體,沒有創新,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麼意思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最後構成了雅俗共賞、受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書畫家。
4、侍郎行者
唐開元時,有一位名為徐安貞的人,作官時因怕事被牽累,逃隱到山裡。因病聲啞不掘喊能言語。數年之後,某佛寺要選擅長書法的人,為寺廟的樑柱書寫楹聯。徐安貞不留意跨過放置在地上的樑柱,犯了大忌。廟中住持很生氣,用手杖打他的背,他趕緊用手在地上寫道:「我雖不能說話,但學過大字書法,期望能讓我試試看」。
結果,姑且讓他一試之生,廟里的僧眾都心悅誠判知野服,心甘情願地請他全部書寫,而不計較他的過錯。
5、皇帝練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處理政事的空閑時間里,潛心練習書法。當時,被譽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宮中任職,由於他精通古今,文章書法下筆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經常臨摹學習虞世南的書法。
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體中「戈」字最難寫,不容易寫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練習「戩」,因怕寫不好有失體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話,於是便故意將「戈」字空著不寫,而私下請虞世南代為填補。
唐太宗為了顯示自己在書法方面有所進步,便拿著幾幅作品請諫議大夫魏徵觀看,並徵求魏徵的意見說:「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學士的字?」魏徵恭恭敬敬地仔細看了一遍,始終含笑不語。這時,唐太宗有些焦急地問他:「是像還是不像,你怎樣不說話」魏徵連忙說道:「臣不敢妄加評論陛下的書法。」唐太宗說道:「你直言無妨,朕恕你無罪。」
這時魏徵才奏道:「據臣看,其中只有'戩』字右半邊的'戈』旁和虞學士寫的一般無二,其餘的均相去甚運」。唐太宗聽了這番話後後,感嘆不已,深深佩服魏徵的眼力,從而也領悟學習書法來不得半點虛假,要想學有所成,務必痛下苦功。
㈢ 著名書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著名書法家的故事有王羲之換鵝帖、歐陽詢卧碑三日、懷素禿筆成冢、顏真卿持之以恆等。
中國古代有很多著名書法家,例如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懷素等;他們有趣的故事在民間流傳,我們按時間順序來做個了解。著名書法家的故事有王羲之換鵝帖、歐陽詢卧碑三日、懷素禿筆成冢、顏真卿持之以恆等。
王羲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著名書法家,世人只知道他的書法寫得好,卻很少有人知道,王羲之其實還有個特別的興趣愛好,那就是他對大白鵝情有獨鍾。同時民間還有王羲之「寫經換鵝」的故事,廣為流傳。這便是王羲之換鵝帖的故事。
顏真卿持之以恆:
顏真卿是我國著名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從小家裡窮,練字都是用黃土和水糊在牆上,用小木棍在上面寫字。
他師從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旭,顏真卿棄官拜師,以為可以很快掌握書法的竅門,但張旭只是簡單指點,介紹一些名帖給他臨摹,或是帶他雲遊山玩水,或是看他書寫。
顏真卿沒有得到什麼秘訣,心裡著急,直接告訴老師想要學習書法秘訣。老師只說唯有勤學苦練,同時從自然萬象中受到啟發,沒有其他的方法,顏真卿苦苦哀求,老師依然嚴厲地說,沒有什麼訣竅,只有下苦功夫。
顏真卿終於醒悟,秘訣就是勤學苦練,細心揣摩,從自然中領悟運筆法則,他持之以恆,最後成為了我國著名的書法家。
㈣ 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的故事有:
1、顏真卿——乞米帖
顏真卿為唐代三朝舊臣,忠正剛正,名重海內。但是因廉潔自持,絕不貪枉苟取,因此衣食也常不能自給。他曾寫一封乞米的信給當時的李太保,表明他拙於生產,家裡食指浩繁,全家喝粥度日已經數月了,現在又沒米了,感到十分擾心,希望看在以往的交情上,請求救濟一些米給他。
㈤ 關於中國著名書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簡短著名書法家的故事如下:
1、掘墓偷藝
鍾繇是東漢末年人,他對於書法學習十分的執著熱衷,幾乎已經到達痴狂的地步。據說他以前在抱犢山讀書,為了練習好書法,將山中的石頭、樹木都寫成了黑色。
有一次,他和曹操、韋冊扒誕等人談論書法用筆,鍾繇想向韋誕借閱這本筆論,但韋誕就是不肯。等到韋誕過世後,鍾繇便派人從墳墓中挖出那本書,反覆研究,最後了解用筆的奧妙。
㈥ 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的故事有程邈創隸書、蕭何深思題匾、偶創飛白、墨池等故事。東漢大書法家張芝,年輕時學習書法十分刻苦。他天天勤奮練字,廢寢忘食,幾天就寫禿了一支筆,一個月就要用掉幾錠墨。每天寫完字後,張芝就到自家後院的池塘里洗筆洗硯,久而久之,池水竟變黑了。
王僧虔年輕時就寫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長隸書。早在劉宋朝,宋文帝在一次偶然機會見到他的一幅白絹扇面書法,贊嘆不己,說這不只是超過了王子敬(獻之),其骨力內涵,外貌風儀更不一般。不可小看。
王僧虔是晉代三朝宰相王導的五世孫,而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則又是王導的從子、從孫。王僧虔的書法是有其家學淵源的。他不僅繼承了家族的傳統,字寫得好,而且對書法理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曾著《書論》一篇。所以宋文帝如是說。
墨池的故事
至齊代,王僧虔書法更臻完美,遂成海內名家。太祖蕭道成也是個篤好書法的人,即帝位後,書法雅興仍不減當年。建元中(公元479—482年),太祖召已是丹陽(今江蘇鎮江)尹的王僧虔來朝,提出要與他進行書法比賽。王僧虔只得從命。君臣二人各自展紙濡墨,揮毫逞興。
作書完畢,太祖十分得意地問:「聯與公卿書法,誰是第一?」王僧虔不假思索地回答說:「臣書第一,陛下亦第—。」太祖心裡明白,自己的書法是不能與王僧虔匹敵的,付度王是否有曲意奉承之露,出如此狡黠之語。
㈦ 我國著名書法家的故事都有哪些
我國著名的書法家的故事:
1、柳公權發奮練字的故事。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並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
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願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麼能為人師表呢?」
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柳公權把老基備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經過苦練,柳公權終於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
2、王羲之洗墨池的故事。
王羲之從小練字,7歲的時候,已經寫得很不錯了。繼續練了四五年,總感到進步不大。
有一天,在父親的枕頭里發現一本名叫《筆談》的書,裡面講的都是有關寫字的方法,他高興得如獲至寶,偷偷地閱讀起來。
正當讀得起勁的時候,父親來了,問道:「為什麼偷我枕中秘書?」羲之笑而不答。母親想給他打圓場,從旁插了一句:「你是在揣摩用筆的方法嗎?」父親認為他年紀太小,未必能夠讀懂,就把書收了回去,對他說:「等你長大了再教你讀。」
王羲之不高興地說:「如果等高興地說:「如果等我長大了才講究筆法,那我這幾年的時光不就白白浪費了嗎?還是讓我現在就學吧,免得不懂方法瞎摸索。」父親聽他說得有理,就把書給了他。
於是,王羲之按照書中所講方法天天苦練起來,不久,他的書法有了顯著進步。
但是,王羲之並不滿足已有的進步。有一次,他看見東漢書法家張芝的書跡,愛不釋手,自嘆不如。張芝的草書寫得好,人們稱他為「草聖」。
王羲之不僅愛慕他的字,更欽佩他「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苦練書法的頑強精神。在給朋友的一封信里,王羲之寫道:「張芝就著池塘的水練書法,連池水都變黑了,如果人們也下這么深的工夫去練習,未必會趕不上張芝。」
從此,王羲之每天揮筆疾書,寫完字後就到家門口的水池去涮筆。久而久之,池水都染黑了搏宴毀,人們把這個水池稱作「墨池」。
根據記載,王羲之居住過的紹興蘭亭、江西臨川的新城山、浙江永嘉積谷山,以及江西廬山歸宗寺等處,都有他的墨池。
王羲之勤學苦練書法,他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並且博採眾長,推陳出新,終於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創造了一種漂亮流利的今體書法,後來人們稱他為「書聖」。
3、顏真卿的故事。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為了學習書法,顏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學習,後來又拜在張旭門下。張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各種字體都會寫,尤其擅長草書。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學到寫字的竅門,從而一舉成名。但拜師以後,張旭卻沒有透露半點書法秘訣。他只是給顏真卿介紹了一些名家字帖,簡單地指點一下字貼的特點,讓顏真卿臨摹。
有時候,他帶著顏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趕集、看戲,回家後又讓顏真卿練字,或看他揮毫疾書。轉眼幾個月過去,顏真卿得不到老師的書法秘訣,他決定直接向老師提出要求。一天,顏真卿壯著膽子,紅著臉說:學生有一事相求,請老師傳授書法秘訣。張旭回答說:「學習書法,一要工學,即勤學苦練;二要領祥告悟,即從自然萬象中接受啟發。這些我不是多次告訴過你了嗎?」
顏真卿聽了,以為老師不願傳授秘訣,又向前一步,施禮懇求道:「老師說的工學,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現在最需要的是老師行筆落墨的絕技秘方,請老師指教。」張旭還是耐著性子開導顏真卿:「我是見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察筆法之意,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落筆神韻,除了苦練就是觀察自然,別的沒什麼訣竅。」接著他給顏真卿講了晉代書聖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練字的故事。
最後嚴肅地說:學習書法要說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勤學苦練。要記住,不下苦功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老師的教誨,使顏真卿大受啟發,他真正明白了為學之道。從此,他扎扎實實勤學苦練,潛心鑽研,從生活中領悟運筆神韻,進步很快,終成為一位大書法家,為四大書法家之首。
㈧ 你知道我國古代哪些著名的書法家你知道他們的哪些故事
鄭板橋、王羲之、柳公權、蘇東坡、黃道周等。
1、鄭板橋學書法
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過一番苦練,終於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模一樣,能夠亂真了。但是大家對他的字並不怎麼欣賞,他自己也很著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明逗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著寫著,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說:「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
晚上睡覺時,鄭板橋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字體,本來就不一樣嘛!我為什麼老是學著別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一樣,也不過是別人的字體,沒有創新,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麼意思?
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終於形成了雅俗共賞、受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書畫家。
2、羲之天台山拜師
王羲之在蘭亭修禊之前來到天台山,被天台山的美景吸引,便在山頂住了下來。他盡情欣賞日出奇觀和雲濤霧海,同時不停地練字,不余含停的洗筆洗硯,竟然把一個澄澈青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這樣得名的。
有一天夜裡,王羲之練字到深夜,他逐個字逐個字地看著、思考著,對自己的字還是不甚滿意,他又看又練,實在練得太疲倦了,握著筆伏在案上。忽然,一陣清風過處,一朵白雲飄然而至,雲朵上有位鶴發銀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著他說:「你的字寫得不錯呀!」
「哪裡,哪裡!」王羲之一邊讓坐,一邊謙虛地回答。他見這位老人仔仔細細地觀看自己寫得字,便請教說:「老丈啊,請您多多指正。」
老人見王羲之一片誠心,說道:「你伸過手來。」
王羲之心裡納悶,老人要做什麼呢?他見老人一本正經,不像開玩笑,便慢慢地伸了過去。老人接過筆,笑容可掬地說:「我看你誠心誠意學寫字,讓你領悟一個筆訣,日後自有作用。」
老人說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寫了一個字,然後點點頭說:「你會更快進步起來的。」說罷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處?」只聽空中隱隱約約地傳來一聲:「天台白雲……」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個「永」字,他比呀劃呀,寫呀練呀,終於領悟了:橫豎勾,點撇捺,方塊字的筆畫和架子結構的訣竅,都體現在這「永」字上。白雲先生授的真是好筆訣!此後,王羲之練得更勤奮了,他的書法也更加灑脫了,奇妙了。
3、柳公權發奮練字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並不好,好激毀賣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4、蘇東坡讓道
某日,宋代大學士蘇東坡郊遊,見眾多農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條小田埂上,不想迎面碰上一挑泥農婦。二人相對,各不讓路。蘇學士出大言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吾乃讀書之人,汝婦當讓道於我。」
婦人一笑,說道:「既自稱讀書人,當能對?」東坡說:「胸藏鬥牛,當然能對!」婦人於是脫口而出:「一擔重泥擋子路。」
蘇東坡大驚,半晌無言以對,兩旁田埂上送泥返回的人都望著他的窘態,哈哈大笑。蘇東坡見此情景,忽有所悟,趕忙「借梯」下台對道:「兩行夫子笑顏回。」
他雖然對了下聯,但心有餘悸。心想,村野之中竟有如此聰穎農婦,再不能等閑視之,而作此狂態。遂脫鞋襪下水田,拱手讓路。
5、計賺名書
黃道周是明末著名書法家,節義千古尢為人樂道。傳說漳州有個黃梧,聲名狼藉。一次他想請黃道周為他新建的「上公祖廟」題匾。黃道周厭而辭之。
黃梧就賄賂黃道周的婢女,許其「若得一字,酬以千金」,婢女故意在黃道周面前苦練書法,黃道周見其「廟」字寫得不好,就寫了一個讓她臨摹,婢女隨後即偷偷地把「廟」字送去領賞。
過幾天又如法炮製,得到了「祖公」兩字,又一天練「上」字時,黃道周聯想起來恍然大悟,便把婢女解僱了。婢女無奈,只好暗自冒充黃道周的筆法寫了個「上」字交去塞責,以致做好的「上公祖廟」匾額十分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