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讀三國演義謀士----陳宮
文/徐樣茂
近來得閑觀看《三國演義》,認識了謀士陳宮。在三國時期色彩繽紛的人物譜中,在那個大浪淘沙的時代,陳宮是一個來去匆匆的角色。他的名字雖然不如孟德、玄德那樣響亮,卻也活出真性情,活出了真男人。三國演義有關他的描述不多,在前14集就了卻了他的一生。但作品對陳宮的刻畫卻是細膩的,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愛憎分明,集明、忠、善、義、勇於一身,當然也有其愚的一面。作為一位不得志的謀士,陳宮的經歷著實令人感嘆和惋惜!
陳宮是東漢末年中牟縣縣令,一次捕獲行刺董卓未遂而出逃的曹操,慕其殺賊之勇氣及救國之高義,於是決定 「棄此縣令,隨公去圖大事」。陳宮釋放曹操,是為「明」。陳宮的「明」,是建立在當時形勢研判之上的,當時董卓專橫朝廷,官場黑暗,勢必崩潰;曹操刺殺董卓,深明大義、機智勇敢、深得民心;陳宮當年赴洛陽求官時就認識並聽說過曹操,那時的曹操還沒有什麼劣跡。陳宮對曹操的志向和能力可以說是五體投地、深信不疑。在陳宮看來,曹操勢必成為一名明主,應該說,陳宮看人是很敏銳的,對天下大勢走向是明朗的,放走曹操的行為也是明智的。「棄此縣令,隨公去圖大事」說明陳宮是個「明白人」。有人說,陳宮私放曹操,是為「義」。孤立的看行為本身,確實是一種義。但聯系起來看,陳宮有著自己的雄心壯志——他要和曹操捆綁在一起一同成就霸業,其中因為蘊含著陳宮的抱國之志、慧眼識才和膽識,就不只是一種義氣了,實為明。
陳宮和曹操逃到曹操父親曹嵩故友呂伯奢家中,呂伯奢家奴殺豬招待曹操,一奴僕隨口說了一句話「捆住殺」(實質是捆住豬殺,當時是在大晚上),被正在睡覺的曹操聽見,然而生性多疑的曹操又因磨刀聲而滅其全家八口,陳宮也參與滅門行動;在知道真相後(發現柴垛後面被捆待殺的豬),陳宮還只是嘆息「孟德心多,誤殺好人!」陳宮懊惱不已,但當時的情況,草木皆兵,曹操疑心有人要害他,先下手為強以求自保,這些陳宮都能理解。但是不能理解的是,曹操滅了人家一家,看見呂伯奢買酒回來,行不遠又回來把呂伯奢殺了,呂家被滅門。這一切讓陳宮愕然,陳宮斥操「知而故搏兄殺,大不義也!」而曹操竟悍然宣稱「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赤裸裸的極端利己主義的宣言,令陳宮不寒而慄。遂與其一刀兩斷,分道揚鑣。陳宮棄曹操,源於他善惡分明,在陳宮看來,曹操就是「狼心狗肺之徒」,而非 「忠義之士」。另外,在客棧中,陳宮撥了劍欲殺曹,卻下不了手,「我為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不若棄之。」足見他的善良和義氣。
陳宮棄曹操後,拜於呂布門下。當時看陳像是慌不擇主,現在看是「明珠暗投」。陳宮選擇呂布,應當是呂布殺了董卓,被誤認為是拯救天下的英雄,而且呂布頭腦簡單,為人武勇,不似曹、董那樣奸惡,陳宮於是把一腔忠誠和智慧獻給了呂布。陳宮的確是一位非常了不得的實力派謀臣。自從他輔佐呂布以後,就等於給這只猛虎插上了翅膀,讓呂布有了一番作為。也正是從此時,呂布開始了他人生中最輝煌的一段歷程。但陳宮心裡始終知道呂布絕非曹的對手,曹操在他眼裡屬於「命世之才」,而呂布則是「壯士,善戰無前」。所以陳宮的忠最多也只能算是迂忠,亂世,有水平的帝王將相哪個心術正?只能說他有點迂腐甚或不識時務了。陳宮的忠還體現在呂布一次一次寒他的心,他卻死心隨之;即使是大部分官吏和士族階層紛紛倒向曹操陣營,他寧死不吃「回頭草」,一直忠心耿耿地追隨著呂布闖盪江湖;就是在被俘虜後,曹操欲收留重用陳宮,極力勸說他投降,他寧死也不為之動容,足見他的忠誠。
「龍魚」在這里指的是人才,切確的說是明主。有詩嘆陸棚陳宮「不識游魚不識龍,要誅玄德拒曹公,雖然背卻蒼天意,誰似忠心映日紅?」我認為,陳宮不是不會識人,當初他棄官隨操,就是因為他的眼力,料定曹操必成大業,曹操也的確不負陳宮所望,成為霸主。他主張聯袁術殺劉備也是謀士職責所系、戰略所需。他之所以誅玄德早銀則拒曹公,我認為是其性格、道德標准和價值使然。陳宮的性格中主導因素是儒家思想,這從陳宮棄操中可以看出,即使是臨死,他依然以施禮治、行仁政等儒家思想學說規勸曹操;最後又在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等儒家精神支撐下,傲然不屈、慷慨就義。在陳宮看來,劉備、曹操、袁術、袁紹之流都是奸詐之人,而在三國亂世,要想成就霸業,不奸不詐怎麼能行?!陳宮的選擇看似有點愚昧,但乃是出自善良的思考,出於自己良心的判斷。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道德勇氣,這份天下少有的良知是值得我們去尊敬的。陳宮擁有堅強的道德支持來對曹操說不,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站的筆直,義正辭嚴,其忠其烈連曹操也大為感動。但單一的道德標准讓他錯失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如果陳宮對曹操不離不棄,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三足鼎立,曹操成就霸業也不至於那麼費勁。歷史,總是留有許多精彩的遺憾。
自從投奔呂布以後,他成了呂布的主要謀士,為呂布出過不少好主意。在陳宮良謀的作用下,呂布軍事上連連得手,先奪兗州,再奪濮陽,從此聲威大震,也名列諸侯的行列之中,甚至引起了曹操的恐慌。最經典的一次計謀是196年初,曹操揮師急攻濮陽。陳宮讓呂布以濮陽城一田姓富戶的名義詐降,騙取曹操入城,然後形成瓮中捉鱉之勢。這一計謀非常厲害,好在一向剛愎自用的呂布聽從了陳宮的計謀——曹操上當進城後,被呂布大軍四處追殺。曹操的手臂被燒傷,頭發被燒焦,還險些丟了性命。後來歷史把「濮陽敵呂布之時」與「宛城戰張綉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將,割髯棄袍於潼關」相提並論,視為曹操一生的幾大恥辱之一,可見陳宮此計給人們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可惜呂布兒女情長,大敵當前聽取夫人言,沒有採納陳宮計謀,最終被曹操破城消滅。陳宮足智多謀,連曹操都望塵莫及,但空有曠世之才卻無施才之地,對於一個謀士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悲哀呢?
在與曹操的對戰當中,呂布三番五次萌生投降之意,都是被陳宮阻攔,並在陳宮計謀下打敗曹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頑強拼搏、勇於作戰。這種勇是建立在自信基礎上的,他自信於自己的謀略,即使是最後被俘,還是那樣的自信:「此人不從吾言!若從吾言,亦未必被擒也!」。陳宮最後被俘,實在是呂布聽妻而不聽陳宮勸言的結果,說起來陳宮也算是死於婦人之手,不過卻也死的有志氣,有骨氣。曹操一度欲勸他再度出仕,但陳宮不為所動,即使曹操以其妻子兒女父母性命相威脅,亦赴刑場受刑而死,成就其忠烈、悲情的形象。
我常想,如果呂布絕對的信任陳宮,就像劉備信任諸葛亮、曹操信任郭嘉那樣,結果真的很難說,那樣呂布絕對是非常強的諸侯之一。甚或如果張遼是主帥,陳宮做軍師,呂布以諸侯的身份只做先鋒,三人像劉、關、張那樣結義成兄弟,那樣呂布也會是非常強的諸侯之一。陳宮在三國歷史上,雖然聲名不及周瑜、諸葛亮響亮,但是,陳宮的謀略並不在二人之下。作為一個謀士,他盡到了為主公效力的職責。他對曹操奸詐的蔑視,更凸顯出他光明磊落的人格,既忠於一主,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世人所稱道。《三國演義》對陳宮有很高評價: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梁材。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台!
2. 三國中,陳宮做過哪裡的縣令
演義中陳宮曾為中牟縣令
3. 歷史上上陳宮真的是中牟縣縣令
縣令楊原,功曹任峻。
4. 捉放曹操的那縣官是誰。
實際上那縣官絕不是陳宮,《演義》把釋放曹操的那位無名的中牟縣令改換成陳宮,又讓陳宮隨曹操走到成皋,在客店中離他而去,含敗便和史書上的記載有了許多抵牾之處。
捉放曹,指捉住曹操後將其放掉,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主人公是陳宮和曹操。三國時,曹操刺殺董卓未遂, 改裝逃走,至中牟縣被擒。公堂上,曹用言語打動縣令陳宮,使陳棄官一同逃走。行至成皋,遇曹父之故友呂伯奢,盛邀曹、陳至庄中款待。曹聞得磨刀霍霍,誤為呂存心加害,便殺死呂氏全家,焚庄逃走。陳見曹如此心毒手狠,枉殺無辜,十分懊悔,宿店時;趁曹熟睡後獨自離去。
另,老埋《三國演義》中又有虛構關羽在華容道捉放曹的劇情,以及相關戲劇等談含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