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史記中的小故事30字
1、管鮑之交
有一次,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後面,大家就罵管仲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管仲聽到之後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鮑叔牙呀!」
春秋時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兩人友情深厚,成為佳話。人們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好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系。
2、趙氏孤兒
春秋時期,晉靈公不喜權臣屠岸賈當道,且厭丞相趙盾專橫。趙盾之子趙朔雙喜臨門,不僅戰功卓著,而且妻子庄姬也身懷六甲。屠岸賈視之為心腹大患,設計在朝堂上投毒,借靈公之口,滅趙氏九族。庄姬在大夫程嬰診脈時,目睹夫君趙朔身亡,悲痛中決定生下嬰兒。此時,屠岸賈手下韓厥前來滅種。
臨危之際,庄姬將嬰兒託付程嬰,讓他交給公孫杵臼,後拔劍自刎。韓厥因此被屠岸賈砍傷,後者下令封城,挨家挨戶搜查嬰兒。情急之下,程妻把趙孤交上。程嬰前去認領趙孤,程妻去見公孫杵臼。因封城,程妻母子被藏於影壁牆內。
屠岸賈設苦肉計,逼程嬰說出嬰兒下落,相繼誅殺公孫杵臼及程妻母子。程嬰強忍悲痛,獨自撫養趙孤。韓厥在求醫時了解到真相,與程嬰結下生死同盟。程嬰攜趙孤投奔屠岸賈門下,並讓屠岸賈認下趙孤為義子。從此,展開了長達 15年的復仇計劃。
3、商鞅變法
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
於是,便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4、澠池會見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之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說:「去吧,怕有危險;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藺相如認為對秦王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才決定動身,讓藺相如隨行。大將軍廉頗帶著軍隊送他們到邊界上,做好了抵禦秦兵的准備。
趙王到了澠池,會見了秦王。秦王要趙王鼓瑟。趙王不好推辭,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之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
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拒絕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藺相如也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之會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王沒佔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准備,不敢拿趙王怎麼樣,只好讓趙王回去。
5、負荊請罪
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藺相如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
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⑵ 史記中有哪些歷史故事
大禹治水,武王伐紂,烽火戲諸侯,呂後專權,文景之治,退避三舍,孫子兵法,毛遂自薦,卧薪嘗膽,將相和,寒門名將,. 軒轅天子 出自《史記·五帝本紀》
網開一面 出自《史記·殷本紀》
囊血射天 出自《史記·殷本紀》
酒肉池林 出自《史記·殷本紀》
左支右絀 出自《史記·周本紀》
焚書坑儒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指鹿為馬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拔山扛鼎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先發制人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破釜沉舟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鴻門宴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沐猴而冠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霸王別姬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四面楚歌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無顏見江東父老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一敗塗地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約法三章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運籌帷幄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高屋建瓴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卧薪嘗膽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鳥盡弓藏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記·趙世家》
招搖過市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韋編三絕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鴻鵠之志 出自《史記·陳涉世家》
積毀銷骨 出自《史記·張儀列傳》
毛遂自薦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脫穎而出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歃血為盟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因人成事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一言九鼎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完璧歸趙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荊請罪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怒發沖冠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刎頸之交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膠柱鼓瑟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紙上談兵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字千金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奇貨可居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圖窮匕見 出自《史記·刺客列傳》
背水一戰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⑶ 史記中的故事10個
1、負荊請罪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相如門謝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國時,廉頗和藺相如同在趙國做官。藺相如因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想侮辱藺相如。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利益,處處退讓。後來廉頗知道了,感到很慚愧,就脫了上衣,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請他責罰。後來用「負荊請罪」表示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請求責罰。
2、鴻鵠之志
陳涉嘆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秦朝末年,有個叫陳涉的人,是當時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
陳涉小時候家裡很窮,經常被人僱傭耕田。一天,他在耕作休息時,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越想越是氣憤,就對一塊休息的人說: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富裕了,一定不會忘記你們的。同伴聽了他的話,都譏笑他是異想天開,白日作夢。他不禁嘆息說:唉,燕雀怎能理解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3、毛遂自薦
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毛遂是戰國時代趙國平原君的門客。秦兵攻打趙國,平原君奉命到楚國求救,毛遂自動請求跟著去族粗。到了楚國,平原君跟楚王談了一上午沒有結果。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答應派春申君帶兵去救趙國。後來用「毛遂自薦」借指自己推薦自己。
4、破釜沉舟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史記·項羽本紀》
5、韋編三絕
讀《易》,韋編三絕。——《史記·孔子世家》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
在這以後,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夾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兆寬鎮新的再使用。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他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6、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出自《平津侯主父列傳》。
釋義:大丈夫活在世上應該追求富貴,只要能鍾鳴鼎食(王侯之家的生活),承受鼎煮之刑罰而死也無所謂,我好不容易獲得今天的地位,所以寧願倒行逆施。
主父偃早年雖飽學卻窮困,在齊地被眾儒生排擠,不容於齊,借錢借不到,去北方燕、趙、中山等地,還是不遇,入關希望衛將軍引薦給聖上,沒有消息,手中沒錢,諸賓客都討厭他,最後豁出去伏闕上書,竟然獲得重用。
大臣紛紛向他行賄,有人勸他說:「你這樣太過分了!」
主父偃說道:我從青年時就出外游學,達四十巧運多年,弄得雙親不把我當兒子看,兄弟朋友不願收留我,投在將軍門下時其他賓客都厭棄我,我困厄的時間太久了。現在我有了權勢,為了榮華富貴,法場上吃一刀也是心甘情願!
這說法類似於後世的「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
7、何鄉者相慕用之誠,後相倍之戾也!
出自《張耳陳餘列傳》。
釋義:當初兩人互相傾慕信任,其相交非常誠懇,最終卻反目成仇,非置對方於死地不可,這是為何?
張耳和陳餘早年刎頸交,就是可以抹脖子的生死之交。陳餘比張耳小,他對張耳像對自己的父親一樣。
後來項羽分封天下,張耳為王,陳餘為侯,陳餘大大不服,因為張耳、陳餘對於恢復趙地的功勞是同樣的。
陳餘用武力趕走張耳,使得張耳逃到劉邦那裡。
劉邦與項羽爭斗時,劉邦要求陳餘歸到自己一方,陳餘提出的條件竟然是要劉邦殺了張耳才會答應。
劉邦殺了一個和張耳長得像的人,把人頭送給陳餘。陳餘發現受騙後,就投向了項羽一方。韓信與張耳破趙地,斬殺了陳餘。
8、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出自《刺客列傳》。
釋義:有本事的人只會為賞識自己的人做事。《刺客列傳》後面還有類似的一句「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是說把我當成普通人來對待的君主,我就以普通人的態度報答他;把我當成國士來對待的君主,我就以國士的態度來報答他。
女為悅己者容,可以說是對女性很深刻的洞察了,相信每個人都有體會。
9、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
出自《儒林列傳》。
釋義:學者要依據學術真理發言,不要為了阿諛世俗權勢而撒謊。
漢武帝徵召轅固生入朝廷做官時,公孫弘也在被徵召之列,當時轅固生瞪著眼睛對公孫弘說了上面那句話。
公孫弘做官後果然曲學阿世,證實了轅固生的先見之明。
10、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出自《李斯列傳》。
釋義:一個人是有出息還是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選擇的環境決定的。
李斯年輕的時候做一個小吏,在上班地方的廁所里,看到老鼠在吃臟東西,每逢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跑;在官府的糧倉里,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
於是李斯深有感慨,說了上面那句話。
人類社會有不同的階層,有貧富差距,人追求好的生活環境和地位是應該肯定的,但是保障社會的公平和諧也是很重要的。
⑷ 史記中的10個經典故事簡寫
破釜沉舟
出處: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史記·項羽本紀》)
卧薪嘗膽
出處: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紙上談兵
出處: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既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荊請罪
出處: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毛遂自薦
出處: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一言九鼎
出處: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約法三章
出處: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民皆案堵如故。(《史記·高祖本紀》)
韋編三絕
出處: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史記·孔子世家》)
一字千金
出處:呂不韋乃使其客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史記·呂不韋列傳》)
鴻鵠之志
出處: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⑸ 史記中的故事50字
1、大禹治水:
黃河水泛濫使百姓深受折磨,禹接受治水重任,三過家門而不入,終克服困難治好水患,深受百姓愛戴,繼承帝位。
2、破釜沉舟:
項羽率所有軍隊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巨鹿之圍。項羽在全軍渡黃河之後他下令把所有的船隻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沒有一點後退的打算。無退路的大軍最終大破秦軍。楚軍的驍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
3、鴻門宴:
公元前206年於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參與者包括當時兩支抗秦軍的領袖項羽及劉邦。這次宴會在秦末農民戰爭及楚漢戰爭皆發生重要影響,被認為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後人也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
4、花木蘭:
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庄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此故事為花木蘭代父從軍。
5、樊梨花:
樊梨花原為寒江關關主樊洪之女,後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後,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富於反抗精神,武藝高強,神通廣大的女英雄。
⑹ 你還知道《史記》中的那些故事
1、《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忍受了許多折磨和屈辱,才被吳王釋放回國。他一心想要報仇。為了激勵自己,他直接躺在柴鋪上,在房裡掛著一個苦膽,睡覺前拿到嘴裡嘗一嘗,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被俘的痛苦和恥辱。
2、《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讓他的門客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呂不韋覺得其中詳細記述了天上地下世間萬物從古至今的事情,稱為《呂氏春秋》。讓人在咸陽的城門上面懸掛著一千金,請各國的游士賓客,若有人能增刪一字,就給予一千金的獎勵。
3、《史記·高祖本紀》:父老鄉親們苦於秦朝的嚴苛法律已經很久,但是偷偷議論的要被處以死刑。先入關的人就稱王,現在和父老鄉親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的判處死刑,傷人的要坐牢。剩下的法律全部取消,所有悔正官宦和平民都能一樣生活。
4、《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括從年輕的時候就學習兵法,認為沒有人能夠比他還要厲害。母親問趙奢原因,趙奢說:「事關生碧野悔死的事情,趙括把它說得太簡單。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讓他擔任將軍,那麼毀掉趙脊瞎國的一定是趙括」。
5、《史記·陳涉世家》:秦朝末年,有個叫陳涉的人。陳涉小時候家裡很窮,被人僱傭耕田賺錢。一天,他對一旁一起做工的人說:如果有一天我變得有錢了,一定不會忘記你們的。同伴聽了他的話,都笑他白日作夢。
⑺ 《史記》中著名而又簡短的小故事有哪些
具體如下:
一、大禹治水
從前,有個人叫大禹,是我國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父親叫鯀,算起來,大禹還是黃帝的後代。傳說在帝堯時期, 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他簡單用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阻礙洪水,仇年都沒成功。
花木蘭,隋代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庄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 孝烈將軍 ,設祠紀念。
⑻ 你知道《史記》中有哪些故事
一、《史記》中最有名的有十大故事:1.「大江東去楚王留芳」——《項羽本紀》。2.「禮賢下士威服九州」——《魏公子列傳》(魏公子即信陵君)。3.「文武雙雄英風偉概」——《廉頗藺相如列傳》。4.「功成不居不屈權貴」——《魯仲連鄒陽列傳》。5.「曠世奇才悲涼收場」——《淮陰侯列傳》。6.「官場顯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傳》。7.「戎馬一生終難封侯」——《李將軍列傳》。8.「漢匈和親文化交融」——《匈奴列傳》。9.「商道貨殖安邦定國」——《貨殖列傳》。「史公記史千古傳頌」——《太史公自序》。
二、其它還有:酒池肉林、焚書坑儒 、指鹿為馬、鴻門宴、霸王別姬、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卧薪嘗膽、毛遂自薦 、完璧歸趙、圖窮匕見 等等。
三、《史記》,是由漢代的司馬談和司馬遷父子共同編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多年的歷史,是「前四史」之首。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同時,書中的文字生動性,敘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