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劉寬仁恕文言文中」就「的翻譯
就的翻譯,
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根據文段文字。
1.湊近;靠近:遷~。避難~易。
2.到;開始從事:~位。~業。~寢。~學。~職。
3.被;受:~殲。~擒。
4.完成;確定:成~。功成名~。生鐵鑄~的,不容易拆掉。
5.趁著(當前的便利);借著(有時跟「著」字連用):~便。~近。~手兒。~著燈光看書。
6.一邊兒是菜蔬、果品等,一邊兒是主食或酒,兩者搭著吃或喝:花生仁兒~酒。
7.表示動作的對象或話題的范圍:他們~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工作經驗來說,他比別人要豐富些。
8.表示在很短的時間以內:我~來。您稍等一會兒,飯~好了。
9.表示事情發生得早或結束得早:他十五歲~參加革命了。大風早晨~住了。
10.表示前後事情緊接著:想起來~說。卸下了行李,我們~到車間去了。
11.表示在某種條件或情況下自然怎麼樣(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這類意思):只要用功,~能學好。他要是不來,我~去找他。誰願意去,誰~去。
12.表示對比起來數目大,次數多,能力強等:你們兩個小組一共才十個人,我們一個小組~十個人。他三天才來一次,你一天~來三次。這塊大石頭兩個人抬都沒抬起來,他一個人~把它背走了。
13.放在兩個相同的成分之間,表示容忍:大點兒~大點兒吧,買下算了。
14.僅僅;只:以前~他一個人知道,現在大家都知道了。
15.表示加強肯定:我~知道他會來的,今天他果然來了。我~不信我學不會。那~是他的家。幼兒園~在這個胡同里。
16.表示假設的讓步,跟「就是」2相同:你~送來,我也不要。
Ⅱ 劉寬仁恕文言文
《劉寬仁恕》文言文翻譯:
劉寬字文饒,弘農郡華陰縣人。劉寬曾經乘牛車出行,有一個丟失了牛的人,就指認劉寬的駕車牛為他丟失的牛。劉寬沒有說什麼,卸下牛交給他步行而歸。過了一會,指認的人找到了丟失的牛後將劉寬的牛送還,叩頭謝罪說:「我對不起您這樣的長者,任您怎麼樣處罰。」劉寬說:「事物有相似之處,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來把牛歸還我,為什麼還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欽佩他的不計較。
延熹八年,朝延徵召他,授官尚書令,後升任南陽太守。先後主管過三個郡,他和氣仁慈多行寬恕,即使在匆忙之時,也從未有語言、神情急躁。劉寬一向認為若以刑罰來整治百姓,百姓就會只求逃避刑罰而沒有了羞恥之心。屬吏犯了過錯,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處罰,只是為表示羞辱,終歸不對之施加嚴刑。政務有了功績,推讓給下屬。有時出現了災異,則引咎自責。每次巡視屬縣,都只是住在鄉間客談拍舍中,看見老年人就與他們談農事和鄉土之事,以示關切;對年輕人則用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的教誨加以鼓勵。人們被他的道德和行為所感化,風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熹平五年,代許訓擔任太尉。靈帝很愛好學術文藝,每次召見劉寬,常讓他講解經書。劉寬曾經在座位上顯出醉酒入睡的樣子,靈帝問:「太尉是醉了嗎?」劉寬仰起頭回答說:「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責任重大,內心憂慮如醉。」靈帝很重視他的說法。
劉寬性寬厚,好飲酒,不喜歡洗澡,京城人把這作為笑談。曾經招待客人,派僕人去買酒。隔了好久,僕人醉醺醺地回來了。客人忍不住,罵說:「畜生。」劉寬即刻派人去探視這個僕人,懷疑他定會自殺。並對身邊的人說:「他是個人啊,罵他是畜生,還有什麼樣的污辱比這更厲害呢?所以我害怕他會去死。」夫人想試試讓劉寬發怒,待他准備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時候,讓侍女送上肉湯,故意打翻沾污了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劉寬神情不變,緩緩地對侍女說:「湯燙傷你的手了嗎?」他的性情氣度如此。國內的人都稱他是長者。
小題1:C 小題2:D 小題3:B 小題4:1)官吏百姓有過失,他只用蒲草鞭子處罰他們,表示恥辱罷了,始終不用重刑。
(2)劉寬性情寬厚(或疏闊),好飲酒,不喜歡洗澡,京城人把這作為笑談。(3)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腸,殺人唯恐不能殺光,對人用刑唯恐不能用盡酷刑,普天下的 人都起來反抗他。
小題1:試題分析:長者,有德行的人。點評:文言實詞,有的與現代漢語意義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
這兩類詞都可以不去管它,重點應放在祥老古今既有聯系又有差別的實詞上。古今異義詞由於其語言流變的情況相當復雜,有詞義的擴大和縮小,有詞義的強化和弱化,有詞義的轉移和詞情的改變,掌握起來有時也就更加困難。
但是只要我們緊緊把握命題人重課本,重遷移的命題意圖,綳緊不以今義釋古詞的這根弦。解決這些並不困難。
常見文言實詞的學習要有系統的觀念,即建立實詞的詞義系統,並把握某個詞義的運用環境,二要因文定義。一個詞不管有多少種意義,當它一進入具體環境後,就只能有一個恰當的理解。
所以在文言文的閱讀中,利用漢語詞語的構成特點、根據已經學過的相關知識、結合上下文的語境限制和題目的具體要求進行詞義的推斷是特別需要,特別實用,也十分有用。小題2:試題分析:何為,即為何,為,因為/介詞,對。
B項均為介詞,在/向 C項,代詞,他/結構助詞,的。點評:根據文言虛詞考查的命題特點,我們有必要對中學教材的文言課文溫故知新,做到有印象——比較熟悉——印象深刻——見句知文。
因此要有計劃地重新溫習中學所學文言詩文,尤其是重點文言篇章。要了解並掌握常見文言虛詞的各類用法和意思,採取分詞類復習和一詞多義復習相結合。
還應做一定量的練習,在練習中熟悉並掌握文言虛詞運用的細微規律或習慣用法,以達到見多識廣,熟能生巧。小題3:試題分析:劉寬身為太尉,於國於民身感責任重大,才憂心如醉,而並非為靈帝講經憂心如醉。
點評:它要求學生全面准確地把握文章的內容,並對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論述道理進行綜合性分析、判斷謹侍升,進而推理概括。這種考查應用性、綜合性強。
考查時,一般涉及以下幾點:(1)某個論點的依據;(2)某種現象的內在本質;(3)某件事發生的原因,發展所導致的結果;(4)某個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小題4:試題分析:(1)句「吏人」和「加苦」的理解是翻譯的關鍵。
吏人,官吏和百姓。加苦,用重型。
⑵句「寬簡」「以為諺」是理解的重點,寬簡,寬厚;以為,即以之為,把他作為;諺,笑談。(3)句「舉」和「勝」是翻譯的難點,可根據對稱譯出。
舉,盡,全。勝,盡。
點評: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要善於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在文言文翻譯試題中往往會設置幾個關鍵得分點,這幾個關鍵得分點多數是句中的關鍵詞語。
文言句中的關鍵詞包括: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偏義復詞、多義詞、常見實詞、常見虛詞。考生只要找出語句中的關鍵詞語,明確其含義,並准確翻譯,就能得分。
反之,就會丟分。【文言文參考譯文】 劉寬字文饒,弘農郡華陰縣人。
劉寬曾經乘牛車出行,有一個丟失了牛的人,就指認劉寬的駕車牛為他丟失的牛。劉寬沒有說什麼,卸下牛交給他步行而歸。
過了一會,指認的人找到了丟失的牛後將劉寬的牛送還,叩頭謝罪說:「我對不起您這樣的長者,任您怎麼樣處罰。」劉寬說:「事物有相似之處,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來把牛歸還我,為什麼還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欽佩他的不計較。
延熹八年,朝延徵召他,授官尚書令,後升任南陽太守。先後主管過三個郡,他和氣仁慈多行寬恕,即使在匆忙之時,也從未有語言、神情急躁。
劉寬一向認為若以刑罰來整治百姓,百姓就會只求逃避刑罰而沒有了羞恥之心。屬吏犯了過錯,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處罰,只是為表示羞辱,終歸不對之施加嚴刑。
政務有了功績,推讓給下屬。有時出現了災情、異常情況,則引咎自責。
每次巡視屬縣,都只是住在供旅客和傳遞公文的人途中歇宿的旅店中,(住下來)就馬上召集學官祭酒和處士以及讀書人面對面講解學問。看見老年人就與他們談論農事(以示關切);對年輕人則用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的道理加以勉勵。
人們被他的感動,(良好的)道德逐步興起,每一天都受到感化。熹平五年,代許訓擔任太尉。
靈帝很愛好學術,常常召見劉寬,常讓他講解經書。劉寬曾經在座位上顯出醉酒入睡的樣子,靈帝問:「太尉是醉了嗎?」劉寬仰起頭回答說:「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責任重大,內心憂慮如醉。」
靈帝很重視他的說法。劉寬性寬厚,好飲酒,不喜歡洗澡,京城人把這作為笑談。
曾經因為來了客人,就派僕人去買酒。隔了好久,僕人醉醺醺地回來了。
客人忍不住,罵說:「畜生。」劉寬即刻派人去探視這個僕人,懷疑他定會自殺。
並對身邊的人說:「他是個人啊,罵他是畜生,還有什麼樣的污辱比這更厲害呢?所以我害怕他會去死。」夫人想試試讓劉寬發怒,待他准備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時候,讓侍女送上肉湯,故意打翻沾污了官服。
侍女匆忙收拾,劉寬神情不變,緩緩地對侍女說:「湯燙傷你的手了嗎?」他的性情氣度如此。國內的人都稱他。
劉寬字文饒,弘農郡華陰縣人。
劉寬曾經乘牛車出行,有一個丟失了牛的人,就指認劉寬的駕車牛為他丟失的牛。劉寬沒有說什麼,卸下牛交給他步行而歸。
過了一會,指認的人找到了丟失的牛後將劉寬的牛送還,叩頭謝罪說:「我對不起您這樣的長者,任您怎麼樣處罰。」劉寬說:「事物有相似之處,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來把牛歸還我,為什麼還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欽佩他的不計較。
延熹八年,朝延徵召他,授官尚書令,後升任南陽太守。先後主管過三個郡,他和氣仁慈多行寬恕,即使在匆忙之時,也從未有語言、神情急躁。
劉寬一向認為若以刑罰來整治百姓,百姓就會只求逃避刑罰而沒有了羞恥之心。屬吏犯了過錯,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處罰,只是為表示羞辱,終歸不對之施加嚴刑。
政務有了功績,推讓給下屬。有時出現了災異,則引咎自責。
每次巡視屬縣,都只是住在鄉間客舍中,看見老年人就與他們談農事和鄉土之事,以示關切;對年輕人則用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的教誨加以鼓勵。人們被他的道德和行為所感化,風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熹平五年,代許訓擔任太尉。靈帝很愛好學術文藝,每次召見劉寬,常讓他講解經書。
劉寬曾經在座位上顯出醉酒入睡的樣子,靈帝問:「太尉是醉了嗎?」劉寬仰起頭回答說:「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責任重大,內心憂慮如醉。」靈帝很重視他的說法。
劉寬性寬厚,好飲酒,不喜歡洗澡,京城人把這作為笑談。曾經招待客人,派僕人去買酒。
隔了好久,僕人醉醺醺地回來了。客人忍不住,罵說:「畜生。」
劉寬即刻派人去探視這個僕人,懷疑他定會自殺。並對身邊的人說:「他是個人啊,罵他是畜生,還有什麼樣的污辱比這更厲害呢?所以我害怕他會去死。」
夫人想試試讓劉寬發怒,待他准備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時候,讓侍女送上肉湯,故意打翻沾污了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劉寬神情不變,緩緩地對侍女說:「湯燙傷你的手了嗎?」他的性情氣度如此。
國內的人都稱他是長者。
白話文:劉寬仁慈寬厚,即使倉促之中也不曾嚴厲。
他的妻子想試試他,趁他剛穿好上朝服裝的時候,妻子派婢子送來一碗肉湯,故意潑灑在劉寬的身上。劉寬神色不改,慢慢地問婢子說:「湯燙壞了你的手嗎?「 原文:劉寬仁恕,雖倉卒末嘗疾言劇色。
夫人慾試之,趁朝裝畢,使婢捧肉羹翻污朝衣。寬神色不變,徐問婢曰:「羹爛汝手耶?「 出自:元代許明奎、吳亮所著《忍經》。
(2)劉寬仁恕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劉寬軼事: 劉寬在一次外出時,遇到一位丟了牛的人。那人在劉寬車中找到一頭牛,說這是他的。
劉寬聞言,不作辯解,直接下車步行回家。 不久,認牛的人找到了自己失去的牛,於是把劉寬的牛送還給他,並磕頭謝罪說;「我愧對長者,願意接受您的處罰。」
Ⅲ 劉寬文言文故事的注釋
【全文譯文】劉寬字文饒,弘農郡華陰縣人。劉寬曾經乘牛車出行,有一個丟失了牛的人,就指認劉寬的駕車牛為他丟失的牛。劉寬沒有說什麼,卸下牛交給他步行而歸。過了一會,指認牛的人找到了丟失的牛後將劉寬的牛送還,叩頭謝罪說:「我對不起您這樣的長者,任您處罰。"劉寬說:「事物有相似之處,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來把牛歸還我,為什麼還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欽佩他的不計較。
延熹八年,朝廷徵召他,授官尚書令,後升任南陽太守。先後主管過三個郡。他和氣仁慈,多行寬恕,即使在匆忙之時,也從未有語言、神情急躁。劉寬一向認為若以宴豎刑罰來整治百姓,百姓就會只求逃避刑罰而沒有了羞恥之心。屬吏犯了過錯,他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處罰,只是為顯示羞辱,始終不對其施加嚴刑。政務有了功績,總是推讓給下屬。有時出現了災異,他就引咎自責。每次巡視屬縣,都只是住在鄉間客舍,看見老年人總是與他們談農事和鄉土之事,以示關切;對年輕人則用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的教誨加以鼓勵。人們被他的道德和行為所感化,風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熹平五年,代許訓擔任太尉。靈帝很愛好學術技藝,每次召見劉寬,常讓他講解經書。劉寬曾經在座位上顯出醉酒入睡的樣子,靈帝問:「太尉是醉了嗎?"劉寬仰起頭回答說:「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責任重大,內心憂慮如醉。"靈帝很看重他的說法。
劉寬曾經招待客人,派僕人去買酒。隔了很久,僕人醉醺醺地回來了。客人忍不住,罵道:「畜生。」劉寬即刻派人去探視這個僕人,懷疑他會自殺。並對身邊的人說:「他是個好人啊,罵他是畜生,還有什麼樣的侮辱比這更厲害呢?所以我害怕他會去死。」夫人想試試讓劉寬發怒,待他准備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時候,讓侍女送上肉湯,故意打翻沾污了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劉寬神情不變,緩緩地對侍女說:「湯燙傷你的手了嗎?」他的性情氣度如此。國內的人都稱他是長者。
劉寬字文饒,弘農華陰人也。父崎,順帝時為司徒。寬嘗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寬車中認之。寬無所言,下駕步歸。有頃,認者得牛而送還,叩中孫頭謝曰:「慚負長者,隨所刑罪。」寬曰:「物有相類,事容脫誤,幸勞見歸,何為謝之?」州里服其不校。
桓帝時,大將軍辟,五遷司徒長史。時、京師地震,特見詢問。再遷,出為東海相。延熹八年,征拜尚書令,遷南陽太守。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常以為「齊之以刑,民免而 *** 。」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災異或見,引躬克責。每行縣止息亭傳,輒引學官祭酒及處士諸生執經對講。見父老慰以農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訓。人感德興行,日有所化。
【譯文】
劉寬字文饒,弘農郡華陰縣人。劉寬曾經乘牛車出行,有一個丟失了牛的人,就指認劉寬的駕車牛為他丟失的牛。劉寬沒有說什麼,卸下牛交給他步行而歸。過了一會,指認的人找到賣祥鏈了丟失的牛後將劉寬的牛送還,叩頭謝罪說:「我對不起您這樣的長者,任您怎麼樣處罰。」劉寬說:「事物有相似之處,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來把牛歸還我,為什麼還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欽佩他的不計較。
延熹八年,朝延徵召他,授官尚書令,後升任南陽太守。先後主管過三個郡,他和氣仁慈多行寬恕,即使在匆忙之時,也從未有語言、神情急躁。劉寬一向認為若以刑罰來整治百姓,百姓就會只求逃避刑罰而沒有了羞恥之心。屬吏犯了過錯,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處罰,只是為顯示羞辱,終歸不對之施加嚴刑。政務有了功績,推讓給下屬。有時出現了災異,則引咎自責。每次巡視屬縣,都只是住在鄉間客舍中,看見老年人就與他們談農事和鄉土之事,以示關切;對年輕人則用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的教誨加以鼓勵。人們被他的道德和行為所感化,風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熹平五年,代許訓擔任太尉。靈帝很愛好學術文藝,每次召見劉寬,常讓他講解經書。劉寬曾經在座位上顯出醉酒入睡的樣子,靈帝問:「太尉是醉了嗎?」劉寬仰起頭回答說:「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責任重大,內心憂慮如醉。」靈帝很重視他的說法。
劉寬曾經招待客人,派僕人去買酒。隔了好久,僕人醉醺醺地回來了。客人忍不住,罵說:「畜生。」劉寬即刻派人去探視這個僕人,懷疑他定會自殺。並對身邊的人說:「他是個人啊,罵他是畜生,還有什麼樣的污辱比這更厲害呢?所以我害怕他會去死。」夫人想試試讓劉寬發怒,待他准備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時候,讓侍女送上肉湯,故意打翻沾污了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劉寬神情不變,緩緩地對侍女說:「湯燙傷你的手了嗎?」他的性情氣度如此。國內的人都稱他是長者。
《孟母三遷》
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旁。孟子乃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
舍: 家.
嬉: 游戲.
所以: 用來.
處子: 安頓兒子的地方.
墓間之事: 指埋葬, 祭掃私人一類的事.
賈人: 商販.
炫賣:沿街叫賣.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祀儀式.
揖讓進退:打拱作揖,進退廟堂等禮節.
孟子小時候家離墓地很近,就常常玩辦理喪事的游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於是搬遷到集市旁邊,孟子又做學商人賣東西的游戲。他母親說:「這也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學堂旁邊。於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讓食物的禮儀的游戲,他母親說:「這里可以用來安頓我的兒子。」他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
《劉寬仁恕》文言文翻譯:
劉寬字文饒,弘農郡華陰縣人。劉寬曾經乘牛車出行,有一個丟失了牛的人,就指認劉寬的駕車牛為他丟失的牛。劉寬沒有說什麼,卸下牛交給他步行而歸。過了一會,指認的人找到了丟失的牛後將劉寬的牛送還,叩頭謝罪說:「我對不起您這樣的長者,任您怎麼樣處罰。」劉寬說:「事物有相似之處,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來把牛歸還我,為什麼還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欽佩他的不計較。
延熹八年,朝延徵召他,授官尚書令,後升任南陽太守。先後主管過三個郡,他和氣仁慈多行寬恕,即使在匆忙之時,也從未有語言、神情急躁。劉寬一向認為若以刑罰來整治百姓,百姓就會只求逃避刑罰而沒有了羞恥之心。屬吏犯了過錯,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處罰,只是為表示羞辱,終歸不對之施加嚴刑。政務有了功績,推讓給下屬。有時出現了災異,則引咎自責。每次巡視屬縣,都只是住在鄉間客舍中,看見老年人就與他們談農事和鄉土之事,以示關切;對年輕人則用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的教誨加以鼓勵。人們被他的道德和行為所感化,風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熹平五年,代許訓擔任太尉。靈帝很愛好學術文藝,每次召見劉寬,常讓他講解經書。劉寬曾經在座位上顯出醉酒入睡的樣子,靈帝問:「太尉是醉了嗎?」劉寬仰起頭回答說:「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責任重大,內心憂慮如醉。」靈帝很重視他的說法。
劉寬性寬厚,好飲酒,不喜歡洗澡,京城人把這作為笑談。曾經招待客人,派僕人去買酒。隔了好久,僕人醉醺醺地回來了。客人忍不住,罵說:「畜生。」劉寬即刻派人去探視這個僕人,懷疑他定會自殺。並對身邊的人說:「他是個人啊,罵他是畜生,還有什麼樣的污辱比這更厲害呢?所以我害怕他會去死。」夫人想試試讓劉寬發怒,待他准備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時候,讓侍女送上肉湯,故意打翻沾污了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劉寬神情不變,緩緩地對侍女說:「湯燙傷你的手了嗎?」他的性情氣度如此。國內的人都稱他是長者。
[編輯本段]劉寬 (東漢)。
華陰人。有失牛者。
就寬車認之。寬下駕步歸。
有頃。失牛者得牛。
送還。謝曰。
慚負長者。隨所刑罪。
寬曰。物有相類。
事容脫誤。幸勞見歸。
何為謝之。州里服其不校。
典歷三郡。溫仁多恕。
吏人有過。但以蒲鞭示辱。
事有功善。推之自下。
災異或見。引躬自責。
見父老慰以農田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訓。
人感德興。日有所化。
夫人慾試寬令恚。伺當朝會。
裝嚴訖。使侍婢奉肉羹。
翻污朝衣。寬曰。
羹爛汝手乎。封逯鄉侯。
子松。官宗正。
(劉寬傳) 劉寬東漢華陰人,字文饒。為人有德量,涵養深厚。
有一次,乘牛車外出,遇見有人遺失牛,找上劉寬的牛車來辨認,劉寬默默不言,隨即下車徒步回家。經過片刻,失牛人找到了自己的牛,親自送還劉寬並叩頭謝罪說:「我很羞慚,愧對長者,願任隨長者處罪。」
劉寬和顏悅色地說:「世間相類之物,容易認錯,幸勞你送回來,這有什麼好謝罪的呢?」鄰里都佩服稱贊他這種不與人計較的德量。 漢桓帝時,徵召劉寬授官尚書令,又升為南陽太守,推舉掌理三郡。
劉寬辦理政事,仁厚寬恕,屬下官吏有了過錯,只以薄鞭輕罰,以示恥辱而已。推行政事有功,皆讓給屬下,災殃變異出現,便引咎負責。
見了父老,慰問鄉里及農田之事,對少年勉勵他們善事兄長,百姓感念他的德政,漸漸深受感化。 劉寬性情溫良,從未發過脾氣,即使在急迫匆忙時,也未曾見他容色嚴厲,言辭急迫。
夫人也感到奇異,為了試探劉寬的度量,想激他忿怒。有一次正當劉寬要赴朝會,衣冠裝束整齊時,夫人命侍婢奉肉羹進入,故意翻倒沾污了劉寬的朝服,劉寬神色不變,仍然和祥關心地慰問侍婢說:「肉羹是否燙傷了你的手?」他的寬宏度量,竟然到此程度,海內聞風都尊稱他為寬厚長者。
到了漢靈帝時,劉寬官至光祿勛,封為逯鄉侯,其子劉松官為宗正(管宗籍)。 劉寬字文饒,弘農華陰人也。
父崎,順帝時為司徒。寬嘗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寬車中認之。
寬無所言,下駕步歸。有頃,認者得牛而送還,叩頭謝曰:「慚負長者,隨所刑罪。」
寬曰:「物有相類,事容脫誤,幸勞見歸,何為謝之?」州里服其不校。 桓帝時,大將軍辟,五遷司徒長史。
時、京師地震,特見詢問。再遷,出為東海相。
延熹八年,征拜尚書令,遷南陽太守。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常以為「齊之以刑,民免而 *** 。」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
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災異或見,引躬克責。
每行縣止息亭傳,輒引學官祭酒及處士諸生執經對講。見父老慰以農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訓。
人感德興行,日有所化。 靈帝初,征拜太中大夫,傳講華光殿。
遷侍中,賜衣一襲。轉屯騎校尉,遷宗正,轉光祿勛。
熹平五年,代許訓為太尉。靈帝頗好學藝,每引見寬,常令講經。
寬嘗於坐被酒睡伏。帝問:「太尉醉邪?」寬仰對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責大,憂心如醉。」
帝重其言。 寬簡略嗜酒,不好盥浴,京師以為諺。
嘗坐客,遣蒼頭市酒,迂久,大醉而還。客不堪之,罵曰:「畜產。」
寬須臾遣人視奴,疑必自殺。顧左右曰:「此人也,罵言畜產,辱熟甚焉!故吾懼其死也。」
夫人慾試寬令恚,伺當朝會,裝嚴已訖,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寬神色不異,乃徐言曰:「羹爛汝手?」其性度如此。
海內稱為長者。 後以日食策免。
拜衛尉。光和二年,復代段熲為太尉。
在職三年,以日變免。又拜永樂少府,遷光祿勛。
以先策黃巾逆謀,以事上聞,封逯鄉侯六百戶。中平二年卒,時年六十六。
贈車騎將軍印綬,位特進,謚曰昭烈侯。子松嗣,官至宗正。
[編輯本段]劉寬(西漢)的陵墓 ■發現名稱:濟北王墓 ■發現時間:1995年 ■發現地點: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雙乳山村 墓葬出土了銅器、玉器、車馬器具等2400餘件,規模巨大,整體未遭盜掘,棺槨未經擾亂,位置跡象清晰,為全面、深入了解棺槨制度提供了豐富准確的資料和依據,在我國已發掘的歷代岩石墓中也是罕見的。濟北王墓的發現,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編輯本段]規模最大的漢王陵 雙乳山漢墓坐落在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雙乳山村,從1995年底開始進行搶救性發掘,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根據史料記載和實地探勘探,專家認為,它的主人是西漢時期的一個諸侯國濟北國的最後一代王劉寬,因此它又被稱為「濟北王墓」。
這座墓始建於西漢天漢四年,即公元前97年。令人驚嘆的是,兩千多年前,工匠們用簡陋的工具,在一座堅硬的石頭山上挖出了深達22米、面積約100平方米的墓室和一條八十多米長的墓道! 在這座墓葬西側,還有一座王後之墓尚未發掘,兩座墓葬占據了東西兩座山頭,於是被稱「雙乳山漢墓」。
雙乳山漢墓在已發掘的漢王陵中規模是最大的,在我國已發掘的歷代岩石墓中也是罕見的。墓葬總面積達1447平方米,鑿石總量為8800多立方米;墓葬封土、填土總量 近4000立方米,除石塊、石子、石渣外,其餘純凈的黃土都是從山下挖取運上山來夯築而成。
營建如此規模巨大的陵墓,對濟北國來說工程浩大艱巨。 這位濟北王的葬禮是相當隆重的。
從墓葬里出土。
魯國有個人擅長織草鞋,妻子會紡白綢做帽子。
他想搬到越國去。有人對他說:"你到那裡必定會變窮的。
"這個魯國人問:"為什麼呢?"勸他的人說:"打草鞋是為了給人穿的,但越國人不喜歡穿鞋,習慣於打赤腳走路;織白綢子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不喜歡戴帽子,而喜歡披著長發。你想到用不著你們長處的國家去過日子,要使自己不窮,難道可以辦到嗎?"魯人對他說:「不用它的國家,便可引進它,它的用途甚廣,怎麼怕窮呢?」 注釋 1.屨(jù) :麻鞋 2.縞; 白絹 。
周人用縞做帽子。 3履;鞋,這里用作動詞,穿鞋。
4.跣(xiǎn):赤腳 5.被:同「披」,覆蓋 6.或: 有的人 7.徙:遷移 8.長:本領 9.或;有人。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晉國的平公(國王)問師曠(人名)道:「我年紀七十歲了,想學習,恐怕已經老了吧!」師曠說:「干嗎不點燃蠟燭呢?」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戲弄他的君王的呢?」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公曰:「善哉!」
師曠說:「瞎眼的臣子(我)怎麼敢戲弄我的君王啊!我聽說:『少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日出時的陽光;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太陽在中午時的光明;老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點亮蠟燭的光亮。』點亮了蠟燭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個更好呢?」平公說:「對啊!」
《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者,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釋譯:商湯外出,見到野外捕禽獸的把網四面張開,並祝禱說:「從天下四面八方來的皆進我的網中!」湯說:「哎,這太過份了!」於是撤去它的三面,並祝禱說:「要想到左邊去的,就去左邊;要想到右邊去的,就去右邊;不要命的,就進我的網中來。」諸侯聽說這件事,都說:「商湯的恩德已經到極點了,甚至施到了禽獸身上。」
後喻從寬處理,給犯罪者一條棄舊圖新的出路。亦作「網開一面」,亦作「解網」。
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篇》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其文曰:「湯見祝網者置四面,其祝曰:『從天墮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禽(罹)吾網。』湯曰:『嘻!盡之矣。非桀其熟為此也?』湯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網罟,今之人學紓。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漢南之國聞之曰:『湯之德及禽獸矣!』四十國歸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鳥,湯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網其四十國,非徒網鳥也」。這個故事也見於《史記.殷本紀》。它說明成湯布德施惠的政策贏得了諸侯的信任,不少國家都歸附於他。
故事:
商湯有一次狩獵,見部下們張網四面並禱告說,上下四方的禽獸盡入網中。湯命令去其三面,只留一面,並禱告說,禽獸們,願逃者逃之,不願逃者入我網中。
商湯網開三面的消息傳到諸侯耳中,都稱贊湯的仁德可以施與禽獸,必能施與諸侯,因此紛紛加盟。
與強大的夏王朝相比,商只是一個小小的方國。夏桀有強大的軍隊,有從禹開始歷代夏王積累的財富和政治影響,這些商湯都不具備。但商湯在精心地編織著擒夏的大網,其一就是政治措施,其二就是強大的軍團。
商湯的政治措施首先是廣施仁政。《詩經·長發》稱贊他「聖敬日躋,昭假遲遲」,意思是「聖明恭敬日上進,虔誠祈禱不歇息」。又稱贊他「敷政優優,百祿是遒」,意思是「廣施政令很寬和,百姓福氣聚成團」。
同時,商湯制定了法律,建立了一套新的秩序。他的部族百業興旺,民眾安居樂業。
在對夏王朝的關繫上,商湯採取了「不剛不柔」、「不震不動」的策略,他不爭不急,不膽怯,不惶恐,既爭取諸小方國的支持,又不激化與夏桀的矛盾。
但要滅夏,將殘暴的夏桀像禽獸一樣擒獲,光靠政治措施還不夠,如果政治是這張大網的經,強大的軍隊則是這只大網的緯。
商湯建立了由七十輛裝備精良的戰車和六千名敢死之士組成的精銳之師,形成商湯軍團的主力。他的戰車龍旗飄揚,武士們手執青銅鑄造的戰斧。軍隊運動起來,如熊熊烈火,敵人望而生畏,不敢阻擋。
雖然商湯對諸侯承諾,願從者從之,願去者去之。但是對不順從者,商湯必然會用他編織的大網去擒獲那些敢於不從的諸侯。首先被擒獲的獵物是葛國,這個方國位於今豫東平原的寧陵縣。這次戰爭的理由聽起來冠冕堂皇,就是指責葛國的國君不祭祀上天,對上天不敬。弱小的葛國迅速被征服,接著又對一系列小方國進行了征伐。對商湯的軍事活動,一千年後的孟子這樣寫道:「湯始征,自葛載,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
雖然商湯號稱網開三面,但他的目的是各個擊破,最終將天地萬物盡歸其所有。可悲的是,夏桀,這個商湯決定獵取的最大獵物,仍沉湎於醉生夢死之中,不知道獵人已張開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桀在洛陽山谷之中修建起豪華的宮殿,取名長夜宮,男女雜處,十旬不出聽政。他不遵循夏王朝「五十而貢」,即2%的稅率制,橫征暴斂,累年徵召民眾服各種各樣的勞役。他任用了干辛等一批諛臣,殺害忠良,荒唐地稱「吾之有民,如天之有日,日亡我則亡」。夏王朝的滅亡已指日可待。
成語:詞目 網開三面
發音 wǎng kāi sān miàn
釋義 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面。比喻採取寬大態度,給人一條出路。
譯文:出處 《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唐·劉禹錫 《賀赦表》:「澤及八荒,網開三面。」商湯在郊外看見個獵人四面設網,並禱告說:「從天上墜落的,從地上生出的,從四方來的,讓它們都墜落到我的網上。」湯說;「真這樣的話,禽獸就被殺光了。除了桀那樣的暴君,誰還會做這種事呢?」湯收起三面的網,只在一面設網,重新教那人禱告說:「從前蜘蛛織網,現在的人也學著織。禽獸想向左去的就向左去,想向右去的就向右去,想向高處去的就向高處去,想向低處去的就向低處去,我只捕取那些觸犯天命的。」
掩耳盜鈴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譯文】智伯消滅范氏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鍾,准備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鍾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後再背。
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鍾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鍾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
害怕別人聽到鍾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胡塗了。
高山流水
原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翻譯:音樂才子俞伯牙喜歡彈一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懂,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而和寡。終於有一天,有一個砍柴的樵夫經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這個人就是鍾子期。俞伯牙的知音是鍾子期,他們約好兩年後見面,可是兩年後鍾子期卻沒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鍾子期已經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約定,俞伯牙悲痛欲絕,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夠聽懂他音樂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會有人聽懂他的音樂了,於是他在子期的墳頭摔了他心愛的琴,也表示他對知音的敬重和珍惜。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
3.望梅止渴
【出處】南朝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