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面楚歌的故事
四面楚歌的故事關於項羽以及劉邦,相傳項羽被劉邦帶領的軍隊困在垓下,沒有糧食的支撐,士兵也越來越少,夜裡包圍他的軍隊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項羽心裡喪失了鬥志,後來騎馬逃走,自刎江邊。
項羽痛哭後騎上馬,帶領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最後在烏江邊自刎而死。現在人們多用四面楚歌形容人們遭遇各方面的攻擊或是強迫的人事環境漏顫,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貳』 成語: 四面楚歌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樣的典故和故事
成語: 四面楚歌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編號 : 41
成語 : 四面楚歌
注音純襲 : ㄙˋㄇ|ㄢˋㄔㄨˇㄍㄜ
漢語拼音 : sì miàn chǔ gē
參考詞語 : 楚歌四面
近義 : 八方受敵 , 四面受敵 , 腹背受敵
釋義 : 四面都是楚國的歌謠。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
Emoji符號 : 4️⃣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四面楚歌」對應Emoji表情符號「4️⃣」,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4️⃣、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4️⃣"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典故說明 : 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雙方為了爭奪天下,一直相持不下。後來約定以鴻溝為界,以東為項羽所有;以西則歸於劉邦。後來劉邦聽從謀士張良和陳平的建議破壞約定,一方面率領軍隊攻打已經撤退的楚軍,一方面聯合其他將領的軍隊,將楚軍重重包圍在垓下。這時候的楚軍不但士兵死傷慘重,糧食也快用盡。夜裡,竟然從漢軍陣營中傳來楚地的歌謠,楚營士兵聽到故鄉的歌謠後,不禁想起因為連年南征北討,已經很久沒有回去的故鄉,而在營帳里的項羽,聽到歌謠也吃驚地說:「難道漢軍已經佔領了楚地?不然為什麼漢軍里的楚人會那麼多!」自認局勢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於是連夜帶著士兵突圍而去。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四面楚歌」,用來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
典源 :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1>軍壁2>垓下3>,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4>。夜聞漢軍5>四面皆楚歌6>,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註解〕 (1)項王:項籍(西元前232∼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搏孫大破秦軍,自立為「 西楚霸王 」,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2)壁:駐扎。 (3)垓下:漢代地名,在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漢高祖圍項羽於此。垓,音ㄍㄞ。 (4)數重:好幾層。重,音ㄔㄨㄥˊ。 (5)漢軍:指劉邦的軍隊。 (6)楚歌:楚國歌曲。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項羽軍隊成員均為楚人,四麵包圍的漢軍唱著楚國的歌謠,讓項羽誤以為漢軍已佔領楚地,連夜逃離垓下。
書證 : 01.《三國志.卷六二.吳書.是儀胡綜傳.胡綜》:「高祖誅項,四面楚歌。」 02.元.王逢〈虞美人行.贈邵倅〉:「四面楚歌那慷慨,芒碭天開五色雲。」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 【使用類別】用在「陷入困境」的表述上。 【例句】 <01>因為戰略錯誤,使前線軍隊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02>我現在已四面楚歌,還是請你念在舊情伸出援手吧! <03>你若在會做銀兄議上提出這個提議,必然四面楚歌,備受責難。 <04>他要再如此驕橫跋扈,最後一定會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05>當警察包圍這座大樓後,裡面的搶匪已經四面楚歌,無路可逃了。 <06>今天公司雖然四面楚歌,但是老闆仍然有信心帶領大家度過難關。 <07>這座山頭,在我軍將一波波攻勢之下,敵人已四面楚歌,窮途末路。 <08>公司的資金遭封鎖已經成事實,這種四面楚歌的情況,想來很難突破。 <09>在會議上他一時說錯話,馬上換來眾人指責,使他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 <10>我雖然職位低,但是對的事我就要堅持,即使遭致圍攻,四面楚歌也不怕。
成語接龍
「歌」字開頭的成語
歌功頌德
歌遏行雲
歌頌功德
「四」字結尾的成語
朝三暮四
「四」字開頭的成語
四面楚歌
四海為家
四通八達
四分五裂
四分五落
四通五達
四德三從
四壁立
四分五剖
「歌」字結尾的成語
四面楚歌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四面楚歌。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四面楚歌。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四面楚歌」分成的單字詳解:
四, 面, 楚, 歌。
『叄』 四面楚歌的故事
垓下之戰中,劉邦利用四面楚歌的攻心戰術,讓楚軍軍心渙散,最終讓項羽孤軍突圍,在烏江邊上拔劍自刎。
公元前202年,劉邦將項羽圍困在垓下。此時項羽兵微將寡,無法突圍,只好吩咐將士小心防守。這天夜裡,虞姬看見項羽悶悶不樂,便走到他身邊,陪他喝酒解悶。這時,只聽得一陣陣西風呼呼直響,風聲里還夾著唱歌的聲音。項羽仔細一聽,發現歌聲是由漢營里傳出來的,唱的全是楚國的歌曲。四面傳來的楚歌,讓楚國將士以為劉邦已經佔領了楚地。於是士氣渙散,四處逃亡。項羽眼見大勢已去,便連夜率領八百精兵向南突圍,結果被逼至烏江邊上,只得拔劍自刎。
四面楚歌讓項羽軍心渙散、自刎烏江,所以後人就用「四面楚歌」來形容人在遭受各方面的攻擊後,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肆』 四面楚歌的故事。
四面楚歌的故事
四面楚歌的故事,最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其中記載「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描寫公元前220年,楚漢爭霸時期,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在最後一戰時,四面圍困項羽的故事。
在四面楚歌發生前的好多年,項羽和劉邦已經約定了在現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的東西邊界,作為兩方的邊界,兩分天下,互不侵擾,但是後來項羽的勢力衰弱,而劉邦正在勢頭上,被手下謀士進言,應該趁項羽式微時消滅他,一統天下,於是劉邦就派兵咐指亂圍攻項羽,把項羽的部隊趕至現今的安徽靈璧縣東南,也就是著名的垓下,項羽的部隊被打的七零八落,而且士氣低心,補給短缺,夜晚聽見圍攻的劉邦軍隊中傳來楚國的民國,心中大驚,誤以為劉邦已經收服了楚地,這就是四面楚歌的真實含義。
項羽灰心喪志,一路奔逃到烏江畔,自刎而死,宋朝的李清照曾寫詩詠過項羽,「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當時項羽的部下曾勸過項羽,跨過烏江,卷土重來,東山逗正再起,天下大定不一定是劉邦的,但是項羽覺得已沒臉面面對江東父老了,只能自刎謝罪。
從此以後,四面楚歌就用來形容人已經到了絕境,孤立無援,風險萬分。四面楚歌的故事,也因為有西楚霸王窮途末路的悲劇色衡檔彩,而具有了生動形象的表現力,成為了一個經典成語。
『伍』 四面楚歌的故事
四面楚歌的故事: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紮寨,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又層層包圍上來。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以為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於是就慷慨悲歌,項羽淚流數行,最後自刎於烏江邊。
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我國古代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到達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
典故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陸』 寫出四面楚歌,煮豆燃萁,背水一戰,卧薪嘗膽的故事
四面楚歌: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 的項羽部隊。經過幾次激戰,最終韓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計策,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間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 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以酒解憂,自己吟了一首詩,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動大山啊氣勢超壓當世,時勢對我不利啊駿馬不能賓士。駿馬不能賓士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樣安排你!」,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數闕,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低著頭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800餘名騎士突圍,最終只餘下28人。他感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於江邊,劉邦獨攬天下。 因為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著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游手好閑;但後來卻被那些壞人逼迫得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里討論學術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 、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於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項王兵敗垓下,在烏江自刎,有關歷史上這一典故,李清照曾寫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表達對項王的敬佩,思念之情。毛澤東也曾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宜將剩勇追巧歷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表達了不同的思想感情。
煮豆燃萁: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妒忌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背水一戰:《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說,韓信是楚漢戰爭中的軍事奇才。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韓信率數萬新招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攻打項羽的附屬國趙國。趙王和大將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占據了太行山以東的咽喉要地井陘口,准備迎戰。井陘口以西,有一條長約百里的狹道,兩邊是山,道路狹窄,是韓信的必經之地。趙軍謀士李左車獻計:正面死守不戰,派兵繞到後面切斷韓信的糧道,把韓信困死在井陘狹道中。陳余不聽,說:「韓信只有幾千人,千里襲遠,如果我們避而不擊,豈不讓諸侯看笑話?」 韓信探知消息後,迅速率領漢軍進入井陘狹道,在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紮下營來。半夜,韓信派兩千輕騎,每人帶一面漢軍旗幟,從小道迂迴到趙軍大營的後方埋伏,韓信告誡說:「交戰時,趙軍見我軍敗逃,一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軍,你們火速沖進趙軍的營壘,拔掉趙軍的旗幟,豎起漢軍的紅旗。」其餘漢軍孝虧搜吃了些簡單干糧後,馬上向井陘口進發。到了井陘口,大隊渡過撓蔓水,背水列下陣勢,高處的趙軍遠遠見了,都笑話韓信。 天亮後,韓信設置起大將的旗幟和儀仗,率眾開出井陘口。陳余率輕騎精銳蜂擁而出,要生擒韓信。韓信假裝拋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地。陳餘下令趙軍全營出擊,直逼漢軍陣地。漢軍因無路可退,個個奮勇爭先空配。雙方廝殺半日,趙軍無法獲勝。這時趙軍想要退回營壘,卻發現自己大營里全是漢軍旗幟,隊伍立時大亂。韓信趁勢反擊,趙軍大敗,陳余戰死,趙王被俘。 戰後,有人問:「兵法上說,要背山、面水列陣,這次我們背水而戰,居然打勝了,這是為什麼呢?」韓信說:「兵法上不是也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背水一戰是韓信的大陰謀
[1]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徑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車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拚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喻有「決戰」性質的行動。 文獻出處:《史記 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壁擊之,大戰良久。於是信、張耳詳棄鼓旗,走水上軍。水上軍開入之,復疾戰。趙果空壁爭漢鼓旗,逐韓信、張耳。韓信、張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不可敗。信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趙空壁逐利,則馳入趙壁,皆拔趙旗,立漢赤幟二千。趙軍已不勝,不能得信等,欲還歸壁,壁皆漢赤幟,而大驚,以為漢皆已得趙王將矣,兵遂亂,遁走,趙將雖斬之,不能禁也。於是漢兵夾擊,大破虜趙軍,斬成安君泜水上,禽趙王歇。」
卧薪嘗膽:越王勾踐夫婦在吳國,對夫差恭恭敬敬,相傳他在吳3 年,為吳王夫差駕車養馬,夫人打掃宮室,住在潮濕的囚室,極盡屈辱。伍子胥多次建議吳王夫差將勾踐殺掉,靠著伯嚭的保護,才免於被殺,終於得到赦免歸國。 勾踐歸國後,決心報仇,於是"目卧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又"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不絕於口。"①這就是歷史上相傳著名的"卧薪嘗膽"的故事。勾踐身自儉朴,"出不敢奢,入不敢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日勤於政,"未嘗一日登玩"。他自己耕田而食,夫人織布而衣,節省開支,以增強國力。 勾踐返越後,大力發展生產,繁息人口。他下令10 年不收租稅,讓百姓"居有三年之食"。獎勵生育,以繁衍人口。禁止壯男娶老婦為妻,老男娶壯女為妻。女子17 歲不嫁,男子20 歲不娶,父母有罪。婦女將分娩時,報告官府,官府派醫生守護接生。生男孩,送給兩壺酒、一隻犬;生女孩,送給兩壺酒,一隻小豬。若一胎生兩個,官府供給衣食,若一胎生3 個,官府給請媬姆喂養。對鰥寡孤獨都有相應的照顧②。緩刑薄罰,以安定民心。 整飭內政,招賢納士。重用文種、范蠡、計然等人。選國內"達士",給以上等住宅,供給上等的衣食,使他們為國效忠出力。招募賢才,有從諸侯國來越的游士,勾踐一定在宗廟中舉行隆重的接待禮,並根據各自的特長任用。如勾踐以文種治內政,范蠡治軍事、外交,計然管理財政等。 加強軍事訓練。按里閭的行政組織徵集、編制兵員。製造利劍強弓,訓練"習流"水軍。用重賞嚴刑教育士卒勇於聽命,樂於立功,"進則思賞,退則避刑"①,建築城郭,加固邊防。 這就是勾踐實行的"十年生聚,十年教養"的策略。 與此同時,勾踐聽從大夫扶同"親於齊,深結於晉,陰固於楚,而厚事於吳"的外交策略②。在"厚事於吳"的方針里,主要實行文種的"九術"中有關的計策,即"重財幣以遺其君,多貨賄以喜其臣",經常送些玉帛珍玩給吳國君臣,使他們高興;"貴糴粟稾以虛其國",勾踐回國後假報國中受災,向吳國借糧1 萬石。次年越國選上好的糧食,經過蒸熟後還給吳國。吳國見越糧種優,於是用來作種子,致使吳國無收;"遺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越國向吳獻上西施、鄭旦二美女,夫差由是荒於政事;"遺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宮室,以盡其財"。勾踐派3000 木工到山中伐大樹,並將所伐木材雕刻上花紋,然後獻給吳國。夫差用這些木材,大興工程,修造宮殿,耗費民力;"遺之諛臣,使之易伐","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加深夫差、伯嚭與伍子胥之間的矛盾,使夫差逼伍子胥自殺,除掉了阻撓同越親善的憂患③。 越國一方面積極支持夫差北上同齊、晉爭霸的方針,一面暗中同齊、晉、楚等國聯絡通好。為了麻痹吳人,越國還對楚佯攻一次,楚國也派兵追擊越軍。吳、楚是世仇,吳人見越攻楚,對越更加放心。 越國經過多年的准備,兵強馬壯,只等有利時機,向吳發起攻擊,以雪國恥。
『柒』 四面楚歌的故事
霸王別姬的故事 楚漢相爭,諸侯多叛楚歸漢。漢王聽從張良等人的計策,與諸侯會合擊楚。當時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盡,被漢王軍隊重重包圍。霸王項羽夜不能寐,忽聽四面楚歌同時響起,原來此為張良的計謀。他知道項羽軍士都是楚地人,於是便命漢軍高唱楚歌,以動搖楚軍軍心。
項羽聽後大驚,嘆道:「難道漢王已經得到楚地?怎麼他軍中楚人這么多?」於是起床,在帳中飲酒。霸王有寵姬虞姬和烏騅駿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局吵姬和歌而舞,霸王見此情況,自知將敗,泣淚數行。左右見霸王別姬也都凄然淚下,莫能仰視。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天下而起的"楚漢之爭",項羽的妃子叫虞姬,好象是最後一場戰桐啟侍役了,然後楚王項羽那方可能都知道自己輸了,那天晚上都唱著楚歌---四面楚歌! 而項羽自己與虞姬喝酒唱歌,然後好象虞姬被他說的自殺了---有一首歌,只記得"虞姬虞姬奈若何"!在最後項羽自己也在一條什麼河邊自殺了!所以有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而後人就根據這個而寫了霸王別姬。
『捌』 四面楚歌守株待兔刻舟求劍是什麼故事
成語故事。後兩個也算寓言故事。
四面楚歌: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到達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楚漢相爭時,漢王劉邦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夜晚讓士兵唱楚歌,項羽以為漢軍已經攻佔楚地,俘虜楚人,於是楚軍崩潰。
守株待兔: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今商丘)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結果自然再無所獲,被宋國人笑話。
刻舟求劍:刻舟求劍,比喻事物已發生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待問題。是《呂氏春秋·察今》呂不韋記述的一則寓言,說有個楚國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劍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記號,曰:「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當船停下時,他沿著記號跳入河中找劍,遍尋不獲。
望採納
『玖』 四面楚歌四面楚歌歷史故事簡要介紹
四面楚歌,作為一個經典的故事成語,最早出處是來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這里司馬遷用白描的手法,敘述了戰爭的情況,而四面皆楚歌則是真的按字面意思來理解,只是在後世運用中,四面楚歌的象徵意義更廣泛實用,形容處境艱難,孤立無援。
四面楚歌的典故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
經過幾次激戰,最終韓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計策,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間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
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以酒解憂,自己吟了一首詩,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意思是:「力量能搬動大山啊氣勢超壓當世,時勢對我不利啊駿馬不能賓士。駿馬不能賓士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樣安排你!」,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數闕,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低著頭一同哭泣。
唱完,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800餘名騎士突圍,最終只餘下28人。他感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於江邊,劉邦獨攬天下。
(9)四面楚歌後面是什麼故事擴展閱讀:
據史書考據,四面楚歌應該是劉邦旗下謀士張良出的計策,張良聰明異常,他本是儒家出身,便是好學廣泛,熟讀諸子百家,自然也對兵書有所涉獵,在垓下之戰時,張良深知項羽的性格缺點,他推測出項羽的最後希望在於,重返江東,圖謀再起。
於是他向劉邦進言,要攻心為上,讓項羽不能逃回江東,自取滅亡對於自負自大的項羽來說,不是難事,於是,劉邦採納了張良的計策,讓圍困項羽的軍隊唱起了楚國的民歌,果然如張良所料,在聽到四面傳來楚國的民歌後,項羽以為江東已經被劉邦收服了,自知已經無力再圖霸天下了。
項羽的雄心壯志在戰役中也被打擊的十分低落,再受到四面楚歌這一擊,信心無存,心灰意冷,逃到烏江,面對江東就是自已的家鄉,更是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提劍自刎,一代梟雄就這樣被四面楚歌的攻心計打敗了。
所以說,信心對於一個人很重要,要打擊一個人最有力的傷害,莫過於打擊他的信心,張良是深知此道,而對於自負甚高的性格更是好用,項羽就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