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孟子的10個小故事有哪些
孟子的10個小故事:明察秋毫、緣木求魚、出爾反爾、水深火熱、寡不敵眾、出類拔萃、心悅誠服、與人為善、事半功倍、與民同樂。
1、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梁惠王》)釋:我的目力能夠把秋天鳥的細毛看得分明,一車子柴火擺在眼前卻瞧不見。
2、緣木求魚:「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梁惠王》)釋:以您這樣的作法滿足您這樣的慾望,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
3、出爾反爾:「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梁惠王》)釋: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樣去對待人家,人家將怎樣回報你。
4、水深火熱:「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梁惠王》)釋:如果燕國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熱(指災難更加深了),那隻是統治者由燕轉為齊罷了。
5、寡不敵眾:「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梁惠王》)釋:人口稀少的國家不可以跟人口眾多的國家為敵,弱國不可以跟強國為敵。
6、出類拔萃:「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公孫丑》)釋:聖人遠遠超出了他那一類,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從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還要偉大的。
7、心悅誠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公孫丑》)釋:依靠道德來使人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悅順服。
8、與人為善:「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公孫丑》)釋:吸取別人的優點來自己行善,這就是偕同別人一道行善。
9、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公孫丑》)釋: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這個時代才行。
10、與民同樂:「此無他,與民同樂也。」(《梁惠王》)釋:這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同百姓一同娛樂罷了。
孟子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
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於《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篇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Ⅱ 孟子的故事有哪些
孟子的故事五國攻秦的那一年,公元前318年,與急遑遑的士兵擦肩而過的,是一個五十齣頭的老書生,臉上沾著灰塵和汗水,從西向東,去負海之國——齊國找事做。這個老書生就是儒沖鏈家的「亞聖」孟子。我們說說孟子的故事。
孟子小時候有著「優秀」的童年教育。他的媽媽懂得胎教:「我懷著孟子的時候哇,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孟子生下來,有一天看見鄰居磨刀霍霍,准備殺一隻小豬。孟子非常好奇:「媽媽,隔壁干什麼呢?」「在殺豬。」「殺豬干什麼?」孟媽媽笑了:「給你吃啊。」說完就後悔了,這不撒謊嗎。
於是,孟媽媽真的買了鄰居家的豬肉給孟子吃。
孟子長到可以滿地亂跑的時候,就到村外墳地跟野孩子們追逐嬉戲,還拿著個小火鏟東挖西挖,表演築墓埋棺,很有才藝。他媽媽不高興了,覺得有失斯文,帶著這個活潑好動的伏扒孩子搬了家,到農貿市場圍牆外租房子住。
於是孟子學習商人的樣,討價還價,喧囂熱鬧。孟媽媽怕孩子染上錙銖必較(念資珠必較)的市儈習性,又趕緊搬家,到政府公立學校旁邊去住。這兒天天有一幫傻乎乎的人學習揖讓進退,擺弄俎豆祭器(俎,念祖,案板子。豆是盛放籃子),都是軟弱無力的儒生,在演習禮儀。孟母忐忑不安的心總算踏實下來了。兒子終於可以浸染高雅的氣韻、從容的風范和循規蹈矩的本領了。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不過,太以自己意願為中心的父母,往往剝奪了孩子自主獨立散廳孫的性情和創新發明的慾望。孟媽媽教育出來的兒子難免缺乏反抗精神和陽剛之氣。這位恪守本分、端莊溫靜的孩子長大以後,總也跳不出常規的思想模式,並且也要求未來的人像他這樣綿羊。
Ⅲ 孟子的十二個著名故事是什麼
孟子的十二個著名故事:
1、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家離墓地很近,就常常玩辦理喪事的游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於是搬遷到集市旁邊,孟子又做學商人賣東西的游戲。他母親說:這也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學堂旁邊。於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讓食物的禮儀的游戲,他母親說: 這里可以用來安頓我的兒子。 他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
2、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3、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 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4、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5、孟母斷織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有學問才能增長知識。
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6、仁者無敵
梁惠王說:晉國是天下最強的國家,老丈你是知道的。到了我這一代,東面戰敗於齊國,長子陣亡;西面喪失了七百里疆土給秦國;南面受辱於楚國。我對此感到恥辱,願意替死者來洗刷所有的仇恨,怎樣才能辦到呢?
孟子答道:擁有方圓百里的土地就能稱王天下。大王如能對民眾施行仁政、減省刑罰、薄斂賦稅、深耕土壤、清除雜草;青壯年在空閑時修習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裡用這些來事奉父兄,出外用這些來事奉尊長,就能使他們拿著木棒來打擊秦楚的堅甲利兵了。
那些國家侵奪民眾的農時,使他們不能耕種農田來養活自己的父母,父母挨凍受餓,兄弟妻兒離散。那些國家虐害自己的民眾,大王去討伐他們,誰能和大王對抗?所以說仁者是無敵的,希望大王不要猶豫。
7、何謂大勇
北宮黝培養勇氣,肌膚被刺而不退縮,眼睛被刺而不逃避,即使有一根毫毛被他人傷害也覺得猶如在大庭廣眾上遭到鞭打一樣;他既不受挫於卑賤的匹夫,也不受挫於大國的君主,把刺殺大國的君主看作如同刺殺卑賤匹夫一般;他不畏懼諸侯,受到辱罵必定回罵。
孟施捨培養勇氣,據他自己所說:把無法戰勝的對象看作能戰勝一樣。如果先估量敵方然後才前進思慮勝敗然後交鋒,必定會畏懼敵軍的眾多。我怎能夠一定戰勝呢?不過是無所畏懼罷了。孟施捨像曾子,北宮黝像子夏。
這兩個人的勇氣,不知哪個更好些,但孟施捨的做法較為簡要。從前曾子對孟襄說:你崇尚勇嗎?我曾經聽夫子說過大勇:反躬自問,正義不在我,即使是卑賤的匹夫我也不去凌辱;反躬自問正義在我,即使是千軍萬馬我也不退縮。
8、浩然之氣
公孫丑問:請問什麼叫做浩然之氣呢?孟子說:這比較難說。它作為氣,最廣大、最剛強,用正義來培養它而不加損害,就會充盈於天地之間。它作為氣,與義和道相匹配,沒有它們,它就沒有力量了。它是義在內心積累起來所產生的,不是義由外入內而取得的,如果行為使內心感到愧疚,它就沒有力量了。
9、專心致志
戰國時期,齊宣王曾聘孟子為客卿,而孟子不願輔佐齊王,推辭而去,別人認為是孟子嫌齊王不聰明而不願意輔佐他,孟子便給大家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有兩個人慕名來請弈秋教他們下棋。其中一個人認真學棋、練棋;而另一個人呢,上課時雖然好像也在聽講,可是他腦子里總想著天上會有大雁要飛過來,想著怎樣拿弓箭去射它,想著烤肉的味道會有多麼鮮美。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這樣一起學了很長時間,雖然他們兩人拜同一個老師,每天一起學習,可學的效果卻大不一樣,一個成了棋壇高手,一個卻沒學到什麼本事。
孟子接著問:你們認為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他不夠專心致志罷了。齊王也是這樣啊,他不能認真地、專心地聽從我的意見,我的思想對他不起作用,所以我才不願輔佐他,辭別他離開齊國的呀。成語專心致志由此而來,形容做事情的時候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10、天吏無敵
尊崇賢達任用能人,讓傑出的人來治理國家,那麼天下的士人都會高興,願意在這樣的朝廷里任職;市場上的貨不收稅,滯銷的貨物依法予以征購,那天下的商人都會高興,願意在這樣的市場做買賣;關卡只進行稽查而不徵收稅金銀,那天下的行旅都會高興,願意在這樣的道路上行走。
耕種者只須助耕公田而不必交納租稅,那天下的農夫都會高興,願意在這樣的田地上耕種;居民不必交納苛捐和服徭役,那天下的民眾都會高興,願意遷到這樣的地方來居住。
如果誰真的能實行這五項,那麼鄰國的民眾就像父母那尊重他,要人們帶領子女去攻擊他們的父母,這樣事情自有民人以來還沒有成功過。要是這樣就能無敵於天下,無敵於天下的人就是天吏,如此而不能稱王天下的還從未有過。
11、明察秋毫
孟子說:假如有個人向大王稟告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宣王說:不會。
12、緣木求魚
孟子說:那麼,大王的最大心願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擴張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拜,君臨中原、安撫四周的民族。(不過,)憑您的做法去追求實現您的心願,真好比是爬上樹去捉魚一樣。宣王說:像這么嚴重嗎?孟子說:只怕比這還嚴重呢!上樹捉魚,雖然捉不到魚,不會有後患。按您的做法去實現您的心願,費盡心力去做了,到頭來必定有災禍。
Ⅳ 與孟子有關的故事有哪些
與孟子有關的故事有孟母三遷,孟子受教,孟母斷機,斷織喻學等等。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作家傳戶誦的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
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Ⅳ 孟子的故事有哪些
亞聖孟子的一生極其精彩,他的一生是飽含智慧的一生,思維的火花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迸發。始作俑者、孟母三遷等,時至今日,我們仍能聽 到關於他的故事。
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在詞典里的解釋為:最初製作俑來殉葬的人,比喻惡劣風氣的創始者。這句成語雖然出自於聖賢孔子之口,孔子曾說:「始作俑者, 其無後乎。」意思是:首先製作俑來殉葬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話出自孔夫子之口,但這個成語卻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 戰國豎冊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 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這簡短的對話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大王回答說:「沒有什麼區別。」孟子接著說:「王的廚房裡 多的是肉,王的馬廄里多得是壯馬,信攔而外邊這么多餓殍。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野獸相食尚且被厭惡,何況是一國之君帶著野獸來吃人 ,孔子曾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做殉葬的人,他是斷子絕孫的吧,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這便是滑纖胡始作俑 者的故事。
五十步笑百步
這個故事依舊發生在孟子和梁惠王身上,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遠交近攻,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連連征戰,導致民不聊生,孟子見此十分憐惜百姓。 見此情形,孟子決定周遊列國,推行仁政,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說:「我治理國家,真是費盡心力了。河內地方遭了飢荒 ,我便把那裡的百姓遷移到河東,與此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飢荒,如出一轍。我曾考察過鄰國的政事,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盡心的 。但是我看見自己國家的人並沒有因此而增多,而鄰國的人也沒有因此而減少,我感到很困惑。」
Ⅵ 《孟子》書中的經典故事
《書名》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另外三本為《大學》《中庸》《論語》)。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最早見於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
Ⅶ 出自孟子的故事
1、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為了他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4、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團渣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肆寬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准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5、 引領而望:「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梁惠王》)釋:如果有一位不好殺人的君主,那麼,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著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6、 君子遠庖廚:「是以君子遠庖廚。」 (《梁惠王》)釋:君主把廚房擺在遠離自己的場所,就是這個道理。
7、 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梁惠王》)釋:我的目力能夠把秋天鳥的細毛看得分明,一車子柴火擺在眼前卻瞧不見。
8、 挾泰山以超北海:「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梁惠王》)釋:把泰山夾在胳臂底下跳過北海,告訴人說,「這個我辦不到。」這真是不能。
9、 緣木求魚:「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梁惠王》)釋:以您這樣的作法滿足您這樣的慾望,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
10、 寡不敵眾:「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塌雹悄」 (《梁惠王》)釋:人口稀少的國家不可以跟人口眾多的國家為敵,弱國不可以跟強國為敵。
11、 與民同樂:「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梁惠王》)釋:這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同百姓一同娛樂罷了。
12、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釋:和天下的人同憂同樂,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於他的,是從來不曾有的事。(註: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即化於此)
13、 顧左右而言他:「王顧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釋:齊王回過頭來左右張望,把話題扯到別處去了。
14、 水深火熱:「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梁惠王》)釋:如果燕國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熱(指災難更加深了),那隻是統治者由燕轉為齊罷了。
15、 救民於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梁惠王》)釋:如今燕國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裡的百姓認為您是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的苦難中解救出來,因此都用筐盛著干飯,用壺盛著酒漿來歡迎您的軍隊。
16、 簞食壺漿:「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梁惠王》)釋:如今燕國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裡的百姓認為您是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的苦難中解救出來,因此都用筐盛著干飯,用壺盛著酒漿來歡迎您的軍隊。
17、 出爾反爾:「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梁惠王》)釋: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樣去對待人家,人家將怎樣回報你。
18、 解民倒懸:「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公孫丑》)釋:現在這個時候,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實行仁政,老百姓的高興,正好像被人倒掛著而給解救了一般。
19、 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公孫丑》)釋: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這個時代才行。
20、 具體而微:「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 (《公孫丑》)釋:冉牛、閔子、顏淵大體近於孔子,卻不如他那樣的博大精深。
21、 出類拔萃:「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公孫丑》)釋:聖人遠遠超出了他那一類,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從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還要偉大的。
22、 心悅誠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公孫丑》)釋:依靠道德來使人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悅順服。
23、 返求諸己:「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公孫丑》)釋:(射箭)如果沒有射中,不埋怨那些勝過自己的人,返躬自問罷了。
24、 與人為善:「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 (《公孫丑》)釋:吸取別人的優點來自己行善,這就是偕同別人一道行善。
25、 綽綽有餘:「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公孫丑》)釋:我既沒有固定的職務,又沒有進言的責任,那我的行動,難道不是寬舒得有無限的迴旋餘地嗎?
26、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孫丑》)釋: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27、 此一時,彼一時:「彼一時,此一時也。」 (《公孫丑》)釋:那又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
28、 舍我其誰:「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公孫丑》)釋:在今日的社會里,除開我,還有誰呢?
29、 為富不仁:「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滕文公》)釋:要發財致富便不能仁愛,要仁愛便不能發財致富。
30、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滕文公》)釋:若是不等到爹娘開口,不經過媒人介紹,自己便鑽洞扒門縫來互相窺望,爬過牆去私會,那麼,爹娘和社會人士都會輕視他。
31、 亂臣賊子:「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滕文公》)釋: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亂的臣子、不孝的兒子才有所害怕。
32、 自暴自棄:「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離婁》)釋:自己殘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33、 不虞之譽:「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離婁》)釋:有意料不到的贊揚,也有過於苛求的詆毀。
34、 好為人師:「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離婁》)釋:人的毛病在於喜歡做別人的老師。
35、 何出此言:「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離婁》)釋:老師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呢?
36、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離婁》)釋:不孝順父母的事情有三種,其中以沒有子孫為最大。
37、 手舞足蹈:「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離婁》)釋:快樂一發生就無法休止,無法休止就會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起來了。
38、 不為已甚:「仲尼不為已甚者。」 (《離婁》)釋:孔子是做什麼事都不過火的人。
39、 左右逢源:「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離婁》)釋:蓄積很深,便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
40、) 夜以繼日:「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離婁》)釋:抬著頭考慮,白天想不好,夜裡接著想。
41、 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萬章》)釋:三年後,太甲悔過,自己怨恨,自己悔過。(艾,音yi)
42、 先知先覺:「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萬章》)釋: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覺者來使後知後覺者有所覺悟。
43、 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萬章》)釋:「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樂,先敲缽鍾,最後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終的一樣。
44、卻之不恭:「『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 (《萬章》)釋:(俗話說),「一再拒絕人家的禮物,這是不恭敬。」為什麼呢?
45、 殺人越貨:「殺越人於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憝。」(《萬章》)釋:(《尚書 康誥》)說,「殺死別人,強奪財物,橫強不怕死,這種人,是沒有人不痛恨的。」
46、 茁壯成長:「牛羊茁壯長而已矣。」 (《萬章》)釋:(孔子曾經做過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說,「牛羊都壯實地長大了。」
47、 知人論世:「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萬章》)釋:吟詠他們的詩歌,研究他們的著作,不了解他們的為人,可以嗎?所以要討論他們那一個時代。
48、 一暴(pu)十寒:「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釋:縱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冷它十天,沒有能夠再長的。
49、 專心致志:「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告子》)釋:假使讓弈秋(下棋高手)教授兩個人下棋,其中的一個人一心一意,只聽弈秋的話。
50、 捨生取義:「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告子》)釋:如果兩者(生命和義)不能並有,便犧牲生命,而要「義」。
51、 杯水車薪:「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告子》)釋: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來救一車柴木的火焰,(結果連他們已實行的這點點仁都會消失的)。
52、 言歸於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 (《告子》)釋:所有我們參加盟會的人訂立盟約以後,完全恢復舊日的友好。
53、 以鄰為壑:「今吾子以鄰為壑。」 (《告子》)釋:如今你卻使水流到臨近的國家去。
54、 習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盡心章》)釋:如此做去,卻不明白其當然;習慣了卻不深知其所以然。
55、 獨善其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盡心》)釋:窮困便獨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56、 不言而喻:「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盡心》)釋:(君子的本性,仁義禮智)至於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動作上,不必言語,別人一目瞭然。」
57、 引而不發:「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盡心》)釋:君子(教導別人正如射手),張滿了弓,卻不發箭,作出躍躍欲試的樣子。
58、 仁民愛物:「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盡心》)釋:君子親愛親人,因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因而愛惜萬物。
59、 當務之急:「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 (《盡心》)釋:智者沒有不該知道的,但是急於當前重要工作。(仁者沒有不愛的,但是務必先愛親人和賢者)。
60、 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書》,不如無《書》。」 (《盡心》)釋:完全相信《尚書》,那還不如沒有《尚書》。
61、 茅塞頓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盡心》)釋:山坡的小路只一點點寬,經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條路;只要有一個時候不去走它,又會被茅草堵塞了。
62、 言近旨遠:「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盡心》)釋:言語淺近,意義卻深遠的,這是「善言」。
63 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盡心》)釋:(這種人)同流合污,(所以說他是賊害道德的人)。
Ⅷ 與孟子有關的故事有哪些
與孟子有關的故事:
1、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去世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孟子的母親對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視,管束甚嚴,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為賢。
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樣子。
孟子的媽媽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媽媽又帶著孟子去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學起了買賣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依然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
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在此居住了。
2、孟子受教
《韓詩外傳》載: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屋裡,蹲在地上。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准許我把她休了。」孟母說:「什麼原因?」孟子說:「她蹲在地上。」孟母問:「你怎麼知道的?」孟子說:「我親眼看見的。」
孟母說:「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禮經》上不是這樣說嗎,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裡誰在裡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裡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禮經》這樣講,為的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
而今你到妻子閑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樣子。這是你不講禮儀,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講禮儀。」孟子聽了孟母的教導後,認識到自己錯了,再也不敢講休妻的事了。
3、斷織喻學
孟子最初對學習很有興趣,時間一長就厭煩了,經常逃學。孟母知道後非常生氣,拿起刀來,把織布機上的經線割斷,說道:你的廢學,就像我割斷織布機上的線,這布是一絲一線織起來的,現在割斷了線,布就無法織成。
君子求學是為了成就功名,博學多問才能增加智慧。你經常逃學怎麼能成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讀書,而是惰於修身養德,今後就不可以遠離禍患,將來不做強盜,也會淪為廝役!
孟母用「斷織」來警喻「輟學」,指出做事必須要有恆心,一旦認准目標,就不為外界所干擾。半途而廢,後果是十分嚴重的。「斷織喻學」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既驚且懼的鮮明印象,孟子從此旦夕勤學,終於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儒學大師。
4、殺豚不欺子
當孟家還在廟戶營村集市旁居住時,孟子看到鄰居殺豬,不解地問母親:「鄰家殺豬干什麼?」孟母當時正忙,便隨口應到:「煮肉給你吃!」孟子十分高興,等待食肉。
孟母深知做人要誠實,所謂「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於言傳。為了不失信於兒子,盡管家中十分困難,孟母還是拿錢到東邊鄰居家買了一塊豬肉,讓兒子吃了個痛快。
5、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向孟子請教治國道理,他問孟子為什麼他用糧食救濟了鄰國受飢荒的百姓,百姓還是不到魏國來?我們知道,在古代,沒有機械,沒有石油,所有的勞動都是由人來完成的,加之時不時地戰爭,人口一直緊缺,各國的國君都在努力增加本國的人口。
救濟受災的百姓來吸引他們來本國居住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是孟子是怎麼回復梁惠王的呢?他說梁惠王是「五十步笑百步」,雖然鄰國的國君對百姓不怎麼樣,但梁惠王對百姓也只是小恩小惠,和鄰國國君並沒有什麼不同。
正直的孟子就這么直戳戳地將梁惠王的國君的錯誤給指出來了,雖然用了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但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覺得孟子是在「杠」,明明梁惠王用自己的糧食鄰國受災百姓,不但得不到表揚,還被暗諷了一下。
但往深處想,孟子卻是道出了梁惠王最根本的問題:做事必須堅持到底,半途而廢的話,就算是做了這件事,也沒什麼值得炫耀,因為和那些沒做的人一樣,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Ⅸ 孟子的文言文故事
孟子》中的10則經典故事
1. 再作馮婦——《孟子·盡心下》——有個叫「馮婦」的男子,空拳打死老虎,國王給了他一個「士人」的官去做。一次外出看到老虎傷人,他跳下「官轎」,朝老虎撲去….百姓稱好,而其他的「士人」卻笑他身為官員,不成體統。
2. 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孟子連續問了齊宣王三個很棘手的問題,他無言以答,只有東張西望,看看左右把話題扯到別處去了。
3. 拔苗助長——《孟子·公孫丑上》——宋國有位老農,嫌秧苗長得太慢,有一天,他就下田去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拔高,回到家來,他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叫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的兒子趕快跑到田邊一看,禾苗全部枯槁了。
4. 驕其妻妾——《孟子·離婁下》——說齊國有個丈夫死要面子,說天天與有錢人在一起,並經常吃得醉醺醺很晚才回家來辯搏,後來他的妻妾發現他原來天天是在外面當乞丐,還是給他面子,他仍然可以大搖大擺地從外面回來,還在兩個女人面前擺威風。
5. 下棋——《孟子·告子上》——秋先生是圍棋高手,他有兩個徒弟同時與跟他學下棋。兩個人中,有一個專心致志;另外一個雖然也在聽講,但心不在焉想得是天上的大雁自己准備怎麼去射擊它們。兩人同時學習,智力也差不多,但是效果卻大不相同。
6. 苑囿嫌大——《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沉溺於聲色犬馬,成天飛鷹走狗,到處圍獵,群眾意見很大,但是他以為自己的狩獵場地還沒有周文王的大,對於群眾的抱怨很不理解。孟子告訴他:周文攜遲祥王的狩獵場是向群眾開放的;而誰進你的狩獵場地是要殺頭的。雖然場地比周文王的小,群眾還嫌你的苑囿大呢!
7. 煮魚——《孟子·萬章上》——有人送給子產一條活魚,子產就叫他的手下人把魚 到池子里去。結果這個下人把魚拿出去煮吃了,還回來對子產說:「魚我已經放了,剛放下去時,呆著不動;一會兒,它才顯得得意的樣子,一甩尾巴鑽進水裡去了。」子產高興極了。那個手下人之後對人說:「誰說子產聰明?我早把魚吃了,他什麼也不知道呢!」
8. 以羊換牛——《孟子·梁惠王上》——齊宣王看到用殺一頭牛去祭祀,不忍心,以羊來換子。其實失去了祭祀的意義了。
9. 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上》——同樣是逃跑,跑出五十步的嘲笑跑出一百步的膽小,其實他們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逃跑。
10. 偷雞賊——《孟子·滕文公下》——有個偷雞賊,天天偷雞,有人勸他,他打算改正,打算改一天偷一隻,改為一個月偷一隻,這樣明年就不偷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
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氣時令的有利條件了,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精良,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為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旦伏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
憑借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麼不作戰,作戰就一定勝利。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這一切表現到臉色上,抒發到言語中,然後才被人了解。
在一個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常導致滅亡。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這就可以說明,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五十步笑百步 逃了五十步和逃了一百步,雖然在數量上有區別,但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逃跑。
梁惠王盡管給了百姓一點小恩小惠,但他發動戰爭,欺壓黎民,在壓榨人民這點上,跟別國的暴君沒有本質的差別。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看事情要看本質,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五十步笑百步」這句成語就是從這則寓言中提煉出來的。寡人之於國也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譯文】 梁惠王(即魏惠王)說:「我對於國家,那可真是夠盡心的啦(耳矣:等於說「而已矣」,「耳」表示限制語氣,「矣」表報道語氣,合用後表示確乎如此的陳述語氣):黃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遭飢荒,(我)便把那裡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飢荒,也如此辦。考察鄰國的政治,沒有哪個國家像我這樣用心的。
鄰國的百姓並不因此而減少(加:更),我的百姓並不因此而加多,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讓我用戰爭作比喻吧。咚咚地敲起戰鼓(填:象聲詞,形容鼓聲),兵器刀鋒相交撞擊,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憑著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麼樣。
老聃居周日久,學問日深,聲名日響。
春秋時稱學識淵博者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們皆稱老聃為「老子」。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
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君。魯君准行。
遣一車二馬一童一御,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見孔丘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教授之後,又引孔丘訪大夫萇弘。
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廟會禮儀,使孔丘感嘆不已,獲益不淺。逗留數日。
孔丘向老子辭行。老聃送至館舍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
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
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
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
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
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
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
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
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
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
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
「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
老聃,真吾師也!'」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孟子將朝王,王使人來曰:「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朝將視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對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於東郭氏。公孫丑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弔?」王使人問疾,醫來,孟仲子對曰:「昔者有王命,有採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於朝,我不識能至否乎?」使數人要於路曰:。
《孟子》:寡人之於國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 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離婁下》: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列子》 愚公移山原文(選自《列子·湯問》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
孟母三遷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
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足辟][bi,兩字合一]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
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
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o,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i,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
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白話]過去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足辟]踴痛哭這樣的事。
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
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
夏歷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足辟][bi,兩字合一]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o,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i,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過去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足辟](bi,兩字合一)踴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歷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
孟子 《梁惠王上》孟子見梁惠王。
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
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雲:『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
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
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
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
』王請勿疑!」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 『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 『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鍾。』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對曰:『然則廢釁鍾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
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
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說曰:「《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
Ⅹ 孟子這本書中有什麼故事
1、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為了他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做態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帆差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准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純轎源能學到什麼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