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失街亭故事梗概
簡單過程:
諸葛亮北伐,因街亭是軍事要地,派馬謖鎮守。馬謖號稱自幼熟讀兵書,熟知兵法的精妙,不聽副將王平的勸阻,將人馬駐扎在山上,居高臨下,以一當十。司馬懿帶兵來攻時,將馬謖困在山上,斷其水道,並放火燒山,令馬謖軍隊不戰自好和數亂,因此丟失了街亭。
背景:
226年(魏黃初七年,蜀建興四年),魏文帝曹丕駕崩,太子曹叡[ruì]即位,任命夏侯楙[máo]駐守長安,關中空虛。
227年(魏太和元年,蜀建興五年),孟達和諸葛亮多次通信,秘密答應歸蜀;孟達和魏興太守申儀有隔閡,申儀秘密上表告發了孟達。孟達聽說後,驚惶恐懼,企圖舉兵反叛;司馬懿寫信安慰勸解了他,孟達因此猶豫不決。司馬懿則友首秘密率軍進討,攻打新城。諸葛亮見有機可乘,便決定大舉北伐。
(1)焦作市有哪些故事擴展閱讀:
影響:
街亭之戰失敗,令到第一次北伐功敗垂成。日後蜀漢數次北伐亦未能獲得比本次令三郡投降更大的影響,而且本次蜀軍大敗,對本來已因夷陵之戰元氣大傷的蜀漢有較大的影響。
本來自劉備征孫權失敗,不久逝世後,蜀漢都沒有什麼侵擾魏蜀邊棚仿界的行動,曹魏都沒有作出什麼准備,以為蜀漢已無力侵邊;故此當諸葛亮北伐的消息傳來時,令朝野震動,更加令三郡叛離。
戰後曹魏亦加強了對蜀漢的防衛,包括曹真預計諸葛亮會攻陳倉,於是命將軍郝昭守治陳倉城,以致年底(即229年年初)諸葛亮進圍陳倉時無功而還。及後亦因曹魏多作防備而令北伐難以獲得大的成果。
『貳』 焦作有哪些名人廉潔故事
1、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差首森怏而去。
2、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3、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系,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芹李:「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4、兩袖清風的於謙
明朝名臣於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5、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經過這里,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印券。」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手好不要錢。
(2)焦作市有哪些故事擴展閱讀:
1、據史志記載,焦作市有60座歷史古城,其中城區有6座;祠廟335所,其中城區70多所,據統計,全市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833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2、焦作著名人物:
司馬師為懿的長子。繼其父為魏大將軍,專國政。
司馬炎,字安世,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晉朝的開國君主。
山濤字巨源,河內懷(今武陟西小虹村)人,早孤,家貧。竹林七賢之一。
向秀,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焦作武陟西南)人。魏晉竹林七賢之一。
練何,字子俊,河內人(今沁陽),本東姓,貞觀中為總管府錄事參軍。
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河陽(今河南孟州市)人。
李商隱,唐代詩人,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人。
郭熙字淳夫,溫縣岳村鄉西郭作村人,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
李唐,南宋畫家。字_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州市)人。
許衡元代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學家、思想家。
靳煌又名德茂,字子安,祖籍河縣王封人。元虛畝代正三品嘉議大夫、懷孟路總管、尚葯太醫、太醫院副使。
何瑭,字粹夫,號柏齋。懷慶府人。著有《柏齋文集》、《陰陽管見》、《樂律管見》、《兵論》等。
朱載_,字伯勤,號句曲山人。明代樂律學家、音樂家、數學家、舞學家、樂器製造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散曲作家,在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了著名的十二平均律。
『叄』 家鄉是河南焦作的曹魏名臣,分別有哪樣的故事
第九位:張承。張承,字公先,張范的二弟。張承早年在東漢朝廷出任議郎、伊闕都尉等職。董卓專權時,張承聽從了兄長的建議,卸任後一同避難至揚州,後隨兄長一同加入了曹魏集團,出任諫議大夫,後歷任參軍、軍祭酒、趙郡太守、參軍事等職。不過,張承的結局跟其兄長一樣,於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跟隨曹操西征張魯時病逝於途中。
『肆』 焦作一女孩因左手殘疾獲贈仿生手,捐贈「仿生手」的愛心企業是哪一家
有的人盡管擁有先天殘廢,但仍然秉著身心健康的精神實質,開朗的心態,用頑強去解決生活中的一切挑戰。
而這一全世界也是有許多心地善良的人和真誠的公司,她們本著「不盈利,做公益」的標准,只期待給大量痛苦的人帶去便捷和方便,讓她們拾起對生活的自信心。善心的人再再加上新科技的融合,就更能給人生活下來的驅動力。
這名13歲的女孩子是不小心的,但又是好運的,她接納到了一家愛心企業的新科技仿生手捐助。小宇的理想很有可能沒多久以後就需要完成了,她可以無拘無束地騎自行車、打藍球,也無需再遭到他人的取笑和異常的目光。堅信小宇對仿生手有較大的期望吧,只願小宇可以盡早感受到新科技的風采,也可以讓她的生活豐富太陽。
『伍』 焦作的歷史文化遺產
懷川大地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傑,焦作地下文明積淀層層疊疊,地上文化布落洋洋灑灑。
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體,不可分割。 這里是人類始祖的發源地,有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
原始社會末期,位於黃河流域中游的懷川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這里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封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國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脈地。
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葯王孫思邈活動遺跡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葯的起源。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歷法之根,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凈影寺的猿拳,證明懷川是中華武術之根,這里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這里是諸多大師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韓愈等各類數不清的歷史名人曾在此或游歷、或隱逸、或葬歸於此。
魏晉時的「竹林七賢」曾在修武百家岩隱居游覽,影響頗大。 焦作地處黃河中下游北畔,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具有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
早在七八千年前,這里就有人種植粟等糧食作物。從焦作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除發現有大量的石鏟、石斧、石鐮、蚌刀等生產工具外,還有水井、房屋等原始農業生產跡象。
春秋戰國時期,當地的農業已十分發達。焦作古代的手工業也十分發達。
以采礦、冶煉、制陶、編織和工藝美術為主。戰國時期已有了煤炭開采業,至明清時期具有了相當的開采規模,延續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稱。
從考古發掘的文物看,春秋時期這里已開始青銅器製作,東漢時山陽已成為全國較大的冶煉基地之一,宋代出現了以製作兵器、農具為主的作坊群。 據史志記載,全市有60座歷史古城,其中城區有6座;祠廟335所,其中城區70多所,現在統計,全市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833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44處,縣級492處,城區內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214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6處,市級81處。
道清鐵路、澤煤盛礦井、福公司辦公房和錢庄等體現著近代煤城的歷史;焦作工學院是河南省最早睜寬的高等院校。傳統的歷史文化在當今焦作仍熠熠閃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黃帝時期,是一個中華民族發明創造的時代,農耕、住宅、漁獵、制衣、蓄水、製作陶器等百業興起。皇帝崇尚「科學」,對於有發明創造的人,就封官加賞,指派他專門負責某一個行業的事務,發揮其專長。
焦作一帶為「寧」的封地。寧是一個人名,是焦作一帶的部落首領。
這一帶土地,也因此部落首領的名稱,被稱為「寧邑」。至今修武簡稱為寧,雲台山名為「寧北山」,就是因為有著這么一個文化淵源。
黃帝的名字,出自對黃色的土地的開發,對農業的開發。同一個時期,寧這個人腔兄為什麼被以寧命名?是與家庭血緣文化有關,與生育文化有關。
是寧這個人結束了無家族、家庭的人類社會狀態,開始以血緣關系組成家庭居住方式,以生育親養關系區別、延續、壯大後代。創立了以家庭作為社會細胞的社會組織方式。
焦作一帶,故稱懷川,又叫河內。黃帝部落活動於河南、河東,開始了農業文明的時候,三河之中的河內寧部落,開始了家族文明。
河內,山環水抱之間,河流縱橫,湖澤相連,水豐土咸,林草深密。多水之鄉的寧人,崇尚火;家族文化的肇始,需要火。
泥土中固定保留火種的地方,泥土燒出陶質,給了寧人製作淘氣的靈感。 寧地的土質適合製作陶器,這有後世當陽峪製作絞胎瓷、絞胎陶為證,有宋代焦作遍地陶窯、瓷窯為證。
寧首制陶器,擅長製作陶器,黃帝封其為「陶臣」,人們尊稱其為「子」。這個「子」,是孔子的「子」,是先生的意義,是有所授受的意義,後世祀奉其為陶神。
寧首制陶器,是下了一番工夫的。泥土被固定的火種燒出陶質,是要經歷日積月累,出自天然。
人工燒出、發明出陶器來,需要大作為。寧起初怎麼也燒不成器。
後世人們形容一個人成器伍早襲不成器,便出自這里。寧燒陶器燒出哲學來了。
後世儒家、道家的道器學說與爭論,淵源於上古寧的思考。哲學往往一句話也不說,寧蹲下身子燒起火來,寧突然跳入火中,直到火中出現了五彩火焰,寧隨著五彩火焰向高度上升,直到寧的陶窯中燒出「神器」。
文化很有意味,「寧」通「擰」,把什麼東西擰成什麼樣子,多少個世紀後,當陽峪絞胎瓷「絞胎」的意思,依然是把制陶、制瓷的胎擰出花紋,依然離不開寧封子的寧文化淵源。自古焦作人要成就大事,也總憑了焦作人天性中具有的那股擰勁。
您好!斷雲澤為您解答:
這里是人類始祖的發源地,有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原始社會末期,位於黃河流域中游的懷川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這里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封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國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脈地。 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葯王孫思邈活動遺跡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葯的起源。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歷法之根,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凈影寺的猿拳,證明懷川是中華武術之根,這里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希望您滿意!來自團隊 新蘭史海
懷川大地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傑,焦作地下文明積淀層層疊疊,地上文化布落洋洋灑灑。
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體,不可分割。 這里是人類始祖的發源地,有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
原始社會末期,位於黃河流域中游的懷川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這里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卦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國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脈地。
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葯王孫思邈活動遺跡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葯的起源。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歷法之根,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凈影寺的猿拳,證明懷川是中華武術之根,這里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這里是諸多大師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韓愈等數不清的歷史名人在此或游歷、或隱逸、或葬歸於此。
魏晉時的「竹林七賢」曾在修武百家岩隱居游覽,影響頗大。 焦作地處黃河中下游北畔,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具有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
早在七八千年前,這里就有人種植粟等糧食作物。從焦作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除發現有大量的石鏟、石斧、石鐮、蚌刀等生產工具外,還有水井、房屋等原始農業生產跡象。
春秋戰國時期,當地的農業已十分發達。焦作古代的手工業也十分發達。
以采礦、冶煉、制陶、編織和工藝美術為主。戰國時期已有了煤炭開采業,至明清時期具有了相當的開采規模,延續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稱。
從考古發掘的文物看,春秋時期這里已開始青銅器製作,東漢時山陽已成為全國較大的冶煉基地之一,宋代出現了以製作兵器、農具為主的作坊群。 據史志記載,全市有60座歷史古城,其中城區有6座;祠廟335所,其中城區70多所,現在統計,全市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833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44處,縣級492處,城區內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214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6處,市級81處。
道清鐵路、澤煤盛礦井、福公司辦公房和錢庄等體現著近代煤城的歷史;焦作工學院(今河南理工大學)是河南省最早的高等院校。傳統的歷史文化在當今焦作仍熠熠閃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黃帝時期,是一個中華民族發明創造的時代,農耕、住宅、漁獵、制衣、蓄水、製作陶器等百業興起。皇帝崇尚「科學」,對於有發明創造的人,就封官加賞,指派他專門負責某一個行業的事務,發揮其專長。
焦作一帶為「寧」的封地。寧是一個人名,是焦作一帶的部落首領。
這一帶土地,也因此部落首領的名稱,被稱為「寧邑」。至今修武簡稱為寧,雲台山名為「寧北山」,就是因為有著這么一個文化淵源。
黃帝的名字,出自對黃色的土地的開發,對農業的開發。同一個時期,寧這個人為什麼被以寧命名?是與家庭血緣文化有關,與生育文化有關。
是寧這個人結束了無家族、家庭的人類社會狀態,開始以血緣關系組成家庭居住方式,以生育親養關系區別、延續、壯大後代。創立了以家庭作為社會細胞的社會組織方式。
焦作一帶,故稱懷川,又叫河內。黃帝部落活動於河南、河東,開始了農業文明的時候,三河之中的河內寧部落,開始了家族文明。
河內,山環水抱之間,河流縱橫,湖澤相連,水豐土咸,林草深密。多水之鄉的寧人,崇尚火;家族文化的肇始,需要火。
泥土中固定保留火種的地方,泥土燒出陶質,給了寧人製作陶器的靈感。 寧地的土質適合製作陶器,這有後世當陽峪製作絞胎瓷、絞胎陶為證,有宋代焦作遍地陶窯、瓷窯為證。
寧首制陶器,擅長製作陶器,黃帝封其為「陶臣」,人們尊稱其為「子」。這個「子」,是孔子的「子」,是先生的意義,是有所授受的意義,後世祀奉其為陶神。
公元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義大利人羅莎第以代理牧師身份,打著調查「中日戰後情形」的旗號來到中國,發現了焦作這塊蘊藏著優質無煙煤的寶地(焦作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選作皇家專用)。羅莎第返回歐洲後,於1897年3月在英國倫敦坎農街10號組織起了一個英意聯合公司,並按照英國法律注冊,命名為英國福公司,簡稱福公司,隨後在北京設立辦事處,由英國駐滬總領事詹美森任總董,策劃掠奪山西和焦作的煤炭資源。
他們採用施加壓力,玩弄經濟手段等方式,迫使清朝 *** 就範,並通過河南巡撫劉鶚做英國福公司買辦,來拓展福公司在華業務。1898年3月27日,由光緒皇帝欽准,清 *** 總理衙門與福公司簽定了《河南開礦制鐵以及運輸各色礦產章程》合同九款,1902年7月20日,福公司在未經清 *** 正式簽約批準的情況下,公然開工修築道口三里灣碼頭至焦作礦區的鐵路。
該年年底才與清 *** 議定道(當時浚縣道口鎮,今滑縣道口鎮)澤(當時山西澤州,今山西晉城市)。
1、花木蘭傳說(虞城縣) 2、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汝南縣) 3、盤古神話(泌陽縣、桐柏縣) 4、白蛇鬧許仙傳說 (鶴壁市淇濱區) 5、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武陟縣、汝南縣、西平縣、遂平縣) 6、柳毅的傳說 (衛輝市) 7、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輝縣市) 8、邵原創世神話群 (濟源市邵原鎮) 9、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 (固始縣) 10、愚公移山傳說 (濟源市) 11、趙氏孤兒傳說 (溫縣) 12、大禹神話傳說 (禹州市) 13、王莽攆劉秀傳說 (西平縣、遂平縣) 14、靈寶黃帝傳說 (靈寶市) 民間美術(9項) 1、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 2、黃河澄泥硯 (鄭州市惠濟區、孟州市、陝縣) 3、汴京燈籠張 (開封市) 4、柘城李秀山泥塑 (柘城縣) 5、農民畫 (舞陽縣、汝南縣) 6、虢州石硯 (靈寶市) 7、秦氏絹藝 (滑縣) 8、方城石猴 (方城縣) 9、民間剪紙 (陝縣、靈寶市、盧氏縣、輝縣市、魯山縣) 民間音樂 (13項) 1、板頭曲(南陽市) 2、中州箏派 (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籌音樂 (許昌市) 4、司馬懿得勝鼓(溫縣) 5、超化吹歌 (新密市) 6、嗩吶 (沁陽市) 7、大銅器 (西平縣、遂平縣、郟縣) 8、河南盤鼓 武陟縣、開封縣) 9、官會響鑼 (項城市) 10、軋琴 (舞鋼市) 11、信陽民歌 (信陽市) 12、鄭王詞曲 (沁陽市) 13、西坪民歌 (西峽縣) 民間舞蹈(13項) 1、火龍舞 (孟州市) 2、蘇家作龍鳳燈 (博愛縣) 3、高抬火轎 (沁陽市) 4、齊天聖鼓 (靈寶市) 5、 *** 秧歌 (項城市) 6、大仵民間舞蹈 (柘城縣) 7、跑帷子 (湯陰縣) 8、花挑舞 (固始縣) 9、艾庄銅器舞 (許昌縣) 10、豫西獅舞(洛陽市大里王獅舞、鞏義市小相獅舞) 11、麒麟舞 (蘭考縣、睢縣) 12、火綾子(商城杈傘舞) (商城縣) 13、雙人旱船舞 (臨穎縣) 民間戲劇及曲藝(28項) 1、豫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2、曲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越調(周口市) 4、大弦戲(滑縣、濮陽縣) 5、羅卷戲 (汝南縣、滑縣、內黃縣、通許縣*、范縣、鄧州市) 6、目連戲(南樂縣) 7、道情(太康縣) 8、宛梆(內鄉縣) 9、四平調(商丘市、濮陽縣) 10、大平調(濮陽縣、滑縣、延津縣) 11、皮影戲 (靈寶市、羅山縣) 12、杠天神 (新蔡縣) 13、懷梆 (沁陽市) 14、河洛大鼓(洛陽市) 15、河南墜子(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16、王屋琴書 (濟源市) 17、灶書 (固始縣) 18、絲弦道 (平輿縣) 19、鑼鼓書 (三門峽市) 20、清豐縣柳子戲 (清豐縣) 21、河陽花鼓戲 (孟州市) 22、二股弦 (武陟縣) 23、光山花鼓戲 (光山縣) 24、南陽曲藝 (南陽市) 25、扁擔戲 (新蔡縣) 26、揚高戲 (三門峽市) 27、二夾弦 (開封市、睢縣、滑縣、延津縣) 28、落腔 (內黃縣、輝縣市、長垣縣、淇縣) 體育競技及雜技(2項) 1、東北庄雜技 (濮陽市) 2、心意六合拳 (漯河市、淮陽縣) 手工技藝(13項) 1、杜康釀酒工藝(伊川縣、汝陽縣) 2、鈞瓷燒制技藝 (禹州市) 3、鎮平玉雕工藝 (鎮平縣) 4、泥咕咕 (浚縣) 5、棠溪寶劍鑄造工藝 (西平縣) 6、汝瓷燒制技藝 (寶豐縣、汝州市) 7、唐三彩 (洛陽市) 8、汴綉工藝 (開封市) 9、太平車製作技藝 (平輿縣) 10、五里源松花蛋製作技藝 (修武縣) 11、武陟油茶製作技藝 (武陟縣) 12、東岸桃核雕花工藝 (上蔡縣) 13、寶豐酒釀造工藝(寶豐縣) 民俗節慶(6項) 1、「重陽節」民俗 (上蔡縣) 2、大營社火 (陝縣) 3、浚縣民間社火 (浚縣) 4、打鐵花 (確山縣) 5、地坑院民俗 (陝縣) 6、東西常罵社火 (靈寶市) 文化空間(10項) 1、馬街書會 (寶豐縣) 2、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陽縣) 3、浚縣正月古廟會(浚縣) 4、老子生日祭典 (鹿邑縣) 5、帝舜傳說 (濮陽縣) 6、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新鄭市) 7、洛陽關林朝聖大典 (洛陽市) 8、嫘祖祭典 (西平縣) 9、火神祭祀 (商丘市睢陽區) 10、中嶽古廟會 (鄭州市) 民間知識(8項) 1、少林功夫(少林寺) 2、太極拳(溫縣) 3、八卦符號文化(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4、洛陽牡丹栽培技藝 (洛陽市) 5、洛陽水席 (洛陽市) 6、開封又一新糖醋軟熘鯉魚焙面 (開封市) 7、開封馬豫興桶子雞 (開封市) 8、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 (開封市) 中醫中葯(5項) 1、洛陽正骨 (洛陽市) 2、百泉葯會(輝縣市) 3、針灸銅人 (河南省中醫葯管理局) 4、四大懷葯種植與炮製 (焦作市) 5、禹州中醫中葯炮製技藝 (禹州市)。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焦作市北依太行與山西省接壤,南臨黃河與鄭州、洛陽相望,地理坐標北緯35º10′- 35º21′,東徑113º4′-113º26′之間,東西長約32。
5公里,南北寬約19。7公里。
焦作地處黃河南北之通道,扼晉豫兩省之要沖,自古就是豫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焦作市面積4072平方千米,2012年焦作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110平方公里。
地貌 焦作市是一個天然的地下水匯集盆地,北部山區及晉東南山地約1400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區,均為焦作地下水的補給區,這些地區的淺層地下水和部分降水,在復雜的地質構造控制下,匯集到該市,形成較為豐富的岩溶水資源,已探明地下水儲量35。 4億立方米。
[10] 在焦作北部太行山南麓分布著約500平方公里的山前崗地和礫石傾斜平地,地質堅硬穩固,地層耐力巨大,且近鄰礦點、水源、交通干線和城鎮,是極為理想的工業用地,同時也非常適宜建造高層建築。[11] 水文 焦作是華北地區的富水區,有充裕的地表水資源,境內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條,有引沁渠、廣利渠兩大人工渠,有群英水庫、青天河水庫、白牆水庫、順澗水庫等較大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中心城區斜穿而過。
氣候 焦作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冬冷夏熱、春暖秋涼,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8°C-14。
8°C,7月最熱,月均氣溫為27-28°C,1月最冷,月均氣溫為-3-1°C,歷史極端最高43。6°C(1966年6月22日),歷史最低氣溫:-22。
4°C (1990年2月1日)。
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與山西晉城市接壤,南臨滔滔黃河,與鄭州市、洛陽市隔河相望,東臨新鄉市,西臨濟源。
焦作古稱山陽、懷州,是華夏民族早期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現存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朱載堉、許衡及竹林七賢山濤、向秀等歷史文化名人故里。
焦作是中國太極拳發源地。擁有雲台山、神農山、青天河等3個5A級景區,CCTV焦作影視城、圓融無礙禪寺等3個4A景區,韓愈陵園、群英湖、穆家寨生態農業觀光園、蒙牛乳業工業旅遊區4個3A景區,朱載堉紀念館1個2A景區~
殷墟,殷墟,三千年前的商代遺址,世界文化遺產,甲骨文和司母戊鼎出土地,絕對值得一游!殷墟所屬地區:河南安陽安陽市區,門票90元,【同程價】:¥80,含宮殿宗廟遺址、殷墟博物館和王陵遺址3個景區,綠草茵茵,洹河環繞,景色非常美。不愧為世界文化遺產,景區建設大氣,肅穆,又並不枯燥。看著實實在在的甲骨卜辭,感受文化的浸潤,實在受益良多。
殷墟,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陽市的西北郊,橫跨洹河南北兩岸。古稱「北蒙」,甲骨文卜辭中又稱為「大邑商」、「邑商」,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
『陸』 焦作市民風民俗
圪蹴吃飯
焦作一帶鄉村,男人們吃飯是不就汪悶頃桌子吃飯的,喜歡圪蹴著吃。吃飯地點也不在家中,往往是夏天在村中的井台、院中的過道,冬天就在屋後的朝陽牆根等處吃飯,吃飯用的都是如同盆一般的大號海碗,食量大的可吃兩碗。
幾條壯漢邊吃邊聊,吃罷飯再吸上幾袋毛煙,別提有多愜意,然後或侃大山,或打賭,或談古論今,空碗自然由家人來收回。男人們用這種方式處處在眾人面前顯示自己的「爺們兒氣」。
過道乘涼
焦作傳統的四合院中大門通向院落之間都有一條長長的過道,長有10多米,短的也有六七米。
鄰里之間,其樂融融
一到夏天,穿堂風襲來,女人們做女工、男人們吃飯,都在過道中乘涼。女人們東家長西家短嘮叨個不停,男人們則赤裸上身,吃飯納涼,嬰幼兒也在小木車內休息玩耍。
端餃子
在過去,普通人家只有到了春節才能吃上餃子,餃子自然成了人們飲食中不可多得的食物,家中凡遇到家慶活動,或是改善生活等不尋常的日子,才能吃上餃子。
如遇自家吃餃子,別人家沒吃餃子,和睦的鄰居就會多煮上幾碗,然後挨家挨戶送上一碗,受者也不推辭,總是笑納,然後在家中分吃一碗餃子解解饞。鄰居之間親如一家,窮幫窮,互相照應,形成民風。
百家飯
俗語說:豬吃搶食上膘,人吃百家飯長得結實。鄰里之間遇到開飯時間,都會給鄰家的小孩一些好吃的。小孩們也會東家瞅瞅,西家看看,看著有好吃的就吃。大人們也不見怪,也不責備,任由他吃東家,喝西家,因為他們深信,吃百家飯的孩子會長的更結實。
千家衣
有一種說法,孩子吃「百家飯,穿千家衣」,會平安健康,人們都希望孩子無病無災免遭夭折,就會向鄰家索取他們的舊童裝穿,同時也會主動為鄰居家的孩子提供舊衣、舊褲穿。這些其實都是窮的原因,孩子們就通過這種拾衣穿,困陸逐漸長大成人,直到十幾歲之後才能不再拾衣服穿,才能擁有一套按自己體格裁剪的衣服。
有的人家為體現穿千家衣的風俗,就收集各家布頭,剪成小塊三角形,用三角布拼成大塊花布,寓意千家衣,圖個吉利。
借屋相親
「窮不幫窮,誰照應;隔著牆是兩家人,推了牆就是一家人」,這是舊時人們的鄰里觀念,家中男孩兒到了結婚的年齡,往往因為家徒四壁,沒人提媒。倘若有人提親,就會向條件稍好的鄰家提出借屋相親以粉飾自己的家境,贏得女方的好感,促成婚姻。
這種借屋相親,是過去窮的產物,女方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圖的就是一個老實,房子其實不算什麼,只要人忠厚老實就行。到了後來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成為時尚,人們又開始向擁有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的家庭借用一罩拆時,以顯「富貴」,促成婚姻。
門頭鑰匙
無論是在城鎮還是農村,早年人們出門走動,鎖門是不帶鑰匙的,鑰匙往往是掛在門頭上,或是掖在門頭上方,或是藏在門檻下邊的縫隙里。鎖門僅僅是防雞防狗進屋亂折騰,對人是毫不設防的。這種民風的出現也許是配鑰匙需要花錢,但主要的原因還是民風淳樸,社會安定,鄰里之間知根知底,不需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