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趣味數學內容是什麼
《趣味數學》共十章主要有奇妙的數、算術中的智慧、迷人的圖形與空間、表字母代替數、推理的魅力、有趣的概率、形形色色的悖論、數學游樂園、數學家逸事等內容。
趣味數學源局穗掘於生活中的點滴,細致的觀察生活,數學無處不在,如商場賣東西的效應線性規劃圖,如學慣用的筆,可以用多久,如擠牙膏,如打鳥,如水池放水,當我們把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族念結合了數學,就會形成我們稱謂的趣味數學。可以說數學無處不在,趣味處處都有。
趣味數學的相關故事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桐核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於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
但是田忌採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㈡ 趣味數學故事_
趣味數學故事_500字
【趕牛過河】
題目:
牧童騎在牛背上趕牛過河,共有甲、乙、丙、丁4頭牛。甲牛過河需1分鍾,乙牛過河需2分鍾,丙牛過河需5分鍾,丁牛過河需6分鍾。又知,每次只能趕兩頭雹悔牛過河。那麼牧童要把這4頭牛都趕到對岸最少要用幾分鍾?
小朋友們在進行這類題目的計算時,孩子們需要將所有的情況都列舉出來,然後,選擇最優的,因此,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情況吧。
第一次,牧童趕甲、乙兩頭牛過河,用2分鍾;然後騎甲回來,用1分鍾。
第二次,牧童趕甲、丙兩頭牛過河,用5分鍾;然後再騎甲回來,用1分鍾。
第三次,牧童趕甲、丁兩頭牛過河,用6分鍾。
總共用了:2+1+5+1+6=15(分鍾)
然而,這並不是最短的時間,實際最短的時間是13分鍾,為什麼呢?
最優的方案:
第一次,牧童趕甲、乙兩牛過河,用2分鍾;然後騎甲回來,用1分鍾。
第二次,牧童趕丙、丁兩頭牛過河,用6分鍾;然後騎乙牛回來,用2分鍾。
第三次,最後趕甲、乙過河,用2分鍾。
這次四頭牛全部過河,只需用:2+1+6+2+2=13(分鍾)
原因分析:在第一種方案的時候,只考慮回來的時間要最少,卻將用時最多的兩牛分開過河了。讓用時最多的兩牛同時過河,再騎用時較少的牛返回,不是更省時嗎?
鵬鵬是五年級的小朋友,叢慧在學習中,一直是班級中最棒的學生,他的各科成績都很好,其中有一科是最值得大家學習的,那就是他的數學,他最喜歡有難度有挑戰的數學題目,有時候在夢中也會做數學。
那天,他做了一個夢。
在夢中,鵬鵬還在做數學題目,在他的數學練習本上寫著一個大大的「8」,鵬鵬看著這個數字8,它突然就開始說了,這個8把鵬鵬嚇了一大跳,8突然間告訴鵬鵬了一個秘密,它說:「我其實是天上的神仙,一次不小心才到的民間,知道你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我想考考你」。聽了8的話,鵬鵬高興極了,他講到:「快把題目告訴我吧」。
只見8在鵬鵬的面前一揮就出現了一個題目,題目是這樣的,運用你所學習過的數學符號在這些數字之間間隔,使最後的運算結果得到8.
1234=8,
12345=8,
123456=8,
1234567=8,
12345678=8.
鵬鵬還沒來得及做這道題就從夢中醒來了,第二天,他來到學校,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他們一起完成了這道題,下面,就是他們運算的展示。
12÷3+4=8,
12-3+4-5=8,
(1+2+3+4)÷5+6=8,
(1+2-3)×4+56÷7=8,
[1×(2+3-4)+56+7]÷8=8.
這個神仙8是不是很有意思,如果你也喜歡數學,那就拿起你的筆進行運算吧。
趣味數學聯系生活講數學,聯系生活學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能夠真正將數學融入生活,激發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來看一下這篇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滲肆答吧!
星期天,阿星全家坐著爸爸的摩托車外出踏青,晚春的郊外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阿星躺在草地上,無暇顧及這美好的春光,為沒能幫卡卡奇找到能源而苦惱,爸爸的一句話又讓阿星看到了希望。爸爸查看油箱後說:回家後得加汽油了,要不明天就不能騎摩托車了。阿星興奮的說:爸爸,回家後你給些汽油我。
爸爸一口回絕道:小孩子要汽油干什麼?既不能吃更不能玩!阿星不能說出外星人卡卡奇的秘密,只能說:我只要一小杯,我們科學課要用汽油做實驗。爸爸這才答應了。
一到家,爸爸拿出好幾瓶汽油准備給摩托車添油,阿星急著要。爸爸卻改口說道:除非你能回答上我的問題:現在我的摩托車里沒汽油,如果我倒進4瓶汽油後連車共重133千克,如果我倒進7瓶汽油後連車共重139千克,你能求出一輛摩托車和一瓶汽油各重多少千克嗎?
阿星想了想後說道:太簡單了!用(139-133)(7-4)=2千克,再用133-24=125千克。每瓶汽油重2千克,摩托車125千克!爸爸欣慰的稱贊道:阿星這段時間的數學可大有長進!阿星得意的說:那當然了,卡卡奇天天教我數學!爸爸:哪天把卡卡奇帶回家,我們得好好謝謝他!阿星知道自己說漏嘴了,沒敢接話,就倒了些汽油就鑽進自己的書房和卡卡奇做起了試驗。
數學、奧數的學習是枯燥的,怎樣才能激發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愛上數學呢?不如從小學數學趣味故事開始啟發孩子的數學思維。
【勇敢的數字4】
數字4和數字10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它們之間從來沒有因為什麼事情而鬧過脾氣,但是,後來很多數字都和10講:「你看看,你比4大那麼多,你也比它厲害,為什麼要和它平起平坐。」別人的這些話,在數字10看來也很有道理,於是,它對數字4總是鄙視和瞧不起。
剛開始數字4不在意,但是,有一天數字4實在忍無可忍了,就勇敢的向數字10發起挑戰,數字4說:「我之前和你是好朋友,希望以後也是,我要是證明自己不弱小,那麼請你以後不要再鄙視我」。聽了數字4的話,數字10也覺得有道理。
用四個4和適當的數學符號,可以分別得到1、2、3、4、5、6、7、8、9、10.
4÷4+4-4=1,
4÷4+4÷4=2,
(4+4+4)÷4=3,
4+4×(4-4)=4,
(4×4+4)÷4=5,
(4+4)÷4+4=6,
4+4-4÷4=7,
4+4+4-4=8,
4÷4+4+4=9,
(44-4)÷4=10.
看到數字4的這些展示,數字10慚愧的地下了頭,後來它們還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代數學這個詞,是從拉丁文來的,不過它最早的源頭是阿拉伯文。因為發明這個詞的人是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模。
花拉子模大約生活在1400年前,出生在波斯北邊的城市花拉子模,所以他的名字也叫這個。據說他出生於一個商人的家庭,所以有機會跟著父親的商隊到處游歷。他到過阿富汗、印度好多國家,後來定居在巴格達,所以,他對這些國家的科學都非常了解。後來,他擔任了阿拉伯王朝的官員,對天文、地理、數學都很精通。
花拉子模生活在阿拉伯王國最強大的時代。那個時候,阿拉伯正在不斷對外擴張,它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個大洲。中國的史書上把它叫做大食國。大食國吸收外國的文化,把希臘、波斯和印度的書籍都翻譯成阿拉伯文。所以,阿拉伯科學家就有很多可以研究的資料。花拉子模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研究代數學的。
花拉子模寫了一本書,叫做《代數學》。他在這本書里討論了方程的解法,第一次給出了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還把方程的解叫做根。這個說法一直用到現在。
趣味數學故事《代數的由來》:後來,這本書傳到歐洲。有個叫羅伯特的科學家把它翻譯為還原於對消的科學,也叫做方程的科學。這就是拉丁文裡面的代數學。這樣,歐洲的數學家們也了解了代數的知識,後來還有許多人不斷地去研究它。
在中國,代數學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1859年,那個時候還是清朝。中國數學家李善蘭和一個英國數學家一起,翻譯了一本英國的代數學方面的書,當時就定名為《代數學》。李善蘭還指出了,所謂代數學,就是用符號來代表數字的一種方法。
花拉子模的《代數學》這部偉大的作品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財富。
游戲規則是這樣的:兩人各伸出一隻手,一隻手只有5個指頭,任意出幾個指頭。一邊出手,一邊說數,如果誰說的數正好等於兩個人伸出的指頭數的和,誰就算贏。有人認為,這完全沒有規律,贏都是靠運氣,雙方贏的機會相同。其實,仔細分析,其中還和學過的數學知識密切相關呢。
下面先分析甲出0時的情況,乙可能出0、1、2、3、4、5,和就是乙出的手指數;
甲出1時,乙可能出0、1、2、3、4、5中的任意一個,出不同的手指,和也不同,最後的和是乙每次出的手指數加1。
甲乙兩人手指的組合形式,還有以下24種:
甲出2,乙出0、1、2、3、4、5,和是2、3、4、5、6、7;
甲出3,乙出0、1、2、3、4、5,和是3、4、5、6、7、8;
甲出4,乙出0、1、2、3、4、5,和是4、5、6、7、8、9;
甲出5,乙出0、1、2、3、4、5,和是5、6、7、8、9、10。
孩子們好好看看上面的分析,是不是對答案也有所期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如何才能夠取勝吧。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在這些組合中,指頭和為0、10的情況各一種;和為1、9的各兩種;和為2、8的各3種;和為3、7的各4種;和為4、6的各5種,和為5的共6種。可見,和為5的組合最多,也就是說,說5贏的機會相對較多。因為不管對方出幾個指頭,你都可以和它湊成和為5。除此之外說別的數則不然,比如說2,對方要出2個以上指頭,你怎麼出也不行;再如說8,對方要出8個以下指頭,你怎麼也無濟於事。
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讀完了《趣味魔術與數學故事》。
這本書寫了許多數學故事和迷惑人心的有趣魔術。我第一次看這么有意思的數學書籍,並知道了數學的空間是那麼的寬大,無處不在,也知道了生活離不開數學。
這本有趣的書寫了許多事例,讓我講幾個來聽一下吧!有一天,作者去了一家大演院看魔術,一走進去就看見一個13歲小男孩出現舞台上,他的助手飛快地潛入觀眾席,邊比試邊拿起觀眾的物品,提問舞台上的小男孩,結果小男孩在既遠又昏暗的環境下毫不猶疑一一回答正確,觀眾發出暴風雨般的掌聲和熱烈的歡呼聲。作者非常驚訝,神奇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小男孩身上,想探個究竟,可小男孩遲遲猶豫著不肯說出真相,最後作者依依不捨的把自己珍藏郵集給了喜愛郵票的小男孩,才換來那「神奇」的答案。原來這一切奧秘來自簡單的「數字」。魔術師是利用了數字來暗示某一個物體,達到「神奇魔幻」的效果。如:「1」代表手提包;「2」代表煙;「3」代表銅幣等等。書中還說道「非凡的記憶」也是通過數字給單詞編號......數字魅力竟如此之大,吸引千千萬萬好奇的目光。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事物可以用數字編號,如:「三八」代表婦女節、身份證號碼、學生的學號......
數學是研究數字之間關系的科學,它把抽象的數字變成具體可感的物體,把無形變成有形。數字就像是數學的衣裳,數字是數學的根本,正如「20xx」是個充滿希望的「數」啊!
讀數學故事,學數學知識!這本書還有許多有用的知識與有趣數學故事在等著我們。
歐拉和馬克都出生在城市,他倆決定跟隨種葡萄的大伯到農家去看看。他倆走進大伯家的園子,看到大伯的兩個兒子正在園里摘黃瓜,馬克看到滿滿一籃子的黃瓜問道:「你倆摘了多少根黃瓜?」頑皮的小兒子沒有回答卻拍手唱起了童謠:「兄弟二人摘黃瓜,一共摘了七十八,哥哥多摘整八根,二人各摘多少瓜?」歐拉一聽笑道:「哈哈,小朋友考我們呢。」他想了想說:「弟弟摘了三十五,哥哥摘了四十三。」
歐拉和馬克隨大伯來到後園,見大媽正在河邊喚鴨子歸籠,歐拉熱心的問道:「大媽一共有多少只鴨,我們幫你趕吧。」大媽同樣也樂呵呵的唱道:「太陽落山晚霞紅,我把鴨子趕回籠。一半呆在水中叫,一半的一半進籠中。剩下十五圍著我,我的鴨子共多少?」馬克怕歐拉搶先了,連忙說:「我知道,15×2×2=60隻。」
晚上,歐拉和馬克與大伯一家圍坐在葡萄架下,大伯抱來一個大西瓜,笑呵呵的遞給歐拉一把切瓜刀說:「要說稀奇不稀奇,這兒有個切瓜題,三刀切成七塊瓜,吃完剩下八塊皮。」歐拉為難的說:「切成七塊不難,可是怎麼吃完有八塊皮呢?」馬克提示著在台上畫了個三角形,歐拉看後一拍腦門說道:「我知道了!」歐拉切完瓜也不甘示弱,說道:「稀奇稀奇真稀奇,刀切西瓜有難題,一個西瓜大又圓,四刀切成九塊齊,吃完卻剩十塊皮!」
歐拉和馬克又愉快的度過了一天,躺在床上,他倆由衷的感嘆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有一天,阿凡提騎著自己的小毛驢來到田邊。他四處欣賞著美麗的田園風光。突然,聽到有人叫他,回頭一看,原來是兩位給地主巴依老爺幹活的佃農。阿凡提忙問:「兩位朋友有什麼事嗎?」其中一位農民說:「阿凡提,我們遇到一個難題,想來請教你。」然後這位農民就把這個難題的由來講了一遍。原來,這兩位農民被地主巴依老爺僱傭幹活,眼看到發工錢的時候了,地主卻打起了壞主意。他和賬房先生一計算,要給這兩位農民各20塊銀元。地主心裡非常不樂意,彷彿拿走他的錢就像割他的肉一樣。於是和老婆一起想出了個主意,
阿凡提聽完,笑了笑說:「兩位朋友不用擔心,你們只要按我說的去辦,保證能拿到工錢,而且還能賺取路費。」阿凡提講完,把兩位農民叫到眼前。悄悄地把解難題的辦法告訴了兩位農民。兩位農民聽了以後,非常高興,對阿凡提千恩萬謝。
第二天早晨,巴依老爺和老婆一起來到地里檢查兩位農民任務完成的情況。巴依老爺以為兩位農民這次肯定一分錢都拿不到,所以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可是走到地邊卻發現麥子正好割了1/7畝。兩位農民說:「老爺,你的任務我們已經按時完成了,你也該給我們工錢了吧!」巴依老爺沒辦法,只得叫賬房先生給了農民工錢。
答案解析:
我們可以看出1/6=1/2-1/3,1/12=1/3-1/4;1/20=1/4-1/5;1/30=1/5-1/6,1/42=1/6-1/7,所以原式=1/2-1/2+1/3-1/3+1/4-1/4+1/5-1/5+1/6-1/6+1/7=1/7。所以兩位農民要割1/7畝地。解這類分數題目關鍵在於拆分,然後消元,實現簡化的目的。21:30:31
一天,閑得無事,就在老家鄰近的院子逛逛,恰好碰到一位老木匠(這位老木匠是本村的,我們都認識)在給一人家做木貨。我們相互打了招呼。隨後,老木匠用捲尺量一個木桶的底,量得周長為4尺。老木匠說:「吳老師,你是一位老師,我出個問題給你算算,剛才這只木桶的半徑是多少寸?」我一時語塞,說:「老師傅,一時用口算算不出來。」
緊接著老木匠就一口報出底面半徑約等於6寸4。我聽到老木匠報出木桶的底面半徑,一時很吃驚。
我在心裡用公式C=2πr檢驗老木工的計算結果,感到很困難,就用紙筆檢驗: r=(C/2π)≈(40寸/2×3.14)≈6.37寸≈6.4寸。
結果與老木匠的結果只相差那麼一點點,而老木匠的計算方法是多麼的快,又是多麼的准確。
這時,我興趣更濃,請老木匠說說他的計算方法。老木匠說:「就六個字:尺變寸,加六成。」原來老木匠的計算方法是這樣:四尺變四寸,四六得二寸四(即4寸×0.6=2.4寸),共4寸+2.4寸=6.4寸。
隨後,我又舉了一例:如果圓周長為3尺,用老木匠的演算法是:三尺變三寸(尺變寸),三六一寸八,共得3+1.8=4.8(寸)。
用公式C=2πr檢驗:r=(C/2π)≈(30寸/2×3.14)≈4.78寸≈4.8寸。
結果相差無幾。這是為什麼呢?
回到家裡,我對「尺變寸,加六成」的`演算法進行了一番研究:
設圓周長為C,半徑為r,用代數式來表示這種演算法是:
r=(C/10)+0.6×(C/10)=16C/100,π=C/2×(16C/100)=3.125。
原來,老木匠把圓周率π當作3.125,盡管有誤差,但演算法簡便,在估計半徑時很實用。
這是什麼話!語文老師和外語老師大為驚訝,異口同聲,喊了起來。
數學老師笑著說,不明白我的意思?寫下來就知道。
只見數學老師不慌不忙,在紙上把三句話寫出來,再畫一道橫線,添一個加號,成為一道加法算式:
外語老師往數學老師肩上拍一掌,說:還是算式謎?
語文老師搶過筆來,一面研究算式,一面問道:還是每個漢字表示一個數字,不同漢字表示不同數字?
數學老師說,對,老規矩。不過今天這道式子格外精巧,每一行的九位數里都是從1到9,一個數字不漏。
答案很快求了出來,是:
123456789+864197532=987654321。
游覽秀麗山川,令人心曠神怡,領略生活的自然美。
好詩、好詞、好文章,來自生活,精心提煉加工以後,高於生活,可以從中體會語言美。
數字、圖形和數學題,同樣來自生活,通過科學的抽象概括,揭示生活中的內在規律,蘊涵一種和諧的數學美。
語文老師說,我的印象可以概括成一句話:
青山、碧水,勁松、千峰秀。
外語老師說,受你的啟發,我的印象也可以概括成一句話:
秀峰、千松勁,水碧、山青。
外語老師受到的啟發真不小,把語文老師那句贊美詞整個兒倒過來讀,就成了外語老師的贊美詞。當然這也是一種絕妙的創造,因為不是任何一句話都能倒過來讀的。
數學故事杯子里的互質數
從前,在匈牙利,有一個叫埃杜斯的數學家。他聽人說,有個叫波沙的12歲男孩,非常聰明,特別能解數學題。埃杜斯就想,應該去考考他,看看這個小孩是不是真的像別人說的那麼聰明。
埃杜斯就找到了波沙的家,見到了小波沙。波沙家的人熱情款待了他。他向波沙提了一個問題:從1、2、3直到100,隨便取出51個數,至少有兩個是互質數的,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
什麼是互質數呢?比如說,2和7,它們之間沒有公約數,我們就稱它們為互質數。
波沙想了一會兒,就知道這個體該怎麼解了。只見他把爸爸、媽媽和埃 杜斯先生面前的杯子都拿到自己的面前,說:先生,比如說這幾只杯子是50個。我把1和2這兩個數放進第一個杯子,把3和4這兩個數放進第二個杯子,這樣兩個兩個地往杯子里放,最後把99和100兩個數放進第50個杯子,我這樣放可以吧?
埃杜斯先生點點頭。
小學趣味數學故事《杯子里的互質數》:小波沙又說:因為你剛才說,要從裡面挑出51個數,所以至少有一隻杯子里的數全被我挑走,而連續兩個自然數,當然就會互質了!
埃杜斯先生問:你為什麼這么說兩個連續的自然數會互質呢?
波沙說:如果兩個相鄰的自然數,一個是a,一個是b,他們如果不互質,那麼他們倆就必然有大於1的公約數c,那麼c一定是b-a的約數。可是b-a又等於1,不可能有大於1的約數。既然不可能,那就說明兩個相鄰的自然數一定是互質的!
埃杜斯先生感嘆地說:你答得真好啊!
小熊的媽媽生病了,為了能掙錢替媽媽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魚,趕早市到菜場賣魚。
一天,小熊剛擺好魚攤,狐狸、黑狗和老狼就來了。小熊見有顧客光臨,急忙招呼:「買魚嗎,我這魚剛捕來的,新鮮著呢!」狐狸邊翻弄著魚邊問:「這么新鮮的魚,多少錢一千克?」小熊滿臉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搖搖頭:「我老了,牙齒不行了,我只想買點魚身。」
小熊面露難色:「我把魚身賣給你,魚頭、魚尾賣給誰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這剩下的誰也不願意買,不過,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點魚肉。這樣吧,我和黑狗牙好,咱倆一個買魚頭,一個買魚尾,不就既幫了狼大叔,又幫了你熊老弟了嗎?」小熊一聽直拍手,但仍有點遲疑:"好倒好,可價錢怎麼定?」
狐狸眼珠一轉,答道:「魚身2元1千克,魚頭、魚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嗎?」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兒畫了畫,然後一拍大腿:「好,就這么辦!」四人一齊動手,不一會兒就把魚頭、魚尾、魚身分好了,小熊一過秤,魚身35千克70元;魚頭15千克15元,魚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著魚,飛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魚頭魚身魚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想:我60千克魚按4元1千克應賣240元,可怎麼現在只賣了95元……小熊怎麼也理不出頭緒來。
數學、奧數的學習是枯燥的,怎樣才能激發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愛上數學呢?不如從小學數學趣味故事開始啟發孩子的數學思維。
可愛的小豆子在周末的時候跟爸爸要了一毛六分去並冰激凌吃,張奶奶是買冰激凌的,看到很多人在排隊買冰激凌,一邊要拿冰激凌,一邊還要算錢,所以非常地忙。
這個時候,小豆子跟張奶奶說,可以幫助張奶奶算錢,因為小豆子說他的數學很好,一定不會給張奶奶添亂的。
這個時候,張奶奶當然是高興得不得了,然後跟小豆子說,冰激凌有三種,有一毛錢一根的,有一毛五一根的,還有兩毛錢一根的,小豆子非常開心,一邊收錢,一邊還在心裡想,肯定這是在做好事兒,媽媽和爸爸一定在表揚我呢。
不一會兒,小豆子就將所有收到的錢給了張奶奶,總共是12塊4毛六,張奶奶卻說,錢不對,這下可把小豆子給急壞了,急忙對張奶奶時候絕對沒有出錯,因為自己收錢非常認真。
張奶奶說,冰棍是一毛錢一根,一毛五一根,兩毛一根,這些都是五的倍數,一定不會出現零頭的,你看一看是哪裡算錯了,這個時候,小豆豆才想起來原來把自己要買冰棍的錢算進去了,然後把情況告訴了張奶奶,張奶奶將一毛六和冰棍一起給了小豆豆,說以後要細心,今天是奶奶請他吃冰棍,小豆子偷偷把錢遞給了奶奶,然後就跑掉了。回到了家之後,暗暗告訴自己,以後做事一定要細心。
【九片竹籬笆】
有9片竹籬笆,長度分別是1米、2米、3米、4米、5米、6米、7米、8米和9米。從中取出若乾片,順次連接,圍出一塊正方形場地,共有多少種不同取法?
1+2+3+4+5+6+7+8+9=45(米)。
由於
4×11<45<4×12,
可見所得正方形邊長最大不超過11米。
其次,因為各片籬笆的長度互不相等,所以在正方形的四條相等的邊中,至少有三條邊是由兩片或更多片籬笆連成的。由此可見,至少要取出7片籬笆,因而其中至少有一片籬笆的長度大於或等於7米。
這樣就確定了,正方形的邊長可能取值范圍是從7米到11米。在這范圍內,可以列舉出全部可能取法如下:
邊長為7:(7,6+1,5+2,4+3),1種。
邊長為8:(8,7+1,6+2,5+3),1種。
邊長為9:(9,8+1,7+2,6+3),(9,8+1,7+2,5+4),(9,8+1,6+3,5+4),(9,7+2,6+3,5+4),(8+1,7+2,6+3,5+4),5種。
邊長為10:(9+1,8+2,7+3,6+4),1種。
邊長為11:(9+2,8+3,7+4,6+5),1種。
提示: 題目問「共有多少種」,不能有遺漏。為此,可以首先估計一下正方形邊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確定搜索范圍。
㈢ 有關數學知識的小故事
1. 關於數學知識的小故事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宴梁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於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並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要不要數學的童話故事?
2. 【給幾個數學小故事、知識.簡短
唐僧師徒摘桃子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悟空笑眯眯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2數字趣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年輕時與幾個學友進京考試.他們到達試院時為時已晚.考官說:"我出一聯,你們若對得上,我就讓你們進考場."考官的上聯是: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學子,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蘇東坡對出的下聯是:十年寒窗,則祥旁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日一定要中.考官與蘇東坡都將一至十這十個數字嵌入對聯中,將讀書人的艱辛與刻苦情況描寫得淋漓盡致.3點錯的小數點學習數學不孫橡僅解題思路要正確,具體解題過程也不能出錯,差之毫釐,往往失之千里.美國芝加哥一個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醫院施行一次小手術後回家.兩星期後,她接到醫院寄來的一張帳單,款數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數字,不禁大驚失色,駭得心臟病猝發,倒地身亡.後來,有人向醫院一核對,原來是電腦把小數點的位置放錯了,實際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點錯一個小數點,竟要了一條人命.正如牛頓所說:"在數學中,最微小的誤差也不能忽略.。
3. 求20篇數學小故事
點錯的小數點 學習數學不僅解題思路要正確,具體解題過程也不能出錯,差之毫釐,往往失之千里. 美國芝加哥一個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醫院施行一次小手術後回家.兩星期後,她接到醫院寄來的一張帳單,款數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數字,不禁大驚失色,駭得心臟病猝發,倒地身亡.後來,有人向醫院一核對,原來是電腦把小數點的位置放錯了,實際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點錯一個小數點,竟要了一條人命.正如牛頓所說:"在數學中,最微小的誤差也不能忽略. 二十一世紀從哪年開始? 世紀是計算年代的單位,一百年為一個世紀. 第一世紀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別是公元1年和公元100年.常見的錯誤是有人把起始年當作是公元零年,這顯然不符合邏輯和我們的習慣,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序數的計算是從「1」開始的,而不是從「0」開始的。
而正是這個理解上的錯誤,所以才導致了世紀末尾年為公元99年的錯誤認識,這也是錯把1999年當作是二十世紀末尾年,錯把2000年當作是二十一世紀起始年的原因.因為公元計數是序數,所以應該從「1」開始,21世紀的第一年是2001年. 蒲豐試驗一天,法國數學家蒲豐請許多朋友到家裡,做了一次試驗.蒲豐在桌子上鋪好一張大白紙,白紙上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又拿出很多等長的小針,小針的長度都是平行線的一半.蒲豐說:「請大家把這些小針往這張白紙上隨便仍吧!」客人們按他說的做了。 蒲豐的統計結果是:大家共擲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2210÷704≈3.142。
蒲豐說:「這個數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擲的次數越多,求出的圓周率近似值越精確。」
這就是著名的「蒲豐試驗」。 數學魔術家 1981年的一個夏日,在印度舉行了一場心算比賽。
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歲的婦女,她的名字叫沙貢塔娜。當天,她要以驚人的心算能力,與一台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展開競賽。
工作人員寫出一個201位的大數,讓求這個數的23次方根。運算結果,沙貢塔娜只用了50秒鍾就向觀眾報出了正確的答案。
而計算機為了得出同樣的答數,必須輸入兩萬條指令,再進行計算,花費的時間比沙貢塔娜要多得多。 這一奇聞,在國際上引起了轟動,沙貢塔娜被稱為「數學魔術家」。
工作到最後一天的華羅庚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從小喜歡數學,而且非常聰明。1930年,19歲的華羅庚到清華大學讀書。
華羅庚在清華四年中,在熊慶來教授的指導下,刻苦學習,一連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後來又被派到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對數論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
他特別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走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動員群眾把優選法用於農業生產。 記者在一次采訪時問他:「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後一天。」
他的確為科學辛勞工作的最後一天,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1+2+3+ 。
.. +97+98+99+100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小時候刻苦學習,然而,華羅庚卻被叫去看店(賣棉花的鋪子)。
為了一個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我國數有一次,有個婦女去買棉花,華羅庚正在算一個數學題,那個婦女說要包棉花多少錢?然而勤學的華羅庚卻沒有聽見,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個婦女尖叫起來:「怎麼這么貴?」,這時的華羅庚才知道有人來買棉花,就說了價格,那婦女便買了一包棉花走了。華羅庚正想坐下來繼續算時,才發現:剛才算題目的草紙被婦女帶走了。
這下可急壞了華羅庚,於是不顧一切地去追,一個黃包師傅看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我國現代數學家華羅庚教授。 便讓他坐車(因為他們認識),終於追上了,華羅庚不好意思地說:「阿姨,請……請把草紙還給我」,那婦女生氣地說:「這可是我花錢買的,可不是你送的」。
華羅庚急壞了,於是他說:「要不這樣吧!我花錢把它買下來」。正在華羅庚伸手掏錢之時,那婦女好像是被這孩子感動了吧!不僅沒要錢還把草紙還給了華羅庚。
這時的華羅庚才微微舒了中氣,回家後,又計算起來……。
4. 數學知識,最好是小故事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 +97+98+99+100 =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聖不在家。
小猴子們熱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個,八戒高興地說:「大家一起吃!」可怎樣吃呢,數了數共30隻猴子,八戒找個樹枝在地上左畫右畫,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著上面的3,大方的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個吧!」小猴子們很感激八戒,紛紛道謝,然後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來後,小猴子們對悟空講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個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個獃子,多吃了山桃竟然還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 數字的由來 小明是個喜歡提問的孩子。一天,他對0—9這幾個數字產生興趣:為什麼它們被稱為「 *** 數字」呢?於是,他就去問媽媽:「0—9既然叫『 *** 數字』,那肯定是 *** 人發明的了,對嗎媽媽?」 媽媽搖搖頭說:「 *** 數字實際上是印度人發明的。
大約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種特殊的字來表示數目,這些字有10個,只要一筆兩筆就能寫成。後來,這些數字傳入 *** , *** 人覺得這些數字簡單、實用,就在自己的國家廣泛使用,並又傳到了歐洲。
就這樣,慢慢變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數字。因為 *** 人在傳播這些數字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就習慣了稱這種數字為『 *** 數字』。」
小明聽了說:「原來是這樣。媽媽,這可不可以叫做『將錯就錯』呢?」媽媽笑了。
兒歌比賽 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位對齊才能加。
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算得快又准。」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並不難,數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後少個一。十位數字怎麼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並鼓掌祝賀它們。
﹤、﹥和﹦的本領 很久以前,數學王國比較混亂。0—9十個兄弟不僅在王國稱霸,而且彼此吹噓自己的本領最大。
數學天使看到這種情況很生氣,派﹤、﹥和﹦三個小天使到數學王國建立次序,避免混亂。三個小天使來到數學王國,0—9十個兄弟輕蔑地看著它們。
9問道:「你們三個來數學王國干什麼,我們不歡迎你們!」 ﹦笑著說:「我們是天使派來你們王國的法官,幫你們治理好你們國家。我是『等號』,這兩位是『大於號』和『小於號』,它們開口朝誰,誰就大;它們尖尖朝誰,誰就小。」
0—9十個兄弟聽說它們是天使派來的法官,就乖乖地服從﹤、﹥和﹦的命令。從此,數學王國有了嚴格的次序,任何人不會違反。
唐僧師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
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
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
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悟空笑眯眯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
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唐僧很快說出他們每人摘桃子的個數。你知道他們每人摘多少個桃子嗎。
5. 一個數學小故事
(一)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蘇聯的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在返回大氣層時,突然發生了惡性事故——減速降落傘無法打開。
蘇聯 *** 研究後決定:向全國實況轉播這次事故。當電視台的播音員用沉重的語調宣布,宇宙飛船在兩小時後將墜毀,觀眾將目睹宇航員弗拉迪米·科馬洛夫殉難的消息後,舉國上下頓時被震撼了,人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電視上,觀眾們看到了宇航員科馬洛夫鎮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帶微笑地對母親說:「媽媽,您的圖像我在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頭上的每根白發,您能看清我嗎?」 「能,能看清楚。
兒啊,媽媽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 這時,科馬洛夫的女兒也出現在電視屏幕上,她只有12歲。科馬洛夫說:「女兒,你不要哭。」
「我不哭……」女兒已泣不成聲,但她強忍悲痛說:「爸爸,你是蘇聯英雄,我想告訴你,英雄的女兒會像英雄那樣生活的!」 科馬洛夫叮囑女兒說:「你學習時,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小數點。聯盟一號今天發生的一切,就是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距離宇宙飛船墜毀的時間只有7分鍾了。
科馬洛夫向全國的電視觀眾揮揮手說:「同胞們,請允許我在這茫茫的太空中與你們告別。」 即使是一個小數點的錯誤,也會導致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壯告別。
古羅馬的愷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戰爭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後果。」 換成我們中國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吧。
(二)一個故事引發的數學家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
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
大數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
……」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獃子」的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三)為科學而瘋的人 由於研究無窮時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邏輯的但又荒謬的結果(稱為「悖論」),許多大數學家唯恐陷進去而採取退避三舍的態度。在1874—1876年期間,不到30歲的年輕德國數學家康托爾向神秘的無窮宣戰。
他靠著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證明了一條直線上的點能夠和一個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也能和空間中的點一一對應。這樣看起來,1厘米長的線段內的點與太平洋面上的點,以及整個地球內部的點都「一樣多」,後來幾年,康托爾對這類「無窮 *** 」問題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通過嚴格證明得出了許多驚人的結論。
康托爾的創造性工作與傳統的數學觀念發生了尖銳沖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攻擊甚至謾罵。有人說,康托爾的 *** 論是一種「疾病」,康托爾的概念是「霧中之霧」,甚至說康托爾是「瘋子」。
來自數學權威們的巨大精神壓力終於摧垮了康托爾,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進精神病醫院。 真金不怕火煉,康托爾的思想終於大放光彩。
1897年舉行的第一次國際數學家會議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認,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羅素稱贊康托爾的工作「可能是這個時代所能誇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這時康托爾仍然神志恍惚,不能從人們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悅。
1918年1月6日,康托爾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康托爾(1845—1918),生於俄國彼得堡一丹麥猶太血統的富商家庭,10歲隨家遷居德國,自幼對數學有濃厚興趣。
23歲獲博士學位,以後一直從事數學教學與研究。他所創立的 *** 論已被公認為全部數學的基礎。
(四)數學家的「健忘」 我國數學家吳文俊教授六十壽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運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選定這一天的晚間登門拜門拜訪,寒暄之後,說明來意:「聽您夫 人說,今天是您六十大壽,特來表示祝賀。」
吳文俊彷彿聽了一件新聞,恍然大悟地說:「噢,是嗎?我倒忘了。」 來人暗暗吃驚,心想:數學家的腦子里裝滿了數字,怎麼連自己的生日也記不住? 其實,吳文俊對日期的記憶力是很強的。
他在將近花甲之年的時候,又先攻 了一個難題——「機器證明」。這是為了改變了數學家「一支筆、一張紙、一個腦袋」的勞動方式,運用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數學證明,以便數學。
6. 關於數學的小故事
泰勒斯(古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來到埃及,人們想試探一下他的能力,就問他是否能測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說可以,但有一個條件——法老必須在場.第二天,法老如約而至,金字塔周圍也聚集了不少圍觀的老百姓.秦勒斯來到金字塔前,陽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過一會兒,他就讓人測量他影子的長度,當測量值與他身高完全吻合時,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處作一記號,然後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頂的距離.這樣,他就報出了金字塔確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請求下,他向大家講解了如何從「影長等於身長」推到「塔影等於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7. 給幾個數學小故事、知識
唐僧師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眯眯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2
數字趣聯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年輕時與幾個學友進京考試.他們到達試院時為時已晚.考官說:"我出一聯,你們若對得上,我就讓你們進考場."考官的上聯是: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學子,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
蘇東坡對出的下聯是: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日一定要中.
考官與蘇東坡都將一至十這十個數字嵌入對聯中,將讀書人的艱辛與刻苦情況描寫得淋漓盡致.
3
點錯的小數點
學習數學不僅解題思路要正確,具體解題過程也不能出錯,差之毫釐,往往失之千里.
美國芝加哥一個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醫院施行一次小手術後回家.兩星期後,她接到醫院寄來的一張帳單,款數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數字,不禁大驚失色,駭得心臟病猝發,倒地身亡.後來,有人向醫院一核對,原來是電腦把小數點的位置放錯了,實際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點錯一個小數點,竟要了一條人命.正如牛頓所說:"在數學中,最微小的誤差也不能忽略.
8. 數學名人小故事
1.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死於進攻西西里島的羅馬敵兵之手(死前他還在主:「不要弄壞我的圓」。)
後,人們為紀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內切於圓柱的圖形,以紀念他發現球的體積和表面積均為其外切圓柱體積和表面積的三分之二。2.伽羅華生於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
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
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3.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義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
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
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裡,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並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鑽研《幾何原本》。 4.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 道夫數,他死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5.20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發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生活的進步.鑒於馮·諾依曼在發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1911年一1921年,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的盧瑟倫中學讀書期間,就嶄露頭角而深受老師的器重.在費克特老師的個別指導下並合作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此時馮·諾依曼還不到18歲.6.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不過究竟余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7.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 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8.塞樂斯生於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學家。
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賣橄欖油積累了相當財富後,塞樂斯便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旅行。他勤奮好學,同時又不迷信古人,勇於探索,勇於創造,積極思考問題。
他的家鄉離埃及不太遠,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裡,塞樂斯認識了古埃及人在幾千年間積累的豐富數學知識。
他游歷埃及時,曾用一種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國王阿美西斯欽羨不已。9.高斯,德國著名數學家,並有「數學王子」的美譽。
小時候高斯家裡很窮,且他父親不認為學問有何用,但高斯依舊喜歡看書,話說在小時候,冬天吃完飯後他父親就會要他上床睡覺,以節省燃油,但當他上床睡覺時,他會將蕪菁的內部挖空,裡面塞入棉布卷,當成燈來使用,以繼續讀書,高斯有一個很出名的故事:用很短的時間計算出了小學老師布置的任務:對自然數從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對50對構造成和101的數列求和(1+100,2+99,3+98……),同時得到結果:5050。
這一年,高斯9歲。10.天才由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
—————華羅庚華羅庚的故事1930 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坐在辦公室里看一本《科學》雜志。看著看著,不禁拍案叫絕:「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 「他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最後還是一位江蘇籍的教員慢吞吞地說:「我弟弟有個同鄉叫華羅庚,他只念過初中。
熊慶來驚奇不已,將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來。從此,華羅庚就成為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員。
第二年,他的論文開始在國外著名的數學雜志陸續發表 。幾年之後,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
他提出的理論被數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
㈣ 趣味數學小知識 數學小知識有哪些
1、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製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這種儀器就攔棗是司南。
2、最早使用小圓點作為小數點的是德國的數學家,叫克拉維斯。
4、「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拼板玩具,由七塊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形的薄板組成,拼出來的圖案變化萬千,後來傳到國外叫做唐圖。
5、傳說早在四千五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刻漏來計時。
6、中國是最早使用四捨五入法進行計算的國家。
7、歐幾里得最著名的著作《幾何原本》是歐洲數學的基礎,提出五大公設,發展為歐幾里得幾何,被廣泛的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教科書。
8、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祖沖之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了第7位數。
9、荷蘭數學家盧道夫把圓周率推算到了第35位。
10、有「力學之父」美稱的簡斗拆阿基米德流傳於世的數學著作有10餘種,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銷高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地球。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有勇氣去尋找這個支點,要用於尋找真理。
㈤ 有趣的數學科普小知識有哪些
有趣的數學科普小知識如下:
一、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後來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就把它們叫做「阿拉伯數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元號叫做阿拉伯數字。
二、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伏昌神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三、莫比烏斯環
莫比烏斯環是一種拓撲學結構,它只有一個面和一個邊界。可以用一根紙條扭轉成180度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就形成了莫比烏斯環。
莫缺虧比烏斯環沿著中線剪開,第一次,可以得到一個更大的環;第二次及以後,每次都會得到兩個互相嵌套的環。中間永遠不會斷迅掘開,這也是莫比烏斯環的神奇之處。
四、克萊因瓶
在1882年,著名數學家菲利克斯·克萊因發現了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瓶子」:克萊因瓶。克萊因瓶就像是一個瓶子,但是它沒有瓶底,它的瓶頸被拉長,然後似乎是穿過了瓶壁,最後瓶頸和瓶底圈連在了一起。有趣的是,如果把克萊因瓶沿著它的對稱線切下去,竟會得到兩個莫比烏斯環。
五、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提出者是畢達哥拉斯。
有一次,畢達哥拉斯路過鐵匠作坊,被叮叮當當的打鐵聲迷住了。為了揭開這些聲音的秘密,他測量了鐵錘和鐵砧的尺寸,發現它們存在著十分和諧的比例關系。回家後,他取出一根線,分為兩段,反復比較,最後認定1:0.618的比例最為優美。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
㈥ 數學的趣味小故事
小故事是一種篇幅短小,故事情節簡單而又富於哲理的故事,因其每個故事都能給人以啟迪,成功做人之道而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在校學生的喜愛。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數學的趣味小故事(通用20篇),一起來看看吧
華羅庚上中學時,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有一個數,3個3個地數,還餘2;5個5個地數,還餘3;7個7個地數,還餘2,請問這個得數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說:「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
敘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頂純金的皇冠,因懷疑裡面摻有銀,便請阿基米德鑒定。當他進入浴盆洗澡時,水漫溢到盆外,於是悟得不同質料的物體,雖然重量相同,但因體積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據這一道理,就可以判斷皇冠是否摻假。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陣風將一隻猴子的帽子吹到井裡,他招呼來18個小夥伴,從井上方的松上一個接一個去撈帽子,有4隻猴子沒有上樹,就撈著了帽子,問:是幾只猴子上樹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撈上來的?
公元前46年,羅馬統帥儒略·愷撒指定歷法。由於他出生在7月,為了表示他的偉大,決定將7月改為「儒略月」,連同所有的單月都規定為31天,雙月為30天。這樣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羅馬處死犯人的月份,為了減少處死的人數,將2月減少1天,為29天。
賣鋼琴的廠家有20台鋼琴。一天,來了4個小朋友他們都搶這要這20台鋼琴。只有亞亞一個人突然平靜了下來,說:「我們可以分一分呀!」賣鋼琴的阿姨說:「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後來星星說:「那我們怎麼分呢?」誰能回答星星的問題,亞亞說。一個叫紅紅的小朋友說:「我能回答,20除以4=5。所以我們每人能分到5台鋼琴了。」亞亞、星星和阿姨,說:「太棒了。」
昨天晚上我去給弟弟買貼畫兒,買了8張貼畫兒,我買了一張鎧甲勇士的拼圖,貼畫兒每張1元共8元,拼圖3元,一共8+3=11元,我給老闆搞了搞價錢,便宜了1元,給了老闆10元錢。我和媽媽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庫默爾屈就為一個中學教師時,有一天上課,在黑板上運算卻忘了七和九的乘積!他猶豫很久講不下去時,有學生說答案是61,他依著寫下了。
怎知另一聲音說他應該寫69。庫默爾當然曉得正確答案只有一個,至於是61、69或其他數目,他不能決定了。於是他開始分析,高聲說61是質數,不會是一個乘積,65是5的倍數,67也是質數69看來太大,所以答案是63吧!
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組成底盤的菱形的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的銳角為70度32分,這樣既堅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誤差極小。
丹頂鶴總是成群結隊遷飛,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確地計算還表明「人」字形夾角的一半——即每邊與鶴群前進方向的夾角為54度44分8秒!而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還是某種大自然的「默契」?
今天,天氣很晴朗。
妹妹問道:「咱們干點什麼呢?」我說:「咱們可以把糖果拿出來,然後分開。
我們說干就干,拿出20塊糖,妹妹說:「咱們一人一個。」我說:「不用,因為10×2=20,所以我們每人10個。」
我們把糖果分開了,裝進了不同的盒子里。
今天,天很火熱。
媽媽說:「你們一個人寫一篇數學故事吧?」我說:「好!」妹妹也說:「好!」媽媽又說:「你們一人看一集電視,看誰寫得好。」
我看的是《巴啦啦小魔仙》,妹妹也是。
每集10分鍾、600秒。
媽媽說:「2集多長時間?」我說:「10+10=20分鍾,1200秒。
又到了周末,媽媽帶我去釣魚(我們是去釣假魚)。
我們來到紅石公園,釣假魚。
釣魚攤在紅石公園的東邊,釣魚池其實就是一個充氣水池,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塑料魚、小鴨子、章魚、海豚什麼的`……,魚竿也是塑料的,魚線下面掛著一個吸鐵球,魚的嘴裡砸了一個釘子,這樣,就可以引魚上鉤了。
妹妹好奇地說:「這么一大池魚,誰能釣完呀?再說,釣了放哪兒呀?」媽媽給我們每人交了兩元五角,一共是五元,我和妹妹一人拿了一個釣魚竿,就開始釣魚了。
可是,魚都沉在水底,可氣的是,吸鐵球死活也不往下沉,怎麼辦呢?所以,我一隻手把吸鐵球摁下去,另一隻手拿著釣魚竿,就這樣,我們很快就釣到了一隻只海豚、章魚、熱帶魚、金魚等。
後來,又來了兩個小弟弟。
其中一個弟弟釣得非常快,但是他一隻海豚都沒釣著。
我給他了4隻,這下,我只剩8隻了。
請你們猜猜吧,我原來有幾只小海豚?你們肯定猜到了吧?是12隻,算式是:4+8=12(只)。
我們玩了約一個小時,就回家了。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一位說起話來了。
0弟弟說:「我們大傢伙兒,一起拍幾張合影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老4說話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於是,它們變忙了起來,終於+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沖印店,沖是沖好了,電腦姐姐身手想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獃獃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在它們十一個人中,就數老六最聰明,這回它還是第一個算出了結果,你知道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嗎?
小熊的媽媽生病了,為了能掙錢替媽媽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魚,趕早市到菜市場賣魚。
一天,小熊剛擺好魚攤,狐狸、黑狗和老狼就來了。小熊見有顧客光臨,急忙招呼:「買魚嗎,我這魚剛捕來的,新鮮著呢!」狐狸邊翻弄著魚邊問:「這么新鮮的魚,多少錢一千克?」小熊滿臉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搖搖頭:「我老了,牙齒不行了,我只想買點魚身。」小熊面露難色:「我把魚身賣給你,魚頭、魚尾賣給誰呢? 」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這剩下的誰也不願意買,不過,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點魚肉。這樣吧,我和黑狗牙好,咱倆一個買魚頭,一個買魚尾,不就既幫了狼大叔,又幫了你熊老弟了嗎?」 小熊一聽直拍手,但仍有點遲疑:"好倒好,可價錢怎麼定?」狐狸眼珠一轉,答道:「魚身2元1千克,魚頭、魚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嗎?」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兒畫了畫,然後一拍大腿:「好,就這么辦!」四人一齊動手,不一會兒就把魚頭、魚尾、魚身分好了,小熊一過秤,魚身35千克70元;魚頭15千克15元,魚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著魚,飛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魚頭魚身魚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想:我60千克魚按4元1千克應賣240元,可怎麼現在只賣了95元……小熊怎麼也理不出頭緒來。
聰明的同學們, 你們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嗎?
從前,有一個老漢,臨死前對三個兒子說:「我不行了。咱們家只有十七棵樹,我死後,老大分二分之一,老二分三分之一,老三分九分之一,並且,每個樹都不能砍倒。」說完這些,老漢死了。
兄弟三人看到死去的父親,他們傷心極了,於是,三人商量著安葬了父親,他們並且按照父親的叮囑,商量著分樹,按老人的遺囑分樹,怎麼分也分不開,兄弟三個一籌莫展,誰也沒有辦法。
不過,正在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聰明的小朋友從這里路過,輕輕鬆鬆,就將這個問題解決了,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的解決方法吧。
小朋友和兄弟三個人說:「要想用現有的樹,將其按照你們父親的叮囑分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需要藉助下外人的樹」,聽到這里,兄弟三人還是很迷茫,於是,小朋友就給他們繼續解答問題。
解答方法:
把鄰居的樹借來一棵加上來分,17+1=18(棵) 老大:18的二分之一是9(棵) 老二:18的三分之一是6(棵) 老三:18的九分之一是2(棵) 9+6+2正好17棵,最後把鄰居家的樹還給鄰居。
自己身體的計算器
我們身體真的很奇妙,手是一個常見的計算器。最常見的手的計算是9的倍數計算。家長可能不理解,但是很多小孩子很快就能學會。計算9的倍數時,將手放在膝蓋上,像下表中所示,從左到右給你的手指編號。現在選擇你想計算的9的倍數,假設這個乘式是7×9。只要像上圖所示那樣,彎曲標有數字7的手指。然後數彎曲的那根手指左邊剩下的手指數是6,它右邊剩下的手指根數是3,將它們放在一起,得出7×9的答案是63。
多少只襪子才能配成一對?
關於多少只襪子能配成對的問題,答案並非兩只。而且這種情況並非只在我家發生。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我敢擔保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從裝著黑色和藍色襪子的抽屜里拿出兩只,它們或許始終都無法配成一對。雖然我不是太幸運,但是如果我從抽屜里拿出3隻襪子,我敢說肯定會有一雙顏色是一樣的。不管成對的那雙襪子是黑色還是藍色,最終都會有一雙顏色一樣的。如此說來,只要藉助一隻額外的襪子,數學規則就能戰勝墨菲法則。通過上述情況可以得出,「多少只襪子能配成一對」的答案是3隻。
當然只有當襪子是兩種顏色時,這種情況才成立。如果抽屜里有3種顏色的襪子,例如藍色、黑色和白色襪子,你要想拿出一雙顏色一樣的,至少必須取出4隻襪子。如果抽屜里有10種不同顏色的襪子,你就必須拿出11隻。根據上述情況總結出來的數學規則是:如果你有N種類型的襪子,你必須取出N+1隻,才能確保有一雙完全一樣的。
燃繩計時
一根繩子,從一端開始燃燒,燒完需要1小時。現在你需要在不看錶的情況下,僅藉助這根繩子和一盒火柴測量出半小時的時間。你可能認為這很容易,你只要在繩子中間做個標記,然後測量出這根繩子燃燒完一半所用的時間就行了。然而不幸的是,這根繩子並不均勻,有些地方比較粗,有些地方卻很細,因此這根繩子不同地方的燃燒率不同。也許其中一半繩子燃燒完僅需5分鍾,而另一半燃燒完卻需要55分鍾。面對這種情況,似乎想利用上面的繩子准確測出30分鍾時間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因此大家可以利用一種創新方法解決上述問題,這種方法是同時從繩子兩頭點火。繩子燃燒完所用的時間一定是30分鍾。
火車相向而行問題
兩輛火車沿相同軌道相向而行,每輛火車的時速都是50英里。兩車相距100英里時,一隻蒼蠅以每小時60英里的速度從火車A開始向火車B方向飛行。它與火車B相遇後,馬上掉頭向火車A飛行,如此反復,直到兩輛火車相撞在一起,把這只蒼蠅壓得粉碎。蒼蠅在被壓碎前一共飛行了多遠?
我們知道兩車相距100英里,每輛車的時速都是50英里。這說明每輛車行駛50英里,即一小時後兩車相撞。在火車出發到相撞的這一小時間,蒼蠅一直以每小時60英里的速度飛行,因此在兩車相撞時,蒼蠅飛行了60英里。不管蒼蠅是沿直線飛行,還是沿」z」型線路飛行,或者在空中翻滾著飛行,其結果都一樣。
擲硬幣並非最公平
拋硬幣是做決定時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人們認為這種方法對當事人雙方都很公平。因為他們認為錢幣落下後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樣,都是50%。但是有趣的是,這種非常受歡迎的想法並不正確。
首先,雖然硬幣落地時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即使我們排除了這種很小的可能性,測試結果也顯示,如果你按常規方法拋硬幣,即用大拇指輕彈,開始拋時硬幣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時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約是51%。
之所以會發生上述情況,是因為在用大拇指輕彈時,有些時候錢幣不會發生翻轉,它只會像一個顫抖的飛碟那樣上升,然後下降。如果下次你要選出將要拋錢幣的人手上的錢幣在落地後哪面會朝上,你應該先看一看哪面朝上,這樣你猜對的概率要高一些。但是如果那個人是握起錢幣,又把拳頭調了一個個兒,那麼,你就應該選擇與開始時相反的一面。
同一天過生日的概率
假設你在參加一個由50人組成的婚禮,有人或許會問:「我想知道這里兩個人的生日一樣的概率是多少?此處的一樣指的是同一天生日,如5月5日,並非指出生時間完全相同。」
也許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概率非常小,他們可能會設法進行計算,猜想這個概率可能是七分之一。然而正確答案是,大約有兩名生日是同一天的客人參加這個婚禮。如果這群人的生日均勻地分布在日歷的任何時候,兩個人擁有相同生日的概率是97%。換句話說就是,你必須參加30場這種規模的聚會,才能發現一場沒有賓客出生日期相同的聚會。
人們對此感到吃驚的原因之一是,他們對兩個特定的人擁有相同的出生時間和任意兩個人擁有相同生日的概率問題感到困惑不解。兩個特定的人擁有相同出生時間的概率是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該群體的大小。隨著人數增加,兩個人擁有相同生日的概率會更高。因此在10人一組的團隊中,兩個人擁有相同生日的概率大約是12%。在50人的聚會中,這個概率大約是97%。然而,只有人數升至366人(其中有一人可能在2月29日出生)時,你才能確定這個群體中一定有兩個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其實數學是非常有趣的,大家一定要開心學數學!
老師出了一道題:8÷2=?
隨後問大家:8分為兩半等於幾?
皮皮回答:等於0!
老師說:怎麼會呢?
皮皮解釋:上下分開!
丁丁說道:不對,等於耳朵!
老師:哦?
丁丁回答:左右分開唄!
老師說:數字是不會騙人的。一座房子,如果一個人要花上十二天才能蓋好,十二個人蓋就只要一天,二百八十八人只要一小時就夠了。
學生說:一萬七千二百八十人只要一分鍾,一百零三萬六千八百人只要一秒鍾。此外,如果一艘輪船橫渡大西洋要六天,六艘輪船隻要一天就夠了。四杯25度的水加在一起就變開水了!數字是不會騙人的!
數學故事快來就好
有兩個人,說了三句話:
111=337,
所以
好好好=好337。
因而在被乘數和乘數中,一定包含37的倍數和3的倍數。但是被乘數和乘數都是兩位數,並且末位數字相同,所以兩數中必有一個是37或74。
如果一個是74,那麼另一個的末位數字是4,並且是3的倍數,因而至少是24。但是
74241000,
最新的趣味數學故事快來就好:不滿足原來的算式。所以不能是74,只能是37。
總之,不考慮被乘數和乘數的順序,唯一可能的算式是
2737=999。
三句話分別表示數27、37和999。
快來!就來!好好好!
三句話七個字,就是一道數學題:用這三句話組成乘法算式
春節里,養雞專業戶小粗心站在院子里,數了一遍雞的總數,決定留下 ,1/2外,把1/4慰問解放軍,1/3送給養老院。他把雞送走後,聽到房內有雞叫,才知道少數了10隻雞。於是把房內房外的雞重數一遍,沒有錯,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數。小粗心奇怪了。問題出在哪裡呢?你知道小粗心在院里數的雞是多少只嗎?
來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裡洗碗,小強看見了問道:「怎麼洗那麼多的碗 ?」「
家裡來了客人了。」「來了多少人?」小林說:「我沒有數,只知道他們每人用一個飯碗,二人合用一個湯碗,三人合用一個菜碗,四人合用一個大酒碗,一共用了15個碗。」你知道來了多少客人嗎?
㈦ 短小的趣味數學故事
趣味數學故事集數學知識教育、數學興趣教育和數學應用教育於一體,具有獨特的教學價值與意義。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短小的趣味數學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話說唐僧和三個徒弟為普渡眾生去西天取經,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困難重重,關卡層層,是常人很難辦到的。師徒四人走了一天,覺得累了,便休息一下。八戒把釘耙一丟,倒地便睡,唐僧與沙僧打坐,悟空舞動金箍棒。
只見悟空一聲“變”,金箍棒由原來的“綉花針”變成了高聳入雲的“大柱子”。悟空叫道:“八戒,你猜我的金箍棒現在有多長?”八戒懶懶地說:“能有多長,不過10米罷了。”悟空說:“俺這金箍棒可神了,5秒能變10米。”“那25秒能變15米”的八戒隨口說道。沙僧說:“這肯定算錯了,5秒比10米小,25秒比15米大……”八戒說:“扯淡,這個理由一點也不充分。”悟空說:“那我就說說理由,讓你們心服口服。”八戒說:“願聞其詳。”悟空說:“用解比例的方法,設25秒能變x米,比例是5:10=25:x,5x=250,x=50,答案應該是50米啊!”“這……這……”八戒啞口無言,“還有一種方法”,沙僧補充道:“5秒能變10米,10÷5=2米,意思是1秒能變2米長,25秒就能變25×2=50米長。”八戒如醍醐灌頂,連連稱是。
唐僧在一旁聽著,說道:“你們都很聰明,用不同的方法解開了這道題。凡事要深思熟慮,八戒,你以後可不能瞎掰了,要用理由說明問題。”
“一定,一定,徒兒謹記師父教誨,今後要學好數學……”哈哈哈,師徒四人伴著笑聲又啟程了。
這兩個故事都發生在二戰期間,並且都是盟軍方面機智的統計學家,數學在二戰期間充當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今天說的是統計。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英國,二戰前期德國勢頭很猛,英國從敦刻爾克撤回到本島,德國每天不定期地對英國狂轟亂炸,後來英國空軍發展起來,雙方空戰不斷。
為了能夠提高飛機的防護能力,英國的飛機設計師們決定給飛機增加護甲,但是設計師們並不清楚應該在什麼地方增加護甲,於是求助於統計學家。統計學家將每架中彈之後仍然安全返航的飛機的中彈部位描繪在一張圖上,然後將所有中彈飛機的圖都疊放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濃密不同的彈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後統計學家很肯定地說沒有彈孔的地方就是應該增加護甲的地方,因為這個部位中彈的飛機都沒能倖免於難。
第二個故事與德國坦克有關。我們知道德國的坦克戰在二戰前期佔了很多便宜,直到後來,蘇聯的坦克才能和德國坦克一拼高下,坦克數量作為德軍的主要作戰力量的數據是盟軍非常希望獲得的情報,有很多盟軍特工的任務就是竊取德軍坦克總量情報。然而根據戰後所獲得的數據,真正可靠的情報不是來源於盟軍特工,而是統計學家。
統計學家做了什麼事情呢?這和德軍製造坦克的慣例有關,德軍坦克在出廠之後按生產的先後順序編號,1,2,…,N,這是一個十分古板的傳統,正是因為這個傳統,德軍送給了盟軍統計學家需要的數據。盟軍在戰爭中繳獲了德軍的一些坦克並且獲取了這些坦克的編號,現在統計學家需要在這些編號的基礎上估計N,也就是德軍的坦克總量,而這通過一定的統計工具就可以實現。
看過這兩個故事,同學們是不是對統計有了更大的興趣?
巴黎郊外有一座中世紀留下的古老城堡,其年代幾乎與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同樣久遠,因而成了旅遊觀光的勝地,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下面這則故事就是出自—位導游之口。
古堡的頂層有一座塵封的鍾樓,裡面住著一個怪人,唯一的對外通道是個走起來嘎嘎響、陡峭異常的木質樓梯,大約有幾十級,但肯定不到一百級。
某日黃昏,怪人的四位互不相識的朋友阿列克賽、巴頓、克林、杜邦,幾乎在同一時間先後來訪。他們發現怪人已經被人殺害了,房間裡面看起來很恐怖。當下四人大驚失色,爭先恐後地拚命逃走。從臟亂不堪的狹窄樓梯(一次只能通過一人)跑下來,阿列克賽一步下2級台階,巴頓一步下3級台階,克林一步下4級台階,而杜邦的本事最大,竟然一步能下5級台階。
出事以後,俠盜亞森羅賓喬裝成一名體面的上流社會紳士,自告奮勇地前來偵破此案。他發現,同時印下四個人腳印的台階僅在最高處和最低處。
為了追查兇手,腳印混亂了就不好辦,於是亞森羅賓特別重視只留有一個人腳印的台階。後來的結果充分證明他的看法是正確無誤的,最後終於抓獲兇手,把他繩之以法。
㈧ 數學趣味小知識大全
1. 數學趣味小知識 簡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數學小知識
數論部分:
1、沒有最大的質數。歐幾里得給出了優美而簡單的證明。
2、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個偶數都能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陳景潤的成果為:任何一個偶數都能表示成一個質數和不多於兩個質數的乘積之和。
3、費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時沒大告有整數解。歐拉證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國數學家 安德魯*懷爾斯 證明。
拓撲學部分:
1、多面體點面棱的關系:定點數+面數=棱數+2,笛卡爾提出,歐拉證明,也滾悄明稱歐拉定理。
2、歐拉定理推論:可能只有5種正多面體,正四面體,正八面體,正六面體,正二十面體,正十二面體。
3、把空間翻過來,左手系的物體就能變成右手系的,通過克萊因瓶模擬,一節很好的頭腦體操,
摘自:/bbs2/ThreadDetailx?id=31900
2. 數學小知識
這是一個有趣的數學常識,做數學報用上它也很不錯。
人們把12345679叫做「缺8數」,這「缺8數」有許多讓人驚訝的特點,比如用9的倍數與它相乘,乘積竟會是由同一個數組成,人們把這叫做「清一色」。比如: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 12345679*81=999999999 這些都是9的1倍至9的9倍的。
還有99、108、117至171。最後,得出的答案是: 12345679*99=1222222221 12345679*108=1333333332 12345679*117=1444444443 … … 12345679*171=2111111109 也是「清一色數學小常識(轉載) [ 2007-11-28 12:58:00 | By: gnwz ] 數學小常識1.悖論: (1)羅素悖論 一天,薩維爾村理發師掛出了一塊招牌:村裡所有不自己理發的男人都由我給他們理發。
於是有人問他:「您的頭發誰給理呢?」理發師頓時啞口無言。 1874年,德國數學家康托爾創立了 *** 論,很快滲透到大部分數學分支,成為它們的基礎。
到十九世紀末,全部數學幾乎都建立在 *** 論的基礎上了。就在這時, *** 論接連出現了一系列自相矛盾的結果。
特別是1902年羅素提出理發師故事反映的悖論,它極為簡單、明確、通俗。於是,數學的基礎被動搖了,這就是所謂的第三次「數學危機」。
此後,為了克服這些悖論,數學家們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由此產生了大批新成果,也帶來了數學觀念的革命。 (2)說謊者悖論: 「我正在說的這句話是慌話。」
公元前四世紀的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德提出的這個悖論,至今還在困擾運亂著數學家和邏輯學家。這就是著名的說慌者悖論。
類似的悖論最早是在公元前六世紀出現的,當時克里特島哲學家愛皮梅尼特曾說過:「所有的克里特島人都說慌。」在中國古代《墨經》中,也有一句十分相似的話:「以言為盡悖,悖,說在其言。」
意思是:以為所有的話都是錯的,這是錯的,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句話。 說慌者悖論有多種變化形式,例如,在同一張紙上寫出下列兩句話: 下一句話是慌話。
上一句話是真話。 更有趣的是下面的對話。
甲對乙說:「你下面要講的是『不』,對不對?請用『是』或『不』來回答!」 還有一個例子。有個虔誠的教徒,他在演說中口口聲聲說上帝是無所不能的,什麼事都做得到。
一位過路人問了一句話:「上帝能創造一塊他自己也舉不起來的石頭嗎?」 2. *** 數字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0、1、2、3、4、5、6、7、8、9這些數字。那麼你知道這些數字是誰發明的嗎? 這些數字元號原來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後來傳到 *** ,又從 *** 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 *** 人發明的,就把它們叫做「 *** 數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元號叫做 *** 數字。
現在, *** 數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數字元號。
3. 趣味的數學小短文
趣味數學故事1、蝴蝶效應 氣象學家Lorenz提出一篇論文,名叫「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Taxas州引起龍卷風?」論述某系統如果初期條件差一點點,結果會很不穩定,他把這種現象戲稱做「蝴蝶效應」。
就像我們投擲骰子兩次,無論我們如何刻意去投擲,兩次的物理現象和投出的點數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為何要寫這篇論文呢? 這故事發生在1961年的某個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辦公室操作氣象電腦。
平時,他只需要將溫度、濕度、壓力等氣象數據輸入,電腦就會依據三個內建的微分方程式,計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氣象數據,因此模擬出氣象變化圖。 這一天,Lorenz想更進一步了解某段紀錄的後續變化,他把某時刻的氣象數據重新輸入電腦,讓電腦計算出更多的後續結果。
當時,電腦處理數據資料的數度不快,在結果出來之前,足夠他喝杯咖啡並和友人閑聊一陣。在一小時後,結果出來了,不過令他目瞪口呆。
結果和原資訊兩相比較,初期數據還差不多,越到後期,數據差異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兩筆資訊。而問題並不出在電腦,問題是他輸入的數據差了0.000127,而這些微的差異卻造成天壤之別。
所以長期的准確預測天氣是不可能的。 參考資料:阿草的葫蘆(下冊)——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2、動物中的數學「天才」 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
組成底盤的菱形的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的銳角為70度32分,這樣既堅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誤差極小。
丹頂鶴總是成群結隊遷飛,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
更精確地計算還表明「人」字形夾角的一半——即每邊與鶴群前進方向的夾角為54度44分8秒!而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還是某種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結的「八卦」形網,是既復雜又美麗的八角形幾何圖案,人們即使用直尺的圓規也很難畫出像蜘蛛網那樣勻稱的圖案。 冬天,貓睡覺時總是把身體抱成一個球形,這其間也有數學,因為球形使身體的表面積最小,從而散發的熱量也最少。
真正的數學「天才」是珊瑚蟲。珊瑚蟲在自己的身上記下「日歷」,它們每年在自己的體壁上「刻畫」出365條斑紋,顯然是一天「畫」一條。
奇怪的是,古生物學家發現3億5千萬年前的珊瑚蟲每年「畫」出400幅「水彩畫」。天文學家告訴我們,當時地球一天僅21.9小時,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生活時報)3、麥比烏斯帶 每一張紙均有兩個面和封閉曲線狀的棱(edge),如果有一張紙它有一條棱而且只有一個面,使得一隻螞蟻能夠不越過棱就可從紙上的任何一點到達其他任何一點,這有可能嗎?事實上是可能的只要把一條紙帶半扭轉,再把兩頭貼上就行了。這是德國數學家麥比烏斯(M?bius.A.F 1790-1868)在1858年發現的,自此以後那種帶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稱為麥比烏斯帶。
有了這種玩具使得一支數學的分支拓樸學得以蓬勃發展。4、數學家的遺囑 *** 數學家花拉子密的遺囑,當時他的妻子正懷著他們的第一胎小孩。
「如果我親愛的妻子幫我生個兒子,我的兒子將繼承三分之二的遺產,我的妻子將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將繼承三分之二 的遺產,我的女兒將得三分之一。」。
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這位數學家就去世了。之後,發生的事更困擾大家,他的妻子幫他生了一對龍鳳胎,而問題就發生在他的遺囑內容。
如何遵照數學家的遺囑,將遺產分給他的妻子、兒子、女兒呢?5、火柴游戲 一個最普通的火柴游戲就是兩人一起玩,先置若干支火柴於桌上,兩人輪流取,每次所取的數目可先作一些限制,規定取走最後一根火柴者獲勝。 規則一:若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數目最少一根,最多三根,則如何玩才可致勝? 例如:桌面上有n=15根火柴,甲、乙兩人輪流取,甲先取,則甲應如何取才能致勝? 為了要取得最後一根,甲必須最後留下零根火柴給乙,故在最後一步之前的輪取中,甲不能留下1根或2根或3根,否則乙就可以全部取走而獲勝。
如果留下4根,則乙不能全取,則不管乙取幾根(1或2或3),甲必能取得所有剩下的火柴而贏了游戲。同理,若桌上留有8根火柴讓乙去取,則無論乙如何取,甲都可使這一次輪取後留下4根火柴,最後也一定是甲獲勝。
由上之分析可知,甲只要使得桌面上的火柴數為4、8、12、16。等讓乙去取,則甲必穩操勝券。
因此若原先桌面上的火柴數為15,則甲應取3根。(∵15-3=12)若原先桌面上的火柴數為18呢?則甲應先取2根(∵18-2=16)。
規則二: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數目為1至4根,則又如何致勝? 原則:若甲先取,則甲每次取時,須留5的倍數的火柴給乙去取。 通則:有n支火柴,每次可取1至k支,則甲每次取後所留的火柴數目必須為k+1之倍數。
規則三: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數目不是連續的數,而是一些不連續的數,如1、3、7,則又該如何玩法? 分析:1、3、7均為奇數,由於目標為0,而0為偶數,所以先取者甲,須使桌上的火柴數為偶數,因為乙在偶數的火柴數中,不可能再取去1、3、7根火柴後獲得0,但假使。
4. 誰有數學小知識
楊輝三角是一個由數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數表,一般形式如下: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 … … … … … 楊輝三角最本質的特徵是,它的兩條斜邊都是由數字1組成的,而其餘的數則是等於它肩上的兩個數之和。
其實,中國古代數學家在數學的許多重要領域中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中國古代數學史曾經有自己光輝燦爛的篇章,而楊輝三角的發現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頁。
楊輝,字謙光,北宋時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詳解九章演算法》一書中,輯錄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數表,稱之為「開方作法本源」圖。
而這樣一個三角在我們的奧數競賽中也是經常用到,最簡單的就是叫你找規律。現在要求我們用編程的方法輸出這樣的數表。
同時 這也是多項式(a+b)^n 打開括弧後的各個項的二次項系數的規律 即為 0 (a+b)^0 (0 nCr 0) 1 (a+b)^1 (1 nCr 0) (1 nCr 1) 2 (a+b)^2 (2 nCr 0) (2 nCr 1) (2 nCr 2) 3 (a+b)^3 (3 nCr 0) (3 nCr 1) (3 nCr 2) (3 nCr 3) . 。 。
。 。
。 因此 楊輝三角第x層第y項直接就是 (y nCr x) 我們也不難得到 第x層的所有項的總和 為 2^x (即(a+b)^x中a,b都為1的時候) [ 上述y^x 指 y的 x次方;(a nCr b) 指 組合數] 其實,中國古代數學家在數學的許多重要領域中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中國古代數學史曾經有自己光輝燦爛的篇章,而楊輝三角的發現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頁。 楊輝,字謙光,北宋時期杭州人。
在他1261年所著的《詳解九章演算法》一書中,輯錄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數表,稱之為「開方作法本源」圖。 而這樣一個三角在我們的奧數競賽中也是經常用到,最簡單的就是叫你找規律。
具體的用法我們會在教學內容中講授。 在國外,這也叫做"帕斯卡三角形". 還有小故事: (一)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蘇聯的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在返回大氣層時,突然發生了惡性事故——減速降落傘無法打開。
蘇聯 *** 研究後決定:向全國實況轉播這次事故。當電視台的播音員用沉重的語調宣布,宇宙飛船在兩小時後將墜毀,觀眾將目睹宇航員弗拉迪米·科馬洛夫殉難的消息後,舉國上下頓時被震撼了,人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電視上,觀眾們看到了宇航員科馬洛夫鎮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帶微笑地對母親說:「媽媽,您的圖像我在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頭上的每根白發,您能看清我嗎?」 「能,能看清楚。
兒啊,媽媽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 這時,科馬洛夫的女兒也出現在電視屏幕上,她只有12歲。科馬洛夫說:「女兒,你不要哭。」
「我不哭……」女兒已泣不成聲,但她強忍悲痛說:「爸爸,你是蘇聯英雄,我想告訴你,英雄的女兒會像英雄那樣生活的!」 科馬洛夫叮囑女兒說:「你學習時,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小數點。聯盟一號今天發生的一切,就是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距離宇宙飛船墜毀的時間只有7分鍾了。
科馬洛夫向全國的電視觀眾揮揮手說:「同胞們,請允許我在這茫茫的太空中與你們告別。」 即使是一個小數點的錯誤,也會導致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壯告別。
古羅馬的愷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戰爭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後果。」 換成我們中國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吧。
(二)一個故事引發的數學家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
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
大數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
……」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獃子」的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三)為科學而瘋的人 由於研究無窮時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邏輯的但又荒謬的結果(稱為「悖論」),許多大數學家唯恐陷進去而採取退避三舍的態度。在1874—1876年期間,不到30歲的年輕德國數學家康托爾向神秘的無窮宣戰。
他靠著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證明了一條直線上的點能夠和一個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也能和空間中的點一一對應。這樣看起來,1厘米長的線段內的點與太平洋面上。
5. 生活中的趣味數學知識
1.一個服裝的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產4件上衣或7條褲子,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為一套服裝。
現有66名工人生產,每天最多能生產多少套服裝?2、小王有三本集郵冊,全部郵票的五分之一在第一本上,N除以8(N為非零自然數)在第二本上,剩餘的39張在第三本上。小王有多少張郵票?3.小明看著自己的成績表預測:如果下次數學考試100分,那麼總平均分是91分,如果下次考80分,那麼數學總平均成績是86分,小明數學統計表是已經有幾次考試?1設x名工人生產上衣,得 4x=7*(66-x)則x=42所以一天可以生產 4*42=168 套服裝2設其有x張郵票.得x/5+N/8+39=x化簡得 4x/5-N/8=39由題意知,N為8的陪數,又4x/5為偶數,39為奇數.則N為8的奇數陪數.設N=(2t+1)*8 得4x/5-(2t+1)=39x=(100+5t)/2則5t為偶數,再設t=2w,得x=(100+5*2w)/2=50+5w由此可知,共有50+5w 張郵票, w為0,1,2,3,4,。
此時N=32w+83設有x次考試的成績,現在的平均分為a.則有 (xa+100)/(x+1)=91(xa+80)/(x+1)=86兩式相減得20/(x+1)=5則x=3 a=88即 現有3次考試的成績。
6. 搜集整理有關數學的趣味小故事
1.符號「+」「-」是五百年前一位德國人最先使用的。
當時他們並不表示「加上」「減去」。知道三百多年前才正式用來表示「加上」「減去」。
2.「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拼板玩具,有七個塊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形的薄板組成,拼出來的圖案變化萬千。後來傳到國外叫做「唐圖」。
「七巧板」流傳到今天,成為人們喜愛的一種智力玩具。 3.傳說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一種滴水的器具來計時,名叫刻漏。
4.乘號「*」是三百多年前一位英國數學家最先使用的。因為乘法是一種特殊的加法,所以他把加號斜過來表示。
5.公元前46年,羅馬統帥儒略· 愷撒指定歷法。由於他出生在7月,為了表示他的偉大,決定將7月改為「儒略月」,連同所有的單月都規定為31天,雙月為30天。
這樣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羅馬處死犯人的月份,為了減少處死的人數,將2月減少1天,為29天。6.小方是一個木匠,但他很傲慢,有一天,師傅問他:「桌子有4個角,我砍去一個,還剩幾個?」小芳說4-1=3,三個。
師傅告訴他,有5個 7.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
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
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
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於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並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8.小朋友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比如說:買菜、賣菜、算多少錢…… 9.下面就是一個小故事,是一個數字之間的故事。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一位說起話來了。
0弟弟說:「我們大傢伙兒,一起拍幾張合影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 老4說話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於是,它們變忙了起來,終於+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沖印店,沖是沖好了,電腦姐姐身手想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獃獃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在它們十一個人中,就數老六最聰明,這回它還是第一個算出了結果,你知道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嗎? 10.唐僧師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
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
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
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眯眯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
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唐僧很快說出他們每人摘桃子的個數。你知道他們摘了多少桃子嗎?。
7. 收集20個數學小常識
1。
對頂角相等. 2。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
3。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 4。
多邊形內角和為(邊數-2)*180度 5。多邊形外角和恆等於360度 6。
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一根直線。 7。
正比例函數的圖象是一根過原點的直線。 8。
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是雙曲線。 9。
兩次函數的圖象是拋物線。 10。
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1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12。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13。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14。
一個三角形的三條中線交於一點,這個點叫做重心。 15。
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的角平分線交於一點,這個點叫做內心。 16。
一個三角形三邊上的三條高交於一點,這個點叫做垂心。 17。
一個三角形三邊的中垂線交於一點,這個點叫做外心。 18。
同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 19。
1+2+3+……+n=(1+n)*n/2 20。 Sin90=1,Cos90=0,Sin0=0,Cos0=1。
㈨ 關於數學知識的小故事
1. 關於數學知識的小故事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高則芹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於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並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盯逗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要不要數學的童話故事?
2. 有關數學的小故事
1、蝴蝶效應 氣象學家Lorenz提出一篇論文,名叫「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Taxas州引起龍卷風?」論述某系統如果初期條件差一點點,結果會很不穩定,他把這種現象戲稱做「戚畢蝴蝶效應」。
就像我們投擲骰子兩次,無論我們如何刻意去投擲,兩次的物理現象和投出的點數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為何要寫這篇論文呢?這故事發生在1961年的某個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辦公室操作氣象電腦。
平時,他只需要將溫度、濕度、壓力等氣象數據輸入,電腦就會依據三個內建的微分方程式,計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氣象數據,因此模擬出氣象變化圖。這一天,Lorenz想更進一步了解某段紀錄的後續變化,他把某時刻的氣象數據重新輸入電腦,讓電腦計算出更多的後續結果。
當時,電腦處理數據資料的數度不快,在結果出來之前,足夠他喝杯咖啡並和友人閑聊一陣。在一小時後,結果出來了,不過令他目瞪口呆。
結果和原資訊兩相比較,初期數據還差不多,越到後期,數據差異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兩筆資訊。而問題並不出在電腦,問題是他輸入的數據差了0.000127,而這些微的差異卻造成天壤之別。
所以長期的准確預測天氣是不可能的。參考資料:阿草的葫蘆(下冊)——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2、動物中的數學「天才」 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
組成底盤的菱形的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的銳角為70度32分,這樣既堅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誤差極小。
丹頂鶴總是成群結隊遷飛,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
更精確地計算還表明「人」字形夾角的一半——即每邊與鶴群前進方向的夾角為54度44分8秒!而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還是某種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結的「八卦」形網,是既復雜又美麗的八角形幾何圖案,人們即使用直尺的圓規也很難畫出像蜘蛛網那樣勻稱的圖案。冬天,貓睡覺時總是把身體抱成一個球形,這其間也有數學,因為球形使身體的表面積最小,從而散發的熱量也最少。
真正的數學「天才」是珊瑚蟲。珊瑚蟲在自己的身上記下「日歷」,它們每年在自己的體壁上「刻畫」出365條斑紋,顯然是一天「畫」一條。
奇怪的是,古生物學家發現3億5千萬年前的珊瑚蟲每年「畫」出400幅「水彩畫」。天文學家告訴我們,當時地球一天僅21.9小時,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生活時報)3、麥比烏斯帶 每一張紙均有兩個面和封閉曲線狀的棱(edge),如果有一張紙它有一條棱而且只有一個面,使得一隻螞蟻能夠不越過棱就可從紙上的任何一點到達其他任何一點,這有可能嗎?事實上是可能的只要把一條紙帶半扭轉,再把兩頭貼上就行了。這是德國數學家麥比烏斯(M?bius.A.F 1790-1868)在1858年發現的,自此以後那種帶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稱為麥比烏斯帶。
有了這種玩具使得一支數學的分支拓樸學得以蓬勃發展。4、數學家的遺囑 *** 數學家花拉子密的遺囑,當時他的妻子正懷著他們的第一胎小孩。
「如果我親愛的妻子幫我生個兒子,我的兒子將繼承三分之二的遺產,我的妻子將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將繼承三分之二 的遺產,我的女兒將得三分之一。」。
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這位數學家就去世了。之後,發生的事更困擾大家,他的妻子幫他生了一對龍鳳胎,而問題就發生在他的遺囑內容。
如何遵照數學家的遺囑,將遺產分給他的妻子、兒子、女兒呢?5、火柴游戲 一個最普通的火柴游戲就是兩人一起玩,先置若干支火柴於桌上,兩人輪流取,每次所取的數目可先作一些限制,規定取走最後一根火柴者獲勝。 規則一:若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數目最少一根,最多三根,則如何玩才可致勝? 例如:桌面上有n=15根火柴,甲、乙兩人輪流取,甲先取,則甲應如何取才能致勝? 為了要取得最後一根,甲必須最後留下零根火柴給乙,故在最後一步之前的輪取中,甲不能留下1根或2根或3根,否則乙就可以全部取走而獲勝。
如果留下4根,則乙不能全取,則不管乙取幾根(1或2或3),甲必能取得所有剩下的火柴而贏了游戲。同理,若桌上留有8根火柴讓乙去取,則無論乙如何取,甲都可使這一次輪取後留下4根火柴,最後也一定是甲獲勝。
由上之分析可知,甲只要使得桌面上的火柴數為4、8、12、16。等讓乙去取,則甲必穩操勝券。
因此若原先桌面上的火柴數為15,則甲應取3根。(∵15-3=12)若原先桌面上的火柴數為18呢?則甲應先取2根(∵18-2=16)。
規則二: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數目為1至4根,則又如何致勝? 原則:若甲先取,則甲每次取時,須留5的倍數的火柴給乙去取。 通則:有n支火柴,每次可取1至k支,則甲每次取後所留的火柴數目必須為k+1之倍數。
規則三: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數目不是連續的數,而是一些不連續的數,如1、3、7,則又該如何玩法? 分析:1、3、7均為奇數,由於目標為0,而0為偶數,所以先取者甲,須使桌上的火柴數為偶數,因為乙在偶數的火柴數中,不可能再取去1、3、7根火柴後獲得0,但假使如此也不能保證甲必贏,因為。
3. 【給幾個數學小故事、知識.簡短
唐僧師徒摘桃子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悟空笑眯眯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2數字趣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年輕時與幾個學友進京考試.他們到達試院時為時已晚.考官說:"我出一聯,你們若對得上,我就讓你們進考場."考官的上聯是: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學子,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蘇東坡對出的下聯是: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日一定要中.考官與蘇東坡都將一至十這十個數字嵌入對聯中,將讀書人的艱辛與刻苦情況描寫得淋漓盡致.3點錯的小數點學習數學不僅解題思路要正確,具體解題過程也不能出錯,差之毫釐,往往失之千里.美國芝加哥一個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醫院施行一次小手術後回家.兩星期後,她接到醫院寄來的一張帳單,款數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數字,不禁大驚失色,駭得心臟病猝發,倒地身亡.後來,有人向醫院一核對,原來是電腦把小數點的位置放錯了,實際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點錯一個小數點,竟要了一條人命.正如牛頓所說:"在數學中,最微小的誤差也不能忽略.。
4. 關於數學的小故事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
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於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
但是田忌採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趣味數學故事(2): 當高斯還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想借上課的時光處理一些自我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難題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 1+2+3+4+5+6+7+8+9+10=? 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
自我也就能夠藉此機會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光,高斯已停下了筆,閑閑地坐在那裡。
老師看了,很生氣地訓斥高斯。 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
老師聽了嚇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因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這么算出來了。」
老師同學聽了以後,都對高斯豎起了大拇指。之後的高斯長大後,成為了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
5. 求關於數學的小故事
高斯從1加到100的故事 7歲時高斯進了 St. Catherine小學。
大約在十歲時,老師在算數課上出了一道難題:「把 1到100的整數寫下來,然後把它們加起來!」這個難題當然難不倒學過算數級數的人,但這些孩子才剛開始學算數呢!老師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錯了,因為還不到幾秒鍾,高斯已經把石板放在講桌上了,同時說道:「答案在這兒!」考完後,老師一張張地檢查著石板。
大部分都做錯了,學生就吃了一頓鞭打。高斯的石板被翻了過來,只見上面只有一個數字:5050。
老師吃了一驚,高斯就解釋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對和為 101的數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見高斯找到了算術級數的對稱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術級數合的過程一樣,把數目一對對地湊在一起。
6. 一個數學小故事
(一)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蘇聯的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在返回大氣層時,突然發生了惡性事故——減速降落傘無法打開。
蘇聯 *** 研究後決定:向全國實況轉播這次事故。當電視台的播音員用沉重的語調宣布,宇宙飛船在兩小時後將墜毀,觀眾將目睹宇航員弗拉迪米·科馬洛夫殉難的消息後,舉國上下頓時被震撼了,人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電視上,觀眾們看到了宇航員科馬洛夫鎮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帶微笑地對母親說:「媽媽,您的圖像我在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頭上的每根白發,您能看清我嗎?」 「能,能看清楚。
兒啊,媽媽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 這時,科馬洛夫的女兒也出現在電視屏幕上,她只有12歲。科馬洛夫說:「女兒,你不要哭。」
「我不哭……」女兒已泣不成聲,但她強忍悲痛說:「爸爸,你是蘇聯英雄,我想告訴你,英雄的女兒會像英雄那樣生活的!」 科馬洛夫叮囑女兒說:「你學習時,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小數點。聯盟一號今天發生的一切,就是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距離宇宙飛船墜毀的時間只有7分鍾了。
科馬洛夫向全國的電視觀眾揮揮手說:「同胞們,請允許我在這茫茫的太空中與你們告別。」 即使是一個小數點的錯誤,也會導致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壯告別。
古羅馬的愷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戰爭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後果。」 換成我們中國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吧。
(二)一個故事引發的數學家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
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
大數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
……」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獃子」的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三)為科學而瘋的人 由於研究無窮時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邏輯的但又荒謬的結果(稱為「悖論」),許多大數學家唯恐陷進去而採取退避三舍的態度。在1874—1876年期間,不到30歲的年輕德國數學家康托爾向神秘的無窮宣戰。
他靠著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證明了一條直線上的點能夠和一個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也能和空間中的點一一對應。這樣看起來,1厘米長的線段內的點與太平洋面上的點,以及整個地球內部的點都「一樣多」,後來幾年,康托爾對這類「無窮 *** 」問題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通過嚴格證明得出了許多驚人的結論。
康托爾的創造性工作與傳統的數學觀念發生了尖銳沖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攻擊甚至謾罵。有人說,康托爾的 *** 論是一種「疾病」,康托爾的概念是「霧中之霧」,甚至說康托爾是「瘋子」。
來自數學權威們的巨大精神壓力終於摧垮了康托爾,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進精神病醫院。 真金不怕火煉,康托爾的思想終於大放光彩。
1897年舉行的第一次國際數學家會議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認,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羅素稱贊康托爾的工作「可能是這個時代所能誇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這時康托爾仍然神志恍惚,不能從人們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悅。
1918年1月6日,康托爾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康托爾(1845—1918),生於俄國彼得堡一丹麥猶太血統的富商家庭,10歲隨家遷居德國,自幼對數學有濃厚興趣。
23歲獲博士學位,以後一直從事數學教學與研究。他所創立的 *** 論已被公認為全部數學的基礎。
(四)數學家的「健忘」 我國數學家吳文俊教授六十壽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運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選定這一天的晚間登門拜門拜訪,寒暄之後,說明來意:「聽您夫 人說,今天是您六十大壽,特來表示祝賀。」
吳文俊彷彿聽了一件新聞,恍然大悟地說:「噢,是嗎?我倒忘了。」 來人暗暗吃驚,心想:數學家的腦子里裝滿了數字,怎麼連自己的生日也記不住? 其實,吳文俊對日期的記憶力是很強的。
他在將近花甲之年的時候,又先攻 了一個難題——「機器證明」。這是為了改變了數學家「一支筆、一張紙、一個腦袋」的勞動方式,運用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數學證明,以便數學。
7. 簡短數學小故事
1、0和它的數字兄弟 有一天,森林裡面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它們長相很特別,動物們都很奇怪,要求他們一一介紹自己。第一個走出來 一個瘦子,它說:「我是1,像支鉛筆細又長」。
接著又走出一個說:「我是2,像只小鴨水上飄。」第三個說「我是3,像 只耳 朵聽聲音。」
「我是4,像面小旗隨風飄。」「我是5,像支衣鉤掛衣帽。」
「我是6,像棵豆芽咧嘴笑。」「我是7,像把鐮刀割 青草。」
「我是8,像支麻花擰一道。」「我是9,像把勺子能盛飯。」
「我是0,像個雞蛋做蛋糕。」他們剛介紹完了,小鹿又 問道」你們中間誰最大?誰最小呢?」9站出來,很驕傲地說「我是9,我最大。」
0耷拉著腦袋說「我最小。」「對,就是這個 表示什麼都沒有的0。」
9用冷淡的口氣說道。 9剛說完,動物們和它的數字兄弟都笑了。
0更加不好意思了,動物們看到0這么沒 有用,都不願意和它一起玩。它們在一起唱呀!跳呀!非常開心。
突然一隻 大象在裡面掙扎了很久,用了很大的力氣總想爬上 來,它爬呀爬累得滿頭大汗,腿也掛破了,鮮血直流。 可是,怎麼也爬不上來,它只好在裡面大聲「救命 呀!救命呀!」動物 們聽到了,就紛紛跑到洞口邊,想把大象救出來。
數字1到9也來幫忙了。他們組成最大的數字987654321,顯示了最大的力量,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把大象拉上來。
這個時候,只聽見後 面有一個微弱的聲音說道「我也來試試。」它們一看是0,就勉 強的同意它也來幫忙。
它們重新組成數字9876543210,它們的力量一下子 就增大10倍。哈哈…… 一下子就把大象拉上來了。
動物們都很感謝數字兄 弟,同時也為冷落了0感到愧疚,它們都來到0的身 邊,願意和0做朋友。數字兄弟也開始重視0了,願意 和它一起玩耍。
從此以後,0再也不自卑了,它覺得自己還是很有用的。 2、美麗的植樹圖案 很久很久以前, *** 數字王國的國王過20歲生日,羅馬數字王國派人送來了20棵珍貴的樹,作為生日禮物。
*** 數 啊。「20」大臣張榜招賢,凡是能巧妙地栽這20棵樹的人將有重賞。
可是,誰也設計不出來。 「20」大臣日夜思索,翻了大量的資料,又用石子進行了一次次的試驗。
他畫了成千成萬個圖樣。畫著,試著,忽然,他 眼睛一亮,看到了一張極其美妙的圖案。
「20」大臣立即把圖案奉獻給國王。國王見了非常高興,「20」大臣指著圖案對國王說:「陛下,您看,圖中所栽的樹不 論橫數、豎數或斜數,每行都是4棵,這樣最多18行。」
國王贊嘆不止,說:「這樣美麗奇妙的植樹圖案,我在任何公園都沒有看見過,簡直太美妙了。我要重重地賞您!」 。
我要重重地賞您!」 國王贊嘆不止,說:「這樣美麗奇妙的植樹圖案,我在任何公園都沒有看見過,簡直太美妙了。我要重重地賞您!」 「對,這是一位名叫山姆·勞埃德的數學家發明和設計的,我只是把他設計的圖案用到植樹問題上來。」
「20」大臣據實說。 「好,好,你能用上這個圖案,也是有功的。」
說著,國王宣布了對「20」大臣的獎賞,並將這個圖案命名為「20圖案」, 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植樹圖案。 國王立即派人按照「20圖案」把20棵樹栽在宮廷的花園里。
從此,這美麗的植樹圖案就一直流傳至今。 3、蝴蝶效應 氣象學家Lorenz提出一篇論文,名叫「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Taxas州引起龍卷風?」論述某系統如果初期條件差 一點點,結果會很不穩定,他把這種現象戲稱做「蝴蝶效應」。
就像我們投擲骰子兩次,無論我們如何刻意去投擲,兩次的物是 相同的。 Lorenz為何要寫這篇論文呢? 這故事發生在1961年的某個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辦公室操作氣象電腦。
平時,他只需要將溫度、濕度、壓力等氣象數據 輸入,電腦就會依據三個內建的微分方程式,計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氣象數據,因此模擬出氣象變化圖。 這一天,Lorenz想更進一步了解某段紀錄的後續變化,他把某時刻的氣象數據重新輸入電腦,讓電腦計算出更多的後續結 果。
當時,電腦處理數據資料的數度不快,在結果出來之前,足夠他喝杯咖啡並和友人閑聊一陣。在一小,結果出來了,不過令 他目瞪口呆。
結果和原資訊兩相比較,初期數據還差不多,越到後期,數據差異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兩筆資訊。而問題並不 出在電腦,問題是他輸入的數據差了0.000127,而這些微的差異卻造成天壤之別。
㈩ 數學趣味小故事 關於數學的趣味故事
1、泰勒斯:巧測金字塔。泰勒斯看到人們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來告示穗侍上寫著,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於是就找法老。法老問泰勒斯用什麼工具來量金字塔。泰勒斯說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邊,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樣長的時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長度和金字塔底面邊長的一半。把這兩個長度加起來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頂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田忌賽馬: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於兩猜茄吵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但是田忌採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3、阿基米德的故事:國王做了一頂金王冠,他懷疑工匠用銀子納兆偷換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鑒定它是不是純金制的,且不能損壞王冠。阿基米德捧著這頂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隨著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從桶邊溢出,阿基米德看到這個現象,頭腦中像閃過一道閃電:「我找到了!」阿基米德拿一塊金塊和一塊重量相等的銀塊,分別放入一個盛滿水的容器中,發現銀塊排出的水多得多。於是阿基米德拿了與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測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樣,問題就解決了。隨著進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體力學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