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六安紅色旅遊有哪些
1、裕安區獨山蘇維埃城(獨山革命舊址群景區) AAAA級景區
地址:裕安區獨山鎮
2、金寨紅軍廣場景區 AAAA級景區
地址:金寨縣梅山鎮:
3、六安市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園 AAA級景區
地址:六安市中心九墩塘畔
4、霍邱縣烈士陵園 AAA級景區
地址:霍邱縣城東郊
5、舒茶紀念館 AAA級景區
地址:舒城縣舒茶鎮
6、金正段寨縣紅25軍、紅28軍軍部舊址
地址:金寨縣湯匯鄉豹跡岩村胡氏祠
7、天堂寨劉鄧大軍千里躍進游笑大別山前方指揮部舊址
地址:金寨縣天堂寨
8、霍山縣安徽紅色區域中心紀念園
地址:霍山縣城西南角
9、金安區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張家店戰役紀念館
地址:六安市金安區毛坦廠鎮境內
10、舒城縣新四軍皖西革命紀念館
地址:舒城縣萬佛湖南岸
11、獅山中學玉璽樓
地址:霍山縣上土市鎮獅山南麓
12、豫東南特道區蘇維埃舊址——湯家匯接善寺
地址:金寨縣湯家匯鎮小街
13、雙峰寨古遺址
地址:金寨縣果子園鄉雙峰寨
14、松子關
地址:金寨縣吳家店鎮關前村(鄂皖兩省毗連的要道上)
15、柯天來、胡傳發烈士陵園
地址:金安舉磨譽區孫崗鎮思古潭鄉
Ⅱ 霍山紅源廣場的作文怎麼寫
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紀念園:霍山縣是著名的革命老桐叢區,皖西革命根據地的核心,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純含。霍山地處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千里躍進,將軍故里」(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安慶)的中心位置,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霍山縣委、縣政府遵循「集中展示,分散保護,紅綠古相結合」的開發思路,在原縣革命烈士陵園的基礎上,重點建設了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紀念園。紀念園佔地17.1公頃,廣場佔地2公頃,分山上、山下兩個部分,主要包括紅源廣場、安徽省紅色區域局褲櫻中心紀念館、傳賢亭、淠西亭、六霍起義紀念亭等設施。該園是六安市紅色旅遊重點工程,是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Ⅲ 霍山紅館講的是什麼
革命史。霍山紅館講的是革命史,通過查詢霍山紅館信息,講的是革命史,霍山革命紀念館位於霍山縣烈士陵園,旅扮陵園興建於1986年,位於霍山縣城西南角,陵園內紀念設施分為山上和山下兩個部分。山下為紅源廣場,山上由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紀念館、六霍起義紀念亭、傳賢亭辯鎮桐、淠西亭等4個部分組成。攜坦
Ⅳ 劉健挺的人物事跡
劉健挺,原名劉守齋,1909年出生於霍山縣下符橋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親劉發仁,母親吳長英,為勤勞儉朴的農民。劉健挺兄妹3個,他排行老二。哥哥劉守矩,曾任東北鄉蘇維埃政府司務長。弟弟劉守國,曾任紅四軍獨立第九連政治指導員,在一次戰斗中犧牲。妹妹劉守英也參加革命,紅軍長征後留在地方工作,後被瘋狂反撲的國民黨賣往英山。劉健挺結發夫人萬吉雲隨劉健挺一道參加革命,曾任爛泥坳鄉蘇維埃政府婦女主任,婚後十幾年病故,為病故烈士。
劉健挺7歲放牛,11歲時讀了兩年私塾,兩年學堂,後因家境艱難輟學,回家做農活,學道士。
大革命失敗後,共產黨員舒傳賢、劉淠西等紛紛回到家鄉霍山從事革命活動。劉健挺與舒傳賢同為東北鄉人。舒傳賢回鄉後,深人群眾,調查研究,團結進步青年農民,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1927年冬,舒傳賢成立了以「交換知識,聯絡感情,砥礪學術,主張公道」為宗旨的學術研究會,開辦農民夜校,秘密從事革命活動。劉健挺參加了舒傳賢開辦的農民夜校學習。通過理論學習和舒傳賢的啟發教育,覺悟遲配拆提高很快。1928年9月,劉健挺由叔父劉永貞、劉介臣介紹加入下符橋秘密「農協」,不久擔任下符橋鄉農會常委和支農委常委、東北鄉赤衛隊隊員。是年,霍山旱災嚴重,收成銳減,地主豪紳又乘機逼租逼債、加稅增捐,農民生活苦不賣薯堪言。舒傳賢與特區委、農協研究決定發動秋收斗爭。劉健挺與東北鄉農協主席吳宏觀帶領300多位農民攔截了地主儲華峰所收的1萬多斤租稻,分給貧苦農民。此外,他還積極參加舒傳賢在東北鄉發動的「五抗」(抗租、抗稅、抗債、抗捐、抗夫)斗爭及1929年的春荒斗爭。劉健挺因斗爭勇敢、工作積極,被黨組織派往諸佛庵等地發動群眾,作農運工作,並任霍山縣第七區蘇維埃政府少共區委委員兼秘書。
1929年11月,六霍起義全面爆發。獨山和西鎮暴動後,為支援桃源河暴動,劉健挺與舒家廟、花園畈、大河廠和六安縣鳳凰台等地農協會員、赤衛隊員等500餘人,在聞家店、張家沖、橫旦崗等地扒掉大地主家糧食30餘戶3000餘擔,分給窮苦群眾。
1930年1月,皖西第一支正規紅軍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3師在霍山成立。2月1日,劉健挺與霍山東北區赤衛隊2300餘人,配合紅33師第一次攻克霍山縣城。為配合紅軍攻城,劉健挺率下符橋鄉農協,在劉介臣、陳祖燕的領導下,扒掉地主劉有勤、黃躍軒的糧食,鎮壓惡霸劉守義。4月6日,六安縣反動自衛團在霍山東北鄉搜捕農協會員,抄了舒傳賢的家。中共霍山縣委和東北區委決定立即舉行東北鄉武裝總暴動。在中共六安中心縣委書記舒傳賢的親自領導和指揮下,四五萬農民參加東北鄉赤衛隊。下符橋鄉赤衛隊在劉健挺等的率領下,將六安自衛團圍困4天。霍山東南鄉及六安南鄉農民群眾起而響應。赤衛隊打垮了民團的多碼棗次進攻,踩掉了青山街的反動局子,一直打到蘇家埠東的馬家庵子。4月12日,紅33師第二次攻克霍山城,斃俘敵自衛團200餘人,活捉敵總指揮秦華軒,繳槍85枝,並與東北鄉赤衛隊匯合,全殲六安民團,東北鄉暴動大獲全勝。霍山縣蘇維埃政府遂在霍山城關成立,霍山全境赤化,成為安徽第一個全境赤化縣,被定為安徽紅色區域中心。劉健挺在東北鄉暴動中,作戰勇敢,表現出色,初露鋒芒。1931年6月,劉健挺經熊宗華介紹加人中國共產黨,不久任鄉支部委員兼少共書記,後在霍山縣蘇維埃政府內工作,為霍山蘇區的政權建設、武裝建設努力工作。 1932年9月,劉健挺正式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75師223團,不久任紅25軍第75師223團連政治指導員。劉健挺加入紅軍,正趕上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敵人以約20萬兵力繼續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清剿」之時。劉健挺立即投人反「圍剿」斗爭。9月10日,紅25軍在金家寨與紅四方面軍主力會合,其73師隨紅四方面軍主力向西轉移,第75師(2個團)擔負掩護紅四方面軍主力轉移的任務,配合方面軍主力作戰。劉健挺所在的223團在完成掩護紅四方面軍主力向黃安地區轉移的任務後,即到達黃安以南地區,與軍部特務營一起留在該地區活動。10月下旬,在鄧家橋殲敵第13師1個連。10月24日,在高橋河予敵第13師73團以很大殺傷。10月26日,在宮樊塘打擊敵保安第四團和湖北第四區保安隊,斃傷敵百餘名。10月底,在八里灣打擊反動民團,斃傷俘敵300餘名。之後,劉健挺隨223團轉移至七里坪、檀樹崗及麻城以北地區活動,在七里坪附近殲敵第80師1部。
1932年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黃安檀樹崗召開軍事會議,根據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去後根據地的嚴峻形勢,決定重建紅25軍,獨立堅持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劉健挺參加了郭家河、潘家河、楊泗寨等戰斗,與紅25指戰員及根據地人民一道,打破了敵人大規模劃區「清剿」,箝制了敵人大量兵力,策應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斗爭。由於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臨時中央的錯誤指導,紅25軍發起七里坪戰役,損失慘重,加之「肅反」,致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形勢出現了嚴重的危機,1934年11月,紅25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經過獨樹鎮、三要司、庚家河戰斗,勝利入陝。1934年12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召開庚家河會議,決定創建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會後,劉健挺積極參加新的根據地的創建工作,任陝南遊擊總司令部營政治委員,率領紅軍指戰員,團結群眾,沒收和分配地主的財物和土地,組織和武裝群眾,成立赤衛軍、少先隊,解除民團武裝,擴大紅軍,建立鞏固的後方,帶領軍民,粉碎了敵人對根據地的兩次「圍剿」,堅持了鄂豫陝邊的游擊戰爭。
1935年7月,紅25軍西征北上。敵陝西省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除以部分兵力尾追紅25軍外,集中20多個團的兵力,對鄂豫陝革命根據地實行劃區「清剿」,叫囂要把陝南山區的共產黨和紅軍斬盡殺絕,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形勢十分嚴重。9月,鄂豫陝特委成立。10月6日在商南碾子坪將各游擊師和游擊大隊合編組成紅74師,決定以陝南為中心,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劉健挺先後任第74師獨立1團副團長、師政治部主任、師教導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科長。劉健挺與74師指戰員在同上級失去聯系、極端困苦的條件下,轉戰於鄂豫陝三省邊界的24個縣境,經歷大小戰鬥上百次,打破了敵人三次圍攻,取得了鄂豫陝邊界地區游擊戰爭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陝甘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和主力紅軍的長征,對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劉健挺參加了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學習,所在部隊編入晉冀魯豫軍區。1937年8月,八路軍改編後,主力各師先後開赴抗日前線。為了鞏固陝甘寧邊區革命根據地,保衛黨中央和後方機關,9月底,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從各師抽出部分兵力,以129師385旅為骨幹(不包括769團)組成八路軍延安總部留守處,12月改編為留守兵團,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其主要任務是保衛邊區,保衛黨中央,安定人民生活,鞏固與擴大留守部隊。肖勁光任司令員,劉健挺先後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旅385旅第4團參謀長、二團政治處主任、四團政治處主任,第129師385旅770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處主任,並任河南軍區河南人民抗日軍第四支隊政治部主任,豫西支隊政治委員,中共伊洛特委書記。
八路軍3個師開赴抗日前線後,留守兵團與自衛軍相互配合,共同擔負著守衛黃河千里河防、保衛邊區、鞏固後方的戰略任務。部隊的力量顯得有些薄弱。日軍乘機多次對我邊區發動進攻,妄圖同國民黨頑固派配合夾擊,將我後方戰略根據地吃掉。至1939年底,日軍對黃河防線進行了23次大小進攻,每次投人兵力少則2000人,多達萬餘人。我河防部隊在主要防禦點的兵力最多時為1個團,兵力懸殊甚大。劉健挺與留守兵團各團一道,根據不同情況,緊緊依靠群眾,機動靈活,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敵人的進攻,保衛了邊區的安全。與此同時,留守部隊與自衛軍配合,勝利地剿滅了由國民黨和日寇派遣,侵擾邊區,進行搗亂破壞活動的48股土匪4000餘人,平息了內部的匪患,使全國人民進行抗戰的指導中心陝甘寧邊區日臻鞏固。此外,劉健挺還參加了邊區反「掃盪」、反頑,開創豫西抗日根據地的斗爭。
解放戰爭時期,劉健挺任中原軍區第1縱隊2旅旅長、政治委員。1945年10月24日,八路軍、新四軍三大主力在桐柏勝利會師,30日正式組建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和中原人民解放軍。抗戰剛剛勝利,蔣介石就以5個戰區20多個師30餘萬大軍的重兵,構築6000餘座碉堡,從四面八方撲向中原,密令「限四十八小時全殲」,妄圖製造第二個「皖南事變」。中原解放軍遵照中共中央「立即突圍」的指示,主力部隊等編為2個縱隊和3個獨立旅,分南北兩路於6月26日晚同時向西突圍。李先念、鄭位三等率中原局、中原軍區機關和第二縱隊13旅、15旅45團為北路一支;王震等率359旅和幹部旅為北路另一支。北路軍在李先念、鄭位三、王震率領下,突破平漢路封鎖線,翻越桐柏山,穿過豫西南,於7月下旬進入陝南。河南軍區部隊和冀魯豫軍區之水東八團編為第一縱隊,下轄一、二、三旅。劉健挺任第二旅政治委員(旅長張才千),轄4、5、6團。王樹聲司令員等率第一縱隊的二、三旅(皮定鈞率一縱一旅聲東擊西,掩護主力向西突圍後向東突進),以及第二縱隊15旅(缺45團)為南路萬餘人,冒著酷熱伏雨,於1946年7月1日,在廣水和花園之間的王家店一線沖破平漢路封鎖線,跳出敵人第一道包圍圈,11日在宜城流水溝、埡口強渡襄河,使敵人在襄河渡口等地消滅我南路主力的「美夢」成為泡影。一路上,敵軍的堵截、追擊和飛機的掃射全然落空。南路軍勝利突出重圍,進人鄂西北武當山區。21日,劉健挺與一縱廣大官兵在谷城石花街狠揍堵我去路的敵185旅553團等部,殲敵300餘人。8月中旬,又在房縣冠木河附近殲敵16旅一個營。遵照中央軍委關於「在長江以北、襄河以西以南廣大區域實行機動靈活之作戰,各個殲滅敵人,發動民眾,建立根據地」的指示,一縱於8月27日與先行突圍到鄂西北地區的江漢軍區部隊會合於房縣之上龕,建立了鄂西北區黨委和鄂西北軍區,隨即在鄂西北戰略展開,先後建立5個軍分區。興房保宜(興山、房縣、保康、宜昌)分區為二分區,楊秀坤任司令員,劉健挺任二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轄1個團。9月2日,鄂西北區黨委為創建根據地向各軍分區發出指示,要求各軍分區應「化整為零」,分散游擊;再「化零為整」,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軍;要依靠群眾,改善部隊的群眾紀律,建立政權組織;要建立地方武裝,廣泛開展統戰工作並切實解決供給問題。各軍分區依照指示,立即分散,著手創建根據地工作。劉健挺任新成立的鄂西地委書記。至9月底,鄂西北根據地初具規模。
10月初,鄂西北根據地形勢逐漸惡化。敵人乘我立足未穩之際,集結4個師約10萬兵力,向鄂西北根據地進行瘋狂「清剿」。11月初,我軍雖經艱苦戰斗,但因敵眾我寡,各分區相繼撤出,損失慘重,減員1/3。
為挽救危局,鄂西北區黨委召開緊急會議,將所有部隊整編為3個支隊,向3個方向打游擊,收容失去聯絡的地方幹部和零星武裝。
1947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發出「告鄂西北黨委《關於堅持鄂豫陝游擊戰爭的指示》」,錯誤地要求「游擊隊以分得越散越好,活動地區越大越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兵力過於分散,很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各軍分區在艱苦的條件下,仍繼續同強敵硬拼。
2月4日,區黨委和軍區召開緊急會議,根據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指示,及時正確地作出了新的突圍轉移與堅持斗爭的決策和部署,決定軍區三大主力轉移到外線作戰,以爭取戰爭主動權:由張才千率領軍區機關及警衛部隊和4團(1200餘人);軍區副司令員劉昌毅率領7團(700餘人);二軍分區司令楊秀坤、政委劉健挺率領5團(800餘人),這三大主力轉移到外線作戰,以保存實力。
會後,部隊各線轉移。劉健挺與楊秀坤率部東渡襄河,挺進大洪山和鄂西北地區打游擊,沿途遭遇國民黨重兵的圍追堵截。部隊越過禮山縣東大山時,遭到國民黨軍1個團的伏擊,加上保安隊,兵力超過己方數倍。劉健挺鎮定自若,主動提出帶1個連加偵察隊作掩護,讓其餘部隊沖出險境。當劉健挺完成掩護任務率余部沖出火網時,部隊已經失散,行至斑竹園時,復遭國民黨軍包圍,所剩1個連又被沖散。劉健挺率偵察連40餘人准備打回老家-大別山區,轉戰至霍山爛泥坳,又遭到敵人大部隊圍擊,傷亡很大。劉健挺並沒有灰心,他找到當地的黨組織,安置好傷員,自己化裝成一般商人,沿大別山東走,找大部隊。經過3個月的長途跋涉到達臨淮關,找到中共津浦路西區黨委。年底隨六合工委游擊隊到達中共皖西區黨委和皖西軍區所在地舒城曉天。劉健挺將鄂西北突圍部隊失散,自己化裝至津浦路西經過向區黨委書記彭濤、司令員曾紹山作了匯報,要求組織審查他的這段歷史。皖西區黨委將劉健挺的情況轉報中共中央中原局。經中原局批准,於同年12月電示恢復劉健挺黨籍,任命為第四軍分區副政治委員,籌措淮海戰役的支前工作。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後,劉健挺任鄂豫軍區二分區政治委員(華東軍區警備第14旅政治委員),中共鄂西北二地委書記,皖北軍區警備第一旅政治委員。他率部2000餘人,隨劉鄧大軍轉戰於霍邱、固始、金寨、霍山等地,為皖西地區的最後解放作出了貢獻。
皖西解放後,劉健挺離開家鄉,參加了隴海、濟南、淮海、渡江等戰役,幾十年戎馬倥傯,出生人死,身經百戰,立下了赫赫戰功,為開辟和創建解放區,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建國後,劉健挺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皖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安徽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南京軍區司令部動員處處長,安徽省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福建省軍區第二政治委員、顧問,中共第九、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他雖身居要職,卻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熱情和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以嶄新的姿態投人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去。下基層,他同指戰員、民兵同吃、同住、同勞動。後來身體有病,體力差了,也盡量參加一些集體勞動。機關植樹造林,助民勞動,他跟著干輕活。「三年困難時期」,安徽是重災區,家鄉親友登門,劉健挺總是讓家人節衣縮食,盡可能給予幫助,而他常年吃著南瓜蘿卜絲。他謙虛謹慎,團結同志,深入實際,勤懇工作,任勞任怨,為祖國海邊防對敵斗爭,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民兵建設傾注全力。
1960年9月,中央軍委成立《紅25軍戰史》編審小組委員會,並成立了辦公室、編輯組、資料組、秘書組,著手紅25軍戰史資料的徵集、編寫工作。徐海東任編委會主任,劉健挺任編委會委員並擔任戰史編寫修改辦公室副主任。劉健挺與戰史征編工作同志一道,組織人員廣泛搜集和熟悉戰史資料,精心編寫初稿,然後將初稿分送分散在各地的紅25軍老同志審改,再將老同志意見進行歸納和研究。經精編嚴審,三易其稿,歷時近3年,於1965年寫出《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戰史》初稿。劉健挺為紅25軍戰史的編寫工作付出了諸多辛勞。他那嚴肅認真、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贏得編寫成員的一致好評。
在十年動亂中,劉健挺受到迫害,被打成「五·一六」分子,身處逆境仍堅持黨的原則,無私無畏,與林彪、「四人幫」反黨集團作不懈的斗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勤奮工作。任顧問以至離休以後,仍堅持學習,努力工作,熱情傳、幫、帶,恪守共產黨員的職責,深受廣大指戰員的尊敬和愛戴。
半個多世紀以來,劉健挺忠於黨,忠於人民,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黨的事業,終因積勞成疾,1983年11月病逝於福州。
Ⅳ 大別山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啊
大別山主峰景區,坐落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境內,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景區的景點類型多樣,目前的主要景點有:高山——白馬尖(大別山主峰)、峽谷——龍井峽(大別山區規模最大的瀑布群)、湖泊——別山湖、遺址——四望寨(古城堡)以及大別山莊度假村、聽泉山房度假村和馬家河民俗村,面積達340平方公里。已對外開放的景點有白馬尖和龍井峽,以及海拔950米的大別山莊度假村。
大別山主峰景區的主題是「原始生態大別山、英雄傳奇大別山、風情無限大別山」,原始生態大別山,表現其綠色,這里是國家地質公園,環境原始,無任何污染; 英雄傳奇大別山,表現其紅色,這里是國家旅遊局確定的全國十大紅色旅遊基地之一;風情無限大別山,表螞枯現枝段其藍色,這里猛物譽的風土人情純朴而自然,富於浪漫情調。
景點簡介(不全面,我不是導游):
【白馬尖】
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成山於燕山運動晚期,為花崗石山體。山勢磅礴,巍峨壯麗,聚高、雄、峻、特為一體。山峰形似白馬,立地摩天,海拔1777米,為大別山的最高峰。與多雲尖遙遙相望,並稱姊妹峰。
【龍井峽】
龍井峽,原名龍井河,是皖西最大的瀑布群。峽谷中的所有名稱均與龍相關,故以龍為主題命名了峽谷中的四個瀑布。
【四望山】
四望寨位於冒頂山頂端,海拔1396米,為大別山高峰之一。清咸豐7年起,太平軍與捻軍密切配合,轉戰鄂皖一帶,數次佔領霍山縣城,迫使知縣張組遷縣治於六萬寨。從嵌砌在南門山牆上的《霍山縣正堂張瑜夯修堡事》和《四望堡各戶目》兩碑文中記載,清咸豐11年奉知縣修築此寨。四望寨於1999年,被列為安徽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上大別山】
水上的大別山奇峰聳立、山巒疊障,遊客們在木筏上觀賞湖光山色、沐浴陽光雨露、品嘗風味小吃、欣賞黃梅小調、品茗霍山黃芽。
Ⅵ 霍山縣 革命遺址30處分別是哪些地方
霍山縣共確認革命遺址116個和其他遺址4個,其中有30處遺址是新發現並公布的。你所說的30處態圓,應該屬於這新發現的。
霍山是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是皖西革命的老根據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霍山創出了四項「安徽第一」:1929年5月,在安徽省第一次發動民團兵變――諸佛庵民團起義,拉開了「六霍起義」的序幕;1930年1月,安徽省第一支正規紅軍――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3師在霍山縣組建;1930年4月12日,安徽省第一個縣級喊帆蘇維埃政府在霍山成立;帆滲塌1930年4月底,成為全省唯一一個全境赤化縣。在革命戰爭年代,霍山誕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也留下了眾多的革命斗爭遺址。
從2010年5月份開始,霍山縣組織專門人員在全縣16個鄉鎮就革命遺址展開調查,歷經半年多時間的走訪、拍攝等工作,共確認革命遺址116個和其他遺址4個,其中新四軍第5師(李先念師)在上土市鎮決心庵駐扎舊址等30處革命遺址系首次發現。
Ⅶ 安慶市紅色景點有哪些,詳細些
陳獨秀先生陵園——獨秀園
Ⅷ 你知道的工農武裝割據紅色根據地有哪些領導人是誰
一、廣東東江(海陸豐)根據地:1927.5-1931.11
1927年5月1日,中共東江特委領導第一次武裝起義,在海豐陸豐、紫金三縣建立人民政府虛爛——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最早的地方革命政權。8月,成立東江特區革命委員會。1928年2月,根據地失守,黨政機關與革命武裝撤往附近的八鄉山、大南山一帶堅持斗爭。1930年5月建立紅十一軍,成立東江特區蘇維埃政府。
領導人:彭湃(東江特區革命委員會委員長),陳魁亞(東江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
二、湘贛根據地:1927.11-1931.11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進入井岡山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次年5月下旬成立湘贛邊特區工農兵政府,轄寧岡、永新、蓮花3縣全部,茶陵、遂川、吉安等縣各一部分。是年6月,彭德懷率紅五軍主力返回井岡山,根據地區域擴大為以永新為中心的十幾個縣。1930年3月,湘贛邊特區並入新成立的贛西南特區,改稱西路分區。1931年7月,原湘贛邊特區與湘東南特委轄區合並成立湘贛省,轄永新等10餘縣。
領導人:袁文才(曾任湘贛邊特區工農兵政府主席),袁德生(曾任湘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
三、贛南根據地:1927.12-1931.11
1927年11月,贛西特委在泰和、萬安、吉安等縣領導農民起義,建立革命政權。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進入贛南,開辟根據地,11月成立贛西特區蘇維埃政府。次年3月,贛南、贛西、湘贛邊三個特區合並成立贛西南特區,組成贛西南特區蘇維埃政府。10月,贛西南特區蘇維埃政府擴大改組為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轄吉安等30餘縣。是1931年7月,贛江以西地區10餘縣劃歸新成立的湘贛省蘇維埃政府。是年10月,第三次反「圍剿」差配漏戰爭結束後,蘇維埃賣虧閩西特區連接組成蘇維埃中央區。
領導人:曾山(曾任贛西南特區及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肖道德(曾任贛西南特區蘇維埃政府代主席)。
四、閩西根據地:1928.8-1931.11
1928年8月,閩西特委先後在平和、龍岩、上杭、永定等縣領導農民起義,建立以永定縣溪南區為中心的10餘個鄉的革命政權。1929年3月-12月,紅四軍主力三度進入閩西,開辟閩西根據地。1930年3月,成立閩西選區蘇維埃政府,轄龍岩等6縣。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圍剿」結束後發展到11縣,與蘇維埃江西省連接組成蘇維埃中央區。
領導人:鄧子恢(曾任閩西選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張鼎丞(曾任閩西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兼軍事部長)。
五、湘鄂贛根據地:1928.7-1931.11
1928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領導平江起義,組建紅五軍。後轉戰湘鄂贛邊開辟根據地。1930年7月,紅三軍團攻佔長沙後成立湖南省蘇維埃政府。1931年9月成立湘鄂贛省,湖南省擴大改組為湘鄂贛蘇維埃政府。
領導人:李立三(湖南省蘇維埃政府主席,未到任)、王首道(曾任湖南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兼軍委主席)、楊幼麟(曾任湖南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代主席)、彭德懷(湖南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
六、贛東北根據地:1928.5-1931.11
1928年1月,以方誌敏為書記的中代弋、橫工委領導以了江西弋陽、橫峰為中心的信江地區農民起義,開辟贛東北根據地,後成立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是年10月,閩北崇安黨組織領導崇安農民起義,開辟以崇安為中心的閩北根據地。1930年7月,閩北地區劃歸信匯 特區,後改組為贛東北特區蘇維埃政府,11月贛東北特區改建為贛東北省,12月成立省蘇維埃政府。
領導人:方誌敏(曾任信江特區、贛東北特區、省主席)、邵式平(曾任信江特區軍委主席、贛東北省軍事部長)
七、鄂豫皖根據地:1927.11-1931.11
1927年11月,黃麻特委領導黃安、麻城農民起義,開辟以河南光山縣柴山堡為中心的鄂豫邊根據地;1929年5月鄂東特委(由黃麻特委改組而成)領導豫東南商南農民起義,開辟以安徽金寨縣南溪、吳家店為叫中心的豫東南根據地。1929年11月,六安中心縣委領導皖西六發、霍山農民起義,開辟以金家寨為中心的皖西根據地。後三個根據地相繼合並組成鄂豫皖邊特區蘇維埃政府。
領導人:徐向前、鄭位三、李先念等
八、湘鄂西根據地:1928.3-1931.11
1928年3月,賀龍、周逸群在桑植、鶴峰領導湘鄂邊武裝起義,建立紅四軍(後改紅二軍)及部分縣革命政權,開辟湘鄂邊根據地。後擴大為湘鄂西根據地。1931年3月湘鄂西特區改為湘鄂西省並於6月下旬改組為省蘇維埃政府。
領導人:周逸群、賀龍
九、廣東瓊崖根據地:1927.11-1931.11
1927年10月瓊崖特委在海南領導全瓊一周總暴動,開辟以樂會(今瓊海)為中心的根據地。
領導人:王文明、符明經、王業熹
十、廣西左右江根據地:1929.13-1931.11
1929年12月,鄧小平、張雲逸及廣西特委領導百色起義,成立紅七軍和右江特區蘇維埃政府。1930年2月,鄧小平等領導龍州起義,佔領左江區域,成立紅八軍和左江革命委員會。1931年8月,右江蘇維埃政府改為右江革命委員會。
領導人: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韋玉梅
十一、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1930.8-1931.11
至1930年6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贛南、閩西、贛東北、鄂豫皖、湘鄂西、東江、瓊崖、左右江等8塊革命根據地都已建立了特區蘇維埃政府,8月,中共中央在南昌成立了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開國前,該委員會實際起著臨時政府的作用。
領導人:毛澤東、朱德、曾山、鄧子恢、黃公略、彭德懷、林彪、譚震林、方誌敏、邵式平等
Ⅸ 朱元璋的故事之朱元璋三年攻不下楊三寨
朱元璋的故事之朱元璋三年攻不下楊三寨 ,在巍巍大別山中,有著眾多的山寨。那是過去老百姓為躲避官府的沉重賦稅和壓迫,偷偷建立起來的世外桃源。,明朝初年,皖西山區有個叫楊三的人,自姿首唯幼父母雙亡。楊三生性聰明,為人仗義,由於不堪忍受官府的逼迫,他拉起了一幫隊伍,佔山為王,劫富濟貧。人稱楊三寨。閱讀./zl/轉載請保留,一時間,楊三寨威震四里八鄉。鄉、縣、府里的大小官員不敢怠慢,紛紛上書。朱元璋剛剛建國不久,眼裡哪容得住沙子,趕緊欽點十萬大軍,以名將傅友德為主帥,小將劉沖為先鋒。氣勢洶洶,直奔楊三寨而來。,皇家大軍浩浩盪盪地向楊三寨進發,因為山高路窄,大軍綿延數十里。就在朱元璋離楊三寨十里地時,前軍探馬奉命來報:楊三寨就在眼前,普普通通一個小寨子,何須皇上親自動手,我這就去攻寨。等皇上趕到時,那寨子便在我的馬蹄下了。,朱元璋大喜,立即命令探馬快速傳旨:一鼓作氣,快速拿下楊三寨。,當探馬飛至前軍主帥劉沖的馬前時,劉沖已經來到楊三寨下。他抬頭一看,嚇了一大跳:這楊三寨遠遠望去雖然是個不起眼的小寨子,但近觀卻是個比皇城牆還要堅固百倍的堡壘。這寨子東南兩邊是數十丈高的懸崖峭壁,別說是豺狼虎豹,就是猛禽飛鳥也難在上面逗留;北面依靠著綿延千里的崇山峻嶺,大有草木皆兵之勢;僅僅西邊陡峭的石壁上有一條窄窄的棧道通向山寨,那棧道上只容得下一個人小心翼翼地前行,別說打鬥,就是走路也得十分小心。劉沖的汗刷地一下出來了:這是個易守難攻的鋼鐵堡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他懊悔當初自己貪功心切,冒冒失失誇下海口。,可是,現在皇上聖旨已經傳來,無論如何也要攻打,劉沖便硬著頭皮進攻。不一會工夫,棧道下便躺下了上百具血淋淋的官兵屍體,楊三寨里的人卻未傷一根毫毛。劉沖再也不敢戀戰,趕緊快馬飛報朱元璋:楊三寨草寇刁鑽陰險,又會旁門左道,還有妖魔鬼怪暗中相助,恐怕是打不垮攻不下了。,朱元璋一聽龍顏大怒,臨陣撤了劉沖的前軍主帥。帶著傅友德一路狂奔,要直取楊三寨。,來到寨前,傅友德和朱元璋繞寨一圈,觀察地形後准備火攻。作戰方案定下以後,傅友德命令大軍撤除附近十里之內的民房,把所有的木料搬來堆在寨下,又將附近大小樹木一伐殆盡,碼在乾柴上面。等山風上刮時,傅友德一聲令下,千萬支火把一齊投向乾柴,頃刻間大火熊熊、濃煙滾滾,這場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那楊三寨先是呈朱紅色,然後便是火紅色,最後變成了白燦燦的顏色。寨下的官兵因為溫度太高,不得不離寨半里地宿營。,第四天早晨,大火漸漸地淡了下去,偶爾還有幾處在冒著小煙。傅友德組織了一支突擊隊,入寨查看,他們個個都是飛檐走壁的高手。等溫度稍降後,突擊隊隊員個個如猛虎上山,從棧道上快速進入寨內。百來個隊員很快就進入到寨中的石洞中。那石洞洞洞相連,又洞洞有岔,這樣的險地,要是隨便在哪個洞中藏個人兒,足以以一敵百的。可就是沒見一個人影兒,也難怪,這么大的火,誰能抵抗得住呢。幾個官兵轉到懸崖的洞口旁,伸頭向下看,下面跡培的官兵小得可憐。他們趕緊脫下白衫向下面的官兵招手,示意寨內沒有人。傅友德一見,心中大喜,趕緊派遣大隊人馬操刀持矛向寨內擁去。,就在眾官兵進寨時,忽然棧道中央一前一後洞開兩個小洞,幾桿長矛從洞口伸出。瞬間,附近幾個官兵便成了矛下之鬼。兩個小洞,幾桿長矛,死死地擋住了官兵的道路。一時間,官兵出現了外不能進里不能出的尷尬局面。躲在洞中山寨里的兵丁神出鬼沒,一個個都把在明處的官兵當作練刀槍的芹輪靶子。可憐洞內的官兵,都還沒有明白是怎麼回事,個個成了刀下之鬼。,寨下的傅友德百思不得其解:這么大的火,寨里的人就是不被大火烤焦,也會被煙熏死熏暈的,怎麼還如此神出鬼沒、英勇無比呢。其實,他哪裡知道,那寨子山洞中有一天池,澇不溢,旱不枯。那洞頂陽光一年四季照在天池中,使天池裡的水不腐。飲用天池裡的水有清心提神,健身益脾之效。池邊一長條石凳伸延池中,供人們取水之用,池邊還有韭菜,四季嫩綠,食之清香可口。當年楊i修寨時利用天池源源不斷的水源,引暗渠把水導向寨子的四面八方,在寨子受火攻打的關鍵時候,放水降溫。對付煙熏那就更容易了,只要將對外洞口全部封上,並用土掩埋,一絲煙兒都進不來,人在裡面逍遙自在。,朱元璋哪裡料到,在這么個小小的山寨里遇到了大麻煩,損兵折將不說,還有失皇家軍隊的威嚴,便下了一道死命令:一定要端掉楊三寨!最後,幾位主將商議:用兵圍困,把楊i賊寇困死在山寨里。隨後,朱元璋留下五萬大軍圍困楊三寨,自己帶著其餘的軍隊班師回朝。,傅友德指揮的大軍這一圍就是三年,可寨中依然炊煙裊裊。傅友德長年蹲在山上,整日死守著,又沒有仗可打,急呀。攻是攻不下,撤又撤不了,便送信到皇城,要朱元璋做出決定。,朱元璋也覺得挺怪的,沒想到今天竟被一個小小的山寨所困。他想:我再去看看,這楊三到底是什麼怪物。便率領一隊人馬,又奔楊三寨而來。,這日,雖然陽光燦爛,但楊三寨里的人們被困在寨中多年,都無精打采地站在那裡曬太陽,一條小黃狗咬著一隻破草鞋,跳著蹦著,玩得歡快。,到了開飯的時候,負責燒飯的給楊三端來一壺酒,一盤野豬肉,一大盤子米飯,送到楊三面前,並附耳道:「寨主,寨中的糧食所剩無幾,這是最後的酒肉了。」,楊三一聽,眉頭緊鎖:得想一個退敵良策,否則,我們這些人還真要被他們給困死。他無心吃飯,便走到門外,見一條小黃狗玩得正歡,便心生一計。他連忙喊來一個人,叫他做只兩尺來長的大草鞋來。並把小黃狗牽到跟前,把所有的酒肉飯菜全部都倒給小黃狗吃了。小黃狗多年沒有沾過葷了,把盆子都舔得千干凈凈。這時,那隻大草鞋已經做好了,楊三把大草鞋扔給小黃狗繼續玩。小黃狗吃飽喝足,玩得特別起勁。,楊三一看時機已經成熟,便叫人把小黃狗連同大草鞋一起推到寨下。守軍見寨上掉下一個怪物,都嚇了一大跳,好長時間才有個膽大的士兵去撿了,一看,是條小黃狗和一隻大草鞋,便趕緊拿去報告傅友德。傅友德一看,這分明是一隻調皮的小狗在玩一隻大草鞋,玩掉到寨下了。他用腳踢踢飽飽的小狗肚子,叫人把它剖開了,見裡面酒肉飯菜樣樣俱全,不禁一聲長嘆:這楊三寨被兵困了三年,居然連小狗都能酒足飯飽!這再困多長時間也沒有用的。他再看看那隻足有兩尺多長的大草鞋,心想:穿這么長草鞋的人,怎麼也有兩丈高呀,這么高的人不是天兵天將才怪呢。,傅友德連忙把情況報告給了朱元璋。朱元璋一看這打也打不下,困也困不了,再困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想一個山野匹夫,諒他也不能翻多大浪花來,便下令撤軍。,臨走時,朱元璋不服氣地回頭望望楊三寨,恨恨地罵道:,遠望楊三一朵雲,近看楊三一座城。,千軍萬馬打不開,自生自滅自遭瘟。,【楊三寨】楊三寨位於皖西霍山東南邊陲的東西溪鄉境內,地處舒城、岳西、霍山、金安區交界處,東南與萬佛山、萬佛湖相連,北與東石筍相通,南距105國道5公里,北距318省道22公里。風景區面積約35km2,屬秦嶺褶皺系地質構造,海拔在500-800米間,為大別山余脈。2005年以來,隨著旅遊開發的升溫,美麗、奇特、神活的楊三寨漸漸為外人所知,每年有不少遊人慕名而來,戀戀不舍而返,是安徽省級風景名勝區。朱元璋
Ⅹ 請問誰知道大別山的歷史
這里發生過楚考烈王遷都壽春、淝水之戰、六霍起義、扒州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等對中國歷史進程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事件。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陳遷都壽春。壽春古城以其獨具魅力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享譽海內外。
壽春歷史為軍事重鎮,位於淮南岸的八公山下,肥水饒城而過,古稱壽春、壽陽、壽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壽春古城牆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城牆,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城牆為北宋熙寧年間重建,石基磚壁,高8.33米,頂寬6—10米,周長7147米,城內面積3.65平方公里。城有四門,門上陰刻其名,東賓陽、南通淝、西定湖、北靖淮。古城牆以瓮城、城門、護城河、吊橋、角樓、警輔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組成一個完整防禦體系,在冷兵器時代形容它為「金城湯池」或「固若金湯」,歷史上有「鐵打壽州城」之說。1991年遭遇特大洪澇災害,壽縣縣城被洪水圍困,城外一片汪洋,而城內安然無恙。
壽縣是全國文物大縣。由喬石題寫館名的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著上自殷商下迄明清不同時期的文物達6000餘核游件,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就有數百件。
各教俱全,安居一城,是壽春古城一大特色,也是楚文化博大和寬容的重要體現。城東有江淮名剎報恩寺(舊名崇教禪寺、東禪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鼎盛時期擁有僧侶數百人,建築規模雄偉;城西有明代清真寺,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清真寺;城北八公山上有江淮地區道教中心四頂山帝母宮;城中還有孔廟和基督教堂。
在壽春古城,可欣賞到州署、奎光閣、泮池、留犢祠、狀元府、箭道巷等古建築,能聽到「門里人」、「人心不足蛇吞相」、「當面鼓,對面鑼」、「趙匡胤困南唐」、「時苗留犢」、「離鄉草」等優美的故事和傳說,還能品嘗到「大救駕」糕點、八公山豆腐等名吃
383年淝水(今中國安徽瓦埠湖一帶)
淝水之戰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它確定了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的格局。
西晉末年的腐敗政治,引發了社會大動亂,中國歷史進入了分裂割據的南北朝時期。在南方,晉琅邪王司馬睿於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稱帝,建立東晉,占據了漢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在北方,各少數民族政權紛爭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國先後滅掉前燕、代、前梁等割據國,統一了黃河流域。以後又於公元373年攻佔了東晉的梁(今陝西漢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將勢力擴展到長江和漢水上游。前秦皇帝〔url]苻堅因此躊躇滿志,欲圖以「疾風之掃秋葉」之勢,一舉盪平偏安江南的東晉,統一南北。
公元383年8月,苻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羽林郎(禁衛軍)3萬,共90萬大軍從長安南下,同時,苻堅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師7萬從巴蜀順流東下,向建康進軍。近百萬行軍隊伍「前後千里,旗鼓相望。東西萬里,水陸改此銷齊進。」苻堅驕狂地宣稱:「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這就是著名典故「投鞭斷流」的來歷。
東晉王朝在強敵壓境,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以丞相謝安為首的主戰派決意奮起抵禦。經謝安舉薦,晉帝任命謝安之弟謝石為征討大都督,謝安之侄謝玄為先鋒,率領經過7年訓練,有較強戰鬥力的「北府兵」8萬沿淮河西上,迎擊秦軍主力。派胡彬率領水軍5千增援戰略要地壽陽(今安徽壽縣)。又任名桓沖為江州刺史,率10萬晉軍控制長江中游,阻止秦巴蜀軍順江東下。
10月18日,苻堅之弟苻融率秦前鋒部隊攻佔了壽陽,俘虜晉軍守將徐元喜。與此同時,秦軍慕容垂部攻佔了鄖城(今湖北鄖縣)。奉命率水軍馳援壽陽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壽陽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硤石(今安徽鳳台西南),等待與謝石、謝玄的大軍會合。苻融又率軍攻打硤石。苻融部將梁成率兵5萬進攻洛澗(在今安徽淮南東),截斷淮河交通,阻斷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硤石,糧草用盡,難以支撐,寫信向謝石告急,但送信的晉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裡。苻融立刻向苻堅報告了晉軍兵少,糧草缺乏的情況,建議迅速起兵,以防晉軍逃遁。苻堅得報,把大軍留在項城,親率8千騎兵疾趨壽陽。
苻堅一到壽陽,立即派原東晉襄陽守將朱序到晉軍大營去勸降。朱序到晉營後,不但沒有勸降,反而向謝石提供了秦軍的情況。他說:「秦軍雖有百萬之眾,但還在進軍中,如果兵力集中起來,晉軍將難以抵禦。現在情況不同,應趁秦軍沒能全部抵達的時機,迅速發動進攻,只要能擊敗其前鋒部隊,挫其銳氣,就能擊破秦百萬大軍。」謝石起初認為秦軍兵強大,打算堅守不戰,待敵疲憊再伺機反攻。聽了朱序的話後,認為很有道理,便改變了作戰方針,決定轉守為攻,主動出擊。
11月,謝玄派譴勇將劉牢之率精兵5千奔襲洛澗,揭開了淝水大戰的序幕。秦將梁成率部5萬在洛澗邊上列陣迎擊。劉牢之分兵一部迂迴到秦軍陣後,斷其歸路;自己率兵強渡洛水,猛攻秦陣。秦軍驚慌失措,勉強抵擋一陣,就土崩瓦解,主將梁成和其弟梁雲戰死,官兵爭先恐後渡過淮河逃命,1.5萬餘人喪生。洛澗大捷,極大鼓舞了晉軍的士氣。謝石揮軍水陸並進,直抵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壽縣南)東岸,在八公山邊紮下大營,與壽陽的秦軍隔岸對峙。苻堅站在壽陽城樓上,一眼望去,只見對岸晉軍布陣整齊,將士精銳。連八公山上的草木,他也感到類似人形,誤認為是晉兵,頗為驚慌,對苻融說:「此亦勁敵,何謂弱也?」這就是著名的典故「草木皆兵」的來歷。
由於秦軍緊逼淝水西岸布陣,晉軍無法渡河,只能隔岸對峙。謝玄就派使者去見苻融,用激將法對他說:「君懸軍深入,而置陣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陣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秦軍諸將都表示反對,但苻堅認為可以將計就計,讓軍隊稍向後退,待晉軍半渡過河時,再以騎兵沖殺,這樣就可以取得勝利。苻融對苻堅的計劃也表示贊同,於是就答應了謝玄的要求,指揮秦軍後撤。但秦兵士氣低落,結果一後撤就失去控制,陣勢大亂。謝玄率領8千多騎兵,趁勢搶渡淝水,向秦軍猛攻。朱序則在秦軍陣後大叫:「秦兵敗矣!秦兵敗矣!」秦兵信以為真,於是轉身競相奔逃。苻融眼見大勢不妙,急忙騎馬前去阻止,以圖穩住陣腳,不料戰馬被亂兵沖倒,被晉軍追兵殺死。失去主將的秦兵越發混亂,徹底崩潰。前鋒的潰敗,引起後續部隊的驚恐,也隨之潰逃,行成連鎖反應,結果全軍潰逃,向北敗退。秦軍潰兵沿途不敢停留,聽到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晉軍追來(這就是著名典故「風聲鶴唳」的來歷)。晉軍乘勝追擊,一直到達壽陽附近的青岡。秦兵人馬相踏而死的,滿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堅本人也中箭負傷,單槍匹馬逃回烙陽。
晉軍收復壽陽,謝石和謝玄派飛馬往建康報捷。當時謝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了謝石送來的捷報,不露聲色,隨手把捷報放在旁邊,照樣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來的戰報,忍不住問謝安:「戰況怎樣?」謝安慢吞吞地說:「孩子們到底把秦人打敗了。」客人聽了,高興得不想再下棋,想趕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別人,就告別走了。謝安送走客人,回到內宅去,他的興奮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過門檻的時候,踉踉蹌蹌的,把腳上的木屐的齒也碰斷了。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齒」的來歷。
淝水之戰,前秦軍被殲和逃散的共有70多萬。唯有鮮卑慕容垂部的3萬人馬尚完整無損。苻堅統一南北的希望徹底破滅,不僅如此,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解體,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權,鮮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等他族貴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苻堅本人也在兩年後被姚萇俘殺,前秦隨之滅亡。此戰的勝利者東晉王朝雖無力恢復全中國的統治權,但卻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淝水之戰確定了南北朝的長期分裂。以後南朝的劉裕於公元417年入長安,不能久駐。北朝的侯景反復叛變,也曾於公元548年陷建康,不久即為部下所殺,都去統一全國的目標甚遠。直到公元589年才有隋文帝楊堅的「天下大同」「區宇一家」。至此已去淝水之戰206年。
淝水之戰也成為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載入軍事史,對後世兵家的戰爭觀念和決戰思想產生著久遠影響。
1929年11月8日,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在安徽省六安的獨山、霍山的西鎮等地發動和領導了以農民暴動為主體與民團兵變相結合的武裝起義。
六安、霍山位於安徽西部,是大別山的重要門戶。1927年10月,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決定以六安為中心,劃六安、霍山、霍丘、英山、壽縣5個縣為第一暴動區,同時成立皖中特別委員會,周範文為書記,領導這一地區的暴動工作。省臨委要求盡可能奪取六安300支槍,秘密組織工農武裝,即刻發起零星暴動,在二三個月內發生大暴動。11月,皖中特委在六安縣白滸圩召開黨團會議,傳達黨的八七會議精神,貫徹省臨委交給暴動區的任務。1928年1月下旬,中共中央巡視員尹寬(又名王競博)到達六安,召開會議,決定撤銷皖中特委,將六安、霍山、霍丘三縣黨組織合並,成立中共六霍縣委(又稱六安縣委),王逸常為書記,周範文、周涓之分別擔任組織和宣傳工作。
中共六霍縣委積極地准備武裝起義,領導農協較廣泛開展了抗租、抗債、抗捐、抗稅、抗夫的斗爭,農協得到迅速發展。到1928年11月,在六安城郊成立了六霍縣農民協會,下轄5個區農會,150個分會。在斗爭中,六霍縣委還由共產黨員和農協積極分子,組成秘密武裝小組,購買槍支和奪取敵人槍支武裝自己,並採取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皖西大刀會和土匪。還趁敵人擴充地方武裝之機,選派一批優秀的共產黨員,利用各種社會關系,打進民團內部,控制敵人武裝。
六霍縣委在做好農協、工運、刀會土匪和民團工作的同時,加強了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到192S年底,黨員發展到347人,建立了八個區委,26個支部。根據革命斗爭的需要,1929年1月,六安、霍山兩縣分別成立縣委,鄒克其(即鄒同初)為六安縣委書記,舒傳賢為霍山縣委書記。
1929年8月5日,中共中央巡視員方英在六安、霍山交界的豪豬嶺召開了六安縣第3次黨的代表大會,霍山、霍丘、壽縣的黨組織均派代表參加,會議確定不失時機地在各地發動秋收武裝起義,組建工農紅軍,建立蘇維埃政權,創建皖西革命根據地。大會決定成立中共六安中心縣委,推選舒傳賢任書記。會議要求各級黨團組織積極做好起義前的准備工作。10月初,方英在六安縣郝家集召開六安、霍山、霍丘、壽縣、英山、合肥六縣黨的代表會議,傳達黨的六大決議及二中全會關於目前革命階段新任務的指示,宣布成立中共六安中心縣委,舒傳賢任書記,領導上述6個縣的工作。會議檢查全面發動武裝起義的各項准備工作,認為六霍地區秋收不好,引起經濟恐慌;
軍閥混戰,無暇顧及廣大農村;六霍西部多山,便於開展游擊戰爭;河南紅軍已到金家寨,並繼續東進麻埠游擊;六霍縣委已掌握了百餘支槍和3000人的武裝群眾。會議認為六霍地區秋收起義的條件已經具備,決定於11月15日首先在六安獨山舉行起義。
1929年11月7日晚,六安縣三區二鄉農民協會常委兼秘書何壽全等3人,被獨山自衛團逮捕。何壽全帶在身上的農協會員花名冊也被搜去。在三區工作的六安中心縣委負責人得知消息後,立即一面派人報告六安中心縣委,一面派人保釋。舒傳賢、周猖之獲悉何壽全等被捕消息後,決定提前舉行起義。8日晨,獨山周圍十五個鄉的數千農協會員,手持鋼叉、大刀、長矛和鋼槍等武器,從四面八方湧向獨山鎮,包圍了自衛團魏祝三部駐地馬氏祠。周狷之使巧計,在門前繳了哨兵的槍。敵人懾於起義群眾的強大聲威,釋放了何壽全,交了10幾支槍,但拒不交出全部槍支。起義隊伍奮起抗擊,激戰一個多小時,斃敵4人。敵人膽怯,縱火燒民房,乘群眾救火之機,帶殘部在援敵的掩護下倉皇逃命。起義群眾佔領獨山。
11月9日,六安中心縣委書記舒傳賢趕到獨山鎮,隨即召開會議並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六安縣各區和鄰近各縣立即舉行武裝起義,援助獨山起義。
獨山附近的西河口、龍門沖、郝家集等地農民迅速揭桿而起,響應獨山起義。
12日上午9時,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及六安縣三區區委、區農協在獨山鎮召開2萬餘人的群眾大會,追悼死難烈士,會後遊行示威。獨山起義成功後,成立了六安縣三區工農革命委員會,內設總指揮部,鮑益三(即朱雅清)任總指揮,高鍾靈(即方英)任黨代表,組建了6支游擊隊,直接受總指揮部指揮,並挑選2300名農協會員、積極分子組成了赤衛隊。
為建立獨山至西河口這一帶山區革命根據地,聯合商南起義的紅32師進攻蘇家埠和六安,擴大黨的影響和蘇維埃區域,六安中心縣委決定組織六安縣三區游擊隊和赤衛隊,攻打麻埠。11月17日下午,總指揮鮑益三等率領游擊隊和赤衛隊分三路圍攻麻埠,因敵強我弱,雖經激戰,終未攻克。18日上午,游擊隊撤出,打開龍門沖張漢卿土豪家,開倉分糧濟貧;下午,游擊隊和赤衛隊又打麻埠。直到21日國民黨軍獨1旅以駐霍山的一個團增援麻埠,六安的一個團進駐獨山,游擊隊才被迫撤出戰斗。
獨山起義後,各地根據六安中心縣委的通知,紛紛組織起義。11月16日,中共六安六區區委領導古碑沖、南庄畈、七鄰灣一帶的農民起義,並以區游擊隊為主力,擊潰汪東閣的反動民團,繳槍40餘支。與此同時,區游擊隊擴建為游擊大隊,成立了行使政權職能的六區農民協會。
為使六霍起義在更大范圍內展開,中共六安中心縣委書記舒傳賢,霍山縣委書記喻石泉,霍山縣委委員吳仲孚等人到燕子河部署西鎮地區起義。11月19日,200多名農民赤衛隊在中國工農紅軍第32師師長周維炯帶領的80餘名紅軍支援下,一舉攻下聞家店,將當地自衛團殲滅,俘敵官兵20多人,繳槍32支。擊潰樓房灣豪紳地主余良池家反動武裝,繳槍20多支,接著攻下燕子河、長山沖、漫水河等村鎮。在漫水河俘敵自衛團官兵70多人,搗毀了西鎮事務所和經濟維持會。西鎮起義獲得全勝。紅32師回師丁家埠時,途中又攻打了3個保安團。起義隊伍深得民心,起義烈火愈燒愈烈,起義范圍由聞家店、燕子河擴大到深溝鋪、黃栗杪、上土市、楊家河、包家河、高山鋪、太平畈等地,方圓百里全被農民武裝佔領,各鄉都建立蘇維埃政權。西鎮起義勝利後,在漫水河成立了五區蘇維埃政府,燕子河成立了六區蘇維埃政府。整個西鎮地區建立了西鎮革命委員會和軍事指揮部,徐育三任總指揮,組建了有360多人的西鎮游擊隊。游擊隊成立不久,便3次擊退西鎮自衛團殘部和英山自衛團的聯合進攻,並在道土沖打退了霍山縣自衛團。
獨山、西鎮起義後,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又發動桃源河起義。12月16日,徐育三帶領西鎮游擊隊100餘人到達桃源河,當晚在蔡家山打了熊家大土豪,第二天攻打桃源河一帶的8個土豪劣紳,繳槍40餘支,組織了340多人的赤衛隊。桃源河起義後,諸佛庵共產黨員陳德宏等領導100餘人的赤衛隊立即響應,趕走了諸佛庵的民團。新店河的共產黨員郝修德等人將名為團練實為赤衛隊的300多人集中起來,參加了龍門沖起義。接著在諸佛庵成立七區蘇維埃政府,使六安,霍山紅色區域基本連接起來。
12月25日,按照中共六安中心縣委的事先安排,中心縣委常委周狷之帶領10幾名游擊隊員和原六安縣徐集民團隊長、共產黨員毛正初一起,採取里應外合的辦法,擊斃徐集民團隊長朱晴川。徐集民團起義後,和趕來接應的農協會員匯合,成立了300多人的河西紅軍游擊大隊,毛正初任大隊長,並成立六安第四區革命委員會。當夜,起義隊伍西進,配合江店民團隊長、共產黨員李野樵領導江店民團起義,繳獲20餘人槍,隨即一同開往南嶽廟、真人廟、王祠堂一帶開展游擊戰爭,開辟了以王橋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
獨山、西鎮等地武裝起義不斷勝利,引起國民黨統治集團的極大恐慌。
蔣介石政府集結以陳耀漢獨立第1旅和地方反動武裝近千人,於12月中旬進攻革命起義區域,中共六安中心縣委組織部長吳才幹、軍委主任朱體仁和三區區委書記許希孟等被捕犧牲,基層黨團組織和農民協會遭到很大破壞,大批革命群眾被捕殺。為粉碎敵人的進攻,1930年1月6日,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在六安縣橫旦崗九里沖召開會議,討論了軍事組織的原則,決定調合肥徐百川(又名張開泰)來負責軍事。接著縣委第10次常委會議決定,把獨山起義武裝編為安徽紅軍第1游擊縱隊,馮曉山任縱隊長;西鎮起義武裝編為安徽紅軍第2游擊縱隊,徐育三任縱隊長。20日,游擊縱隊和六安縣六區游擊大隊在霍山縣流波疃集結。不久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又召開有縣委常委、游擊縱隊、游擊大隊黨團負責人會議,決定由舒傳賢負責,將各游擊縱隊、游擊大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3師,徐百川為師長,朱亞清任黨代表,張建民為政治部主任(數日後為姜鏡堂)。全師3個團:第1游擊縱隊和六安縣六區游擊大隊編為第106團,馮曉山為團長,余愛民為黨代表,高天棟為副團長。第2游擊縱隊編為第107團,徐育三為團長,孫能武為黨代表,李錫三為副團長。六安縣四區游擊大隊編為第108團,王仲廉為團長,毛正初為副團長。
六霍起義的勝利,開辟了皖西革命根據地,成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紅33師成為鄂豫皖邊區紅軍三大主力之一。
1947年6月30日,由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率領的晉
冀魯豫野戰軍7個縱隊,在魯西地區強渡黃河,向大別山進軍,揭
開全國性大進攻的序幕。
劉鄧大軍勝利突破黃河天險,於7月7日至10日攻克鄆城,殲
敵2個旅和第五十五師師部,約15000人。14日六營集一仗,又殲
敵3個半旅和2個師部。至18日戰取羊山集,共殲敵9個半旅和4個
師部約56000人,打開挺進大別山的道路。
8月7日,劉鄧大軍從魯西南的金鄉至荷澤以南一線向南推
進,11日越過隴海路,接著陸續跨過渦河、黃泛區、穎河、沙
河,於26日渡淮河,27日到達大別山地區。此後,經3個月戰斗,
建立33個縣的人民政權,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