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賀新郎講了什麼故事

賀新郎講了什麼故事

發布時間:2023-05-15 07:17:34

『壹』 朱晞顏《賀新郎·歸雁,用劉季和韻》詩詞選鑒賞

賀新郎·歸雁,用劉季和韻

雲影低平楚。看翩翩、離群避暖,去尋孤戍。猶記登樓看瘦字,零落西風無數。把往事、書將空處。乍別榆關秋夢迥,向江南、睡足菰蒲雨。天欲暝,雪初絮。江空歲晏衡陽度。盡冥冥、稻粱謀拙,弋人何慕?行斷驚飛悲弔影,誰念嘹風最苦?算只有、天涯羈旅。莫聽城笳迷去翮,被落花飛絮相縈住。輸海燕,笑遲暮。

雁為候鳥,在我國北方每年秋去春來,自古便有許多有關大雁的美麗傳說,朱晞顏的這首《賀新郎·歸雁》即講述了一隻春歸邊塞的大雁故地尋舊的故事‍‌‍‍‌‍‌‍‍‍‌‍‍‌‍‍‍‌‍‍‌‍‍‍‌‍‍‍‍‌‍‌‍‌‍‌‍‍‌‍‍‍‍‍‍‍‍‍‌‍‍‌‍‍‌‍‌‍‌‍。作品採用倒敘的手法,首尾述大雁春歸,中間憶南飛情景,其描寫回環曲折,頗富於情節性。

「雲影低平楚。看翩翩、離群避暖,去尋孤戍」幾句寫春天時大雁北歸尋舊的情景。「雲影低平楚」為大雁飛起的背景。「平楚」,猶平野,謝朓《宣城郡內登望》:「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大雁在煙雲低迷的大地上翩翩飛翔,雁是合群喜暖的禽鳥,奇怪的是這只大雁卻「離群避暖,去尋孤戍」。「孤戍」,邊塞上孤獨的城堡。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一緊扣人心的懸念,使作品很自然過渡到了對往事的追憶上。

下面「猶記」三句回顧去年秋天大雁離去之事。作品從「孤戍」中人即戍守邊城的漂泊者的視角去寫空中的大雁,看到雁群排成「人」字行陣向南飛去。這里用了一個「瘦」字,它既是對雁「字」形體特點的形容,同時其中也暗寓了離人此時哀傷的心情。這里漂泊者眼中雁字之「瘦」實質上也是其愁苦心境的一種外射。「零落」句交代雁飛的時節,意謂雁飛時正是草木在蕭瑟西風中紛紛飄零的秋天,同樣這「飄零」也暗含人的飄零之意。「把往事、書將空處」句意謂大雁好像是以天空為紙書寫以往的情事,也就是說它們在天空中留下了自己的行跡。

接下來作品追隨大雁南飛的蹤跡,由寒冷的北疆來到氣候尚暖的江南。先寫大雁「乍別榆關秋夢迥」。「乍別」,剛剛告別。「榆關」,即山海關,在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此處代指北方關塞。「迥」,不同。大雁剛來到江南,連秋夢都三不同於前了,可見大雁對江南的喜愛。「睡足菰蒲雨」一句則進一步寫大雁在江南的快活生活。「菰蒲」,生長在水邊的兩種植物,即茭白與菖蒲。此句大意謂在下雨的日子裡大雁吃飽後美美地睡個夠。作品表現江南氣候溫暖食物充足讓大雁留戀難舍,實際上也是反襯北方邊地的寒冷與環境的惡劣,暗襯漂泊者的「天涯羈旅」之苦。歇拍「天欲暝,雪初絮」啟下片大雁繼續南飛之意。「雪初絮」,即雪初下。在一個黃昏時分下起了冬天的第一場雪,這意味著江南也變冷了,大雁將繼續南遷。

換頭處承歇拍意緒,寫大雁在舊年將盡時度過了衡陽。衡陽在湖南南部,境內有衡山。其山有回雁峰,傳說大雁至此而止,遇春而回。「盡冥冥」句至「天涯羈旅」句,為大雁由江南起飛後途中情景的回顧。「盡冥冥、稻粱謀拙,弋人何慕」此指啄取稻穀的辦法,寫大雁飛到高高的空中,不能謀取食物,所以獵人也就沒有辦法加害於它。「行斷驚飛悲弔影」句寫「弋人」雖然不能射中大雁,卻還是將飛行的雁陣驚散了,失群的大雁沖著自己地上的影子悲傷不已。於是有了下一句中「嘹風」之舉,「嘹風」即大雁在寒風中嘹唳悲號。誰最同情這悲號著的大雁呢?「算只有、天涯羈旅」,是那些漂泊天涯的人,也就是那些「孤戍」中的征夫戍卒,他們與離群的孤雁有著類似的命運,所以也只有他們才最理解孤雁的不幸。這里的描寫實為篇首所設置的大雁「離群避暖,去尋孤戍」這一懸念的解答。正因漂泊者最「念」失群的孤雁,所以這只當年的孤雁春歸時才急於去尋找那「孤戍」中的舊時相識。

從「莫聽」句始,作品由大雁南飛的追憶重新回到大雁春歸的描寫。「城笳」,城市裡的笳鼓,與中脊下文中的「落花」和「飛絮」一起形容城市中的繁盛景象。「去翮」,飛行的翅膀。「海燕」,即燕子,與大雁一樣為候鳥,古人認為它來自海上,故稱海燕。這里是大雁的自勵之語,意謂不要留戀城市裡的繁華熱鬧,如果孫寬不能趕在海燕之前到達,便會被它笑話來得太晚了。大雁急於尋找故人要做什麼則培亮呢?也許要去傳遞其親人的音信,也許是為了看望一下天涯遊子的近況,也許急於送去春天的祝福。

『貳』 賀新郎匿名咸魚講的什麼

賀新郎送陳子華赴真州》是宋代文學家劉克庄的作品
劉克庄寫這首詞給他友人陳子華送行,熱切地期望陳子華此去能為收復失地做出貢獻,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中原的壯志。虛首
在這首詞中,作者要陳子華正確對待義軍,招撫義軍,思想是進步的。他的詞,發展了辛棄疾詞的散文化、議論化的傾向,雄放暢達,繼承辛派的愛國主義詞風,又有自己的風格。這首詞氣勢磅礴,一咐譽拆氣貫之,是名詞的顯著特色。立意高遠,大處落墨,又曲折跌宕,不同於那些一昧衡棗講究直率的人。

『叄』 辛棄疾的《賀新郎》··就是開頭是「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這個,說明下其中的

「老大哪堪說」就是老大無成,還有什麼可說的呢?「似而今」就是像如今,只有好友相聚可堪一提。「元龍臭味」比陳亮。三國時陳登,字元龍,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陳亮「欲為社稷開數百年之基」,義氣頗像陳登,所以說他有陳元龍的情趣。「孟公瓜葛」比自己。西敏歲漢陳遵,字孟公,非常好客,每逢客滿酒醉之時,把門關緊,「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辛棄疾與陳亮在上饒盤桓十日,意猶未盡,分別之後,竟冒雪尾追,再求一敘。自稱有孟公之干係,實當之無愧。
「我病」以下六句敘相聚的歡暢。「硬語盤空」是化用坦拿純韓愈「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薦士》)的詩句,指鏗鏘有力、干預國事的言論。此種言論令投降派掩耳,只有雪後的凄清月色,從西窗透進來,似是略表同情。「重進酒,換鳴瑟」境遇的孤獨凄涼,壓不住志士們激昂慷慨的情緒,夜雖已深,激情不減,他們重新添酒調弦,又繼續飲宴了。
「事無兩樣人心別」收復淪喪的國土,自古以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從1127年「靖康之變」金人侵佔了中原地區,到寫這首詞時,已經過去六十多年。無怪辛棄疾憤怒質問:「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先生們,你們究竟要讓神州大地,在敵人的鐵蹄之下蹂躪多少時日啊?
「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是對南宋王朝埋沒人才,壓制愛國志士的生動寫照。「汗血」是大宛產的名馬,因流汗如血而得名。寶馬良駒應該馳騁疆場,建功立業,正如辛棄疾和陳亮等有才智之士,應該在抵抗金兵、收復國土中發揮作用。實際情況卻令人痛心。這和《戰國策》中那個讓千里馬去拉鹽車,以至膝折尾潰、漉汁灑地的故事有什麼兩樣?這樣一個昏暗的王朝,縱然擺出一副像燕昭王花五百金買駿骨的愛才姿態,又有什麼實際意義?
「正目斷,關河路絕」表面寫的是大雪彌漫的景,實際寫的是山河被決裂,坦途變蜀道的政治情勢。描述間,表露出詞人極其沉痛的心情。「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是對陳亮詞「誰換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絕」的回答。把陳亮比作半夜聞雞起舞,後來擊楫中流,渡江北伐的祖逖,可見器重與期望之情。「最憐」就是最愛。表明了這樣一個矢志奮發、心堅如鐵的壯士,正是辛棄疾心中的英雄楷模。
陳亮詞中有「龍共虎,應聲裂」的句子,是以點鐵成金的煉丹術為喻,要立志經過磨練成為治國安邦的英才。辛棄疾以「看試手,補天裂讓咐」相應答,既是鼓勵陳亮,也是鞭策自己,是要像女媧補天一樣去整頓山河,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到這里,詞人感情震起,鬥志昂揚,詞便戛然而止了。

『肆』 辛棄疾的《賀新郎、送茂嘉十二弟》中運用了五個典故。請問是哪五個,還請高手詳細說明一下!多謝了!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虧老,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賀新郎》送茂嘉十二弟

這五個典故分別是:
杜鵑——杜鵑傳說為古蜀王帝失國後魂魄所化,在春天的時候常悲啼出血,古人們多來比喻極大的悲痛,唐人李商隱曾有「望帝春心托杜鵑」的詩句
馬上琵琶——這是漢代王昭君出塞遠嫁匈奴的故事,當時昭君出塞,送行的人怕她思國傷心,命樂師在路上彈琵琶,一直到關外
長門——這是武帝時期陳皇後失寵的故事,陳皇後失寵之後,被武帝打入長門宮,從此過著冷宮的生活,後又置千金令司馬相如作《長門賦》試圖從新得到皇帝的寵幸,到最後還是徒勞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這是漢代名將李陵對敵作戰失敗、兵盡糧絕而被迫投降,以致身敗名裂,李陵《與蘇武詩》有「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之句。《漢書·蘇武傳》載,李陵在匈奴送別蘇武語:「異域之人,一別長絕。」從此李陵就再也沒有回西漢。
易水鋒散——這是戰國時荊軻行刺秦王的故事,燕太子丹及眾賓客素服相送於易水,在易水邊的餞別宴會上,高漸離擊築,荊軻和樂而歌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
還有「看燕燕,送歸妾」銀空氏也是典故,《左傳》隱公三年、四年記載,衛庄公夫人庄姜無子,以庄公妾戴媯之子完為子。完即位不久,就在一次政變中被殺,戴媯遂被遣返。庄姜遠送於野,作《燕燕》詩以贈別。

『伍』 很喜歡辛棄疾的這首《賀新郎》(易水蕭蕭西風冷),誰能詳細點評點評全詞說的好了加分!

這也正是我最喜歡的辛詞之一。所以就過來碼字了,算是交流一下吧。

個人認為這首詞最值得注意的是通篇的結構把握。
「綠樹聽鵜鴂」一直到「杜鵑聲切」,引出凄涼的基調。「啼到春歸無尋處」到「人間離別」一句,承上啟下引出離別主題。然後從梁答啟「馬上琵琶關塞黑」到「悲歌未徹」,連續引用了五個典故,由生離,寫到死別,氣勢由凄婉變成悲壯。「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一句重新回到首句的內容,深化離別主題。「誰共我,醉明月?」一句,則是真正的點名主旨,或者橡如可以說深化主旨,前面都是側面描寫離別的痛苦,只有這句是真切的表達自己對弟弟的難舍難分,前面鋪墊到位,最後這句直抒胸臆的句子,簡單六字就震撼人心。
這首詞也有著稼軒詞的一個明顯特徵,就是行文壯,而止於悲。像「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前面一句豪氣沖天,卻又急轉直下令人哀嘆。就如別茂嘉十二弟中整個文章的章法一般。昭君出塞是個人離開故土的悲哀,而後長門別離則是被深愛的人拋棄,燕燕於飛一句,我暫時還沒有琢磨透,不好把握先不提了,而後是蘇武李陵訣別的典故,這幾句寫的極為悲壯,因為李陵蘇武均為忠臣良子且英雄相惜,李陵卻背負著叛國投敵的惡名不能重歸故土,蘇武雖然回到的故土,卻也凄涼而死,這個訣別里摻雜的感情更加復雜,有道義上的訣別、知己的訣別、還有被最愛的故舉襲國人民誤解的訣別,也許還有更多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感覺,最後用易水送別的典故,更是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歌聲慨之情,這五個典故步步推進,內容情感不斷深化累積,氣勢扶搖而上,最後止於悲,「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最後六個字,氣勢一下子收斂回來,變成一種沉鬱的憂傷,可謂妙極。辛公另一首佳作《水龍吟 過南劍雙溪樓 》中有一句「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這「欲飛還斂」四個字,像極了辛詞的風格,充滿張力和情感。
所以王國維對這首詞評價也甚高,說此詞「章法絕妙,且語語有境界,此能品而極於神者。然非,有意為之,故後人不能學也。」有見之語。
另外,很多人認為此詞仿照李白的《擬恨賦》的藝術手法。確實有些相似之處,不過私以為還是略有不同的,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那也是一篇極好的文章。本人大愛。

暫時就想到這么多了。

今天看了一本詩經的講解。終於對「看燕燕,送歸妾」的內容有了一個自己可以信服的理解。
先貼過來一段大體的意思:
序稱:「衛庄姜送歸妾也。」鄭箋詳之曰:「庄姜無子,陳女戴媯生子名完,庄姜以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殺之,戴媯於是大歸,庄姜遠送之於野,作詩見己志。」

在辛詞中可以理解為:雖然此詩送歸妾而作,但詩中除了承載著姐妹情深,更多的是寄託著亡夫喪子之痛,和對物是人非的感慨。
是以將其置於昭君出塞、長門離別之後,而放於蘇武李陵離別、燕太子丹易水送荊軻之後,正是合適。

『陸』 賀新郎 BY公子歡喜 的主要劇情

寧懷璟與徐客秋幼時在侯府相識,兩人一起長大,彼此暗生情愫。心中不知糾結幾許後,終於兩人相戀,在一起了。但年齡見長,終歸到了該娶妻生子成家立業的年紀,坦銷家裡催的也越來越緊。兒時的好友一個又一個都遠走他鄉,兩人也曾想著去到無人認識的地方,卻都各自心裡清楚,都是不切實際。終於有一天客秋告訴寧懷璟,他要成親了。兩人心知肚明,再無可能回到從前一般,末了卻還是笑笑祝福。客秋成親後寧懷璟度日如年,父母一再催促成家,卻還是倔強地告訴父親不前芹准備娶媳婦了,兒子要等一個人,等不來也要等。徐客秋的妻子一直都知道她相公眼裡從來都不是他,亦知客讓悔游秋喜歡寧懷璟,高傲如她怎能忍受與別人共用一個丈夫,她走了,拖著一副病體,離開了這里。最終兩人拋開了一切,寧懷璟放棄了他錦衣玉食的侯位,帶著客秋離開京城。

……
雪落無聲,黃瓦紅牆之下,皚皚白雪之中,有一個聲音這樣說道:「徐客秋,我也不知道我們將來會怎樣,但是我肯定,明天,我們一定還在一起。」
感情的道路上,我們可以不期待光明的明天,但是一定要相信未來的美好。
既然懦弱地不敢相信未來,那就一起手牽手認真過好每一天,直到那人不敢期許的未來到來。
很久很久以前,當徐客秋還是那個在學館飽受欺凌的徐客秋,當寧懷憬還是那個傻呵呵站在廊外以為自己撞鬼的寧懷憬。在那個午後,被徐客秋冷不丁一拳打翻在地的寧懷憬也是這般溫柔地輕聲哄著跨坐在自己身上的小野貓:「徐客秋,今後你就跟著我。跟了我吧,嗯?」
又有誰知道呢,這一跟居然就是一生一世。
END

『柒』 張元干《賀新郎》意思

主要描寫中原淪陷的慘狀,同時又感慨時事,送別好友。

我輩夢魂一直縈繞著未復的中原 。值此金秋在蕭蕭的風聲之中,一方面號角之聲連綿不斷,似乎武備軍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涼。為何似昆侖天柱般的黃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潰,以致濁流泛濫,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陸?又因何使衣冠禮樂的文明樂土,變成狐兔盤踞橫行的慘境!天高難問,人間又無知己,只得胡公您一人同在福州,而今又要送您別去,此情能向誰傾訴!

我與您在水畔餞別,征帆既去,但不忍離去,佇立到江邊以致柳枝隨風吹飄洞粗起,產生一絲涼氣。直到銀河斜轉,只見天上的星兒一眨一眨地出現,雲兒漂浮。此別之後,不知胡公流落之地,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難,相距萬里,想在一塊兒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經是不可能了!雁之南飛,不逾衡陽,而今新州距離衡陽幾許?賓鴻不至,書信將憑誰寄付?辭意俱盡,遂爾引杯長吸,且聽笙歌《金縷曲》。

『捌』 劉克庄《賀新郎》賞析

劉克庄《賀新郎》賞析1

【年代】:宋沖正孫

【作者】:劉克庄——《賀新郎》端午

【內容】:

深院榴花吐,畫簾開、綀衣紈扇,午風清暑。

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

早已有、遊人觀渡。

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致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糈。

誰信騷魂千載後,波底垂涎角黍。

又說是、蛟饞龍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千古。

【作者】:

劉克庄(1187-1269)字潛夫,號後村,莆田人。著述宏富,今存有《後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詩5000多首,詞200多首,《詩話》4集及許多散文。作品體裁豐富,題材廣泛。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後五次被罷黜,長期閑賦鄉居,對莆田的社會生活、民俗風情有細膩的觀察、較深的了解,並將之反映於作品中。它的不少詩詞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南宋莆田地區的雜劇、百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注釋】:

綀掖:粗線織成的布衣。

艾虎:《荊門記》:「午節人皆采艾清橡為虎為人,掛於門以辟邪氣。」

靈均標致:靈均,屈原之字。標致,風范。

紉蘭佩:聯綴秋蘭佩帶於身。

椒醑:椒,香物。醑,美酒。二者用來降神、享神。

騷魂:屈原的忠魂。

角黍:粽子。

把似:如果。

【賞析】:

黃蓼園雲:「非為靈均雪恥,實為無識者下一針砭,思想超超,意在筆黑之外。」又雲:「就競渡者及沉角黍者落想,是以實處落想。」《黃蓼園詞選》

劉克庄《賀新郎》賞析2

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今把作握蛇騎虎。君去京東豪傑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談笑里,定齊魯。

兩淮蕭瑟惟狐兔。問當年、祖生去後,有人來否?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算事業須由人做。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空目送,塞鴻去。

【賞析】

這首送陳子華的詞,寫法特別。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突如其來地提出一個因北望中原而產生的問題,起勢突兀,引人注目。

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今把作握蛇騎虎。接著才指出問題的具體內容:即是該怎樣對待淪陷區的義軍。問題從南、北宋之際說起,當時的愛國將領宗澤為抗擊金軍,招撫了義軍首領王善、楊進等人,他敢於招撫被人視為寇盜的義軍,有能力駕馭他們,依靠他們壯大抗金的力量,所以宗澤聲威大震,軍民都敬重他,喊他為宗爺爺。宗澤在政治上、軍事上採取正確的立場和措施,在抗敵方面收到了巨大的效果。

作者寫這首詞時,宗澤逝世已久,但在北方金人統治地區,仍有義軍活動。其中紅襖軍力量最大,首領楊安兒被殺後,余眾歸附南宋,可惜朝廷不信任他們,把抗金民眾武裝看成是手上拿的蛇和跨下騎的虎,甩掉又不是,用又不敢用。作者送行的友人陳子華,他曾主張積極招撫中原地區的義軍。他出知真州(治今江蘇儀征),在公元一二二七年(宋理宗寶慶三年)四月,當時李全還未叛降蒙古。宋朝如果能夠正確團結、運用義軍的力量,抗金是大有可為的。所以作者送陳子華赴江北前線的真州時,要他認真地考慮這個關系國家安危存亡的重大問題。這里前二句歌頌宗澤正確對待義軍,聲威極大;後一句用《魏書。彭城王勰傳》的典故,批判昏聵無能的投降派。兩種不同的形象,形成鮮明、強烈的對照,筆力遒壯。君去京東豪傑喜,想投戈拜真吾父。談笑里,定齊魯。希望陳子華到真州要效法宗澤,使京東路(指今山東一帶)的豪傑,歡欣鼓舞,做到談笑之間,能夠收復、安定齊魯北方失地。既是勉友,更抒發自己延納俊傑、收復河山的熱切願望,寫得酣暢樂觀,富於豪情壯志。

下片情感波瀾起伏,一會兒奇峰突兀,一會兒陡轉直下,沉鬱凝重。兩淮蕭瑟惟狐兔。問當年、祖生去後,有人來否?面對當時現實:國土淪喪,人煙稀少,狐兔出入;父老長久盼望,然而看不到祖逖那樣的志士。筆調跌宕,感情變為悲憤。多少新亭揮淚散鏈客,誰夢中原塊土?說當時不但喪心麻木、公然賣國的投降派不想念中原,連以名流自命的士大夫們也沒有意志去收復失地。筆調和前三句相同,用南宋統治區域的現實去補充前三句,進一步濃化前三句的感情。算事業須由人做。指出事在人為,不須頹喪,又轉為充滿信心的樂觀,和上片的思想感情相呼應。單句回斡,陡然而來,戛然而止,這是詞中表現豪邁之氣的頂點。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用《梁書·曹景宗傳》的典故,嘲笑書生氣短,言外之意,也是希望陳子華要振作豪氣勇於作為,似自嘲而實是勉勵陳子華。空目送,塞鴻去。

以寫送別作結。全詞正面寫送別,只有這兩句話;又不直接寫送人,卻言寫目送塞鴻並去,仍與北國河山聯系在一起。既點題,又圍繞全詞的中心內容,有餘味,有力量。

歷史上的反動統治者,都是敵視人民的力量,勇於對內,怯於對外。在這首詞中,作者要陳子華正確對待義軍,招撫義軍,思想是進步的。他的詞,發展了辛棄疾詞的散文化、議論化的傾向,雄放暢達,繼承辛派的愛國主義詞風,又有自己的風格。這首詞氣勢磅礴,一氣貫之,是名詞的顯著特色。立意高遠,大處落墨,又曲折跌宕,不同於那些一味講究直率的人。

劉克庄《賀新郎》賞析3

賀新郎·九日

宋代:劉克庄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盪、千崖秋色。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譯文

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織著斜風細雨。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我的心中紛亂如麻,千絲萬縷的愁思如織。我平生就喜歡登高臨遠眺望四海,幸虧現在高樓百尺。放眼望去,千山萬壑盡現於點點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滿懷情意。雖然只是普通的一個白發書生,流灑下的行行熱淚卻總是為著神州大地,絕不會像曾經登臨牛山的古人一樣,為自己的生命短暫而悲哀飲泣。追憶懷念以往的榮辱興衰,一切都已經杳無影跡了。

少年時我風華正茂,氣沖鬥牛,自以為身上負有凌雲健筆。到而今才華如春花凋謝殆盡,只剩下滿懷蕭條寂寞的心緒。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愛說南朝文人的疏狂舊事。每當重陽吟詠詩句,動不動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讓人感到有些厭煩。如果對著菊花而不飲酒,恐怕菊花也會嘲笑人太孤寂。只看見鴻雁向北飛去,一輪昏黃的斜陽漸漸向西邊沉了下去。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之一。此調始見蘇軾詞,原名「賀新涼」,因詞中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句,故名。

九日: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

湛(zhàn)湛:深遠的樣子。

空四海:望盡了五湖四海。

高樓百尺:指愛國志士登臨之所。

白發書生:指詞人自己。

牛山:在山東臨淄縣南。

凌雲筆:謂筆端縱橫,氣勢干雲。

南朝狂客:指孟嘉。晉孟嘉為桓溫參軍,嘗於重陽節共登龍山,風吹帽落而不覺。

拈(niān)出:搬出來。

岑(cén)寂:高而靜。岑音此仁反。

匿(nì):隱藏。

賞析

首三句先以「湛湛長空黑」烘托出胸中塊壘,通過對昏黑風雨交加的描寫,表達出詞人憂慮國事、痛心神州陸沉的悲憤之情。滿天密布深黑的烏雲,再加上陣陣斜風細雨,使人心亂如麻,愁思似織,「亂愁如織」點出全篇主旨。重陽本來是登高之佳節,由於風雨凄凄,只能登上高樓,放眼遙望千山萬壑,浩盪秋色。但「千崖秋色」,寂寞凄涼,會使人淚水滂沱。「白發」四句直抒「老眼」登覽之所感。「神州淚」說明詞人是為神州殘破沉淪的「往事」而極度傷心灑淚。「神州」二字曾在詞人詞中反復出現,說明恢復中原是他念念不忘的頭等大事。

「少年」三句遙接「老眼平生」,折筆追敘少年時代的豪興與才情。但是目前卻青春已逝,壯志成空,進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國之恨。「常恨世人」三句則有更深寄託。詞人慨恨文士不顧國家多難,只想效法魏晉名士風流的狂客行徑,每年在重陽節登高,總喜歡提起東晉孟嘉落帽的故事,把它稱揚一番,毫無現實意義。「若對」兩句,是說如自己這樣的憂國志士,並不追慕魏晉風度,但對國破家亡的現狀憂心如焚卻又無能為力。詞意至此急轉直下,壯志未酬,詞人在感憤之餘,覺得自己既不能改變這種局面,在此佳節也只能賞黃花以遣懷,借酒澆愁了。「鴻北去」,目送飛鴻北去,抒發對故土的思戀。「日西匿」暗指南宋國勢危殆,振興無望。以天際廣漠之景物作結,與首句呼應,意余言外。

上片寫重陽節登高望遠所引起的感喟。下片批評當時的文人只知搬弄典故的浮泛文風,表達出詞人對國事和民生的極端關注。全詞寫景寓情,敘事感懷,以議論為主,借題發揮,感慨蒼涼。主旋律是英雄失路融家國之恨的慷慨悲歌,意象凄瑟,既豪放,又深婉。

創作背景

這首詞為詞人於重陽節登上高樓之作。重陽本是登高遠眺的好時光,但詞人卻遇到了烏雲密布、陰雨綿綿的糟糕天氣,詞人由凄涼的天氣聯想到自己報國無門的苦悶,於是借景抒情,寫下了這首詞。

『玖』 《賀新郎》 張元干 賞析

共有兩首,不知道你要那首。

賀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作者:【張元干】 年代:【宋】 體裁:【詞】 類別:【未知】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注釋】:
在北宋滅亡,士大夫南渡的這個時期,慷慨悲壯的憂國憂民的詞人們,名篇疊出;張蘆川有《賀新郎》之作,先以虧脊「曳杖危樓去」寄懷李綱,後以「夢繞神州路」送別胡銓,兩詞尤為悲憤痛苦,感人肺腑。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因反對「和議」、請斬秦檜等三人而貶為福州簽判的胡銓,再次遭遣,除名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蘆川作此詞以相送。
「夢繞神州路 」,是說我輩靈魂都離不開未復的中原 。「悵秋風」三句,寫值此金秋在蕭蕭的風聲之中,一方面號角之聲連綿不斷,似乎武備軍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涼。此句將南宋局勢,縮攝於尺幅之中。以下便由此發出強烈的質問之聲,絕似屈原《天問》之風格。
首問 :「為何似昆侖天柱般的黃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潰,以致濁流泛濫,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陸 ?又因何使衣冠禮樂的文明樂土,變成狐兔盤踞橫行的慘境!須知狐兔者,既實指人民流離失所,村落空墟,明皮只剝野獸亂竄,又虛指每當國家不幸陷於敵手之時,必然「狐兔」橫行,古今無異。
鄭所南所謂「地走人形獸,春開鬼面花 」,讓國破家亡之人而視之,此情此景便會產生共鳴,筆者親歷抗戰時期華北淪陷的情景,故而被這情景深深感動。
下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言天高難問,人間又無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胡公又離然分別,悲可知矣!——上片一氣寫成,全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兩句,其蒼勁有力,字字沉實,作擲地金石之響。
過片便預想別後情景,餞別是在水畔,征帆既去,但不忍離去,佇立到江邊以致柳枝隨風吹飄起,產生一絲涼氣 。天上的星兒一眨一眨地出現。「耿斜河」三句,亦如孟襄陽、蘇東坡,寫「微雲渡河漢 」,寫「疏星渡河漢 」、「金波淡,玉繩低轉」,為什麼情調如此相銷槐滲似?而對於蘆川,悲憤激昂之餘,忽得此一二句,更顯示出了深摯的感情。如以「閑筆」視之,即如知大嚼,而不曉細品,淺人難得深味矣。
下言寫此別之後,不知胡公流落之地 ,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難,相距萬里 ,想在一塊兒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經是不可能的!語雲雁之南飛,不逾衡陽,而今新州距離衡陽幾許 ?賓鴻不至,書信將憑誰寄付?不但問天之意直連上片,而且痛別之情古今所罕。用此方法關心國家、社會,縱懷今古,沉思宇宙人生;所關切者絕非個人命運得失窮達,又豈肯談個人瑣事。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是此句的依據。
情懷既然這樣,何以作詞?所謂辭意俱盡,遂爾引杯長吸,且聽笙歌。——以此豪邁之言藉以打發心頭之痛,作者用筆如夭矯之龍,不以陳言落套為比。
凡填《賀新郎 》,上下片有兩個仄起七字句,不得誤以為與律句全同 ,「高難問」「懷今古」,難、今二字,皆須平聲(與上三字連成四平聲),方為協律。又兩歇拍「送君去」「聽金縷」,頭一字必須去聲,此為定格。然而明清以後,理解此者已少,合律者百無一二人。故此說明,以示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賀新郎 寄李伯紀丞相
作者:【張元干】 年代:【宋】 體裁:【詞】 類別:【未知】

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雲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燕落、寒蘆深處。悵望關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盪,欲飛舉。

【注釋】:
李綱(字伯紀)是著名的愛國英雄,他在欽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圍攻京城的危急時刻,力主抗戰,堅守開封 ,被欽宗任命為親征行營使最終擊退金兵。張元干當時是他的僚屬,後來李綱被罷免,元干也連帶獲罪,離京南下。高宗紹興七年(1137 ),宰相張浚被罷 ,以趙鼎為相。八年二月,秦檜第二次入相,趙鼎被罷免,四月,宋派王倫使金,力圖和議;十二月,李綱在洪州(州治在今江西南昌)上書反對議和,被罷回福建長樂。作者為此寫了這首詞,對李綱堅決主戰、反對議和的行動表示無限的敬仰並予以堅決支持。
上片寫詞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並引發出孤單無侶、眾醉獨醒的感慨。此顯示出自己的真實用意。
起首四句寫自己攜著手杖登上高樓,只見夜空星斗下垂,江面寬廣無邊,波濤萬頃,月光流瀉在蒙著煙霧的洲渚之上 。「掃盡」三句,是說江風極大,將天上浮雲吹散,江面因風大而無人乘舟夜渡。沉思間又見雁兒飛落在蘆葦深處夜宿,並由此引起無限感觸。
「悵望 」兩句,先是悵望祖國山河,徒然弔影自傷;這時正值深夜,「鼻息鳴鼉鼓」,是指人們熟睡,鼾聲有如擊著用豬婆龍(水中動物名)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聲如雷之意。這里以之喻苛安求和之輩,隱有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慨。「誰伴我」兩句,承上,「月流煙渚」、「悵望關河空弔影」,用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意,自傷孤獨(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結句之「誰共我,醉明月」,與此意同 )。李綱與己志同道合,而天各一方,不能在此月下同舞。同舞當亦包括共商恢復中原之事,至此才轉入寄李綱本題。
下片運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對明朝屈膝議和的強烈不滿,並表達了自己對李綱的敬仰之情。
「十年」這一句,是作者想到十年前,高宗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同時,當時為建炎元年(1127)。不久高宗南下,以淮南東路的楊州為行都;次年秋金兵進犯 ,南宋小朝廷又匆匆南逃,揚州被金人攻佔,立刻被戰爭摧為一片空墟 ,昔日繁華現在猶如一夢,此處化用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遣懷》)詩句。如今只剩殘破空城,使人懷想之餘,不覺加強了作者對高宗的屈膝議和感到不滿,也加強了作者堅決抵抗金人的南下的決心 。「倚高寒」兩句,繼續寫作者夜倚高樓,但覺寒氣逼人,遠眺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不由愁思滿腔,但又感到自己壯心猶在,豪氣如潮,足以吞滅敵人。驕虜是指金人 。《漢書·匈奴傳》說匈奴是「天之驕子」,這里是借指。「要斬」兩句,運用兩個典故反映出對宋金和議的看法。前一句是期望朝廷振作圖強,象漢代使臣傅介子提劍斬樓蘭(西域國名 )王那樣對付金人。《漢書·傅介子傳》說樓蘭王曾殺漢使者 ,傅介子奉命「至樓蘭。⋯⋯王貪漢物,來見使者。⋯⋯王起隨介子入帳中,屏語,壯士二人從後刺之 ,刃交胸,立死 。」詞中以樓蘭影射金國,以傅介子比喻李綱等主戰之士。後一句是借漢嫁王昭君與匈奴和親事,影射和議最終是不可行的,必須堅決抵抗。杜甫《詠懷古跡》詩雲:「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作者在此用杜甫詩意,說明在琵琶聲中流露出對屈辱求和的無窮遺恨與悲憤,以此暗示南宋與金人議和也將遺恨千古 。「謾暗澀」句,是嘆息如今和議已成定局 ,雖有寶劍也不能用來殺敵,只是使它生銅花(即銅銹),放棄於塵土之中。暗澀,是形容寶劍上布滿銅銹,逐漸失光彩,失去作用。這里運用比喻,以寶劍被棄比喻李綱等主戰人物的受到朝廷罷斥壓制 。「喚取」兩句,先以「謫仙」李白來比李綱,兼切李姓,這是對李綱的推崇。李綱自己也曾在《水調歌頭》中說:「太白乃吾祖,逸氣薄青雲。」
作者對他評論,即發表意見,面對和議已成定局的形勢,愛國之士能否就此隱退苕溪(浙江吳興一帶),垂釣自遣而不問國事呢?結尾振起,指出要憑浩盪長風,飛上九天,由此表示自己堅決不能消沉下去,而是懷著氣沖雲霄的壯志雄心,對李綱堅持主戰、反對和議的主張表示最大的支持,這也就是寫他作本詞的旨意。

閱讀全文

與賀新郎講了什麼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變更年度報告怎麼寫 瀏覽:52
婚姻證件管理專用章怎麼弄 瀏覽:967
男子求婚姻念什麼經 瀏覽:30
怎麼跟身邊的人推薦健康事業 瀏覽:297
有哪些美女當上了領導 瀏覽:922
如何刷高經濟 瀏覽:925
幸福樹腐葉病怎麼治 瀏覽:532
阿凡提分鵝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瀏覽:99
事業單位編制報考崗位如何選 瀏覽:652
經濟金融的大四實習崗位有哪些 瀏覽:661
什麼使我幸福立意 瀏覽:601
教科書的愛情怎麼樣 瀏覽:60
是不是婚姻在哪裡 瀏覽:526
經濟學視角如何看待火車票問題 瀏覽:754
美女怎麼表達自己的生日 瀏覽:619
古詩候一位美女叫什麼文君 瀏覽:782
怎麼玩粉絲經濟 瀏覽:53
如何對待愛情觀的影響 瀏覽:701
婚姻中麻木是什麼原因 瀏覽:60
經濟學家如何評價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