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1、初出茅廬(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答應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將夏侯悙引兵十萬殺奔新野。關羽、張飛對劉備以師禮待諸葛亮很不滿,面臨大戰之際,二人態度消極,將信將疑。
諸葛亮假借劉備劍印,遣兵調將,令關羽、張飛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調趙雲回來擔任前部誘敵,劉封、關平帶人埋伏負責放火。
曹將夏侯悙果然輕敵上當,不聽部將勸告,長驅直入,被大火燒得死傷無數,又遭各路伏兵夾擊,損兵折將,丟棄博望城,逃回許昌。諸葛亮一戰成名,使劉備及手下大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火燒新野(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3、舌戰群儒(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曹操大軍沿江結寨,准備並吞江東。東吳君臣驚疑憂懼,是和是戰難以定奪。諸葛亮運用謀略,與東吳群臣縱論天下大事,巧舌辯駁,說服他們和孫權要與劉備聯合抗曹。才有後來的赤壁之戰。此成語原指與眾多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指與很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4、三氣周瑜
當時曹操正在鄴郡慶賀銅雀台落成。在銅雀台上大宴文武百官,並將一件西川錦袍掛在樹上,下設箭靶,射中箭靶的人就可以得到戰袍,武將們個個爭先,想展現自己的武藝。
武將射畢,曹操又讓文官吟詩作賦,記錄銅雀台落成之事。曹操正在興頭上,也賦詩吟唱。
忽報東吳使節華歆前來。曹操看罷表章,與謀士定計使孫、劉相吞並。便上表奏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華歆為大理寺少卿。
周瑜就職南郡太守後,便想報仇,遂上書孫權。要魯肅討還荊州,魯肅無奈,只好前往荊州。
魯肅來到荊州,劉備依孔明之計放聲大哭,孔明從旁說還了荊州,便無處安身。觸動劉備心中傷處,而大哭不止,孔明於是要魯肅轉告孫權,暫緩討回荊州。
5、用奇謀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周瑜刁難諸葛亮,令其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卻立軍令狀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動,暗中叫魯肅備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個。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霧迷漫,諸葛亮率船到曹軍水寨前擂鼓吶喊佯攻,曹軍怕中計,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這一妙計使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務。
6、祭七星壇借東風(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周瑜為沒有東南風而病倒在床上。諸葛亮給周瑜開了個「葯方」,上面寫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他能借來東風,他讓周瑜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己在壇上做法。幾天之後,果然颳起了東南風。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殺諸葛亮。然而諸葛亮早有預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7、孔明巧布八陣圖(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劉備兵敗,陸遜追至夔關,遇此陣,土人言:「此處地名魚腹浦。諸葛亮入川之時,驅兵到此,取石排成陣勢於沙灘之上。自此常常有氣如雲,從內而起。」遜入陣不得出,後被孔明岳父黃承彥放出。
八陣圖「名八陣圖。反復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
8、武侯彈琴退仲達(空城計)(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空城計: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臨危不懼,傳令打開城門,還派人到城門口灑掃。
諸葛亮自己卻登上城樓,端坐彈琴,態度從容,琴聲不亂。司馬懿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生疑竇,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貿進,便下令退兵。
9、揮淚斬馬謖(第九十六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馬謖自告奮勇駐守街亭,遇到了魏將張郃所率主力部隊的抵抗。馬謖違背了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聽從部將王平的建議,在眾寡不敵的形勢下,居然不下據城,而舍水上山,結果被張郃軍隊切斷水道,殺得大敗。
街亭失守,使諸葛亮十分被動,一場十分有利的戰局頓時變成敗局。盡管諸葛亮十分愛惜馬謖的才華,但是,為了嚴明軍紀,他毅然按照軍法處斬了馬謖,還上疏朝廷,自請貶官三級,追究個人「不能訓章明法」、用人不當的責任。
10、白帝城託孤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擊敗曹操、占據戰略要地漢中。在這樣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劉備部將關羽孤軍北伐曹魏,雖然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
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違背湘水劃界,在背後對盟友倒戈一擊,呂蒙以白衣渡江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
劉備聞後盡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等人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諸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
(1)諸葛亮神通廣大對應著什麼故事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廉政建設
身為丞相,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僅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旗幟。
同時還把廉政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來抓,對蜀漢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諸葛亮時期的廉政建設,首先表現在對蜀漢宮城規模和惠陵規模的嚴格控制上。
在諸葛亮執政時期,年青的後主,常欲采擇以充後宮。當時負責宮中事務的董允以為古者天子後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終執不聽。
後主皇妃之數是一個復雜問題,涉及到皇宮規模建制等諸多問題,非董允所能決定。當時,「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諸葛亮在蜀漢上層創造了一個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圍,蜀國官員以諸葛亮為榜樣,為官節儉,力戒奢華,造就了整整一個廉政時代。
❷ 與諸葛亮相關的故事都有什麼
諸葛亮的故事1.三顧茅廬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答應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將夏侯悙引兵十萬殺奔新野。關羽、張飛對劉備以師禮待諸葛亮很不滿,面臨大戰之際,二人態度消極,將信將疑。諸葛亮假借劉備劍印,遣兵調將,令關羽、張飛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調趙雲回來擔任前部誘敵,劉封、關平帶人埋伏負責放火。曹將夏侯悙果然輕敵上當,不聽部將勸告,長驅直入,被大火燒得死傷無數,又遭各路伏兵夾擊,損兵折將,丟棄博望城,逃回許昌。諸葛亮一戰成名,使劉備及手下大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諸葛亮的性格:小心謹慎 曠世濟民
諸葛亮的故事2、火燒博望
博望坡軍師初用計——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軍馬。雲長可引一千軍往豫山埋伏,等彼軍至,放過休敵;其輜重糧草,必在後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縱兵出擊,就焚其糧草。翼德可引一千軍去安林背後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舊屯糧草處縱火燒之。關平、劉封可引五百軍,預備引火之物,於博望坡後兩邊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於樊城取回趙雲,令為前部,不要贏,只要輸,主公自引一軍為後援。各須依計而行,勿使有失。」 …… 孔明謂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來日黃昏,敵軍必到,主公便棄營而走;但見火起,即回軍掩殺。亮與糜竺、糜芳引五百軍守縣。」命孫乾、簡雍准備慶喜筵席,安排功勞簿伺候。
有詩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諸葛亮的故事3、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諸葛亮的故事4、舌戰群儒
曹操大軍沿江結寨,准備並吞江東。東吳君臣驚疑憂懼,是和是戰難以定奪。諸葛亮運用謀略,與東吳群臣縱論天下大事,巧舌辯駁,說服他們和孫權要與劉備聯合抗曹。才有後來的赤壁之戰。此成語原指與眾多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指與很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諸葛亮的故事5、智激周瑜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表喬公二女有沉魚落雁之容,閉目羞花之貌。操曾發誓:「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何不以千金買此二女.差人送與曹操。操必班師矣。此范蠢獻西施之計,何不速為之?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此而罵曰:「老賊欺吾太甚!」
諸葛亮的故事6、用奇謀孔明借箭(草船借箭)
周瑜刁難諸葛亮,令其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卻立軍令狀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動,暗中叫魯肅備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個。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霧迷漫,諸葛亮率船到曹軍水寨前擂鼓吶喊佯攻,曹軍怕中計,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這一妙計使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務。
諸葛亮的故事7、祭七星壇借東風
周瑜為沒有東南風而病倒在床上。諸葛亮給周瑜開了個「葯方」,上面寫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他能借來東風,他讓周瑜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己在壇上做法。幾天之後,果然颳起了東南風。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殺諸葛亮。然而諸葛亮早有預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諸葛亮的故事8、孔明巧布八陣圖
劉備兵敗,陸遜追至夔關,遇此陣,土人言:「此處地名魚腹浦。諸葛亮入川之時,驅兵到此,取石排成陣勢於沙灘之上。自此常常有氣如雲,從內而起。」遜入陣不得出,後被孔明岳父黃承彥放出。
八陣圖「名八陣圖。反復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
諸葛亮的故事9、武侯彈琴退仲達(空城計)
空城計: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臨危不懼,傳令打開城門,還派人到城門口灑掃。諸葛亮自己卻登上城樓,端坐彈琴,態度從容,琴聲不亂。司馬懿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生疑竇,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貿進,便下令退兵。
故事反映諸葛亮性格:智勇雙全 沉著冷靜 知己知彼 膽識過人
諸葛亮的故事10、揮淚斬馬謖
馬謖自告奮勇駐守街亭,遇到了魏將張郃所率主力部隊的抵抗。馬謖違背了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聽從部將王平的建議,在眾寡不敵的形勢下,居然不下據城,而舍水上山,結果被張郃軍隊切斷水道,殺得大敗。街亭失守,使諸葛亮十分被動,一場十分有利的戰局頓時變成敗局。盡管諸葛亮十分愛惜馬謖的才華,但是,為了嚴明軍紀,他毅然按照軍法處斬了馬謖,還上疏朝廷,自請貶官三級,追究個人「不能訓章明法」、用人不當的責任。
故事反映諸葛亮性格:軍紀嚴明,以身作則
❸ 在三國演義中有哪些典故體現諸葛亮足智多謀
草船借箭,空城計,諸葛亮弔孝,火燒赤壁,三氣周瑜。
六齣岐山
七擒孟獲
木牛流馬
赤壁之戰
空城計
新官上任三把火
三分天下
舌戰群儒
草船借箭
^_^ 夠了沒
諸葛亮的軍事才華表現在制定作戰方案及指揮戰斗中。《三國演義》中的決策者們大多能在具體情況的觀察、分析中,迅速地從紛繁復雜的錯綜現象中發現的抓住戰局的本質和關鍵,並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作戰方案。而諸葛亮不僅如此,還 廣泛讀書,多方交友,雲游天下,所以他確定的作戰方針也計高一籌、花樣蘩多。如有對陣、截糧、劫寨、活燒、水淹、疑兵等,並能依具體情況,使之變化莫測。每次用兵,諸葛亮總是要先了解敵方的情況和戰事條件,包括對雙方主帥及主要將領的性格等都有清楚的了解,然後做出分析,最後做出總的決策。如建業之初,確定「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14)的三分戰略,就是他長期觀察天下形勢而制定的,又如七擒孟獲用的是攻心戰略,而北伐中原用的是穩扎穩打戰略就是如此。當然,諸葛亮不僅僅是能制定總的戰略方針,他還能制定出切實有效的作戰步驟並親自指揮作戰。如他借動吳兵取南郡一役,就是最好的例證。
其次,《三國演義》從諸葛亮與他人的對比中,也突現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及卓越的軍事才華。曹操、司馬懿、劉備都是足智多謀的人物,諸葛亮與曹操對比,曹操自幼奸滑,廣有計謀。官渡一戰中他更是靈活多變,以糧草不足的七萬人,催毀了四世三公的袁紹的七十萬人,但諸葛亮卻處處高他一籌。如赤壁之戰中曹操敗走華容道就是最好的例證,奸雄本事再高,也難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諸葛亮與司馬懿比較,司馬懿是一個了不起的將才,諸葛亮曾這樣說過「平生所患者,獨司馬懿一人而已」。但司馬懿卻一直斗不過諸葛亮,在空城計、木牛流馬、隴上收麥及祁山斗陣中都屢屢失敗,只落得一再嘆息:「吾不如孔明也!」(15)在三出祁山中,司馬懿派張和,帶陵截寨,但諸葛亮卻早有準備,落得「懿大驚曰:」孔明真神人也「(16)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草船借箭了。周瑜出於對諸葛亮的妒忌,以前線總指揮的身份,設計限諸葛亮在十天之中監造十萬只箭,這就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是不可能的,加上周瑜又暗中阻撓,很明顯,這是陷害亮的詭計。而諸葛亮明知其意,卻漫不經心,隨口答應,並主動要求縮短造箭之日,這一來,使故事氣氛更加緊張,把個魯肅急的團團轉。他越急,情節越緊張,就越顯出諸葛亮的從容鎮定,胸有成竹,就越顯出諸葛亮的軍事才華。周瑜在屢遭失敗後,對諸葛亮是「有佩服、有妒忌」,以至在最後無奈嘆曰:「既生瑜,何生亮?」再次,劉備事業在諸葛亮出山前後的對比亦能顯示出諸葛亮的軍事才華。出山前劉備屢遭失敗,出山後則節節制勝。而且作者在此不惜筆墨,著意點明只要劉備採用諸葛亮的計策則戰無不勝,而且一旦不聽諸葛亮的勸阻,堅持己見去平吳,就會一敗塗地而不可收拾。這就愈使諸葛亮在軍事才能方面的形象更加豐滿,刻劃出超前卓後的軍事家形象。
總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現的十四卷中,處處都表現出了他卓越超群的才智和軍事才華,為人們所感嘆折服。
《三國演義》中,他一出場,作者就把他造成了「羽扇綸巾,飄飄然有似神仙之概」,並且居境高雅、閑適,一副十足的飄逸、瀟灑、從容大度、清高孤傲的隱逸士子之相。初出茅廬,便以弱勝強,取得博望燒屯、白河用水兩個戰役的勝利。曹操強兵壓境,迫使劉備退守夏口,對此,諸葛亮毫不畏懼,安然用計,說服東吳抗曹,經過一個又一個戰役,最終取得了荊州、益州,實現了他「三分天下」的戰略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最為出色的當是舌戰群儒和智激周瑜。「舌戰」不僅寫得合乎情理,真實可信,而且抓住這個典型事件,刻劃了諸葛亮的博識機敏和政治外交才能。因為面對「唯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而胸中實無一策」(17)的庸儒們,孔明表現出的是豐神漂灑,器宇軒昂,鎮定自若,他巧舌如簧般各個擊破,他能言善辯使他們言盡詞窮、無以應對,真是痛快淋漓。「舌戰群儒」把諸葛亮儒生的外表政治家本質的形象同一般儒生做了生動而鮮明的對比,充分顯示了諸葛亮建立在機智干練,能言善辯基礎之上的飄逸、瀟灑、神采弈弈的氣質風度。而智激周瑜的成功是由於他深知周瑜的性格和政治態度,並抓住周瑜自命不凡和英雄氣度,激發他對曹操的憤慨,使周瑜早下抗曹的決心,建立抗曹的統一戰線。在這一過程中,諸葛亮明知江東「二喬」與周瑜的關系,卻佯裝不知,並借題發揮來激周瑜,這就更表現出了他那種「超軼絕世」之才和輕逸、閑適、脫俗的外交家風貌。
其次,諸葛亮心胸寬巨集、豁達、能以大局為重。我們從與周瑜的妒忌之心對比中來看諸葛亮。周瑜本也風流倜儻、精明干練、文武雙全,因其處心積慮的要加害孔明,顯的器量狹小,品德不高。
在赤壁之戰中,周瑜三次要借故殺掉諸葛亮,在「三殺」中,作者以周瑜的忌賢妒能的狹窄器量,反襯出諸葛亮以抗曹大局為重、處處忍讓的寬大胸懷。周瑜嘔心瀝血設計出來的種種謀略,自鳴得意,以為無人知曉,可諸葛亮一眼就識穿了,但他佯裝不知,不動聲色。周瑜越是氣急敗壞的要殺害他,他越泰然處之,讓其計謀自然敗露,不予揭穿,在這一過程中,諸葛亮隨處處處於主動,但他卻能忍氣吞聲,不予報復,這倒不是因為他膽小怕事,軟弱無能,而是因為他虛懷若谷,能以大局為重。為了避免直接發生沖突而影響抗曹的大業,常常依靠魯肅從中周旋,曉之以理,這就充分顯出了諸葛亮聰明的才智和寬闊的胸懷。作者將陪襯的手法用在這里真可謂恰到好處。
再次就是諸葛亮處事從容鎮靜,臨危不亂。在《三國演義》中,作者的描繪此起彼伏。劉備因關羽遇害興兵伐吳,諸葛亮苦諫不從,破壞了既定的方針,終於兵敗白帝城;亮輔佐劉禪時,劉神禪昏聵無能,甚至聽信司馬懿的流言而排斥諸葛亮,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亮至始至終忍辱負重,顧全大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既表現了他的豁達和忠貞,同時雙表現了他從容鎮定的處事態度。其中空城計更是表現了他的從容鎮定、臨危不亂的過人膽識和氣質。街亭失守以後,諸葛亮正在安排撤退之時,司馬懿就帥十五萬大軍蜂擁而來。這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般文官,所引的五千軍也已一半運糧草去了,眾官聽到訊息後盡皆失色,在這打、退、跑均不行的生死關頭,平生謹慎的諸葛亮,根據對敵方主帥的了解,大膽行險,用空城計退了兵。當時的情景是:「只見城上孔明身披鶴氅,頭戴綸巾,笑容可掬,焚香彈琴,左右各一童子,城門內外,有十餘百姓,低頭掃灑,旁若無人」(18)。在此,已把諸葛亮臨危不亂的過人膽識和七質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後有俗語說:「孔明彈琴退仲達——好沉著」。這亦是後人對孔明的聰明才智和沉著鎮定的贊揚。另外,安居平五路也有力的顯示了諸葛亮的臨危不亂,為後人廣泛傳誦。
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
火燒新野, 火燒赤壁,火燒博望坡.
都能體現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三顧茅廬
隆中對
五丈原
借東風
草船借箭
舌戰群儒
七擒孟獲
三氣周瑜
罵死王朗
八卦衣
木牛流馬
空城計
斬馬謖
八陣圖
白帝託孤
火燒博望
火燒藤甲軍
錦囊妙計
六齣祁山
死諸葛嚇走活仲達
司馬懿
春節快樂O(∩_∩)O~
忠肝義膽的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仁義忠賢的劉備——三顧茅廬
心胸狹隘的周瑜——三氣周瑜
大略列出一二
1、戰略之智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
2、戰術之智(火攻)
第三十九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蔡夫人議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
3、外交之智(口才辭令)
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舌戰群儒)
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智激周瑜)
第九十三回姜伯約歸降孔明武鄉侯罵死王朗(罵死王朗)
4、奇謀之智
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草船借箭)
第四十九回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借東風)
第一百一回出隴上諸葛妝神奔襟張郃中計(妝神之計)
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空城計)
5、洞察之智
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
6、運籌之智(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五回劉先主遺詔託孤兒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7、攻心之智(七擒孟獲)
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興師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八十八回渡瀘水再縛番王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武鄉侯四番用計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驅巨獸六破蠻兵燒藤甲七擒孟獲
8、奇技之智(技術流)
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陣圖(八陣圖)
第一百回漢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陣辱仲達(八卦陣)
第一百二回司馬懿佔北原渭橋諸葛亮造木牛流馬(木牛流馬)
望梅止渴。曹操,激勵士兵走出沙漠。
草船借箭。諸葛亮,利用濃霧騙得箭。
三分天下。諸葛亮,高瞻遠矚的政治謀略。
王佐之才。指荀彧
火燒連營。陸遜一把火燒了劉備的命根
七步成詩。曹植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保住了性命。
周郎顧曲。古語有雲:曲有誤,周郎顧。
舌戰群雄。諸葛亮一人VS東吳群雄
木偶退敵。諸葛亮死前,授計姜維製作形似諸葛亮的木偶,嚇退司馬懿
七擒七縱。諸葛武侯,以德服人。使得很長一段時間南蠻沒有叛變。高瞻遠矚之見!
水淹七軍。關羽利用洪水滅敵
火燒赤壁。諸葛亮+周瑜=策劃三國時代最大的縱火案。
木牛流馬。諸葛亮自製的交通運輸工具。高人!贊同27| 評論(5)
❹ 20個諸葛亮有關故事名稱
空城計、草船借箭、舌戰群儒、三顧茅廬、隆中對、火燒赤壁、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城、七擒孟獲、六齣祁山、白帝城託孤、揮淚斬馬謖、死諸葛嚇走活仲達、智算華容道、石八卦陣退陸遜、智收姜維、三氣周瑜、借東風、遺計斬魏延、卧龍弔孝。
1、空城計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
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
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
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
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令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
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2、三氣周瑜
周瑜和諸葛亮約定,如果周瑜奪取南郡失敗,劉備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奪取失利受傷,然後又將計就計,打敗了曹兵,但是諸葛亮卻乘機奪取了南郡等地,既沒有違約,又奪取了地盤。」氣得周瑜金瘡迸裂,摔下馬來。
劉備的夫人死後,孫權按照周瑜的計策假裝把自己的妹妹孫尚香許配給劉備,想把劉備騙到東吳,再將其殺害。誰知吳國太(孫權的母親)看中了劉備,不僅不許孫權殺他,還真要把孫尚香許配給他。
周瑜便想讓劉備長期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隔開,並且用聲色迷惑劉備,使之喪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敗了。諸葛亮又使計讓劉備安然的回到了荊州,並且讓周瑜中了埋伏,還讓士兵譏諷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讓周瑜氣得金瘡再次迸裂。這也就是現在「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俗語的由來了。
劉備向東吳借取荊襄九郡,圖謀發展壯大自己,然而東吳怕養虎為患,等劉備強大後勢必對自己構成威脅,三番五次要求其歸還荊州,劉備和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後,必還荊州為由,但遲遲不攻取。
此舉令周瑜氣急敗壞,遂想出了過道荊州幫助劉備攻取西川,因為欲攻取西川必須途經荊襄,可是周瑜實則是為了攻取荊州,此計卻被諸葛亮識破,使得周瑜被圍,周瑜氣急又加之舊傷復發,不治身亡。
3、火燒新野
諸葛亮第一把火燒博望坡,夏侯_大敗,曹操便親自領兵伐新野。劉備放棄了新野,到樊城以避曹軍。曹操的部將曹仁領的兵到新野,見城門洞開,城中無人,便引軍進城中駐扎。
夜來時分,就被火燒了。這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前兩把火。曹仁引眾將突煙冒火,尋路奔走,聞說東門無火,急急奔出東門。
軍士自相踐踏,死者無猛銷數。曹仁等方才脫得火厄,背後一聲喊起,趙雲引軍趕來混戰,敗軍各逃性命,誰肯回身廝殺。正奔走間,糜芳引一軍至,又沖殺一陣。曹仁大敗枝答游,奪路而走。
4、白帝城託孤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擊敗曹操、占據戰略要地漢中。
在這樣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劉備部將關羽孤軍北伐曹魏,雖然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
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違背湘水劃界,在背後對盟友倒戈一擊,呂蒙以白衣渡江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
劉備聞後盡舉吵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等人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
諸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
5、智收姜維
三國時期,西蜀丞相諸葛亮北伐中原,用詐城之計,攻奪北魏的天水關。天水關太守馬遵果然中計,下令全營火速披掛,去解救被圍的南安。
此刻,一個職位低微的牙將姜維識破諸葛亮之計;向太守馬遵進諫,嗣南安是諸葛亮用的計,蜀兵欲乘虛攻取天水。馬遵恍然大悟。姜維接著又向他講出一個可以打敗諸葛亮,以解南安之危的將計就計的妙計。
馬遵聽了將信將疑,姜維立下軍令狀,他才下令出兵。諸葛亮沉浸於樂曲中,在等待著趙子龍老將軍的勝利消息。
忽有探馬飛報,趙子龍在天水關前被圍困,這使他十分震驚。他立刻命傳關興、張苞二人各帶800騎兵,速速飛馳天水關前,解救趙老將軍,不得有誤。
然後又命馬岱去陣前探聽,務要查明是何人布陣,其人如何。馬岱探聽歸來,諸葛亮得知天水關領兵布陣之將名叫姜維,是一個智勇雙全、孝義無雙的賢將良才,雖才高智廣,卻身居偏裨,甚是屈屈不得志。
就決心納錄英才,收服姜維。諸葛亮一面布置了連環扣戰,讓岱、關興、張苞拖住姜維;一面派魏延假扮姜維「罵關」,使心地狹窄、多疑妒賢的馬遵中反間之計。
又讓趙雲乘虛而入,攻進天水關,救出被馬遵扣為人質的姜維的母親、妻子。諸葛亮的周密安排逐一實現。
最後,姜維被困在風鳴山下。諸葛亮曉以大勢,耐心說服,並接來家眷使姜維合家團圓,終使姜維心悅誠服地歸降西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