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東北的抗日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東北部分抗日英雄的故事:
1932.3.4,日軍包圍和龍縣葯水洞,中共黨員、村婦女會委員金順姬
被捕。金已將臨產,日軍對她嚴刑拷打,要她說出抗日游擊隊的下落。烈
女金順姬狠命咬下自己的舌頭,將它和口中鮮血一起吐到敵人臉上。日寇
又拿出紙筆,逼她寫***員的姓名和下落,性情剛烈的金順姬怒目圓睜,
一根一根咬斷自己的十指。日寇惱羞成怒,將她綁在門板上扔進茅屋,放
火燒死。
寧死不屈的金順姬成了東北最早被廣為傳頌的抗日女英烈。
陳文起,鏡泊湖一帶老獵人。1932.3.19夜,日寇將他抓住,要他帶
路進攻抗日武裝,20日晨,他將日寇上田支隊上千人及輜重車隊引入李延
祿補充團埋伏地。我軍斃敵小川大尉以下120人,打傷200餘,繳槍3000餘
支。
陳文起後被日寇逮捕,敵人將他吊在屋樑上毒打,他始終罵不絕口,
最後被日寇用刺刀挑開胸膛,壯烈犧牲。
1934年3月21日,中共東滿特委書記、東滿抗日根據地和抗日武裝的
創建者童長榮與部分游擊隊員被日寇包圍在小汪清十里坪東南岔,激戰中
身受重傷,自他1933年患重病後一直負責照料他的朝鮮族女戰士崔今淑拼
死將他背出包圍圈,藏進一個山洞,但童仍因傷重於次日殉國,年僅27歲。
為保護童長榮遺體不遭日寇蹂躪,22歲的崔今淑守衛洞口,與日寇血戰一
天,直至犧牲。
老獵人李炮,關內人,因行俠仗義打死家鄉惡霸,帶兒子流落關外,
其真名已無人知道。日軍侵入東北,他親送獨子參加抗聯。其子在戰斗中
負重傷,他攜槍尋仇,擊斃日偽軍二十餘人,彈盡受傷被俘,被日軍活活
打死,並割頭燒屍,時為1937年3月。
抗聯五軍以最隆重軍禮安葬李炮於他犧牲之地,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
將軍親自他其撰寫了祭文。
1938.3.18,抗聯5軍主力西征後,留守吉東的3師8團1連15名戰士由
連長李海峰帶領,在行進中與數百日偽軍突然遭遇,為避免密營被敵發現,
他們放棄撤退入山的機會,就地與敵進行了長達一天的鏖戰。傍晚,連長
李海峰命令張鳳春等4名戰士突圍,自己和受傷戰友留下掩護,後全部壯
烈犧牲。
不久後,第2路軍總部為李海峰等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決定將他
們最後堅守的小孤山命名為「十二烈士山」。後任第5軍政治委員、中共
道南特委書記季青寫下了一篇《十二烈士山記》。在這篇文章後,有詩贊
十二烈士道:
藍棒山頂雲霧重,寶石河邊雪花飛。
寇賊凶焰猶未盡,十二烈士陷重圍。
神槍縱橫掃射處,倭奴蒙狗血肉堆。
竟日鏖戰驚天地,膽壯氣豪動鬼神。
不惜捐軀為革命,但願失土早回歸。
他年民族全解放,指點沙場吊忠魂。
1938年10月,抗聯五軍一師在西征返回途中在烏斯渾河畔被敵圍困,
為掩護戰友,以婦女團指導員(政委)冷雲為首的八名女戰士主動將一千餘
日偽軍吸引到自己方向,在子彈打光之後,攜槍投河,壯烈殉國。
她們是:五軍婦女團指導員冷雲(原名鄭志民)、班長楊貴芝、胡秀芝、
原四軍被服廠廠長安福順、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
黃友,本是湯原縣的一個大地主。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他不願自己在
家享福,拋棄土地財產參加了抗聯游擊隊。
黃友當年在抗聯所做的具體工作,已無所知,但他卻有一件很出名的
「代表作」——「牽驢」。
抗聯三路軍成立以後的一天,敵人發現了他並將他逮捕,要他帶路襲
擊三路軍的後方,對此,他一口答應了。鬼子了解他是一個大地主,以為
他回心轉意要給「皇軍」出力了呢,跟著他向湯旺河上游的小興安嶺里走
去。黃友把鬼子人馬領進了迷宮似的山林後,就瞅個空子溜走了。
黃友一走,鬼子們可就慘了,在風雪茫茫的小興安嶺,他們怎麼也出
不來了。沒幾天便不斷有人因缺糧斷炊凍餓而死,最後700多人只跑出來
30多個。而黃友自己也把雙手雙腳都凍壞了,幸虧抗聯發現了他,才沒凍
死。
日寇對他恨之入骨,兩年後,他不幸落入敵手,他毫不屈服,破口大
罵敵寇,最後被殘酷地殺害。
㈡ 東北的革命烈士的故事
楊靖宇將軍的故事
1939年是抗聯一路軍抗戰以來最為艱苦的時期之一,部隊傷亡很大。曾當過楊靖宇身邊警衛戰士的黃生發老人回憶道: 「天氣嘎嘎冷,我們的棉衣又不齊,有的同志手腳凍傷了。可是敵人的部隊越集越密,『討伐』越來越頻繁。就在楊司令他們為解決棉衣問題召集各方面軍負責人開會研究時,因叛徒出賣,在那爾轟的東北岔一帶被岸谷隆一郎帶領的日偽軍層層包圍,敵兵力達4萬多人。天上有飛機,地上有機槍大炮,汽車來回運送糧食、彈葯。在我們的正面,敵人滿山滿谷。為了掩護各部隊分頭轉移,楊司令帶領我們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敵人,由機槍連開路,生生撕開一條口子。「但是,當我們經南泊子突圍到了五金頂子時,敵人已經糾集了更多的兵力,我們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難得到個休整的機會。雪地行軍,褲子總是濕的,讓寒風一吹,凍成冰甲,很難打彎,也不知有多沉,邁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爛了,只好割下幾根柔軟的榆樹條子,從頭擰到尾兒,當作繩子把鞋綁在腳上。衣服,全叫樹枝扯爛了,開著花,白天黑夜都掛著厚厚的霜,渾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涼的。「這時候,多麼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凍成冰的衣服烤化、烤乾,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別是夜裡,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0多度,凍得大樹喀吧喀吧直響,粗大的樹干凍裂了縫兒,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遠,青煙飄上林梢,敵人就會像一群綠頭蒼蠅一樣撲上來。我們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來再也起不來。
「更難的是沒有吃的,不要說糧食啊,連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積雪裡,沒法找,沒法挖,我們只好吃那難咽的樹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層泛綠的嫩皮一片片削下來,放在嘴裡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強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楊靖宇鼓勵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來很小,可燃燒起來能燒紅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難總會勝利的!」1940年2月,楊靖宇犧牲前夕,他和戰士們同吃著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靜地對警衛員說:「就是我們這些人都犧牲了,還會有人繼承我們的事業,革命總是會成功的。」此後幾天,他都沒有吃到一粒糧食,餓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飢,戰斗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敵人在濛江縣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圍了楊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場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討伐隊已經向他(楊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圍了他。討伐隊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鍾,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手槍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手槍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為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下午4時30分,楊靖宇被敵彈射中胸膛,壯烈殉國,年僅35歲。楊靖宇為國捐軀後,日本侵略者剖開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餓得變了形,裡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壯士喋血,為爭民族之氣,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當年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認:「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並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
㈢ 東北民間故事有什麼特色
東北民間故事是東北民間文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門類,是東北文學的主體,它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關東大地上的東北人民在長期開發建設東北的過程中,在長期的繁衍生息中,所創造的獨具特色的傳統民族文化。
它構成了東北各民族民間故事的深厚基礎和廣闊背景,積淀著東北廣大民眾的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念。
東北民間故事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包括神話、傳說、寓言、笑話等,體現了東北各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東北地區的風土人情,有東北民族個性、東北地方特色,也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它蘊藏在東北各民族中間,依附於東北各民族的存在而存在。
很多東北民間故事作品透出古樸、粗獷、憨厚、醇馨的風格。尤以一些描寫先民以漁獵、挖參或征戰為內容而展示北方自然環境氛圍的專題故事、習俗傳說最為濃郁。
東北民間生活故事中佔有篇目較多的幻想故事極富民族特色。作品不僅在環境、語言外殼中體現出民族風韻,在神奇、豐富的想像間也滲透著古老社會圖騰崇拜觀念。而且以描寫優美纏綿,情節迂迴曲折,形式多為靈怪,變形的復合型為藝術特色。
東北民間故事像東北其他民間文學樣式一樣,有著自己產生、發展的歷史過程,有著不同於其他東北民間文學樣式的特徵,從中可以看到關東人民的生活習俗、審美情趣、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和理想願望等。
東北民間故事像其他民間創作一樣,其故事的創作者往往在一定的集體場合,由於現實生活情景的激發,或為了滿足現實生活中的某些需求,便由不同的人進行了自發的口頭故事的創作。
有的時候是為了鼓舞戰斗精神或激勵勞動情緒,有的時候是為了減輕勞動負擔或調節集體勞動的動作,有的時候是為了慶祝節日或表現對事物的看法,有的時候是為了表達宣洩歡娛樂觀或悲戚憤怒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創作出了民間故事。
東北民間故事無論它原來是集體創作的還是個人創作的,只要它一經創作出來,就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傳播領域,要在民眾中流傳,千百次地由廣大民眾講述、傳頌。
在這個被講述和傳頌的傳播過程中,這些民間故事經受著種種考察和檢驗,其中包括民間故事的故事內容、故事表現形式、故事語言等多方面的內容。
如果這些民間故事能夠適應民眾的生活需求和審美心理、習慣、情趣,能夠適應民眾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那麼它就能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就會具有一定強的生命力和一定長的生存時間,就能在廣大民眾中流傳,並且在流傳過程中,人們不斷地進行加工、潤色,使其不斷豐富。
東北民間故事一般都沒有作者,均為佚名,這就形成了東北民間故事的「無名性」和「匿名性」的特點。東北民間故事中,諸如《禿尾巴老李》、《棒槌姑娘》、《大連的傳說》、《金牛的故事》、《一隻小金碗》等,都是沒有具體作者的。
口頭傳播是最早的文學傳播形式,東北民間文學的傳播也是口頭傳播,具有口頭文學的性質。
口頭傳播使東北民間故事流播很廣,相傳很久。如關東地區人人皆知的《孟姜女》、《公主陵》、《二郎神》等故事,人們百聽不厭,百講不煩,甚至傳誦了千年以上,傳誦到全國的許多地區。有很多故事至今還在廣泛流播,甚至有些成為戲劇舞台和銀屏上的題材。
東北民間故事總是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之中,具體表現在口頭作品的語詞、故事情節、主題思想和題材等方面經常變動。
例如,東北民間故事《孟姜女》,吉林省榆樹一帶流傳的故事情節是:住在松花江北岸的孟家和姜家,因種在兩家之間的柳條樟子邊上的葫蘆而得女,兩家都十分喜愛,並共同撫養,並以兩家的姓為女孩的名。
吉林省舒蘭一帶流行的故事情節則是:孟姓人家的老太太因救了一隻小燕子,燕子報恩,銜給孟家一粒葫蘆子,孟家種出葫蘆蔓爬到了姜家,葫蘆長大後鋸開,裡面是個小女孩,於是,兩家便以各自的姓為女孩的名。
東北民間故事的淵源深厚、集體創作、口頭傳承和不斷變化等特徵是東北民間故事的重要特徵,並且這4個特徵之間是緊密聯系的。
滿族民間故事是東北民間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蘊涵著廣博深厚的滿族文化遺存和內涵。滿族民間故事生成於滿族由「漁獵」轉向「農耕」,並且與漢族文化密切接觸、融合,逐漸形成滿漢雜糅的文化特徵這樣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
這些特點都鮮明地體現在由滿族民眾集體創作、世代傳承、「記錄」他們生活世界和意義世界的故事中。
滿族民間故事內涵十分豐富,有關於神的傳說,如天神創世神話、自然神話、族源神話、動物崇拜、圖騰崇拜神話及保存在薩滿神諭中的薩滿教女神神話等。
有些滿族民間故事以反映原始部落時期圍獵場面和野蠻的征戰及原始宗教、淳厚的先民民風為主要內容;有以阿古打、努爾哈赤等為主人公的英雄創業傳說;有以展示滿族先民在特定自然環境中生產、生活場景的生活故事;也有以人參、柞蠶、棕熊、東北虎、大馬哈魚,靰鞡草等組成的反映滿族故鄉特有物產的動植物故事及由此派生出來的風俗傳說。
東北滿族圍獵故事多以平民獵手為主人公,表現他們憑借多年圍獵經驗,對付棕熊,降服惡虎,捕鹿,射貂。故事中圍獵細節描寫細膩,滿族人的勇猛風姿、聰明才智栩栩如生。
通常圍獵與部落征戰或追求幸福的幻想故事交叉在一起,成為一個復合型的故事。
達斡爾族有極為豐富的民間文學,包括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諺語、謎語、祝贊詞、民歌和民間舞蹈歌詞在內的民間文學作品,不僅題材廣泛,而且其內容豐富,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達斡爾族人民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歷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內容,也是其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藝術再現。
民間故事是達斡爾族民間文學作品中數量最豐富的一種體裁。
有人物故事,例如《阿波卡提莫日根》、《德布庫的傳說》;有動物故事,例如《套嘎沁脫險》;有生活故事,例如《阿拉塔尼莫日根》;有薩滿故事,例如《尼桑薩滿的傳說》、《德莫日根和齊尼花哈托》;有「莽蓋」故事,例如《去殺莽蓋》、《天神戰勝莽蓋》。
「莽蓋」在我國北方各民族民間文學作品中經常以反面典型的面目出現,是一個半人半獸、肢體龐大、形象怪異的害人巨魔,也是自然力和社會惡勢力的代表。與「莽蓋」進行斗爭的故事,寄託了達斡爾族人民征服自然、戰勝惡勢力的強烈願望。
㈣ 求三個東北的民間故事,是很小的時候姥姥講給我的
第一個民間選自聊齋志異續:<<秦吉了>>
劍南一大戶人家有一婢,美麗且聰明,主人很寵她,不讓她與其他婢女一起。時有某太守辭官,將一隻秦吉了送給主人家,這鳥十分聰明,會說人話。主人讓這丫環專門喂這鳥。
一天,丫環喂這鳥時,鳥忽然說:「姐姐喂我,一定會找一個好姐夫!」丫環害羞,用扇撲它,鳥也不怕。自此,鳥凡有所言,丫環或笑或罵,習以為常,丫環也不介意。這丫環向獨居一室,鳥就掛在門上。鳥和丫環就像一對伴侶,別人也不去管她。又有一天,丫環正洗澡,忽聽鳥叫道:「姐姐真好身體,可惜我不是男子,不然魂都被你勾跑了。」丫環急了,光著身子就撲它。其時鳥也剛洗澡,因平時很馴服,籠門沒關,竟然振翅出籠,繞著室內飛。丫環更急,鳥忽然穿破窗紙,翱翔而去。丫環頓時驚惶失措,深怕主人責怪,馬上想了個主意,穿衣後將鳥籠移到室外房檐下,到主人面前哭訴:「因為我一不小心,關門洗澡,不想旁人嫉妒,乘機將鳥放去。我情願領罪,任您處罰而無怨!」主人一向對此婢憐愛有加,而且知道眾人都嫉妒她,果然沒責怪她,反而追究旁人。過不久,就事也就放下來了。
十來天後,丫環奉主母命,去看望同縣的梁孺人。梁家有個兒子名緒,未婚。正在書房讀書。一會,有一隻鳥飛到他的案頭,說起話來:「我替你找到了一個佳偶,不去看看嗎?」梁生驚視,原來是只秦吉了,於是放下書本追它。鳥忽然飛不見了,卻看到了丫環,真是美麗極了,他緊跟在丫環後面。只見丫環一直走到內室,與他母親敘話,梁生這才知道她是某大戶人家的婢女。這婢女姿容端莊,嫻雅動人;婢女看這少年,也時時秋波流轉。四目交顧,可惜一句話也不能交談。
許久,丫環才回家。丫環向主人回話後回到自己的房間,空鳥籠還掛在床頭,看見秦吉了停在鳥籠上休息。丫環大喜,像得了寶貝一般,要把它重新放到籠子里去。鳥大叫:「我為姐姐奔波累得要死,幸虧替你覓得好姻緣,你怎麼還要把我關到籠子里去呢?」丫環對秦吉了說的話感到驚奇,追問它,鳥一一細述。丫環方才明白。她鬆手後鳥也不飛,停在床上,它對丫環說道:「我雖然不能像古人昆侖奴那樣,背著你越過這重重的院牆,然而你的心事,除了我以外,無人可以替你傳遞。姐姐果真對梁生有意嗎?」丫環靦腆不答。鳥笑道:「真乃兒女之態,恐怕有人來,我且去了。」說罷,振翅而飛,一下就不見了。丫環很仰慕梁生的豐采,且恥於替人家做妾。她整晚翻來復去睡不著,還是拿不定主意。
次日,鳥趁無人又飛來了。丫環一招手它就下來了,她說:「主人對我很寵愛,不會輕易把我嫁出去;況且,梁生青年有為,縱然喜歡年青漂亮的女子,豈肯娶一個丫環為妻呢?多謝你費心,只怕事情難以成功,有什麼辦法呢?」鳥聽懂了她的意思,一下飛走了。到晚上才回來,回復丫環說:「梁生對你的情意,從他寫的詩中可以看出來了呀!」於是念詩道:「不妨團扇白,只喜玉顏紅。徜遂乘鸞願,終應跨鳳同。」丫環聽了很高興,遂向鳥說了自己的心事,一清早鳥就飛走了。
梁生在書房,日夜掛念丫環,早上注視天空,那高飛的鳥很像那隻秦吉了,於是說:「你能將我的話傳達給我的心上人嗎?我會為你立傳的,你的故事將像蘇武的雁一樣流傳。」話未說完,那鳥就飛下來了,停在牆上與梁生交談,傳達了丫環對他的相思及耽心。梁生很高興,問丫環識不識字?鳥答道:「很識些字。」梁生即草書數行,敘說自己的相思,發誓要同她相好。信寫好封口後,放在地上,鳥即銜了飛去,梁生不勝驚嘆。此後幾天,不再見鳥,那丫環的音訊也突然斷了。
正彷徨間,忽傳那家有個丫環死了,且已埋葬。梁生心中疑惑,打聽後知道果然就是自己的意中人,因此非常悲傷,痛哭失聲,也不知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殊不知鳥銜信去後,給丫環看了,可她卻不會寫回信,於是她退下手上的玉鐲,交給秦吉了。她把自己父母的住址也告訴了秦吉了,請梁生多交點錢給她父母,將她從主人家贖出,這樣他們就可成就百年之好。鳥答應後將玉鐲銜了飛去。飛到途中,突然遭到惡少射來的彈丸,被擊中了臉,鳥就掉下來死去。而且過了不久,丫環也遇到了麻煩。開始,這家主人因為她貌美而寵她,准備把她收房作妾,可她很不情願。且丫環因丟失鳥的事情嫁禍於人,雖然沒有因為這挨打,而其他人卻對她側目而視。而且怕她得到主人的寵愛後在主人身邊吹枕邊風,於是都來對付她。聽說她曾在室內與鳥談話談到半夜,就誣指她與人有私情。主人聽後,醋勁大發。又在她房中搜到梁生寫給她的信。因此勃然大怒,將她毒加拷打。而丫環因事情太過荒誕,怎麼也說不清楚,所以被打得遍體麟傷,奄奄一息。主人不等她咽氣就將她裝棺,命僕人抬到野外埋了。
此婢之死的前前後後,梁生也不太清楚,只是獨自悲傷,不覺伏幾而卧。忽然夢見一女子,羽衣蹁躚,走上前來行禮道:「我就是那隻秦吉了,和你的意中人本是同類。她因為行善,投胎轉為人類。我後來與她偶然重逢,擔心她嫁給一個平庸的男人,所以把她與你說合。不想我中途被彈丸擊中,使我姊遭到眾人的誹謗負屈而死,實在令人嘆息!雖然如此,但她還有復生的機會,除了您誰還能幫她一把呢?」梁生夢中大喜,起來問其究竟,女子揚手一指道:「往城外行走百步就是她的墳墓!」說完化為一隻孤鶴,凌空飛去。
梁緒驚醒,即帶上僕人騎了馬,訪查到城外,想起有個北堡的地名,和夢中隱隱相合。一直找去,果然尋到丫環的葬處,也不敢冒失地開棺。就借村中一塊地暫時休息。等到夜間,給些好處給僕人,一起開墓。所幸棺材埋得並不很深,靠近一聽,好像聽到有呼吸的聲音。他急忙破開棺材,婢女果然復活了,梁生驚喜如狂。這附近有一座尼庵,兩人叩開庵門,細述事情的原委,尼姑也樂得做個好人,很痛快地答應了。梁生就把丫環寄養有庵中,給了足夠的費用才離去。
過了一個多月,丫環完全復原,還像以前那樣漂亮。梁生請尼姑去他家說媒,對他母親說這丫環是窮人家的女子。梁母去了一看,雖以前只見過一面,也還有些印象,丫環向梁母哭訴經過,梁母心疼兒子,不忍拒絕他的意願,就把丫環迎娶回家了。並且因為丫環的緣故和那個大戶人家不通往來,所以丫環的事情旁人都不知道。後來梁生感念秦吉了的恩德,,遇到捕獲秦吉了的就買來放生。後來直到那大戶人家敗落了,尼姑才將此事泄露出去。
第二個聽說過但沒法說出選自出處,有點不同不是丫鬟而是小姐。只記得馬兒,馬兒,你走到那兒停我就嫁那兒,走了不知多少路,走到一座禿脫脫的山就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