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古典名著的小故事
1、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空
孫悟空去東海龍宮搶了金箍棒,又去地府強銷生死簿。龍王、閻君去天庭告狀,玉帝把孫悟空召入天庭,授他作弼馬溫。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聖」。玉帝派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沒有成功,便讓孫悟空管理蟠桃園。
孫悟空偷吃蟠桃,毀了王母的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後逃離天宮。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真君助戰;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幫助,最後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燒雷擊,甚至置丹爐鍛煉四十九日,依然無事,還在天宮大打出手。玉帝降旨請來如來佛祖,才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2、西遊記——真假美猴王
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攔路強盜,再次把他攆走。悟空恐小猴們嘲笑,便去觀音那了。卻說六耳獼猴精趁機變作悟空模樣,打傷了唐僧,搶走行李關文,又把小妖變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樣,欲上西天騙取真經。
沙僧去求觀音菩薩,於是悟空跟沙僧回去驗真。誰知真假悟空實在難辨:他們同到觀音處,無結果;到玉帝那,照妖鏡也不起作用;返回地面,師父難見分曉;到森羅殿,地藏怕惹是非;直到雷音寺如來佛處,佛祖才使假悟空現出原形。悟空氣憤不過,將其打死。悟空也回到唐僧身邊。
3、西遊記——三打白骨精
唐僧師徒往西天取經,行至宛子山。妖魔白骨精欲食唐僧肉,兩次施魔法變化村姑和婆婆,前來誆騙唐僧,卻均被悟空識破。最後白骨精幻變白發老翁誆稱前來尋親,仍被火眼金睛悟空識破,不顧唐僧念咒阻止,揮棒將假老丈擊斃。
白骨精化青煙逃遁。唐僧誤為孫悟空無故三次傷人,佛法難容,怒而逐走悟空。
悟空苦求未允,無奈痛別暫歸花果山,悟空走後,唐僧師徒果中奸計,被白骨精將他和沙僧擄去,豬八戒混戰中逃出,急奔花果山,略施計謀,智激美猴王,悟空救師心切,不念前怨,毅然下山,變化老妖,巧入洞府,一番激戰打死白骨精,師徒四人重新上路,繼續西天取經。
4、水滸傳——林沖風雪山神廟
林沖由於被高俅陷害私自帶刀入白虎堂,被發配到滄州。由於朋友柴進的關照在滄州他被安排去看守草料場。高俅要對林沖斬盡殺絕,派陸虞候到滄州謀害林沖。陸虞候在多次謀害不成的情況下便想一把火燒了草料場並把林沖燒死。
哪知一場大雪卻救了林沖的命。這天林沖出門打酒,下著大雪,當他回到草料場時見屋子被雪壓塌了一塊沒法住了,想起離草料場不遠有處山神廟,便投向那裡過夜。
在山神廟中林沖忽然聽到外面有爆響,一看是草料場起火了,便要去救火,剛要出門見得陸虞候等剛放了火過來,嘴裡還說著要燒死林沖如何如何,林沖見狀明白了原委,將陸虞候殺死。後林沖在眾兄弟的勸解下,無奈上了梁山。
5、水滸傳——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魯智深到東京大相國寺看守菜園子。菜園子附近住著二、三十個潑皮,他們常來菜園子偷菜,已換了幾個看園子的人都管不了他們。他們這次聽說又換了個新人,便來鬧事。沒想到被魯智深把兩個領頭的踢到糞坑裡,嚇得他們跪地求饒。
第二天,潑皮們買些酒菜向魯智深賠禮。大家正吃得高興,聽到門外大樹上的烏鴉叫個不停,潑皮們說這叫聲不吉利,吵的人心煩,便欲搬梯子拆掉鳥巢。
魯智深上前把那棵樹上下打量了一下說:"不用了,待我把樹拔掉。"說完,只見他脫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摟住樹干,右手把樹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樹竟然連根拔起。眾潑皮驚得個個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魯智深為師。
『貳』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500字
一、卧薪嘗膽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又名鳩淺、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同年,在檇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被吳軍敗於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卧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越王勾踐十五年(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以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
越王勾踐十九年(前478年),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於徐州(今山東滕州南),遷都琅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二、指鹿為馬
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權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借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
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使用該成語形容一個人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三、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余,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裡?起初,田忌准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議說:「此時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邯鄲,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都城大梁猛攻進去,占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於歸途,魏軍大敗,邯鄲之圍遂解。
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四、背水一戰
韓信是楚漢戰爭中的軍事奇才。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韓信率數萬新招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攻打趙國。成安君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占據了太行山以東的咽喉要地井陘口,准備迎戰。
井陘口以西,有一條長約百里的狹道,兩邊是山,道路狹窄,是韓信的必經之地。趙軍謀士李左車獻計:正面死守不戰,派兵繞到後面切斷韓信的糧道,把韓信困死在井陘狹道中。陳余不聽,說:「韓信只有幾千人,千里襲遠,如果我們避而不擊,豈不讓諸侯看笑話?」
韓信探知消息後,迅速率領漢軍進入井陘狹道,在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紮下營來。半夜,韓信派兩千輕騎,每人帶一面漢軍旗幟,從小道迂迴到趙軍大營的後方埋伏,韓信告誡說:「交戰時,趙軍見我軍敗逃,一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軍,你們火速沖進趙軍的營壘,拔掉趙軍的旗幟,豎起漢軍的紅旗。」
其餘漢軍吃了些簡單干糧後,馬上向井陘口進發。到了井陘口,大隊渡過綿蔓水,背水列下陣勢,高處的趙軍遠遠見了,都笑話韓信。
天亮後,韓信設置起大將的旗幟和儀仗,率眾開出井陘口。陳余率全軍蜂擁而出,要生擒韓信。韓信假裝拋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地。
陳餘下令趙軍全營出擊,直逼漢軍陣地。漢軍因無路可退,個個奮勇爭先。雙方廝殺半日,趙軍無法獲勝。這時趙軍想要退回營壘,卻發現自己大營里全是漢軍旗幟,隊伍立時大亂。韓信趁勢反擊,趙軍大敗,陳余戰死,趙王被俘。
戰後,有人問:「兵法上說,要背山、面水列陣,這次我們背水而戰,居然打勝了,這是為什麼呢?」韓信說:「兵法上不是也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
五、負荊請罪
澠池會結束以後,由於藺相如勞苦功高,為趙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個平民,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並且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相如聽到後,不肯和他相會。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相如外出,在邯鄲城回車巷遠遠看到廉頗,他命車夫把車駕到路中,絲毫不給藺相如空隙,藺相如卻掉轉車子迴避。
於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諫地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
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回答說:「廉將軍比不了秦王。」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
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邯鄲城,就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叄』 古代故事怎麼講
一、口語化故事是由文字寫成的,它是供人們用眼睛「看」的;而講故事是要用嘴說的,說出來的話,是讓兒童門用耳朵「聽」的。這就需要故事上做一番將「字」變「話」的加工了。故事的書面語言,要盡量改成口語化。1、把文字變成白話講故事和寫文章不同。講故事是一種口頭文學,應該強調大眾化和口語化。講故事時,應盡量避免過於書面化的語言。有的字、詞雖然聽上去也不大會發生誤解,但不是口語,說出來別扭,聽著也不順耳,最好改成我們平時說的大白話。比如:「他每每見到古人的書法名跡,總要手不釋卷。」不如改成「總是不捨得把書放在一旁。」2、去掉「誰說誰說」在書面故事中,兩人對話不交待「誰說誰說」,容易產生混亂;可是講故事,可以利用聲音藝術這一特徵,靠著講故事人的表演,運用不同的聲調,不同的語氣,不同的速度,把這句話是誰說的交待得更加清楚、生動。這樣,在講故事時,能省去「誰說誰說」,要盡量省去。多多異想天開地說:「快嘴鳥,如果我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該多好啊!」快嘴鳥馬上接過來說:「哈哈,神筆,畫什麼就有什麼,太好了!」多多閉上眼睛說:「我想畫大海,那樣,我們就可以去游泳了!」快嘴鳥說:「我最喜歡吃冰淇淋了,我要畫像山一樣多的冰淇淋!」多多說:「快嘴鳥,你不知道嗎?冰淇淋吃多了,會拉肚子的。」改成:多多異想天開地說:「快嘴鳥,如果我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該多好啊!」「哈哈,神筆,畫什麼就有什麼,太好了!」「我想畫大海,那樣,我們就可以去游泳了!」「我最喜歡吃冰淇淋了,我要畫像山一樣多的冰淇淋!」「快嘴鳥,你不知道嗎?冰淇淋吃多了,會拉肚子的。」講這段話時,講故事人可以學著多多(快嘴鳥)的口氣與語調來演多多(快嘴鳥),就會把人物更生動的交代清楚了,而且故事可以更簡練,可以說,這也是講故事這一語言藝術形式的特殊處理吧!
『肆』 有那些著名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要概括內容
第一神:盤古開天
古時盤古生在一片漆黑中,他不能忍受黑暗,手持神斧用力劈向四方,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這片漆黑被劈裂,其中輕而清的東西向上不斷飄升,變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濁的東西,漸漸下沉,變成了大地。但他擔心天地重新合攏在一塊,就用頭頂著天,用腳踏住地。經過一萬八干多年的努力,盤古變成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變得厚實無比。
第二神:女媧造人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化生萬物 ,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 ,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她是古老相傳的大母神。
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並構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她慈祥地創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顧生靈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
『伍』 介紹中國古典名著的其中一個故事400字
草船借箭
周瑜非常妒忌諸葛亮,因為諸葛亮有才幹。
有一天,周瑜要跟曹軍交水戰,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說只要三天,當面立下軍令狀。周瑜心裡很高興,想諸葛亮一定做不到,於是擺了酒招待他。周瑜有些擔心,就叫魯肅去探聽,還叫軍匠們,故意遲延,不給齊造箭材料。
諸葛亮要魯肅幫忙,借二十條船,每條船上三十名軍士,用青布幔子遮起來,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兆磨清還吩咐不要告訴周瑜,不然計劃就完了。魯肅報告周瑜,說諸葛亮不用做箭的材料,周瑜心裡高興得不得了。
魯肅私自拔了二十條船,都按諸葛亮說的去做。第一二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到第三天四更的時候,諸葛亮請魯肅到船里。船往北岸開去。這時候霧很大,都族前看不清楚。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擺開。叫軍士一起吶喊,擂鼓。魯肅吃驚說;「曹軍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著說:「他一定不敢出來。」曹操下令,霧很大,不要輕易出動,只射箭。有一萬多名弓努手朝他們放箭,箭像雨一下。諸葛亮又下令把船調過來。
天亮了,霧還沒散,船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叫軍士們一起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當了,但是要追也來不及了,船已經順風順水駛出了二十多里。
諸葛亮交上了游擾十萬支箭,魯肅把經過告訴周瑜,周瑜長嘆一聲說:「看來我真比不上諸葛亮。」
(望採納,謝謝)
『陸』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內容簡介多了去了
女媧造人
女媧 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創造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又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勇敢地照顧我們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
誇父追日
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後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乾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乾後,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澤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誇父臨死,拋掉手裡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後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誇父追日的神話,曲折地反映了遠古時代人們向大自然競勝的精神。《山海經》記載這個神話時說他「不量力」,晉代陶潛在《讀山海經》詩中卻稱贊說「誇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是中國遠古神話中最為有名,也是最為感人的故事之一,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兒被東海波濤吞噬化成精衛鳥而嘆息,更為精衛鳥銜運西山木石以填東海的頑強執著精神而拋灑熱淚。
後世人們也常常以「精衛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從事的艱巨卓越的事業。 人們同情精衛,欽佩精衛,把它叫做「冤禽」、「誓鳥」、「志鳥」、「帝女雀」,並在東海邊上立了個古跡,叫作「精衛誓水處」。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我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是我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吳剛伐桂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因而後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柒』 中國古代故事的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故事》介紹了15個中國古代故事。故事情節曲折,帶有傳奇色彩,反映了古代中國人的生活習俗和風貌,以及他們的聰慧和幽默。學生們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了中文水平梁埋笑,也感受到古代先賢的心胸和智慧,開闊了思維,得到了文橡含化的傳承。《中國古代故事》介紹了常用連詞、形容詞的重疊,以及漢語中最常用的幾種標點符號,同時又增加了組字練習。兩段趣味漢字短文介紹了漢字由液遲來及演變。
『捌』 有那些著名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要概括內容
1、女媧造人
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創造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又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勇敢地照顧我們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
2、誇父追日
誇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後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
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乾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乾後,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澤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誇父臨死,拋掉手裡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後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3、神筆馬良
有個孩子叫馬良,他喜歡畫畫並且畫什麽像什麽,一天,神仙給了他一支神筆,於是就畫甚麼就變成真的。財主和官老爺知道此事,想讓馬良為他們畫金山,馬良畫好後又畫了大船,趁官老爺高興時畫巨浪打翻了船。懲治了那些壞蛋,從此馬良專替窮人作畫,是窮苦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
4、牛郎織女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王母娘娘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
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5、精衛填海
中國上古時期一種叫精衛的鳥努力填平大海。《山海經》記述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精衛。
精衛原來是炎帝寵愛的女兒,有一天她去東海玩,可是突然風暴襲來,她死了。女娃變成了鳥,名字就叫作「精衛鳥」。精衛鳥去西山銜來石子兒和樹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東海填平。
『玖』 古代文化故事大全
歷史故事是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增加滾態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歷史課堂更有趣味性,將歷史故事引入初中歷史課堂還具有實用性。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古代文化故事大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三國時,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中醫學家叫皇甫謐,他從小就被過繼給叔父,深受寵愛,養成了貪玩厭學的壞習慣。到了17歲,他仍“未通書史”,被人們嘲笑為傻子,叔父和嬸母都很傷心。一天,嬸母把貪玩的皇甫謐趕出家門,想以此教訓他。誰知皇甫謐到街上買了一些瓜果獻給嬸母,以為如此“孝順”一番,便可平息嬸母的盛怒。嬸母卻將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流著淚說:“你要是真心孝順,就應該好好兒讀書。”
皇甫謐很慚愧,流著淚表示要改過自新。從此他刻苦攻讀,虛心求教,終於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後來,皇帝聽說他很有學識,想請他去做官,他卻回絕了,並向皇帝借了一車的書回來讀。此後,他一直學以致用,筆耕不輟,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
三國及西晉初期,胡質、胡威父子倆都以清廉著稱於世。
在曹操當政時,胡質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吏,日後他之所以官職顯要,既不靠逢迎拍馬,也不靠賄賂開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潔和勤勉政績。魏文帝曹丕在位時,胡質任東莞太守,他在東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稱頌;到荊州任刺史後,他的政績依然卓著。他任職之處,形成了“廣農積谷,有兼年之儲”的富庶局面。公元250年,胡質病逝時,“家無余財,惟有賜衣書篋而已。”朝廷思其一生為官清廉,體恤民情,特下詔褒獎其清廉品德,並“賜其家錢谷”。
胡威受父親胡質的影響,年少時就有繼承和發揚其父的清廉美德的志向。有一年,胡威從洛陽去探望在荊州當刺史的父親。由於胡質為官清廉,其家自不富裕,以至於胡威去看望父親時,沒有一車一馬,也沒有僕人隨從,只有他獨自一人騎著毛驢上路。途中住宿客棧時,胡威自己劈柴、做飯、放驢。同住客棧的得知他是荊州刺史胡質之子後,無不驚訝而欽佩。在荊州小住幾天後,胡威向父親辭行,胡質很想拿點什麼東西表示一下做父親的心意,翻來翻去,總算從家裡翻出了一匹絹。他對兒子說:“兒啊,父親雖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祿,這匹絹你拿著,就算父親給你的路上的盤纏吧。”可沒想到胡威不但不領情,反而責問父親:“人們都說您清正廉潔,為官不貪不佔,那不知此絹從何而來?”胡質先是一愣,然後解釋道:“這是我節餘下來的。”胡威這才放下心來。
後來胡威檔備慎歷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職,他也同父親一樣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晉武帝司馬炎聽說胡氏父子為官清廉的事跡後,很感動,馬上召見胡威,對他父子兩人的廉潔奉公行為大加贊賞。期間,司馬炎問胡威行敬:“你和你父親相比,誰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親。”晉武帝又問:“為什麼?”胡威回答說:“我父親清廉不願意讓人知道,我是恐怕別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親差遠了!”
孟子最初對學習很有興趣,時間一長就厭煩了,經常逃學。孟母知道後非常生氣,拿起刀來,把織布機上的經線割斷,說道:“你的廢學,就像我割斷織布機上的線,這布是一絲一線織起來的,現在割斷了線,布就無法織成。君子求學是為了成就功名,博學多問才能增加智慧。你經常逃學怎麼能成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讀書,而是惰於修身養德,今後就不可以遠離禍患,將來不做強盜,也會淪為廝役!”孟母用“斷織”來警喻“輟學”,指出做事必須要有恆心,一旦認准目標,就不為外界所干擾。半途而廢,後果是十分嚴重的。“斷織喻學”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既驚且懼的鮮明印象,孟子從此旦夕勤學,終於成為我國歷史上的儒學大師。
呂蒙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名將。他出身貧寒,所以他讀書不多,懂得的知識很少。有一次,吳王孫權勸他多讀些書,說讀書對治軍有很大的益處。呂蒙就決定下一番苦功夫,不辜負吳王的期望。從那以後,呂蒙不管軍務如何繁忙,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時間讀書,漸漸地,學問大有長進。一天,東吳大都督魯肅跟呂蒙談起了軍事。呂蒙提出的見解非常深刻而精闢。魯肅聽後,覺得他跟自己以往印象中重武輕文的呂蒙大不相同,就大為贊賞。呂蒙開玩笑地說:“咱們三日不見,你當然要刮目相看(擦亮眼睛看人,即另眼相看了)了呀!”
項羽的大軍進駐鴻(hóng)門(在今陝西臨潼東北)後,有人暗中向項羽報告說,劉邦要在關中稱王。劉邦為消除誤會,在謀士張良的陪同下,到鴻門當面向項羽謝罪。項羽聽他說得真誠坦率,表示不再懷疑,並設宴款待劉邦。項羽的謀士范增、項伯等也一起參加。
范增早就主張殺掉劉邦,免得留下後患。席間,他屢次向項羽暗示殺劉邦,但項羽不予答理。於是他離席,把項羽的堂兄項庄叫來說:“大王心慈手軟,你進去敬酒,請求舞劍助興,趁機殺了沛公。”
項庄入內敬酒,完畢後對項羽說:“大王與沛公飲酒,軍中沒有什麼娛樂,請讓我舞劍助興。”
項羽表示同意,於是項庄拔出劍在席前起舞,項伯看出苗頭不對,便拔劍與項庄對舞,並以身體掩護劉邦,使項庄無從下手。
劉邦的謀士張良見情勢危急,離席找到了劉邦的部將樊噲。樊噲一見張良,就問他現在情況如何。張良說:“現在情況非常危急。此刻項庄表面上是舞劍助興,其實真正的用意是要殺掉沛公!”
『拾』 你都知道哪些古典故事,請把你喜歡的寫下來
盤古開天 誇父逐日 嫦娥奔月 後羿射日 精衛填海
《梁山伯與祝英台》
講的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許仙與白娘子》
由「許仙與白娘子游湖借傘」、「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原形」、「盜仙草救許仙」、「水漫金山鬥法海」、「斷橋相會」、「法海將白娘子罩於金缽壓在雷峰塔下」、「小青迫法海進蟹腹」等膾炙人口的情節組成。
《柳毅傳書》
說的是洞庭龍君的女兒,遠嫁給涇川龍君的次子,丈夫虐妻成性,將她趕出龍宮,放牧羊群。龍女求助無門,掩面哭啼。書生柳毅路遇此事,慨然代龍女傳書報訊,龍女得以被救回龍宮與家人團聚。龍女感謝柳毅大恩,心生愛慕,龍王也想將女兒嫁與柳毅。但柳毅傳書是仗義執言,本無私念,就拒絕了婚事。柳毅回家後先後娶了兩位夫人都不幸死去。後與一漁家女成婚,貌似龍女,後發現此女就是托書的龍女。此後,夫妻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董永與七仙女》
傳說講述的是董永賣身葬父,孝行感動了七仙女,下凡與他結為夫妻。一夜之間織了十匹錦布,幫助董永償債贖身。奴役期滿,夫妻雙雙把家還,這時候玉帝卻命令七仙女回到天庭,為了董永,七仙女忍痛與丈夫決別的愛情故事。
《牛郎織女》
是流傳在我國民間歷史最優秀的傳說之一,織女是中國神話中的天帝孫女,工作是編織雲彩,後私自下凡與牛郎結合,西王母發現後,用發簪一劃,牛郎與織女之間出現了一條天河(即銀河)將兩人分開。以後每年七月初七(陰歷)才得在鵲橋(喜鵲搭建的橋)上相會一次。牛朗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會的說法,成為了我們今時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間信仰。
《孟姜女》
來源於中國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她是秦國的一名女子,在新婚之夜,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長城。孟姜女不遠萬里為丈夫送去禦寒的衣物,花了很長時間才到長城,然而最後卻被告知丈夫已經死了,屍體也被埋在長城之下。孟姜女放聲大哭,最終哭倒長城,找到了丈夫的屍體。
約法三章:
(劉邦)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
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巿。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
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
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
一鳴驚人
楚莊王即位三年,不出號令,日夜為樂,令國中曰:「有敢諫者死無赦!」伍
舉入諫。庄王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鍾鼓之間。伍舉曰:「願有進。」隱曰:
「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將沖天;
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舉退矣,吾知之矣。」
問鼎中原
楚莊王八年,伐陸渾戎,遂至洛,觀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足
以為九鼎。」王孫滿曰:「嗚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遠方皆至,貢金
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桀有亂德,鼎遷於殷,載祀六百。
殷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必重;其奸回昏亂,雖大必輕。昔成王定
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
未可問也。」楚王乃歸。
《楊門女將》曉平改編
宋時,西夏興兵入侵,國勢危急。太師張英通敵賣國,借口朝中無人領兵,力主割地求和。包拯保奏楊家眾女將領兵出征。穆桂英領兵至雄州對抗強敵,因張英義子張信作祟,曾受制於敵。後來,穆桂英發現了張信通敵賣國的罪證,並發現當年楊宗保征西遇難也是因張英通敵賣國所致,便將計就計,設下埋伏,全殲敵軍,轉敗為勝。西夏兵敗,罷戰求和,楊門女將遂勝利班師回朝。
《秋翁遇仙記》小燕改編
這是我國古典名著《今古奇觀》中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
故事描寫的是勤勞、朴實、善良、酷愛花草的秋翁,苦心經營了一個美麗的花園,當地一個惡霸想霸佔它,便終日來園中飲酒行樂,肆意毀壞花草,還把老人誣陷入獄。但當那個惡霸帶領惡奴再次到花園逞凶的時候,被花神變幻的仙女嚴厲地懲治了,並警告了地方官府,救出老人。從此,老人更加勤奮地經營美麗的花園,他自己也成了花神。
《聶隱娘》裴鉶原著
聶隱娘是唐朝德宗貞元年間魏博大將軍聶鋒的獨生女兒。隱娘生得聰明俊秀,父母對她非常珍愛。一日,有一老尼來到隱娘家中,見了隱娘便收她為徒,將她帶入深山,教她奇功。隱娘在山中刻苦學藝,學得騰空行走,日行千里,手持三尺青鋒,輕取飛鳥走獸。她隨老尼四處除暴安良,後來,她告別老尼,獨自騎毛驢,遊走四方,終生不老。
《飛煙傳》皇甫枚原著
年輕美麗的步飛煙嫁給了年老粗魯的武公業為妾,她生活得一直不幸福。後來,步飛煙結識了相貌英俊瀟灑的書生趙象,倆人情投意合,相親相愛。不料,他們倆人的私情被武公業發現,武公業大發雷霆,便將步飛煙捆綁在柱子上棍棒交加,大打出手。步飛煙被打得遍體鱗傷,痛苦難挨,於是飲水氣絕身亡。故事以活生生的事實和犀利的筆觸鞭撻了封建禮教對古代婦女身心的無情殘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