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錢生錢的故事有哪些

錢生錢的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5-08 13:00:21

Ⅰ 信貸勵志小故事_信貸員早會勵志小故事

如今貸款行業覆蓋范圍如此之廣,有許多五花八門的事情,其中不乏許多勵志的小 故事 。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信貸勵志小故事,供大家參閱!

雹清羨信貸勵志小故事篇一:富豪只貸1元卻用50萬債券作擔保!
美國,華爾街,某大銀行。

一位提著豪華公文包的猶太老人,來到貸款部前大模大樣地坐了下來。

“請問先生,你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們效勞嗎?”

貸款部經理一邊小心地詢問,一邊打量著來人的穿著:名貴的西服,高檔的皮鞋,昂貴的手錶,還有鑲著寶石的領帶夾子……

“我想借點錢。”

“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1美元。”

“只借1美元?”貸款部的經理驚愕了。

“我只需要1美元。可以嗎?”

“當然,只要有擔保,借多少我們都可以照辦。”

“好吧。"猶太人從豪華公文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國債、債券等放在桌子上,"這些做擔保可以嗎?”

貸款部經理清點後講:"先生,總共50萬美元,做擔保足夠了。不過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嗎?"

“是的。”猶太老人面無表情地說。

“好吧,到那邊辦手續吧,年息為6%,只要您付6%的利息,一年後歸還,我們就把這些作保的股票和證券還給您……”

“謝謝……”猶太富豪辦完手續,准備離去。

一直在一邊冷眼旁觀的銀行行長怎麼也弄不明白:一個擁有50萬美元的富豪,怎麼會跑到銀行來借1美元呢?

他從後面追了上去,有些窘迫地說:"對不起,先生,可以問您一個問題嗎?"

“你想問什麼?”

“我是這家銀行的行長,我實在弄不懂,您擁有50萬美元的家當,為什麼只借1美元呢?要是您想借40萬美元的話,我們也會很樂意為您服務的……”

“好吧,既然你如此熱情,我不妨把實情告訴你。我到這兒來,是想辦一件事情,可是隨身攜帶的這些票券很礙事。我問過幾家金庫,要租他們的 保險 箱,租金都很昂貴。我知道銀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將這些東西以擔保的形式寄存在貴行了,由你們替我保管,我還有什麼不放心呢!況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過6美分……”
信貸勵志小故事篇二:富豪貸款5000元卻用勞斯萊斯作抵押
一富豪到華爾街銀行借了5000元貸款,借期為兩周,銀行貸款須有抵押,富豪用停在門口的勞斯萊斯做抵押。銀行職員將他的勞斯萊斯停在地下車庫里,然後借給富豪5000元兩周後富豪來還錢,利息僅15元,銀行職員發現富豪帳上有幾百萬,問為啥還要借錢,富豪說15元兩周的停車場,正和在華爾街是永遠找不到的。

窮人與富人的區別是什麼?

答案是思維。

當窮人認為借錢是給自己增加負擔的時候,富人則把它看作提升收益的融資手段,給你一根蔥,你是否能換到一條魚?

當窮人認為按揭買房要背負幾十年的貸款時,富人則認為是將明天的錢提前到今天使用,看好商品的未來價格預期,於是他們在商品房市場開放的頭幾年迅速資本積累。

當窮人認為將錢存銀行、買國債更安全時,富人則考慮其他的投資產品,將錢生錢,遠遠跑贏CPI。

窮人和富人都買商品,窮人更多買消費品——買完以後從口袋裡不斷往外掏錢,富人更多買投資品——買外以後從外面不斷往口袋裡面賺錢。
信貸勵志小故事篇三:包玉剛的貸款小故事
在中國航運史上兩個"船王"之一的包玉剛,他開始創業的時候,就是向朋友借的錢。他借錢先買了一條破船,然後用這條船去銀行抵押貸款,貸款下來後,再買第二條船。然後,再用第二條船作抵押,去買第三條船。他就是採取這種抵押貸款的辦法,滾動發展起來的。

有一次,他竟兩手空空,讓銀行為他買來了一艘嶄新的輪船。他是怎樣操作的呢?他跑到銀行,找到信貸部主任說:“主任,我在日本訂購了一艘新船,價格是100萬,同時我又在日本的一家貨運公司簽訂了一份租船協議,每年租金是75萬,我想請貴行支持一下,能不能給我貸款?”信貸部主任說:“你必須有擔保。”他說:“可以,我用信用狀擔保。”什麼是信用狀?就是貨運公司從他銀行開出的信用證明。很快,包玉剛到日本拿來了源拍信用狀,銀行就同意了給他貸款。船都沒有造,錢就給他了。

故事中講的是利用"抵押貸款"創業,其實我們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一般人都會覺得房地產商很有錢,其實大多數地產商自身的現金流都不多,買一塊地皮要上億甚至幾十億,然後把房子做起來,再花個幾十億,有幾個地產商有如此強大的現金流?他們也是利用"抵押貸款"和把購房者的資金先集合起來,才能順利把房子建好。財力雄厚的創業者可以用金錢堆出一份事業,資金欠缺的創業者,就必須充分挖掘自己的智慧潛力。

猜你喜歡:

1. 銷售勵志小故事及感悟22篇

2. 租賃常用英語單詞

3. 金融必看的勵志小故事

4. 金融小故事大道理15個

5. 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Ⅱ 她是中國第一闊太,首飾只戴帝王綠,丈夫走後,她怎樣了

"我不願做生意的奴隸,只把生意當作生財工具。"這是利陸雁群的一句話。這個出生於1925年的香港第一闊太太在丈夫死後井井有條地打理他所有的事業。不僅如此,她甚至還把丈夫留下的遺產翻了幾倍。那麼這個女人究竟有何秘訣才能夠把事業發展的如此風生水起呢?她身上還有哪些傳奇故事等待人們去探索呢?

今年已經94歲高齡的利陸雁群已經很少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了。她旗下的公司也越做越大,但是差凱凳這並不影響她當年那些極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在香港人之間流傳,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利陸雁群這一輩子,首飾自帶帝王綠,尤其是重要場合,她就是最兩眼的那個,而且她那一種讓把錢給別人保管,然後讓錢生錢的思想也影響了很多人。

Ⅲ 基金是個啥一個故事就給你講明白了

引言: 基金是咋回事?聽聽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2021年年初,各種基金各種瘋漲,投資者的蔽賀輪心情也跟著一路起飛。

有人掙宏信錢就有人眼饞。

很多人都在到處打聽基金到底是個啥,為啥比上班掙得都多?

基金聽著高端大氣上檔次,其實非常簡單,一個故事講完你就明白了。

基金說得簡單點就是:你掙得錢讓別人替你花。

為什麼自己辛苦掙得錢要讓別人花,因為他們幫你花錢,就是幫你掙錢。

幫你花錢的目的不同,基金的種類也就不同。

如果是用你的錢幫人,你的錢就叫做慈善基金;

如果是用你的保平安,你拍侍的錢就叫做保險基金;

如果是用你的錢生錢,你的錢就叫做理財基金。

我們常說的基金就是理財基金,也叫投資基金。

為什麼你的錢非要人家花才能掙錢,自己花就不能掙錢嗎?

你自己花錢買房投資其實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搞商業投資還真得靠人家,因為人家比你更專業。

比如:

村西頭的老王是個包工頭,去年的工程掙了20多萬,老王聽說買股票掙錢,直接買了10萬塊錢的股票。

結果一夜之間全都套進去了。

老王一想這根本不是辦法啊,自己不懂不能瞎搞啊,必須得找一個懂股票的人才行。

老王聽說村東頭的老李這幾年弄股票沒少掙錢,老王直接給了老李5萬塊錢,讓老李幫他翻盤。

這個老李確實有兩下子,不到半年就幫老王翻盤了,還幫老王多掙了10萬。

老李的名聲直接從村裡傳到了縣里,縣城的包工頭都拿著鈔票,讓老李幫忙買股票掙錢。

老王和包工頭們手裡這些放在別人手裡,以掙錢為目的錢就是投資基金。

找老李的人越來越多,老李越來越忙,開始租房子收徒弟。

老李為了維持這筆開銷,決定每份基金他都要抽成,這個就是勞務費。

雖然說基金投資有風險,但是這個風險跟老李一點關系都沒有,因為老李是掙勞務費的,穩賺不賠。

客戶越多,他就掙得越多。

不過老李也不能總讓人家賠錢,不然客戶都跑光了,不過總的來說,讓老李操作還是更穩妥點。

很多人可能會問,這么多錢都給老李,不怕老李卷錢跑了嗎?

這要放在以前還真不好說,因為游資大佬跑路的太多了。

但是現在基本上誰也跑不了,包工頭們的錢雖然在老李手裡,但是老李只能用不能拿。

包工頭們專門租了個房子,把錢放在裡面,又找了幾個保鏢看著。

每一筆錢什麼時候干什麼了,包工頭們都一清二楚。

如果老李想玩點貓膩,包工頭們也不用擔心,因為老李的老婆孩子都在包工頭手裡了。

這就相當於基金公司委託銀行監管,基金公司隨便折騰都逃不過銀行監管的法眼。

所以說這筆錢盡管放心,花不了、偷不走,除了投資啥也幹不了。

那麼這筆錢都能用來投資什麼呢?

一般用處最多的就是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最瘋狂的就是期貨型基金。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所有的資金不對外公開,這種情況叫做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基本上都是超級大佬才能玩的 游戲 。

我們玩的那個叫做公募基金,得到證監會通過,人數湊夠以後就可以成立了。

如果公募基金成立以後,有人還想加入,那得問問人家公募基金願不願意。

如果人家願意,你就可以加入,這就是開放式公募基金。

如果人家不願意,那你就不可以加入,因為人家是封閉式公募基金。

所以,基金就是這么回事,其實還是很簡單的!

雖然很簡單,但是還是有風險的,切記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Ⅳ 如何理財讓錢生錢

這個故事也許你曾經聽過:

房地產的房產增值、房租;股票、債券、股權的利息、股息和分紅;智力資產的版權、專利、人脈、渠道和信息等,這些都屬於用資產在賺錢。用資產給資產加杠桿。

現如今,單單從房地產上看,過去十幾年的房市就讓有房者的資產翻了大幾十倍。「干什麼都不如有套房」似乎都成了一種共識。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可否認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資本回報率高於勞動回報率的時代。

所以我們經常在說:工資在爬,物價在跑,房價在竄。年薪幾十萬,不如拆遷戶。

普通白領辛辛苦苦攢了好幾年,賺再多也追不上資產價格增值的速度。

4

既然知道該買入資產,那什麼才算的上是資產?

對於個人來說,資產=產生穩定現金流並增值的東西;負債=能從你口袋取走錢的東西。

資產包含:不需親自到場就可以正常運作的業務,股票,債券,基金,智力資產,產生收入的房子和車子,以及其他可以產生收入,並具有很好流通性的資產(包括收藏品、黃金珠寶等......)。

負債包含:貸款、以及其他在損耗的奢侈品。

簡而言之,就是資產帶來收入,負債帶來支出。

我們再說回漁民的故事。

不難想像,漁民A一直會在「賺錢——支出(儲蓄)——賺錢」這個漩渦中循環,二十年後,大概能存下一筆財富;

漁民B則是賺錢了,買船,再由船來賺租金,再買船,以此循環。二十年後,要不成立了一個大的租賃公司,要不組成了一隻船隊,聘請員工,做了老闆。

所以,還是那句話,他們的差別在於對待理財的態度不同。

不管如何,趕緊將自己的理財頭腦換一換吧。變成富人的現金流,讓資產產生收入,讓錢替我們工作。

Ⅳ 理財成功人士的故事

對於高收入群體而言,理財的重點是構建財務安全健康的生活體系,最終實現財務自由。顧先生是一位外貿公司老闆,在事業上,經過幾年的積累,公司已過了最初創業階段,目前發展穩定。顧太太是一位美容顧問。他們計劃三年後,即2011年擁有自己的小寶寶。顧先生夫婦都已參加上海城鎮統籌醫療保險。

一、家庭基本情況

從顧先生的家庭情況來看,是典型的高收入、高結余家庭,負債率低,家庭凈資產已達到189萬元,並以每年55萬元的速度增加。但是其缺點是資產增值能力差,無法抵禦通脹,家庭保障明顯不足,一旦遇到意外事件很難保持現在的優勢,收入來源單一,且過分集中,另外,顧先生的生意風險也是存在的。通過合理的規劃,可以達到更高生活質量,體驗財務自由帶來的快樂。

二、理財目標

在設置理財目標之前,我們先作以下假設。首先假設通脹率為4%。另外由於外貿行業不確定因素較多,這里保守地假設顧先生收入保持現有水平,不考慮增幅。目前,國內學費的年均增長率為5%~6%,我們以5%作為教育費用增長率的假定值。假設房產每年的增長率為5%。

顧先生家庭目前已經衣食無憂,但是,由於缺乏明確的長遠規劃,未能建立安全、合理的財務體系,因而對家庭未來可能的發展和變化存在擔心和顧慮。

顧先生的目標是使資產不斷增值,他同時也想知道2028年,即50歲時,家庭的財務狀況。

根據前面分析的結果,並結合家庭的理財需求特製定以下理財目標:

1.建立家庭保障體系,進行財務安全規劃。

2.建立長期投資組合,使資產有效保值、增值。

3.2010年年底著手換房,進一步提高居住質量。

4.2014年設立養老及子女教育專項基金。

5.2024年追加房產投資。

由於顧先生自己創業,而且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財務風險是本理財規劃的重點。

三、理財規劃建議

1.建立家庭保障體系,進行財務安全規劃。

低保費、高保障,以固定的保費支出鎖定風險,能確保理財目標的順利實施。建議顧先生至少要配備定期壽險和重大疾病險。定期壽險保額400萬元,保險責任包括身故保障、意外傷害或疾病造成的不同程度身體殘疾。重大疾病險保額50萬元,保障涵蓋30種重大疾病。顧太太可考慮參加重大疾病險,並在懷孕時考慮投保婦嬰保險。

2.建立長期投資組合,使資產有效保值、增值。

顧先生屬於穩健型投資者,現階段由於生活重心在事業上,沒有時間和精力盯住投資市場,常常會因為迴避風險而最終不作投資選擇。所以,長期投資組合的年均收益可設在8%左右,兼顧收益與風險,容易操作。具體有以下建議:

1)預留家庭現金儲備

從財務安全方面考慮,應當預留足夠的現金儲備,以備不時之需。考慮到顧先生是自己創業,因此,現金儲備可以准備得充足一些,建議留15萬元。建議將儲蓄存款與短期貨幣投資工具相結合作為現金儲備,使資金在確保流動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即5萬元活期存款,10萬元貨幣基金或通知存款。

2)建立金融資產投資組合

建議將現有金融資產中餘下的50萬元作一個投資組合,適度持有風險資產及低風險資產,進行中長期投資。

3)每年收入盈餘追加計劃

顧先生家庭平時的現金流非常充沛,因此,月度及年度的盈餘也是家庭財富積累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對盈餘資金追加投資的比例參照上述金融資產投資組合比例。

3.2010年底換房計劃。

2010年年底,換購一套250萬元左右的房屋,改善居住質量,准備迎接家庭新成員。建議2010年年底在內環附近,買一處面積約150平方米,總價250萬元左右的房子,並於2011年下半年,賣出現有的自住房。新房首付100萬元,貸款150萬元,貸款期限12年。

4.2014年設立專項基金。

盡早籌備專項基金用於養老及子女教育,可以使目前生活更加無憂,未來生活更有保障。專項基金以低風險的長期投資組合進行單獨運作,目標收益率較通脹高2個百分點即可。具體有以下建議:

1)教育基金。建議2014年計提29萬元的育兒基金,建立年利率為6%的穩健投資組合,獨立運作。以後每年的學費均可以從這筆專項基金中直接提取。考慮到顧先生家庭的經濟能力較強,在這里我們以偏高的教育費標准作為計算依據。

2)養老專項基金。按顧先生60歲退休,生活30年來算,為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考慮通脹因素,至退休時,每年所需的基本生活費:A=39萬元,養老金年凈利率為NIR=基金投資收益率-通貨膨脹率=6%-4%=2%,根據公式P=A[1-(1+NIR)-n]÷NIR,得出退休時所需養老金總數為873.5萬元。

2014年計提養老金218萬元,以6%年收益運作,24年後將累積至883萬元,大於所需的873.5萬元,足夠顧先生家庭60歲退休後的生活費。

3)專項基金的長期投資組合

結論

提到理財人們自然聯想到生財,並潛意識地將投資收益與理財畫了等號。其實,投資和理財並不是一回事,投資關注的只是如何以錢生錢的問題,而理財關注的是人生規劃,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保障等問題。

針對顧先生的案例,財富的保障和對未知風險的規避被放在了首要考慮的位置,在設立合理保險配置的基礎上,很早就安排了教育及養老專項基金,通過這一系列的安排較好地規避了可能的意外或失業給家庭帶來的風險。其次生活質量的提高也被重點考慮,調整自住房、增加健康休閑支出等措施使顧先生家庭的生活質量有了不小的提高。顧先生可以將理財看成是一個系統,通過良好地運用這個系統,能使生活更加無憂無慮,並且最終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

Ⅵ 大學生名人創業故事精選(2)

大學生名人創逗洞業故事精選三
90後大學生200元白手起家當老闆的成功例子

許多成功者不僅是開拓機會,捕捉機會的能手,而且還是發掘機會潛能,高效運用機會的能手。他們的成功啟示我們:一定要提高機會的利用率,把機會發揮到最大值。

在武漢科技大學,付文傑如今成了學生們心目中的校園明星:湖北省首屆大學生創業十佳之星,湖北省百佳青年創業榜樣,2011年入選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22歲的付文傑是武漢科技大學材冶學院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本科生。大學期間,他懷揣200元從擺地攤賣盆栽起步,開列印店、茶餐廳,賣內衣、開網店,目前出任時代俊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擁有5家公司,員工300多人,總資產3000多萬元,年銷售收入8000多萬元。

擺地攤積累創業“第一桶金”

回想創業歷程,“盆栽小胖”是付文傑對自己的最初定位。

2008年9月,湖北仙桃男孩付文傑獨自一人扛著行李踏進大學校門。靠減免學費才完成中學學業的他格外能吃苦。離家求學的那一刻,他在父母面前立下豪言:“自己養活自己,不向家裡要一分錢。”

一時逞強誇下海口。要掙錢,怎麼起步?轉機在大一下學期悄然來臨。

2009年3月,武漢市539路公交車終點站,一位賣盆景的阿姨搬著幾大筐剛進的貨往車門挪。付文傑主動上前幫阿姨把盆栽搬下車,並送到店裡。古道熱腸的付文傑,此後一有時間就主動跑到店裡幫阿姨招攬生意。阿姨見他熱心憨厚,就把自己多年賣盆景積累的小竅門教給了他。

苦於創業無處著手的他,有一天看著校門口忙得不亦樂乎的擺攤小販,突然有了靈感:為什麼不試試擺攤賣盆栽呢?他揣著身上僅有的200多元錢,來到學校附近的一處花卉批發市場。就這樣,50多盆小盆栽,拉開了他的創業大門。

可擺攤的第一山做枯天只賣出3盆,他心急如焚。晚上,他溜到其他攤販門前,偷學別人做生意的技巧,發現做生意首先要靠人氣。於是,他邀請幾位同學前來捧場做“托兒”。他還琢磨:校門的進出口都是人流匯集的地方,乾脆在兩個地方都分別擺上攤,大家“貨比三家”後不管選哪家,我都是最後贏家。果然,調整營銷策略後,第二天就賣了400多元錢。隨後,他趕緊用這筆錢補了100盆,半個月凈賺了1000元,這便是付文傑的“第一桶金”。胡啟

生意失敗就上街當“扁擔”

見到記者時,付文傑說他有一個座右銘:成功始於覺醒,態度決定命運。細心加野心,堅定了付文傑創業的決心。付文傑個子不高、微胖、敦實憨厚,打小就有很強的個人號召力,像地心磁場一樣,能把性格、能力各異的小夥伴們聚攏在身旁。

小打小鬧恐怕難成氣候,付文傑決定組建一個團隊,召集有創業意向的同學一起打拚。2009年5月,團隊成立,付文傑給起了個響亮大氣的名字:俊傑創業者聯盟。

一個月後,火爐武漢開始發威,熱浪滾滾,學校的跳蚤市場如期開放,黃家湖大學城近10萬人的大學生消費群體吸引了付文傑的目光。大家商議,決定抓住機會售賣大學生日常用品。初生牛犢不怕虎,本金不夠生活費來湊。電風扇、涼席、蚊帳等夏日用品很快擺上攤位,薄利多銷,幾番買賣下來,盈利超過萬元。

暑假,在武漢組織團隊開辦補習班、做家教、在火車站附近賣報……創業之初,付文傑通過各種 渠道 拓展事業。9月,新生入校,他再次抓住商機,銷售新生生活用品。錢生錢,利滾利,通過低風險的“再造血”,團隊資產很快達到5萬元。

就在他雄心勃勃准備大展拳腳的時候,遭遇了創業中的第一次“滑鐵盧”。2009年11月,付文傑大膽決策,多方籌借6萬元在校外綠化地上建了 40多間活動板房,佔地780多平方米,租給附近村民經營。3個月過去,就在成本剛剛收回即將盈利的時候,板房卻被政府強令拆除。因為那裡是濕地公園的一部分,需要進行還綠規劃。晴天霹靂,付文傑幾乎崩潰:不僅每月2萬元的租金泡湯,他還得為每位租戶支付2000元違約金。付文傑硬著頭皮承擔。他向商戶一一解釋、致歉,並按照他們的租賃面積,主動提出相應的賠償。

興建土木畢竟不像倒賣商品,高利潤也必將帶來高風險,一著不慎就會導致滿盤皆輸。

事情塵埃落定後,他口袋裡僅剩下3個鋼鏰,一頓飯錢都不夠。就著苦澀的心情,他啃了一天饅頭。那晚的夜,格外黑,付文傑獨坐在沁湖邊,對著清冽的湖水發呆,淚無聲地淌了一臉。“怎麼辦?就這樣放棄嗎?”想起在父母面前的豪言壯語,不服輸的個性讓他昂起了頭:“不,我不甘心,我要重新站起來。”

打理好心情,第二天,他就到漢正街當起了“扁擔”。100斤的包裹,扛100米,5元錢。肩膀磨破了,鮮血滲到襯衣上,斑斑點點的紅;腳底起泡了,每走一步都疼得鑽心;晚上回宿舍搽葯綁綳帶,宿舍的同學看了都心疼。

6天凈賺16萬的意外收獲

每一個春天的來臨,都會給人以希望。2010年的春天來得格外早。這一年的3月,付文傑渴盼東山再起。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他注冊成立了時代俊傑商貿有限公司;然後,依靠團隊成員的力量,大力開展業務。賣天堂傘、賣男士襯衣,只要能賺錢的,他們都做。經歷過失敗的人,格外懂得珍惜。

知人善任的付文傑,在創業團隊管理中游刃有餘。讀工科,經管知識貧乏,他就自學充電,泡圖書館。各類商界名士創造的商業神話,讓付文傑對未來充滿期待。他最佩服香港首富李嘉誠,其卓越的商業投資眼光、獨特的風險調控能力,給了付文傑豐富的精神給養。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一顆創業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付文傑相繼開辦了超超文印店、情雨茶餐廳和貼身衣櫥內衣店等實體。良好的服務態度、過硬的產品質量為他們打開了市場,贏得了口碑,在學校周邊小有名氣,很多老師成了他們的固定客源。

付文傑始終堅信,先做人後做事,任何時候做人的姿態決定了成就的高低。良好的社會人脈關系、誠信經營的品德讓他在商業運作中收益頗豐。一次,經營內衣店認識的朋友無意中給他透露了一條信息:江西某個制衣廠有一批貨款抵押的品牌羽絨服賣不出去。正好付文傑知道此時廣州一家經銷商急需補貨。有供有求,打個時間差應該可以賺錢。付文傑隨即趕往江西與賣家談判,小心翼翼幾番周旋,把這批貨的價格從100萬元壓到了40萬元,而且約定“見貨付款”。貨到以後,他馬上通知廣州的經銷商,那邊立刻匯來談好的56萬元。交易成功。賬上沒動一分錢,6天時間凈賺16萬元。談起這次買賣,付文傑頗有些得意。

2012年2月,商貿公司增資500萬元,注冊成為時代俊傑股份有限公司,付文傑任董事長;隨後,漢陽王家灣2000平方米的楓葉酒店奠基開工;尚山石商貿公司開張運營。

現在,付文傑作為時代俊傑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擁有尚山石商貿公司、楓葉酒店、元亨酒樓、情雨茶餐廳等5家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廣告設計與製作、內衣、餐飲、 教育 培訓等多行業。擁有員工300多人,公司總資產3000多萬元,年銷售收入8000多萬元。付文傑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實現了創業夢。

夢想建立自己的鋼鐵研究院

一位在校大學生,擁有這么多的公司和實體,讓人驚詫。一些人猜測,這肯定是個富二代。付文傑的恩師、仙桃仙源學校的校長否定了這個說法。一生愛才護才的老校長當年看中了付文傑的慧根,特批他免費入學,付文傑才得以完成高中學業。

付文傑自己說,追根溯源,激勵的源頭在於他有一個美麗的夢想。學金屬材料工程的付文傑,在專業課上了解到我國鋼鐵冶煉技術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後,就立下了一個宏大的夢想:擁有自己的鋼鐵研究院,提高我國的鋼鐵冶煉技術。那時候,他還是個剛進大學的毛頭小伙,節衣縮食,勤工儉學,以求自食其力。

但正是這個當時被室友當作笑談的夢想,成就了付文傑。談起“中國夢”,付文傑有著自己的打算:30歲以前,擁有一個自己的服裝品牌,建成3家三星級以上的地標型酒店。30歲以後,成立鋼鐵研究院,讓國外的汽車公司爭相定購自己生產的鋼材,要以高於國內的價格出口;希望中國的馬路上行駛的小汽車都是中國製造,並且是國人為之驕傲的品牌。

在商場打拚幾年,付文傑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生意經:做生意其實就是個“借”字,借人、借地、借勢,找准對方最想要的,充分協調資本、時間、空間,在交易中獲得最大收益。

身為董事長,付文傑沒有老闆的架子,他要求公司里比他大的,叫他小付,比他小的,叫他傑哥。每個新進的員工都能聽到付文傑這樣一句話:“我把公司交給你,你把生活交給我。”

常懷感恩之心,付文傑以自己的方式回報社會:資助武漢理工大學1位患腦瘤的大學生治病;資助武漢科技大學的3位貧困生完成大學學業。

與大學生名人創業故事精選相關的 文章 :

1. 名人創業故事大全

2. 經典大學名人創業勵志故事

3. 大學名人創業故事1000字

4. 名人大學創業的例子3篇

5. 大學生創業故事大全精選

Ⅶ 富人是怎麼讓錢生錢的

關於富人這個問題,值得說一下,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關鍵在於個人的福報,也就是努力換來的,有的是上代人的艱辛努力,有的是本人的艱辛努力,還有自身和自心的智慧。

比如剛畢業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踏入社會幾年之後,有的已成為老闆,有的在單位當上領導,有的已開上寶馬,有的繼續在企業打工來養家糊口,而有的可能還正在忙著找工作……

我相信我們大部分人,平時都曾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同學之間的差距就逐漸拉開了呢?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到底是怎麼拉開的呢?

有的說,是因為選擇,選擇大於努力,要緊跟時代和發展趨勢。

有的說,是因為努力,人生會面對無數的選擇,但只有努力才是最根本的底色。

有的說,是因為能力,努力不一定有效果,關鍵還是能力的提升。

這些答案,看上去都很有道理。


選擇、努力、能力……這些看似都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實都只罩掘是比較表象的解釋。


最重要的是有智慧,智慧不是聰明,更不是小聰明,而是真正的智慧,包括處事和處世!

還有格局,這種格局不僅僅是行為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格局。

給你推薦兩本書:《了凡四訓》、《菜根譚》,這是人生智慧和提高格局,如何處世的智慧之書。


本人認為,支撐你選擇、支撐你努力、支撐你能力提升的,最根本的內核是你的思維和認知。

思維和認知不同,即使面對同樣一個事物,看到的東西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普通人看見一顆樹木,高手看見整片森林。

史鐵生曾說過:人與人的差別,大於人與豬的差別。

任何一個人和任何一頭豬之間的差別,是恆定的、可量化的。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則會大到完全超乎你的想像。


有時候成功並不是靠一己之力就可以達成的,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會為你帶來更多的機遇。在面對這樣的機會時,不能貪圖一時一刻的利益,想辦法搭上巨人的快車,才是迅速致富的捷徑。

在自己的力量還沒有足夠強大的時候,藉助他人的力量,是走向成功的捷徑。對於一個人來說,要獲得進一步發展,更需要藉助他人的力量。

荀子在《勸學》中就說到:"假與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藉助於車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卻能遠行千里;藉助於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卻能渡江河。君子生性與別人無異,只是因為他善於藉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不同了。這就是一種善於藉助外部力量的大智慧。




有空了可以看看《了凡四訓》、《菜根譚》兩本書,很有幫助的。

Ⅷ 《窮爸爸富爸爸》——老鼠賽跑

最近看《窮爸爸富爸爸》 這本書,看到一個概念叫做「老鼠賽跑」,我覺得「老鼠賽跑」是一條很多人都正在經歷的十分相似的人生道路。

「老鼠賽跑」大概的意思就是每一代人都不懂理財規劃,只會通過拚命努力工作,努力加班,通過大量的工作時間來換取金錢,再用這些金錢來養育子女贍養父母,而自己的子女也在重復著父母心這一輩的命運的一種狀況。

從孩子出生,由父母養育長大,然後開始上學,在父母的鼓勵下,努力學習進去名牌大學。畢業之後找個穩定的工作,開始自己獨立掙錢花錢,有了獨立的經濟能力以後,可以買一堆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自由的和朋友玩樂,然後娶妻。這是一條很多人都正在走的道路沒什麼特別的。

結婚之後,夫妻兩人都有工作,過的很開心,吃喝玩樂也很痛快,他們還可以決定買房買車。但是不久之後,孩子也降生了,然後問題就來了:需要大量的錢。買房買車需要的大量的錢,培養孩子也需要大量的錢。

為了走出沒有錢花的窘境,於是夫婦開始更努力的工作,升職加薪,成為公司楷模。

之後,如果又一個孩子出生了,需要更大的房子,不得不讓他們更努力的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飯,為了培養孩子上大學。

不止這樣,夫妻的父母因為年老時常有些病痛,需要花錢,但是他們的父母也是因為年輕的時候要培養孩子,要還房貸車貸,所以到老年基本沒有存到錢,只能依靠養老金,但是在疾病面前養老金根本不頂用,需要夫妻出錢為老人治病養老。

沒辦法夫妻只能更加認真的工作,收入上升滾仔了,但是支出增加的更快。慢慢的孩子們長大了,為他們上學要准備的錢也越來越多碼神。

就這樣子,這對夫妻在40歲之後就陷入了「老鼠賽跑」的陷阱,不停地加遲備虧班來獲取更高的薪水,然後不停地還車貸房貸,不停地為孩子支付學費,不停地為父母支付養老費。

然後這對夫妻看見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又會建議他們的孩子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找份穩定的工作,然後這對夫妻經歷的人生過程又會在他們的下一代中重復,這就是「老鼠賽跑」。

上面這個故事很多人都在經歷,努力學習找份好工作,然後娶妻生子,為了孩子和贍養父母努力工作,自己基本沒有存款,然後教育孩子好好上學努力工作,然後讓孩子來贍養自己。。。這樣一直一直循環下去。

「老鼠賽跑」並不是說努力學習,考個好大學,再找份好工作就是錯誤的,而是說,年輕的時候不好好管理自己財富,不為自己的未來規劃賺多少就用多少,到了年老的時候就沒有保障,這樣不止自己生活水平不好,而且還會給下一代造成負擔。

上面那對夫妻,如果在剛結婚的時候,在吃個玩樂上少花點錢,不急著買車,而是學點理財,學點投資,學會先存錢後消費,學會用自己的錢生錢,對自己的收入開支有個計劃,也不至於最後會變成「老鼠賽跑」的循環。

所以為了逃離「老鼠賽跑」的惡性循環,為我們自己也為下一代著想,早點學習理財,學會先存錢後消費理智消費!!!

閱讀全文

與錢生錢的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美女是哪裡的 瀏覽:526
報考事業單位工作經歷證明怎麼開 瀏覽:383
胸有成竹來自於哪個故事 瀏覽:988
抖音的美女頭像怎麼弄的 瀏覽:687
中國原型故事有哪些好詞好句 瀏覽:133
軟體工程和經濟類哪個好 瀏覽:467
鹵水鵝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443
唐三見過哪些美女 瀏覽:953
堯是哪個神話故事人物 瀏覽:169
事業單位合同工歸哪個部門管 瀏覽:363
萬達和美女人街哪個消費便宜 瀏覽:433
什麼叫兩個故事 瀏覽:702
社會如何提高公民的幸福感 瀏覽:565
昆明地區婚姻家事律師費用多少 瀏覽:187
健康管理師證書哪裡找工作好 瀏覽:98
愛情需要維護哪些細節 瀏覽:35
事業單位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瀏覽:6
何止是美女下一句是什麼 瀏覽:978
清朝紀美女是哪裡人 瀏覽:889
美女學慣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