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梅蘭芳男扮女裝演過什麼京劇
梅蘭芳,中國四大名旦唯豎孫之首,中國京劇院第一任院長。梅派創始人。工青衣。京劇大師梅蘭芳男扮女裝,京劇代表作《玉堂春》、《硃砂指鏈痣》、《穆柯寨》、《穆桂英掛帥纖備》、《太真外傳》、《貴妃醉酒》、《宇宙鋒》等。
② 《鏡花緣》的故事情節是怎樣的
1、第一回 《述奇形蠶繭當小帽談異域酒壇作煙壺》
給大家講海外尋親的經歷,他先給大家講了林之洋在航海時,為了治這個見風流淚的眼病,所以帶了些蠶繭,又因為自己好喝酒,船上有很多喝過的空壇子。
沒想到呢,這些看似沒有什麼大用的東西,全賣出了高價。原來小人國的國民用蠶繭做了帽子,長人國的則買去酒壇,當作了隨身攜帶的煙壺。然後閨臣又,這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2、第二回 《觸舊事神往泣紅亭聯新交情深凝翠館》
唐閨臣給大家說了泣紅亭的碑文,眾女子對「薄命誰言座上無」和「泣紅亭」這三個字有異義,就請師蘭言為大家解說一下。
師蘭好坦言說,幾個人的薄命是不能免的,泣紅亭的泣字也是著實讓人心酸,但是古人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對得起天地君親就可俯仰無愧,眾姊妹也就此進行了議論,不僅提到了左傳中所說的。吉凶由人,易經中所說的。
3、第三回 《古桐台五美撫瑤琴白蒁亭八女寫春扇》
眾女子子飯後散步,來到了古桐台,在古桐台上,堯蓂、堯春,舜英,素雲,瑤芝五個人她們一起彈琴,那琴聲真好聽,聲清韻雅,山虛水深,五琴齊奏,彩雲欲停,師蘭言稱之為「絕調。爾後,眾人又來到了牡丹亭吃點心,牡丹亭的周圍開滿了牡丹,姚黃魏紫,爛熳爭妍,在亭中林書香謝文錦等八個人寫了春上。又有燕紫瓊和易紫菱手拈冷玉,息氣凝神在下棋,真可謂是琴棋書畫,風雅無絕襪型比。
4、第四回 《看圍棋姚姝談弈譜觀馬吊孟女講牌經》
眾女子在園中游戲,姚芷馨和香雲等人在說起,有說下的是並猜跑棋,至少每天要下百十盤,而更多的人認為下棋呢還是慢些好,打打譜講究講究才會有幾分意思,這時候呢,紫菱就給大家講一個完全相信棋譜中的套路,一旦對方改了譜就會不知所措的故事。
5、第五回 《打雙陸嘉言述前賢下象棋諧語談故事》
紫芝受寶雲的拜託去照應客人,他先到了雙陸那桌,聽了戴瓊英講,古人設計雙陸就是勸人手足和睦的。又到了花湖那一桌,看到了廉錦楓等人在玩牌,爾後,又到了十湖桌旁聽他們彼此說笑,再去看玩象棋的那幾個人,還即興編了小笑話,讓大家笑聲不斷。
6、第六回 《弄新聲水榭吹蕭隱俏體紗窗聽課》
紫芝給眾人講了老蛆吃黃屎的故事,他們之間又拿對方彼此打趣說笑了一番,之後呢,七個人一起來到蓮花塘,聽綠雲和亞蘭兩個人吹簫笛,聲音動聽,令人神爽,紫芝因為一直記得打賭陪客的事兒就走了出來。
正好遇到了寶雲,寶雲告訴紫芝,許多姊妹在小軒廳聽芸芝講大六壬課。於是他馬上趕了過來,隔著紗窗,他聽到了芸芝給再芳講了地盤式子,天盤式子。又准備講四課,自己在窗外聽得非常認真。
基本信息
《鏡花緣》小說開頭寫在王母娘娘壽宴時,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仙子,並對其立誓,若百花在不應齊放時違令齊放,自願墜入凡塵,受一世磨難。後心月狐奉玉帝詔下凡,臨行時,嫦娥告訴她,當令百花齊放,以顯威名。
於是,心月狐下界,轉世成為武家女兒,後被唐太宗召入宮中,封才人。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遊,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被劾為「逞艷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於是玉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
③ 被很多人稱為「京劇第一美人」的李勝素,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李勝素是國內最好的青衣,唱功相當了得。而且,憑借多年來的努力,李勝素已經是中國國家京劇院最重要的演員之一、國家一級演員,同時還是國家京劇院一團的團長,中國京劇界的當紅名角。
當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傳出她獨特嗓音的時候,當京胡、月弦、曲笛、笙混合著鼓、板響起時,中國的京劇終是拭去了歲月蒙給它的灰塵,再一次擁有了它應有的光彩與榮耀。而這些離不開李勝素的努力,也離不開和她一樣心心念念京劇的人的努力。李勝素的名號在國外有了知名度,中國的京劇也同樣芳名遠播海外。
④ 《鏡花緣》中的十二花仙分別是哪12種花
1、司曼陀羅花仙子第一名才女「蠹書蟲」史幽探。
2、司虞美人花仙子第二名才女「萬斛愁」哀萃芳。
3、司洛如花仙子第三名才女「五色筆」紀沉魚。
4、司青囊花仙子第四名才女「蝌蚪書」言錦心。
5、司療愁花仙子第五名才女「雕蟲技」謝文錦。
6、司靈芝花仙子第六名才女「指南車」師蘭言。
7、司玫瑰花仙子第七名才女「綺羅叢」陳淑媛。
8、司珍珠花仙子第八名才女「錦綉林」白麗娟。
9、司瑞聖花仙子第九名才女「昇平頌」國瑞徵。
10、司合歡花仙子第十名才女「普天樂」周慶覃。
11、司百花仙子第十一名才女「夢中夢」唐閨臣。
12、司牡丹花仙子第十二名才女「女中魁」陰若花。
(4)廉錦楓是什麼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鏡花緣》主要角色:
1、唐敖:
才思敏捷,喜愛遊山玩水,卻無心科考,只當了個秀才。其父臨終遺言要唐敖至少也得當個會元,自此唐敖開始發奮努力,終於得中探花,卻因曾與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結拜仍被降為秀才。
他有意棄絕紅塵,便與女兒唐小山、舅兄林之洋、好友多九公等出海游歷,他們經歷了四十多個國家,見識了很多異國的風土人情。唐敖玩游之暇,教侄女林婉如念詩賦。他善良且重情義,一路上搭救了些由花神轉世的女子。
在元股國,他救了兩條被魚民網件的人魚。為救林之洋,他冒險揭下女兒國修治河道的皇榜。到了小蓬萊山,唐敖被山中美妙仙境吸引,頓覺名利之心都盡,萬事皆空。
又由於他吃過了仙草,終於入聖超凡,進山不返。女兒小山來此尋訪,他只是通過樵夫給小山一封信,要她改名閨臣,並約中過才女後,才可相聚。
2、林之洋:
善良而多風趣的小商人形象。雖為商人,卻從不唯利是圖、見利忘義,他待人誠懇、朴實,很重情義。妹夫唐敖被革去功名,心中沉鬱,想出海暢游以解愁悶,他爽快地答應了唐的要求,還拒收舟船飯食之費,建議用此錢買些貨物到海外銷售。
一路之上,他盡著唐敖的性子遊玩。唐搭救了些由花神轉世的女子,他全力支持,毫無怨言。歧舌國枝蘭音的病只有遠走外鄉方可痊癒,蘭音父親將其託付給唐敖,為安慰這父女二人,林之洋也連忙替妹夫應承下來。
林之洋被女兒國國王扣留做「妃子」,纏足穿耳,板打倒吊,受盡磨難,在棚橡此孤立無援的時候,他得到了王儲陰若花的幫助。唐敖獲釋後,林不忘其恩情,救出了被後母陷害的若花姑娘。
行至小蓬萊山,唐敖入山不返,林不聽大家勸阻,足足尋找了一個月,直到看見妹夫寫在石碑上的一首表示不再還俗的七言絕句,才肯承認唐確已成仙,只得含淚返回。侄女小山得知真情,堅決要去海外尋父,他又帶小山出海。
他怕侄女思親成病,對其格外體貼,想盡辦法為小山消愁解悶。小山中了才女後,他又第二次陪侄女到海外尋親。林之洋非常直率,當多九公治好歧舌國王子與王妃的病,國王送來了賞謝銀子,他勸推辭的九公:與其學那半推半就的俗套,不如從實收了。
他在賣貨時,總是釘是釘,鉚是鉚,容不得半點含糊,且深諳物以稀貴的道理,商人作風表現得淋漓盡致。雖慧和迅然這樣,人們並不討厭他,卻因他的滑稽幽默,感到此人十分可愛。
當他聽說翼民國的人是卵生時,就想買些人蛋回去賣給戲班做旦角,好從中發財,原來他是將戲劇中「旦」認做了「蛋」字,讀後叫人忍俊不禁前此。
3、多九公:
年青時曾參加過科舉考試,雖才學滿腹,卻未考中秀才,他就丟下書本,作了海船生意,因折了本錢,便以替人管船拿柁為生。他八十多歲,身體卻非常健康,走起路來健步如飛。由於久慣飄洋,他見多識廣,奇花異草,飛禽走獸,無一不知,還會治很多疾病。
在歧舌圖他將王子、王妃的病治好,但他不貪錢財,一再推辭不受國王送來的謝賞銀子。在黑齒國,他以貌取人,未把黑女紅紅、亭亭放在眼中,他傲慢談學,結果受了學問更加淵博的兩個黑女的羞辱,以至於後來怕再挨考問,當場丟丑,一見到學館就心驚肉跳,不敢承認自己是讀書人。
但多九公不計前嫌,當才女們進京趕考時,他又能悉心照料紅紅和亭亭。他在唐敖勸說下,把家傳糊口用的葯方,刊刻出來,以解人病痛。小山海外尋父,他在林之洋的邀請下,不顧年邁體弱,再次出海。多九公是一個忠厚、朴實、心地善良的勞動者形象。
⑤ 《鏡花緣》| 5分鍾通讀鏡花緣,不是小說的小說
《鏡花緣》是清中期有名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創作時間在《儒林外史》《紅樓夢》之後。
最早沒讀此本書之前,單看小說名字《鏡花緣》,印象中應該是才子佳人類小說。實則不然,小說通篇與愛情無大關系,主要涉及神話、游歷、論學談藝等主題的長篇小說。
可以分成五個部分:
第1回~第6回 百花仙子及眾花仙下凡歷劫原由
在西王母宴會上,百花仙子與嫦娥起了爭執,後兩人立下罰約:百花若在同一時節齊放,則百花仙子去打掃廣寒宮。若不然,百花仙子將墮落紅塵,進入輪回。
不料機緣巧合,武則天因醉酒寫出狂詩,號令百花齊放。恰逢百花仙子正在與人下棋,無瑕對策,眾花仙子群仙無首,意見不一,最後都私自去赴武則天上林苑的花會,一時間百花齊放。
百花仙子及眾花仙子被罰下凡界歷劫。
第7回~第40回 唐敖、妻舅林之洋、「網路」多九公《山海經》式系列歷險
唐敖是百花仙子入凡塵後的父親,科舉不舉的中年書生,官場失意後立志修仙。
林之洋是四處倒賣貨物的商人。
多九公是見識頗廣的水手。
三人一路邊做生意邊游歷。經歷了很多奇幻地方和事物。
這些地敏運方和事物主要以《山海經》為藍本,加入了作者大膽想像和演繹,展現了許多與現實不同,但又暗喻著現實的奇幻國度。
以下數字為章回數,以此標記游歷的國家和風物出現章節。
動物: (八)當康 精衛 (九)小人小馬肉芝 果然 (十)不孝鳥 飛涎鳥 (十五)茈魚 何羅魚 飛魚 逢頭魚 人魚 (二十)蠶人 狻猊(suan ni)鷫 細鳥 (二十一)九頭鳥 鶬鴰 鴕鳥 禿鷲 麒麟 (二十二)葯獸
植物: (九)木禾 清腸稻 祝余 躡空草(掌中芥)刀味核 朱草 (二十二)青梅 JI菜
人物: (十)駱紅蕖 (十三)廉錦楓 (十五)尹紅萸 (十六)黎紅薇 盧紫萱 二十一)魏紫櫻 魏武 (二十四)司馬娬兒 徐承志 (二十六)徐麗蓉 (二十七)姚芷馨 (二十八)薛蘅香 薛選 (三十)枝蘭音 (三十八)陰若花
國家: (八)東口山(十)君子國(十三)青丘國 大人國 (十四)勞民國 聶耳國 無腸國 (十五)元股國 毛民國 毗騫國 (十六)無繼國 深目國 黑齒國(十九)靖人國 (二十)跂踵國 長人國 白民國 軒轅國(二十二)淑士國 (二十五)兩面國 (二十六)穿胸國 厭火國 長臂國 豕喙國 伯慮國 巫咸國 (二十七)結胸國 火山國 長臂國 翼民國 豕喙國 伯慮國 巫咸國(二十八)歧舌國(三十一)智佳國(三十二)女兒國(三十八)軒轅國 長股國 三身國 歡兜國 周饒國 交脛國 奇肱國 三首國(三十九)三苗國 丈夫國 不死國
第41回~第53回 唐閨臣尋父歷劫記
唐閨臣,原名唐小山,隨父暗中點化警示,改名唐閨臣。因父親在小蓬萊棄凡塵,未隨舅父歸家,決部按父遊走路線出發尋親,各路妖精阻攔,各種歷劫,又有各路神仙相助,逢凶化敏喚吉。上演女生版「西遊記」。
第53回~第94回 各仙子在天朝任意揮灑才情,所談所講包攬各專業。
以下數字為章回數,以此標記各專業所出現的章節。
(五十二)談禮制 (五十三)談歷史 (六十一)談品茶 (六十四)談燈謎 (六十五)談占卜(七十三)談圍棋和牌經(七十四)談象棋 (七十五)談袖占天乾地支節氣(七十七)群花對韻 (七十八)談酒令 (七十九)談射箭、算術、幾何、物理 (八十)復談猜謎鬥趣(八十一)猜經史子集橋拿凱燈謎 (八十二~八十七)談雙聲疊韻 (八十八)談歌賦 (八十九)談詩(九十)談詞 (九十一)談拆字掣簽
第95回~第100回 交待各仙家結局,武則天歸還皇權於唐
一場轟轟烈烈的天上人間,大夢初醒。
鏡花緣,與其定義為一本小說,不如說:
前半部分是一本以小說為載體的風物志,記錄了來自想像世界的各種風物。
後半部分,則是以小說為載體的學術集,雜糅了各學科各領域的知識和作者的研究成果。
之所以說小說只是載體,原因有三:
小說情節框架模式非常明顯。例如,小說第二部分唐敖游歷山海經各國時,作者按照游歷國家為線索,主要代表國家描寫框架基本一致,順序羅列各個國家的風俗,所遇的動物、植物、以及遇到各路花仙入塵凡後的化身,而這些少女們最終無非是要以各種方式,或立時跟隨,或擇日跟隨,都要跟著唐敖這趟商船聚集天朝。
小說情節安排,也並非根據事件本身發展而來,而是上帝之手在操縱,要風有風,要雨有雨,需貴人,貴人馬上到,無任何懸念可言,因此情節發展並不自然。
小說人物描寫,裡面各路花仙入塵凡化成少女,全部用同樣的口氣宣揚作者的三觀,展示著作者的才情,包括音韻,考據,詩詞歌賦,中醫葯方等各個方面,幾乎百人一面,並沒有塑造獨具個性的女性形象。
因此,作者在小說基本藝術要素上,並沒有突出的優勢。但整部書,如果從記述想像世界的風物、宣揚教化、記錄學術研究的成果來看,卻是非常詳盡。
作者在小說里表達很多鮮明的觀點,這些觀點在當時看來,的確起到積極的教化作用。
比如女兒國,作者思考關於女性地位問題,在女兒國,男人和女人完全倒置,給我們很多新的啟示,尤其思考穿耳纏足這些習俗,對於女人的傷害,以男人的感受,替正在受罪的女人們發聲,在當時的觀念中也屬先鋒。
比如勞民國與智佳國,人們的不同生活習慣和壽命長短之間關系,闡述了伯慮國人對睡覺問題懼怕的原因,旨在告訴人們不必過多憂思。同時用無繼國,人們死後120年後活轉,重新開始,國中人稱死了為「睡覺」,活在世上的人叫「做夢」,用此種假設,來對比思考人的生死問題。
整體來看,小說只是一個外殼,裡面盛著作者的思想觀點和學識。作者更傾向於完整的表達思想和學識,而不是完整的刻畫人物。
這一點,在小說後五十回,表現更明顯,完全小說外衣包裹下的學術論文,並且學術討論范圍覆蓋很廣。
清代文學有此傾向者不在少數,比如同時期李漁《閑情偶記》所記錄的內容也多而雜,包括《浮生六記》當中《閑情記趣》也會多方面攝獵和研究。具體研究成果的價值,因為所涉及的專業性,我們也不敢妄談。但文學作品作為歷史的一面鏡子,也能很好的反映當時的歷史原貌。
因此,我們無法單從小說藝術水準來看待此書,作者創作此部小說時,或許重點確實不在於記錄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只是為我們開了一部小說形式的科普讀物。過於訶責小說的藝術得失未免背離作者原意。
最後,回到《鏡花緣》,小說題目三字,來自於小說最後的點題詩:
作者花了前後近三十年,寫了這部小說,自覺並無新花樣,無非是類似《山海經》的梗,類似《西遊記》的框。
但小說中,飽藏其博雜的學識,且不論用與無用,暗含其不能施展的理想和抱負,且不論意義,對於舊時文人,一部百回的長篇,確實是此生嘔心瀝血的結晶,期待在歷史長河中可以遇見有緣人,得見全影,便是作者的創作初心了。
這,難道不是每個用心寫作的人,所期待結下的文字緣嗎?
簡寶玉讀書挑戰打卡-《鏡花緣》
⑥ 古代有潛水員嗎
最早的“潛水員”,是2000多年前的海底採珠人。珍珠生長在海底的蚌殼里,要靠採珠人潛入海底採集。相傳中國2700多年前就有潛水捕撈珍珠的技術,日本採珠的“海女”據說也有2000年歷史,古希臘還有人潛水采海綿。
熱愛大海的人往往喜歡潛水,像魚兒一樣游泳戲水,更希望做一名潛水員,在藍色世界裡檢修管線、探索沉船……但是你可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有潛水員的?古代也有潛水員嗎?
最早的“潛水員”,是2000多年前的海底採珠人。珍珠生長在海底的蚌殼里,要靠採珠人潛入海底採集。相傳中國2700多年前就有潛水捕撈珍珠的技術,日本採珠的“海女”據說也有2000年歷史,古希臘還有人潛水采海綿。海底採珠技術代代相傳,明朝末年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就對“沒水採珠”作了介紹。近代隨著珍珠養殖業的發展,珍珠大多靠人工培育,不再需要像從前那樣潛海捕撈珍珠貝。但是日本的“海女”採珠,還是作為旅遊表演節目保留下來。
潛水採珠,在中國古代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和傳說。比如南北朝時北部返梁灣的合浦產海珠,由於過度採集,珠蚌絕跡;後來孟嘗來當太守,恢復生態環境,珠蚌又回來了,重新恢復了採珠業,這就是“合浦珠還”的故事。攔世前清朝《鏡花緣》里有個故事講君子國的海女廉錦楓潛水采海參供母食,被青丘國的漁民網住綁在船頭出賣,來自大唐國的唐敖出銀贖救。得了自由的廉錦楓當即縱身重返大海,剖開海蚌,採回明珠,報答恩人。這個故事,20世紀20年代曾被梅蘭芳排演成京劇《廉錦楓》。
不過,採珠人算不上是優秀的“潛水員”:他們屏住呼吸鑽入水底,一般只能在幾米水深的地方待上兩三分鍾,效率不高。即便有特殊潛水能力的水上民族,比如馬來西亞、菲律賓海島的巴瑤人,泰國、緬甸的莫肯人,也只能下潛幾十米。現在,不用呼吸裝置的“自由潛水”已經成為一種體育運動,世界簡清紀錄已經超過水深100米。
⑦ 廉錦楓的《廉錦楓》——劇情分析
梅派名劇《廉錦楓》取材於清李汝珍所著警世小說《鏡花緣》第十三回。是齊如山執筆專為梅蘭芳大師編寫的本 子,首演於1923年。
廉錦楓是原作者所創造的純凈理想化身,卻被網為「獵物」。反差之大道出了李汝陵雀謹珍的感嘆。而齊、梅二位把這個故事搬上京劇舞台,其審美意識是相當高妙的。全劇的重點場次有:「奉萱」「探海」「遇救」「刺蚌」。這出戲是梅30歲以前的代表作。唱、做、念、舞並重,按內行話來說是「十分吃功」的一出戲,要通力到底而無緩。
「奉萱」寄情於西皮慢板、搖板和念白等表演,體現了廉錦楓在艱難的環境中對染病老母的體貼孝順,親切感人。此劇晚於《西施》 ,使加入樂隊的二胡伴奏更加和諧,豐富了旦角唱腔的內涵。
「探海」描述在天水茫茫、巨石縱橫的遼闊海邊,廉錦楓在狂風大浪中釣取海參一無所獲。為醫母病只能縱身入海尋覓。梅先生在這一場中從走邊等程式中化創出了「探海之舞」,即將環境景物和揮桿、揚線、鉤取的美麗造型,配合高腔迭起的西皮導、原板、南梆子唱腔,載歌載舞。把觀眾引入想像的海空,達到美不勝收的藝術效果。
「遇救」則以唱做為主。通過西皮二六、散板、搖板和快板,唱出了廉錦楓面對殘酷處境,內心的凄楚及對恩人的感激之情。這一場最為火爆,蕭長華扮的漁夫及漁婆,市井之中賣布的、買貨的,及姜妙香等扮的唐敖和多九公、林之洋等相繼登台。把悲愁的題材用喜劇的諢科嬉笑手法完成,真是既熱鬧更顯深刻。
「刺蚌」所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東方美人魚暢游海底世界。自然一切都是虛擬的,也是京劇梅派表演藝術的精心之筆。這場戲所選的反三黃原板是首次出現在旦角的唱腔之中。緊接著刺蚌高潮的伴奏曲牌
《將軍令》還加了海笛,使樂曲的旋律如水般流暢。當年著名樂師徐蘭沅和王少卿的操琴藝術和梅蘭芳、朱桂芳的「雙人舞」融為一體,可謂天衣無縫。
如此精彩的《廉錦楓》曾被一位外國詩人驚嘆道:是詩。不,是立體的詩。
《廉錦楓》全出戲的完整演出,已然絕響舞台多年。為什麼這出場次洗練、占人又不多的戲問津者卻不多歲沒呢?關鍵是以梅蘭芳30歲以前的條件而言,不僅要有寬亮甜和高遏行雲的嗓子,還要有吐字如珠的連續持久的尺基功力;不僅要有深厚的武功基礎,還要有亭亭玉立的身材;不僅要有姣好的扮相,還要有豐富深沉的表演力度。最難得的是那清純脫俗的氣質。
照片中廉錦楓的扮演者是先父南鐵生(1920-1991)。原籍湖北浠水,生於河北保定,舞台生活為1917年至1961年。他與同時代的言菊朋、朱琴心、奚嘯伯、金仲仁、俞振飛等均為票友下海而成名。由於他們都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在當時的京劇舞台上形成了一股書卷氣風潮。
⑧ 梅蘭芳的勵志故事
梅蘭芳(1894-1961),本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一字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搜索,藝名蘭芳 原名梅瀾,祖籍江蘇泰州,生於北京。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凱稿梅蘭芳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他是卓越的戲曲家,京劇表演藝術家,我國傳統戲曲的代表。青年時代從藝在京劇表演藝術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後來又勇於革新,編演新戲,使京劇在各方面都出現了新面貌。他所創立的 “梅派”藝術,繼往開來,影響深遠。
他還是讓京劇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大師。梅蘭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藝術界和人民群眾中享有極高聲望。
刻苦梁肢學藝梅蘭芳出生在一個京劇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劇的名演員,是 演旦角的。父親梅竹芬也是京劇演員,在梅蘭芳四歲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 雨田是有名的琴師和笛師,為京劇、崑曲伴奏,會戲很多。梅蘭芳在長輩的 熏陶下,從小就喜歡看戲、聽戲。
八歲的時候,他開始學戲了,學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學旦角,扮演女角 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說。這就需要刻苦練習。一開始他的天賦條件並不好。有時候一出戲,老師教了多時,他還沒有學會。有一次,一位老師見他學得慢,生氣地說:“不行,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就放棄了他
梅蘭芳臉紅了。他下決心一定要學出樣子來,就用心琢磨、反復學。一 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會了,他卻要唱二三十遍。漸漸地,他練出了一條又 寬又亮又圓潤甜美的好嗓子,唱出來讓人特別愛聽。成名之後,他有一次又 見到最早教過他的老師。老師不好意思地說:“我那時候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您別這么說。”梅蘭芳說,“我受您的益處太多了,當初要不是挨您 一頓罵,我還不懂得奮發上進呢!”
梅蘭芳小時候,眼睛有點近視,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氣。而旦角在 台上的眼神特別重要。怎麼辦呢?後來他養了幾只鴿子。每當鴿子飛起來後,他就用眼睛隨著鴿子飛翔而轉動,越望越遠。這樣天長日久,他的眼睛,毛 病沒有了,變得特別有神,直到老年,在舞台上演出,還是光彩照人。
有些人總以為梅蘭芳的藝術成就是天賦條件好,其實應主要歸功於他的 刻苦學習,努力鑽研。
唱紅了梅蘭芳從十歲起就登台演戲了。十四歲那年,他搭喜連成的戲班,正式 參加演出。
“喜連成”後來改名叫 “富連成”,是我國最有名的京劇科班,培養了許多京劇名演員,像侯喜瑞、馬連良、譚富英等。梅蘭芳和這個戲班 一起演戲,又學了不少戲,豐富了自己的表演經驗。
剛開始演戲,梅蘭芳主要是演唱工戲,就是在舞台上以唱為主,像 《二 進宮》、《三娘教子》、《祭江》、《玉堂春》等。這些戲,只要嗓子好,唱得字正腔圓,都能受歡迎。可是後來,隨著清朝滅亡,社會進步了,群眾對京劇的要求也高了,不再滿足只聽唱,而要求看那些有內容、有表演的戲。
梅蘭芳心想:“看來,只演重唱的青衣戲,不能滿足要求了。我要把戲路子放寬才好。”
於是,他又向老師們學了不少偏重身段、表情和武工的戲,像《穆柯寨》、 《樊江關》、《虹霓關》等,果然受到歡迎。梅蘭芳經常觀看同行們的演出,從他們身上學習人家的長處,化為自己所有。崑曲,是一種古老又典雅的劇 種,具有豐富的表演技巧。梅蘭芳就又和前輩藝人學習崑曲,演出 《思凡》、《春香鬧學》、《游園驚夢》等名劇,這樣,他的演技大大提高。
還不到二十歲的時候,梅蘭芳就在北京唱紅了。後來,他到上海演出,也一炮打響。他那甜潤大方的唱腔、俊美的扮相和細致的表演,受到觀眾的 贊揚。本來,京劇的旦角戲不如老生戲 “吃香”。旦角演員一般唱不了“大 軸”戲,就是每場最後的一出。可自從梅蘭芳出現之後,旦角戲能唱大軸了。許多人到戲園子看戲,就是為著他來的。梅蘭芳的聲望超過了前輩人,連當 時的 “京劇大王”譚鑫培也說:“橡孫世如今鬍子(老生帶鬍子)唱不過旦角啦!”
創造“梅派”梅蘭芳打下了深厚的藝術功底,把傳統劇目演得十分出色,得到了觀眾 的承認。但是他並不滿足。
“我們要創新,演新戲。”他說,“我看了新興的話劇,話劇的劇目很 多是反映現實的。我想京劇也可以這樣做。”
“對。咱們也編些時裝戲演。”大家都贊同。
時裝戲,就是描寫現實生活的戲。因為演員要穿現實生活中的服裝上場,京劇傳統的表演方法用不上了,需要用新的方法演。而且在化裝、道具上,男演女的困難更大了。梅蘭芳知難而進,很快排練出 《孽海波瀾》、《鄧霞 姑》、《一縷麻》、《童女斬蛇》等戲,上演了。
“京戲也演時裝戲啦!”觀眾們互相傳說著,“演得還真不錯。”
梅蘭芳為京劇演現代戲開出了一條路。他又集中精力編演古裝戲。傳統 京劇在旦角化妝上存在許多問題,因為大都是男扮女,在發式、服裝、扮相 上缺乏女性特點,而且缺少舞蹈,舞台效果差。梅蘭芳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排練了大批新戲。在這些新戲中,他扮演的古代婦女,頭飾變了,服裝變了,扮相也十分美觀。不僅如此,梅蘭芳還為許多角色設計了舞蹈。如 《天女散花》中的長綢 舞,《霸王別姬》中的劍舞,《西施》里的羽舞,《太真外傳》里的盤舞,《嫦娥奔月》里的花鐮舞,《廉錦楓》里的刺蚌舞,等等。從此,載歌載舞,聲情並茂,絢麗多彩,成了梅蘭芳演戲的突出特點。
梅蘭芳還努力學習古典文學。他讀過曹植的 《洛神賦》以後想:“這個故事雖然情節簡單,但是很有神話色彩。如果編一出有詩意的歌 舞劇演出就好了。” 於是,在朋友們的幫助下,京劇 《洛神》編出來了。舞台上,梅蘭芳扮 演的洛神,駕著雲霧,身披長紗,宛如天神下凡。在川上相會一場,三層高 台上,洛神和眾仙女邊唱邊舞,把觀眾引入了神話世界,非常精彩。
梅蘭芳的新戲,使京劇舞台煥然一新,受到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的熱烈 歡迎。他的名聲更大了,因為表演自成一派,被稱為 “梅派”。1927 年,北京 《順天時報》舉辦京劇旦角評選。梅蘭芳與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獲前 四名。從此,“四大名旦”被人們公認。
把京劇介紹給世界京劇是我國傳統戲曲的代表,被稱為 “國劇”。現在,京劇已被世界各 國人民所知曉。而最先把京劇引向世界的就是梅蘭芳。
1919 年和 1924 年,梅蘭芳兩次率劇團到日本演出。日本人過去對中國 戲曲不大了解,看了梅蘭芳的戲,他們說:“京劇不用布景,但演來有聲有色,令人欽佩。梅蘭芳的表演也是無與 倫比的。”
梅蘭芳又決定把京劇向西方介紹,自費去美國演出。劇團為准備工作花 了很多錢。1929 年底,劇團就要出發了。不料動身的前兩天,從美國打來電 報,說美國現在經濟危機,市場不景氣,演出恐怕觀眾少,可以推遲。有的 朋友對梅蘭芳說:“這件事你自己拿主意。如果到美國不上座,你就破產了。”
梅蘭芳沉思了一會兒說:“歡送會已經開過,船票已買好,如果又不去,我的聲譽必會一落千丈,我也會情緒低落的。”
“那,你的意思是……”
“走,按原計劃上船。這是一次冒險,但我必須冒險!”
梅蘭芳說完,把電報撕碎扔進壁爐內。他如期在 1930 年 1 月到達美國。第一天演出完了,他對在美國講學的南開中學校長張彭春說:“今天的戲,美國人看懂了嗎?”
“看不懂。情節太細了。”
梅蘭芳激動地說:“張先生,請你幫我挑選劇目,一定要讓美國人看得懂。如果我的演出 失敗了,中國的文藝也沒有光彩呀!”
在張彭春等人幫助下,梅蘭芳果斷地改換了劇目,又加強了舞台的布置,突出了東方藝術美。結果,他的演出大獲成功。美國人評論說:“看了梅蘭芳的表演,原來不理解的,懂了。中國戲是藝術的真實,比 生活的真更深刻。”
梅蘭芳先後到華盛頓、紐約、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演出,還會見了 電影大師卓別林。東西方的兩位藝術大師一見面就熱情地交談起來。卓別林說:“早就聽到你的名字,今日幸會,想不到你這么年輕。”
“見了你,我簡直認不出來。你的翩翩風度和舞台電影上判若兩人呢!” 梅蘭芳說。
1935 年,梅蘭芳又率團訪問了蘇聯,同樣獲得成功,有時竟謝幕達十八 次之多。他還與著名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等會了面,交流了 各自的藝術。 梅蘭芳的出國演出,使京劇藝術從此走向了世界。他自己也成為一位有 巨大影響的文化使者。許多外國人到中國來旅遊,都把見到梅蘭芳,看他的 戲當成重要的內容。中國戲園里也出現了外國觀眾。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他被邀請參加了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了中國文聯和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中國京劇院院長。他經常參加國內外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從事藝術研究,還認真培養青年演員。他的學生,不但有京劇演員還有不少地方戲的演員。同時,他仍然經常演出。全國各地都向他發出邀請,希望他能到那裡演出。他理解人民的要求,在十年的時間里,走了十九個省,讓觀眾實現了“看看梅蘭芳”的願望。
1959年,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時候,梅蘭芳排演了他一生中最後一個新戲:《穆桂英掛帥》。那年,他已經是六十五歲的高齡了,可扮演出的穆桂英仍然是神采奕奕,為建國十周年增添了喜慶氣氛。梅蘭芳在晚年患有心臟病,可他不顧這些,一心要為更多的人演戲。
1961年夏天,六十七歲的梅蘭芳應邀到新疆參加鐵路落成典禮,並進行演出。一想到此生能到大西北為人民演戲,他很激動,做好了各種准備。不料就在這時候,他的心臟病發作,住進了醫院。新疆去不成了,他十分著急。8月4日,周恩來來醫院探視梅蘭芳,對他說:“梅先生,我正在北戴河開會,聽說你病了,特意趕來看你。”梅蘭芳有些著急地說:“新疆有條鐵路剛剛落成,約我參加通車典禮,火車票都買好了,可我卻去不成了……”“不要急,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養病。等病好了,還愁沒有工作干嗎?”周安慰說。不幸,四天之後,梅蘭芳因病去世了。他為中國人民創造的藝術精品永遠是民族的瑰寶。
梅蘭芳是我國著名京劇演員。京劇又是我國戲曲藝術中最有代表性的劇種。梅蘭芳從小學戲,靠勤學苦練和勇於實踐,很早就成了名,被評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他不但藝術精湛,而且有愛國思想,立志要把京劇介紹給外國,在世界上宣傳中國傳統藝術。
1919年以後,梅蘭芳先後到日本、美國、蘇聯等國家訪問並演出。他以精採的表演和東方人的氣質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受到熱烈歡迎。許多外國人第一次見到中國戲曲的表演,非常新奇。著名電影大師卓別林,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和梅蘭芳會面,結成好友,對中國戲曲給予很高評價。國外有些人還把中國戲曲藝術和歐洲戲劇兩個流派稱為世界戲劇三大體系。梅蘭芳為中國戲曲走向世界做出了傑出貢獻。
1937年,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梅蘭芳受到了日本人的監視。日本人要求這位世界馳名的中國演員出來演出,好美化他們的侵略行為。梅蘭芳拒絕了。他為了表示自己的態度,留起了胡須。因為他是旦角演員,留鬍子意味著將不再登台表演。為了祖國的榮譽,他寧願割捨了藝術生命。這一愛國行為,受到了普遍贊揚,為中國人爭了氣。
⑨ 成家立業是什麼意思
詞語成家立業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它的讀音,意思,詞性,近反義詞,英文翻譯以及造句吧。這樣相信你能更好的理解這個詞語。
成家立業是什麼意思
【拼音】:chéng jiā lì yiè
【解釋】:指建立了家庭並有了一定的職業或成就了某項事業。
【出自】:宋·吳自牧《夢梁錄·恤貧濟老》:“杭城富室納鋒核多是外郡寓之人……四方百貨,不趾而集,自此成家立業者眾矣。”
【示例】: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三回:“原來廉錦楓曾祖向居嶺南,因避南北朝之亂,逃至海外,就在君子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指結婚組建家庭並建立事業
【褒貶】:褒義詞
【英語】:marry and settle down;range oneself;be married, have a job and establish a competency;get married and start one's career ;
成家立業的近義詞
安家立業家成業就
成家立業的反義詞
傾家盪產創業興家無家無室孤家寡人
成家立業造句
多年不見,初中同學小明已經成家立業了。
他已經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可還是整天和一些地痞流氓們瞎混日子。
同學聚會上,大家都訴說自己的經歷,有的成家立業,有的創業打拚,還有的仍然在進修學業。
瞠目結舌是什麼意思
【拼音】:chēng mù jié shé
【解釋】:瞠:瞪著眼睛;結舌:舌頭不能轉動,指因理屈、害怕或激烈而說不出話來。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窘困或驚呆的樣子。
【出自】: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梨花》:“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示例】:鄒韜奮《經歷》:“他問每個同學的時候,別的同學也不得不傾耳靜聽,注意前後情節的線索,否則突然問到,便不免~,不知所答。”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補語;用於書面語
【褒貶】:中性詞
【英語】:be struck mb;be mb-founded;be wide-eyed and not make a sound;
成語辨析
【正音】:“瞠”字不能能讀作“táng”。
【辯形】:“瞠”字不能能寫作“膛”。
瞠目結舌的近義詞
瞠目咋舌瞠目擠舌目瞪口呆面面相覷張口結舌心驚肉跳
瞠目結舌的反義詞
處變不驚處之泰然怡基正然自得談笑自若從容不迫
瞠目結舌造句
眼前的場景,令洞掘我們膛目結舌,說不出話來。
平時表現平平的小明同學,這次運動會上竟能有如此發揮,真令大家瞠目結舌。
他既緊張又怯場,口試時被問得瞠目結舌,無詞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