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聊齋志異原著共有多少篇 各是什麼
500篇,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愛情故事,占據著全書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這類名篇有《蓮香》《小謝》《連城》《宦娘》《鴉頭》等。
二、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作為科舉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齡在這方面很有發言權,《葉生》《司文郎》《於去惡》《王子安》等都是這類名篇。
三、揭露統治階級的殘暴和對人民的壓迫,極具社會意義,如《席方平》《促織》《夢狼》《梅女》等。
主要名篇:
1、蓮香
講述了狐仙蓮香和鬼女李氏與書生桑子明的愛情故事。起初蓮香與桑生歡好,然後李氏乘蓮香不來時來會桑生,後桑生身體每況愈下,蓮香與李氏相互猜疑,後來蓮香醫好了,桑生並讓李氏認識到自己與桑生在一起會有損他的健康。
李氏傷心離開並轉世到剛死的燕兒身上,桑生娶了燕兒後不久,蓮香產下一子狐兒並死去,十四年後轉世又跟李氏和桑生在一起了。
2、考城隍
這篇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宋先生在去世後由神差邀請,考上城隍;但是宋先生以孝敬母親為由,懇求在母親百年之後再赴任;他孝敬母親的心情感動了神仙,准許他還魂為母親盡孝。
3、陸判
詳細的描述了朱爾旦和陸判之間的友誼故事。朱爾旦平時因為比較遲鈍,眾人就哄他去背誰見到都害怕的陸判,沒想到這一背,就給他的人生帶來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和他成為好朋友後,他們經常聚在一起。
陸判酒量豪爽,而且談吐不凡,他認為朱爾旦心竅堵塞,作文不快,就為他挑選了一顆好的心臟,果然就得了兩個第一。朱爾旦因為灰心仕途,就對判官請求,讓為妻子換一個美人首。陸判二話沒說,找了一個機會就幫朱爾旦妻子換了一個漂亮的頭顱。
朱爾旦死後在陰間當了官,經常來到家裡教養兒子。後來他贈送了兒子一把佩刀,囑咐他當個好官,並將這把佩刀世代相傳。
4、夢狼
選自《聊齋志異》第八卷第十一篇。白老漢思念在外地做官的兒子,但卻驚愕地夢見兒子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環視四周,白骨如山。更有甚至,兒子竟然想以死屍招待老爸。原來兒子因為官不仁,早已變成惡狼。故事驚悚至極,深刻地諷刺當時歲月貪官如狼似虎的社會現實。
5、梅女
一個名叫封雲亭的人,外出時住到一個房子里,看到牆上有女人的影子,皺著眉頭,伸著舌頭,脖子上套著繩索,是弔死鬼。這弔死鬼大白天從牆上走下來,請求封雲亭把房梁燒掉,那樣她就可以在泉下得到安寧。
Ⅱ 《聊齋志異》一共有多少個故事
《聊齋志異》在中國影視劇上,是除了《西遊記》等四大名著,還原次數最多的一部書,這部書雖然是描寫古代封建迷信的鬼神妖魔之間的故事,但是每個故事卻傳遞了一些或愛情的美好、或來自於現實社會與鬼怪相碰撞的優良品質,雖然蒲松齡看似是創造了一個鬼故事集合,但其實,它展現的東西是非常積極正面的,雖然其中也有抨擊清朝時期的一些混亂政治,但它多是與美麗愛情相關的,全書的內容也很豐富,一共是有491篇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說。
其實,在《聊齋志異》中,表達的多是美好,而拷問的往往都是人性,有些鬼有些妖雖然長相醜陋,但心卻比人還要善良,而很多人看似道貌岸然,實則內心歹毒,比鬼還要可怕,很多人的心連鬼都不如,也是很可悲。
Ⅲ 聊齋志異系列都有什麼故事啊
第一類是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故事。這類故事在《聊齋志異》里為數最多,也是最能引起讀者的興趣的,如《嬰寧》、《青鳳》、《連瑣》、《連城》、《魯公女》等。此類故事情節大多為富有才情的書生或公子在打發孤獨寂寞的讀書生活過程中,偶遇由鬼怪狐妖幻化成的美貌女子。兩人一見鍾情後,由於各種原因又暫時分別,此後歷經磨難,有情人終成眷屬。有學者指出,聯系蒲松齡的個人生活情況,有理由認為這正是由他自身孤獨寂寞的際遇而生發的幻想。蒲松齡大半生都是離妻別子,孤身一人在縉紳之家坐館教書。他在長期寂寞孤苦的獨身生活中產生了希求艷遇的幻想。然而他的這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他便假借鬼狐故事聊以自慰。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故事雖然在情節上大致相仿,但塑造的人物形象卻各有千秋。嬰寧天真無邪,青鳳溫柔羞澀,連瑣才華出眾……均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們一般都是鬼狐仙怪,卻無妖鬼之氣,而是「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在她們身上寄予了作者對於理想女性和理想愛情的嚮往。她們不外乎都是才貌雙全,溫柔良善,堅貞而痴情,具有女子優良的品行。她們選擇愛人,也不以身世門第論高低,而是重在以才德取人。最重要的是,她們能夠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作自我犧牲,沖破現實的層層阻隔,最終和愛人團圓。
第二類是人與人或非人之間的友情故事。友情故事也是蒲松齡看重的一部分,如《葉生》、《田七郎》、《嬌娜》、《蛇人》等。第二類故事無論在風格上還是內容上都各有不同。《葉生》在很多學者看來是一篇作者感懷身世的自況之作。同時,這個故事也講述了葉生報答知遇之恩的故事。《田七郎》報的不是知己的知遇之恩,卻是朋友的扶助之義。《嬌娜》故事中盡管也有愛情故事,但是友情故事也是一條主線。這是一種有別於同性情誼又異於夫妻情愛的男女之間的友誼。而《蛇人》則是人與蛇、蛇與蛇之間的友情,以人與蛇、蛇與蛇之間的深厚情誼來反襯出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第三類故事是不滿黑暗社會現實的反抗故事。這類故事雖然多寫鬼怪狐妖,但實是藉此來反映廣闊的社會內容。它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抨擊朝廷腐敗黑暗,豪強仗勢欺人,民冤深重而不得伸,最後只能採取極端手段或是藉助鬼狐仙怪的法力或是以犧牲復仇者生命為代價,才使善惡得果報,如《席方平》、《夢狼》、《紅玉》、《商三娘》等。《席方平》寫了席父得罪了富豪羊某,羊某死後買通陰間官吏,將席父掠至陰間。席方平赴陰間為父伸冤,連告三級,均以失敗告終。原來冥間官吏早已被買通,他們貪贓枉法、狼狽為奸,毒打含冤未白的席方平。雖講的是陰間的故事,但是影射當世之意相當明顯。《夢狼》則深刻揭示了當時官員冷酷兇殘的虎狼本相。而《紅玉》講述了一個叫紅玉的狐女幫助自己愛人懲罰惡人的故事。至於《商三娘》則更為慘烈,是一個弱質女流為了復仇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故事。二是揭露科舉弊端和科場腐敗,也表達了科舉失意的無奈和不平,如《司文郎》、《賈奉雉》、《王子安》、《續黃粱》等。此類故事多以諷刺的手法來表現。《司文郎》、《賈奉雉》均以戲謔的方式諷刺主考官昏聵無能。而《王子安》、《續黃粱》等則展露了屢試不第的讀書人,連在夢中及第都不得的可悲可憐,最後也許只能像《羅剎海市》中所說「顯榮富貴,當於蜃樓海市中求之耳」。
《畫皮》講述了厲鬼披上人皮偽裝成為美婦來吃人的故事。國家博物館藏。
第四類是諷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訓誡故事,如《嶗山道士》、《畫皮》、《罵鴨》、《雨錢》等。此類故事教育訓誡的意味很濃,但是總體看來卻不流於僵化的說教,而是寓庄於諧、發人深省。《嶗山道士》嘲笑了一些人得了一點小利便貪得無厭、有恃無恐,變本加厲以至「觸硬壁而顛蹶不止」的丑態。《畫皮》則諷刺了因貪圖美色而是非不明、忠奸不辨的愚人。
Ⅳ 聊齋志異一共有多少個故事
1、新聊齋志異有六個故事。
故事名稱及主要飾演演員:分別為《畫皮》(曾黎、江華主演)、《小翠》(林志穎、李冰冰主演)、《痴心靈雀》又名阿寶(袁弘、楊丞琳主演)、《陸判》(黃曉明、胡可主演)、《小謝》(TAE、唐寧、霍思燕主演)、《小倩》(胡歌、楊冪主演)。
2、主要劇情:
《畫皮》:這是一個關於女鬼復仇的故事:梅三娘與陳楚慧同為心愛的人害死,在丈夫王安旭與明霞公主成親當晚,兩人變成厲鬼前來索命。
《小翠》:靈狐報恩,嬉鬧中化解危機,痴兒巧婦,每天製造歡樂笑聲。狐女小翠之母為報答恩人王源智,將小翠嫁給王源智又痴又傻的兒子王元豐,演繹出一個有趣、好玩的故事。
《痴心靈雀》: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講述痴心名士孫子楚(袁弘飾)愛慕才女阿寶(楊丞琳飾),化身靈雀傳達愛意,終於如願以償的故事。左手有六根指頭的獸醫孫子楚醫好了趙家小姐阿寶的鸚鵡,與阿寶一見鍾情。
阿寶拒絕惡少柴少安的求親,惡少找人給阿寶施咒使其得了「失憶症」,視子楚為陌路。子楚每天以真情打動阿寶,卻被害身亡;阿寶殉情,閻王讓他們重返人間。最終子楚考到功名,有情人終成眷屬。
《小謝》:TAE飾演的書生陶望三住進了一個鬼宅,碰到了霍思燕飾演的秋容、香港演員唐寧飾演的小謝等一幫女鬼,幾經驚嚇後卻和她們成為了朋友。這些女鬼幫陶望三在招親大會上打敗了文武狀元,眼看陶望三就可以娶到富家小姐了,可小謝愛上了陶望三。
《小倩》:聶小倩要勾引寧采臣的魂魄,不知不覺間卻成了愛情的俘虜,但千年樹妖不會讓他們輕易逃掉。
《陸判》:換頭風波,書生上天下地狀告冥官,討取公道。胡可飾演的小曼與黃曉明飾演的書生兼醫生白揚展開了一段生死戀,即使小曼死了變成鬼,白揚也要追入地府去與之相會。
(4)聊齋一二三部分別有哪些故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新聊齋志異》根據蒲松齡作品《聊齋》改編而成。該劇製片人裘立新表示,與忠實於原著的老版比較,新版最關鍵的是讓觀眾通過看故事而明白道理。
蒲松齡創作《聊齋志異》,是希望透過詭異荒誕的情節故事,刻畫人性淪亡,從而令人反思。《新聊齋志異》的構思也是如此,希望透過緊湊的劇情、輕松睿智的演繹手法,令觀眾得到娛樂之餘,能夠反思一下有點遺忘的道德價值觀念 。
Ⅳ 電視劇《聊齋》系列有哪些故事,《聊齋》一、二、三分別列出來。
聊齋早橘清一小翠、小倩、陸判、畫皮、小謝秋容、阿寶
聊齋二嬰寧、義犬、羅剎海市、粉蝶、胭脂、蓮香
聊齋三陸前畫壁、白秋練、公孫伍或九娘、庚娘、梅女、江城
Ⅵ 聊齋志異全集 講了幾個什麼故事
卷一
考城隍 耳中人 屍變 噴水⑴ 瞳人語 畫壁
山魈 咬鬼 捉狐 蕎中怪 宅妖 王六郎
偷桃 種梨 勞山道士 長清僧 蛇人 斫蟒
真定女 犬奸 雹神 狐嫁女 嬌娜 僧孽 妖術
野狗 三生 狐入瓶 蛇癖 鬼哭 焦螟
葉生 四十千 成仙 新郎 靈官 王蘭
鷹虎神 王成 青鳳 畫皮 賈兒
卷二
金世成 董生 齕石 獵婆龍 某公⑵ 廟鬼 陸判
嬰寧 聶小倩 義鼠 小官人 地震 海公子 丁前溪
張老相公 水莽草 造畜 鳳陽士人 耿十八
珠兒 胡四姐 祝翁 快刀⑶ 狐聯
俠女 酒友 蓮香 阿寶 九山王 遵化署狐
張誠 汾州狐 巧娘 吳令 口技
灘水狐 紅玉 龍 林四娘
卷三
江中⑷ 魯公女 道士 胡氏 戲術 閻羅 丐僧
伏狐 蘇仙 李伯言 黃九郎 金陵女子
湯公 連瑣 單道士 白於玉 夜叉國
小髻 泥鬼 西僧 老饕 連城 霍生 汪士秀
商三官 於江 小二 庚娘 宮夢弼 鴝鵒
劉海石 諭鬼 犬燈 狐妾 雷曹 賭符 阿霞
毛狐 翩翩 黑獸 番僧 李司鑒 五羖大夫 夢別 蟄龍
卷四
余德 楊千總 瓜異 青梅 羅剎海市 田七郎
公孫九娘 促織 保住 蛙曲 庫官 土地夫人
狐諧 姊妹易嫁 續黃粱 辛十四娘 雙燈 胡相公
秀才驅怪 柳秀才 念秧 水災 諸城某甲
酆都御史 產龍 龍無目 龍取水 雨錢
妾杖擊賊 小獵犬 棋鬼 白蓮教 蹇償債 頭滾
鬼作筵 鼠戲 泥書生 寒月芙蕖 酒狂 捉鬼射狐⑸
卷五
陽武侯 趙城虎 螳螂捕蛇 武技 小人 秦生
鴉頭 酒蟲 木雕人⑹ 封三娘 狐夢 布客
農人⑺ 章阿端 餺飥媼 金永年 花姑子 武孝廉
西湖主 孝子 獅子 閻王 土偶 長治女子
義犬 鄱陽神 伍秋月 蓮花公主 綠衣女 黎氏
荷花三娘子 罵鴨 柳氏子 上仙 侯靜山 錢流
郭生 金生色 彭海秋 堪輿 竇氏 梁彥 龍肉
卷六
潞令 馬介甫⑻ 魁星 厙將軍 美人首 絳妃
河間生 雲翠仙 跳神 大力將軍 白蓮教 顏氏
杜翁 小謝⑼ 縊鬼 吳門畫工 林氏 胡大姑
細侯 狼 劉亮采 蕙芳 蕭七 亂離 豢蛇 菱角
餓鬼 考弊司 閻羅 大人 向杲 董公子 周三
鴿異 聶政 冷生 狐懲淫 山市 江城
孫生 八大王 鐵布衫法 山神 雷公 戲縊
卷七
羅祖 劉姓 邵九娘 鞏仙 二商 沂水秀才
梅女 郭秀才 死僧 阿英 橘樹 牛成章
青娥 鏡聽 牛癀 金姑夫 仙人島 閻羅薨
顛道人 胡四娘 僧術 柳生 冤獄 鬼令
甄後 宦娘 阿綉 小翠 金和尚 商婦
祿數 閻羅宴 役鬼 龍戲蛛 鬼津 細柳
楊疤眼 梓潼令 赤字
卷八
畫馬 局詐 三朝元老 鍾生 鬼妻 夢狼
象 負屍 紫花和尚 嫦娥 鞠樂如 褚生
盜戶 鴻 霍女 司文郎 丑狐 呂無病
崔猛 化男 禽俠 詩讞 鹿銜草 小棺 邢子儀
李生 陸押官 蔣太史 邵士梅 顧生 陳錫九
放蝶⑽ 男生子 黃將軍 醫術 藏虱 夜明
夏雪 周克昌 某乙 錢卜巫 姚安 採薇翁
卷九
邵臨淄 於去惡 狂生 鳳仙 佟客 愛奴
小梅 於中丞 績女 抽腸 張鴻漸 太醫
王子安 農婦 金陵乙 郭安 折獄 義犬
楊大洪 查牙山洞 安期島 雲蘿公主
鳥語 天宮 喬女 劉夫人 王司馬 澄俗
遼陽軍 邑人 單父宰 孫必振 研石⑾ 大鼠
武夷 岳神 張不量 皂隸 牛飛 刁姓
紅毛氈 富翁 張貢士 元寶 牧豎 沅俗
葯僧 蛤 陵縣狐
卷十
王貨郎 罷龍⑿ 真生 布商 彭二掙 何仙
神女 湘裙 三生 長亭 席方平
素秋 賈奉雉 胭脂 阿纖 瑞雲 仇大娘
曹操冢 龍飛相公 珊瑚 五通 申氏 恆娘
葛巾
卷十一
馮木匠 黃英 書痴 齊天大聖 青蛙神 任秀
晚霞 白秋練 王者 陳雲犧 司札吏 司訓
織成 竹青 段氏 狐女 張氏婦 於子游
汪可受 王大 樂仲 香玉 三仙 鬼隸
王十 大男 韋公子 石清虛 曾友於 嘉平公子
某甲 大蠍 外國人 拆樓人 牛犢 蚰蜓
男妾 黑鬼 衢州三怪
卷十二
二班 博興女 鳥使 苗生 毛大福 浙東生
土化兔 雹神 乩仙 蠍客 李八缸 周生
老龍船戶 鴞鳥 古瓶 元少先生 青城婦
杜小雷 車夫 薛慰娘 田子成 王桂庵 寄生附⒀
褚遂良 劉全 姬生 果報 韓方 紉針
桓侯 粉蝶 李檀斯 錦瑟 太原獄 新鄭訟
李象先 房文淑 秦檜 一員官 公孫夏
Ⅶ 蒲松齡《聊齋志異》有多少個故事
《聊齋志異》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以下是《聊齋志異》中十個比較經典的故事。
1、《阿寶》這個故事沒有什麼妖鬼,但有傳奇的地方,孫子楚被捉弄對阿寶一見鍾情,但孫子楚不改初衷,離奇的連番靈魂出竅,一次魂魄卻跟著阿寶到了她家裡。
第二次孫子楚的魂魄變成鸚鵡飛到阿寶家,開口說話,阿寶終於為孫子楚的真情感動,決定嫁給他,最後還上演一出死而復生的橋段才成就美滿結局。
2、《辛旁納十四娘》辛十四娘雖為狐女,但非常寫實,前面她對馮生的追求一直小心翼翼,提出種種要求和規勸,可她守護愛情的結果卻簡悄非常令人感慨,與其說馮子平是落入旁人的圈套,不如說仍舊性格決定命運。
辛十四娘其實是以一個凡人女子的心態經營婚姻卻勞而無功,寫出人間現實婚姻一種極為真實的狀態。辛十四娘付出巨大代價,雖然換回馮子平性命,但他最終是與另一個女人相守下去,馮生對辛十四娘的感念算是僅有的安慰而已。
3、《錦瑟》這是寫陰間地府的故事,本書講述的是落魄書生王生因考試不中被夫人「勸說」自盡,死後與地府娘娘錦瑟相知、相戀、相許的故事。同時也是對陽間人世的一個比照,很有特色。錦瑟,顯然是借著名大詩人李商隱的名作,寓意地府仙子苦守陰間耗費青春年華的那種外冷內熱的心境。
4、《喬女》故事基本沒有神怪詭異的內容,只在結局喬女死後有一小段顯靈的情節,卻把中國古時一段普通人家人生滄桑刻畫的淋漓盡致,這就是藝術的動人魅力,也體現了蒲松齡傑出的創作功力。
5、《聶小倩》這篇小說著重描繪了孤弱少女聶小倩,在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尖銳復雜的斗爭中,跳出了專以害人為生的火炕,掙脫了惡勢力的控制,走向了知恩向善、悔過自新的人間正道。
6、 《雲翠仙》是《聊齋》故事中少有的男女最後反目的一個。雲翠仙與梁有才的結合本屬於極為牽強,雲翠仙基本是為了遵從母命。梁有才忘卻身份,將貨郎擔給了朋友,自己過起公子哥生活,引起地痞無賴嫉妒,哄他入局。梁有才在好賭的歪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到了賣妻的地步。
7、《阿綉》整個故事略帶喜劇色彩,只是最後部分狐仙變作阿綉來到劉子固家中戲弄他們,狐仙要變為阿綉是因為她們本來前世就是姐妹,此後狐仙時常來劉家竄門,盡管狐仙一直看顧劉家,但家中上下為此頗為驚懼。
但最終是一番善良美好的意願撮合了阿綉和劉子固。而劉子固和阿綉也真把狐仙視作家人知己。
8、《陸判》朱爾旦和朋友去參加聚會時,專門走小路捷徑,遇見判官處理鬼神的景象,陸判替朱爾旦剖胸換心,朱爾旦果真變得才華橫溢,高中魁首,虛榮心開始泛濫,他又想為其妻王氏割頭換貌。
陸判其實問過朱爾旦當真要換,陸判用判官筆割掉朱爾旦妻子腦袋的一幕真的頗有驚悚效果。哪知換上美貌小姐頭顱的妻子一覺醒來不認朱爾旦,家裡鬧得不可收拾,還引來街談巷議。這樣一個悲喜交集的故事。
9、《畫皮》講的是一個面目猙獰攔啟渣的惡鬼,披上用彩筆繪畫的人皮,裝扮成一個令人心愛的美女,耍弄各種欺騙手段,以達到裂人腹、掏人心的目的。後來,惡鬼被一個道士識破,在木劍的逐擊之下,逼得他最終脫去「畫皮」,露出本相,而被一劍除掉。
10、 《司文郎》這是《聊齋》中少數沒有女主角的故事,也是針對封建科舉比較尖銳的一個範本。大部分時候看不出宋生其實是已死的可憐文人,而王平子則是一個潛心好學的普通書生,與宋生一見如故。
這個故事大體還是比較樂觀的,盡管人間充滿了餘杭生和考官這樣的平庸之輩,但王平子能夠結交知己宋生,而宋生能成為梓潼府司文郎(梓潼府是民間文曲星的故里),還是有光明的希望。
Ⅷ 誰知道完整的《聊齋志異》裡面的全部故事目錄
卷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 瞳人語 ,畫壁 ,山魈 , 咬鬼, 捉狐,蕎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丐仙,僧孽,鬼哭,蛇癖,廟鬼,義鼠,地震,豬婆龍,陝右某公, 好快刀 ,江中鬼 ,戲術,蟄龍 ,小髻 ,金永年,夏雪,美人首,車夫,楊疤眼,鼠戲。
卷二:
嶗山道士,長清僧,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王公筠蒼···),狐嫁女,嬌娜,妖術,野狗, 三生(劉孝廉···), 狐入瓶,真定女,焦螟,葉生,四十千,成仙,新郎,靈官,王蘭,王成,夢別,李公,鄱陽神,罵鴨,柳氏子。
卷三:
青鳳,畫皮,賈兒,董生,齕石,陸判,嬰寧,聶小倩,海公子,丁前溪, 張老相公,水莽草 ,造畜,頭滾,侯靜山,錢流,龍肉,魁星,潞令,山神。
卷四:
鳳陽士人,耿十八,珠兒,小官人,胡四姐,祝翁,俠女,酒友,蓮香, 阿寶,九山王 ,遵化署狐,張誠,跳神,鐵布衫法,吳門畫工,豢蛇,化男。
卷五:
汾州狐,巧娘,吳令,口技,狐聯,濰水狐,紅玉,林四娘,魯公女,道士,胡氏,丐僧,伏狐 蘇仙,李伯言,黃九郎 ,金陵女子,湯公,閻羅(萊蕪秀才···),厙將軍,雷公,戲縊 ,死僧 , 赤字 ,梓潼令,鬼津,祿數,鬼令,禽俠,負屍。
卷六:
連瑣, 單道士,白於玉,夜叉國,西僧,老饕,連城,霍生,汪士秀,商三官,於江,小二,庚娘,宮夢弼,泥鬼。
卷七:
鴝鵒,劉海石,諭鬼,犬燈,番僧,狐妾,雷曹,賭符,阿霞,李司鑒,毛狐,翩翩,黑獸,余德,青梅,羅剎海市,紫花和尚,鞠樂如,盜戶,某乙。
卷八:
田七郎,保住,公孫九娘,促織,柳秀才,水災,諸城某甲,庫官,酆都御史,狐諧,雨錢,妾杖擊賊,秀才驅怪,姊妹易嫁,續黃粱,小獵犬,棋鬼,辛十四娘,男生子。
卷九:
白蓮教(白蓮教某···),雙燈,蹇償債,鬼作筵,胡相公,念秧,泥書生,土地夫人,寒月芙蕖, 酒狂,陽武侯,趙城虎,武技,小人,秦生,鴉頭,封三娘,狐夢。
卷十:
布客,農人驅狐,章阿端,花姑子,武孝廉,西湖主,孝子,閻王(閻羅王),土偶,長治女子,義犬(潞安某甲···),伍秋月,蓮花公主,綠衣女,黎氏,荷花三娘子,採薇翁,鹿銜草, 小棺,李生,蔣太史,澄俗。
(8)聊齋一二三部分別有哪些故事擴展閱讀: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
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
《聊齋志異》,清朝蒲松齡編著的短篇文言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歷時30多年完成的著作。「聊齋」是他的書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指在聊齋中記述奇異的故事。
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在文學史上,它是一部著名短篇小說集。
全書共491篇,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仙、鬼妖、人獸,以此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系,反映了17世紀的中國的社會面貌。青年作家賈飛曾評價,現當代所有奇幻、玄幻、鬼故事所用的套路和手法,都是蒲松齡用剩下來的,其《聊齋志異》堪稱這些小說類作者的鼻祖。
《促織》寫明朝宣德皇帝好玩促織(蟋蟀),責令地方上每年給他進貢,致使促織也成了可居的奇貨,「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華陽縣有位叫成名的人,因為交不出應征的促織,被打得「兩股間濃血流離」。
受女巫的指引,成名好不容易捉到一隻促織,卻又被小兒子不慎弄死了,小兒子因為害怕父親責怪,竟投井自殺。後來,兒子的靈魂化成一隻促織,能征善戰,,成名因此受到了賞賜,成了秀才,還發了大財。
一隻蟋蟀,竟然決定了人的生死!這是血淚的控訴,也是絕妙的諷刺。
這種反映社會黑暗,抨擊封建統治階級壓迫、殘害人民的作品,還有《紅玉》《夢狼》《竇氏》等。
《青娥》寫霍桓對青娥一見鍾情,卻無法與之相會,後從一個道士那裡得到了一把斫石如泥的小鏟,挖開牆壁,與青娥相見,並贏得了青娥的愛情。但這種愛情又受到女方家庭的阻撓,幾經周折,才在縣令的幫助下成了親。
幾年之後,青娥又被父親招到深山。霍桓找到山裡,用那把小鏟奮力「鑿石攻進,且攻且罵」,終於把青娥接到家裡。
這個故事歌頌了這些青年男女之間純真的愛情,譴責了阻撓、破壞這種愛情的封建勢力,表現了自己美好的理想。
《聊齋志異》中,這種描寫理想愛情的故事很多,如《嬰寧》《青鳳》《阿綉》《連城》《鴉頭》等。
《司文郎》寫了一個有特異功能的瞎眼和尚,只要在他面前把一篇八股文燒掉,他用鼻子嗅一嗅,就能立刻說出文章的好壞。書生王平子虛心好學,受過高人指點;餘杭生則慣好吹牛,對寫文章一竅不通。倆人一起來向瞎眼和尚請教。
和尚嗅過王平子的文章後說:「君初法大家,雖未逼真,亦近似矣。」又嗅餘杭生的文章,嗅一篇便「咳逆數聲」,連呼「勿再投矣」!
可是應試的結果卻是王平子落第,餘杭生高中。和尚感嘆地說:「仆雖盲於目,而不盲於鼻,簾中人並鼻盲矣。」這是多麼辛辣的諷刺!
這種揭露科舉制度的腐敗和弊端,控訴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毒害的作品,還有《葉生》《於去惡》《考弊司》《賈奉雉》《王子安》等。
《席方平》中,席方平在冥司告狀的過程中受到嚴刑拷打,城隍、郡司又許以千金,他均不為所動。到了冥王那裡,又受笞刑,他喊道:「受笞允當,誰叫我無錢耶!」冥王又把他放在火床上,「骨肉焦黑,苦不得死」。
冥王問他:「敢再訟乎?」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必訟!」冥王又命令把他鋸成兩半。雖是「痛不可禁」,他卻「忍而不號」。
他的這種精神使得行刑的小鬼也不由地發出「壯哉此漢」的贊嘆。冥王沒有辦法,只好又來軟的,叫他回到陽間,答應讓他發財,給他增壽,並當場把這些寫在生死簿上。但他毫不動心,終於在二郎神那裡告了一狀,取得了最後勝利。
這種歌頌被壓迫人民對惡勢力的抗爭的作品,還有《商三官》《向杲》等。
《勞山道士》寫一個慕道的王生往勞山拜師學道,卻又受不了山中艱苦的勞動生活,終於半途而廢。
臨行前,他請老師教給他穿牆之術,老師答應了他的請求,並告訴他,法術不能亂用,否則就不靈了。他回到家裡,卻馬上向妻子吹噓自己的本領。妻子不信,他便當場試驗,結果一頭撞在牆上,額頭上鼓起一個大包。作者在篇末說:
「聞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為王生者,正復不少。」
顯然,作者寫這篇小說的目的,就是要諷刺王生這一類喜高名、好賣弄,卻又不願付出艱苦的勞動去學一點真本事的人。
這類故事總結了生活中的經驗教訓,教育人要誠實、樂於助人、吃苦耐勞、知過能改等等,帶有道德訓誡意義。還有《種梨》《畫皮》《瞳人語》《狼》等。
蒲先生真是個會講故事的人。他講的故事扣人心弦,引人入勝,讓人讀之,欲罷不能。
比如《西湖主》講書生陳弼教一個偶然的機會救了一個豬婆龍,後在洞庭湖遇風翻船,流落到個小島上。原來被他救的豬婆龍正是洞庭湖君的妃子,恰巧住在這里。相遇之後,,妃子把女兒嫁給他,他因此得以發財成仙。
這個故事並不復雜,可是到了作者筆下,卻寫得起伏跌宕,一波三折。陳弼教誤入園亭的一段尤其精采。
陳弼教在島上誤入王妃園亭,偷看了打鞦韆的公主,一見鍾情。後在鞦韆架下拾到公主的紅巾,遂題詩一首。一會兒,一個侍女來尋紅巾,見紅巾已被玷染,大吃一驚,告訴他:竊窺宮儀,又玷染紅巾,其罪當死。
看到這里,讀者不能不為陳弼教的安危擔心。
過了許久,侍女又來告訴他:公主並不生氣,看來求生有望。讀者也隨之鬆了一口氣。後來,公主又派人接連給他送來飲食,讀者又鬆了一口氣。
不想,就在問題趨於解決的時候,又掀起一重大波瀾: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王妃,王妃十分生氣,「大罵狂傖」。氣氛一下子又緊張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有幾個人拿著繩索來捉他。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就在這時,事情卻發生了戲劇性變化:當年跟隨王妃的婢女認出了陳弼教,報告了王妃,於是他一下子由階下囚變成了座上客,還真的與公主結了婚!
沒有好的語言,再好的故事也食之無味。《聊齋志異》用文言寫成,一方面繼承了文言文精煉、含蓄的優點,一方面又大量吸收民間口語,兼有生活化的長處,語言准確精練而又生動傳神。
如《紅玉》寫馮相如與狐女紅玉初次見面時的情景:
「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見東鄰女自牆上來窺。視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來亦不去。固請之,乃梯而過。」
短短的幾句話便把整個過程交待得清清楚楚。「視之」「近之」「招以手」「固請之」幾句寫馮相如,「美」「微笑」「不來亦不去」寫紅玉,文字簡練到無法再簡練的程度,內容卻十分豐富,不僅寫出了兩個人的動作、神態,而且准確地傳達出雙方微妙的心理變化。
人教版語文教材選了《狼》這個故事,你還記得對那隻狡猾的狼的描寫嗎?「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多麼生動傳神!
郭沫若評價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老舍評價說:「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法國漢學家克羅德·羅阿說:「《聊齋志異》是世界上最美的寓言。」
這都是對《聊齋志異》的高度贊頌。當然,受時代所限,《聊齋志異》在進步的思想內容中也夾雜著一些落後的成分,如封建倫理道德觀念,鬼神迷信和因果報應思想,追求功名利祿的庸俗傾向等,對某些低級趣味的故事也津津樂道等等,這是我們閱讀時應注意分析批判的。
Ⅸ 聊齋志異有哪些故事怎樣分類
從題材內容來看,《聊齋志異》中的作品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第一類,是反映社會黑暗,揭露和抨擊封建統治階級壓迫、殘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織》、《紅玉》、《夢狼》、《梅女》、《續黃粱》、《竇氏》等;
第二類,是反對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禮教,歌頌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和爭取自由幸福而斗爭的作品,如《嬰寧》、《青鳳》、《阿綉》、《連城》、《青娥》、《鴉頭》、《瑞雲》等;
第三類,是揭露和批判科舉考試制度的腐敗和種種弊端的作品,如《葉生》、《於去惡》、《考弊司》、《賈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
第四類,是歌頌被壓迫人民反抗斗爭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
第五類,總結生活中的經驗教訓,教育人要誠實、樂於助人、吃苦耐勞、知過能改等等,帶有道德訓誡意義的作品,如《種梨》、《畫皮》、《勞山道士》、《瞳人語》、《狼》三則等.
另外:
《聊齋志異》由六個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包括《小倩》、《陸判》、《畫皮》、《小翠》、《阿寶》、《小謝與秋容》,各有不同的特色與風格.
小倩——帶你進入一個奇幻的世界,感受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陸判——換頭風波,書生上天下地狀告冥官,討取公道……
畫皮——這是一個關於女鬼復仇的故事……
阿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愛情上,只要是至情至誠,定能感動佳人,終成美眷……
小翠——靈狐報恩,嬉鬧中化解危機,痴兒巧婦,每天製造歡樂笑聲……
小謝與秋容——書生勇闖鬼屋,巧遇兩只調皮鬼,經歷了多番生死患難,發生了一段浪漫感人的愛情故事……
Ⅹ 聊齋一共有多少個故事
聊齋有兩個版本: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491篇,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聊齋志異》全書將近五百篇,內容豐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愛情故事,占據著全書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這類名篇有《蓮香》《小謝》《連城》《宦娘》《鴉頭》等。
二、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作為科舉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齡在這方面很有發言權,《葉生》《司文郎》《於去惡》《王子安》等都是這類名篇。
三、揭露統治階級的殘暴和對人民的壓迫,極具社會意義,如《席方平》《促織》《夢狼》《梅女》等。
(10)聊齋一二三部分別有哪些故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蒲松齡出生於書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藉助科舉入仕,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他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
據說,蒲松齡曾為了搜集素材,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一個故事代替茶錢。藉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經過整理、加工過後,他都將其收錄到了《聊齋志異》中。
據清人筆記《三借廬筆談》記載:蒲松齡每晨起就在大道邊鋪席於地,並擺設煙茶,坐待過往行人,以搜集奇聞異事。每聽到一事,回家後就加以粉飾潤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齡22歲時開始撰寫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歲的蒲松齡初次將手稿集結成書,名為《聊齋志異》,南高珩作序。
此後屢有增補。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後和康熙四十六年,該書還有少量補作。《聊齋志異》的寫作歷時四十餘年,傾注了蒲松齡大半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