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軾的故事
蘇軾的故事如下:
1、佛印
蘇東坡和黃庭堅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們打面餅吃。二人商量好,這次打餅,不告訴寺中的佛印和尚。過了一會兒,餅熟了,兩人算過數目,先把餅獻到觀音菩薩座前,殷勤下拜,禱告一番。
不料佛印預先已藏在神帳中,趁二人下逗高跪禱告時,伸手偷了兩塊餅。蘇軾拜完之後,起身一看,少了兩塊餅,便又跪下禱告說:「觀音菩薩如此神通,吃了兩塊餅,為何不出來見面?」
2、東坡涼粉
相傳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東坡任鳳翔府簽書判官時,於鳳翔東湖避暑,炎炎夏日無清涼爽口之物下肚,特命人取濱豆研磨成粉,熬製成糊狀,盛入石頭器皿中待其冷卻後,切成條狀,配以鹽醋辣椒等佐料涼拌。
3、東坡肉
蘇軾被貶黃州的時候,有著名的《豬肉頌》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就是著名的東坡肉烹調法了。
4、吟詩赴宴
蘇軾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去科考。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打算戲弄他。蘇軾接邀後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准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並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台請啊!喚銀」六舉人呆若木雞。
5、蘇東坡與茶
蘇軾在《仇池筆記》中介紹了一和指宴種以茶護齒的妙法:「除煩去膩,不可缺茶,然暗中損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出而脾胃不知。
肉在齒間,消縮脫去,不煩挑刺,而齒性便若緣此堅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數日一啜不為害也。此大有理。」蘇東坡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
❷ 關於蘇東坡的故事
分類: 文化/藝術
解析:
蘇東坡的傳說
蘇軾(公元1037—1101年),號東坡,四川眉山人,是我國宋代的著名作家。他具有多方面的文學才能,詩、詞、書、畫、文章都很出色。在他任杭州、揚州等地知府時,能夠體察民情,在救災、治水、清免賦稅等方面做了許多好事,深得當地民眾的好評。
畫扇判案
蘇東坡要到杭州來做刺史(官名,管轄一州的長官)了。這個消息一傳出,刺史衙門前面每天都擠滿了人。老百姓想看一看蘇東坡上任的紅紙告示,聽一聽蘇東坡升堂的三聲號炮……可是,大家伸著脖子盼了好多天,還沒有盼到。
這天,忽然有兩個人,又打又鬧地扭到衙門來,把那堂鼓擂得震天響,呼喊著要告狀。衙役出來吆喝道:「新老爺還沒上任哩,要打官司過兩天再來吧!」那兩個人正在火友蘆頭上,也不管衙役攔阻,硬要闖進衙門里去。這辰光,衙門照壁那邊轉出一頭小毛驢來。毛驢上騎著一個大漢,頭戴方巾,身穿道袍,紫銅色的面孔上長著一臉絡腮鬍子。他一面趕著驢一面說:「讓條路,讓條路!我來遲啦,我來遲啦!」小毛驢穿過人群,一直往衙門里走。衙役趕上去,想揪住毛驢尾巴,但已經來不及了,那人一揚鞭就照直闖進了大堂。
大漢把毛驢拴在廊柱上,信步跨上大堂,在正中的虎座上坐下來。管衙門的二爺見他這副模樣,還當是個瘋子。就跑過去喊好陸帶道:「喂!這是虎座呀,隨便坐上去要殺頭的哩!」
大漢只顧哈哈笑:「哦,有這樣厲害呀!」
管衙門的二爺說;「當然厲害!虎座要帶金印的人才能坐哩。」
「這東西我也有一個。」大漢說著便從袋裡摸出一顆亮閃閃的金印,往案桌上一擱。管衙門的二爺見了,嚇得舌頭吐出三寸長,半天縮不進去——原來他就是新上任的刺史蘇東坡啊!
蘇東坡沒來得及貼告示,也沒來得及放號炮,一進衙門便坐堂,叫衙役放那兩個要告狀的人進來。他一拍驚堂木,問道:「你們兩個叫什麼名字?誰是原告?」
兩個人跪在堂下磕頭。一個說:「我是原告,叫李小乙。」另一個說:「我叫洪阿毛。」。
蘇東坡問:「李小乙,你告洪阿毛什麼狀。」
李小乙回答說:「我幫工打雜積下十兩銀子,早兩個月借給洪阿毛做本錢。我和他原是要好的鄰居,講明不收利息,但我什麼時候要,他就什麼時候還我。如今,我相中了一房媳婦,急等銀子娶親,他非但不還找銀子,還打我哩!」
蘇東坡轉過來問洪阿毛:「你為啥欠債不還,還要打人」
洪河毛急忙磕頭分辯說:「大老爺呀,我是趕時令做小本生意的。借他那十兩銀子,早在立夏前就販成扇子了。沒想今年過了端午節天氣還很涼,人家身上都穿夾袍,誰來買我的扇子呀!這幾天又接連陰雨,扇子放在箱里都霉壞啦。我實在沒有銀子還債,他就罵我,揪我,我一時在火頭上打了他一拳,這可不是存心打的呀!」
蘇東坡在堂上皺皺眉頭,說:「李小乙娶親的事情要緊,拱阿毛悉余應該馬上還他十兩銀子。」
洪阿毛一聽,在堂下叫起苦來:「大老爺呀,我可實在是沒有銀子還債呀!」
蘇東坡在堂上捋捋胡須,說:「洪阿毛做生意賠了本,也實在很為難。李小乙娶親的銀子還得另想辦法。」
李小乙一聽,在堂下喊起屈來:「大老爺呀,我辛辛苦苦積下這十兩銀子可不容易呵!」
蘇東坡笑了笑,說:「你們不用著急,現在洪阿毛馬上回家去拿二十把發霉的摺扇給我,這場官司就算是兩清了。」
洪阿毛高興極了,急忙爬起身,一溜煙奔回家去,拿來二十把白摺扇交給蘇東坡。蘇東坡將摺扇一把一把打開,攤在案桌上,磨濃墨,蘸飽筆,揀那霉印子小點的,畫成松竹梅歲寒三友;挑那霉印於大塊的,畫成山石盆景,工夫不大,二十把摺扇全畫好了。他拿十把摺扇給李小乙,對他說:「你娶親的十兩銀子就在這十把摺扇上了。你把它拿到衙門口去,喊『蘇東坡畫的畫,一兩銀子買一把』,馬上就能賣掉。」他又拿十把摺扇給洪阿毛,對他說:「你也拿它到衙門口去賣,賣得十兩銀子當本錢,去另做生意。」
兩個人接過扇子,心裡似信非信,誰知剛剛跑到衙門口,只喊了兩聲,二十把摺扇就一搶而空了。李小乙和洪阿毛就這樣每人捧著十兩白花花的銀子,歡天喜地地各自回家去了。
詩治野馬
在儋州(在廣東海南島)北部的石馬嶺上,有一塊以蘇東坡名字命名的石頭,叫做「東坡坐石」。坐石中央,隱隱約約可以看見袍痕鞋跡;坐石附近,依稀可見馬蹄的足印。
這是怎麼回事呢?
相傳八九百年前,石馬嶺一帶的農作物經常被糟蹋,人們都以為這是山上野獸作的孽,所以獵人們決定狩獵捕捉。
這天深夜,獵人們等候在荊叢隱處,正感到有點睏倦的時候,只聽見—陣馬群的嘶鳴聲。獵人們立刻循聲追去。可是真怪,追到山頂,馬叫聲一下子稍失了,也不見半隻馬蹄印,這馬群到哪兒去了呢?
天亮以後,只見馬蹄過處,一片片莊稼被糟蹋得不成樣子。
第二天夜裡,獵人們分頭把守,一聽見聲音馬上出擊。同樣地,只聽見馬群飛奔上山,還是不知道馬群到哪兒去了。獵人們開始心灰意冷起來。
這件事傳到了蘇東坡耳中,他想:便民之心不可沒有,利民之事不可不做。於是決定跟獵人上山實地查看一下。
到了現場,蘇東坡顧不得亂石絆腳,荊棘扎人。他沿著一個個若明若暗的馬蹄印循蹤辨影,一直上到山頂。咦,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山頂上果然不見馬蹄痕跡,只有一塊塊石頭,千姿萬態,矗立四周,仔細瞧瞧,卻好象一匹匹石馬。
「好傢伙!」蘇東坡高興極了。獵人個個圍攏過來爭相問道。「怎麼啦?」蘇東坡指點著石像對大家說:「這就是你們要追捕的害民之馬了。」說完,揮筆題詩道。
石馬無蹄出府州,神仙遺下幾千秋。
狂風盪盪毛不動,細雨霏霏汗直流。
芳草滿堆難下口,鋼鞭硬打不回頭。
牧童牽也牽不動,天地為欄夜不收。
山下的父老百姓聞訊,紛紛前來石馬嶺賞詩觀景。此後,石馬嶺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常。一尊尊石馬守在山頭,就象一個個哨兵。石馬嶺一帶的農作物,從此再也不見禽獸來糟蹋了。
蘇東坡詩治野馬的事,傳遍了儋州。男女老幼對蘇東坡的詩文才學誇贊不已。所謂「東坡坐石」,相傳就是蘇東坡題詩時坐過的
❸ 蘇軾的故事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蘇軾的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那麼大家知道蘇軾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屍骨』未寒
蘇東坡被貶黃州後,一居數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正舉杯暢飲間,蘇東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語。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水中。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 原來,這是一副啞聯。
蘇東坡的上聯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聯是:
水流東坡屍(東坡詩)。
東坡吃草
閑來無事,蘇軾去金山寺拜訪佛印大師,沒料到大師不在,一個小沙彌來開門。蘇軾傲聲道:「禿驢何在?!」。小沙彌淡定的一指遠方,答道:「東坡吃草!」
對聯退敵
北宋時期,宋人率招遼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卻引來一遼邦使者,出上聯要宋人答對:三光日月星 。如對出下聯則撤兵議和。此聯看似簡單,實不易對。出句的數字恰與後面的事物相符,而對句所選數字對應事物都會多於三或少於三。恰逢回京述職的蘇軾,大筆一揮,巧妙對上下聯:四詩風雅頌。該對聯妙在「四詩」只有「風雅頌」三個名稱,因為《詩經》中有「大雅」、「小雅」,合稱為「雅」。加之「國風」、「頌詩」共四部分,故《詩經》亦稱「四詩」。對句妙語天成,遼使佩服至極。
三人對必有我師
蘇軾與小妹、黃庭堅一日賞畫,見上面題聯有趣:輕風 細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聯,中間卻各空一字,小妹建議為中間加字成為五言聯句。黃庭堅搶對為:輕風舞細柳 , 淡月隱梅花。小妹則填: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蘇軾略一思索,立即響應,填字使之成為:輕風扶細柳 , 淡月失梅花。縱觀三人對聯,蘇軾最妙:「扶」字不僅寫出風的輕柔和柳的纖弱,,而且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之態,因而更形象生動;「失」字也較「隱」字貼切,既強調了月光的皎,又兼顧梅花的潔,突出了兩者融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貼切。
其人之計
蘇軾摯友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木魚)之下。蘇軾早已聞到魚香,進門不見,想起當日遭黃庭堅詐戲,心裡一轉計上心來,故意說道:「今日來向大師請教,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麼?」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說出下句:積善人家慶有餘。蘇軾撫掌大笑:「既然磬(慶)里有魚(余),那就積點善,拿來共享吧」
巫山河水
一次,蘇軾約其弟蘇轍並佛印大師。三人結伴同游,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關鍵在「無」、「巫」諧音。蘇轍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蘇軾聽了,對弟弟說: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固然不錯,但改作這樣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與蘇轍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勝在對仗更加工穩。
聯氣小妹
久未與友謀面的蘇軾邀黃庭堅來家做客,小妹見兄長親自出門迎接,便出了個上句相戲,句雲: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合為「朋」字。蘇軾知小妹是和自己開玩笑,當即對道:小妹窗前捉半風。「半」對「雙」,「風」對「月」,甚為妥貼。有趣的是,「風」的繁體字「風」,半風即「虱」,意思是說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氣得扭頭就走。
皛飯與毳飯
蘇軾復官後,曾跟黃庭堅亂侃:「我在牢里時,每天吃的是三白飯,照樣很香甜,世間美味不過如此!」。黃庭堅奇問什麼叫三白飯,蘇軾答道:「一撮鹽,一碟生蘿卜,一碗米飯,這就是『三白』。」此事說過蘇軾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黃庭堅請帖,邀蘇軾去他家吃皛(jiǎo)飯。蘇軾欣然應約,並對夫人道:「黃庭堅乃當世學士,讀書甚多,他這皛飯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蘇軾到了地方發現桌上只有鹽、蘿卜、米飯,這才恍然大悟,知道這被黃庭堅戲弄了。又過了幾天,黃庭堅也接到蘇軾請帖,邀他去吃毳(cuì)飯。黃庭堅知道蘇軾要報復,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飯到底是什麼,最終還是去了。蘇軾陪著黃庭堅從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黃庭堅餓得前胸貼後背。實在忍不住催問毳飯呢?蘇軾慢吞吞地答:「鹽也毛(沒,音mǎo, 「沒有」的意思),蘿卜也毛,飯也毛,豈不是『毳』飯?其實你一直在享用著啊。」 黃庭堅驚愕之後,兩人同時大笑。
死了好
到了晚年,蘇軾臨死時,問環伺在床邊的幾個兒子問道:「你們說,死了好不好?!」小兒子神秘的搶答道:「一定很好。」蘇軾奇道:「你怎麼那麼肯定的知道好呢?!」小兒子道:「您想啊,若是不好,那些死去的人還不都回來吧。千百年下來沒一個人回來,可見死了一定很好!」
比方說他為了幫助他的小妹和秦觀的婚事他的妹妹為難秦觀說只有他對的上她的詩句才可以進洞房,詩句是「雙手推開窗前月」當時蘇見秦觀對不上來,然後就給了他一個提示,、把一塊石頭投進了水中,結果秦觀茅塞頓開,對了句「投石擊破水中天」這樣才成就了他們的好事...等等蘇軾的故事有很多很多的.....
蘇黃米蔡,蘇軾的書畫在當時是很多人都想求得的珍品。而蘇軾平時不會隨時送字的,但他有個癖好就是醉酒醒了之後都要寫字畫畫。所以相識之人經常用這種方法得到他的字畫。有位武官對蘇軾的字畫也很有興趣,不過和蘇軾素不相識,無法使用此方法,於是便找來一位和蘇軾相識的文官,說如果能幫忙得到蘇軾的一幅字畫,便以一隻羊腿相換。這位文官答應後便開始寫信給蘇軾,蘇軾是有信必回,這樣來來回回,這位文官便通過蘇軾的回信撈到不少的羊腿。
後來這事不知道為什麼讓蘇軾的弟子,也就是蘇黃米蔡的黃庭堅知道了,他便把這件事告訴了蘇軾。蘇軾當時也沒在意。不過有一會他辦公太忙,忘記了回信。那位文官開始盼,信不來換不到羊腿啊。於是便派了僕人去蘇軾那裡催。蘇軾見了那僕人便拿起筆要回信,突然想到了黃庭堅的話,於是把筆一擱,對那僕人說:「告訴你家大人,本官今天不殺羊!」
吟詩赴宴
蘇軾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去科考。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打算戲弄他。蘇軾接邀後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其餘五人轟聲叫好。「我先來。」年紀較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的'端走了馬肉。「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過來。「關雲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的搶走了骨頭。「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的端起了最後的一樣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准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並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台請啊!「。六舉人呆若木雞。
出人頭地
蘇軾在京城會考時,主審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學名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的時候被蘇軾華麗絕贊的文風所傾倒。為防徇私,那時的考卷均為無記名式。所以歐陽修雖然很想點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此文很像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後評了第二。一直到發榜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蘇軾。在知道真實情況後歐陽修後悔不已,但是蘇軾卻一點計較的意思都沒有,蘇軾的大方氣度和出眾才華讓歐陽修贊嘆不已:「這樣的青年才俊,真是該讓他出榜於人頭地啊(成語出人頭地就是從這兒來的)!」並正式收蘇軾為弟子。
家庭聚會
蘇軾高中榜眼後,蘇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難秦少游而聞名的蘇小妹一家齊聚在花園里慶祝,蘇軾之父蘇洵命題定以「冷、香」兩個字,每人寫兩句詩,要求都會合當時的情景。為起帶頭,蘇老泉緩步度到花池邊,吟道:「水自石邊流出冷,風從花里過來香」。子由站起來摘了瓣馨香臘梅,彈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彈遍指頭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卻雲:「叫日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說完攤開手掌,一隻蝴蝶已被捏死。女兒特點畢露,大家都齊聲叫好。蘇軾卻用一拂石凳,騎著馬就走,蘇老泉叫道:「我兒,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話音未落,蘇軾已長聲飄來兩句:「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東坡魚
蘇軾不僅是文學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廣聞人知的東坡肘子外,蘇學士還擅長燒魚,其烹制的魚堪稱一絕。一次,蘇軾雅興大發,親自下櫥做魚,剛剛燒好,隔著窗戶看見黃庭堅進來了(黃庭堅是中國古代四大字體蔡蘇米黃宗祖之一,是蘇軾摯友,兩人經常以鬥嘴為樂)。知道又是來蹭飯卡油,於是慌忙把魚藏到了碗櫥頂部。黃庭堅進門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請教,敢問蘇軾的蘇怎麼寫?」蘇軾拉長著臉回應:「蘇者,上草下左魚又禾。」黃庭堅又道:「那這個魚放到右邊行嗎?」蘇軾道:「也可。」黃庭堅接著道:「那這個魚放上邊行嗎?」蘇軾道:「哪有魚放上面的道理?」黃庭堅指著碗櫥頂,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曉這個道理,那為何還把魚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蘇軾,這次被黃庭堅整了個十足十!
水果和葯
蘇軾婚後不久,應邀去黃庭堅家作客,才到那裡,僕人就趕來請他馬上回去,說夫人有急事。黃庭堅有心諷刺,吟道:「幸早里(杏、棗、李),且從容(蓯蓉為一味中葯)。」這句里含三種果名,一種葯名。蘇軾頭也不回,蹬上馬鞍就走,邊走邊說:「奈這事(柰,蘋果之屬、蔗、柿)須當歸(當歸為中葯名)。」嘆,東坡居士的才思實在令人拜服。
高風亮節
作為文人,難免就喜歡在政治上豪不避諱的抒發己見。幾乎就是才華同義詞的蘇軾也不例外,作為保守派的蘇軾對王安石的變法維新更是狂炮猛轟。北宋神宗元豐二年, 變法推行的第十個年頭,面對蘇軾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終於坐不住了。蘇軾因此被貶湖州,接著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審。史稱烏台詩案的文字獄開始,大量跟蘇軾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連,就連已經逝去的蘇軾老師歐陽修及家人也未倖免。蘇軾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獄之苦。後來王安石變法失敗辭世後,宋哲宗昭命蘇軾代擬敕書,蘇軾絲毫不以政見不同而在敕書里公報私仇,反倒是高度評價了他的這位政敵,文中有一段曰:「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這個給予王安石的評價,蘇軾自己也是當之無愧的。東坡居士的這種高風亮節、大公無私的精神實在令後人感動。
生死一線
蘇軾入獄後,神宗皇帝為了試探他有沒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個小太監裝成犯人入獄和東坡同睡。白天吃飯時,小太監用言語挑逗他,蘇軾牢飯吃得津津有味,答說:「任憑天公雷閃,我心巋然不動!」夜裡,他倒頭睡,小太監又撩撥道:「蘇學士睡這等床,豈不可嘆?!」蘇軾不理不會,用鼾聲回答。小太監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說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險至極啊。只要蘇軾有一點牢騷和吃不香睡不穩的異樣舉動,危在旦夕。其實神宗皇帝也是糊塗人,派個太監去憑蘇軾的才智又怎麼可能瞧不出來呢?
東坡赤壁
蘇軾被赦免後,遭貶至黃州。靠朋友資助住在東坡上的一間茅屋裡(東坡居士有此而來),這時的蘇軾有了大量清閑時間,就到處題賦遊玩,大量絕世名詞如《臨江仙》、《卜運算元: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等等就是在這個時期寫出來的。蘇軾在游黃州赤壁時所寫《念奴嬌》更成了千古佳句。不過蘇軾雖然博學多才,但才地理上卻犯了致命錯誤,三國赤壁在武漢上游,而黃州赤壁在武漢下游,此赤壁非彼赤壁。不過將錯就錯,蘇軾題詞的這個赤壁現在就被叫做東坡赤壁。
涵養
朝廷保守派復辟後,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學家司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盤被廢。此時,同為保守派的蘇軾卻主張對新法不能全盤否定,應存良箅渣區別對待,因此與司馬光發生激烈沖突,再度被貶瓜州。蘇軾雖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聞得瓜州金山寺內有一法號為佛印的和尚名氣極大,蘇軾聽說後不服氣,就決定到山上會一會老和尚!在廟里,蘇軾從皇帝講到文武百官,從治理國家講到為人之道。和尚靜靜聽著,蘇軾見佛印一直一言不發就從心裡有點瞧不起他。心裡想:大家都說他有本事,原來草包一個,來這里是騙幾個香火錢的吧!話題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這時候佛印問道:「在先生眼裡老納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蘇軾正滿肚子鄙視,隨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裡看來是有本事,但那是因為他們淺薄,實際上你每天故弄玄虛,沒有真才實學,是個騙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應聲。蘇軾看到他這個樣子不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來,便乘興問道:「在你眼裡我蘇大學士又是一個什麼人呢?」「你是一個很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老納自虧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後,蘇軾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給小妹講了一遍,蘇小妹聽後笑得飯都噴出來了。蘇軾懵了忙問道:「小妹為何發笑?」「你貶低和尚他不僅沒生氣反而把你贊揚了一番,你說誰有修養?沒有學問哪來的修養?你還自以為自己比別人強?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蘇軾聽後恍然大悟,從此與佛印大師成了莫逆之交。
反唇相譏
相傳,蘇東坡一次與王安石同行,偶見一房子根基已動,一面牆向東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戲東坡:「此牆東坡斜矣!」
蘇東坡仰頭大笑,即吟下聯反譏王安石:「是置安石過也!」
嵌名為巧,雙關尤妙。
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蘇小妹時,被一難再難,及至新房門口,蘇小妹再出一聯: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觀思索良久不得下聯,蘇東坡有心相幫,在遠處拾一石子遠遠丟進湖中,秦少游受到啟發,沖口而出:投石沖開水底天。
學無止境
蘇軾年少時,天資聰穎,他廣泛閱讀詩書,博通經史,又長於作文,因而受到人們的贊賞,自矜之情亦隨之而萌。
一日,蘇軾於門前手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盡」與「遍」對,活畫出蘇軾當時的自傲之心。沒料到,幾天之後,一鶴發童顏老者專程來蘇宅向蘇軾「求教」,他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蘇軾滿不在乎,接過一看,心中頓時發怔,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心高氣傲的蘇軾亦不免為之汗顏,只好連連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飄然而去。
蘇軾羞愧難當,跑到門前,在那副對聯上各添上兩字,境界為之一新,鄉鄰皆刮目:「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寺態炎涼
蘇東坡游莫干山時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見來了個陌生人,就淡談地說:「坐。」又對小和尚喊:「茶。」
兩人落坐交談後,主持和尚發現對方脫口珠璣,料想此人不凡,就請客人進廂房敘談。入室後,主持和尚客氣地說;「請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聽,方知來者是赫赫有名的蘇東坡,主持和尚連忙作揖打恭地引他進客廳,連聲地說:「請上坐!」並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蘇東坡臨走時,主持和尚請他題副對聯。蘇東坡胸有成竹,含笑揮毫,頃刻書就: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一盞明燈
一天,蘇東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遊玩,見小路上有個用三塊石頭壘起的「磊橋」。蘇東坡用腳踢了一下石橋,同聲吟出一句上聯:
踢破磊橋三塊石
他回頭看看秦少游,要他對出下聯。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沒對出下聯,回到家裡悶悶不樂。蘇小妹看丈夫一臉不悅之色,只道是出了什麼事,一問才知是為了一句對聯。她二話沒說,就在一張紙上寫了個「出」字,同時用剪刀剪成兩段。秦少游頓時大悟,道出下聯:
剪斷出字兩重山
註:上篇標題「寺態炎涼」,冷笑一聲自以為不壞。這一篇的標題「一盞明燈」,是指秦少游不點不明,不過點了以後還是很明白的。一笑。
敷衍豪門
據說,蘇小妹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選婿。當時消息一傳出,呈文求婚者不計其數。其中有一豪門公子叫方若虛,他對小妹傾慕已久,聞訊後連忙應選。他呈上得意詩文若干篇,誰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筆在上面批了一聯:筆底才華少,胸中韜略無。
蘇東坡看到小妹的對聯,可急壞了。方府豪門是得罪不起的,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聯語後面各添一個字,把對聯改成:筆底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
方若虛讀後真是欣喜若狂,他急於要見蘇小妹以表衷腸。蘇東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開大了不好收場,急忙託故阻止,說:「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揚,臉長,額突,不信我給你念首詩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未出房門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方若虛怎知是蘇東坡在騙自己,還真以為蘇小妹很醜,於是怏怏地走了。
絕妙好罵
蘇東坡被貶嶺南為官,一日無事游山,只見一個小和尚跪在廟門口眼淚汪汪,十分奇怪,忙問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訴道,因為他在點燈時不小心將燈盞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還罰跪廟門口三日。蘇東坡一聽很氣憤,便走入廟內去見方丈。
廟中的方丈一聽說是當朝才子蘇學士來訪,喜出望外。蘇東坡一進廟門,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賴地央求蘇東坡留個手跡。
蘇東坡對這個方丈十分憎惡,但為了使廟門口那個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應了老和尚的請求,說:「寫字可以,但必須請廟門口那個跪著的小和尚前來為我磨墨展紙。」
老和尚一聽,立刻滿臉堆笑,連聲答應說:「阿彌陀佛,老納遵從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開紙,蘇東坡奮筆疾書,一幅對聯一揮而就:
一夕化身人歸去,八千凡夫一點無
時隔不久,佛印雲游來到此山,見了對聯捧腹大笑,問老和尚:「這幅對聯原是兩個字謎,你沒猜出來嗎?」老和尚連忙追問是什麼意思,佛印要過紙筆,揮毫寫了兩個字,拂袖而去。
❹ 蘇軾的故事
我如下和大家分享的是蘇軾畢生的經歷和故事,希望大家通過此文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蘇軾。
一、眉州少年出才俊
1不慕名利,謙虛做人
兄弟倆為什麼叫蘇軾和蘇轍呢,他們的父親是這樣解釋的:蘇洵的性格非常豪爽,但他感到這種性格在當時的社會對自己的發展不利,他希望兒子們不要像自己。比如一輛車,他的輪子、車輻、頂棚、車體都很有用處,只有「軾」就是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雖然實用性不強,但少了他車子就不完整了。他給長子取名 「軾」,是希望他收斂鋒芒,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普通人,不要追求高官厚祿,天下揚名;而「轍」是指車輪留下的痕跡,車的功勞永遠記不到轍的頭上,意思也是要兒子不慕名利,謙虛謹慎地做人做事。
2 耐得一份苦 忍住一份甜
蘇軾說「三白'乃一撮鹽,一碟生蘿卜,一碗飯耳!」還說他為官後,也愛吃「三白」。蘇東坡的家境並不差,可他從小養成儉朴的美德。這對蘇軾今後能正確、樂觀而勇敢地對待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又一次的磨難無疑是很有裨益的。
3專心勤奮
少年蘇軾是聰穎的更是勤奮的。他曾言:「我昔家居斷往還,著書不復窺園葵」——為了讀書,他幾乎斷絕了社交活動和一切娛樂活動,確實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4愛好廣泛
蘇軾愛大自然,種松樹萬棵,他與別人不同的是,他種樹也有獨到的方法,世稱「東坡種松法」。書法家,收藏家,無論哪一方面,他只要做,就會成為一面旗幟。兄弟兩個很用功但並不死讀書。每到春暖花開總要去踏青,了解民風民俗,了解大自然。許多年之後成為兄弟兩個記憶中最溫馨的畫面。蘇軾曾經寫到:
春風陌上驚微塵,遊人初樂歲華新。
人閑正好路旁飲,麥短未怕游車輪。
城中居人厭城郭,喧闐曉出空四鄰。
歌鼓驚山草木動,簞瓢散野烏鳶馴。
何人聚眾稱道人,遮道賣符色怒瞋。
宜蠶使汝繭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語,強為買服禳新春。
道人得錢徑沽酒,醉倒自謂吾符神。
——《和子由踏青》
5 文壇星宿震京師
公元1057年的春天,那是一個文學的春天。三位文章奇才橫空出世,出現在汴京,出現在北宋的文壇上,那就是「三蘇」。尤其是蘇軾,他思接千古,志向高遠。他的光輝燦爛四射,引來萬人矚目。
蘇軾的文章思接千古,志向遠大。歐陽修不無感慨地說:「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蘇軾意欲大展宏圖。
二、初入仕途,天妒奇才。
6手足分離
因為蘇洵奉旨在京修訂禮書,蘇轍奏請留在京城侍奉父親,東坡則奉命到鳳翔赴任,兄弟倆不得不就此分別。 東坡和弟弟蘇轍自幼一起長大,感情特別深,這是他們第一次分別,所以特別難舍難分。蘇轍一直把兄長送到鄭州後,兄弟二人才依依惜別。 告別弟弟後,東坡獨自上路,心中不免泛起無限的傷感,彷彿沿路的楊柳也和自己一樣,在充滿離愁別恨的緒風中,長條搖搖,「心絮」飄飄。不知不覺之間,就來到了澠(音免)池(今河南澠池縣)的一座古廟。 幾年前,東坡和子由赴京趕考時曾路過這座古廟,廟里的老和尚熱情地接待過他們,兄弟二人還曾在廟牆上題下兩首詩。可是,現在舊地重遊,古廟已經頹敗不堪,廟中的老僧也已經死了,過去題詩的牆早已坍塌,而故地重遊的人,也只有自己孤零零一個了。 世事滄桑是如此的無情,東坡不禁悲從中來,寫下了著名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一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長人困蹇驢嘶。
7母親去世
經歷海選、考試的蘇軾,一一都闖關成功的時候,朝廷委以重任之上,正趕上母親去世,丁憂三年。守孝期滿,重返朝堂,途中心情格外清爽,一路玩來,一路詩,發思古之幽情,《昭君村》《隆中》《屈原塔》
「人言生女作門楣,昭君當時憂色衰。古來人事盡如此,反覆縱橫安可知。」
「誰言襄陽野,生此萬乘師。」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8 妻子早逝
到京師後,任命為鳳翔判官,為官三載,時年二十六歲。任職鳳翔是蘇軾實現治國平天下理想的開始,但嚴酷的現實,也讓他產生「從宦無邊漫去鄉」的感嘆。蘇軾在鳳翔任滿回朝。這時,他的家庭遭受了一系列的不幸,妻子王弗在汴京病逝,年僅二十七歲。東坡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更何況他和妻子青梅竹馬,情深意篤。妻子的早逝令他傷心欲絕,一生都無法割斷對妻子的懷念之情。在十年後,東坡又一次與妻子夢中相會,醒來後不禁潸然淚下,寫下了令人盪氣回腸的《江城子》。(見後面)
三、反對變法,外放四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一)杭州
9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一○六九年),蘇軾守喪(父親去世)期滿,第三次來到汴京。這一次,等待他的`是新、舊兩黨的政治傾軋。 蘇東坡反對新政,新黨在朝廷正如日中天,自然容他不得。他羅列罪名,雖然最後查無實據,沒有問他的罪,但是東坡已經覺察到了「山雨欲來風滿城」危機感。 東坡深知自身難保,不宜在朝中久留,就上書要求離京外放,去做地方官。朝廷正不知如何處置這個礙手礙腳的大才子,就做了個順水人情,同意了他的請求。 熙寧四年(公元一○七一年)十一月,蘇東坡離開政治斗爭激烈的汴京,到杭州任通判。
杭州是東南繁華之地,而且又遠離政治中心,東坡在這里過著「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高雅生活。
10 心境恬淡出佳作
杭城的煙柳畫橋、風簾翠幕,西湖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錢塘江的怒濤霜雪、雲樹堤沙,時時激發著他胸中的才情,東坡迎來了新一輪創作高潮,留下了無數千古傳誦的名篇佳作。他描寫西湖上突如其來的暴雨:
黑雲翻墨半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之一)
描寫雨中錢塘江大潮:
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灧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有美堂暴雨》)
前一首寫得生動逼真,余韻清永,後一首則寫得雄奇駿發,氣勢逼人,真不愧是大家手筆。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濃妝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
用西施比喻西湖,這是東坡的創舉,後來西湖也因這首詩得名西子湖。
東坡在杭州時,除了這類寫景抒情的作品外,還寫了許多反映國計民生的政治諷刺詩和一些自娛的幽默詩。
❺ 關於蘇東坡的所有故事
蘇東坡,名軾,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僅是北宋傑出的散文家和詩人,而且書法、繪畫也很出名。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一門三傑,人稱「三蘇」。
這時,蘇東坡和大家一起舉杯飲酒,一面觀賞西湖的水光山色,心情快慰,現場賦詩:「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後人為了紀念這位賢太守,就將此堤定名「蘇公堤」,將他親自慰蒡民工的方塊肉稱「東坡肉」。
❻ 蘇軾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聚宴爭菜
蘇東坡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參加科舉考試。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商議好備下酒菜,請蘇東坡赴宴,打算戲弄他。蘇東坡接到邀請後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動筷子,一個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行完令可以獨吃一盤菜。其餘五人連聲叫好。
「我先來。」年紀較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
「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地端走了馬肉。
「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過去。
「關雲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地搶走了骨頭。
「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地端起了最後的一盤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地正准備邊吃邊嘲笑蘇東坡時,蘇東坡卻不慌不忙地一拍桌子,喝道:「秦始皇並吞六國!」
說完把那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享用,那六個舉人只能乾瞪眼。
巧罵貪官
蘇東坡在浙江杭州做官時,有一次微服出訪,到了處州府,在一個親戚家赴壽宴,在場的客人都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蘇東坡。
酒席間,有人提議:「我們來行酒令助興,各位看怎麼樣?」當時知府楊貴和縣令王筆也在場,二人都是貪官。
王筆說:「我先來。一個朋字兩個月,一樣顏色霜和雪;不知哪個月下霜,不知哪個月下雪。」
另一個官員接著吟道:「一個出字兩重山,一樣顏色煤和炭;不知哪座山出煤,不知哪座山出炭。」
楊貴也搖頭晃腦地吟道:「一個呂字兩個口,一樣顏色茶和酒;不知哪張口喝茶,不知哪張口喝酒。」
這時,蘇東坡吟道:「一個二字兩個一,一樣顏色龜和鱉;不知哪一個是龜,不知哪一個是鱉。」
蘇東坡剛一念完,王筆就醒悟過來:好哇,「龜」和「貴」,「鱉」和「筆」都是同音字,這不是辱罵大人楊貴和我王筆嗎?
他立刻指著蘇東坡喝道:「狂徒,你膽敢罵人!」
蘇東坡說:「要說罵人,我看你們剛才吟的才是罵人。霜雪是見不得陽光的,煤炭是要燒成灰的,茶酒進肚是要變成尿的,都是很快消亡的東西,這還不是罵嗎?而龜鱉是長壽的標志,我的行令才是祝壽的。」
王筆無言以對。楊貴這時才看出這位客人有來頭,詢問蘇東坡的身份後,他們心中暗暗叫苦。
❼ 關於蘇軾的故事
1、觸動心靈的書籍
蘇軾很小的時候,父親因進京趕考落第,便到江淮一帶游歷,母親則在家管教孩子。母親給予蘇軾的教誨,對他的成長有很大影響。蘇軾小時候很喜歡讀《後漢書》。書上記載後漢時朝政不修,政權落入閹宦之手。當時書生儒士反抗不陰不陽的小人統治。
貪婪、納賄、勒索、濫捕無辜,是經常有的,因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監豢養的走狗小人。許多忠貞廉正之士和太學生,不惜冒生命之險,上書彈劾奸黨。改革與抗議之聲,此起彼伏;調查與審訊之事,層出不窮。當時學者與太學生,在朝廷聖旨頒布之下,或遭皮肉之苦,或遭迫害折磨,或遭謀殺喪命。
在這群正人學者之中,有一個勇敢無畏的青年,名叫范滂。蘇軾的母親經常以范滂為榜樣來教育蘇軾。每當母親講起范滂的時候,蘇軾便會問道:「娘,我長大之後若做范滂這樣的人,您願不願意?」母親欣喜地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我再高興不過了!」
2、鳥巢
詩人蘇軾6歲進入私塾學習。這個私塾不算小,有學童一百多人,卻只有一位老師,是個道士。詩人蘇軾的絕頂聰明,很快就顯露出來。在那麼多的學童之中,他最受老師的喜歡。平時,詩人蘇軾在讀書之外,也有多方面的興趣。放學回家後,他常常觀察院子中的鳥巢。
因為母親已經嚴格告誡詩人蘇軾和家中的使女,不得捕捉鳥雀,因此許多鳥雀就在庭院的樹枝上做巢,低得孩子們都可以望得見。有一隻羽毛極其美麗鮮艷的小鳥,一連數日到詩人蘇軾家的庭院去,在庭院一棵果樹上搭建了一個鳥巢,詩人蘇軾對這個鳥巢視若珍寶,幾乎每天放學回家都要看一次。
詩人蘇軾對童年時候庭院里的這只小鳥印象特別清楚。
3、硯台
那時候,詩人蘇軾的叔叔已經做了官,朝廷里的官員在經過眉山鎮的時候,都要到蘇家拜訪。每次有官員的時候,家裡都會忙亂一陣,使女們光著腳各處跑,到菜園去摘菜、宰雞,准備筵席待客。詩人蘇軾這時候也常常會幫忙,揮汗如雨地體會著勞動的快樂。
詩人蘇軾和堂兄妹們那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在菜園中掘土。每次掘土,孩子們都會有不同的收獲。一天,孩子們掘出來一塊美麗的石板,這石板既有晶瑩的光澤,又有精美的綠色條紋。當他們敲擊的時候,石板發出清脆的金屬聲。詩人蘇軾拿起這塊石板說道:「我用它來做硯台怎麼樣?」
堂妹說:「我看石板這么漂亮,不如找個工匠打磨後做首飾。」詩人蘇軾搖著頭說:「你看石板紋理多疏,一定易吸收水分,保持潮濕,我看還是用來做硯台比較好。」
父親得知這件事後,心中暗暗驚喜詩人蘇軾小小年紀竟如此心思細膩,遂找來工匠,將石板打成一塊硯台送給詩人蘇軾,詩人蘇軾一直把這個硯台帶在身邊,陪伴他度過金色的少年時光。
4、幼年寫詩
詩人蘇軾10歲的時候,已經能寫出出奇的詩句。在他那篇《黠鼠賦》里,有兩句是這樣的:「不一於汝,而二於物,故一鼠之嚙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
這篇短文描寫的是一隻狡猾的小老鼠,掉入一個瓦瓮里,假裝已死,等人把瓮倒在地上,便急速逃去,這樣把人欺騙過。詩人蘇軾能寫出這樣的篇章與他平時興趣廣泛,熱愛觀察生活是分不開的。
5、「蘇式」背書的好方法
蘇軾11歲時便開始認真准備起了科舉考試。為應付考試,學生必須讀經史詩文,經典古籍必須熟讀以至全篇能背誦。在班上背誦時,學生必須背向老師而立,以免偷看敞開在老師桌子上的文章。肯發奮努力學習的學生能把歷史書上的文字整篇背過。
背書時不僅要注重文章的內容、知識,連文字措辭也不可忽略,因為作文章用的詞彙就是從這里學來的。這種背誦記憶實在是一件艱難而費力的苦事。傳統的老方法則是要學生背一整本書,書未加標點,要學生予以標點,用以測驗學生是否徹底了解。
最努力苦讀的學生竟會將經書和正史抄寫一遍,蘇軾讀書時也用這種方法。因為將一本書逐字抄寫之後,對那本書所知的深刻,決非僅僅閱讀多次所能比。這樣的用功方法,對蘇軾的將來大有好處,因為每當他向皇帝進諫或替皇帝草擬聖旨之時,或在引用歷史往例之時,
他決不會茫然無頭緒,就如同現代律師引用判例一般。再者,在抄書之時,蘇軾也會利用機會練習書法。蘇軾的書法成就在歷史上是很高的,他的《黃州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他絕大部分的字都相當平實、樸素,雖然他的字的特徵是外形左低右高,但一股汪洋浩大的氣息自是他個人的特點,就像他淵博的學問一樣——神龍變化不可測,他偶露一下手筆的《黃州寒食帖》就已經驚天動地了。由此,蘇軾的書法成就被列為宋朝四大書法家之首。
❽ 蘇東坡的故事有哪些
蘇東坡的故事:
1、 年少輕狂
蘇東坡少年時讀了一些書,因為聰慧,常得到師長贊揚。頗為自負地在自己房前貼了一幅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後一白發老嫗持一深奧古書拜訪蘇軾,蘇軾不識書中的字,老嫗藉此婉轉批評了蘇軾,於是蘇軾把對聯改為「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用以自勉,從此傳為佳談。
2、東坡肉
蘇軾被貶黃州的時候,有著名的《豬肉頌》打油詩,寫了著名的東坡肉烹調法。蘇東坡後來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愛戴。而這「東坡肉」也跟著沾光,名噪杭州,成了當地的一道名菜。
3、蘇軾退房
蘇軾居於常州,他花掉了最後一點積蓄,買了一所房子,正准備擇日遷入住,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一老婦哭得十分傷心。
他問老婦哭什麼,老婦說,她有一處房子,相傳百年了,被不孝子孫所賣,因此痛心啼哭。細問之下,原來蘇軾買的房子,就是老婦所說的祖傳老屋。於是蘇軾對她說:「嫗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蘇軾當即焚燒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蘇軾的地位與影響:
1、蘇軾是我國文學史上傑出的文學家,有著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多方面的藝術才能,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繼承歐陽修成為文壇上主將,對宋代文學的發展有傑出的貢獻,代表了北宋文學成就。
2、以豐富多方面的創作實踐,完成詩文革新運動,並將其擴展到詞域,創立豪放詞派。
3、蘇軾詩詞散文的共同特點是:廣泛的題材和揮灑自如的表現力;豐富的想像、壯闊的氣象;暢達而富於形象的語言;清新灑脫、雄健奔放的藝術風格。
4、學習態度和為人對後人亦有影響,是學習的榜樣。
❾ 有關蘇軾的故事有哪些
1、巧罵貪官
蘇東坡在浙江杭州做官時,有一次微服出訪,到了處州府,在一個親戚家赴壽宴,在場的客人都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蘇東坡。酒席間,有人提議:「我們來行酒令助興,各位看怎麼樣?」
當時知府楊貴和縣令王筆也在場,二人都是貪官。王筆說:「我先來,一個朋字兩個月,一樣顏色霜和雪。不知哪個月下霜,不知哪個月下雪。」
另一個官員接著吟道:「一個出字兩重山,一樣顏色煤和炭;不知哪座山出煤,不知哪座山出炭。」楊貴也搖頭晃腦地吟道:「一個呂字兩個口,一樣顏色茶和酒。
不知哪張口喝茶,不知哪張口喝酒。」這時,蘇東坡吟道:「一個二字兩個一。一樣顏色龜和鱉;不知哪一個是龜,不知哪一個是鱉。」
蘇東坡剛一念完,王筆就醒悟過來:好哇,「龜」和「貴」,「鱉」和「筆」都是同音字,這不是辱罵大人楊貴和我王筆嗎?他立刻指著蘇東坡喝道:「狂徒,你膽敢罵人!」
蘇東坡說:「要說罵人,我看你們剛才吟的才是罵人。霜雪是見不得陽光的,煤炭是要燒成灰的,茶酒進肚是要變成尿的,都是很快消亡的東西,這還不是罵嗎?
而龜鱉是長壽的標志,我的行令才是祝壽的。」王筆無言以對。楊貴這時才看出這位客人有來頭,詢問蘇東坡的身份後,他們心中暗暗叫苦。
2、佛與牛糞
相傳有一次,蘇東坡與佛印和尚共同打坐悟禪,時間過了很久,佛印突然對蘇東坡說道:「我看你的坐姿,非常像佛。」蘇東坡聽聞後滿心歡喜,但是蘇東坡想超越佛印,就對佛印說:「我看你的坐姿,就像牛糞一樣。」
佛印聽聞卻後面不改色,僅僅微微一笑,不再言語。蘇東坡回去後就把事情告訴了蘇小妹,想不到蘇小妹卻說:「兄長你輸了!」問:蘇東坡輸在哪了?
3、道化童蒙
蘇軾、蘇轍兄弟少年時在家鄉今四川省眉縣天慶觀讀書,他們的啟蒙老師是道士張易簡。[58]當時張易簡道長收的學生有幾百人,蘇軾是倍受張道長喜歡的學生之一,另一個是後來載入《仙鑒》的知名道士陳太初。 據東坡《志林》記載,在蘇軾被貶黃州時,他的老同學陳太初在漢中羽化仙去。
由於蘇軾自小受道教的啟蒙教育,他的一生對道教情有獨鍾,常穿道袍,游訪道士。如《放鶴亭記》對道人張天驥大加贊賞,而《後赤壁賦》又以道人入夢結尾。
在他被貶時,仍給許多道觀、道堂撰文,於是有了《眾妙堂記》、《觀妙堂記》、《莊子祠堂記》等等美文。在《眾妙堂記》文中他講述了夢中見到自己的小學老師張易簡道長並深受教誨之事,可見道教對其影響之深。
蘇軾之弟蘇轍在《龍川略志》開篇即言夢見小學時讀書天慶觀之事,夢中的蘇轍通過與老子像的對話,泄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天道報應現象:不殺生可以長壽。
4、巫山河水
一次,蘇軾約其弟蘇轍並佛印大師。三人結伴同游,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關鍵在「無」、「巫」諧音。蘇轍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
蘇軾聽了,對弟弟說: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固然不錯,但改作這樣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與蘇轍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勝在對仗更加工穩。
5、聯氣小妹
久未與友謀面的蘇軾邀黃庭堅來家做客,小妹見兄長親自出門迎接,便出了個上句相戲,句雲: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合為「朋」字。
蘇軾知小妹是和自己開玩笑,當即對道:小妹窗前捉半風。「半」對「雙」,「風」對「月」,甚為妥貼。有趣的是,「風」的繁體字「風」,半風即「虱」,意思是說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氣得扭頭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