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年級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三年級的名人故事有:《堅守虛孝尊嚴的貝多芬》、《左宗棠受挫的故事》、《梵谷畫向日葵》、《缺邊的牡丹》、《真正的原諒》等。
堅守尊嚴的貝多芬:
德國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在維也納時,曾受到李希諾夫斯基公爵的傾慕和照顧,他感激公爵,但並不因此出賣尊嚴。
一次,公爵要求貝多芬到他家為一批佔領維也納的拿破崙軍隊的軍官演奏。貝多芬看不起公爵這種阿諛逢迎的態度,斷然拒絕了。公爵憑他的地位和布施者的身份,一定要貝多芬演奏。
公爵的傲慢冒犯了貝多芬的自尊,他冒著傾盆大雨沖出公爵的庄園,一回到家中,就把案頭上公爵的半身塑像猛地擲在地上,摔了個粉碎,並給公爵寫了一封信。
他寫道:「公爵,你之為你,是由於偶然的出身;我之為我,是靠我自己。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卻只有一個。」
還有一次,貝多芬與族散大詩人歌德在一起散步,途中與一群德意志、奧地利的權貴相遇。歌兆譽氏德對權貴肅然起敬,這使貝多芬十分惱火。
他極力勸歌德不必卑躬屈膝,但歌德還是抽出被貝多芬挽住的手臂,恭敬地站在路旁,向皇族們一一行禮。只見貝多芬昂然背著手走過去,這些皇族們卻首先向貝多芬打招呼,脫帽致意。
貝多芬的自尊,為他贏得了別人的尊敬。
Ⅱ 小學生名人故事有哪些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素材的積累與運用對於寫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一些同學在寫作文時總是沒素材寫,沒話說,感覺文章很空洞。今天快樂魔方作文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名人的小學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名人故事一(列寧)
列寧讀起書來,對周圍的一切就理會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幾個姐妹惡作劇,用六把椅子在他身後搭了一個不穩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寧一動,塔就會傾倒。然而,正專心讀書的列寧毫未察覺,紋絲不動。直到半小時後,他讀完了預定要讀的一章書,才抬起頭來,木塔轟然倒塌……
名人故事二(魯迅)
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起,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一生節衣縮食,購置了多冊書本。他平時很愛護圖書,看書前總是先洗手,書臟了就小心翼翼地弄乾凈。
他自己還准備了一套工具,訂書、補書樣樣都會。一本破舊的書,經他整理後,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時不輕易把自己用過的書借給人,若有別人借書,他寧可另買一本新書借給人家。
名人故事三(華羅庚)
華羅庚在他小的時候,因為家境不好,於是初中畢業就因交不起學費便輟學在家。輟學後的他對數學格外熱愛,五年之內,自學成才,他將高中到大學的基本數學課程都學會了。可是學習資料太少,在他手裡只有一本關於幾何和關於代數的書,另有從老師那裡借來的微積分。
名人故事四(童第周)
童第周考取寧波效實中學後,成為三年級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績全班倒數第一。一天深夜,教數學的陳老發現童第周正在昏黃的路燈下借著路燈光演算習題。陳老師勸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遠,童第周又站在路燈下捧著書本讀了起來。
期末考試,童第周靠自己刻苦地努力,使各科成績都達到了70分,其中幾何得了滿分,引起了全校的轟動。
名人故事五(孟母「殺豚不欺子」)
當孟家還在廟戶營村集市旁居住時,孟子看到鄰居殺豬,不解地問母親:「鄰家殺豬干什麼?」孟母當時正忙,便隨口應到:「煮肉給你吃!」孟子十分高興,等待食肉。
孟母深知做人要誠實,所謂「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於言傳。為了不失信於兒子,盡管家中十分困難,孟母還是拿錢到東邊鄰居家買了一塊豬肉,讓兒子吃了個痛快。
名人故事六(海倫·凱勒)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她憑借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掌握了5種文字。
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後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贊譽和嘉獎。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運動」,她寫的自傳作品,成為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名人故事七(李嘉誠)
香港著名的塑膠商、房地產巨商李嘉誠常常捐資助學。
一次,他邀請汕頭大學的一批教師來港並准備親自去車站迎接,恰好此時他又接到通知,國家經貿部一位官員專程來港與他洽談生意,請他去迎接。經過考慮,李嘉誠先生安排了別人去接經貿部官員,而自己還是去了火車站。由於火車晚點,他在車站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
汕頭大學的老師知道後感動地說:「這件事使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李嘉誠先生對教育的誠心,他能捨命辦教育,我們也應該努力去做。」
名人故事八(鑿壁借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
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
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名人故事九(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而韓愈所說的勤奮刻苦在他身上都表現出來了。
名人故事十(王羲之與「墨池」)
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書法家。他每天堅持練字,練完後就在家邊的一口池塘里洗筆。這樣日復一日,竟將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於是人們把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硯池」,「洗筆池」。
作文的發揮最離不開的就是素材的積累,尤其是名人勵志故事往往可以作為寫作的事例。魔方小編今天就先為大家整理這十個名人勵志故事,大家可以收藏起來哦,有空的時候多讀讀、多看看,相信對你以後的寫作一定會有幫助。古今中外還有很多的名人勵志的小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Ⅲ 適合小學生的名人故事 5個適合小學生的名人故事
1、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答迅渣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2、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3、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昌毀,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4、戰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腿來使頭腦清醒;漢代的孫敬,為了防止讀書時瞌睡,便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發系在房樑上,只要一打瞌睡就會被扯醒。這就是歷史上「刺股懸梁」的故事。
5、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前的池塘里洗毛筆,時間長了,一池清水變成了一池墨水清悄。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池塘稱為「墨池」。王羲之通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稱為「書聖」。
Ⅳ 適合小學生的名人故事
適合小學生的名人故事如下:
上星期天,我讀了一本名叫《100位名人成才故事》的書,讀完以後,每個故事的主人公讓我深受感動。這本書描述了每位主人公的家庭環境,家庭的影響和教育,如何努力學習閉謹,怎樣克服困難,怎樣聰明早慧,又是如何走上成功的道路,每個人的故事都是那麼生動有趣,成長道路卻崎嶇不平。
他們的事跡閃閃發光,是我學習的榜樣。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學畫的鄭燮》。鄭燮,號板橋,是我國清代著名的畫家,文學家,他自幼喪母,和父親相依如命。家裡生活特別困難,父親送他到私塾讀書,他特別聰明,勤奮好學。
他喜歡畫迅態敗竹子,為了畫竹子,他特意在自家窗前栽了幾叢竹子,讓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月光把竹影投射到窗紙上,然後對著窗上的竹畝顫影畫畫。由於他的勤奮刻苦,所以他畫的竹子被稱為清代一絕。
我從小也酷愛畫畫,看完這本書以後,我一定要向他學習,學習他刻苦勤奮,孜孜不倦的精神!我也希望將來有一天,我會用我手中的畫筆,畫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回報感恩一切幫助過我的人和需要我幫助的人。
Ⅳ 七歲兒童歷史名人故事5篇
在孩子睡前給孩子講歷史名人 睡前 故事 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情趣以及提高孩子對歷史知識的了解。那麼關於歷史名人故事主要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七歲 兒童 歷史名人故事5篇_歷史名人 故事大全 ,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名人故事篇一:
「偏食」王安石
那次朋友請王安石吃飯,佳餚滿桌,但王安石獨對那盤鹿肉感興趣,頻頻伸箸,幾乎是一個人把它消滅干凈了。朋友後來到王安石家做客,與王安石夫人聊起,說王公太偏食,只喜歡吃鹿肉。王夫人問:這盤鹿肉擺在哪一邊?那朋友說擺在王公那頭,王夫人說:那就是了,下次,你請客,你把一盤芥菜放他面前,看他吃什麼。
王安石其實沒任何偏食,只不過是哪一盤菜靠他最近,他就向這一盤菜伸筷子。如果以一次偏食,去判斷王安石之 愛好 ,准嗎?宋仁宗也曾經這么判斷過王安石,也錯了。
一天,宋仁宗突然說要請大家去釣魚,滿朝文武自然展顏開懷。
王安石也隨大流,跟大家來到現場,只是他似乎對宋仁宗特地安排的這次娛樂活動沒一點興趣,獨自悶坐在那裡,斂眉默神。
王安石可能有嗑瓜子的習慣吧,他一手支頤,一手抓碟,把擺在碟子里的皇家玉豆一顆接一顆地往口裡送,送豆進一顆,嘣脆咬一顆,心不在焉,把滿碟豆子吃完了。遠處,有一雙眼睛在瞄著,那是宋仁宗。群臣都誇王安石是能臣,宋仁宗聽多了,他想起用王安石,於是將王安石從地方調來中央,安排在自己身邊,察其塌芹運言,觀其行。也許在宋仁宗看來,工作時間往往難以看出大臣的性情,而在活動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譜,所以他組織了這次垂釣活動。
而這次,宋仁宗沒有看上王安石。不是因為王安石好沉思不合群,而是那碟子里的豆子蒙住了宋仁宗的眼睛。宋仁宗看著王安石吃完這一碟豆子後,作出了一個幾乎可以斷絕其前程的判斷:王安石是百分百的奸臣。
碟子里的豆子,其實只是魚餌。宋仁宗覺得,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誤吃一粒,可以理解;錯嚼兩粒三粒,也情有可原,但這么一碟魚餌都被吃完了,這不是作秀嗎?這不是故意裝深沉嗎?這次垂釣活動之後,宋仁宗把王安石晾起來了。王安石從地方帶來的萬言改革書,被宋仁宗高高掛起。
宋仁宗看人的方式不對嗎?我們都是這么看人的,三歲看老,一錢落職,相人一面定人生死,從一滴水裡看太陽光輝……我們都自詡是識人大師,可以從一個細節識別他人之好壞、之忠奸。然則,世界上最復雜的,可能就是人了。指望一眼把人看準,哪那麼容易?多半會把人的品質看扁了,把人的性情看反了。人生到了蓋棺都難以論定,哪能一時可以論定?
歷史名人故事篇二:
安祿山
相傳,范陽節度使安祿山驍勇善戰,屢立戰功,但是,總也得不到重用。一天,聽人講起飛將軍李廣的故事,這個大男人不禁淚如雨下——難道我註定要和飛將軍一樣,終生玩命卻得不到任何回報?他想起了自己的一個家丁不久前向他介紹的那個叫做楊國忠的地痞無賴,那人鬼精靈得很,說不定會有什麼主意。可是家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酒肆、妓院,四處打聽不著此人。後來聽說他居然是當今皇帝寵妃楊貴妃的遠房哥哥,已經進宮做官去了。這消息讓安祿山差點兒死過去——這么一個無賴,居然也當上了官?!而且據說是身兼數要職。
安祿山託人打聽到了楊國忠的住處,不惜血本上了一份大禮。向楊國忠表達了自己戰功赫赫卻不得重用的遭遇,楊國忠看見大禮,自然是深表同情。他覺得安祿山驍勇善戰,值得培養,便把安祿山引薦給了楊玉環。楊玉環見安祿山生得勇武,頓時喜愛不已,當即認作干兒子。並向他傳授了一個升遷秘笈——當今聖上喜愛胡旋舞,你如果會跳這種舞,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展示,比在疆場上立戰功重要得多。安祿山忙問哪裡去學?楊玉環當即為他跳了一曲。安祿山哪受過這待遇,跪在地上山呼「娘娘千歲千千歲」,那舞蹈極其輕盈,跳起來疾如飛鳥。安祿山萬萬沒有想到體態如此豐滿的娘娘千歲居然會跳這樣的舞蹈團梁,心中佩服不已。楊玉環為他引薦了一個民間胡旋舞師,專職教他。安祿山體重足有200斤以上,首橋如果達到疾如飛鳥的境地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為了達到目的,安祿山不惜力氣,五年寒暑終成一代胡旋舞大師。此後,楊玉環專門為他安排了一次在皇帝面前顯露的機會。安祿山的表演引起了玄宗極大的好感,他對這個胖大的傢伙如此精於舞蹈而感到詫異。安祿山五載苦修,一朝成為寵臣,因為胡旋舞。而後來的馬嵬兵變,楊貴妃被逼自盡,也是因為胡旋舞。
安祿山的成功,可以說是得益於唐玄宗所創造的當時最豪華的宮廷娛樂圈兒,他感動了宮廷娛樂圈兒的總策劃,而恰恰這個總策劃的另一個職業是皇帝,於是,剩下的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歷史名人故事篇三:
自處死地而後生
公元1688年,也就是歷的清朝康熙27年,由於御史郭瑗的彈劾,一代權相納蘭明珠被捕下獄,罪名是「_,結黨營私,負恩亂政」。
對於自己為何被拿掉,明珠很清楚。第一,郭瑗的彈劾處處都落在實處,他無可辯駁;第二,要拿掉他的人其實是康熙皇帝,郭瑗只不過是個槍手而已,辯駁也沒有用。
對於自己的結果,明珠也很清楚,不外乎兩種可能:第一個,自己人頭落地,但不會牽扯上家人;第二個,康熙皇帝會法外施恩,留下他的性命,但會削職為民。
以康熙的寬厚本性來說,第二個結果的可能性更大。對於一般人而言,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但是,對於明珠這樣的人而言,剝奪他的政治生命,比殺了他還慘,他不甘心。
這時候,明珠想起一個能救他的人。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政敵,時時都想置明珠於死地的一等公、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
他怎麼才能讓自己的政治對手拉自己一把呢?
於是,他走了一步險棋。
這步險棋就是:讓一個名為索黨而實際上是明員上書,彈劾明珠「結黨營私、動搖國本、圖謀造反」。
從表面上看,明珠的這步棋走得很笨。按照郭瑗彈劾的罪名,明珠最壞的結果不過是自己人頭落地而已,但按這個官員的罪名定罪的話,不光明珠的人頭要落地,連他的家人也要被誅滅九族,他這是加重自己的罪名。
然而,明珠這樣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第一,以康熙的聰明,不可能相信明珠會造反。這樣一來,就變成了索黨借機攻擊明黨,這是康熙無法接受的。
第二,康熙以罪名拿掉明珠,只是想分化明珠的力量,他不想牽扯到明黨的其他官員。明黨的其他官員為了明哲保身,就不會全力拯救明珠,也就避免了朝廷動亂。然而,索黨官員彈劾明珠結黨謀反。謀反啊,可就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問題了,就會必然地牽扯到明黨的其他官員身上。明黨官員為了保住自己,必然會全力地保護明珠。這樣一來,就不是明珠一個人面對康熙了,而是整個明黨在面對康熙。
第三,在索黨與明黨相爭的關鍵之時,如果再處罰明珠,那就證明索黨獲勝,從而會造成索黨一黨獨大的局面。這是身為上者的康熙無法接受的。因此,他必須保住明珠,保住明黨和索黨的力量平衡。這樣,明珠的性命和政治生命也就保住了。
事情發展的結果正如明珠所料。這個官員上書彈劾後,索黨一見這是個徹底_明黨的機會,紛紛上書彈劾明黨。明黨官員為了保住自己,也紛紛上書為明珠辯護。結果,原本只是彈劾明珠的經濟案件,變成了索黨與明黨大結算的政治事件。無論誰勝誰負,對於朝廷來說都是一次重大的傷害。
康熙為了維護大局,為了保住朝中力量的平衡,不得不對明珠重重拿起,又輕輕放下。他只免去明珠的大學士之職,不久之後,又讓他擔任內大臣,依舊留在自己的身邊。在這個職位上,明珠一做就是20年,直到康熙47年去世。
明珠的這招棋,不僅他用過,其他許多人都用過。
馬基雅維利主義者有這樣一個理論:一個穩固的政治集團,只能有一個一號人物,眾多的三號人物,不能在中間再有一個二號人物,對於上位者而言,維護權力的平衡最重要,不能讓一個黨派獨大,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而對於下位者而言,敵對勢力的存在同樣也是重要的。有了敵對勢力,才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否則,自己就成為上位者的威脅,等於是引火燒身。
歷史名人故事篇四:
【李泰寵冠諸王】
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史載寵冠諸王,大意是說李泰在所有兒子中是唐太宗寵愛的。能讓史官說出這番話,還記錄下來,那麼李泰的受寵應該就是實打實的了。那麼李泰到底有多受寵呢?
在李世民還沒有登基之前,李泰就被祖父李淵封為衛王,承李元霸之位。李世民繼位之後,年僅9歲的李泰改封越王,此後開始了他寵冠諸王的人生。
李泰年長,按照規矩是要前往封地的。但是因為李世民捨不得這個兒子,所以李泰一直留在京中。而李泰並不是白身,不僅身在王位,並且身上扛了很多頭銜,全都是實權在握的官職。
有了官職是不是要去任地了,但是李世民卻還讓李泰不之官。也就是說雖然身在官位手握大權,卻不用前去任地。
李泰不去任地,唐太宗就下令在東都洛陽「並坊地」以賜兒子大宅,而且合並坊地後李泰的大宅還佔了「東西盡一坊」之地,另有「瀦沼三百畝」,李泰於此處為池、池與洛河之間修建的堤岸,正是日後堪稱「都城之盛」的魏王池與魏王堤二景。
除此之外,還有大名鼎鼎「居地三十頃,周回十七里」的芙蓉園,也被唐太宗賜給了李泰。
據說李世民一天沒有見到李泰都想念的很,每天都會召見李泰。如果因為有事兒不能見面,也會讓專門馴良的一隻叫「將軍」的白鶻送信,一天要往返數次。
李泰生的有點胖,讓唐太宗有些擔心。但是他的擔心和一般父母的擔心不同,別的父母可能會擔心肥胖影響身材體格。而李世民是擔心自己的兒子走路太累,上朝太累,所以為此下令允許李泰乘小轎子上朝。
李泰長子李欣,也因為父親的受寵,而得到李世民的特殊對待。四歲的時候李欣便被接到宮中教養,被養在長孫皇後身邊。長孫皇後待他猶如親子,一直等到弱冠之年才去了封地。
李世民還曾經多次為了李泰和他重視的大臣對上,其中就包括魏徵和房玄齡等人。據說與魏徵、房玄齡等不合的官員,上報唐太宗,說魏徵和房玄齡經常私下談論李泰的不是。
李世民聽了之後,當即大怒,絲毫懷疑也無,直接讓人將為魏徵等宣進宮中。也不聽魏徵等人的說法,搶先就對兩人一陣痛罵。
李泰受寵,寵俸優渥,就連朝中大臣都看不過去了。曾經多次上諫,請求唐太宗不要過度。但是卻唐太宗卻都置之不理,該如何寵李泰就如何寵。
而唐太宗賜給李泰的東西之中,經常會有許多連太子也不能使用的東西,這些都被太子李承乾看在眼裡。
李泰因為唐太宗的過度寵愛,生出錯覺。認為只要除掉自己佔了太子之位的兄長,那麼自己就一定是下一任儲君。所以此後李承乾和李泰兩人對上,以至於演變成兄弟相爭。最後將李承乾逼上謀反,失去太子之位。
其實李承乾也是唐太宗寵愛的兒子,並且程度不下李泰。但是唐太宗對兩人的寵愛卻有所不同,李承乾因為是帝國未來繼承人,所以李世民注重 教育 和培養。但是李泰卻只是一位王爺,以後不繼承自己的江山,所以李世民就當作普通孩子寵愛。有什麼好東西都想到給他,不怕他學壞。
李世民絕對想不到有一天,自己寵愛的兒子們會因為帝寵,而鬧翻以至走上絕路。
歷史名人故事篇五:
【王羲之趣味小故事】
東床快婿,指為人豁達,才能出眾的女婿。其實不用我多作解釋,大家應該也知道這個 成語 的意思。但是這個詞語,與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有關,因他而生想來大家就不知道了。
王羲之出身魏晉名門世家琅琊王氏,在朝廷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之職。
但他的成就不在政治上,而在藝術上。王羲之書法出眾,有「書聖之稱」,其所寫《蘭亭序》號稱天下第一行書。
據傳當初晉帝到北郊祭祀,命王羲之將祝詞寫在木板上,再拿去讓工人 雕刻 。工人將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書法墨跡一直浸到木板裡面去了。一直削了有三分的深度,才算見了底。王羲之筆力雄勁,以致入木三分。
王羲之是東床快婿中的「婿」,那麼「東床」和「快」又指什麼呢?這還要從一個小故事說起。
東晉重臣郗鑒有個女兒,名叫郗璇,年方二八已是到了婚嫁的年齡。郗鑒自然要考慮給自己的女兒,擇一位上好佳婿。
郗鑒與王導同朝為官,感情不錯,又聽人說琅琊王氏的子弟,個個生得豐神俊郎,才華橫溢。與其找些不知根底的人家,不如與王導結親。
郗鑒將自己的想法給王導說了,王導聽了也十分乾脆。他直接對郗鑒說:「那好啊,我家子弟甚多,您抽空到家裡來看看。若是您相中了哪個,不管是誰,我都是同意的。」
別看王導說的好像不把自己子弟當回事兒,但正是這種隨便人選的態度,可見其子弟都是出眾之輩,不丟人。
郗鑒聽了王導的話,沒多久就讓管家帶上禮物上門,先來打聽打聽消息。
而這邊王府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來覓婿,個個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管家看來看去,覺得王府的確子弟出眾,個個都是青年才俊。但要說一眼驚艷,當即想讓人定下來的那也沒有。於是管家就說,沒有別的人了嗎?
王府管家一看,人數還真少了一人,便是王羲之。王府管家帶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裡,就看見靠東牆的床上躺著一個袒腹仰卧的青年人。
原來王羲之回府半路上賞玩了東漢書法家蔡邕的古碑後,沉迷不已,早忘了還有相親這么回事兒了。回府之後,又因為天氣太熱,就隨手脫掉外衣,袒胸露腹的喝茶。
管家見王羲之安然自若的躺在床上,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於衷,心中十分驚訝,暗自留了心。
等回到太尉府之後,郗鑒詢問結果。管家說:「王家年輕公子二十多人,聽說您覓婿後,都爭相恐後。但唯有東床上有一位公子,對此事無動於衷,袒腹躺著若無其事。」
郗鑒聽了後笑道:「我要找的女婿正該是這樣的人,走,快帶我去看看。」
郗鑒來到王府,見王羲之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他十分滿意,當場就下了聘禮,擇王羲之為婿。
這「東床」指的是王羲之躺的床,而「快」則說郗鑒定下王羲之的速度之快。
七歲兒童歷史名人故事5篇相關 文章 :
★ 七歲兒童歷史名人睡前故事有哪些
★ 兒童歷史名人故事及其啟示有哪些
★ 適合七歲兒童的經典睡前童話故事
★ 歷史名人小故事小學
★ 兒童睡前故事大全文字版7歲
★ 關於愛國人物歷史故事5則
★ 歷史名人故事精選5則
★ 歷史名人故事中學生
★ 小學生歷史故事
★ 名人的成長故事精選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Ⅵ 小學生名人故事
小學生名人故事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團搏彎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匡衡是西漢著名的經學家。他從小喜歡學習,刻苦勤奮,可是家裡卻買不起燈油,無法在夜間學習。一天夜裡,他正躺在床上默誦白天讀過的《詩經》時,發覺鄰居家燈火通明。匡衡羨慕在燈光下讀書的人,他靈機一動,把鄰居家的燈火借過來就可以讀書了。
匡衡正在思索著該如何借到光看書,燈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牆上,酷似一個個怪物,怪模怪樣地在牆上晃來晃去。小匡衡靈機一動:我如果在這邊偷偷鑿個洞,隔壁燈光就能穿牆而過,照射到我這小屋裡來,我不就可以借著這點亮光讀書了嗎?
他高興地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找來一把鑿子,在牆壁下方偏僻處鑿了個小小的窟窿。頃刻間,燈光照亮了一小塊兒地方。匡衡連忙從床頭翻出《詩經》,湊到那一小塊兒寶貴的光亮處,專心致志地苦讀起來。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別欣慰,同時又倍感酸楚。
從此以後,匡衡白天幫大人忙田裡的農活,夜晚借著那一小束從隔壁人家借來的燈光,孜孜不倦地讀書,經過不懈地努力,終於成為一代學者。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塌悶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為此十分苦惱。
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里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制的口袋裡,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他刻苦讀書,後來成為很有學問的人。
唐代大詩人李白,小的時候很貪玩,不愛學習。他的父親為了讓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學堂去讀書,可是,那些經史、諸子百家的書很不好學,李白學起來很困難,就更加不願意學了,有的時候還偷偷跑出學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沒有上學,跑到一條小河邊去玩。忽然他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蹲在小河邊的一塊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著一根鐵棍。
李白好奇地來到老婆婆身邊,問道:「老婆婆,您在干什麼?」「我在磨針。」老婆婆沒有抬頭,她一邊磨一邊回答。
「磨針!用這么粗的鐵棍磨成細細的綉花針。這什麼時候能磨成啊!」李白脫口而出。而老婆婆這時抬起頭,停下手,親切地對李白說:「孩子,鐵棒雖粗,可擋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難道鐵棒就不能磨成針嗎?」
李白聽了老婆婆的話,很受感動。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恆心,不怕困難,天天堅持做,什麼事都能做好。讀書不也是一樣嗎?」李白轉身跑回學堂。
從此以後,他刻苦讀書,歷代詩詞歌賦,諸子百家,他見到就讀,終於成為一名著名的詩人。
東晉時,祖狄是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他青年時代就胸懷為國立功的大志。
他有個好朋友劉琨,也是一位銀凳抱負不凡的人。他們兩個同做"司州主簿"(司州,今河南洛陽一帶,主簿,掌管文書簿籍的官吏)時,對當時內憂外患的國家危局看法相同,共同懷著光復河山的報國之志,兩個人夜間同睡一床,經常談論國家大事到深夜。
有一天半夜,忽然聽得雞啼。祖狄使用腳踢劉琨說:"你聽聽,這雞啼的聲音是多麼激越昂揚,它是在叫人奮發圖強啊!"於是,倆人便披衣起床抽出寶劍,在雞啼聲中舞起劍來。 "聞雞起舞"的成語,就是由這個故事而來的。
Ⅶ 適合小學生的名人故事簡短
小學生名人故事1: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啟或尺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悄高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小學生名人故事2:蘇秦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團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小學生名人故事3: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裡洗毛筆和硯台,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後,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著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丫環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裡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著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為什麼還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抬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體,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於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大家都稱贊他寫的字像彩雲那樣輕松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