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字經》中仲尼是誰 "昔仲尼,師項橐"是指什麼的故事
仲尼指孔子,孔子字仲尼.孔子曾拜七歲的項橐為師,具體如下.
一天中午飯後,父親去鋤地,項橐跟著玩兒.在地頭的路上用小石頭圍了個圈,裡面用薄板石蓋了間小屋.正玩的高興時,忽然從西南驛道上來了輛馬車,上面坐著位長者,頭挽髻,寬袖長袍.後面跟著一些弟子.駕車的便是那個人死冠不免的子路.他頭戴盔,身披甲,手執長鞭,嘴裡不斷的喊,駕,駕!猛然看見一個小孩蹲在路中間玩,就大聲吆喝:「閃開!閃開!」項橐若無其事,照樣玩他的.子路滿臉怒氣,伸手要揍項橐,被孔子禁止.孔子下車問:「你這小孩子怎麼不讓路?」項橐說:「城躲馬?還是馬躲城?」孔子一時語塞,弟子們也啞口無言.只好繞「城」而過.子路氣未消,走到地那頭去麻煩了一會兒項父才走.項橐見他們走後,去問父親,他們說什麼來.父親這般如此的說了一遍,項橐說他們再回來,你就這樣告訴他們.再說孔子向北走了一會兒,看天色已晚,離驛站尚遠.特純蘆昌別聽說神童就在這一帶,未很好交談感到很惋惜.便決定原路返回,在此住宿.回來後,子路嘩螞果然又去麻煩項父問:「你的鋤一天到底鋤多少下?」項父回答:「你的馬蹄一天抬多少下,我的鋤就鋤多少下.」孔子聽後很愕然,便問:「那會兒你說不知道,這會又這樣講,是誰教你的?」項父是個厚道人,便對孔子說了實話.孔子斷定這個小孩就是他要見的神童.便吩咐弟子們找店住下.打算進一步找項橐交談交談.這地方無論是民宅還是店家,都種秋齊棘子當院牆.孔子進店沒注意,袍子被棘子掛破了.一個弟子很惱火,便對圍觀的人有所指的說:「此地棘子甚多,自幼長刺,大了更惡,實乃無用之材.」項橐也在其中,一聽便知弦外有音,就問:「先生們,什麼是『有用之材』?」 孔子說:「諸木之中,唯有四季長青的松柏最好.」項橐接著問:「松柏確實是有用之材,你能說出松柏為什麼四季長青嗎?」孔子說:「因為松柏木質硬,無孔、心紅.」項橐接著又問:「那竹子可是心白有孔,為什麼也四季長青?」孔子無言以對.當晚不歡而散,各自休息.第二天一早,孔子便遣弟子去找項橐交談.去的人回來告訴孔子,項橐和幾個小夥伴們到東邊看日出去了.孔子便親自到村東去找.不一做扒會兒便發現了項橐和另一個小孩兒正在池塘邊爭執著什麼.於是孔子便湊了過去,只見兩個小孩兒爭得面紅耳赤.那個小孩兒指著太陽說:「你看!你看!早晨它像車輪子,中午就像個盤盂,這不是早晨離我們近,中午離我們遠嗎?」項橐說:「離我們近必定曬人厲害,可早晨雖大,反而滄滄涼涼,但到了中午卻像火盆烤人,開水燙人呢?」正當二人相持不下,見孔子來到,便請教孔子.孔子哼哼啊啊也沒說出個所以然.這時,有群鵝在池塘哇哇叫著戲水.項橐就問孔子:「鵝的叫聲為什麼這樣大?」孔子說:「因為它的脖子長.」項橐說:「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聲也不小.」孔子又吱吱嗚嗚了.項橐誠懇地說:「人們都說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倫綱常,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聖人,怎麼這些事不給俺講清楚呢?」孔子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
Ⅱ 昔仲尼,師項橐的意思
意思是:從前,孔子是個十分好學的人,當時魯國有一位神童名叫項橐,孔子就曾向他學習。
出自宋代王應麟《三字經》,原文選段: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卜拆賢,尚勤學。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譯文:
從前,孔子是個十分好學的人,當時魯國有一位神童名叫項橐,孔子就曾向他學習。像孔子這樣的聖賢,尚不忘勤學。
宋朝時趙中令趙普,他官已經做到了中書令了,天天還手不釋卷地閱讀論語,不因為自己已經當了高官,而忘記勤奮學習。
西漢時路溫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閱讀。公孫弘將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兩人都很窮,買不起書,但還不忘勤奮學習。
東漢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發拴在屋樑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他們不用別人督促而自覺勤奮苦讀。
(2)昔仲尼是哪個故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型碰棗
關於《三字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歷代說法不一,大多數後代學者傾向的觀點意見是王應麟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讀書,於是吵亂編寫了融會經史子集的三字歌訣。
文章主旨:
《三字經》內容的排列順序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認為教育兒童要重在禮儀孝悌,端正孩子們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訓導兒童要先從小學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經部子部書讀過後,再學習史書。《三字經》最後強調學習的態度和目的。
作者簡介:
王應麟(1223-1296) 南宋著名學者、教育家、政治家。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其博學多才,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於考證。
南宋滅亡以後,他隱居鄉里,閉門謝客,著書立說。傳世書法有《著書帖》等。著有《三字經》、《困學紀聞》、《小學紺珠》、《玉海》、《通鑒答問》、《深寧集》、《詩地理考》等。蒙學著作《三字經》風行700多年,流傳海外眾多國家,是一部優秀的兒童道德教育教材。
Ⅲ 昔仲尼,師項橐。是什麼意思呢
昔仲尼,師項橐出自《三歲物字經》,意思是: 從前,孔子是個十分好學的人,當時魯國有一位神童名叫項橐,孔子就曾向他學習
後面兩句是:古聖賢,尚勤學。
項橐雖然只有七歲,孔夫子依然把他當作老師一樣請教。古代的聖鄭蔽賢,尚且這樣勤於學習,不恥下問(那麼我們呢?)。
你還喊雀州可以搜索「昔仲尼,師項橐「出來一個詳細故事,這大概也是孔子「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的來歷之一。
Ⅳ 三字經勤學篇出自哪個成語故事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綴。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彼雖幼,身己仕。爾幼學,勉而致。
有為者,亦若是。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
人不學,不如物。有好多成語
Ⅳ 三字經中"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的故事
《三字經》: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這里說的是孔子勤學的故事。孔子說過,「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有學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還是要學習,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聰明,但是不認真求學問,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為,就把自己給毀了。孔子是聖人,也還是活到老學到老,他曾向七歲的項橐請教問題,給後人做了好榜樣。
項橐是春秋時期的神童,孔子曾經向他請教過問題,所以被後世尊為「聖公」。相傳,孔子有一次與弟子們東游。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的時候,大道邊上有幾個戲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於路中不動。子路見狀,停車呵斥道:「小孩子怎麼不讓車呢?碰到你怎麼辦?」
童子說:「城池在此,車馬安能通過?」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童子說:「築於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見小兒立於石子、瓦片擺成的「城」中。童子問:「是城讓車馬,還是車馬讓城?」孔子笑道:「好伶絕昌俐的童子!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多大年齡?」
小兒答道:「我叫項橐,年方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並中扒魯國孔丘」。
項橐驚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麼我請教您三個問題,答的出來我就讓城讓路,答不出來就請繞城而過」。
孔子覺得項橐小孩很有意思,於是笑道:「一言為定」!
項橐說:「天地人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搖頭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項橐得意道:「我來告訴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
項橐再問:「請教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魚;柴草燈燭,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又哪裡有花呢?」項橐聽後晃著腦袋說:「不對,是井水沒魚,螢培笑火沒煙,枯樹沒葉,雪花沒枝。」
項橐又問:「什麼山上無石?什麼車子無輪?什麼牛無犢?什麼馬無駒?什麼男人沒有妻子?什麼女人沒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項橐又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
孔子心中實在是敬佩這個七歲的孩子,於是向項橐行禮,繞城而過。這就是後世傳說的「項橐三難孔夫子」的故事。
歷史上確有孔子向項橐請教有關音樂問題的記述,「三難」則純屬傳說故事。山東紀城碑廓鎮東北八公里處有一山,名叫躲子山,傳說項橐就是在此山避難時遇害的。
項橐三難孔子的故事盛傳之後,各國諸侯都。
Ⅵ 小孩堆城堡不給孔子讓路的故事名字
這個故事叫《項橐難孔子》;;;;;;;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字面的意思非常清楚,當年孔老夫子拜項橐為師,而那個時候,孔子已經是一個學有大成的人物了,他尚且還要勤奮學習。言外之意,我們就更應當努力學習了。這里就引出一個人物――項橐。項橐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神童。當然,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多少關於他的確切記載,但民間傳說很多,說他眉清目秀,非常可愛。這個孩子無師自通,聰明無比。他從小就特別善於觀察周圍的一切,觀察人物、觀察自然,而且他與生俱來有鑽研精神。像這樣的孩子,在今天往往都是父母比較頭疼的,因為他什麼都得問個為什麼,什麼都得追著往下問。一般的父母見到這樣的孩子,心情好的時候非常喜歡,心情不好的時候煩得要命。我們知道孔夫子是聖人,聖人的老師不論多大,這個名字總得叫得大一點,所以稱項橐為聖公。孔子在魯國設壇講學,按照我們傳統的說法就是門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他聽說在東南沿海有個地方,是一塊知識的寶地,那個地方的百姓非常純朴,但是都很有學問。孔子是哪裡有學問就要到哪裡去的。古代的聖人,都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追著知識走,哪裡有知識人就到哪裡去。所以孔子就跟弟子商議,我們出去旅遊一次,往東方旅遊一次,去看看那個地方,體察一下那裡的民情,感受一下那裡人民的聰明程度。孔子就帶著眾弟子乘著馬車風塵僕僕來到寶地。一看,風景非常好。當孔子高興地觀賞風景之時,忽然看見前面的大路上有一群孩子在那兒玩兒。孔子便乘著馬車慢慢地駛過去,別的孩子全躲開了,唯獨有一個小孩,就站在路當中,一動不動。這個孩子不用說,當然就是項橐。給孔子趕車的是他的弟子子路,子路是個比較勇武的人,脾氣比較急,大聲地呵斥:「這小孩子,老夫子在此,你怎麼擋在路中不走?」聽了子路的話,小孩不但不動,還岔開雙腿,叉著個腰。孔子在馬車上問這個小孩:「哎,這個小孩子啊,你攔在路當中不走,什麼意思啊?」也不知道項橐認識不認識孔夫子,估計是不認識,他一聽這位老人家叫他小孩子,就下決心要捉弄他一番。就說:「哎,這里有個城池,你的車馬怎麼過去啊?」孔夫子說:「咦,這明明是一條路,哪裡有城池?城在何處?」項橐就指了一指,說:我腳下邊就是城池。」孔子一看,這是有點道理,因為兩條腿岔開像城門一樣。孔夫子一看這孩子不卑不亢,而且氣度非凡,孔夫子也動了一點童心,就下車去看。孔子一看,這小孩子兩腿中間放著幾塊小石子,搭了一道小城牆。於是,孔子就問這孩子:「哎,這個城牆有什麼用啊?」項橐說:「我這個城牆就是擋你這個車馬的,還要防軍隊。」孔子就說:「哎呀,小孩子你就會開玩笑。你這么小的一道城牆,我車過去又怎麼樣呢?」項橐說:「這不對,這總還是一道城牆,既然是城牆你的車馬怎麼過得去呢?」孔子上下打量這個孩子,就覺得這個地方的人真的是聰明,小孩子都如此聰明伶俐,只不過這孩子有點恃才傲物。孔子也懶得跟這個小孩子多說,因為他要趕路,所以就跟這個小孩子說:「那我怎麼辦呢?」就請教這小孩子,孔子已經降低身份了。項橐就說:「到底是城躲車馬,還是車馬應該繞城而走啊?」孔夫子一想,沒辦法,只能讓馬車從他旁邊過了。孔子慕名來到莒國,卻被年僅七歲的項橐攔住了去路,只得繞道而行。這件事情雖說讓孔子有失體面,但孔子畢竟是至聖先師,學有大成,不會與項橐計較。可是,接下來卻發生了一件事,讓這位博學的老者自愧不如、甘拜下風,甚至願意拜項橐為師。那麼,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孔子一到這個地方,實際上就輸給了一個小孩,孔子就一路怏怏不樂。趕路時看見路邊有一農夫,正好在那兒鋤地,孔子就下來,問那個農夫:「您在干什麼啊?」農夫回答:「鋤地啊,我在這兒鋤地。」孔子又問他:「看您那麼忙,您知不知道您每天鋤頭要抬起來幾次啊?」農夫一下憋在那兒了,這誰知道啊?天天都種田還一下下數啊?那個農夫就僵在那兒,孔子和他的徒弟都竊喜,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好像被我問住了。突然看見遠方趕過來一個小孩。原來是項橐趕過來了,他說:「哎,我爸爸年年種地(原來這個人是他爸爸),當然知道鋤頭每天抬起來幾次了。您只要出門就得乘馬車,那您一定知道每天這個馬蹄要提起來幾次了?」孔子覺得這個孩子真是太聰明了,實在是少見,所以就下車仔細打量這個項橐,就跟項橐說:「孩子,你的確才智過人,這個沒錯。現在這么著,我出一道題,你出一道題,互為應對。誰贏了誰當老師。」項橐回答:「您是老人家,您不要跟我開玩笑。」孔子就說:「不管是老的小的都不相欺。」孔子就問:「天地人為三才,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穀?」孔子出了這么一道題。人生在這世界上都要靠日月星辰的光芒,人活在這世界上都要靠五穀嘛,當然人都離不開這些東西,孔子就問天上到底有多少星辰,地上到底有多少五穀。這題目照理說是無解的。但是,項橐說:「天高不可丈量,地廣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穀。」莊稼那時候都是種一茬,沒有後來雙季稻、三季稻。孔子當時十分震驚,這個回答他挑不出項橐一點毛病。孔子和項橐君子約定,互相出題,勝者為師。可是,讓孔子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項橐雖然年僅七歲,但卻才思敏捷、聰明過人,孔子出的題,根本就沒有難住他。接下來該輪到項橐給孔子出題了,那麼,項橐會給孔子出一道什麼題呢?項橐就問:「人有多少根眉毛?」這個還真沒法回答,它也不像一夜星辰、一茬五穀那麼好回答。孔子就沒有辦法,只好按照剛才的約定,要拜項橐為師,但項橐突然撲通跳到旁邊水塘里待著。孔子說:「您怎麼跳水呢?」項橐回答:「沐浴以後方可行大禮啊。怎麼樣,請夫子也下來沐浴吧?」他要把孔夫子也請到池塘里去。孔夫子說:「我沒有學過游泳,我到池塘里就會沉下去。」項橐說:「您這個話不對,鴨子也沒聽說學游泳啊?可是鴨子怎麼浮在水面上不沉呢?」孔子說:「鴨有離水之毛,故而不沉。」孔子又上他的當了。其實那個時候不理他就完了,孔夫子還跟他解釋。孔夫子還是比較好為人師的,又以為項橐在請教他。項橐就說:「是這樣嗎?那麼葫蘆無離水之毛也浮而不沉啊?」這回孔夫子真被他繞進去了,說:「哎,葫蘆是圓的,裡面是空的,所以它不沉。」項橐又說:「大銅鍾是圓的,里邊也是空的,怎麼它扔下來就沉了?」孔子臉頰通紅,很不好意思,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項橐在水塘里沐浴好了,爬上岸。孔子設案行禮,拜項橐為師。孔子不得不打道回曲阜,從此再也不東游。後來就有了「項橐三難孔夫子」之說,這就是「昔仲尼,師項橐」的傳說。就在這個傳說當中,還延伸出來兩個我們現在經常用的成語:君子之約和童叟無欺。這個故事讓我們很輕松地哈哈一笑之後領悟到了什麼?這個故事實際上是告訴我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即使是學有所成的人,也要隨時學習,能者為師,無分長幼。一個真正把學習放在人生崇高位置的人,他一定會向比自己強的人,比自己多一技之長的人去虛心學習,而不會過於在乎自己的年齡,在乎自己的地位,在乎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