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屈原的故事至今有多少歷史

屈原的故事至今有多少歷史

發布時間:2023-04-28 10:48:08

① 有關屈原的故事 屈原的故事有哪些

1、出身貴族

周顯王二十九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於楚國丹陽秭歸。次年,居樂平里。

周顯王四十年(前329年),居樂平里。屈原雖出身貴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眾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響,故十分同情貧苦百姓。從這時起,小小年紀便做了許多體恤民眾的好事,博得了眾口一詞的贊譽。

2、變法改革

周慎靚王四年,屈原忙於變法改革,制訂並出台各種法令。周慎靚王五年,繼續進行變法改革,與舊貴族和一切頑固勢力進行斗爭。周慎靚王六年,深入進行變法改革,民心沸騰;楚之形勢大變,舊貴族面臨著覆滅的命運。

3、屈原取名

屈原覺得自己的生辰有些與眾不同,所以他在《離騷》中說:「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意思是說:父親看到我生辰不凡,給我起了個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

4、屈原和漁夫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邊上游盪。他沿著江邊走邊唱,面容憔悴,模樣枯瘦。漁父見了向他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么,為什麼落到這步田地?「屈原說:天下都是渾濁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漁父說:聖人不死板地對待事物,而能隨著世道一起變化。世上的人都骯臟,何不攪渾泥水揚起濁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為什麼想得過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讓自己落了個放逐的下場?

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彈帽子;剛洗過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讓清白的身體去接觸世俗塵埃的污染呢?我寧願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魚腹中。怎麼能讓晶瑩剔透的純潔,蒙上世俗的塵埃呢?」

漁父聽了,微微一笑,搖起船槳動身離去。唱道:「滄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之水濁又濁啊,可以用來洗我的腳。便遠去了,不再同屈原說話。

5、自投汨羅

屈原本為楚國重臣,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主張楚齊聯合,共抗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懷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

後來曾經被召返。楚頃襄王即位後昏庸無道,聽信令尹子蘭的讒言,再次驅逐屈原。前278年,秦兵南下,攻破楚都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汨羅江而死。

② 屈原的故事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主義詩人。他是楚國貴族。

早年受楚懷王信任,為左徒。主張制定法紀,選用賢能,聯齊抗秦。後受貴族排擠不被重用,被流放汗北、江南,最後自沉汨羅江。作品有《離騷》、《天問》、《九章》、《九歌》等。

政治斗爭中失利的屈原把一腔忠怨之情傾注於詩歌創作,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屈原的詩歌連同他高尚的人格,早已化為人類歷史夜空中的一顆明星,在無盡的暗夜中,永遠溫暖我們的心靈。

(2)屈原的故事至今有多少歷史擴展閱讀:

屈原投江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

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

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③ 屈原投江離現在是不是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是的
1:現在是2019年散塵,屈原是公園前340-278年的人,相差確實是2000多年
2:屈原首先是受到小人排擠,然後是楚懷王被囚禁並死罩唯於秦國,再然後楚物掘培軍屢次敗於秦軍,國都被破,屈原頓感國破家喪,無力回天,因此投江
3:屈原是一位愛自己國家的偉大詩人,一生為國,深受楚國人民愛戴,當他走後,楚人自發舉行祭奠活動,用來懷念他。

④ 屈原簡介、時代背景、相關故事、創作。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

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離騷》《天問》《九歌》可以作為屈原作品三種類型的代表。《九章》《遠游》《卜居》《漁父》《招魂》《大招》,其內容與風格可與《離騷》列為一組,大都是有事可據,有義可陳,重在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愫。

《離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是屈原全部創作的重點。《天問》是屈原根據神話、傳說材料創作的詩篇,著重表現作者的學術造詣及其歷史觀和自然觀。

《九歌》是楚國祀神樂曲,經屈原加工、潤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發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並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顯示了南楚文學傳統的痕跡。《離騷》一組,《九歌》一組,構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風格。

端午佳節

屈原投江自盡的日子相傳是農歷五月初五,即端午節。端午節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一帶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演變成了中國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始於南朝的文獻。端午節起源於屈原,最早就是流傳在荊楚地區的傳說。到了隋唐一統後,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就不僅限於荊楚地區,而成為全國性的節日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4)屈原的故事至今有多少歷史擴展閱讀:

屈原的作品所體現出來的生命意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時光飛逝、美人遲暮的時間緊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識。面對大自然的四季變換,能引發人類共通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意識,中國古代文人對美人遲暮之感的抒發,代不乏人,歷久彌新。

但是還沒有誰像屈原那樣面對時間飛逝而產生緊迫甚至恐懼的感受。

屈原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詩人為後世所景仰。他那深厚執著的愛國熱情,在政治斗爭中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對現實大膽批判的精神,給後世作家作出了示範。在《離騷》中有許多表現屈原拳拳愛國之心的詩句。

⑤ 屈原的歷史故事

說起屈原,大家首先可能會想到他報國投江的 故事 。其實還他有另外一個故事同樣動人心魄,那是關於愛情的一個故事。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屈原的 歷史 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屈原的 歷史故事
公元前325年,屈原15歲,正是青春年少,情愫懵懂的年紀。屈原每天早起讀書,讀累了就沐浴著清晨的陽光在田地里散步。連續三天了,每天他都能看到一個小姑娘背著一個大大的竹簍,手裡拿著一把鐮刀。小姑娘右手持著鐮刀飛快地劃過野草,左手迅速接住,然後頭也不抬,順勢扔到背後的竹簍里。整個動作成熟老練,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可是小姑娘的面容卻一點也不成熟,眼睛不大,嘴巴也不大,看起來小巧精緻,大約有十三四歲的樣子。屈原看著小姑娘背著滿滿的竹簍消失在田野里時,心裡總會升起一陣莫名的失落感。好幾次,他都想走上去問個好,但都沒鼓起勇氣。又是一個清晨,這天天氣並不好,陰得很重。屈原剛走出門口就看到了那個小姑娘。小姑娘低著頭,全神貫注地割著草。屈原在遠處靜靜得看著,他忽然覺得這默默地關注著也挺好的。烏雲很快越積越多,隨後就下了雨。小姑娘頭發一下子被打濕,她無助得抬起頭。突然看到屈原所在的屋檐,她咧開嘴,露出一個甜甜的笑容,飛快地跑到屋檐下。

竹簍里草已經很多,她想卸下來,但是有點吃力。屈原趕快上去幫了一把。小姑娘回報了一個和剛才一樣甜的笑容並且 問道 :下雨了,你怎麼還不回家啊。屈原是第一次聽到小姑娘的聲音,這聲音直爽乾脆,像是田野里無拘無束的風一樣。屈原支支吾吾地說:我回家也沒事做,在……這看你割草。小姑娘說:唉,割草很累的,有什麼好看的,看你這打扮,平時很少干農活吧?屈原點點頭。小姑娘低頭想了會,狡黠地笑道:那以後你幫我割草啊,我倆一起割。

還有什麼比這更開心的事?屈原搗蒜一般地點著頭。遺憾是,自從雨後兩人分別後,屈原再也沒有見到過這個小姑娘。屈原每天都在房檐下等候,小姑娘的身影再也沒出現過。很多人認為是小姑娘雨後回家時遇到了意外,但這只是猜測,具體原因無人得知。後來屈原根據這段傷心事寫成了詩歌《九歌》,詩中主角也是苦等心上人而未至,大概是屈原最真實的內心寫照吧。
屈原披發行吟的故事
屈原家世背景優渥,但是仕途不順,兩次被發配流放,最後殉國投江而死。在此之前,屈原曾經披發散步江邊,然而細細想來,他這一舉動卻也是對當時楚國朝政的不滿。

在古時,只有少數地方的人會披發。真正有 文化 發達的地方男子都是束發戴冠,這也是當時的一種文明人的表現。《左傳》中都有記載,孔子的學生子路,在衛國內亂的時候,被人砍斷了固定帽子的纓,當即停下來,整理自己的帽子,最終命喪他人之手。這么看來,古代文明人對自己的著裝打扮真實注意到一種極致的的程度了,即使在危及生命的關頭,竟然還在乎自己的帽子是不是戴得還端正。這份勇氣,真實讓在下佩服的五體投地。

再來說回我們的屈原,出身貴族又潔身自好,同時性子里還有文人的那份氣節。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他都應該是一個相當注重自己儀表的一個人。但是他竟然做出披發的舉動,可見他當時內心是多麼的絕望。

還有一說,屈原披發的行為是對當時楚國腐朽的朝廷權貴的一種輕蔑不滿與反抗。因為那些權貴上朝時,紛紛都是束發戴冠,一副人模狗樣的正經模樣。而真正心懷 天下 的自己卻被流放,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

其實,在我看來,屈原的這種結果也是他自找的,以他的條件完全可以混的更好,既能做自己也能實現自己的 政治 理想。但是他本性里的那份“直”讓他容不得半點沙子,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也才得以在歷史上留名。
屈原投江的故事
戰國末期,秦國強大,六國只好聯合抗秦。當時,楚國的國君是楚懷王,他十分器重楚國貴族三閭大夫屈原。

屈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詩人,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家。在受到器重期間,他積極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華,聯齊抗秦,讓楚國有一段時期在六國之中很強大。然而,他的優秀卻遭到上官大夫以及其他奸臣的嫉妒,屈原屢屢受到排擠,楚懷王聽信讒言不再信任屈原。之後,齊楚聯盟被瓦解,屈原看著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聯盟被瓦解,非常傷心,哀嘆楚國的興旺是不長久的。楚懷王死後,楚襄王繼位,仍然不重用屈原,在小人的進讒之後,楚襄王把屈原流放至江南。

公園前278年,秦將白起伐楚,並攻破了楚國國都。

五月五日,屈原披頭散發地來到汨羅江北,鬱郁寡歡,身形憔悴不堪。一位漁夫認出了眼前的男子就是三閭大夫屈原,就問他為什麼在這里。屈原告訴漁夫自己被放逐在這里。漁夫開導他,既然世界都是渾濁的,你就隨波逐流,只要自己內心深處保留高貴品質就好了。屈原絕望地說:“我怎麼能讓我高貴的心靈蒙受污塵呢。我寧願葬身魚腹。”於是,他將自己投身汨羅江中,以身殉國。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位 端午 節。

屈原的愛國之情使他受到楚國百姓的愛戴。屈原堅持真理,不同流合污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⑥ 古代詩人屈原的故事

古代詩人屈原的故事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下面有我整理的古代詩人屈原的故事,歡迎閱讀!

古代詩人屈原的故事

屈原生於公元前340年,死於公元前278年。到2016年,他已經離開這個世界2294年。可是,從古至今,年復一年,人們卻總是傳頌他的名字,講述他的故事,紀念他的奉獻。如今,還把他辭世的這一天,確定為全國的法定假日。

准確地說,屈原是個官員,而且是個出身貴族的高官。盡管他的仕途不是很順,甚至幾次遭到放逐,但他始終吃的都是皇糧。比起種地和做工的老百姓來說,日子要好過的多。要不然,他也沒有時間,寫出那麼多的詩篇。

還有,屈原是自殺而死的。一氣之下,投江而去。如果是現在,肯定給他下個“抑鬱症”的結論。紀檢也沒查你,公安也沒抓你,醫院也沒收你,跳什麼江啊?

跳了就是跳了,死了就是死了,可能連屈原自己都沒有想到。在他死後兩千多年,還有這么多人懷念他。上至80歲的老奶奶,下至三五歲的小毛孩,都知道端午節里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投江自盡的屈原。

為什麼?答案就兩個字:“愛國。”一個人因為憂憤國家的前途命運,而不惜以死抗爭,甚至“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樣的情懷,這樣的志士,當然值得這個國家的人民懷念。

屈原的故事很多。比如,有一次,秦國派張儀來到楚國,說只要楚國和齊國絕交,秦國願意送給楚國方圓六百多里土地。屈原認為這是個騙局,所以極力勸諫楚懷王不要上當。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把相印授予張儀。當楚國真的和齊國斷絕了“合縱”以後,張儀立即翻臉不認賬,說當初答應給楚國的土地,不是“六百里”而是 “六里”。隨後兩國交戰,秦國反倒佔領了楚國的六百里土地。

還有一次,秦派兵攻楚,並佔領了楚國的八座城池。這時候,秦昭王“邀請”楚懷王到武關相會。屈原力勸懷王不要赴會,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可楚懷王為討秦王歡心,還是去了。結果,他一入武關,就被秦軍扣留。後來,秦國又發兵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取十六城。三年後,楚懷王也死於秦國。

這兩件事,都說明屈原看的遠,說的對。如果聽從他的建議,楚國可能就不會亡,楚懷王也不至於困死他鄉。可楚國先後幾個國王,不但沒有給屈原任何的獎賞,反而將他幾度流放。其中最後一次,長達16年之久。當秦軍攻陷楚國的'國都,眼看家破人亡之際,屈原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於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以死來表明自己的心志。

屈原雖然以特殊的方式告別了人間,但卻留下了很多發人深省的思想。

他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管前方的道路多麼曲折和漫長,自己都會不屈不撓,上下探索,奮力前行。

他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酲。”哪怕周圍的環境都被污濁,我也要保持潔凈;哪怕周圍的人都已喝醉,我也要保持清醒。

他說:“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雖然自己衣食無憂,卻時常哀嘆楚國人民的苦難。

他說:“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青春無價,光陰無價,無論是誰,都應該珍惜生命,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國家、青春之世界。

屈原的故事,向人們證實了一個道理。愛國者,必然為國人所愛。而且這種愛,不是一時的愛,而是千古的傳頌。盡管屈原們可能遭遇各種各樣的坎坷和磨難,但歷史,將會永遠記住每一個愛國者、改革者和創造者。

古代詩人屈原的故事

提起端午,必談文化傳承,而屈原精神則是不可迴避的焦點。從各種祭奠形式中,不難看出人們對偉大詩人屈原的崇高敬意。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得轟轟烈烈的今天,傳承端午文化,其實完全可以用好屈原精神,講好“兩學一做”故事。

學習屈原堅定的理想信念,自覺提高黨性覺悟。屈原雖屢遭排擠,多受君王猜疑,但其始終抱有“雖九死其猶未悔” 之志,原因在於他有追求光明的理想和信念。對廣大黨員幹部而言,追求光明就是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缺失了這份精神之“鈣”,就無法保持黨員該有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因此,黨員幹部應該主動提高政治“免疫力”,自覺抵制各種誘惑,依此來夯實自身的黨性基礎。

學習屈原牢固的為民思想。屈原是典型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踐行者。正是他時刻惦記百姓疾苦,因此百姓用反芻的方式讓他流芳百世。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最終要回歸到為人民服務上。事實上,群眾路線也是我黨的優良傳統。無論是戰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年代,我黨取得的各種成績無一不是依靠人民群眾。因此,廣大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群眾意識,始終和人民群眾保持親近感。只有這樣,黨的形象和戰鬥力才會實現無止境的提升。

學習屈原不朽的正氣精神。氣者有三:“正氣、邪氣、俗氣。”在屈原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烈烈正氣,正是擁有這寶貴的精神品質,屈原達到了“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精神境界,而這厚澤世人的高貴之處,恰恰是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所必須的營養品。 “樹正氣、祛邪氣、抵俗氣”,其實也是一種責任擔當。作為一名黨員,無時無刻都要牢記“樹一方正氣,帶一方正風”的作風要求,無時無刻都要拋掉“兩袖清風不幹事,無所事事太平官”的思想,從而以“敢作為,會作為”的政治素養傳遞社會正能量。

屈原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蘊含著鮮明的榮辱觀。把它用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上,不僅增添了時代意義,更會使其在提升中國軟實力上綻放光彩。因此,講好“兩學一做”故事,屈原精神、端午文化不可缺席。

古代詩人屈原的故事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 “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古代詩人屈原的故事

一個夏天下午,屈原剛剛讀完書出去街上玩,他跑跑跳跳著,滿臉都帶著開心的笑容。他一邊踢著路邊的小石頭,一邊低頭欣賞著腳上那雙他媽媽剛給他做好的新鞋子:嶄新的布料,鮮艷的顏色,還有那根雪白的系鞋帶,漂亮極了。

他正追著滾動的小石子,忽然發現路邊有一條若隱若現的米粒痕跡。他抬頭順著米粒往前一看,只見一位老婆婆背著一袋米艱難地向前走著,米袋上有一個小窟窿,米正順著那小窟窿往外漏著。他急忙高喊:“老婆婆,請等一等,你的米袋漏了!”老婆婆連忙停下腳步,回過頭來。老婆婆看見大米不斷往外漏,焦急地說: “糟糕啦!這怎麼辦?”他跑過來,看到婆婆焦急的樣子,眉頭皺了一皺。他忽然低下頭,看見那根白白的系鞋帶,靈機一動,對著婆婆興奮地說:“婆婆,你別焦急,我有辦法了!”話音剛落,他便毫不猶豫地把那系鞋帶卸了下來,這時婆婆明白了,她說:“多漂亮的系鞋帶,真可惜阿!”小屈原再不等婆婆再說什麼了,他把米袋的小窟窿用手捏著,然後用系鞋帶綁緊扎緊,米不再向外漏了。他看了看婆婆那被歲月洗刷過得臉,對婆婆說:“你累了,我幫你背米回家吧,你來帶路,好嗎?”說著就從地上拎起米袋背在了身上就往前走了。走著走著就來到婆婆家了,原來婆婆是一位守著邊疆的戰士的母親,婆婆連聲給他道謝。小屈原就說:“你的兒子為國效力,我幫你是應該的。你就當我是干兒子吧!”

小屈原已經把出來的目的——玩,拋到老遠了。他又低頭看看自己那雙少了一根系鞋帶的新鞋,心裡感到非常滿足 。

;

⑦ 屈原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

同時主持外交事務。

主張楚國與齊衡纖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

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喚氏所增強。

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

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和攔散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

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

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郁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

其作品文字華麗,想像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閱讀全文

與屈原的故事至今有多少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健康使用的密碼忘了該如何找回 瀏覽:743
作文怎麼自然地引入故事 瀏覽:587
一個不幸福的人為什麼要二胎 瀏覽:789
為什麼只能經歷一次愛情 瀏覽:24
美女無魚表情包是什麼意思 瀏覽:427
幸福樹的葉子軟軟的怎麼辦 瀏覽:750
愛情是賭場還是什麼 瀏覽:748
美女老闆娘這件衣服多少錢 瀏覽:876
口臭到底應該怎麼辦健康養生 瀏覽:708
龍江健康嗎怎麼獲取 瀏覽:650
美女什麼時候當尼姑了 瀏覽:628
經濟師可以評審哪些政府采購項目 瀏覽:927
盧龍縣城有哪些經濟實惠的飯店 瀏覽:157
如何收獲穩穩地幸福 瀏覽:111
公司經濟管理是什麼 瀏覽:615
講故事哪個頻道播出 瀏覽:220
事業單位成績多久查詢 瀏覽:152
大健康產品如何提高服務思維 瀏覽:308
經濟業務對資產負債有什麼影響 瀏覽:857
四川哪些大學美女最多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