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魯班有哪些故事簡單介紹一下吧

魯班有哪些故事簡單介紹一下吧

發布時間:2023-04-24 10:08:12

㈠ 有關魯班的小故事,越多越好!

1、魯班發明墨斗的故事

魯班創造了木匠劃線用的墨斗,那是他看到母親裁衣服時,用一個粉袋劃,受到啟發的結果。墨斗剛做好時,魯班每次彈線,都得請母親幫忙,捏住墨線的一頭。有時,母親正在做衣服或煮飯,也不得不放下,趕來幫忙。

有一天,魯班母親對他說:「你做個小勺子,不就能夠代替我捏著墨線了嗎?」魯班一聽,對呀!他很快做成了一個。從此,一個人就能夠彈墨線了。直到此刻,木工師傅們還把這個小勾子叫「班母」。

2、魯班托夢王秀才

有一天王秀才進城考舉人,經過郊外的一片小樹林的時候,一夥強盜沖了出來,把王秀才的錢都搶走了。魯班托夢王秀才王秀才好不容易才進到了城裡,沒有錢王秀才只能在城裡四處游盪,最後在城裡碰見了一個做生意的朋友,他的朋友是一個吝嗇的人,但是最近簽了很多訂單,所以這天很高興,就借了王秀才一大袋子錢。

第二天他就去考舉人了,但是不幸的是,沒有考上名落孫山,他並沒有垂頭喪氣,而是在城裡住了下來,但是神奇的事情在一個夢中發生了。有一天他決定回到鄉下修身養性,在他出發的前一個晚上,他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他夢到了古代的工匠魯班對他說:「有一個地方剛剛發了大水患,那裡的橋被沖毀了,此刻那裡很需要一座橋,你快去吧!」

他去到了一個很貧窮的地方,果不其然聽那裡的老鄉說:「前幾天發大水,把那賣孫里唯一的一所橋沖毀了。」他立即按照魯班教他的方法,但是睜粗魯班教他做的是一座石橋,但是他們那裡的石料嚴重缺乏。

於是他就想到了用木材代替石料,但是木材終究是木材,石頭終究是石頭,木頭的抗水流沖擊潛力還是不如石頭,雖然這座橋強硬堅持了一段時間,但是最終還是倒塌了。

於是王秀才想到了用船一艘連著一艘來當橋,剛開始的時候遇到了一點困難,好險那條河的水流不是太急,要不船都會散開的,最後把橋建成了,從此大家都能夠安全過河了,這也就是第一座船橋的誕生。

3、魯班發明石磨的故事

相傳在6000年以前人們就開始用石頭將穀物壓碎或者碾碎,4000多年以前,人們發明了一種稱之為「杵臼」的碾米工具。但杵臼比較費時費力,每次只能春少量穀物,時間一長還會腰酸背痛。

有一天,魯班來到另一個地方幹活,恰巧看到一個老太婆搗麥子。老太婆年歲大了,舉不起石杵了。她扶著石杵,在石臼里研著麥粒。魯班走過去一看,石臼里的麥粒有不少已經磨成了粉。魯班從那裡得到了啟發。

回到家,他找來兩塊大石頭,把石料鑿成兩個大圓盤,又在每個圓盤的一面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個大石盤,上面鑿個洞,並安上木把,將兩個石圓盤摞在一齊,鑿槽的兩面相合,中心裝了個軸。他在圓盤的中間洞上放麥子,用人力或畜力使之轉動,就能夠把谷麥磨成粉末,這就是兩千年來,在我國農村以前廣泛使用過的石磨。

4、魯班發明雲梯的故事

魯班不僅僅是能為人民製造各種生活用具的能工巧匠。而且是一個傑出的機械發明家。

魯班生活的年代,正值諸侯爭霸,戰爭連年不休。那時,每個城市都修有很高很厚的城牆。守城的將士們關上城門,站在城牆上守衛著。而攻城者呢,手中的武器但是是弓箭、長矛之類,很難將城攻下。常常是把城圍了多日,干著急攻不下來。

魯國國王命令魯班製造攻城的器械。魯班想來想去,想起了自己蓋房子時用過的短梯。踏著短梯,能登上房頂,造一個長梯,不就能夠爬上高高的城牆了嗎?如果在梯子上還能射箭,不就能夠打退守城的人了嗎?於是,魯班造出了」雲梯「。這種」雲梯「,能在乎地上架起來,夠上高高的城牆,上面還能夠站人射箭。現代消防器材中的雲梯,就是從這個雲梯發展演變而來的。

據古書記載,魯班還造過一輛」木馬車「。那是他的母親死了,為了送葬造的。魯班在車上安了機關,有木人駕御。送葬那天,一路上圍了很多人,看著這輛自動行走的木馬車,一個個贊嘆不已。

5、魯班尺的故事

相傳魯班和文公都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但魯班總是技高一籌,令文公十分嫉妒。一次,兩人奉命各自率眾修建宮殿。文公趁人不注意,將魯班用來丈量長度的尺子鋸短,一尺半變成一尺四寸一分。當魯班的徒弟們用這把尺子將木料裁切完畢後,才發現長度不對。

時間緊迫,材料用盡,魯班急中生智,把不足的長度用石墩代替,結果更加堅固、美觀。國王十分滿意。當人問他怎樣會有這樣的奇思妙想時,魯班笑答,全靠文公送的尺子啊!從此文公心服口服。這把尺子也就一向流傳至今中早鏈。

魯班尺長約42.9厘米,經風水界加入八字,以丈量房宅吉凶,並呼之為「門公尺」。其八個字分別是:「財」、「病」、「離」、「義」、「官」、「劫」、「害」、「本」,在每一個字底下,又區分為四小字,來區分吉凶好處。

魯班尺產生不久即融合了丁蘭尺,後又融入寸、厘米。是度量、矯正的重要工具。由於其特殊的功能,在風水文化、建築文化中表現最為廣泛。

㈡ 魯班的故事有哪些

一、魯班發明墨斗

魯班發明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用於設定建築工程),這項發明可能是受其母親的啟發。當時其母正在剪裁和縫制衣服,魯班注視著這一切,見她是用一個小粉末袋和一根線先列印出所要的裁製的形狀。

魯班把這種做法轉到一個墨斗中,通過一根線(用墨斗浸濕的線)捏住其兩端放到即將製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線條。最初需由魯班和他母親握住線的兩端。後來他的母親建議他做一個小鉤系在此線的一端,這樣就把她從這種雜活中解脫出來,使之可由一個人來進行。為了紀念魯班的母親,工匠們至今仍稱這種墨斗為班母。

二、魯班發明刨子的故事

魯班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貌。但是卻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難以砍成需要的模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褲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信伏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滑純攜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㈢ 古代發明家魯班的歷史故事介紹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那麼你了解魯班有什麼 故事 嗎?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魯班的 歷史 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古代發明家魯班的 歷史故事
魯班的名字之所以被大眾所熟知,是因為他是一名十分出色的手藝人。魯班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因為家中父母等人都精通工匠手藝活,所以從小就耳濡目染,懂得建築和木匠方面的知識。那麼使他出名的是什麼呢?有關魯班的故事又有哪些呢?

被稱為中國建築和木匠鼻祖的人可不容小覷,要說起有關魯班的故事這可真不少,其中關於墨斗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藝術往往來源於生活,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啟發創造的 靈感 。墨斗是本來就有的,但是魯班將它進行了改良。因為有一次,魯班的母親正在縫制衣物,而過程中要將衣服的形狀給列印出來。這時候母親就用粉末袋和一根線來印出圖形,魯班看見了母親的舉動之後就想讓母親不這么費時間去完成這項工作,於是他拿來了一個墨斗,讓線浸在墨斗裡面,然後用線列印出衣服的圖形。

但是用墨斗的弊端就是要用到兩個人的力量來完成,魯班的母親就想到用一個小鉤子鉤住一邊的線,就不用兩個人握住線的兩端了。將一個人從這件事中抽離出來可以節省一些勞動力,而一個人也列印的比較快。因為魯班從小就跟著家裡人外出做事,所以他的實踐能力是很強的,而手藝人的心靈手巧不僅是心思上要活躍,更多的代表了手藝上的熟能生巧。有關魯班的故事還有很多,喜歡的人可以多多的去了解。
古代發明家魯班的精神
現在做木匠活的師傅都知道魯班的名字,他被稱為中國建築界的鼻祖和木匠鼻祖。做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魯班的創作靈感多來自於身邊的人和事,器具類、實用類的工具都有被發明和改良,而這種勇於創新的 事跡 有很多,被人們歸納為魯班精神的有哪些呢?

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做為匠人是被嘲諷為下等人的,但是魯班一直沒有被這個社會所淹沒,他選擇外出至另一個國家,好發展自己的匠人事業。魯班到達了楚國之後,得到了為楚王建造武器的工作,好的是他並不一味痴迷於建造武器,而是從 政治 出發能明辨是非。因此人們所說的魯班精神有的核心是科學精神,因為世俗是可以引導一個人走向不同道路的,而魯班堅持在科學研究的路中走下去就是因為他相信科學。

中國歷史上的人被分為勞心和勞力兩種人,而魯班被認為是後者,其實不然。做為一名工匠之所以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不僅是 手工 活做的細致,更是說明了這個人是擁有巧思的。魯班精神的 科技 創造能力就說明了,尊重科學、勇於創造新事物的重要性。只有人們都學習魯班精神,在科學創造的路上走下去,才能夠綜合發展國力,為中國民族 文化 做貢獻。因為中國原來封閉太久,很多人都對中國科技和創造沒有了信心,但只要大家重拾信心,就能夠在科學創造上趕超別的國家,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強國。
古代發明家魯班和墨子的關系介紹
魯班和墨子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墨子本身是戰國初期的宋國人,他和魯班的相識是在墨子出使楚國時。墨子是出了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時他也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而魯班並不是楚國人,他後來為楚王做事,為楚國征戰做戰車設計機械。這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墨子可以稱的上是一位聖賢,他為了底層的勞苦群眾而 發聲 ,他的思想有“兼愛”、“非攻”等。在歷史上有很多的人物,但墨子的思想影響了一批人,讓他們心懷善念,可以說墨子的思想開創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魯班為楚國做事,而且做的是建造雲梯這一類的機械,十分明顯楚國讓魯班來建造這種東西就是用來攻城的。墨子也是一名對科學很感 興趣 的人,因為對光學原理和杠桿原理都有研究,這可以稱的上是科學家了。

墨子聽說了魯班幫楚國建造雲梯攻打宋國這件事,就立即啟程前往楚國,過了十天之後終於見到了魯班。墨子問魯班可不可以幫他去殺一個人,魯班當即就拒絕了,說自己不是個不重道義的人。墨子就說:“你既然不願意殺人,那為何幫助楚國建造雲梯,楚國人口不多,還要用不多的人口去攻打宋國,這實在不是一件好事。”魯班想了想覺得他說的有理,就將墨子引薦給楚王,後來楚王還是要攻打宋國,但魯班的攻城方法被墨子都抵禦住了,最後楚王放棄了攻打宋國。

猜你喜歡:

1. 魯班的傳說故事

2. 魯班的簡介及故事

3. 王者榮耀魯班七號最強出裝攻略2017

4. 魯班發明了雨傘的故事

5. 魯班根據什麼發明了鋸子

㈣ 魯班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1、魯班的「刨」
在魯班以前,木匠僅用斧子和刀來弄平其建造用的木料,結果既使幹得很好,也難也令人滿意。後來魯班通過長時期的實踐發現,他使用的刀片越薄,所製造出來的表面越平,干起來也越容易。
這樣,這種刨逐漸地從魯班的實踐中加以演變,最初用較薄的斧刀片,後來用一個刀片固定到一塊木頭上再橫穿以手柄,最後刀片固定到木槽中--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刨。
2、魯班造鋸:
一天,魯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尋找木料,突然腳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叢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滲出血來。
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想:要是也用帶有許多小鋸齒的工具來鋸樹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頭鋸開了嗎?那肯定比用斧頭砍要省力多了。
於是,魯班請鐵匠師傅打制了幾十根邊緣上帶有鋒利的小鋸齒的鐵片,拿到山上去做實驗。果然,很快就把樹木鋸斷了。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3、墨斗
魯班發明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這項發明可能是受其母親的啟發。當時其母正在剪裁和縫制衣服,魯班注視著這一切,見她是用一個小粉末袋和一根線先列印出所要的裁製的形狀。
魯班把這種做法轉到一個墨斗中,通過一根線捏住其兩端放到即將製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線條。最初需由魯班和他母親握住線的兩端。後來他的母親建議他做一個小鉤系在此線的一端,這樣就把她從這種雜活中解脫出來,使之可由一個人來進行。
4、魯班飛斧救工匠
從前有個張木匠,木工蠻漂亮,可就幹活愛耍小聰明,凡事喜歡想當然,做工下料不是長一點就是短一點。皇帝修宮殿,張木匠被征發到京城負責修建皇宮的主殿。等到上樑這一天,這才發現大梁短了整整一尺。
正在張木匠和眾工匠焦慮萬分時,忽聽一個洪鍾似的聲音從遠處傳來老人和藹可親的臉頓時變得十分莊重、嚴肅,他語重心長地對張木匠說道:「你是個木匠,應該知道尺寸的重要性,希望你今後每劃一線,拉一鋸,砍一斧,刨一分,都萬萬不可粗心大意。切記,切記!」
就見老人取下腰間的斧子,右臂向上輕輕一揚,大家只聽「嗖」的一聲,斧子像一隻矯健的燕子直朝大梁飛去。隨著老人一聲「著」,斧子立刻化作一根不長不短、不粗不細的木頭補齊了大梁。而且補得天衣無縫,毫無痕跡。
張木匠和眾工匠全都看呆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回頭再看老人,那裡還有他的蹤影。大家這才醒悟過來,敢情剛才是祖師爺魯班顯聖來拯救我們的性命。想到這里,張木匠和眾工匠不約而同地慌忙跪倒在地,朝著祖師爺消失的方向磕頭不已!
為了記住這深刻的教訓,牢記魯班的教誨,張木匠和眾工匠約定,今後斧把的長度定為九寸,並一代一代傳下去,這才有了後來「斧把不過九,過九砍了自己的手」這句木工行話。
5、栓
在古代,人們所使用的栓被製成魚的形狀掛在門上。魯班指出,用形狀象搗棒鑰匙取代了這些栓,這決定於准確的配合部分的功能。魯班的技藝就能製造這樣一個裝置,而且據說,他還發明了"鎖的制栓"至今仍被用在許多鎖中。
魯班的另一些發明的標志是鑽頭、楔、轆轤、鏟和碾米用的石磨。石磨的發明,當時是魯班看到一位老婦人在使用搗捶和臼時費了很大力氣。他反復考慮後,做了兩塊厚石頭片切成圓柱,然後在其表面做上孔洞空心,一個放在另一個上面,將麥子和米置於其間,當上面的圓柱轉動時,粉末便出來了。

㈤ 魯班的故事

『壹』 魯班的故事是怎樣的

魯班是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發明家。相傳,他在古代中國的機械、木工工具、土木建築等領域曾多有貢獻,發明頗多。同時,關於魯班的發明傳說和故事,也久久被後世人們津津樂道。兩千多年以來,他一直被土木工匠們視為「祖師爺」,受到人們的崇敬。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班輸等。魯班出生在魯國一個世代以工匠為生的家庭。他生活的年代,大約是在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的一段時間。這個時期,正是中國社會奴隸制瓦解,新的生產關系出現的時期。那時候,大量從事各種手工業的「百工」以及奴隸通過逃跑、暴動等手段、獲得了新生,搜飢不少世代為奴的手工業者獲得解放,社會上出現了獨立的個體手工業者。

魯班像據說,魯班從小就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十分喜歡琢磨手工工藝、土木建築。小時候,他跟隨家人參加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在勞動中,他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傅和家人請教,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並悉心觀察他們在各項勞動中高超的操作技巧。長期的生產實踐和他本人不斷的努力,使魯班逐漸掌握了古代工匠所需要的多方面技能,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成為兄逗當時有名的能工巧匠。相傳,我們所使用的一些工具和器物,從木工用的鋸、刨子、墨斗,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鑰匙、鎖頭、鐵杴,甚至是戰爭中軍隊攻城使用的雲梯都是他的發明。而在每一項發明的背後也都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我們不妨就說說「鋸子誕生」的故事。有一年,魯班要為他人建造一座巨大宮殿,而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魯班就派出自己的徒弟上山砍伐樹木。當時我們現在日常所用的鋸子還羨漏賣沒有被發明出來,人們只能用斧頭砍伐樹木,但是這樣做起來,工作效率非常低,魯班的弟子們每天起早貪黑拚命去干,雖然累得筋疲力盡,但也沒砍出太多的原木來。由於砍來的原木遠遠不能滿足工作需要,這就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了,這下可是急壞了魯班。這一天,魯班決定親自上山查看砍伐樹木的情況。就在他上山途中,—不小心,魯班在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下子就把手指劃破了。魯班連忙把手指放到口中吮起血來,他一邊吮一邊想:「這太奇怪了,一根小革為什麼會這樣鋒利?」想著想著,他顧不得手指的疼痛,俯下身子摘下了一片野草的葉子細心地看了起來。魯班發現這種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感覺非常鋒利。他明白了,手指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正在沉思中,突然魯班又發現有隻大蝗蟲正伏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那蟲子的兩顆牙也是「鋒利」無比,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野草。魯班的好奇心大起,他又抓住這只蝗蟲,仔細觀察起它的牙齒來。不看則已,這一看,魯班又發現了與野草葉子類似的細齒結構,原來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

看著手中的野草葉子和蝗蟲,魯班腦中突然靈光一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鋸齒狀,不是同樣會很鋒利嗎?伐起樹木來肯定也就容易多了。於是,他馬上下山,回到家中,利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實驗,結果不同凡響,沒用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干就被劃出一道深溝。見到這個情景,魯班高興異常。可是,沒高興一會兒,他又陷入了沉思。原來,魯班也發現了竹片的弱點,竹子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有的就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製作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魯班想了想,突然一拍腦門,用鐵製成鋸齒形狀的片子不就可以了嗎。他立即請來鐵匠們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去試驗。就這樣,一種新的工具被發明出來了。魯班和徒弟們上山來,找了一棵大樹,他們各拉住鋸子的一端,你送我收,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既快捷又省力。從此以後,鋸子就在木工工匠之中傳播開來,後來又被老百姓們廣泛地使用開來。魯班正是因為有對事物強烈的好奇心和他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鑽研的態度,才能產生出創造性的發明。

魯班雖然發明了許多對人們生活有益有用的工具,可是他也難免會做出些可能「危害」他人生命的事情。這話還要從一次魯班和墨子的辯論說起。有一年,魯班從魯國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作兵器。當時,各國在相互征伐中,兵將們發現要是攻打一個國家的城池,最難的就是如何突破那又高又大的城牆。魯班來到楚國的時候,正好趕上楚國要發兵攻打宋國,楚國君臣就請魯班幫他們設計一種攻城的器械。思考了一段時間後,魯班發明出一種可以活動的高梯子——雲梯。有了這種器械,楚軍那就是如虎添翼了。等到楚兵作戰時,就可以登上雲梯窺見敵人城中的防禦情況,而且還能憑借雲梯登上城牆,與敵人作短兵相接的戰斗。不久,魯班發明雲梯的事情被墨子知道了。他一聽說魯班發明了一種用於戰爭的工具,心中十分不安,就從所在的齊國日夜兼程地趕往楚國。因為墨子在工程技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而他在政治上卻主張發展生產,反對戰爭,所以對魯班將發明的器械用於戰爭的做法有些不滿。

魯班見到如此匆忙趕來的墨子,問道:「老先生您從齊國趕來,不知有何賜教?」

墨子微微一頓,說:「齊國有人侮辱了我,我請你去幫我殺了他。」

魯班聞聽此言,失聲說道:「先生您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啊!」

墨子不慌不忙地說:「我會送給你千金作報酬!」

魯班氣憤地說:「為不義而殺人的事情,我魯班是從來不會乾的。」

墨子一聽他這樣講,就立刻站起來向魯班拜了兩拜說:「可是我聽說你造了雲梯給楚國,楚國准備利用它去攻打宋國。這樣一來,遭殃的就是宋國的百姓,而宋國百姓究竟有什麼罪,而要遭到無辜的殺戮呢?楚國為了爭奪宋國的土地,而平白無故地去征伐宋國,這種做法未免也是不義之舉吧!宋國無罪,無故去攻打它就是不仁。而你魯班明明知道這些道理,卻不去勸阻楚王,這又是為什麼呢?」

墨子一席話說得魯班啞口無言,但心中卻還是不很服氣。墨子看出了他的心思,說:「你如果還沒有想通,不妨我們比一比,我現在製造了一些防守城池用的工具,我們現在可以用腰帶作城牆,用小木片當武器,咱們做些進行攻守對抗的游戲如何?」魯班當下同意,兩人就這樣開始了一場「模擬」攻守戰。魯班九次變更自己的攻城武器多次出擊墨子的防守陣地,可是墨子每次都能把他的進攻化解掉。魯班急得滿頭汗,就是無法取勝。最後,魯班把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可墨子的守城辦法依舊層出不窮。看到魯班無奈的樣子,墨子告訴他,既然連做游戲都無法贏了自己,更不要說真刀真槍地對抗了。墨子還告訴魯班,自己的300名弟子已經准備好守城的工具前往宋國支援去了,希望魯班能夠知難而退,和自己一同勸說楚王放棄攻打宋國的念頭。魯班看到墨子確實高出自己一籌,而且對自己的作為也有些後悔,後來就接受了墨子的勸告。最終,楚王了解到魯墨「戰爭」的結果,也感到攻宋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放棄了這次不義的戰爭。

我們之所以講魯班與墨子的故事,是要說明在春秋末年,中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已發展到新的階段,這時期的手工業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古代中國手工業技術傳統的基礎,而這些技術其實就是首先運用在軍事領域,然後才向民間普及的,這也是歷來「新技術」產生與發展的規律。

『貳』 魯班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1、魯班的「刨」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班門弄斧」這句話,就是說誰要在魯班面前擺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

由此可見,魯班用斧之純熟。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

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2、石墨

魯班一年到頭,四處奔波,給別人幹活。 這一天,他忙了一上午,坐下來休息。旁邊有一家人正准備做飯,可是沒有麵粉了。他們拿來一些麥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搗。

搗麥的人累得滿頭大汗,才搗碎了很少一點。因為麥粒是橢圓形的,用勁小了,砸不碎;勁大了,又把麥粒砸跑了,真是急死人了。當時,人們都是用的這種辦法。魯班決心改革它,為人們解決困難。

又一天,魯班來到另一個地方幹活,恰巧看到一個老太太正在搗麥子。老太太年歲大了,舉不起石杵了。她扶著石杵,在石臼里研著麥粒。魯班走過去一看,石臼里的麥粒有不少已經磨成了粉。魯班從這里得到了啟發。

回到家裡魯班叫他的妻子雲氏找來兩塊石料。他把石料鑿成兩個大圓盤,又在每個圓盤的一面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個圓盤,他還安上了木把。鄰居們都很奇怪,魯班做的是什麼呢?

大家都圍過來看。只見魯班把兩個圓盤摞在一起,鑿槽的兩面相合,有木把的放在上面,中心還裝了個軸。他在圓盤中間放上麥粒,然後轉動上面的石盤,麥粒很快就磨成了麵粉。大家高興極了,魯班真是為人們立了一大功啊!

3、發明班尺

魯班的另一發明標志是能正確畫出直角的三角板,也被稱為班尺,它能告知工匠哪些尺寸是不規則的,以及根據占卜的規則(風水)哪些是不吉的。這些尺子在今天的香港仍能買到。鋸對於鋸的發明魯班是非常重視的。

或是受一片齒形邊的草葉割破了手指的啟發或是看到一隻蟋蟀用其鋒利的牙齒切割並吃掉食物而離去。不管怎樣,多數描述如下。魯班和工匠們遇到一個任務,要求他們砍伐大量的木材。一連砍伐幾天,他們都已筋疲力盡,所用的斧頭也鈍了。

這時,魯班忽被一片草葉割破了手指,他當即想:照這樣子做成個工具砍伐木材定是個好辦法。他選了一片竹子,用斧子在其邊緣砍了一行牙齒。這個新鋸很容易鋸斷樹皮,當他來回橫鋸此樹時,軟的竹齒很快就磨光了。然而這卻證明了鋸可斷木的原理。

於是魯班放下手中活去鐵匠那裡,讓他准備一塊象斧頭一樣硬和鋒利的鐵板,然後弄成齒形。魯班有了這個人工製做的第一個鋸片,將其用在一個木屋架上,便可准確而不費力地切割木材。

4、發明雨傘

在古時候,雨天和炙熱的夏天困擾著人們,人們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外出。有這樣一個傳說,魯班圍繞著他的四鄰建造了許多小亭子供大家使用,但仍然不能讓人們在狂風暴雨的季節自由地外出活動。

魯班的妻子這時照著他丈夫所建亭子的樣式,製成了一個重量輕的竹亭子且帶油紙--這當然就是雨傘。他的妻子對魯班說:「你建造的房子不能搬起移動。我的傘,能帶它到處走動並可以在各種季節里提供防護。」

5、發明墨斗

魯班發明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用於設定建築工程),這項發明可能是受其母親的啟發。當時其母正在剪裁和縫制衣服,魯班注視著這一切,見她是用一個小粉末袋和一根線先列印出所要的裁製的形狀。

魯班把這種做法轉到一個墨斗中,通過一根線(用墨斗浸濕的線)捏住其兩端放到即將製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線條。最初需由魯班和他母親握住線的兩端。

後來他的母親建議他做一個小鉤系在此線的一端,這樣就把她從這種雜活中解脫出來,使之可由一個人來進行。為了紀念魯班的母親,工匠們至今仍稱這種墨斗為班母。

『叄』 魯班成語故事

魯班成語故事:班門調斧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內人們叫他「巧人」,民間容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肆』 魯班發明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傘。那時候,人們出門很不方便。夏天,太陽曬得皮膚 *** 辣地痛。下雨天,把衣服淋得濕漉漉的。魯班想幫人們解決這個困難,心裡很著急。他心裡想:要能做個東西,又能遮太陽又能擋雨,那才好呢。
魯班動了好多腦筋。後來,他跟幾個木匠一起在路邊造了一個亭子,亭子的頂是尖尖的,四面用幾根柱子撐住。接著,他們隔一段路造一個亭子,造了許多亭子。這樣,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來了,躲一躲;太陽曬得難受了,歇一歇,喘口氣兒。
魯班給大家辦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魯班自己挺不滿意。他想,要是雨下個不停,那該怎麼辦呢?人總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
還得再想辦法!魯班心想: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讓大家帶在身上,該多好啊!可是用什麼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輕輕巧巧呢?為了這個事兒,他吃飯不香,睡覺不安。
魯班想了許多天,還是沒有想出來。一天,天氣熱極了,他一邊做工,一邊抹汗。忽然看見許多小孩子在荷花塘邊玩,一會兒,一個孩子摘了一張荷葉,倒過來頂在腦袋上。
魯班覺得挺好玩,就問他們:「你們頭上頂著張荷葉干什麼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魯班師傅,您瞧,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
魯班抓過一張荷葉來,仔細瞧了又瞧,荷葉圓圓的,一面有一絲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以涼快。
魯班心裡一下亮堂起來。他趕緊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細的條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興得叫起來,「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又輕輕巧巧。」
魯班的妻子聽見他大呼小叫的,趕緊從屋裡跑出來問他:「出了什麼事了?」
魯班把剛做成的東西遞給妻子,說:「你試試這玩意兒,以後大家出門去帶著它,就不怕雨淋太陽曬了。」
魯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說:「不錯不錯,不過,雨停了,太陽下山了,還拿著這么個東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攏起來,那才好呢。」
「對,對!」魯班聽了很高興,就跟妻子一起動手,把這東西改成可以活動的,用著它,就把它撐開,用不著,就把它收攏。這東西是什麼呀?就是咱們今天的傘。

『伍』 關於魯班的民間故事

魯班
--------------------------------------------------------------------------------

魯班,姓公輸,名般。因是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後,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以及鑿子、鏟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我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另據《世本》上記載,石磨也是魯班發明的。傳說魯班用兩塊比較堅硬的圓石,各鑿成密布的淺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轉動,就把米面磨成粉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磨,在此之前,人們加工糧食是把穀物放在石臼里用杵來舂搗,而磨的發明把杵臼的上下運動改變做旋轉運動,使杵臼的間歇工作變成連續工作,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一大進步。魯班發明磨的真實情況已經無從查考,但是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龍山文化時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經有了杵臼,因此到魯班的時代發明磨,是有可能的。

在兵器方面,據《墨子·公輸篇》記述,魯班曾經為楚國製造攻城用的「雲梯」和水戰用的「鉤強」(又名「鉤拒」),在戰爭中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 。 在建築和雕刻方面,魯班的貢獻也很多。《述異記》上說,魯班刻制過立體的石質九州地圖。

魯班不愧是我國古代一位最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二千四百多年來,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為「祖師」,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紀念。

魯班山東人,現在被人們尊稱為建築業的鼻祖, 這遠遠不夠,魯班不光在建築業,而在航天業,他發明的飛鳶是人類征服太空的第一人;在軍事科學,魯班發明的雲梯(重武器)、鉤鉅(人們現在還在使用)及其它攻城的武器,是一位偉大的軍事科學家;在機械方面,魯班很早就被稱為機械聖人;此外,還有很多民用、工藝等方面的成就。魯班對人類的貢獻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科技發明之父。

關於魯班的故事有:

關於魯班的發明創造,民間有多種傳說,但我們現在從僅存的史料中已經難辨真偽了,但魯班是我國建築師的鼻祖是誰都不能否認的。
(1)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二者皆證明魯班造雲梯的事跡。
(2)鉤強:鉤強也叫"鉤拒"、"鉤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據《墨子·魯問》記載:從前楚越水戰,因"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致使楚敗於越。楚為改變這種戰局,在魯班初到楚國後,就首先讓分製造了這種兵器,對敗退的敵船能鉤住,對進攻的敵船能抗拒。
(3)木鵲:一種以竹木為材的飛翔器械。據《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4)木工工具:春秋戰國時期,建築木工的生產技術水平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魯班和當時的工匠建造房屋、橋梁,都離不開木工工具。《孟子·離婁》說:"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足見當時已有"規"與"矩"。現在沿用的曲尺,可能就是魯班在"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現代木工稱它為"魯班尺"。
彈墨線用的小鉤又被稱為「班母」,刨木料時頂住木頭的卡口又叫做「班妻」,
魯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鋸——一把帶有許多小齒的鐵條
魯班在兵器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據《墨子.公輸篇》記述,魯班曾經為楚國製造攻城用的「去梯」和水戰用的「鉤強」(又名「鉤拒」),在戰爭中都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

魯班造鋦:
一天,魯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尋找木料,突然腳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叢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滲出血來。

「怎麼這不起眼的茅草這么鋒利呢?」他忘記了傷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細細端詳,發現小草葉子邊緣長著許多鋒利的小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帶有許多小鋸齒的工具來鋸樹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頭鋸開了嗎?那肯定比用斧頭砍要省力多了。

於是,魯班請鐵匠師傅打制了幾十根邊緣上帶有鋒利的小鋸齒的鐵片,拿到山上去做實驗。果然,很快就把樹木鋸斷了。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陸』 有關魯班的小故事,越多越好!

一、魯班發明墨斗

魯班發明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用於設定建築工程),這項發明可能是受其母親的啟發。當時其母正在剪裁和縫制衣服,魯班注視著這一切,見她是用一個小粉末袋和一根線先列印出所要的裁製的形狀。

魯班把這種做法轉到一個墨斗中,通過一根線(用墨斗浸濕的線)捏住其兩端放到即將製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線條。最初需由魯班和他母親握住線的兩端。後來他的母親建議他做一個小鉤系在此線的一端,這樣就把她從這種雜活中解脫出來,使之可由一個人來進行。為了紀念魯班的母親,工匠們至今仍稱這種墨斗為班母。

二、魯班發明刨子的故事

魯班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貌。但是卻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難以砍成需要的模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三、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

有次魯班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留意,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先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

魯班就從這兩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最後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四、魯班發明傘的故事

一次魯班和妻子出門,回來的時候下雨了。兩人就在山腰的亭子避雨。魯班的妻子發出感慨說:「要是能多建點亭子就好了,這樣的話能讓行人有個遮陽避雨的地方!」魯半看著亭子突然靈光一閃,就對妻子說:「我有辦法了,只要每個人出門的時候都帶著亭子就可以了!」他的妻子聽得莫名其妙,但是魯班卻急急忙忙的扯著妻子跑到家,然後就鑽進了工作的地方。幾天後,魯班大笑著走出屋子,手裡拿著的就是雨傘,當時用的是竹子和油紙做的。

五、魯班發明雲梯的故事

魯班生活的年代,正值諸侯爭霸,戰爭連年不休。那時,每個城市都修有很高很厚的城牆。守城的將士們關上城門,站在城牆上守衛著。而攻城者呢,手中的武器但是是弓箭、長矛之類,很難將城攻下。常常是把城圍了多日,干著急攻不下來。魯國國王命令魯班製造攻城的器械。

魯班想來想去,想起了自己蓋房子時用過的短梯。踏著短梯,能登上房頂,造一個長梯,不就能夠爬上高高的城牆了嗎?如果在梯子上還能射箭,不就能夠打退守城的人了嗎?於是,魯班造出了」雲梯「。這種」雲梯「,能在乎地上架起來,夠上高高的城牆,上面還能夠站人射箭。現代消防器材中的雲梯,就是從這個雲梯發展演變而來的。

『柒』 魯班的故事50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班門弄斧」這句話,就是說誰要在魯班面前擺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

由此可見,魯班用斧之純熟。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

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7)魯班的故事擴展閱讀:

魯班,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春秋時期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曾創制雲梯,准備攻宋國,墨子不遠千里,從魯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強行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出來的。

㈥ 魯班的故事有哪些

1、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有一位創造發明家叫魯班。兩千多年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人民當中流傳著,後代土、木工匠都尊稱他為祖師。
魯班大約生於公元前507年,本名公輸般,因為「般」與「班」同音,是春秋戰國時代魯國人,所以稱之為魯班。他主要是從事木工工作。那時人們要使樹木成為既平又光滑的木板,還沒有什麼好辦法。魯班在實踐中留心觀察,模仿生物形態,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如鋸子、刨子等。魯班是怎樣發明鋸子的呢?
相傳有一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魯班就從這兩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㈦ 魯班的故事有哪些

1、有眼不識泰山

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手藝巧奪天工,非常高明。傳說他曾用木頭做成飛鳥,在天上飛三天三夜都不下來。可就是這樣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魯班招了很多徒弟,為了維護班門的聲譽,他定期會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個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來了一段時間,手藝也沒有什麼長進,於是魯班將他掃地出門。

幾年以後,魯班在街上閑逛,忽然發現許多做工精良的傢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們歡迎。魯班想這人是誰啊,這么厲害,有人在一判唯旁告訴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魯班不由感慨地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2、被墨子所屈

傳說魯班為楚國的水軍發明了「鉤」和「拒」,當敵軍處於劣勢時,「鉤」能把敵軍的船鉤住,不讓它逃跑;當敵軍處於優勢時,「拒」能抵擋住敵軍的船隻,不讓世絕它追擊。楚軍有了鉤、拒後,無往不勝,魯班也無愧為軍工專家。

一天,魯班向墨子誇耀說:「我有舟戰的鉤和拒,你的義也有鉤和拒嗎?」,墨子是主張和平、反對戰爭,鼓勵人們相敬、相愛,仁義至上的。他於是回答:「我是用愛來鉤,用恭來拒。你用鉤鉤人,人家也會鉤你;你用拒拒人,人家會用拒拒你。你說『義』的鉤拒,難道不比『舟』的鉤拒強嗎。」,魯班無言以對。

魯班又拿出他的發明:一隻木鵲,它可以連飛三天而不落地。墨子卻說:「這木鵲還不如一個普通工匠頃刻間削出來的一個車轄,車轄一裝在車軸上,車子就可以負重五十石東西;而你的鵲有何搜沖姿實際作用呢?木匠做的東西,有利於人的稱為巧,無利於人的只能叫作拙。」,魯班聽完,深知墨子的哲理。

魯班曾做雲梯助楚國攻宋,墨子前來阻攔出兵,在楚王宮中以衣帶為城,以竹片為器,與魯班相鬥,魯班的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墨子的守城辦法還有餘,最終魯班心服口服,而楚王也放棄攻宋。

人物生平

春秋時期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曾創制雲梯,准備攻宋國,墨子不遠千里,從魯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㈧ 關於魯班的故事有哪些

有一天,魯班正在幫助鄰居修繕房屋,從外地來了一個牽著馬,穿戴像模像樣的人找他。魯班一問,原來是一大戶人家要蓋新宅院,派人來請他去領班的。來人說:「俺這個主人走南闖北,做過生意,當過官,經多見廣,他是在這周圍百八十里打聽,工匠數你最巧,才來請的。」他告訴魯班:「主人要求新宅子建在龍鳳山前,四進院子,大門朝南,二門朝東,中間是腰樓,後院堂樓二層五間,最東頭那一間是三層方樓,二至三年建成。」最後問魯班:「敢不敢接這個活?」魯班一口答應下來,來人留下地址騎上馬就走了。
施工的地方離家較遠,習慣外出的魯班准備准備就背著工具、行李離開了家。半路上,天就黑了,只好找個村莊住下。這家有祖孫二人,家裡很窮。吃晚飯時,一張陳舊的地八仙桌,三個小板凳,其中一個還是三條腿。吃完飯拉呱時,忽然一陣風把門吹開,燈也被吹滅了。老人一邊點燈一邊說:「嘿!白天有野狗撞開門,我拿頂門杠攆它,隨手放到院子里啦!」魯班趕忙出去找到頂門杠,才把門關好頂上。原來古代,平常人家不論是大門、屋門,都是單扇門。所說的「扇」當時是指由竹葦雜木製成的門,是用木棍來頂的,大家俗稱「頂門杠」 。第二天,魯班剛要走,下起了雨,真是人不留人,天留人,只有再多待天。他是個閑不住的人,想給小板凳補上條腿,見牆旮旯里有根不長的木棍,但拾掇出來一看,邊上被蟲子嚙蝕了一個洞。魯班用斧砍鑿剜,也沒有找到蟲子。木棍有了凹窩,不能用了,他生氣把它放在飯桌上。不經意,木頭的凹窩扣在了鑿上。去抽鑿時,又被鑿把擋住。這一抽一擋,使他聯想到昨天晚上手扶「門框」頂門時,曾想過:「如不用頂門杠,也能關上門,狗撞不開,風刮不進有多好!」兩件事一聯系,他立刻動手比著帶凹窩的木頭形狀,又做了同樣的一根,然後一根扣在門框上,一根扣在門邊上,關上門對齊,讓小夥子拿條木向里一插,門就開不開了。魯班不由得喊了一聲「管!」接著加工了一下,分別固定好,這樣既安全又方便的「插閂子」就誕生了,一直延用兩千多年。而且經過後人不斷改進,成為多種器物上,千變萬化的新「關鍵」。
該告別時,老人家說話了:「魯班啊!我看你是個好心的巧人。小孫子十四、五歲啦!想拜你為師,不知你願意收這個徒弟不?」魯班這兩天也看著小伙挺聰明勤快,家境又困難,就答應收下這個徒弟,師徒二人便離開了家。
魯班師徒來到一條河邊。可是,有船無人。那就等一會吧!他們搬了兩塊洗衣服用的石頭坐下歇歇腳。徒弟突然看見河邊有螺,其中一個慢慢頂開螺蓋,伸出頭,像似要透透氣或者尋覓食物。他喊師傅看看。這時,一隻螞蟻爬過來,觸動了它。只見螺迅速縮回身子,關閉上螺蓋。徒弟撿起來,試著用手指甲打開其蓋,竟然沒有掀開。魯班看在眼裡,若有所思……「喂!上船嘍!」一聲呼喚,擺渡人已在身邊。徒弟隨手撿了幾只螺放進衣袋裡,跟著師傅上了擺渡船。
房主人知道魯班來了,安排好食宿,便來找他。房主人說了說宅院的規模,讓他設計個圖看看,還強調:所有門窗都以安全為准則,要盡量做到雙保險。特別是後院堂樓東頭的那間方樓,要與堂樓相通,二層以上外牆只留高窗不留門。魯班一聽,這可與一般戶蓋樓房的要求大不一樣。
沒有金剛鑽,不敢攬這瓷器活。魯班面對這些難題,首先想到的是大戶人家新蓋的樓房不同於窮人,拿門來說,都是兩扇木頭的。他首先想到的是把剛剛給徒弟家門上安的 「插閂子」,改在兩扇木門的中間,上下安兩道「插閂子」,然後再用頂門杠一頂,不就是雙保險了么。他做了個樣子,房主人一看,大加贊賞。
一進一進的四合院建起來了,這時,房主人從前院看到後院,又提出了新想法,堂樓和方樓的樓梯口,都要安上門,做到人上去能關,下面的人頂不開,上不去;人下來關上,上面的人打不開,下不來。魯班明白,這一帶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是齊國打過來,就是楚國打過去。這最後一個難題,是主人在兵荒馬亂萬不得已時,保證一家生命財寶的又一個雙保險措施。他連著設計了兩個上下樓梯口門的圖案都不理想,魯班陷入了沉思。
這時,銅盆的響聲驚醒了他,一轉臉,見小徒弟正注視著盆中頂著螺蓋探出頭來的螺。他過去用手一觸,它立即縮回螺蓋。察螺生智,魯班有了靈感,他立刻返回樓梯口,量了尺寸,接著拼製成比樓梯口大的蓋板,蓋板的一邊兩頭帶軸,另一邊安上插閂,蓋板蓋上樓梯口,周圍再固定上像螺壁一樣高出蓋板的護框。這邊固定好軸。那邊把插閂插入護框孔內。正反兩面都一樣。人,上下樓可自由操作,靈便又牢固。最後的一道難題解決了,大宅院圓滿竣工。

㈨ 魯班的經典傳說故事簡短一點

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人們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下面是我整理的有關於魯班的 傳說 故事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閱讀。

魯班的傳說故事: 土堆亭故事

魯班的徒弟承建了魯國一個貴族的自家花園,畫好圖紙去找魯班,魯班看見圖紙沒有說話,順手拿起塊餅走到屋外放到幾根草莖上,草莖搖晃了幾下,便被餅壓倒了。徒弟明白了師傅的用意,把亭子的木柱改成了石柱。等上亭子蓋時,徒弟又犯了難,這么大的亭蓋 雕刻 得很漂亮,可是怎麼樣才能放上去呢?於是,徒弟星夜賀拆兼程去找在外地的師傅求教。見到師傅,魯班不慌不忙地讓徒弟先吃飯,徒弟哪能吃得下去,魯班也不勸他,端起兩碗米飯倒在桌子上,把四根筷子插在米里,又把一隻空碗倒扣在剛剛露出的筷子頭上面。徒弟看了一會,搓著雙手笑了。魯班說:“這叫土堆亭”。徒弟按照師傅的指點,回去之後運土把四根石柱囤在中間,順著土坡拽上亭蓋,再把土運走,就把亭子建好了。

魯班的傳說故事: 魚抬梁故事

魯班常年在外,看見匠人遇到困難,他都能想出絕妙辦法,幫助解決問題。有一次,他從賣魚的攤販那裡聽說,當地一位工匠正在建一座宗廟,好不容易找到一根做大梁的木料,不曾想,卻偏偏讓徒弟給截短了,正發愁呢。魯班找到那位工匠,拱手道:“打擾了,俺是魚日村的木匠,看師傅有愁事,究竟為何?”匠人嘆了口氣說出了原委。魯班看了一眼桌上還沒有動筷的魚說:“你看魚都快涼了,再難的事情也得先吃飯吧。”禪螞棗匠人忙起身施禮道:“你看,我慢待了遠道的客人,你稍微等一下,我去打點酒咱一塊吃。”匠人回來卻不見了客人,再看桌上的魚,兩只碗里各放著一條,魚尾朝向外,魚嘴相對,中間用根筷子把兩個魚嘴串在了一起,突然悟道:“哎呀,這不是魚抬梁嗎!”匠人想著遇到了高人,再一想,魚和日合起來是魯字,來人不是別人,正是魯班師傅。他呼喊著魯班的名字,向路人打聽魯班的蹤跡,但早已不知去向。魚抬梁不僅解決了大梁尺寸不夠的難題,還使得整個建築更加美觀。匠人們高興地贊嘆道:“魯班師傅真是巧奪天工啊!”

魯班的傳說故事: 魯班拋斧砍椽頭故事

傳說,曲阜城內建物帆孔廟大成殿時,有成百上千的人在這里幹活,每次開飯時都會有一位白鬍子老頭在裡面吃飯,但誰也不知道他是誰。當驗收工程時,發現殿脊西山頂上露著一塊木頭,是一塊忘記鋸掉的木椽頭。正當大家為難時,那個白鬍子老頭過來了,只見他拿起斧子朝著椽頭拋了上去,不偏不斜齊刷刷把那塊木頭砍了下來,在場的人都很驚訝,圍過來問他的來歷,老人也不答話轉身就走,工匠們緊追不舍,老人只好停下腳步說:“不用趕了,去問問魯班就能知道”。工匠們不相信,老遠得跟著他,結果走到東門外的澗水溝旁不見了,卻看見“考槃澗”的石碑一塊,於是這里建起了一座“魯班廟”,成了工匠們前來祭祀魯班的聖地。現在,明故城東護城河中段可以看到魯班祖廟宅遺址的石碑,東關社區還有一條背街南北小巷就叫魯班巷。

魯班的發明創造

木工 工具

《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鋸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中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1)鋸子

傳說鋸子也是魯班所發明,其實依考古學家發現,居住在中國地區的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會加工和使用帶齒的石鐮和蚌鐮,這些是鋸子的雛形。魯班出生前數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銅鋸,“鋸”字也早已出現。

相傳有一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魯班就從這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2)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稱是“矩”,又名魯班尺,傳說是魯班發明。

《墨子-天志上》說:“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規矩,即圓規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較短為一尺,主要為量度之用;尺翼長短不定,最長為尺柄一倍,主要為量直角、平衡線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長短甚至平衡線。

(3)墨斗

墨斗是木工用以彈線的工具,傳為魯班發明。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貯墨,線繩由一端穿過墨穴染色,已染色繩線末端為一個小木鉤,稱為“班母”,傳為魯班之母親發明。班母通常離地面約一吋。固定之後,將已染色線繩向地面彈動,工地以此為地平直線標准。又可以班母固定於高處,墨斗懸垂,以墨斗之重量作墬力,將已染色線繩向壁面彈動,以此為立面直線標准。後石匠師父以斗線定採集下來的岩石形狀,再用 其它 工具把不要的部分敲掉,以成所需方石,長石等形狀的石料。

古代兵器

鉤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魯問》記魯班將鉤改製成舟戰用的“鉤強”,楚國軍隊用此器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越船後退就鉤住它,越船進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輸》則記他將梯改製成可以凌空而立的雲梯,用以攻城。

(1)雲梯

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相關記載:《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淮南子》曰:魯班即公輸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雲梯。《淮南子·兵略訓》許慎註:“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

(2)鉤強

“鉤強”也稱“鉤拒”、“鉤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可鉤住或阻礙敵方戰船。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墨子·魯問》:“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敗楚人。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退者鉤之,進者強之,量其鉤強之長,而制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埶,亟敗越人。”

農業機具

先進農機具的發明和採用是中國古代農業發達的重要條件之一。《世本》說魯班製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說他製做了礱、磨、碾子,這些糧食加工機械在當時是很先進的。另外,《古史考》記載魯班製做了鏟。

石磨

據《世本》上記載,石磨也是魯班發明的。傳說魯班用兩塊比較堅硬的圓石,各鑿成密布的淺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轉動,就把米面磨成粉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磨,在此之前,人們加工糧食是把穀物放在石臼里用杵來舂搗,而磨的發明把杵臼的上下運動改變做旋轉運動,使杵臼的間歇工作變成連續工作,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一大進步。魯班發明磨的真實情況已經無從查考,但是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龍山 文化 時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經有了杵臼,因此到魯班的時代發明磨,是有可能的。

其他發明

(1)機封

《禮記·檀弓》記他設計出“機封”,用機械的 方法 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但當時盛行厚葬,這種方法未被採納。

(2)雕刻

《述異記》記魯班曾在石頭上刻制出“九州圖”,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圖。此外,古時還傳說魯班刻制過精巧絕倫的石頭鳳凰。

(3)傘

魯班的妻子傳說中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據說傘是她發明的。傳說魯班妻子雲氏因為憐惜魯班在風雨烈日下工作,見亭子可避雨遮陰,於是想出一個活動亭子讓魯班帶在身邊,乃造傘子。紙是漢代才出現的,最早的傘面不可能是紙的。

(4)打井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謂之為井。”據說,第一個在地下掘出水來的人是舜帝;第一個在山區打出深水井的人是“百工聖祖”魯班。也許人們對“堯天舜日”的渴求甚過一切吧,至今傳誦舜井的人多,留心魯班井的人少。

遠水不解近渴。人類對水的需求自古都是靠江“喝”江、靠湖“喝”湖的,不靠江不靠湖的就只好“穿地取水”。初期的水井很不講究,口大底小,不方不圓,充其量只能算是個“臨渴掘井”的應急水坑。是魯班發明創造了打井的技法,才出現了井壁以

石砌壘的石井,以磚砌壘的磚井,以陶環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木材構架的木井;才懂得了建井台防污水流入,築井亭。

傳說

拉水的滑輪也是魯班發明的。當年魯班看見鄉親們一頭挑著瓦罐,一頭挑著一團井繩走上井台,一抽一抽地半天提不上一罐子水來時,他覺得鄉親們太辛苦了,於是千思萬想又想出了拉水的滑輪,滑輪“轉”成了轆轤,轆轤又“轉”成了風車,風車又“轉”成了水車,就這樣轉呀轉呀,轉過去了兩千多個春秋。

(5)鎖鑰

在周穆王時已有簡單的鎖鑰,形狀如魚。魯班改進的鎖鑰,形如蠡狀,內設機關,憑鑰匙才能打開,能代替人的看守。

猜你喜歡:

1. 星星的傳說故事

2. 清明節的傳說故事

3. 水晶蘭為什麼叫死亡之花

4. 古代神話傳說故事

㈩ 魯班的故事是啥

魯班:姓公輸,名盤(bān)。魯國公族之後。又稱公輸子、公輸盤(bān)、班輸、魯侍掘數納班。因是魯國(都城為今山東曲阜)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後,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國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曾創制雲梯,准備攻宋國,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張製造實用的生產工具,反對為戰爭製造武器,魯班接受了這種思想。公輸班很注意對客觀事物的觀察、研究,他受自然現象的啟發,致力於創造發明。一次攀山時,手指被一棵小草劃破,他摘下小草仔細察看,發現草葉兩邊全是排列均勻的小齒,老畢核於是就模仿草葉製成伐木的鋸,他看到各種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就用竹木削成飛鷂,藉助風力在空中試飛。開始飛的時間較短,經過反復研究,
不斷改進,竟能在空中飛行很長時間,公輸般一生注重實踐,善於動腦,在建築、機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他能建造「宮室台榭」;曾製作出攻城用的「雲梯」,舟戰用的「勾強」;創制了「機關備制」的木馬車;發明了曲尺、墨斗、刨子、鑿子等各種木作工具,還發明了磨、碾、鎖等。由於成就突出,建築工匠一直把他尊為「祖師」。

閱讀全文

與魯班有哪些故事簡單介紹一下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采訪帥哥你該怎麼回答 瀏覽:546
招商引資如何實施開放型經濟 瀏覽:784
hfa在健康管理教材哪個章節 瀏覽:503
邯鄲事業編工資一般每個月多少 瀏覽:514
龍珠z小林怎麼變成美女 瀏覽:628
美女的衣服有多少件 瀏覽:632
好漢歌唱的是哪個故事 瀏覽:427
如何說事業越來越好 瀏覽:346
頂級交易員一般參考哪些經濟數據 瀏覽:742
南部縣幸福路在什麼地方 瀏覽:974
五六十年代經濟增長率是多少 瀏覽:9
泰安市事業編工資低怎麼辦 瀏覽:857
大運如何看婚姻 瀏覽:542
管家和財主葬身火海是哪個故事 瀏覽:246
企業進事業單位工齡怎麼算 瀏覽:318
陳美女唱的什麼呢 瀏覽:815
經濟微觀和宏觀的含義各是什麼 瀏覽:553
經濟學院住宿是多少 瀏覽:848
世界上覺得自己幸福的人有多少 瀏覽:830
去什麼廠美女比較多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