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秋節的傳說故事(關於中秋節的六個傳說)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因為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叫中秋,因為每個季節分為孟、仲、季三個階段,所以也叫仲秋。八月十五夜,朗朗明月,如玉如盤,很容易引起人們對故鄉和親朋好友的思念之情,所以也叫「團圓節」。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有很多,下面簡單分享六個:
一、秋暮夕月
夕月,就是祭拜月神。傳說在戰國時代,齊國有個醜女,名叫無鹽,年幼時曾虔誠拜月,後來以超群品德入宮。某年八月十五在宮中賞月,正巧齊此搏宣王也在宮中遊逛,看到月光下的無鹽,覺得她美麗動人,於是就冊封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的習俗,從此就流傳下來。
二、嫦娥奔月
後羿因為射下天上的九個太陽,為民除害,深受天下百姓的尊敬和愛戴。隨後就娶了美麗善良的嫦娥作為妻子。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從此經過的王母娘娘,於是便向王母娘娘求得兩顆長生不老的仙丹,服下一顆可以長生不老,服下兩顆可以升天成仙,後羿不忍撇下妻子自己升天,所以就把兩顆仙丹交給嫦娥珍藏起來。
後羿有個徒弟,名叫逢蒙,是個小人,嫦娥將仙丹藏進百寶匣時,被他偷窺到了,就打起了仙丹的主意。三天後,後羿帶領弟子們去狩獵,逢蒙稱病沒去,等後羿走後,就手持寶劍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自知不是逢蒙的對手,就手疾眼快地打開寶匣,把兩顆仙丹一口氣都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仙丹森做祥後,立刻感覺身體輕飄,已經能夠飛了,於是飛出窗口,飛向天空。因為牽掛丈夫後羿,所以嫦娥就降落在離人家最近的月亮上。
後羿回家後,侍女們向他講述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又驚又怒,惡徒逢蒙已經逃亡,後羿悲痛欲絕,頓足捶胸,仰望天空呼喊妻子的名字。朦朧中發現,當天晚上的月亮格外明亮,恰好這天是八月十五日,並且月亮里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於是後羿便便派人到嫦娥最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遙祭月宮里的嫦娥。從此以後,每逢八月十五,老百姓們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祭拜嫦娥,為漂亮、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三、中秋起義
元朝末年,朱元璋聯合各地反抗力量,准備發動起義。軍師劉伯溫想出一條妙計,利用中秋節大家互相饋贈麥餅的機會,在麥餅中夾帶字條,傳遞起義信息,約定於八月十五日晚上同時舉行起義。後來起義成功,朱元璋便傳胡敏下口諭,每年到了中秋節,便把當年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日糕點賞賜群臣。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四、燒塔起義
元朝末年,劉福通、韓山童等白蓮教首領利用宗教作掩護,發動農民起義,得到全國各地的普遍響應。潮汕人民為了與周邊地區的起義軍步調一致,按事前密約,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在空曠的地方用瓦片建塔,燃燒大火,作為起義的行動信號。後來,燒塔就成為中秋節的習俗,被世代流傳下來。
五、舞龍驅疫
相傳在很早以前,香港銅鑼灣大坑區,在一次風災之後,出現了一條大蟒蛇,到處作惡,危害鄉鄰,村民們非常氣憤,大家齊心協力,終於將蟒蛇降服。可第二天卻發現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區便爆發了瘟疫。這時,村中的父老忽然在夢中被菩薩告知,只要在中秋節舞動火龍,就能將瘟疫驅除。從此以後,每到中秋節,舞火龍的習俗就流傳下來。
六、兔爺治病
傳說在古時候,老北京城裡鬧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有人染上,吃什麼葯也不管用。嫦娥看到人們的病苦,非常難過,就派玉兔到人間為百姓消災治病。
於是,玉兔就變成一個少女,來到北京城,走街串巷,治好了很多的病人。玉兔為人治病,什麼報酬都不要,只借別人衣服穿,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一會兒是男人,一會兒是女人,一會兒是算命的,一會兒又是賣油的,最後走遍北京城內外,直到瘟疫消除。
Ⅱ 中秋節有關的故事
中秋節有關的故事如下:
1、嫦娥奔月。傳說後羿射下來天上的九個太陽,為民除害。隨後就娶納悉段了美麗善良的嫦娥姑娘,夫妻非常恩愛。有一次後羿巧遇王母娘娘,便向她求了兩顆長生不老的仙丹,回家後交給妻子嫦娥保管。三天後,後羿率領弟子們進山打獵,他有個叫逢蒙的弟子卻裝病留在家中。
原來這個逢蒙是個小人,他偷窺到嫦娥保管的仙丹,想藉此機會把仙丹搶走。嫦娥被逼無奈,就拿出兩顆仙丹一口吞了進去,然後身子便輕飄飄地陸粗飛出窗口,一直飛到天上,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後羿回家得知此事,發現逢蒙早已經逃亡,氣得他頓足捶胸,悲痛欲絕,仰天呼喊妻子的名字。朦朧中看到月亮上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便飛一般地朝月亮追去,可無論如何也追不上。
2、玉兔搗葯。相傳月亮上除了嫦娥之外,還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人們都稱為「玉兔」。這個玉兔經常拿著一個玉杵跪在地上搗葯,然後做出葯丸,傳說服用此葯丸後可以長生不老。
3、吳剛伐桂傳說把守南天門的吳剛與月亮上的嫦娥很要好,因為經常去找嫦娥相會,疏於職守,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就罰吳剛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樹,如果他砍不掉這棵樹,就永遠不要回南天門,更休想與嫦娥相會。吳剛足足砍了半年,好不容易快要把樹砍光了,玉皇大帝卻派了一隻烏鴉,把吳剛掛在樹上的衣服叼走了。當吳剛把衣服追回後,發現被砍下的樹又恢復原來的樣子了。
從此以後,每當吳剛快把樹砍光的時候,烏鴉就會過來,吳剛只要扭頭看它一眼,大樹就又重新恢復原狀,永遠也砍不完。
4、貂蟬拜月。相傳三國時期的貂蟬,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出生後,當地的桃花、杏花,三年內都是隨開隨謝;貂蟬夜裡祭拜月亮時,就連嫦娥都自愧不如,匆匆隱身而去,這也是成語「閉月羞花」的由來。正因為貂蟬的這種美貌,才迷惑住了有勇無謀的呂布,使得王允的連環計得以成功。
5、月餅起義。元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殘暴統治,各地紛紛起義抗元。高郵人士張士誠為了暗中串聯各地的起義隊伍,洞譽就利用中秋節互相饋贈麥餅的機會,在其中夾上一張紙條,約定中秋夜起義。從此便形成了每年中秋節家家戶戶吃月餅的習俗。
Ⅲ 中秋節有哪些傳統故事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關於中秋節也是有很多傳說故事的,比如說:《吳剛折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葯》、《玄宗夜遊月宮》等,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個比較經典的傳說故事吧!
Ⅳ 中秋節都有哪些傳說故事
1、玉兔搗葯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捨地離開妻兒,踏著雲彩上天宮去。
2、天狗吞月
天狗吃月亮的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御返孫目連」的公子。生性好佛,為人善良。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身為娘娘,生性暴戾,為人好惡。
3、吳剛伐桂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里砍月桂。
但月亮中的月桂隨砍隨合,砍伐不盡世虛,因而後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4、嫦娥奔月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突然出現了十個太陽,直曬得大地冒煙,老百姓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有一個力大無比的英雄名叫後羿,他決心為老百姓解除這個苦難。
嫦娥吃了仙葯,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鎮鏈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著月亮飛去。
5、月桂女神
達芙妮變成了月桂樹,就是後來的月桂女神。是位非常貌美的女神,當年曾與宙斯的大兒子阿波羅互相愛慕。終於,有一天阿波羅終於按耐不住自己對月桂女神的愛戀,對她展開的追求。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原來是因為自己太熱了才使得月桂化作一棵大樹。阿波羅發誓要永遠為月桂留下一片遮蔽。那就是我們知道的太陽黑子。
Ⅳ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流傳著很多關於中秋的民間故事,其中大家最熟悉的自然是《嫦娥奔月》了。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其他的中秋節傳說故事。1、吳剛折桂相傳月宮里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2、玉兔搗葯嫦娥身邊有隻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葯杵,夜晚在葯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葯。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3、玄宗故事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Ⅵ 你知道哪些關於中秋節的傳說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化節⽇,千百年來,流傳著關於這個節日也有很個傳說故事,下面讓我們⼀起來看看吧!
傳說⼀、嫦娥奔月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幾個關於中秋節的傳說以及中秋節風俗的簡單介紹了,小夥伴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傳說呢?歡迎補充,咱們在評論區里相見吧~
Ⅶ 中秋節的傳說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正是一年中最有詩意的時節,今年中秋節你准備做什麼呢?除了我們熟知的賞月、吃月餅,關於中秋的傳說故事你都知道嗎?接下來我就分享幾個中秋的傳說故事吧,一起來了解一下。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喊仔山在此之際,忽聞月宮仙娥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1、祭月、賞月祭月
賞月是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如今,賞月成為中秋佳節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動之一,與家人朋友一道,坐而望月,享受秋天的涼爽,寄託團圓的期望。
2、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杯桂花蜜酒,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
3、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關於中秋節的4個傳說故事了,小夥伴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呢?在評論區里留言吧。
Ⅷ 關於中秋節的故事有哪些
1、嫦娥奔月
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後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2、吳剛折桂
相傳月宮里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
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3、玉兔搗葯
嫦娥身邊有隻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葯杵,夜晚在葯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葯。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4、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8)關於中秋故事你知多少擴展閱讀
中秋節的寓意
1、和諧。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區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團圓。「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著強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團圓」是老子「道法自然」的產物,是「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高度體現,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花好月圓之夜,就是骨肉團圓之時。
3、感恩。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Ⅸ 中秋節有哪些故事或傳說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代。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中秋節的故事有很多,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傳說,此外還有月神生日、土地公生日、貂蟬拜月、玄宗游月、月下獨酌這些與中秋節有關的故事。
Ⅹ 中秋節有哪些民間故事
一、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
傳說當時的天空出現了10個太陽,百姓被折磨的苦不堪言,被稱為「神射手」的後羿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天空中的9個太陽,西王母獎勵後羿射日有功,賜予了後羿一顆長生不老的仙丹,後羿回到家中將西王母贈葯的事情經過告訴了他的妻子嫦娥,並將這顆仙丹交有嫦娥保管,不料卻被後羿的一個徒弟蓬蒙聽到,蓬蒙趁著後羿和其他的朋友出門打獵之時,悄悄來到後羿的家中,找到嫦娥並威脅她交出長生不老的仙丹,如果嫦娥不答應,他就立刻殺死她,嫦娥在情急之下吞下了仙丹,化成仙女向天空中飛去,此時正是農歷的八月十五,得知嫦娥成仙的消息,後羿傷心欲絕,決定在這一天在桌上擺上嫦娥平時最喜歡點心和食物懷念他的妻子嫦娥。
二、吳剛折桂
吳剛伐桂也是被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這個傳說和中秋節賞桂的習俗有關。
傳說嫦娥生活的廣寒宮前有一顆長的茂密的桂花樹,傳說桂花樹長得又高又粗,而在桂花樹下砍樹的人叫做吳剛,曾經得道修仙的吳剛來到天界,因為觸犯了天界的天規天條,於是將吳剛貶謫到嫦娥居住的廣寒宮前,要求吳剛將廣寒宮前的桂花樹砍斷,他的懲罰就會消失,並且可以離開這里,心高氣傲的吳剛以為懲罰如此簡單,拿起斧子就向桂花樹砍去,可誰知,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不管吳剛怎麼砍,桂花樹都會恢復到原來的模樣,所以吳剛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向這棵樹砍去……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也有提到吳剛折桂的故事。
三、中秋節吃月餅
相傳在中秋節那天吃月餅起源於元代。當時元代的百姓不滿元朝的殘虐暴政,紛紛起義,其中以朱元璋為首的反抗力量迅速崛起。當時起義軍為了躲避朝廷官兵的搜查,他們將「八月十五月圓之夜起義」的紙條包在圓形的餅中,用來傳達消息,到了八月十五月圓之夜,收到消息的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在各路義軍的奮勇抗爭下,最終起義軍大獲全勝,於是在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朱元璋下令,舉國同慶,每家每戶都要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