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故事怎麼寫
好故事就是把一件事講得圓滿,講得生動,能帶著讀者一起嗨,就像從過山車上沖上沖下,又哭又笑,激動不已。
一個故事成功的關鍵,在於主角能讓讀者產生情感上的共振,讓讀者覺得自己就是那個主角。一句話,好故事要與讀者的感悟和生活聯系起來,能迅速產生代入感。
故事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中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和連貫,而小說的重點是塑造人物。小說可以展開大篇幅的環境描寫,而故事如果這樣寫會使情節停滯,這是二者的區別。但小說無論長短,都以「講故事」為使命的方式存在著,而「故事」的講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小說的成色和形態。
注意事項:
好故事都是反復琢磨出來的,起初,故事可能不太好,放在電腦里冷凍幾天後再去看,就會發現不足,再反復修改幾遍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好故事。
修改,讓文章呈現出最佳狀態,和一個女子出門時保持妝容一樣重要,反之,沒修改的故事直接發了出去,就像一個不修邊幅的女人穿著睡衣走在街上。
❷ 《如何寫好一個故事,從繪本入手》讀書筆記
寫故事之前
第一章. 成為一名繪本學者
1. 繪本是寫給不會閱讀的人看的書
目標群體:2-8歲
通常頁數:32頁,頁數以8頁為基數在增加。
如何保持聽眾的興趣?
1.1 寫有行動的場景
1.2.故事中引入新角色
1.3. 把角色置於不同的環境
1.4. 變換場景中的情感強度。
—2-8歲兒童特點
-一切都新鮮
-孩子活在當下
-沒有經驗
- 情感強烈
- 有時童年不快樂
- 孩子比我們認為的懂得多
- 孩子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
- 自我中心
- 渴望獨立
- 孩子是復雜的
「如果你要表演魔鬼,找到他身上天使的一面,如果你要演天使,稿旁游找到他身上魔鬼的一面」
-孩子擁有想像力
創作前期的決定
第2章. 搭建你的事故框架
故事一定要短,但意旨要高大得能撐起一本書。——李.溫德姆
故事問題:一個普遍性的需要在故事中解答的問題
故事答案:回答是關於書的一個簡短介紹。電影中的pitch,情節特點。
讓一本書有多個層次,增添書籍的用途。
第3——5章 如何講故事
(一)
敘述聲音:第三人稱,單個視點
變換角色敘述
第三人稱全知全能觀點(多個視點)
第一人稱故事,用充滿感情的聲音講述
長信
日誌或日記
第二人稱
(二)
自言自語
借名發聲(用動物或樹木的名義講述)
雙方對話
互通信件
(三)
改換時態
改變故事發生的時期
故事的發生地
把人類角色換成動物,或把動物換成人
第6章 創造引人注目的角色
你感興趣的某個人
角色應該可愛
不管是孩子、成人、還是動物,都如孩童一般
不完美
行為可信
主角不許積極向上,不能消極被動
主角解決自己的問題
你一定要知道的關於繪本角色的5件事:
1.名字。2.出生日期和年齡。3.外表。4.和他人的關系。5.個性
針對故事情節的一些問題:
1. 是什麼把角色帶到了故事的起點?
2. 主角想要什麼?
3.檢查角色的行動和語言是否始終如一?
故事的結構
第7章 投入你的故事
一個強有力的開頭包括6個W。
誰who是你的主角?
你的主角想要什麼want?
- 矛盾沖突分為四類:跟自己、跟他人、與更廣闊的世界、與自然的矛盾沖突。
故事發生的時刻when?
故事發生在哪裡where?
故啟橡事是什麼調子what tone?
-詞語和節奏構成故事的調子,嚴肅的?悲傷的?歡快的? 等等。
- 一個WOW的時刻!
第8章 寫出絕妙的開頭
鷹不會放掉獵物,詩的第一行也應當如此。——加布里埃爾.派爾(Gbriel Preil)
開頭做成一個鉤子!
開頭的 八種寫法:
時間設定
選擇情緒
設置環境
擺明觀點:積極、消極等
挑釁的陳述
置於行動鍵銷之中
營造沖突
使用剪貼薄
第9章 三幕式基本情節結構
情節是解決問題時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卡爾(Jean E. Karl)
基本情節結構:主角想得到某種東西,盡管遇到阻礙(包括自我質疑),他還是去追尋,直到最終勝利、失敗或戰平。
開端——採取行動——結局(32)
三的節奏:增加緊張感
多樣的行動
因果關系的行動
逐步升級的行動
向著一個目標或事件努力
七的節奏。如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等
懸念
第10章 把你的故事串起來
一周的每一天。
一段旅程
環形模式
對照、字母、數數、重復、季節、一年十二個月、故事套故事、問與答。
第11章 你的故事能撐到最後嗎
a.結尾必須是不可預測的。
b.結尾必須解決書中提出的問題
c. 你所寫的每件事都和結尾有關
d. 由主角來解決問題。
e.主角在某方面發生了變化
f. 沒有幸運的偶然影響結局。
g. 在解決問題時沒有多餘的角色突然出現施以幫助
h. 故事中的所有角色都發揮重要作用
i.結尾在書的最後出現
j.待解決的細枝末節最後一期收尾
k.刪除任何說教信息
l.結尾不一定是快樂的,但一定要給讀者希望
故事的語言
第12章 讓寫作出色的兩個S
為什麼要寫場景?
場景是傳遞沖突和緊張的最好途徑,是讓你的讀者和聽眾按你所期望的那樣產生回應的主要手段。
什麼時候該寫場景?
推動情節,或揭示角色身上的新東西。
怎麼寫場景?
扔進行動中。
假裝你自己就是一個角色
每個場景都有一個不同的內在節奏。
展示出來,而不是告訴讀者。
用行為和表情去展示。
第13章 韻律時間
學習詩歌的音樂性。
一首好詩的四個要素:簡潔、集中、統一的韻腳、一致的節奏。
節奏:穩定一致。
第14章 讓你的故事有音樂性
暗喻
寫作是一段旅程,需要穿過又長又暗的隧道。
星星:上帝是閃爍和照耀,遠在天邊。羚羊:上帝是個奔跑者,敏捷而自由, 他熱愛跳躍和與風賽跑。
明喻
要符合故事的時間和環境設置。
擬人
第15章 字數的重要性
了解插畫師的工作
尊重孩子的智力
理解讀者和聽眾
如何刪減?
1.刪掉形容詞和副詞
2.用主動代替被動
3.去掉重復的字
4.拿掉限制性的詞
5.不要廢話
6.別說剛好
7. 有,沒有 there were , it is, it isnt.
8. 看見,聽見
9. 有必要「歸屬」和「行動」兩種都用嗎?
10. 慎用長定語。
11. 不要雙重修飾
12. 兩個不比一個強
13. 角色不在故事裡小便
14.刪掉華麗之處。
15.不要既展示又告訴
故事的和諧統一
第16章 用好書名抓住讀者
簡潔、令人愉悅又容易記住(catchy)、獨特、直截了當、能表達出書的情緒、暗示出書的內容、不要泄露結尾、製造懸念、能給畫家的封面創作提供靈感、孩子能輕松大聲讀出、包含主角的名字、用文稿中一句吸引人又容易記住的話、自有組合、求助局外人、
第17章 剪剪貼貼——做一本樣書
故事完成之後
第18章 分享你的故事
第19章 當個偵探——市場調查
第20章 啟動你的靈感之泵
事實、想像、感情、模糊聯系、
第21章 賣出你的稿子
❸ 寓言故事該怎麼寫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寓」是寄託的意思。「言」就是要講的道理。寓言就是把作者要講的道理蘊涵在要講的故事裡,通過講故事來講明一個道理。中國歷來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東郭先生與狼》等,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名篇有《農夫和蛇》《狐狸與烏鴉》《吹簫的狼》等。寫好寓言對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思維能力、寫作能力、創新能力都有很大意義。如何指導學生寫好寓言呢?
一、首先要對寓言感興趣
自己要積累一些較為著名的寓言故事:如上文提到的古代寓言,國外的如古希臘《伊索寓言》,要多讀,多掌握其情節,在仿寫的基礎上去創新。
二、具體指導寫作
寓言的選材十分廣泛,古今中外、花鳥蟲魚隨意寫,一切的人物、動物、植物等等,自然萬物均可寫。
可從以下步驟開始:
1.你的寓言將定一個什麼題目?准備寫誰和誰之間的事?要確定好寫作對象。
2.准備寫誰和誰之間的一件什麼樣的事(他們都什麼樣、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選好「人物」之後,要想好故事的來龍去脈,想清楚故事情節,才能把故事寫完整。
3.從這件事里可說明什麼道理?
這個道理可以明確地提出來,這叫卒章顯志;也可以隱去,把故事敘寫完整後,自然收束全文,讓讀者自己去體悟,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
三、注意事項:
1.故事力求簡潔,敘述力求生動。
2.內容要有創意,不落俗套。
3.寓意要深刻,給人回味。
❹ 介紹一本書該怎麼寫
向你推薦一本好書 ——《告訴孩子你真棒》 前段時間朋友送我一本書,書名叫《告訴孩子你真棒》。看了之後的深受觸動,我非常想在這兒和我的工作同仁們說說:我們是幼兒教育戰線上的一員,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是孩子們的白天媽媽、姐姐、知心朋友,「愛孩子」是我們應有的情感。但是,如果只知尺顫中道愛,不懂得欣賞孩子那會在工作中少了很多的樂趣。 而這本書的作者盧勤作為《中國少年報》的知心姐姐,她在《告訴孩子你真棒》這本書中提出了許多重要的觀點,大量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她告訴我們對孩子什麼樣的期望才是符合實際的?孩子在受挫折時我們應怎麼樣給予鼓勵?這些事怎樣做的得法、巧妙、自然,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這就是此書給我的最大收獲。 在這兒想對我的同仁和一些年青的媽媽們說,你洞遲們不妨在空閑之餘看看此書。或許它也能給你們帶一些幫助和借鑒。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陶冶性情,有的人還因此走上了成功之路。可見讀書之重要。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赤腳走過田野》,這是一位台灣作家謝武彰寫的,是「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之一,書面上還有一幅農村孩子在河裡嬉戲的水墨畫,一看就讓人頓生喜愛之情。 這本書內容豐富多彩,有幾十篇小文章,都是關於作者家鄉發生的奇聞趣事。令讀者身臨其境。在本書中,作家用筆領著孩子們,走出城市鋼筋水泥的森林,來到靜謐的鄉村田園,「脫下鞋子,打赤腳走在泥土上,走過綠油油的田園,呼吸一下帶著草香的空氣,看著草尖上的露珠、農作物的生長」。 讀了這部作品讓我們領略了一幅三十年前台灣普通鄉村的世俗風情:男人們一早就扛著鋤頭、駕著牛車奔向田頭勞作;女人們在家灑掃庭院,做飯洗衣;少不更事的孩子在田野上追逐嬉鬧,抓泥鰍,摸田螺。更有作者兒時上學堂的趣事。這些都是城裡孩子所不知道的。 我讀了這本書後,被作者兒時發生的故事深深吸引,彷彿我就是書中的一人,我也親眼目睹到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作者的阿嬤迫不得已纏足,一輩子痛苦不堪的人生。 我也被作者富有哲理的語言所折服。例如,在《利息》一片段中,又一句話讓我銘記在心:「借錢要付利息,這是天經地義的,但偶爾也有例外,像朋友之間,平時的借出借入都不付利息,因為,朋友有難處還收利息,友誼多多少少是會變質。」作者時常用幽默搞笑的開頭帶領 讀者進入文章,像這樣有哲理的話還有很多。 這本書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還讓我們品嘗到了農村孩子無憂無慮的生活,說不定還能鍛煉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本書還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珍藏起來可以傳給兒女子孫,陵山給他們上一堂生動活潑而很有教育意義的課。 我推薦《赤腳走過田野》,因為這是一本讓人受益終身的書。相信,如果你得到這本書,一定會愛不釋手,這本書價格也實在,花上個15.80元卻讓你一生受益。 追問: 有沒有介紹別的書的作文 回答: 1. 《平凡的世界》 作者: 路遙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間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 大時代 歷 史進 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銅城 除過 河南人 之外,從北方 黃土高原 和南 方平 原地區 貧困縣 漫流來的鄉民也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從有了煤炭業,這里就成了 中國西部 的 阿拉斯加 ,吸引來無數尋找生活出路的人。在這個口音五花 八門 的「聯合國」里,由於河南人最多,因此公眾交際語言一般都用 河南話 。在銅城生活的各地人,都能操幾句河南腔,哼幾句嗯嗯啊啊的 豫劇 。 這城市四周全是山樑土峁。山上石多土薄,不宜耕作,農業人口遠比不上黃土高原腹地稠密,更不要說和擁擠不堪的中部平原相比了。因為事農者甚微,加之此地又不缺乏燃料,這些山山峁峁竟然長起了茂密的柴草,甚至還有一些樹木梢林,顯得比黃土高原其它地方更有風光。每當入秋之時,有些山上紅葉如火, 花團錦簇 般奪人眼目…… 山樑土峁間,由於地層深處挖掘過甚而形成空洞,地表時有下陷,令人觸目驚心的大裂縫往往撕破了幾架山樑,甚至大冒頂造成整座大山崩塌陷落,引起周圍里氏三級左右的 地震 。大山以北一二百 華里 處就是 黃河 ,它帶著成千上萬噸泥沙沉重地喘息著淌向東方…… 城市在這條狹長的山溝里只能擺下一條主街。那商店鋪面,樓房街舍,就沿著這條蜿蜒曲折的街道,沿著鐵路兩側,沿著那條平時流量不大的七水河,鱗次櫛比, 層層疊 疊,密集如 蜂房 蟻巢,由南到北鋪排了足有十華里長。 火車站位於城市中心。一幢長方形的候車室塗成黃色,在這座沾灰染黑的城市裡顯得富麗 堂皇 。除過南郊軍民兩用的飛機場,火車站不大的廣場也許是市內最為開闊的地方了。 火車從這里向南,穿越綠色的中部平原,五六個小時就可以抵達省城。而向西,向東,向北,都有公路伸出,一直可以通往鄰近幾個省份。這個火車站每天上下午分別和省城對開兩趟快慢客車,其餘就全都是運煤車了。 從 隴海鐵路 岔出來的這條支線,它的最後一節鐵軌並沒有在這個車站終止。這鋼鐵階梯又在這里岔出兩股,一路爬坡穿洞,沿途串起了東西兩面二十多個礦區。 補充: 外地人提起 銅城 ,都知道這是個出煤的地方,因此想像這城市大概到處都堆滿了煤。其實,銅城邊上只有一兩個產量很小的煤礦,其餘的大礦都在東西兩面那些山溝里。 當你沿著鐵路支線拐進這些山溝,便會知道那裡有著多麼龐大的世界。這些相距只有十來里路的煤礦,每個礦區都有上萬名工人, 連同 他們的家屬,幾乎都超過了一個山區縣城的規模。密集的人口,密集的房屋,高聳的 井架 , 隆隆 的機聲,喧囂的聲浪,簡直使人難以置信這些小小的山溝山灣,怎麼能承載了如此大的 負荷 ? 補充: . 《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 塞林格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雖然只有十幾萬字,它卻在美國社會上和 文學界 產生過巨大影響。1951年,這部小說一問世,立即引起轟動。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共鳴,受到讀者,特別是 大中 學生的熱烈歡迎。他們紛紛模仿主人公霍爾頓的裝束打扮,講「霍爾頓式」的語言,因為這部小說道出了他們的心聲,反映了他們的理想、苦悶和願望。經過30多年來時間的考驗,證明它不愧為美國 當代文學 中的「現代經典小說」之一。現在大多數中學和高等學校已把它列為必讀的課外讀物,正如有的 評論家 說的那樣,它「幾乎大大地影響了好幾代美國青年」。
❺ 如何寫本書 4種方法來寫本書
目錄方法1:開始寫書吧1、買個筆記本。2、開始仔細構思。3、寫個綱要。4、毫不留情地刪改。5、把你的小說寫出來。方法2:寫部小說1、要了解優秀小說的基本構成部分。2、把故事情節全寫出來。3、開始寫吧!這是寫作中樂趣最多的步驟,如果你開頭就碰上問題,那就直接開始寫故事的矛盾沖突部分。方法3:寫非小說類書籍1、選點你了解的,或是想要了解的東西。2、做點調查。3、規劃好作品的板式。4、加入豐富的細節描寫。方法4:一路堅持寫下去1、堅持不懈地寫。2、不恥發問。3、偶爾歇口氣,想出不一樣的寫作視角。4、虛心向別人求教。5、把不合適的地方果斷拋棄。6、記住,不少作者在找到足夠靠譜的寫作思路前,都會經歷很多次失敗。7、俗話說,"寫你所知",但這也不一定。8、堅持一路寫作下去。無論是誰,想講故事,都可以寫本書。可以為了樂趣而寫,也可以為了出版出來讓大家都看到(甚至花錢買)。如果你看最喜歡的小說時,或者在公園放鬆時,頭腦里構思了一個奇思妙想的故事,就把它寫下來吧。可能看起來挺不容易,但是你確實是可以寫本書的。下面我們給你點提示,告訴你怎麼開個好頭。
方法1:開始寫書吧
1、買個筆記本。甚至可以買好幾本。可能你希望把小說錄入電腦里,但電腦不適合在靈感爆發的時候隨手記下稍縱即逝的靈感。所以無論在哪,最好身邊帶個耐用的、老式的鉛筆和紙。而且不少作家對信息從腦子到手再到紙筆的腔蔽寫作方式極有信心,所以在你確實打算不用紙筆寫作前,還是試試看這種方式,為你的創作過程增色吧。皮製封面的筆記本或硬皮筆記本最為靠譜,能避免筆記本在背包和公文包里翻來翻去帶來的各種損傷。螺旋裝訂的軟皮本子就沒那麼耐磨,封面容易被翻開。或更甚者,你剛剛寫好的幾頁可能被扯掉,變成垃圾,所以你一定要好好選擇筆記本!
無論是螺旋裝訂本還是硬皮本子,裡面的紙最好的繪圖紙,而不是標准橫格紙。因為你最後可能要在裡面畫點圖,或者勾點草圖,而且這樣也便於縮進段落或寫作品綱要。
2、開始仔細構思。有了跡森筆記本,就可以開始寫一片空白的的第一頁了(萬事開頭難哪!)。你可以用第一頁寫上整本書的概覽,包括提綱、角色說明(可能用到的名字、描述、"背景故事"等等)、地點等等,這些小細節最後可以匯成一個宏大的故事。寫作概覽法有很多優點,如:在具體描述這本書的不同部分時,這種方法可以給你各種各樣的新點子(寫下來!)
所有思路都被充分利用。例如你可以描述一個不會在故事中出現,但影響其他角色的角色。
在你肚子里的墨水用完了以後,每次都有東西作參考,激發下一個靈感。
3、寫個綱要。一個大綱可以幫你確定整個故事線,包括開頭、情節和角色的發展、為一個激烈的矛盾沖突做下鋪墊的各種事件、以及矛盾的解決和結尾。故事的開頭往往看似最難,但實際上你可以很簡單搞定它。最好的寫作方法就是盡量從廣闊宏大的情境開始寫起。比如你想寫個懸疑小說,你又熱心於二戰歷史,就把兩個關鍵詞"懸疑"、"二戰"寫下來。這樣做有個好處,這兩個關鍵詞涵蓋的范圍非常大,但如果放在一起,涵蓋的范圍頓時就變小了。至少你現在有了時間、事件焦點兩件重要的東西。你可以構思"二戰時候發生的懸疑事件"。試著再縮小焦點范圍。你想到的東西是孤立的個人事件,還是廣泛的呢?二戰很顯然包括兩者,但為了舉例方便,我們就當它是孤立的事件,即一位士兵的故事。
故事什麼時候發生?要是是一個二戰時士兵的故事,那顯然是二戰時期吧。不過也可以不是。這是寫作中你要做下的許多決定中的一個。假設故事實際上在現在發生,但是你又要考慮,這個故事怎麼和現在有聯系呢?要繼續寫下去,你可以把初始場景設想出來:你的故事主角找到了一份雜志,這份雜志是他關於他二戰時的爺爺的雜志。這事顯得出乎意料,爺爺參加了二戰後再也沒回來,但沒有人知道是因為什麼。或許你可以讓主角在你的書里揭開這個謎底。
現在你已經回答了一些關鍵問題,開了一個好頭:誰?你的主角英雄。何時?過去那時和現在。有什麼?一本雜志,以及一個人離奇消失的謎。你還沒解答"為何"這個伍州州問題,這是你寫作前必須解決的問題。怎麼解決?要解答這個問題,你又要繼續問清楚自己了。
創造角色。從文中明顯的角色著手。在這個例子里,你已經創造了一個年輕人和他的爺爺這兩個角色。你可以事先設置角色特質,然後再逐漸擴展開來。爺爺應該是結了婚的,所以故事裡有個奶奶,奶奶和年輕人之間隔了一代,就是年輕人的父或母,或者說是爺爺的兒子或祖父的女兒。很簡單吧?
按照這個模式繼續寫下去,把每個角色可能接觸到的人都擴展進來。不久你就可能會有過多的角色和角色關系了。這樣其實很好,尤其是對於懸疑故事。你應該需要點"紅衫軍角色"來給故事做點鋪墊,比如像《星際迷航》里的倒霉的、任人處置的少尉那樣的角色吧!
在構建角色時你可能會對自己問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可能也會被讀者問到:下一步會怎麼樣?想延伸故事情節,可以反復問問自己這個問題。你已知道,故事中的年輕人想要弄清爺爺那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個年輕人手頭也只有那本雜志,他就讀了雜志,發現了一些爺爺的故事,在故事裡爺爺離開了肯塔基州的小鎮和懷孕的妻子(即是故事中的奶奶),到了諾曼底海岸,在敵人後方受了傷,這些都在雜志中寫了下來。爺爺也再也沒有回到家。了解了這些,你心裡可能浮出一些問題,文章的總體模樣也逐漸可以確立起來:事件發生在現在,同時也發生在二戰時期。雜志上的故事是二戰時期的,而故事中的孫子所處的則是現在。
要給故事中的謎團加點情節,主角年輕人一定要做點什麼。因為爺爺再也沒回來,你就在故事把年輕人安排到德國去尋找爺爺(可能還活著,可能不在了,你來做選擇)。
奶奶在這些故事裡起的作用是什麼?
沿著這個思路,構建故事線。但這時稍有不慎,可能會和暫定的結局產生矛盾:這個年輕人發現了為什麼爺爺再沒有回來,但他的雜志卻回來了。你所要做的,就是在中間把所有的情節發展都寫下來!
畫條故事的時間線。你已經把基本上的故事都構造出來,只差用各種詞彙把它寫出來了。簡單地把之前寫好的梗概畫成時間線。在時間線中,每個角色獨立的一條線上,把這個角色的關鍵事件都標出來。兩個或更多的角色時間線,總會在什麼時候相交的。有點角色在某些地方也會從故事中消失。畫個線,標好各種事件發生的位置,就可以了。這樣做也可以幫你打破沉思,找到思路。
4、毫不留情地刪改。要是你發現情節思路走進了死胡同,你什麼也做不了,只能乖乖地回到之前講得通的情節點那裡,然後試試別的情節組合。你的故事不一定要包括綱要里寫到的所有東西。有時,可以順著另外的比較自然的思路來編寫故事。無論你寫到哪,沉思一會後,你都可能想到不同的情節發展方向,順著這個思路走吧,這就是寫作樂趣的一部分。
5、把你的小說寫出來。准備好故事構思和角色們了以後,你知道之後要做什麼吧:讓讀者知道小說里的英雄是如何從第一頁開始,跋涉艱險到達第小說的最後一頁的!
方法2:寫部小說
1、要了解優秀小說的基本構成部分。要想做個成功的作家,選大學里的創意寫作課前一定要慎重考慮(除非你已經上過了)。與其選創意寫作課,不如選堂英國文學課。寫任何東西前,你都要先學會眼光敏銳而批判性地讀一篇文章。每次看書時,句子結構、角色特性、情節內容以及角色的個性發展在腦中有條不紊以後,你就能批判性地讀一篇文章,並開始寫作自己的東西了。背景設置。背景是書中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環境。當然了,你不用把背景寫的很明白。像畫家那樣,要在讀者的內心中,通過描繪各種文中的物品,來創造畫面。例如:瑪麗走下城堡上陡峭的階梯。還沒走遠,她爸爸的女僕就叫住了她:"斐迪南王想要見您。"這就表明瑪麗大概是一位住在城堡里的少女。這大概能暗示讀者,故事可能發生在中世紀。瑪麗也是一個拉丁名,可以讓人大致推出她在哪居住。"斐迪南王"可是一個重大的線索!歷史上,斐迪南王的夫人,即伊莎貝拉一世,在1492年贊助了哥倫布開拓新大陸的航行,所以這個故事大概就這那段時期發生。
角色。每個故事都有主要和次要角色。在適當的情節引入角色,把他們寫得吸引讀者眼球,是很重要的。闡明情節甚至人物的部分,就是所謂的提示部分。不少書有好幾種類型的角色。主人公通常是主要角色,並作為文章的發展線索。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般都面對一個反面人物。故事情節的發展,需要反面人物帶來的沖突。書里的壞人通常都是反派,但也有例外。
記住:一個人心目中的壞人,在別人心裡可能是英雄。無論扮演什麼角色,故事人物的性格類型對一個成功的故事來說特別重要。
矛盾沖突。矛盾沖突就是角色面對的大問題,常常是創作故事的理由。也許國王的女兒瑪麗會被問到,是否可以讓哥倫布動用西班牙船隻去航海冒險的問題。她的答復可能會為故事的結局埋下大伏筆。
高潮。高潮部分是故事情節最高度緊張的部分,也是讓讀者讀得喘不過氣的精華部分。也許在情節里,哥倫布來請求瑪麗支持他的航海計劃,並答應會為瑪麗做任何事來獲得這次機會,而瑪麗卻准備拒絕哥倫布的提議。這個時候就是瑪麗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這個重大決定能影響整個故事的走向。
解開主要情節。這部分在高潮部分過了後出現,這時主要的問題解決了,其他的收尾工作也完成了。注意:如果你想寫部續集,就在結尾的時候留下點未解開的懸念。對於這里的例子,瑪麗決定祝福哥倫布的心願能取得成功,讓他離開,並勸父親支持哥倫布的航海計劃。要是結局出乎讀者的意料,會很有意思。所以不要總是寫出讓讀者可以預料到的結局。
細節描寫是書里要寫到的很重要的內容。與其寫"天空是藍的",不如描述成是一種深淺如何的藍色,比如"天空泛著淺淺的靛藍色"。這樣一定可以讓故事寫得有意思多了。但不要描繪得過度了。舉個失敗的例子:"天空泛著淺淺的靛藍色,襯托著劇烈燃燒過似的焦黑色的沙子。碧綠色中帶點綠黃色的碎浪泡沫飛濺出的碎末點綴著黑色的沙子。"誇大的修飾語會讓讀者覺得你做得太過了(一般你確實做得過了)。盡量做到貼近實際,用詞輕盈簡潔,甚至可以為文章加點詩意的筆調。
2、把故事情節全寫出來。這樣可以作為穩固作品結構的基礎。不用寫得太繁瑣,只要寫出大體的事件發展就可以了。寫到全書情節的一半時,把之前寫過的情節都過目一遍,你對這本書的看法可能會發生驚人的顛覆。你可以按照之前列的綱要里的情節來寫,或者把之前的綱要打散,按照你這次寫好的情節來寫。你也可以把綱要里寫的和這次寫的整合起來,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記住你是這本書的作者!
3、開始寫吧!這是寫作中樂趣最多的步驟,如果你開頭就碰上問題,那就直接開始寫故事的矛盾沖突部分。要是你覺得寫的合適了,你就可以把之前設置好的背景加到情節里了。大概你會改變大量的地方,不過寫作的精髓就在於可以發散思維。寫作的時候,確保你享受這個過程,要不你的書會在一個圓柱型的金屬容器里,和各種深磚紅色的氧化物、削掉的藍綠色乳膠屑待在一起(簡單點說,是進了垃圾桶了)。
方法3:寫非小說類書籍
1、選點你了解的,或是想要了解的東西。你的作品可能涉及到讀者旅遊去的地方的資訊,或者某個地方的總體概況。也可以寫今天的社會問題,或者當代的、歷史中的一位領袖,或是你感興趣的人物。無論你的非小說書籍寫些什麼,記住這個警告:這類書籍和小說不一樣,是寫實類的作品。
2、做點調查。無論是哪個專家,無論知道了多少,都有要學習的地方!對於每個主題,你總有需要了解的地方。要是你碰到了麻煩或障礙,試試下面的方法:上網。有時候得下點功夫搜索才會逐漸接近你的目標。相關知識的查找方面就交給搜索引擎來做吧。不僅僅要搜尋主要的搜索頁內容,還要查找裡面的相關鏈接。你可以在網路論壇或類似地方提交你的問題,等人來解答疑惑。
讀別的和你的主題有關系的非小說作品。別的作者可能會從另外的角度來觀察事物,還可能有一些你沒有接觸到的資料。當然對於這些資料,要從他處進行求證再在你的文章中引用哦。
問問相關專家。你想寫的東西,可能有些相關領域內的專家已經用畢生的精力研究透了。去拜訪拜訪他們,尊重他們的時間安排,問問他們是否能給你點獨特有趣的主意。
翻本網路全書。的確挺沒勁兒,但總有寫書的人要翻網路全書。可能你也需要翻翻,在翻的過程中,你有可能得到和作品內容相關的所有有用信息哦。
3、規劃好作品的板式。如果書的內容亂七八糟,沒有規劃,是不會被出版的。舉個例子,同一章節里,不要既寫哪裡可以釣魚,又寫歐洲哪裡的沙灘好。
4、加入豐富的細節描寫。沒人想讀一本無趣的書!好的書里一定有豐富多彩的細節描寫。
方法4:一路堅持寫下去
1、堅持不懈地寫。曼哈頓里,一位年輕人攔住了輛的士,問司機:"怎麼去卡耐基音樂廳?""不斷練習奏樂,"司機答。正所謂熟能生巧,無論你寫個故事,甚至是寫點想法或觀察或是什麼的,寫作一定要持之以恆。你練得越多,就越接近成功。完美不是強求得來的。你的作品讀出來也不一定要和之前構思的一模一樣。最重要的是你把它寫了下來。要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悟得寫作之道,你的時間很充足。
2、不恥發問。不斷問問自己,寫作的動機是什麼,故事是怎樣的,角色是怎麼構造的。凡是在作品裡存在的東西,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寫葉子綠了看似沒用,實際告訴了讀者你在寫春天或夏天的故事。說角色好幾天蓬頭垢面,說明他可能受到什麼的脅迫(或者是一個好萊塢演員)。每個角色都有做事的動機,所以在心裡"問問"這些角色,他們的動機是什麼:"為什麼你要把他在摩洛哥丟下,自己上飛機走呢?"
3、偶爾歇口氣,想出不一樣的寫作視角。所謂距離產生美。歇口氣以後再看看自己的作品,一般你都可以看出,之前絞盡腦汁都看不出來的作品裡,有什麼合適,什麼不合適。把思路斷了的一段扔在腦後一周,再回來看看,思路一定更清晰,眼光一定更敏銳。如果你碰到寫作瓶頸,停幾天再寫,聽聽舒緩的音樂來讓思路清楚一點。
4、虛心向別人求教。讓別人讀讀你的稿子,他們或許可以給你很有用的建議和意見,甚至在你之後寫作中幫你一把。
5、把不合適的地方果斷拋棄。作品中有很多不合適的設置,這不奇怪。如果發現不合適的角色、情節等等,不要畏懼,果斷拋棄。同樣地,不要怕給作品加似乎可以打通思路、讓作品內容更通順的新元素或新角色。寫非小說類書籍時,不要害怕,盡量多找點支持你觀點的資料吧!
6、記住,不少作者在找到足夠靠譜的寫作思路前,都會經歷很多次失敗。舉維羅尼卡?羅斯(暢銷書《差別者》的作者)為例,她在自己的博客里聲稱,自己之前起碼寫了四十八個失敗的底稿,最終找到可以繼續寫下去的思路。這個時候她還只是個大學生!
7、俗話說,"寫你所知",但這也不一定。不用做一大堆調查當然好,但稍微做點也無傷大雅。寫點新的東西其實對你有好處,因為你可能發現一個未發掘的全新世界哦。
8、堅持一路寫作下去。時刻都盡力讓自己擠出點靈感來,這樣你就不會有不寫作的理由了。不用把所有想到的東西都塞進作品裡,只要讓讀者滿意就可以了。要是你厭倦了寫作,就放下筆,喘口氣,呼吸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在喘口氣的時候還可以發現一些新的寫作主意。也可以試試"隨意寫"的自由式寫作方式,不用編輯,即使覺得寫出來的東西不好看也不用擦。盡量寫,隨便寫,寫點亂七八糟的情節、韻詩甚至就寫兩個詞,都沒關系。
小提示一本好書有好標題、好的封面內容和圖案,而且一定有個好開頭段。
寫你所知,特別是在難以開個好頭的時候。大多成功作家都會基於自己身上,或附近的人身上發生的事來寫作。
想寫本不錯的小說?動用你的想像力吧!
角色名要取得讓人過目不忘,甚至取個響當當的角色名。不要用奇怪滑稽的名字。有時滑稽點的名字比較合適,但其他時候聽起來特傻。會有人為一個年輕的名叫阿洛伊修斯李普希茨的年輕巫師,拍一堆電影,或寫好幾本續集嗎?
不要氣餒!如果你對寫的作品沒有信心,就稍微休息一下,嘗試一下寫小故事、報刊文章或一篇論文,或者來WikiHow幫忙編輯點條目?
記住「角地事矛解」五字口訣:角——角色
地——地點
事——事件
矛——矛盾
解——解決。
不要過度按之前定好的主題來寫!你完全可以中途改變主題,並開始寫作新篇章。
從其他的書,或從看電影、聽音樂、看美術展來獲得靈感吧。
逐漸提高寫作水平。不要一開始就想寫出暢銷書。熟能生巧,你可以往暢銷書的方向逐漸努力,寫作過程中你會收獲很多!
可以把角色畫出來,清楚他們長啥樣。不用畫的太好看,一個草圖就行了。之後寫出來就容易了,不妨試試。
中途改變情節,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最好的主意不是苦思冥想出來的,是實際寫作的時候才慢慢浮現的。交給你的手,順其自然地寫,你能很順利寫出故事來。
如果肚裡墨水用完了,就休息一下吧。看個電影,或讀本書,看看能不能發掘出點思路來。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思路,比如看電視劇時,就可以學習一下裡面的故事情節。比如我寫我的第二部書時,沒有思路可循了,看了《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以後,思路突然就湧入腦中,我得以繼續我的寫作。
把一本雜志放在邊上。如果聽到,或想到一個獨特的名字或情節等等,立即寫下來。這可能是讓你的書成為暢銷書的關鍵哦!
務求用字用語正確。要是連基礎的語言功底都沒有,你寫出來的小說不會好到哪裡去。用詞盡量豐富點。比如「她不能再有輕松自由的日子了」,你可能用這句話來直接形容一個角色,換做這個角色嚴苛的父親,他可能會說:「這樣蹉跎度日,你要付出點代價的。」要是讀者有不認識的詞,他們就可查字典,學到點新詞了。但一定要注意要恰當使用特定用詞。要是在你的風格朴實的小說里,不把某一位小姐簡單地說成學校老師,而說成是拗口的「識字啟蒙老師」,看起來其實不太明智。也不要說得太高深,弄得好像讀者比你低級,就把讀者和你自己平等看待來寫作吧。
不想碰上寫作瓶頸吧?可以拿塊東西,來啟發自己寫作,如一塊假寶石。動物也很能啟發你寫作,要是你有兩只不同的寵物,把它倆的名字合起來,取個新名字,寫小說的時候可能可以幫點小忙。總之在身旁放點東西,來啟發自己寫作吧。
試著寫每天都發生的瑣事,然後動用你的想像力改造它吧。
如果你實在沒什麼主意了,就動筆寫吧。如果實在沒得寫,可以試試用這篇文章的虛構故事來幫你繼續,可能會是你下本暢銷書的簡介篇,或你寫作的「思路推進器」哦。
別忘了校訂寫過的東西。要是不校訂,你的故事檔次可能不太高。報紙的編輯都會邊看邊修訂投入的稿件。大家都愛看引人入勝的書。
試著問一些作家的意見,甚至問問你的父母。他們可能有好主意哦!
美國著名恐怖小說家史蒂芬金提出,要寫得好,每天都要至少閱讀四小時。找出你每天最合適的時間段和時間長度。不同的作家每天適合的時間段不同,有的在清晨閱讀寫作,有的喜歡能量充沛的早上,有的選擇讓人勤奮的喧鬧的下午,還有的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拿起筆。因人而異,選擇什麼時候寫作閱讀,取決於你自己。
考慮在電腦上裝個好的寫作軟體。Windows系統有很多可以選,但Office辦公軟體最為常見。不過微軟辦公軟體可能變得雜亂,讓人覺得心慌。要是你不喜歡它的用戶界面,可以試試簡單點的軟體,比如DarkRoom、 單純寫作(WriteRoom)以及文字編輯器 (AbiWord)等等。這些軟體都可以讓文字錄入變得輕松簡單。當然,如果你不想花錢,OpenOffice.org網站最適合你。這個網站包括全免費的辦公軟體套裝。不過如果你只需要錄入並處理文字,AbiWord是免費通用、簡潔輕盈(不太占內存)的軟體,可以一試。
要是你寫歷史小說,最好基於史實來寫!甚至是名字都要符合歷史!務必記得用古名,而不是用後來出現的名字!
警告別讓別人對你說,你的作品不好看。沒有什麼比剛寫了第一部作品就被打擊更不讓人愉快的了。
千萬避免剽竊行為(即抄襲他人作品內容)。不管怎麼掩飾,最後總有人把散落的抄襲的部分拼出來檢舉你的。有的人就是喜歡找抄襲別人的作品。
無論是誰,寫第一本書的時候,應一路堅持寫下去。錢和時間都不應該是問題。可能第一本書不太引人注意,但至少可以從中吸取點教訓。
事先做好調查研究。確保前人沒寫過你要寫的東西。
❻ 如何寫好一個故事
寫好一個故事要從三個方面來構思和設計:故事開頭要吸引人、故事發展要抓住人,故事結尾要啟發人。
第三,故事結尾要啟發人。好故事要回應一個時代的焦慮。作者要通過故事樹立自己的價值觀,並且通過故事傳遞這些價值觀,影響後人。就像畢加索所說:好的藝術家模仿皮毛,偉大的藝術家竊取靈魂。但是你所要傳遞的價值觀必須是正面的積極的,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❼ 如何編寫故事
對於編寫故事,其實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的。如何編寫一個好故事有許多講究的地方。具體如何去做要自己去摸索,這樣編寫出來的故事才好看。個人一些編寫故事的經歷:第一次被一本故事書感動到,是在高中,看完後我合上書,畫面里的人物如何一個個在我腦海中蹦出來,熱淚盈眶,很是感動。突然就有個念頭在我心裡發了芽,將來我也想寫書,編寫好看的故事,可以感動人的故事。常常在放學以後,我就趴在桌上寫小說,寫一個個短故事,雖然稚嫩,但那種突然就知道自己該干什麼的感覺真棒,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現在想想,挺幸運的,十幾歲知道如何就發掘了自己愛好編寫故事,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還實現了。有多少人是活到半輩子還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想做什麼的呢?一定也有很多。所以對於自己的幸運,我一直心存感激。同時,也很謝謝一路陪著我的你們。不管你們是怎麼認識我的,從哪裡看見我的文字,我編寫的故事,都很謝謝你們沒有離開我。每當我看見有讀者說,關注我很久了,我的每一篇文章都讀過,而且總能帶給TA一些安慰和幫助的時候,我就特別滿足。原來我的文字是有力量的。
❽ 故事書的英語單詞怎麼寫
故事書的英語單詞為storybook。
storybook 英[ˈstɔːribʊk]美[ˈstɔːribʊk]
n. 兒童故事書;童話書;
[例句]It was a realstorybookromance。
這是發生在現實中的童話般的羅曼史。
[其他] 復數:storybooks
book用法
book是可數名詞,基本意思是「書,書籍」,還可指「(大型著作的)卷,篇,部」,歌劇中的「歌詞,腳本」,當表示「賬冊」時,用the books。
a book泛指各種書中的一本;如果指許多相同書中的一本,則應說a of book。
book用作動詞的基本意思是「記〔載〕入」。現代英語中除可表示「登記」「記賬」外,多用作「預訂」解,也可表示「訂立演出契約」。
例如:That student lost his book yesterday。那個學生昨天丟了書。
❾ 我的讀書故事 怎麼寫
我的讀書故事: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能使人增長知識,所以讀書是快樂的。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非常愛看書,那時我得到一本書就會快快讀完,往往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每當我讀完一本書媽媽就會問我這本書主要寫了什麼?主人公是誰?我總是回答不上來。
媽媽就會讓我再重新讀一遍,慢慢領會故事的內容,吸取裡面的精華。漸漸地讀書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
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起得很早,媽媽還沒有做熟飯,我便拿起一本課外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突然我聞到了一股飯菜的香味,接著媽媽走過來對我說:「寶貝,你先吃飯吧,我去上班了。」「好吧。」我嘴裡答應著,眼睛卻沒有離開書。媽媽走後,我心想看一會兒書再吃飯吧,我便如飢似渴的繼續往下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
「叮鈴鈴」一陣電話鈴聲把我嚇了一跳,我趕緊放下書去接電話,原來是媽媽,媽媽問我吃飯了沒有,我這時才感到肚子咕咕直叫,餓得不得了,抬頭一看錶,原來已經九點半了,時間過得好快呀。
書,是知識的海洋,讓我在裡面盡情遨遊!
一個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如果不注意結識新交,就會很快感到孤單。先生,人應當不斷地充實自己對別人的友誼。
❿ 講故事怎麼寫
講故事寫法如下:
收集故事的創意。靈感可能可能在任何時候出現,所以無論去哪兒都要帶上筆記本,這樣在有了故事創意的時候就能及時寫下。從小故事最基本的方面寫起。在選好一個創意後,需要在動筆些之前銘記小故事的幾個基礎。
從真實的人身上找到啟發悉孫。如果你對於理解或找到人物性格有困難,看看自己的生活。你可以很容易借鑒身邊人,甚至是你注意到的陌生人的特性。了解你的人物。一個故事要想讓人信,它的人物就要可信並且真實,要創造一個真實而又有趣的人物可能事件困難的事情。
控制故事的跨度。一本小說可能橫跨幾百萬年,包含多個維度的次情節,多個地點,還有許多次要人物。決定讓誰來講故事。關於誰來講故事有3個主要觀點:第一人稱(「我」),第二人稱(「你」),和第三人稱(「他」、「她」或「它」)。
在第一人稱的故事中,故事裡的一個人物來講故事;在第二人稱的故事中,讀者變成了故事中的一個人物;而在第三人稱的故事中野岩,一個旁觀者來講故事。組織思路。在你准備好了故事的基本元素之後,有必要列出一個時間表,以便幫助你決定什麼事情在什麼時候發生。
開始寫作。決定於你的情節和人物是如何充分展開的,實際的寫作頌陸御過程可能只是簡單地選擇合適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