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劍閣聞鈴講的什麼故事

劍閣聞鈴講的什麼故事

發布時間:2023-04-16 17:03:24

❶ 劍閣聞鈴泥菩薩是誰

劍閣聞鈴泥菩薩是玄幻武俠電視劇《輪磨風雲雄霸天下》中的人物。他的職業是相士,或者說是巫師。為天下會幫主雄霸算命,最後卻被雄霸所殺。泥菩薩臘隱斗,相士,或攜瞎者說是巫師,因為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的預言而揭開了風雲故事的序幕,在整部劇中起到穿針

❷ 民間曲藝形式及由來簡要概括

五音大鼓是我國最古老的民間曲藝形式,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消宏指值。
據了解,五音大鼓是京郊密雲民間獨有的一種古老的曲藝表演形式,由五人演出,主要樂器有瓦琴、打琴、三弦、四胡、大鼓五件樂器,這些樂器有的可追溯至唐代。唱書人根據演唱內容更換曲調。旋律悅耳動聽。五音大鼓在密雲蔡家窪村已經傳承四代,現在全國僅有密雲這五位五音大鼓藝人了。
大鼓與鼓書是中國曲藝曲種分類中一個類別的兩種稱謂,一般指以鼓、板擊節說唱的曲藝形式。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各省、市,兼及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區。有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樂亭大鼓、京東大鼓絕襲、東北大鼓、山東大鼓、膠東大鼓、安徽大鼓、上黨大鼓、湖北大鼓、廣西大鼓、河南墜子、溫州鼓詞等數十個曲目。
其表演形式大多為:1人自擊鼓、板,1至數人用三弦等樂器伴奏,也有僅用鼓、板的。大多取站唱形式。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和十字句。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這是不可缺的),另有四胡、琵琶、揚琴等。演員自擊的鼓,也稱書鼓,其形狀為扁圓形,兩面蒙皮,置於鼓架上(鼓架依不同曲種有高矮之別),以鼓箭(竹製)敲擊。板有兩種,一種由兩塊木板組成(多以檀木製成);一種由兩塊半月形的銅片或鋼片組成,俗稱「鴛鴦板」。
大鼓的文學腳本稱為鼓詞,基本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體。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長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說,中、長篇則有唱有說。人們往往稱唱短篇為唱大鼓,唱中、長篇為唱大鼓書。大鼓的唱腔音樂結構為板腔體,唱腔曲調多源於流行地的民間音樂及地方小調,並用當地方言語音演唱。音樂唱腔是區別不同大鼓曲種的主要標志。
[京韻大鼓]
由河北省南部流行的木板大鼓改革、發展,逐步於清末形成。
京韻大鼓唱詞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有的加入了嵌字、襯字及垛句拿配。每篇唱詞約一百四五十句左右。用韻以北京十三轍為准,一個唱段大都一韻到底。京韻大鼓的唱腔,經過劉寶全和弦師韓永祿、白鳳岩、韓德福等人的革新創造而豐富多彩。基本唱腔包括〔慢板〕和〔緊慢板〕。京韻大鼓是唱中有說,說中有唱,所以韻白(包括在板眼節奏之內的韻白和沒有板眼節奏的韻白)在演唱中也有重要的位置。韻白講究語氣韻味,要半說半唱,與唱腔自然銜接。京韻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演員自擊鼓板掌握節奏;主要伴奏一般為三人,所操樂器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時佐以低胡。
京韻大鼓曲目基本屬短篇唱段,傳統曲目有繼承於木板大鼓的《單刀會》、《戰長沙》、《博望坡》等數十段,有由劉寶全、庄蔭棠、白雲鵬等人根據子弟書作品整理的《刺湯勤》、《白帝城》、《探晴雯》、《黛玉焚稿》等,還有一些寫景抒情的小段,如《醜末寅初》、《風雨歸舟》、《八愛》等。經常演唱的只有三十多段。
☆ 駱玉笙與《劍閣聞鈴》
駱玉笙在幾十年的藝術實踐中,在「劉派」基礎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長,充分運用和發揮她那甜美的嗓音,寬廣的音域,尤其是帶有一種自然悅耳的顫音,創造形成了令人喜愛的「駱派」京韻大鼓。她長於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調」最為動人,被譽為「金嗓歌王」。
《劍閣聞鈴》是一篇優美動人的抒情詩,是清代韓小窗所作。描寫唐玄宗避安史之亂,西行途中夜宿劍閣,在冷雨凄風伴隨叮咚作響的檐鈴聲中,思念慘死馬嵬坡的愛妃揚玉環,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這首名篇被大鼓藝人演唱了近一個世紀(先是山東大鼓藝人演唱),終以「駱派」京韻大鼓將它推向了頂峰。駱玉笙以韻味濃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對心上人的無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穎的鼓套,悅耳的絲弦伴奏,鼓箭輕敲慢擊,弦聲如泣如訴,使人如醉如痴。當唱到「莫不是弓鞋懶踏三更月……」一段時,感情真摯深沉,聽來令人回腸盪氣,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駱派」演唱風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北方較為典範的鼓書暨鼓曲形式,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調、河間大鼓。源於清代中葉河北省中部農村,流行於河北、山東、河南以及東北,西北部分地區。清道光年間,河北高陽縣木板大鼓藝人馬三峰在當時流行的木板大鼓和弦書基礎上吸取戲曲、民歌曲調對原有唱腔加以改革,舍木板改用鐵梨鏵片,用大三弦伴奏,從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音樂。
西河大鼓以說唱中、長篇書目為主,也有少數演員專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葉流行於河北省中部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弦子書以小三弦伴奏,演員自彈自唱;木板大鼓沒有弦索伴奏,演員自擊簡板和書鼓說唱。後來,這兩種曲藝藝人拼檔演出,形成以鼓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河北省高陽縣木板大鼓藝人馬三峰在繼承前人改革經驗的基礎上,舍木板改用鐵犁鏵片,舍小三弦採用大三弦,在唱腔唱法上作了改進與創新,使這一曲種在藝術上日趨成熟。西河大鼓初名"梅花調""犁鏵片",也一度叫作"河間大鼓"。20世紀20年代在天津演出時,定名為"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的唱腔音樂,是以冀中語音的自然聲韻為基礎,吸取某些民歌小調的音樂語匯發展而成的。在音樂結構形式上,約有30餘種依附於主曲的樂曲和樂句的唱腔,分別歸納在三眼一板的頭板一眼一板的二板和有板無眼的三板等三種板式中,在速度上都可作大幅度的伸縮,有的還派生出多種變格唱法,唱腔和諧流暢,生動活潑,似說似唱,易唱易懂。屬於頭板的唱腔有起板緊五句慢四句一馬三澗快頭板等;二板的唱腔有起板流水板雙高海底撈月反腔蚍蜉上山梆子穗十三咳等;三板唱腔有散板緊流水竄板尾腔等。西河大鼓的基本曲調大體上體現在流水板中,二板起板是流水板的中把唱和下把唱的伸展,頭板起板是流水板的發展變化,其它大多數唱腔也都與這幾個唱腔有著一定關聯。
☆ 《煤山恨》
我所聽的西河大鼓曲目很少,不過一兩段歷史小品,好象《灞橋挑袍》,《姜太公賣面》一類曲目,有些英雄氣短,有些詼諧生活,《煤山恨》算是最嚴肅的作品。段子主要描寫了闖王李自成進北京後,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有道無福的崇禎爺如何度過人生最後的時間。從交出國璽,賜死皇後,親手殺死女兒,到最後自盡於煤山之上。從頭至尾氣氛都凝結沉重,特別是周國母接過寶劍時,有一腔十三咳,哀戚至極,有離家亡國的絕望和悲壯。演出的時候全場鴉雀無聲。
[樂亭大鼓(鐵片大鼓)]
樂亭大鼓是北方較有代表性的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廣泛流傳於冀東、京、津及東北的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演出時由一人自擊鼓板站立說唱,另有人分持三弦等樂器伴奏。樂亭大鼓相傳1850年前後由溫榮創立於河北樂亭縣,曾與評戲、唐山皮影並稱"冀東民間藝術的三朵花"。自形成以來,名人輩出,流傳較廣,有較為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文化底蘊。
樂亭大鼓的表現形式比較簡單,只需要一鼓一板一弦一人演唱就可以了,演唱者打鼓又打板,邊說邊唱。描繪場景,刻劃人物,議論得失,都集中在演唱者的嘴上、表情上和動作上。
樂亭大鼓的唱腔十分豐富,要求字正、腔圓、韻足、味濃,氣氛真實、色彩鮮明、氣口得當、鼓板合宜。樂亭大鼓的唱腔,自成體系,獨具一格。固定的唱腔是九腔十八調,有的抒情,有的激昂,有的悲沉,有的詼諧,用這些唱腔來表現不同的場景、意境、情感和情緒。九腔十八調的主要唱腔有四大口、八大句、四平、切口、雙板、緊流水、慢流水、中流水、背牌子、凄涼調、撤單程、慢起程、崑曲尾子、螞咋蹬腳等。演員在演唱中,根據劇情變化靈活運用這些唱腔,而且大口一般都運用在鼓句上。總之,唱腔優美、豐富是樂亭大鼓的一大特點。
樂亭大鼓的又一個特點是說唱兼而有之,唱時就是九腔十八調,而說時就如同其它劇種的賓白,更與評書相似。為什麼把說叫賓白呢?從字面上可以理解,"賓"不是主要的,而是輔助的,就如同主人與客人一樣。"白"即是白話,既不是唱,也不押韻。賓白就是一種樂亭大鼓唱腔的輔助手段。

❸ 西河大鼓《劍閣聞鈴》說的是什麼故事

京韻和西河都可以表演《劍閣聞鈴》。
以下是駱派京韻的文本
馬嵬坡下草青青,
今日猶存妃子陵,
題壁有詩皆抱恨,
入祠無客不傷情。
萬里西巡君前去,
何勞雨夜嘆聞鈴。
楊貴妃梨花樹下香魂散,
陳元禮帶領著軍卒保駕行。
嘆君王萬種凄涼千般寂寞,一心似醉兩淚如傾。
愁漠漠殘月曉星初領略,路迢迢涉水登山哪慣經。
好容易盼到行宮歇歇倦體,偏遇著冷雨凄風助慘情。
劍閣中有懷不寐唐天子,聽窗外不住的叮當連連地作響聲。
忙問道:「外面的聲音卻是何物也?」
高力士奏:「林中雨點和檐下金鈴。」
這君王一聞此言,長吁短嘆。
說:「這正是斷腸人聽斷腸聲啊!」
似這般不作美的鈴聲,不作美的雨呀。
怎當我割不斷的相思,割不斷的情。
灑窗欞點點敲人心欲碎,搖落木聲聲使我夢難成。
當啷啷驚魂響自檐前起,冰涼涼徹骨寒從被底生。
孤燈兒照我人單影,雨夜同誰話五更。
從古來巫山曾入襄王夢,我何以欲夢卿時夢不成。
莫不是弓鞋懶踏三更月,莫不是衫袖難禁午夜風。
莫不是旅館蕭條卿嫌悶,莫不是兵馬賓士心怕驚。
莫不是芳卿心內藏余恨,莫不是薄倖心中少至誠。
既不然神女因何不離洛浦,空教我流幹了眼淚望斷了魂靈。
一個兒枕冷衾寒卧紅羅帳里,一個兒珠沉玉碎埋黃土堆中。
連理枝暴雨摧殘分左右,比翼鳥狂風吹散各西東。
料今生璧合無期珠還無日,但願得泉下追隨伴玉容。
料芳卿自是嫦娥歸月殿,早知道半途而廢又何必西行。
悔不該兵權錯付卿義子,悔不該國事全憑你從兄。
細思量都是奸賊他把國誤,真冤枉 偏說妃子你傾城。
眾三軍,何仇何恨和卿作對。可愧我想保你的殘生也是不能。
可憐你香魂一縷隨風散,卻使我血淚千行似雨傾。
慟臨危,直瞪瞪星眸,咯吱吱的皓齒,戰兢兢玉體,慘淡淡的花容。
眼睜睜既不能救你又不能替你;
悲慟慟,將何以酬卿又何以對卿。
最傷心一年一度梨花放,從今後一見梨花一慘情。 我的妃子呀!
一時顧命誣害了你,好叫我追悔新情憶舊情。
再不能太液池觀蓮並蒂,再不能沉香亭譜調清平。
再不能玩月樓頭同玩月,再不能長生殿內祝長生。
我二人夜深私語到情濃處,你還說恩愛的夫妻世世同。
到如今,言猶在耳人何處,幾度思量幾慟情。
窗兒外鈴聲兒斷續雨聲更緊,房兒內殘燈兒半滅御榻如冰。
柔腸兒,九轉百結百結欲斷,淚珠兒千行萬點萬點通紅。
這君王一夜無眠悲哀到曉,猛聽得內宦啟奏請駕登程。

❹ 四川的歷史故事

(一)

在長達八年的抗戰中,四川共有350萬人出川抗戰,佔全國同期實征1405萬餘人的五分之—還強,他們大部分都是隸屬於川軍,所有的武器裝備都算是國軍中最差的之一,但是他們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上前線。

川軍將領楊森說「我們過去打內戰,對不起國家民族,是極其恥辱的。今天的抗日戰爭是保土衛國,流血犧牲,這是我們軍人應盡的天職,我們川軍決不能辜負父老鄉親的期望,要灑盡熱血,為國爭光」。

軍閥劉湘抱病出戰,病死客鄉,卻在臨終不忘勉勵同袍「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時任川軍122師師長王銘章說「 此次出川抗日,不成功便成仁」,在台兒庄戰役中王銘章壯烈殉國。

川軍145師師長饒國華「我此去,為國而戰,義無反顧,我萬死不辭」,在彈盡糧絕被日寇包圍的情況下自戕殉國、慷慨成仁。以上僅是列舉的一部分在抗戰中的川軍將領,更多的是默默無聞在前線奮戰的士兵,可以這樣說在日寇曾侵佔的每一塊中國土地上都留有川軍將士的鮮血。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將領在抗日戰爭之前基本上都經歷過軍閥混戰,但是與民國政府卻未曾發生過戰爭而是和平易幟,在對紅軍的多次圍剿也基本以失敗告終,所以也有人戲稱川軍是「內戰外行,外戰內行」。

(二)

在宋朝末年,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但是在釣魚城卻折戟成沙,蒙哥也在此戰死,當然最後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四川在被佔領之後被蒙古鐵騎屠殺,人口由原來的1920萬銳減到82.5萬,這也是後來為什麼會有湖廣填四川的說法。

「秦並巴蜀,得地廣國,取財繕兵,終席捲八荒,一匡天下。 唐時玄、德、僖三宗避亂入蜀後再圖恢復中原。日軍侵華,國民西遷,蔣曰:誠失關內十五省,西南不失,抗戰可勝。

川民供賦,納糧八千萬石,淚送川兵三百萬奔赴沙場血戰! 觀青史,川人從未負國」

(三)

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古鎮水碼頭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低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於是當街起賣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放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別好。

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里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四)

很不幸,當歷史的車輪進入17世紀中葉的時候,她被一個亂世梟雄盯上了,這個人就是張獻忠。

張獻忠入四川,是習慣於在沉默中自在自為,獨善其身的四川人的巨大災難。震驚世界的張獻中屠川事件,幾乎從根本上徹底摧毀了四川的文化與生產力。

尤其是對四萬貢生——中國文明與文化傳承者的屠殺,給後人留下了可以從多種角度理解的空白——從此再無四川人。

公元1646年深秋,已被多年戰亂摧毀的四川以及成都經濟,已經無力承擔張獻忠大順政權及近60萬軍隊的生存,再加上周邊明朝軍隊正從多處逼近,張獻忠決定放棄四川,打回陝西老家。張獻忠臨走之前,趁夜一把大火徹底燒毀成都,然後朝廣漢退去。

此刻,在張獻忠進攻成都時被俘,後逃脫到四川犍為起兵,成為明朝抗擊張獻忠主力將領的楊展,正在四川彭山江口的一條戰船上調兵譴將,突見成都方向濃煙沖天,大火映紅了天空,如同白晝。幾個時辰後,他得到了張獻忠撤退的消息,懾於張獻忠強大的兵力,三天後,楊展方進入成都。

此時的成都煙霧彌漫,仍有餘火在燃燒,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焦糊味。曾經千年繁華,讓無數文人魂牽夢繞的大都會,連同城內數十萬居民,從楊展眼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記憶中繁華的街道已被殘垣斷壁淹沒,金碧輝煌,巍峨壯觀僅次於北京紫禁城的蜀王宮建築群早已灰飛煙滅。成都,被張獻忠從地球上徹底抹掉了。

(五)張獻忠與「柳蔭街」

言談間多次提到張獻忠,於是黃尚軍講了一個關於張獻忠和「柳蔭街」的故事。

話說成都錦江賓館旁,有一條年代很久遠的街道,叫做「柳蔭街」,直到20世紀90年代,還保存得相當完好。人們都知道這條街很古老,但關於張獻忠與林蔭街得名的傳說,卻少有人知道了。

相傳,張獻忠入川,行到柳蔭街這個地方時,發現一個婦女正在逃命,她帶了一大一小倆小孩,年齡稍大的被婦女背在背上,小的被婦女牽著走。小的那個孩子確實太弱,跟不上大人的腳步,被拖著不停哭鬧,婦女絲毫沒有理睬小孩的哭鬧,反而還不停地打罵。

張獻忠的手下看到這場景十分憤怒,心想,都說這蜀人心狠手辣,果然連對自己的孩子都如此,應當誅殺。於是押著老小三人來到張獻忠面前。

張獻忠問:你如此狠心對待牽著的小孩子,他肯定不是你的親骨肉吧,背上背的應該才是你的親兒子。婦女回答:大老爺啊你錯了,這小兒子是我親身的骨肉,背上背的是我大哥的骨肉。

大哥、大嫂都因戰亂而死,這是他們唯一的後代了,我孩子死了,我還能再生,可大哥的孩子死了,就斷了香火了啊。

張獻忠聽後大為感動,心想古人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來四川人中還是有好人存在的。

於是,他便下馬走到婦女身邊說,明天我要屠城了,你是個好人,不用逃難,直接回家,你在門口插一支柳枝作為記號,我的人來了就不搜不殺。

婦女聽後馬上回家,通知周圍沒有逃走的街坊鄰居,都在自家門前插上一支柳枝。這樣一來,這條街的所有人都逃過一劫。而後,這條街興起了插柳枝的風俗,也從此更名為「柳蔭街」。

閱讀全文

與劍閣聞鈴講的什麼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蘭陵酒哪個經濟實惠 瀏覽:600
紐扣在愛情中代表什麼 瀏覽:731
一隻熊怎麼辦的故事內容 瀏覽:144
王者怎麼看別人經濟高 瀏覽:663
銀川市民政局有哪些事業單位 瀏覽:982
事業編崗位主要是什麼工作 瀏覽:929
從事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16
四年級自己寫童話故事怎麼寫 瀏覽:717
哪個經濟學家提倡離婚 瀏覽:660
一個美女最重要的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按健康碼 瀏覽:141
盆栽幸福樹怎麼分枝 瀏覽:321
為什麼打完疫苗健康碼顯示不出來 瀏覽:852
婚姻率是什麼指標 瀏覽:289
婚姻不是愛好什麼而是怎樣生活 瀏覽:49
戲說健康才幸福是什麼意思 瀏覽:512
馬男豬女婚姻狀況如何 瀏覽:715
請相信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13
愛情片或故事片哪個最好看 瀏覽:165
通過什麼軟體可以變美女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