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有寓意的成語故事
01、囊螢映雪:形容盡管家境貧窮,依則塌然勤學苦讀。
囊螢:晉代車胤小時家貧,夏天以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出自《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吵盯畢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出自《孫氏世錄》:「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正是借著這微弱的光芒和堅持不懈地苦讀,兩人都成為飽學之士。
02、東閣待賢:指接納賢良、愛惜人才。
成語出自班固《漢書·公孫弘傳》。漢武帝時期,平民出身的公孫弘被任命為丞相,他非常愛惜人才,特地在自家庭院的東邊開一個門,廣招賢人,請他們為國獻計獻策。
03、解衣推食:脫下衣服給別人穿,讓出食物給別人吃。指對人器重而關懷備至。
成語出自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升芹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
04、辯日炎涼:古人記載兩個孩童辯論太陽離地遠近的故事。多以其形容兒童的聰明智慧。
《列子·湯問》記載:孔子游學,看到兩個兒童爭辯不已,就上前詢問。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到正午的時離人遠。」另一個孩子認為恰恰相反。
第一個孩子解釋說:「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像車的頂蓋那麼大,到了正午看起來就像盤子一樣,這不是遠的東西看起來小而近的看起來大的道理嗎?」另外一個孩子反駁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感覺很清涼,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越近感覺越熱而越遠感覺越涼的道理嗎?」孔子聽了,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05、伯俞泣杖:漢韓伯俞受母責打,感念母親力衰而哭泣,後比喻孝順。
成語出自見《說苑》。韓伯俞,漢代梁州人,生性孝順。母親教育他十分嚴格,會因他做錯小事而用手杖打他。到了後來,母親又因故生氣,舉杖打他,但打在身上一點也不疼。伯俞忽然哭了起來,母親感到十分奇怪,問他:「以前打你時,你總是不言聲,也未曾哭泣。現在怎麼這樣難受,難道是因為我打得太疼嗎?」伯愈忙說:「不是不是,以前挨打時,雖然感到很疼,但是因為知道您身體康健,我心中慶幸以後母親疼愛我的日子還很長,可以常承歡膝下。今天母親打我,一點兒也不覺得疼,足見母親已年邁,所以心裡難受,才情不自禁地哭泣。」韓母聽後,手杖掉在地上。
06、春秋筆法:寫文章用詞精練而意含褒貶的寫作手法。
成語出自《史記》:「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 孔子修《春秋》,後人認為他每用一字,必寓褒貶,後來將其稱為「春秋筆法」。
B. 有深意的成語故事
有深意的成語故事三則
大家都學習過哪些比較有深意的歷史成語故事呢?以下是我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成語】: 李代桃僵
【拼音】: lǐ dài táo jiāng
【解釋】: 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凱旅。
吵搭【成語故事】:
「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出自一首樂府詩。詩的開頭第一句是:「雞鳴高樹巔,……」因此,在《樂府詩集》中,這首詩就以《雞鳴》為篇名。
這首詩的末後兩節,原文是:兄弟四五人,皆為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路旁。黃金絡馬頭,熲熲何煌煌!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這兩節的大意是說,:一家四五個兄弟,都是高官,每隔5天休假的日子,他們同來相聚的時候,路旁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瞧他們的服飾打扮,多麼華麗,連馬嚼子和韁繩都有黃金裝飾,光燦燦地,漂亮極了!接著說:井邊有一株桃樹,桃樹旁一邊有一株李樹。害蟲來咬桃樹的根,李樹雖然沒有遭到蟲害,卻也替桃樹著急、難受,而至於僵死了。桃李這樣的樹木,竟能同情互愛、以身相代,而同胞兄弟卻還有把手足之情忘得一干二凈的呢!
這是一首暗寓諷刺的詩。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內部,往往因爭權奪利,而勾心鬥角,互相殘殺;兄弟之間,表面上虛偽應付,暗底里彼此嫉妒,設若一人有難,其餘的人不但不肯相助,還要幸災樂禍,或者乘機打擊。這首詩,就是諷刺這類「兄弟」的,說他們不如樹木。
「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就是由這首詩而來。但是,我們運用這句成語的時候,只用它來比喻「代替」、「頂替」。例如以甲代乙、以此代彼的意思,同什麼兄弟手足之情完全無關。《聊齋志異·胭脂》中說:「彼逾牆鑽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誠難消其冤氣。」「僵李代桃」,意同「李代桃僵」。
【成語】: 力不從心
【拼音】: lì bù cóng xīn
【解釋】: 心裡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成語故事】:
東漢的時候,班超因為明帝的派遣,就率領數十人到西域出使,立下很多的功勞。但是,在西域住了二十七年的班超,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很想回家,於是就寫了封信,叫他的兒子寄回漢朝,請和帝把他調回來,可是班超一直沒有接到答復。所以,他的妹妹班昭又上書給皇帝,說明哥哥的意思。
信中有幾句這樣的話:「班超在和他一起去西域的人當中,年齡最大,現在已經過了花甲之年,體弱多病,頭發斑白,兩手不太靈活,耳朵也聽不清楚,眼睛不再像以前明亮,要撐著手杖才能走路。如果有突然的`動亂發生,恐怕班超也不能順著心裡的意願替國家賣力。這樣一來,對上會損害國家治理邊疆的成果,對下會破壞忠臣好不容易立下的功勞,讓人感到難過啊。」被感動的漢和帝,馬上下令讓班超調回漢朝。等到班超回到洛陽,過不了一個月,就因為胸肋病加重而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成語】: 利令智昏
【拼音】: lì lìng zhì hūn
【解釋】: 令:使;智:理智;昏:昏亂,神智不清。因貪圖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麼都忘了。
【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經常發動戰爭。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韓國的一塊土地野王。在野王鄰近有另一塊土地上黨,他們的地方官員看到野王輕易地就被秦軍攻下,怕上黨也守不住,升孫拿就寫信給趙國,表示願意歸順,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
趙國的君臣們對於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歸順,意見不一,大家展開激烈的爭論。平原君趙勝說:「上黨這么大塊的地方,我們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為甚麼不要呢?」平陽君反對說:「就是因為不花力氣得到好處,輕易要了,恐怕會招來大禍。」趙王因為不想失去這塊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張,並且派他去接收上黨,把它劃為趙國的領地。秦國知道後,認為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就命令白起率大軍去攻打趙國。結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國都邯鄲也被圍困,後來平原君帶毛遂去楚國,說服楚王聯趙抗秦,最後楚國出兵,才解除了趙國的邯鄲之圍。
趙王和平原君因為貪圖眼前可以獲得上黨土地的利益,而差點導致趙國滅亡。後人便形容他們的行為是「利令智昏」。
;C. 有深度有內涵的成語故事
有深度有內涵的成語故事有:
成語:蹇人上天
拼音:jiǎnrénshàngtiān
故事:
西漢王莽末年,天下大亂,有個叫隗囂的人,少年時因為生病而腳跛了,但他的野心並不小埋仿。
他在天水起兵反莽想稱帝,後來屯據陝甘一帶,卻被東漢光武帝劉秀率軍殲滅了。
在他稱帝前彎世纖,天水一帶流傳著一首童謠:「出吳門,望緹群。見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返模,地上安得民!」
這首童謠諷刺隗囂,你一個跛腳漢,口口聲聲「要上天」,如果你都能上天去,地上早就走光沒有人了。
D. 有寓意的成語故事
有寓意的成語故事三則
不少成語故事看似簡單,其實背後蘊含著深刻的寓意,以下是我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成語】: 與虎謀皮
【拼音】: yǔ hǔ móu pí
【解釋】: 謀:商量。跟老虎商量要剝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辦不到。
【成語故事】:
古時候,東周地方有一個人,特別愛穿皮衣,愛吃珍異的美味。
有一次,他想弄一點美味的羊肉作祭品,於是便跑到山上,跟一隻又肥又大的綿羊商量:我想借你身上的肉去祭神,你肯嗎?這只綿羊一聽,嚇得咩咩叫著跑進密林深處躲藏起來。這個人只好兩手空空地回家去了。
又過了些時候,他又想做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狸皮袍子,就跑進深山老林里,找到一隻狐狸,跟它商量:你能不能把皮剝下來,給我做一件皮袍子呢?這只狐狸一聽,嚇得掉了魂,掉頭一溜煙跑得無影無蹤。這個人只好嘆口氣,又無可奈何地回家去了。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演化成與虎謀皮這個成語。現在多用來比喻跟所謀求的對象有利害沖突,絕不能成功。
【成語】: 與狐謀皮
【拼音】: yǔ hú mó轎雀u pí
【解釋】: 謀:商量。跟狐狸商量要剝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辦不到。
【成語故事】:
周朝的時候,有一個人想辦一席豐富的筵席,需要大量的羊肉,他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來。他認為既然羊肉長在羊的身上,為什麼不和它們商量呢?於是,他走到羊群的前面,客氣的說:“羔羊們,我想辦一席美味的羊肉宴,請你們讓我割幾片肉好嗎?”羊群聽了,大驚失色,便一窩蜂似的逃到森林裡去躲避了。結果,那個人一無所得。又有一次,那個人想做一件皮裘,他知道制裘的原料是狐狸皮;他想,狐狸皮出在狐狸身上,去跟狐狸們商量一下,或許會有辦法。想著,想著,他便跑到山上去找狐狸,對它說:“狐狸,我知道你身上的皮,制起皮裘來,是相當值錢的,請你剝下一層皮給我好嗎?”狐狸一聽,怒目而視,然後掉頭不顧,一溜煙的跑回深山重谷里頭去了。當然,那人想制狐裘,也沒成功。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出自“符子”這一本書,把一定不會成功的事,或者是向惡人求施捨,向強者求憐憫,而絕對不能如願的情形,用這句成語來形容,所以它在應用上,是非常的廣泛。
【成語】: 愚公移山
【拼音】: yú gōng yí shān
【解釋】: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成語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名字叫作愚公。愚公家的門口有兩座好高好高的山,一座山叫太行,另一座山叫王屋。兩座山正好擋在愚公家的門口,讓愚公每天進出家裡都要繞好遠好遠的路!
有一天吃飯的時候,愚公突然對家人說:”我們全家一起合作,把擋在門口的兩座大山移開,讓門口的路可以直通到外面的大路上,你們看好不好呢?”兒子和孫子一聽,都點頭贊成說:”好呀!好呀!”。可是愚公的妻子卻搖搖頭說:”不可能的,你連搬一個土丘的力氣都沒有,還想搬移大山!就算你搬得動,那些挖出來的泥土石塊,你要扔到什麼地方去呢?”愚公和孩子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那有什麼困難的!我們可以丟到海裡面去呀!”
第二天開始,愚公和他的兒子、孫子,三個人一起扛著鋤頭,挑著扁擔,到山邊開始挖。愚公的鄰居京城氏和她的小兒子,也興致勃勃地幫愚公一起做著移山的工作。這時候,有一個叫作智叟的老先生,忍不住嘲笑他們說:”愚公呀!你實在太糊塗了。你這么老了,還要去移什麼山?就算讓你搬到配凱你死掉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大山移開來的!”
愚公聽了他的話,笑笑說:”智叟,你才糊塗呢!我雖然很老,我還有兒子可以繼續去做呀;兒子還會生孫子,孫子還會再生兒子,我們的子子孫孫可以一直搬下去,只要我們搬掉山的'一層,就少一層,總有一天我們會把這兩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呢?”智叟沒有話好說,只好走開了。
後來,山神和海神知道愚公要移山的事情,害怕愚公一家人永不停止的搬下去,會把山搬光,把海填滿,就跑去告訴天神,天神一聽:”嗯!這個愚公真是有恆心呀!我來幫幫他吧!”天神就派了兩個神仙去把王屋山與太行山背走,放到別的地方去,不再擋在愚公家門口了。
從此以後,只要有人做事情不怕困難一直做,我們就說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定會成功的!
E. 有深意的成語故事
有深意的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許多成語故事都很有深意,以下是我收集的有深意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成語】: 各得其所
【拼音】: gè dé qí suǒ
【解釋】: 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有人送給鄭國大夫子產一條活魚。子產命手下的一個官員把魚放回池塘里。誰知這個官員偷偷把魚燒著吃了,還騙子產說:我剛把魚放下水時,它還懶洋洋地不動。過了會,才慢慢地遊了起來,後來突然游開了。子產一聽,高興地說:魚得到了它應該在的地方。
官員告別臘慎子產後,出來對人說:誰說子產聰明?今天我騙了他,他還以為是真的呢。
這個成語指每人或每樣事物都得到適當的安置。
【成語】: 革故鼎新
塌仿【拼音】: gé gù dǐng xīn
【解釋】: 革:改變,革除;故:舊的;鼎:樹立。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成語故事】:
鼎在青銅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中國文化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極大地豐富了語言詞彙。
鼎在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成語「嘗鼎一臠」,意即嘗一塊肉而知鼎中食物的味道,比喻可以根據部分而知全體。鼎中煮食,水沸揚而且有聲響,「鼎沸」用以形容政局動盪不定,或指聲音嘈雜,如「人聲鼎沸」。鼎雖是炊具,但畢竟是貴族王侯才能使用的,貴族進食,「鍾鳴鼎食」,排列好幾個鼎盛食物,反映了奢華生活的一個側面。
鼎有三足,用「鼎足」、「鼎立」、「鼎峙」形容三個方面的力量互相對立、互相制約。舊時科舉,殿試一甲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總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又稱「鼎元」。
青銅鑄鼎,分量當然很重,故用「力能杠鼎」喻人之神力,如司馬遷筆下的項羽。雖是一句話但作用很大,便用「一言九鼎」形容。夏禹鑄九鼎,鼎也成為王權的象徵,夏商周朝代沿襲,都把九鼎奉成傳國之寶,在哪裡建王都就把九鼎遷到哪裡。因此,後人用「定鼎」表示建立政權;「遷鼎」表示遷都;「移鼎」表示改朝換代;「竊鼎」表示奪取政權。春秋時,楚莊王北伐,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起九鼎的大小和輕重,流露出奪取周朝天下之意,所以用「問鼎」、「觀鼎」表示圖謀王位。另外,用「鼎祚」表示國運:成語「折足覆觫」,意即鼎足折斷,食物從鼎中倒了出來,比喻執政者力不勝任,以至敗壞國事。
「鼎」又從「王權」引申出「重要」、「大」的意思,因而帝王的輔政大臣的「鼎臣」、「鼎輔」的別稱,他們的職務也有「鼎司」、「鼎席」之稱。豪門大族也別稱為「鼎姓」、「鼎族」等。
「鼎鼎」的疊音詞,有盛大的意思,如「鼎鼎大名」。
《周易》有鼎團局纖掛和革掛:「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由此產生的「鼎新」、「鼎革」「鼎新革故」等詞語,意思是破除舊的,建立新的,可以用於改朝換代,也可用於朝政的重大改革。
【成語】: 割席分坐
【拼音】: gē xí fēn zuò
【解釋】: 席:坐席。把席割斷,分開坐。比喻朋友絕交。
【成語故事】:
有兩個讀書人,一個叫管寧,一個叫華歆;他們的感情很好,不僅在同一個地方讀書,而且形影不離。
有一次,管寧和華歆一起到院子里鋤草,忽然發現了一塊金子。當時,管寧視若無睹,仍舊揮動鋤頭,而華歆卻動心了,立刻就拾起了金子,放在一邊。
又有一次,管寧和華歆正一同坐在席上讀書,忽然有坐著轎子的官員從門前經過,管寧照常讀書,華歆卻忍不住的放下了書本,跑出去看。管寧見華歆這樣的不專心,又羨慕做官的人,再加上發現他見到了金子動心的事,就堅決的割斷了並坐的席子,把座位分開,面色嚴肅的對華歆說:「從現在開始,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這個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裡面,以後的人,凡是遇到朋友之間志趣不合,感情破裂,以致斷絕往來,就稱為「割席絕交」。
我們無論在學習或工作上,都要專心一致;如果一起學習或工作的朋友不是這樣的話,不但沒有辦法互相琢磨,互相協助,反而會影響自己學習和工作的成效;這樣的朋友,真是不交也罷。你認為呢?
【成語】:卧薪嘗膽
【典故】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吳王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准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
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裡,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面。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癒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出處】
源於《史記專項王勾踐世家》
【釋讀】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卧薪嘗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
【成語】:井底之蛙
【典故】
《莊子秋水篇》講了一個淺井的蝦蟆和東海之鱉的故事。一日,一隻淺井的青蛙見到一隻東海大鱉,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說:「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著我的兩腋和腮;游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佔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鱉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去,石膝已經被卡住了。東海之鱉慢慢退了出去,然後對這只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里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說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早,海水也並不見減少多少……」淺井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萬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嘗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所屬朝代】
春秋戰國時代
【出處】
《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釋讀】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成語】:自相矛盾
【典故】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出處】
《韓非子·難勢》
客有鬻於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他兩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 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讀】
「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盾」,古代用來保護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後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後不一致或互相抵觸。
【成語】:掩耳盜鈴
【典故】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處】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釋讀】
「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成語】:投桃報李
發音 tóu táo bào lǐ
【出處】《詩經·大雅·抑》。
【釋義】投:投入,送給;報:回贈,得到。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贈。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友誼深厚。暗含投入少、回贈多之意。
【歷史典故】
公元前771年,犬戎殺周幽王,衛武公帶兵勤王。周平王東遷之後,任命衛武公為周王朝的卿士。當時王室衰微,社會矛盾尖銳。衛武公就寫了一首詩來勸告周王朝的貴族們要修德、守禮。其中第八章說:「辟爾為德,俾臧俾嘉。淑慎爾止,不愆於儀。不僭不賊,鮮不為則。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意思是說:修明您的德行,使之盡善盡美。好好審視您的儀態舉止,不失去威儀禮貌。沒有過失也沒有殘害,少有不為人所仿效的。有人贈我桃子,我回送他李子。後遂以「投桃報李」指禮尚往來,相互贈答。
【成長心語】
禮物是傳達感情的橋梁。禮物可表示送禮人特有的心意:或感謝、或祝賀、或尊重、或友情。人情往來中,最好的禮物是那些根據對方興趣愛好選擇的、富有價值而耐人尋味的禮品。所以,我們選擇的禮物必須能夠表達自己的心意,並使受禮者覺得禮物非同尋常,倍感珍貴,以達到增強情誼的目的。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知「禮」之後,即懂得進退之道、處世之略,使你在人生奮斗的旅途上減少嚴重的傷害,得到較多的幫助,所以說,禮雖不大,用途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