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洛陽紙貴成語故事
洛陽紙貴是一個成語,讀音是luò yáng zhǐ guì,原指西晉都城洛陽之紙,因大家昌橘爭相傳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賦》,以至一時供不旁枯應求,貨缺耐啟團而貴
② 洛陽紙貴成語故事 洛陽紙貴成語解釋
1、左思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家族世代學習儒學。左思小時候並不出眾,曾學習芹猛兄書法、琴藝,都沒有學成。而且他其貌不揚、身材矮小,也不善言辭,連左思的父親都說他:「左思根本沒法兒和我小時候相比。」左思聽到父親的話非常難過,於是發奮讀書,就算有時間也不出去玩,只是在家裡專心學習。
左思長大後,文才漸漸顯現出來。他的文章辭藻華麗,曾用一年時間寫了一篇《齊都賦》。他還想寫一篇《三都賦》,正好這時他們全家搬到了都城洛陽,左思就去拜訪當時的著作郎張載,向他討教。他又四處收集資料,精心構思,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三都賦》的創作上。那段時間他家裡堆滿了資料,走廊里、庭院里,就連廁所里都放著筆和紙,只要他想出來一個好句子,就趕緊記錄下來。就這樣耗費了十年時間,左思終於寫出了著名的《三都賦》。
文章寫好後,左思將文章送給當時的文學家張華品評。張華越讀越喜歡,並拿去給當時的學知塵者皇甫謐看。皇甫謐讀後大為贊賞,親自為文章寫了序言。《三都賦》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洛陽,每個人讀了都贊不絕口。人們爭相傳閱抄寫,一時間竟讓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價格大漲。
那時還有個著名的文學家叫陸機,據說他本來也想寫《三都賦》。聽說左思已經在寫時,他還曾嘲笑左嫌襲思:「真是什麼人都想寫《三都賦》啊,我倒要看看他能寫成什麼樣!要是寫不好,我就用它來封酒壇子。」可是等讀完左思的《三都賦》後,陸機也從心裡嘆服,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寫都不可能超過左思,就放棄了寫《三都賦》的念頭。左思也憑借這篇《三都賦》一夜成名,從此再也沒人敢看不起他了。
2、洛陽紙貴(拼音:Luòyáng zhǐ guì)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晉書·左思傳》。
「洛陽紙貴」原義是晉代左思《三都賦》寫成之後,抄寫的人非常多,洛陽的紙因此都漲價了;後比喻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在句子中可充當賓語、定語、補語;多含褒義。
③ 洛陽紙貴這個成語故事什麼意思
「洛陽紙貴」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著作風行一時,流傳很廣。
西晉時期,旁塌有一作家叫左思。他年少時,腦子比較遲鈍,父親教他寫字,他總寫得歪歪扭扭,不像樣子;教他彈琴,他怎麼學也彈不出一支像樣的曲子來。左思的父親很生氣,指著左思對朋友說:「我這兒子真沒出息,學甚麼也學不喚世成。」左思聽了很難過。從此下定決心運鏈圓,刻苦讀書,終於取得了成就。
西晉統一後,成都、建業、洛陽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故左思下決心以賦的文體寫一篇描寫此三個都城的文章。
為創造優美的文句,左思在室內、庭院、廁所等處的牆上,都掛了紙筆。不管走到哪裡,只要想出了好詞句,就隨手寫在掛著的紙上。當時西晉有名的大文學家陸機聽說左思准備寫《三都賦》,就嘲笑他不自量力。但左思不怕嘲笑,仍決心努力,經過十年的時間,終於寫成了《三都賦》。左思自覺人微言輕,於是就帶著《三都賦》的文稿,去拜訪當時名氣很大的皇甫謐,並希望皇甫謐可給他予舉薦。
皇甫謐看了《三都賦》的文稿,連聲稱贊,並答應親自給《三都賦》寫篇序文,又請了當時有名的詩人張載給《魏都》作注,劉逵給《吳都》、《蜀都》作注。而當年曾嘲笑左思的陸機,讀了《三都賦》後也大吃一驚,他原來想寫洛陽賦,現在也不敢動筆了。
《三賦》傳出以後,人們爭相傳閱,京城裡的文人和富豪貴族,都爭著買紙來抄寫閱讀。一時把洛陽城裡的紙都買光了,洛陽城裡的紙價因此突然大漲。這就是「洛陽紙貴」的故事了。
④ 成語小故事系列——「洛陽紙貴」
這個成語的主人公叫左思。
左思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但其實他小時候並沒有顯露出多大的才華,而且長相平庸,身材矮小,還不善言辭,甚至他的父親都說他的才華還趕不上自己。
左思聽後當然非常難過,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發奮讀書,別人在玩,他就花時間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年齡漸長,他的才華也慢慢顯露出來了,曾花一年時間寫了一篇《齊都賦》。他還想寫一篇《三都賦》,正好這時他們全家搬到了都城洛陽,左思就去拜訪當時的著作郎張載,向他討教。他又四處收集資料,精心構思,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三都賦》的創作上。那段時間他家裡堆滿了資料,走廊里、庭院里,就連廁所里都放著筆和紙,只要他想出來一個好句子,就趕緊記錄下來。就這樣耗費了十年時間,左思終於寫出了著名的《三都賦》。
文章寫好後,左思將文章送給當時的文學家張華品評。張華越讀越喜歡,並拿去給當時的學者皇甫謐看。皇甫謐讀後大為贊賞,親自為文章寫了序言。《三都賦》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洛陽,每個人讀了都贊不絕口。人們爭相傳閱抄寫,一時間竟讓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價格大漲。
那時還有個著名的文學家叫陸機,據說他本來也想寫《三都賦》。聽說左思已經在寫時,他還曾嘲笑左思:「真是什麼人都想寫《三都賦》啊,我倒要看看他能寫成什麼樣!要是寫不好,我就用它來封酒壇子。」可是等讀完左思的《三都賦》後,陸機也從心裡嘆服,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寫都不可能超過左思,就放棄了寫《三都賦》的念頭。左思也憑借這篇《三都賦》一夜成名,從此再也沒人敢看不起他了。
「洛陽紙貴」原義是左思《三都賦》寫成之後,抄寫的人非常多,洛陽的紙因此都漲價了,後比喻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
那從左思的身上我們也能學習到:天賦是一部分,才華是可以培養的,只要我們勤奮,刻苦學習,定能有所作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⑤ 洛陽紙貴成語故事及造句
成語巧胡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歷史,我整理了成語故事,供小朋友們學習成語典故。
【漢字書寫】:洛陽紙貴
【漢語注音】:luò yáng zhǐ guì
【成語出處】:唐.房玄齡等《晉書.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成語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補語;含褒義;形容著作流傳很廣。
【洛陽紙貴孝斗攔的意思】:文章寫得好,連紙都漲價了。比喻好的著作有價值,流傳廣,風靡一時。
【洛陽紙貴的近義詞】:風行一直、交口稱譽、有口皆碑、有目共睹;
【洛陽紙貴的反義詞】:無人問津、敬而遠之;
【洛陽紙貴的故事】
西晉時期,赫赫有名的`文學家左思家徒四壁,相貌醜陋,可是文章寫得好。他寫一篇《齊都賦》用了一年的時間,更有《三都賦》,前後花了十年。三都是指三國時期的蜀國京都成都、吳國京都建業和魏國京都鄴。他到這三座都城去調查、游覽,收集了豐富的資料,積累很多素材,為了便於寫作和修改,他在門戶、庭院,甚至廁所等地方都放上紙、筆,想到好的語句就記下來。經過反復修改推敲,《三都賦》終於寫成。他的文章構思奇巧,氣魄雄偉,語言優美綺麗,表現出三座都城的美麗,壯觀,反映出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以及中國古代光輝燦爛的文化。《三都賦》問世以後一傳十,十傳百,整個洛陽都轟動了。人們樂此不疲地爭相傳抄,竟使洛陽的紙價一下子貴了起來。
銷汪【洛陽紙貴例句】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七回:「人說『洛陽紙貴』,誰知今日鬧到『長安扇貴』。此時畫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回:「上海雖繁華世界,究竟五方雜處,所住的無非江湖名士,即如寫字的莫友芝,畫畫的湯壎伯,非不洛陽紙貴,名震一時,總嫌帶著江湖氣。」
【洛陽紙貴造句】
他喜歡寫江湖軼聞、豪傑俠客,撲朔迷離的故事中穿插懸疑的案情,引人入勝,一時間洛陽紙貴。
中國中車的股票從當初的洛陽紙貴變得一文不值,連續跌停收盤,賣單高掛,股民們嚇得驚慌失措。
⑥ 洛陽紙貴成語故事
【成語】:
洛陽紙貴
【拼音】:
[luò yáng zhǐ guì]
【解釋】:
比喻作品有價值,廣為流傳。洛陽紙貴,我國古代成語,原指洛陽之紙,一時求多於供,貨缺而貴。比喻文章寫得好,風行一時。
【出處】:
《晉書·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跡唯閉陽為之紙貴。”
【舉例造句】:
《昆侖》甫一問世,便洛陽紙貴,鳳歌被“鳳迷”們尊稱為“鳳大”。
【成語故事】:
在西晉太康年間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學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首《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
然而,左思寫成《三都賦》卻是歷經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視的;沒有伯樂識才,也許這篇《三都賦》便成為一堆廢紙,不得流傳。
在左思小時候,他父親就一直看不起他。父親左雍從一個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見兒子身材矮小,貌不驚人,說話結巴,倒顯出一副痴痴獃獃的樣子,常常對外人說後悔生了這個兒子。他父親請人教他書法、彈琴,成績都不太好。及至左思成年,左雍還對朋友們說:“左思雖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識和道理,還不如我小時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這種鄙視,開始發憤學習。當他讀過東漢班固寫的《兩都賦》和張衡寫的《西京賦》,雖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氣魄,華麗的文辭,寫出了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的京城氣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虛而不實、大而無當的弊病。從此,他決心依據事實和歷史的發展,寫一篇《三都賦》,把三國時魏都鄴城、蜀都成都、吳都南京寫入賦中。
為寫《三都賦》,使得筆筆有著落有根據,左思開始收集大量的歷史、地理、物產、風俗人情的資料,大量的書、資料、堆滿了屋子。收集好後,他閉門謝客,開始苦寫。他在一個書紙鋪天蓋地的屋子裡晝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個滿意的句子。經過十年,這篇凝結著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可是,當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給別人看時,他卻受到了譏諷。當時一位著名文學家陸機也曾起過寫《三都賦》的念頭,他聽說名不見經傳的`左思寫《三都賦》,就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想超過班固、張衡,太自不量力了!”他還給弟弟陸雲寫信說:“京城裡有位狂妄的傢伙寫《三都賦》,我看他寫成的東西只配給我用來蓋酒壇子!”
左思的《三都賦》在文學界品評時,那些文人們一見作者是位無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細看,搖頭擺手,把一篇《三都賦》說得一無是處。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沒,找到了著名文學家張華。
張華先是逐句閱讀了《三山簡都賦》,然後細問了左思的創作動機和經過,當他再回頭來體察句子中的含義和韻味時,不由得為文中的句子深深感動了。他越讀越愛,到後來竟不忍釋手了。他稱贊道:“文章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氣不重文章,他們的話是不值一提的。皇甫謐先生很有名氣,而且為人正直,讓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薦給世人!”
皇甫謐看過《三都賦》以後也是感慨萬千姿裂,他對文章予以高度評價,並且欣然提筆為這篇文章寫了序言。他還請來著作郎張載為《三都賦》中的魏都賦做注,請朱中書郎劉逵為蜀都賦和吳都賦做注。劉逵在說明中說道:“世人常常重視古代的東西,而輕視新事物、新成就,這就是《三都賦》開始不傳於世人原因啊!”
在名人作序推薦下,《三都賦》很快風靡了京都,懂得文學之人無一不對它稱贊不已。甚至以前譏笑左思之人--陸機聽說後,也細細閱讀一番,他點頭稱是,連聲說;“寫得太好了,真想不到。”他斷定若自己再寫《三都賦》決不會超過左思,便停筆不寫了。
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將它貶得一錢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時。這其中當然有鑒別力高低的區別,可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們是否重視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識英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