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人關於吃飯的故事
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宋代有一名地方官從京城買了一個小妾,小妾自稱曾經是蔡京府上包子廚中的一名廚師。於是這名官員就要她做幾個包子,小妾卻說不會做。官員生氣地說,既然你是蔡京府上包子廚的廚師,怎麼連包子也不會做。這名小妾回答說:「我只是包子廚中專門負責縷蔥絲的人。」廚房之中居然還有專門做包子的包子廚,包子廚中還有專門縷蔥絲的人。由此足見蔡京飲食生活的奢靡以及廚房分工的細密。宋代的經濟非常發達,官員們工資很高,飲食自然也很講究。即便是呂蒙正這樣清廉正派的宰相,生活也極度奢靡,呂蒙正喜歡吃雞舌羹,幾乎每天都吃。這種羹用雞的舌頭烹制而成,一頓往往要宰殺幾十隻雞。有一天呂蒙正在自家的花園中散步,看到牆角多了一座假山,於是詢問左右,園中何時建成了這座假山。僕人回答說,這不是什麼假山,而是做雞舌羹時拔下的雞毛。呂蒙正大驚,從此再也不吃雞舌羹了。
魏晉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我國歷代王朝中算是比較落後的,和宋代更是沒法比,但是兩晉士族的生活水平卻絲毫不減於宋代。這是因為宋代經濟雖然發達,但財富比較均衡比較分散,從官員到百姓都比較富足,所謂販夫走卒,皆躡絲履。普通百姓都穿得起名牌。而魏晉則不同,雖然GDP總量很少,但財富都集中在少數士族手中。這些士族擁有龐大的庄園和眾多的勞動力。如果說宋代的官員只是高級白領,晉代的士族則是超級土豪,在經濟實力上,絲毫不遜色於宋代的士大夫,而在生活的排場奢靡上甚至遠遠超過宋代。
土豪石崇是西晉吃貨的代表,《晉書》上說他「庖膳窮水陸之珍。」就是說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全進了他們家的廚房,可見食材之豐富。石崇還肯花心思研究烹飪的技巧,當時豆粥製作時間很慢,因為豆子很難煮熟,但是石崇家卻可以隨時喝到新鮮的豆粥,原來他預先把豆子磨成豆粉,客人來到時,隨時可以煮出香噴噴的豆粥。那時候沒有大棚技術,冬天很難吃到新鮮的韭菜。但石崇家卻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青蔥鮮嫩的韭菜羹,原來石崇先把陳年的韭菜根搗碎,再用冬麥苗加以攪拌。這樣一道新鮮爽口的韭菜羹就新鮮出爐了。正是憑著這道反季節的美食讓他在與王愷的鬥富中常常勝出。
晉武帝的女婿王濟生活也十分奢侈。有一次他宴請武帝,其中有烤乳豬這道菜,武帝嘗過以後覺得味道異常鮮美,於是就問王濟烹制的秘訣,原來這只小豬竟是用人奶喂養的。武帝顯然被雷到了,沒有吃完就匆匆離去。就這道菜而言絕對是好菜,人奶作為飼料,不含任何添加劑,綠色環保,全程有機可追溯。但在大部分人連飯都吃不飽的西晉時代,王濟竟然用人奶來養豬,真是奢華到了腦殘,怪不的武帝吃不下去,這份排場,連他老人家也消受不起。
司徒何曾的奢靡更在王濟之上,《晉書?何曾傳》中說他 「日食萬錢,猶曰無下箸處」就是說他每天的伙食消費在一萬錢以上,卻仍然抱怨菜不好,根本沒法下筷子,可見何曾不僅生活奢侈,對飲食的要求也很高。他吃蒸餅,要求蒸餅必須開裂成標準的十字紋,否則就棄而不食,因為具有這樣的十字紋說明蒸餅的發酵恰到好處,口感才最佳。何曾到皇宮上朝議事,從來不吃皇宮中的飯菜,而是自帶飯菜。因為他嫌宮中的飯菜太難吃,要知道這可是皇宮御廚烹制的飯菜啊。《晉書》上說何曾家的「廚膳滋味,過於王者」看來何曾家的飯菜確實比皇宮里的好吃,所以晉武帝也只好允許他自帶盒飯。沒辦法,誰讓自家的廚子技不如人呢。看來西晉的皇宮,壓力最大的工作是做廚子。何曾之子何邵在飲食排場方面大有乃父之風,他一天的伙食標准在兩萬錢以上,是何曾的兩倍。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對父子吃貨。
晉武帝執政期間,西晉的經濟發展相對較好,司馬炎對士族們的奢靡生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才有了這些貴族們的排場。傻瓜惠帝上台,天下大亂,瘟疫橫行,飢荒遍野。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連皇帝都常常挨餓。八王之亂中惠帝四處逃亡。有一次餓的實在不行了,將軍石超給他弄來一碗涼水和幾個野桃子,湊合了一頓。還有一次在逃亡洛陽的途中,隊伍被沖散,隨從都沒錢,一個比一個窮,只有侍中黃門還剩下藏在行李中的三千私房錢。這可是救命錢,惠帝立馬下詔,借錢。區區三千錢,居然弄到要下一道詔書這么隆重,皇帝就是皇帝,借錢都這么擺譜。不知道這詔書怎麼寫的,我看基本上也就相當於一張欠條。拿著借來的這點錢,惠帝一路上靠買吃為生,而左右隨從只好到百姓家蹭飯吃。這哪兒還像一支皇家的隊伍,看起來更像丐幫。不久,這點錢也用完了,眼看著又要挨餓,於是派人四處找吃的,最後有個隨從弄來一碗糙米飯,就著大蒜,再放點鹽和霉豆粉實在是一頓難得的美味,惠帝吃得滿口生香,津津有味。第二天,伙食有所改善,一位老人送來一隻雞,隨從弄來一些粗米飯,盛在瓦罐里,惠帝狼吞虎咽連續吃了兩盆,把雞也吃個干凈,這是惠帝逃亡以來吃過的最好的一頓飯菜了。
這位傻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有一次百姓鬧飢荒,沒飯吃,他卻說,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這一神語錄一舉讓他登上史上最傻皇帝的寶座,現在他終於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喝得起肉粥的。
晉愍帝也很慘,長安城被劉曜包圍,糧食斷絕。皇宮里也揭不開鍋了,只好把十張釀酒用的曲餅拿來充飢,所謂曲餅,就是釀酒用的粗糧渣子,壓成餅的形狀。這玩意可不是什麼好吃的,不過現在對於晉愍帝來說已經是難得的美味,不亞於御膳房中任何一道佳餚。
皇帝尚且如此,百姓就更不用說了,晉惠帝元康七年,發生了一次全國性的飢荒,一斛米漲到一萬錢。惠帝下令,可以買賣兒女,你看,連賣兒賣女都能合法化,可見老百姓餓到什麼地步。晉愍帝建興四年,長安被圍,城中無糧,一斗米漲到二兩黃金,那時候一兩相當於現在的25克,二兩就是50克,按照現在黃金的市場價一克350元計算,二兩黃金就是17500人民幣。一斗米要一萬多塊,老百姓哪能吃得起。只好人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