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弗蘭茨·卡夫卡的小說揭示了什麼
卡夫卡的小說與傳統的小說在思想內容閉姿和表現形式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在他的小說中,他充分地揭示了現實世界的荒誕與非理性。在《判決》一文中,兒子因為父親的一句話,「我現在判你去投河淹死脊態磨。」他竟然真的沖下樓去投河自盡了。臨死前,他低聲說道:「親愛的爹娘,我可是一櫻斗直愛你們的呀。」這一對父子的非理性行為其實正是整個人類的非理性的一個縮影。卡夫卡小說的第二個內容是揭示了現代人的異化現象,所謂異化是指在外在的和內在的雙重壓迫下,人喪失了人之為人的本質,異化為動物和機器。他的代表作《變形記》就突出表現了這種異化。主人公在精神和肉體的重壓之下,一夜醒來已變成了一隻大甲蟲,雖然他還一心想著幫助家裡人,但家人卻逐漸地開始厭棄他,最終他悲慘地死去了。另外,卡夫卡在他的小說中,還揭示了人在現實世界中的困境和困惑,描寫了現代國家機器的殘酷和統治階級的專橫腐朽。在短篇小說《萬里長城建造時》中,作者以更鮮明的態度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罪行,以此來影射資本主義統治的血腥和殘暴。
Ⅱ 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內容簡介
射手閑人朋友,你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或譯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成名作。以下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在線閱讀地址:(http://www.yifan.net/yihe/novels/foreign/lifelight/lifelight.html
以下則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內容簡介以及賞析:
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托馬斯是一個外科醫生,因為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眾多的情婦。有一天他愛上一個餐廳的女侍-特麗莎,他對她的愛違反了他制定的原則,甚至娶她為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絲毫沒有改變,依然游移在情婦之間,對全心愛他的特麗莎是一種傷害。特麗莎經常在極度不安的夢靨中醒來,經常猜忌與懷有恐怖想像。
此時德國政治動亂不安,在蘇黎世一位權威醫生希望托馬斯去那裡發展的呼喚下,兩人於是決定去那裡生活。但是面對陌生環境的不安與丈夫仍然與情婦私通,特麗莎決定離開,回到祖國。但是命運與抉擇讓托馬斯回去找她,此後兩人沒有再分離。他們意識到在一起是快樂的,是折磨與悲涼里的快樂,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負擔。後來他們死於一場車禍。
薩賓娜是一個畫家,鋒喚備曾經是托馬斯的情婦之一,也是特麗莎妒忌的對象。薩賓娜一生不斷選擇背叛,選擇讓自己的人生沒有責任而輕盈的生活。她討厭忠誠與任何討好大眾的媚俗鏈旅行為,但是這樣的背叛讓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於虛無當中。弗蘭茲是被薩賓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為她而放棄自己堅持的婚姻與忠誠,但是由於薩賓納的背棄,讓弗蘭茲發現自己過去對於婚姻的執著是可笑的,純屬多餘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對於母親理想的投射。
離婚後,自由自立的單身生活為他生命帶來新的契機,並且了解薩賓娜只是他對革命與冒險生活的追隨。後來他與他的學生相戀,在實際參與一場虛偽遊行活動後,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學生旁邊。一場突然搶劫中,弗蘭茲因為想展現自己的勇氣而蠻力抵抗,卻遭到中擊,在厭惡妻子的陪伴下,無言的死於病榻上。
二、生命的輕與重
它是延伸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Parmenide)在西元前六世紀所提出的問題:
依照巴門尼德的說法,宇宙中分若干相反的對偶也就是分成正--負
就像 光明--黑暗,熱--冷
但"重"和"輕"哪一個才是正,那一個是負?
巴門尼德認為輕是正,重是負,但米蘭坤德拉不這樣認為。
故事中,我認為薩賓娜是巴門尼德哲學下的實踐者(不如說是米蘭坤德拉詮釋輕的實踐者),選擇輕盈生活但卻終生沉溺在虛無的蒼涼感。而托馬斯是靈肉分離的信奉者,並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眾多的情婦,但對於特麗莎的愛,最後他放棄了自己的原則,選擇負擔、與順從自然。托馬斯在生命歷程中看開事業及外物的束縛,並且享受這樣隨遇而安的生活。托馬斯是故事中一個很理想的對於「重」的生活方式與典型,在抉擇時有著灑脫和覺悟,不毀恨也不留戀。
弗蘭茲是理想主義者,個性有許多良善的部分,卻也有銀毀著致命的浪漫與聯想力。他生命中的「重」,是出於一種誤解與理想投射,在他意識到非現實的虛偽而想珍惜眼前生活時,卻又因一種對於理想必然的抉擇而喪命。
其實在我感覺里,特麗莎是比較活生生的角色,也許因為她對於自身女體的羞恥感與束縛,讓同樣是女人的我感同身受。在和工程師的外遇中,她選擇抵抗和跳脫,但仍然無奈的淪為一種恐怖的想像與猜忌。
是的,在我們有限的記憶里,人生的確只有存在一次,即使是24個比利,雙方彼此也沒有記憶。德國諺語說:只發生一次的事情等於沒有發生。面對人生看似無意義的選擇與存在的虛無感,讓人覺得所被重視歷史上的事件、人性情慾都淡薄的可笑。在直線式的時間觀里,一切都預先的被原諒,一切都可笑的被允許。故事裡的主角一生就是這樣命定,他們的人生就是如此,主角們面對無從比較的選擇,一步一步建構自己的人生。於是托馬斯、特麗莎註定死於車禍、弗蘭茲死於重擊、薩賓娜死於自然,面對生命的輕與重,他們都付出了代價。
但米蘭坤德拉給了選擇重的人們,有生命充實與甜蜜負擔的悲涼。給選擇輕的人們,有生命輕盈快樂卻終生虛無感。不試著去猜想米蘭坤德拉意圖定論什麼,而是主角面對自己所選擇的人生,是灑脫的,面對變化是隨遇而安的。我想這就是面對抉擇時,所要的心理准備,每一個時刻的選擇都無從比較。歷史事件是沒有重復的,只是近似,也意味在直線時間觀里,每一個人事物也都是獨特的,我們選擇革命和內心始終燃起希望就是因為那份獨特意義。
雖然托馬斯曾經反映出人與人的相遇有許只是偶然的虛無,只是因為六個巧合,所謂得天獨厚的時機只是一種雷同機率的排列,我們人生怕被註定,卻又渴望命運的必然性。但我認為那份偶然卻讓特麗莎全心全意投入他,他仍然是得天獨厚,因為在人生只有一次的條件里,在每個選擇都無從比較里,他還是大獲全勝。
三、媚俗
所謂的媚俗是作勢討好大眾的行為,政客是極佳的代表。當然我還聯想到選美小姐的得獎心得:我希望世界和平!
我想人都逃脫不了這樣的媚俗,說著漂亮話,抑或討好大眾,這是必然的。除了商業利益、信仰、交際、流行種種,人都渴望活在群眾里,有著相同認同會感到安定、喜悅、驕傲,人只要活在世俗就很難逃脫與背棄。當然過度的媚俗是很膚淺浮濫的,媚俗也是有程度的,比媚俗又更加媚俗時,它的動機與企圖、它的罪惡、它的欺瞞是讓人深痛惡絕的。意識形態是一種媚俗,取悅著社會階層的高地位的人-統治階層,所以媚俗和政治成了緊密相隨的關系,是一種相對的曖昧。媚俗討好大眾、也控制大眾,告訴人們隨著流行的中心走你就能安然無恙,所以面對撒賓娜的反叛與自覺,我感到同情,因為過多的脫離媚俗,會讓自己遭到不幸。
而我也有這樣的反叛性,反叛權威,但卻又不自覺的使用媚俗的手段。於是我知道唯有離開這里(人世),才能脫離反叛找到真正寧靜。
四、誤解
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看法有時候是出於一種誤解,在自己想像的國度里,所有的事件都有我們詮釋的意義。隨著年紀與時機,弗蘭茲無法參與薩賓娜過去經驗,因此面對符號的象徵意義是沒有共識的。於是我想到,經常有人這麼說:「雖然你的過去我沒有參與,但你的未來一定有我。」這必須出自一個前提,必須極有相同的經驗與詮釋在能讓彼此相容,否則就如同特麗莎認為的:應該用偉大的愛成就自己的愛人。但她沒有做到,因為在生命的抉擇中,我們必然的會這麼做,為了生活的意義,也是為了自己的情緒而活著,我們的過去是有極大意義的,因為它象徵充實又飽暖的累積。所以有著同樣的過去的人們應該竊喜,因為彼此可以證明彼此的存在,所以人必須是社會性且團體性的,這是擁有思想與情緒的人們追尋存在意義的必要條件。
弗蘭茲是聰明也是愚昧的,在他良善又過度羅曼蒂克的想法里,有著別於其他人的極大誤解,但是他卻也為這樣的人生勇敢付出並努力不懈。我認為他象徵很多芸芸眾生,許多有著對偉大信仰而有偉大誤解的人們,他們享受人生體驗,即使出自非精確的自覺與聯想,也賣力的活著,也是世俗里,絕大多數的「好」人。
五、性愛二元論
我不是絕對的信仰者,對於這一部分,我仍然追尋自己的認同與情緒,也許會和人發生單指性的經驗,也許有出自愛的肉慾經驗,我都不排斥,但必須有很多的前提,就像那六個巧合一樣,歷程必須有著舒服愉悅的感覺。
討論時,我都說我外在想奉行薩賓娜,但內在確是標準的特麗莎,這是一種矛盾,也因為這樣的矛盾讓我想嘗試不同的形式與愛情,或許我是十分貪心的,想將好處一並占盡。
六、我的選擇
其實我這二十二年人中當中,絕大多數的時候都處在一種虛無感,對我而言這是十分不幸的。但是我卻不斷的選擇背棄與逃脫,選擇離開強大的質量引力,選擇讓自己像是氫氣一樣,因為我害怕被註定。
在我思維里,歷史是永劫回歸的浩劫,不斷的傷害,卻又不斷的被遺忘,每當時間淡薄每一種激情時,我都特別害怕它(事件)將卷土重來。我知道我會隨著歲月與必然,慢慢的挑起重,選擇無可避免的人生,我也仍然樂觀期望。
七、對作者的寫作手法心得
這本書既倒敘又插敘,第三人稱中又夾雜自己議論,讀起來不是很好懂。要多看幾次才能明了他們人物間的關系,而作者寫作又擅長諷刺與夾雜嚴酷的真理,所以某方面是很沉重的看完這本故事。但是在與小組討論的時候,除了逐漸釐清一些脈絡,也對故事中性愛方面的露骨寫法進行十分大膽的討論。例如弗蘭茲騎著薩賓娜背叛他的妻子,薩賓娜騎著弗蘭茲背叛弗蘭茲本身這一句話非常帶有趣味與反諷,還有對於托馬斯和薩賓娜大膽的情慾表現與滿足,讓我感到一種羨幕。
當然我對故事中歷史戰爭背景也有很深的感受,但是不能因此有過多同情而忘記四個人物的一生抉擇才是故事重點。其實我蠻欣賞作者某些對事物看法的犀利和諷刺,雖然過度定義某些角色的心情或是想法會使讀者的詮釋有點偏狹,以及議論式的導讀故事讓讀者缺乏自由,不過作者本身的思想內涵和素養都極佳的狀況下,我認為還是可以被允許的,甚至成為一種特色。只是看的時候真的要多瀏覽幾次,並思索才能更精確的貼近作者欲表達意念。
這裡面夾雜許多有趣的想法,例如糞便,是一種形而上的媚俗,還談到亞當和夏娃就是因為吃了善惡果,懂得羞恥才對排泄產生骯臟感覺,或許在天堂里,沒有所謂的偏見、刻板印象、意識型態,人類十分純粹,以及真正自由。但是不管怎樣想,我們活在這里、在這當下,我們必須擺脫原罪對我們的束縛,擺脫人類對人類的束縛,而不要無條件投降。
而且我想作者是不是深深痛惡笛卡爾,指責「我思,故我在」的理論貶低了動物的靈性,使人們成為自然界的權威,擺弄其他的生物自主權。還有讓托馬斯奉行這樣的原則殘害特麗莎。而偏重於尼采「悲劇可以激發力量」,背負重擔可以充實人生的美學概念。總之不管怎麼說,我覺得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書,激盪出很多不同想法,真的很有趣。
八、角色分析-個人課堂分析部分
特麗莎
餐廳女招待 / 攝影師
美麗、佔有欲強,看似柔弱的女子,愛情是她生命的全部,經常對不忠的丈夫感到無奈與悲傷,妒忌與不安化為她的夢饜。她也經常利用她的柔弱讓托馬斯產生同情來掌握他。有一天意識到偉大的愛是成就對方時,托馬斯卻告訴他說其實他很幸福,讓特麗莎有一種悲涼的快樂。
母親
特麗莎的母親年輕時候是個美麗卻又放盪的女人,因有了孩子嫁給了特麗莎的父親。隨著歲月老去,特麗莎的母親變成粗俗又低劣的女人,對特麗莎充滿憤恨與怪罪,認為是特麗莎的誕生造成她悲慘的結局,特麗莎因此經常想逃脫那樣的環境。
邂逅
托馬斯與特麗莎初識於三個星期前捷克的一個小鎮上,兩入呆在一起還不到一個鍾頭,她就陪他去了車站,一直等到他上火車;十天後她去看他,而且兩人當天便做愛。不料夜裏她發起燒來,是流感,她在他的公寓裏呆了十個星期。
她原本是一個布拉格酒店的侍女,在自認許多機緣下(書、六、長凳、貝多芬音樂),遇見她在等待的男人-托馬斯,於是特麗莎和托馬斯燃起一段激情,並且在托馬斯幫助下當了攝影師,然而事業不是她的理想,托馬斯才是她的全部。而托馬斯與多位女性保持性友誼的關系特麗莎充滿妒嫉和難受,經常有著恐怖的夢靨,夢靨就是讓自己變成行屍走肉的軀體。
認識的第七年,她和托馬斯離開去蘇黎世生活,特麗莎不安痛苦的心情經常在忌妒情緒下不斷壓抑,有一天她選擇離別想要擺脫這樣的恐懼與不安。但她內心知道托馬斯會回來找她,於是他們又共同生活。
夢靨
特麗莎對於自己的肉體有一種莫名的羞恥感,她在與母親作戰,是在期待著找到一個與別人不同的軀體。母親對肉體暴露的忝不知恥的行為在特麗莎心中留下巨大的陰影,所以對於托馬斯外遇的行為,使她聯想自己只是物化的肉體,是巨大肉體集中營的女人,她想解放的是封閉在肉體內的靈魂。
背叛
特麗莎想知道托馬斯外遇的感覺,於是和一個自稱是工程師的男人上了床,但是不安的猜忌讓特麗莎陷於一種恐怖的想像之中,深怕會因此失去托馬斯,她認為托馬斯愛的是她的忠誠。
她的全部
特麗莎對托馬斯說,「你的工作對你來說意昧著一切;我不在乎我干什麼,我什麼都能幹。我只失去了一樣東西,你失去了所有的東西。」
軟弱
她總是對自己說,她用了自己一生的軟弱來反對托馬斯。我們所有的人總是傾向於認為,強力是罪犯,而軟弱是純真的受害者。但現在特麗莎意識到,在她這裏真理恰恰相反。即使是她那些夢,在一個男人的感覺中僅僅是軟弱而非堅強的夢,也展示了她對托馬斯的傷害,迫使他退卻。她的軟弱是侵略性的,一直迫使他投降,直到最後完全喪失強力,變成了一隻她懷中的兔子。她無法擺脫那個夢。
卡列寧
托馬斯買來安慰和陪伴特麗莎的一條狗,是特麗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後來因為癌症死去。
終局
後來特麗莎說服托馬斯搬到鄉村過著寧靜恬淡的鄉村生活,特麗莎過的與羊群、牛等與動物相處的生活。然而怕丈夫不忠的不安從未停止,她一直誤會丈夫與情婦通信,後來誤會解開後,她發現自己經常用軟弱來禁錮丈夫的行為,當她以為自己使對方陷於不幸時,托馬斯卻說他很快樂。
Ⅲ 如何評價喬納森·弗蘭岑的《自由》一書
我對喬納森 弗蘭茨的評價很高,認為他復興了托爾斯泰以來的現實主義寫法。
《自由》這本書的中文版皇皇六百頁,只瑣碎地講了一個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故事。弗蘭茨之所以對這個故事有足夠的信心,是因為他相信如今的美國,就像托爾斯泰時期的俄羅斯一樣——是世界的中心,所以足以用一個家庭來承載時代主題。
我覺得這本書最令人欽佩的地方,在於它選擇了一個既經典又新穎的主題:自由帶給人的精神困境。
如今,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非洲、中國等等)慧滾的寫作還以諷刺專制與禁錮為主要命題之一,而美國主流精神依然是歌頌自由精神,就像弗蘭茨在書中寫到的:
「來這個國家的人,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自由,而如果你沒有錢,你就會愈發憤怒地抓住你的憤怒不放,就算抽煙會殺死你,就算你喂不飽你的孩子,就算你的孩子會被瘋子們用突擊步槍射倒,你可以是個窮人,但有一樣東西任何人都無法從你手上奪走,那就是你擁有想怎麼糟踐你的生活就怎麼糟踐的自由。」
——所以,弗蘭茨能更新一個經典性的文學、乃至是生存命題,實在是敏銳的。
《自由》講了一個家庭中的成員,是如何在不斷追求更好生活的過程中,把自己弄得一塌糊塗的。男主人公出身貧寒,刻苦上進,企圖做一個有責任感的的商人、好丈夫;女主人公因為小時候在家庭中缺乏關注,前蔽余因此結婚後成為全職主婦,兢兢業業想做一個好母親;他們的兒子聰穎過人,試圖掙脫家庭束縛,更自由而獨立地活著。
他們都是百里挑一的好人,以最大的努力去愛和迎合彼此,努力讓故事以更好的方向進展。但是卻在不斷校調自己的過程中,遭受極大的精神痛苦。以女主角為例:
「幾乎無論按什麼標准來衡量,她的生活都是非常舒適的,她可以用她每一天的每一刻去探索更像樣、更令人滿意的生活方式,但在她所有的的選擇中,在她全然的自由中,她所找到的似乎只是更多的痛苦。自述人幾乎要被迫得出這樣的結論;她因為過得如此自由而可憐她自己。」
男主人公從事高尚的環保事業,卻發現自己只是商業社並清會被利用的一個籌碼,同時因為婚外的感情而陷入道德矛盾……
在小說中出現的所有困難、負疚感、矛盾,都是無解的,因為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壞人,也因為主人公和我們所經歷的如出一轍。
喬納森弗蘭茨了不起的地方,在於他先描繪出更大社會的環境,然後天衣無縫地編織進一個家庭當中。當所有的閱讀結束,讀者發現自己處在一個無垠而荒蕪的袤野,沒有出路,也無法呼救。回到現實生活中後,會重新審視周邊的人與關系——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反復讀這本書。
當然,《自由》這本書好的地方還有很多,他對筆下人物機警而冷酷的觀察,還有的精妙的結構等等,但這些是好小說共同的,所以沒必要討論。
問題是,《自由》這本書能夠從幾百本好小說中脫穎,而算做這個時代的「經典」么?
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庫切認為經典,是「倖存於最惡劣最糟糕最野蠻的環境之下」,這本書倖存於消費主義和狂歡氣氛,言不由衷與虛張聲勢的聲音中,因此是經典之作。
Ⅳ 父親對我來說太強大勵志人物故事
一
「你最近問我,我為什麼怕你。一如既往,我無言以對,這既是由於我怕你,也是因為要闡明這種畏懼,就得細數諸多瑣事,我一下子根本說不全。」1919年11月,36歲的卡夫卡給時年67歲的父親赫爾曼·卡夫卡寫了一封冗長的信——《致父親》。這封信長達100多頁,詳細剖析了他們父子之間痛苦而僵持的關系。他委託母親把信交給父親,但他的母親看完信之後,將信送了回來。
赫爾曼不曾讀到這封信,這對卡夫卡來說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赫爾曼不可能接受卡夫卡對他們父子關系的這種分析。假如他讀到信,父子間再一次針鋒相對將不可避免。事實上,卡夫卡也預料到了父親的反應,在信的末尾,他以父親的口吻寫下父親讀信後的回答:「我承認,我們倆互相鬥爭著,不過斗爭也分兩種。一種是騎士的斗爭,獨立的雙方相互較量,各不相讓,輸得光明磊落,贏得正正當當。另一種是甲蟲的斗爭,甲蟲不僅蜇人,還吸血以維持生命。這是真正的職業鬥士,而你就是這樣的鬥士。你缺乏生活能力,為了讓自己過得舒舒服服、無憂無慮,而且不必自責,你就認定,是我奪走了你所有的生活能力並把它裝進了我的口袋。」
信中所表露的父子沖突尖銳而明顯,但據卡夫卡的好友馬克斯·布羅德了解,現實生活中,他們父子之間的相處並沒有如此水火不容。不過,對卡夫卡來說,父親的存在本身足以讓他感到恐懼。
二
卡夫卡出生時,31歲的赫爾曼剛迎來事業的上升期。他成功地把結婚時開的男式服裝用品雜貨店做大,並開始經營紡織品批發業務,他還有下一步的商業計劃,動力十足,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作為家中的第一個孩子,卡夫卡童年時很少有機會見到父親,與母親的相處時間也極少——母親需要到店裡幫忙打理生意。他由女僕撫養長大,稍大後,父親給他請了家庭教師,負責接他上下學,並輔導他學習。
客觀地講,卡夫卡童年時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當時的猶太中產階級家庭並無二致,但是卡夫卡從家庭中獲得的幸福感卻微乎其微。大多數時候,卡夫卡都處在父親赫爾曼強勢的個性陰影之下。「作為父親,你對我來說太強大了。」
「我瘦削、羸弱、窄肩膀,你強壯、高大、寬肩膀。」在家中,父親擁有絕對的權威,「你的觀點正確,任何別的觀點都是荒謬、偏激、瘋癲、不正常的。你如此自信,根本不必前後一致,你總是有理。有時,你對某件事毫無看法,因此,我對這件事的任何看法必定都是錯誤的。在我眼裡,你具有所有皮碼暴君都具備的神秘莫測,他們的正確靠的是他們本人的存在,而不是思索。」
在卡夫卡很小的時候,有一天夜裡,他哭哭啼啼鬧著要喝水的舉動竟然惹惱了父親。他被父親拽出被窩,拎到陽台上,面向關著的門站立。「要喝水這個舉動雖然毫無意義,在我看來卻是理所當然的,然而結果卻是被拎出去。我無比驚駭,按自己的天性始終想不通這二者的關聯。那之後好幾年,這種想像折磨著我,我總覺得,這個巨人——我的父親、終極法庭,會無緣無故地走來,半夜三更一把將我拽出被窩,拎到陽台上,在燃核哪他面前我就是這么渺小。」
赫爾曼大概從未想到自己的這一舉動對卡夫卡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從一般的標准而言,赫爾曼作為父親,其實並沒有那麼糟糕。他努力工作,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對卡夫氏圓卡的培養也是不遺餘力。他供養卡夫卡至博士畢業,而卡夫卡即便在工作之後,也仍與父母居住在一起,經濟上偶爾也需要父母接濟。赫爾曼對兒子大喊大叫、發脾氣的初衷是想要將他培養成一個強壯、勇敢的男孩,這種教育方式在當時存在於大多數家庭中,很少有人意識到它的不合理性和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但赫爾曼忽略了卡夫卡的特別之處。卡夫卡如此敏感,如此孤獨,如此執著於細枝末節,如此小心謹慎,以至於他面對父親時,總是處於莫名的恐懼之中。他說:「我是由恐懼組成的。它也許是我身上最好的東西。」赫爾曼氣急之下吼出的一句「我要把你像魚一樣撕碎」,足以擊垮卡夫卡的整個童年生活。「盡管我知道,這只是說說而已(我小時候可並不明白這一點),可這幾乎符合我對你的威力的想像。在我的想像中,這你也做得到。」而當赫爾曼抽出皮帶做出要打卡夫卡的樣子時,他最終並未打卡夫卡,卡夫卡卻感受到比死亡更大的恐懼:「我就像行將被絞死的人。若是真被絞死,一死也就沒事了。而一個人如果不得不親眼看見被絞死的所有準備工作,一直到繩套已吊在脖子上才得知獲救,那他可能會為此痛苦一生。」
三
卡夫卡與父親的緊張關系在他的創作中有濃重的投影。
許多評論家將卡夫卡的短篇成名作《判決》看成是他圍繞父子關系進行創作的開始。小說主人公格奧爾格·本德曼打算給一個遠在俄羅斯的朋友寫信,告訴他自己已跟一個富家小姐訂婚的消息。但當他把寫信透露訂婚的事報告給父親時,卻引發了父親的猜疑。父親的暴怒看似是突發的,但其實蓄意已久——格奧爾格不甘總是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想要獨立接管父親生意的企圖早已被父親知曉。「要對付你,我的最後一點力氣就夠了,而且綽綽有餘。」突然間,孱弱的'父親筆直地站在床上宣布:「你原本是個無辜的孩子,其實卻是個魔鬼!——所以你聽著,我現在就判你溺死!」緊接著,格奧爾格「跳出大門,穿過車行道,奔向河水」。
格奧爾格欣然接受了父親的判決而去死,顯然,這里的父親已不單單指血緣關繫上的父親,還包括父權、社會權力階層等在內的世俗權威的象徵。格奧爾格想要掙脫父親的控制獲得獨立,即意味著想要掙脫一切束縛獲取自由。從象徵的意義上來看,格奧爾格「奔向河水」預示的是他爭取獨立、自由的失敗。
卡夫卡曾希望出版社將《司爐》《變形記》《判決》合成一本書,以《兒子們》為書名出版。他認為它們「無論外表還是內蘊都是相同的,在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顯而易見的、其實更應該說是秘密的聯系」,唯有「兒子們」一詞才能准確地「表達這種聯系」。在他看來,無論是商人格奧爾格、流浪兒卡爾·羅斯曼,還是旅行推銷員格里高爾·薩姆沙,他們存在的本質都是「兒子」。他們的命運由父親掌控,而一切掙脫控制的努力都將是徒勞。
本雅明說:「在卡夫卡看來,官吏的世界和父親的世界一模一樣。」在他後來創作的《訴訟》《在流放地》《萬里長城建造時》等小說中,父親的形象越來越隱晦,但始終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從根本上左右著小說主人公的命運,這股力量是父權、官僚體系、統治階級、社會習俗等的集合。但在寫於1922年的長篇小說《城堡》中,卡夫卡創造了主人公K,他沒有自己的名字,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他擁有絕對的自由,但這讓K感到恐懼:「沒有任何事情比這種自由,這種等待,這種不可侵犯的特權更無聊、更令人失望了。」
卡夫卡的悲觀深入骨髓,他筆下的人物努力想要掙脫以父親為代表的世俗權威的束縛,K的出現又徹底否認了這種努力。因為K在獲得絕對自由之後想要爭取的正是世俗權威的認可,這是一個死循環,永遠都沒有出路。
四
對卡夫卡來說,寫作是他逃離父親的途徑之一。同樣,婚姻也曾被他視作從父親那兒爭取獨立的途徑。
他在《致父親》中這樣寫道:「我要是有一個家——成家在我看來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極限,也就是你所達到的極限——那我就跟你平起平坐了,所有恥辱與暴戾,不管是過去的還是新出現的,就都成了歷史。」但他緊接著又否認了通過結婚實現獨立的可能性。「這簡直恍若童話,然而問題就在這兒。這個童話太美了,這么美是不可能的。」他害怕成為丈夫、成為父親,他害怕自己變成第二個赫爾曼。
卡夫卡終身未娶,但他曾與菲莉斯兩次訂婚又兩次解除婚約。短篇小說《判決》就是題獻給「菲莉斯·B小姐」的,他曾對菲莉斯說:「我的生活基本上是由寫作的嘗試構成,這絕大多數是失敗的嘗試。而一旦我不寫作,我就立刻被擊倒在地,像一堆垃圾一樣……現在,對您的思念豐富了我的生活。在我醒著的時候我幾乎沒有一刻不在想您,在許多個這樣的一刻鍾內,我別的什麼也幹不了。」菲莉斯與卡夫卡交往5年,期間卡夫卡給她寫過500多封信,信中透露出的情感不可謂不熾烈,但每每提及婚姻,卡夫卡就開始打退堂鼓。「我精神上顯然沒有能力結婚。這表現在,自決定結婚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睡不著覺,腦袋白天黑夜都發燙,我沒法再過日子,絕望地四處晃盪。」「懦弱、缺乏自信,它們在我與婚姻之間築起了一道警戒線。」
密倫娜24歲時開始與卡夫卡交往,與菲莉斯不同,她非常清楚卡夫卡對婚姻的嚮往與恐懼。密倫娜也是一名作家,同時還是位優秀的翻譯家,她將卡夫卡用德語寫作的小說翻譯成捷克語,她理解他、欽佩他、愛他,但卻從未想過要嫁給他。「生活對於卡夫卡來說,與對其他的普通人完全不同。他的書是令人驚訝的,他自己則更令人驚訝。」
在卡夫卡的一生中,唯一一次主動想要結婚是在他遇到朵拉之後。其時卡夫卡40歲,朵拉19歲,但他們結婚的打算遭到朵拉父親的強烈反對。
不過,一紙婚書的缺失並未讓他們之間的感情降溫。1923年9月23日,卡夫卡前往柏林與朵拉一起生活。在那裡,他度過了人生中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光。布羅德將之形容為「一首田園詩」:「我終於看到我的朋友精神抖擻;他的身體健康變得更壞(此時卡夫卡正受肺病折磨),這是事實,只是在當時還算不上危險。弗蘭茨說那些惡魔終於放他走了。『我從他們身邊溜走了。搬來柏林這件事棒極了,如今他們正在尋找我,卻找不到我,至少這會兒找不到。』他終於實現了過獨立生活的理想,有了一個自己的家。」然而,幸福的日子沒能維持太久,1924年3月17日,因病情日益惡化,卡夫卡回到了布拉格。3周之後,卡夫卡前往維也納森林療養院療養,朵拉跟著前往,照顧他直至1924年6月3日他去世。
卡夫卡去世的第二天,密倫娜在《民族報》上發表了一篇簡短的告別辭:「弗蘭茨·卡夫卡博士,一位生活在布拉格的德語作家……他創作了現代德語文學中最有意義的作品;那種嚴酷的真實,即便採用的象徵手法,看上去也像是自然主義的。它們反映出一個被判定要用令人炫目的清澈目光去看這個他認為無法忍受的世界,並走向死亡的人心中嘲諷的、預言性景觀。」
Ⅳ 求《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的梗概
小說依託六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歷史背景,圍繞著托馬斯、特蕾莎、薩比娜和弗蘭茨等人物,以托斯與特蕾莎的愛情為主線展開故事。
托馬斯是一位出色的外科大夫,住在布拉格,結婚不到兩年離了婚,跟前妻有一個兒子。他擁有眾多的情人,而且永遠在追逐中,從來不曾在哪一位身上長久地駐留。「他渴望女人,但又懼怕她們。在恐懼和渴望之間,嘩橘必須找到某種妥協;這就是他所謂『性友誼』。」然而,他在外省小鎮偶然認識的一個酒吧女招不可思議地改變了他的生活。特蕾莎生活在一個底層家庭,母親為愛情、婚姻上的不如意把仇恨發泄在自己女兒身上。特蕾莎「輟學」,「十五歲就開始端盤子」,「操持家務,照顧弟妹,每個星期天都在洗洗涮涮中度過」,「為了回報母親的愛,她隨時准備奉一切」。特蕾莎默默地忍受著,她讀許多書,書讓她「顯得與眾不同」,讓她有機會「擺脫那種毫無快樂可言的生活」,成為「她反抗那個圍困她的粗俗世界的惟一武器」。凱輪於是,當她遇到在酒吧書的托馬斯時,她覺得這是一個暗號,她感到「她的靈魂從每一根血管,從每一根毛細血管和毛孔中飛沖到表面,要讓他看一看」。她離家出走,獨自到布拉格找托馬,第一次待了一個星期,第二次便永久地留了下來,她先是依靠薩比娜的介紹在一家周刊的照片沖洗室做事,後來成了一名攝影師。托馬斯無法抗拒這突如其來的愛情,他娶了特蕾莎。但是,托馬斯是一個半唐璜半特里斯丹式的人物,他非常矛盾,一方面他對特蕾莎有著充滿詩意的愛,另一方面他難以克制對其他女人的慾望。特蕾對托馬斯的那些「性友誼」嫉妒之極,這種嫉妒白天被竭力抑制住,晚上變幻成帶有死亡意象的噩夢,折磨著她,也折磨著托馬斯。俄國人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後,托馬斯帶著特蕾莎應邀遷往瑞士的蘇世,他在一家醫院當醫生,新生活似乎已經開始。但是,托馬斯依然不改一貫的生活方式,與情人薩比娜約會,結識新的女人。六七個月後,特莎出走,獨自返回布拉格。經過一番掙扎,愛情還是促使托馬斯追隨特蕾莎回到布拉格。局勢混亂復雜,由於不願意附和俄國人,托馬斯丟掉了在醫院里的職位,先是到一家鄉村診所工作,然後又在一家郊區診所看門診,不久連醫生也沒法做,成了一名玻璃窗擦洗工。托馬斯坦然接受了一切,但是他對女人的佔有欲不減,風流韻事不斷。而正由此,特蕾莎始終活在痛苦之中,活在噩夢的糾纏之中,她甚至與一個在酒吧里認識的所謂的工程師上床,以給托馬斯的解釋尋找印證。在特蕾莎的勸說下,夫婦倆定居鄉下。托馬斯成了卡車司機,特蕾莎為合作社養牛。猜疑該可以結束,理解應該已經達成。但是,「們走到了盡頭」,托馬斯和特蕾莎雙雙死於卡車車禍。
畫家薩比娜是托馬斯的情人,也被托馬斯看作是最理解他的人,她和托馬斯一直保持著「性友誼」的關系。當然,她也因此成為特蕾莎極度嫉妒的一個對象。大學教授弗蘭茨沉迷於與薩比娜亂孫團的交往,他先是對妻子瑪麗·克洛德編造各種理由與薩比娜外出約會,而後鼓起勇氣向妻子坦白,要與妻分手,一心跟薩比娜在一起。但是,薩比娜無意成為他的妻子,她感覺到與弗蘭茨之間相隔的鴻溝,徹底地離開了弗蘭茨。「他們都沉醉在令自己獲得解放的背叛之中,弗蘭茨騎著薩比娜背叛了他的妻子,而薩比娜騎著弗蘭茨背叛了弗蘭茨。」弗蘭茨無奈而麻木地接受了薩比娜的離去,不過他也並沒有回到妻子那裡,而是和自己的一個女學生過起同居生活。弗蘭茨抱著理想化的動參加了向柬埔寨的進軍活動,結果途中遇到意外,最終在他一直在逃避的妻子身旁。
愛與做愛,靈魂與肉體,拯救與放逐,忠誠與背叛,昆德拉把一個個的矛盾擺在面前,「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重便真的殘酷,而輕便真的美麗?」重與輕不再是物理上的簡單對立,而是如昆德拉所說:「重與輕的對立是所有對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描述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時期,民主改革的氣息演變成專橫壓榨之風潮,普通知識分子命運多舛的復雜故事。作品剖示隱密的無情,探討愛的真,涵蓋了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祖國之愛。在任何慾望之下,每個人對於各類型的愛皆有自由抉擇的權利,自應負起誠懇執著的義務。人生責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卻也是最真切實在的,解脫了負擔,人變得比大地還年輕,以真而非,一切將變得毫無意義。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最初於1985年在多倫多出版捷克文版,法文定本出版於1987年,陸續翻譯成二十餘種語言在各地出版,是全世界公認最受歡迎的暢銷書。紐約時報盛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經典之作。該書系昆德拉最受歡迎並獲得好評最多的作品,使得作者成為國際馳名作家
Ⅵ 願你閱盡千帆, 歸來仍是少年 ——《讀報紙的人》
《讀報紙的人》講述的是二戰時期,奧地利少年弗蘭茨的成長故事。布萊寧格的意外身亡,使弗蘭茨和母親胡赫爾失去了保護他們的屏障,於是母親將他送往賣報翁奧托那裡當學徒。期間,弗蘭茨結識了波西米亞女孩阿娜茲卡,並且和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教授成為了朋友。賣報翁奧托被迫害致死,徹底激起了這個少年的憤怒。最終,弗蘭茨因為反抗納粹而被捕喪命。
在二戰這樣一個宏大的時代背景下,弗蘭茨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從他的成長軌跡下,我們每一個人似乎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找到自己的影子。
01
母親讓他獨自前往維也納尋找奧托,這就意味著他要離開母親和這里的一切,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和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一起生活。他很不願意離開,但向來溫柔的母親卻給了他一巴掌,這讓他意識到自己不得不離開。
當到達奧托的報亭後,奧托將自己過往的種種經驗傳授給他。
「不讀報紙就不是合格的賣報員,甚至可以說,不讀報紙的人就是不合格的人。」
「一個好的賣報員從不需要鬧鍾。」
「多留意顧客,你要牢記他們的習慣和喜好。記憶力是賣報員的資本。」
......
奧托想要竭盡全力教會弗蘭茨,怎樣成為一個好的賣報員。事實上,弗蘭茨卻對此表現得漠不關心。 曾經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十幾歲的年紀里,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快點長大,然後大聲宣告要與世界為敵。可是在大人們的缺州眼裡,我們終究還是太過稚嫩。
很多時候,面對那些向我們發號施令的人,我們總是選擇習慣性忽略。哪怕他們說得都是對的,我們在內心深處也是不願意接受的。一直到有一天幡然醒悟,被迫接受所謂的規則,才深切品嘗出成長的苦澀。
拒絕成長到學會獨自成長,是一段異常曲折但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得不經歷的路。弗蘭茨是這樣,我們同樣也是這樣。
02
在故事《小王子》里,小王子默默守護著他的那朵玫瑰花,並且堅信「 如果你愛上了某個星球的一朵花。那麼,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會覺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小王子始終認為,他的玫瑰花是最獨一無二的玫瑰花。
在一次和弗洛伊德教授的談話之後,弗蘭茨也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玫瑰花,而且他很幸運地結識了一個波西米亞女孩。然而,這份感情卻讓他備受煎熬。
阿娜茲卡的若即若離,讓弗蘭茨痛苦不堪。他向奧托詢問,又向弗洛伊德教授尋求答案,同時寫信給母親,希望可以得到一個回答。可是,卻沒有人真正可以幫到他。當他在與阿娜茲卡相識敏扮散的游樂場里哭泣時,一個高空纜車助手告訴他,「 生活不是童話,可總有一天,一切都會過去的 。」
弗蘭茨想要和阿娜茲卡在一起,但是這份愛對他而言,似乎太過於沉重。故事的最後,弗蘭茨離開了向納粹軍官投懷送抱的阿娜茲卡,徹底結束了這段感情,可是他卻變得更加迷茫。
他對即將離開的弗洛伊德教授說: 「您比我好很多了,您確切地知道自己要去哪裡。」
教授告訴他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去尋找答案,而是要去經歷。」
我們總是忙於尋找問題的答案,可是我們忘了,有些事,根本就沒有答案,就如同有些題目永遠無解一樣。 其實,經歷過,就是有意義。
在這段感情里,沒有誰對或者誰錯。對於弗蘭茨,雖然他們最終沒有在一起,但是他一定不會後悔和阿娜茲卡相識。阿娜卡茲的出現,為他原本單調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是因為阿娜茲卡的出現,弗蘭茨變得更加成熟。
03
如果說離開故鄉,與阿娜茲卡相識,讓弗蘭茨變得不再稚嫩,那賣報翁奧托的死,是讓他徹底走向成熟的關鍵。
奧托作為這座城市橋氏里唯一願意收留弗蘭茨的人,他不僅教會了弗蘭茨怎樣成為一個好的賣報員,更給予了弗蘭茨宛如父親一般的關愛。因此,奧托對於弗蘭茨的意義不言而喻。但是,他卻因為鄰居的告密被納粹迫害致死。
當弗蘭茨將奧托的褲子狠狠摔向隔壁的屠夫並質問他時,弗蘭茨不再是一個弱小的男孩,和絕大多數忍氣吞聲的人想比,他儼然就是一個巨人。
奧托被迫害致死,弗洛伊德教授遠走他鄉,阿娜茲卡選擇了納粹軍官......在宏大的時代背景下,每個人都是無比渺小的。於是,太多的人只是站在時代的旁邊,以旁觀者的雙眼冷漠看待周圍發生的變化。 可是這個只有十七歲的少年,卻拒絕接受命運的擺布,想要用盡全力和命運抗爭到底。他不想忍氣吞聲的活下去,他要抗爭。
弗蘭茨毀壞納粹旗幟,因此被捕喪命。可是,他離開時的背影卻讓人覺得他是那樣的偉大,因為他做了很多人都不敢去做的事情。這一次,他早已經不再是那個不願意離開母親的男孩了,他真正成為了一個成熟的人。
就像書里寫得那樣, 「孩子們有媽媽,男人們有母親。」
而弗蘭茨,他早已經不是那個捨不得離開媽媽的男孩了。
04
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是弗蘭茨,所以,我們從弗蘭茨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樣子。親情、友情和愛情交織在弗蘭茨的生活里,帶給了他希望,但是又讓他不得不面對每一次的別離。 「有時候,必須要離開;有時候,必須要留下。這就是生活。」
成長就是這樣,不管你是不是真的願意,接受也好拒絕也罷,我們都會慢慢長大。遠離稚嫩,然後變得更加成熟。
成長,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必修課。
願你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Ⅶ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主要講什麼
該書描述一九六八年蘇俄入侵捷克時期,民主改革的氣息演變成專橫壓榨之風潮。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托馬斯是一個外科醫生,因為婚姻世螞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眾多的情婦。
有一天他愛上一個餐廳的女侍——特麗莎,特麗莎經常在極度不安搜棗埋的夢魘中醒來,經常猜忌與懷有恐怖想像。 此時捷克政治動亂不安,在蘇黎世一位權威醫生希望托馬斯去那裡發展的呼喚下,兩人於是決定去那裡生活。薩賓娜是一個畫家,曾經是托馬斯的情婦之一,也是特麗莎妒忌的對象。薩賓娜一生不斷選擇背叛,選擇讓自己的人生沒有責任而輕盈的生活。
(7)弗蘭茨的故事怎麼寫反思擴展閱讀:
主題思想
在這部小說中,米蘭·昆德拉圍繞著幾個人物的不同經歷,通過他們對生命的選擇,將小說引入哲學層面,對諸如回歸、媚俗、遺忘、時間、偶然性與必然性等多個范疇進行了思考,作者對人生的命運與價值的關注是該書的主題。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生命的存在與價值的問題,生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
在他看來,人生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來自於人們對生活目標的錯誤選擇,對生命價值的錯誤判斷,世人都在為自己的目標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標本身岩首就是一種空虛。
生命因「追求」而變得庸俗,人類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隸,在「追求」的名義下,我們不論是放浪形骸,還是循規蹈矩,最終只是無休止地重復前人。因此,人類的歷史最終將只剩下兩個字——「媚俗」。
Ⅷ 記一位心理學歷史上不能忽視的「巫醫」——弗蘭茨·安東·梅斯梅爾
這是一部傳記電影,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即是心理學家歷史上絕對無法越過去的一個「江湖騙子」——弗蘭茨·安東·梅斯梅爾,影片一開始即是從對弗蘭茨·安東·梅斯梅爾醫生的裁判庭開始,在梅斯梅爾醫生的助手查爾·迪龍醫生的庭上陳述中,基本上可以定下這部電影的基調,不同於正史中的科學論述般的否定他,這部電影從某種角度上看,在Alan Rickman恰到好處的演繹下,梅斯梅爾醫生開始令人肅然起敬起來。
查爾·迪龍是這樣說的:「世事難辨,任何重要的理論遲早也會有被認可的一天,當我第一次接近梅斯梅爾時,我很懷疑他,深知還帶有歧視,他一開始就跟我略述動物磁力理論,我的懷疑變得越來越強烈,然後我跟梅斯梅爾醫生說了我的苦痛,我要求他通過觀看,給我好好治療,他沉默了,我們備受煎熬,梅斯梅爾醫生為我們悲哀,我看到梅斯梅爾醫生開始施展他的功力,我看到後,感應到我控制和接管大自然,我看到他在真實得發誓、尖叫,我通過自身的觀察,知道了病人是怎樣懂的,當他們的身體的一些部位出現問題,他們自己是有責任的,那些不僅僅是天意、懲罰,而是因為他們自身的經歷、記憶、生活態度導致的,醫生的職責就是來治療這些苦痛。」
這一段陳述已經很客觀得詮釋了梅斯梅爾療法的核心,在這個療法中,醫生的作用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病人的自愈能力,這是我總結的,但我想梅斯梅爾醫生那時候可能也不知道這一點,就像現在我們回顧歷史,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梅斯梅爾是暗示與催眠療法的創始人,雖然他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影片巧妙得用梅斯梅爾醫生最著名的行醫案例來講述,這個著名的病人就是瑪麗婭·特里莎·馮帕拉迪斯,是一位盲人鋼琴家,莫扎特為她創作過《K.456降b調鋼琴協奏曲》。其實梅斯梅爾醫生和妻子都是狂熱的音樂愛好者,與莫扎特的父親和家人經常在一起,12歲的莫扎特的第一部歌劇《巴斯蒂安夫婦》,就是在梅斯梅爾家的花園里上演第一場的。
言歸正傳,按照影片的描述,雹遲襪梅斯梅爾和瑪麗婭的第一次見面是在一場社交活動上,正在彈鋼琴的瑪麗婭突然犯病,正當在場的醫生們要給她放血的時候,梅斯梅爾嚴厲得制止了他們,他用他自創的方式,通過暗示和催眠,使歇斯底里的瑪麗婭恢復了平靜,這時梅斯梅爾對著全場說「這就是你們的病人,她沒有遭受什麼痛苦……」隨後他走向門口,轉身說:「斯達教授、英格蘭斯醫生,這是我的深切希望,要好好對待你們的病人,用你們的細心信仰,讓她的苦痛得到解脫。」隨後帥氣得走了出去,留下身後一陣鬨堂譏笑。但是瑪麗婭感受到了這種催眠的力量,她開始學會感受「宇宙」的聲音,也開啟了兩人在醫患關系和友誼愛情界限不清的診療過程。
在一場對一群找上門來的患病貧苦人的「診治」中,梅斯梅爾醫生用鐵棍做磁場源激介質,讓他們圍成一圈手拉手,他說:「盡情的吸吮吧,人們啊人們啊人們啊,在這個惡心可憐的世界上,我們要找到仁慈同情和真理,我們該怎麼結束野蠻粗魯和痛苦,磁力真正流暢的宇宙的力量,這股力量穿過所有的朋友,這股力量可以治療那些駝背的人,治療身患疾病的人,還有可卡因癮君子,還有虛偽的事情,苦痛遇上這股力量,它也會得到解脫,當我觸摸到磁力,當我這么做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可以成功,你們也可以感覺得到,警告穿越你們,你們可以感覺得到,你們會做到的,你們會做到的,在這個圈內,大家抓緊(此時所有人都叫起來),抓緊抓緊………………(場面一片混亂),停停停停,(梅斯梅爾閉上眼睛)暴風雨已經過去,每年它都需要和諧,就是這樣了。」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早起催眠療法的演繹,但很顯然,這種療法很大程度上不適應於當時的場景,所以這些人都沒有得到治療,這里我想簡單業余得總結一下原因:
1、一群窮苦人理解的梅斯梅爾是救世主,可以跟耶穌一樣的看病,看完旦昌就好了,真實情況當然不是,但是就連梅斯梅爾自己也以為自己可以做到,這就是梅斯梅爾給自己挖的坑,給病患們設定了一個很高的期望值,卻無法百治百靈,大多數是失敗的,這也是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里,人們一直將梅斯梅爾療法視作一種准魔術,從而將其完全誤解的原因。
2、承接第一個原因,其實我們今天已經知道了,要達到良好的催眠效果,病人自己必須能打開並且可以跟著醫生進入情境,最新的對催眠療法的研究顯示,它與人的專注力,也就是全神貫注身外之物的能力有關,通過大腦掃描技術,顯示它與某種生理機制有關。莫頓·亨特在他的《心理學的故事》中這樣描述:「對於那些很容易催眠的人來說,前腦區域產生的「自上而下」的神經過程操控著大腦感官知覺區域產生「自下而上」的神經過程。而對於那些不容易催眠的人來說,結果則恰恰相反。但直到最近幾年,它才作為動機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該術語指的是在催眠師發出進入某種更改過的意識狀態的暗示之後,受試者所產生的聽命狀態或能力缺失,包括症狀的突然消失等。」
很顯然,那群窮苦人有著各自的問題,無法配合梅斯梅爾的「催眠」,而且一次集體「催眠」無法解決問題,而梅斯梅爾對瑪麗婭的頻率很高的一對一催眠,可以說的每次都是天時地利人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也是梅斯梅爾非常重要的嘗試,這已經比梅斯梅爾同時代只在書房裡冥思苦想的哲學家們令人欽佩得多了,至少他在不斷得實踐中找到了一種方法,而這種方法沿用發揚至今,成為心理治療中的重要一環,當然他自己也把自己折騰成了「先驅」,這種折騰也是值得的,哈哈。
即使當時的政府權威機構並不認可梅斯梅爾療法,並且還宣稱梅斯梅爾是「江湖騙子」,但是他自己並不認為自己是騙子,否則他自己也不會奮力抗爭,我很佩服這種真的勇士,敢於直面現實,堅持做自己,正如影片中講述的那樣,梅斯梅爾從小便注意傾聽大自然、世界、宇宙的聲音,他自己有強烈的意識想要與宇宙連接,但很顯然他沒有做到,即使沒做到,他也相信這是可以做到的,相信不存在的事物,並且為其奮斗一生也沒有生命這件事的存在,這是一種怎樣的動力啊!他在巴黎的行醫事業還蠻順利,但是他依然說「我們在做什麼,我在治療疾病,可我卻不能與他們的靈魂接近,就像是一場游戲,不再有了,我們要離開這里嗎?這可不是我們要的結果,總有一天我們會在這皇室找到跟我們的身體跟靈魂不分開的妙方……我在向外看,我卻看不到。」
影片的最後,又回到裁判庭,查爾·迪龍繼續說道「我聽說治療的效果是全靠病人的無限想像的說化,但是結果怎樣呢?他們是怎麼做的?如果梅斯梅爾醫生有秘密的話,那就是他無比的想像力,它讓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達到協調,這就是它本身,一種無比妙用的葯。」
裁判庭引出並未復明的瑪麗婭的時候,主持這場裁判的主持人輕蔑得對著梅斯梅爾說「你就是一個庸醫」,梅斯梅爾只用了簡單的暗示「先生們,我要跟你們說,你們的處境很危險,你們就快要沒命啦~」就讓在場的大人們亂成一團,從剛才的嚴肅認真變成落荒而逃,倉皇逃出了裁判所……當然,當時正值法國革命前夕,街上到處都是動亂的民眾,打砸搶燒的聲音不絕於耳,這樣的情境配合梅斯梅爾的暗示,就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最後,整個裁判現場只剩下瑪麗婭和梅斯梅爾。
「你怎麼知道的?」瑪麗婭問。
「我不知道。」梅斯梅爾回答。
「你拋棄了我,我看不見。」瑪麗婭氣游玄絲。
「你想看見嗎?」梅斯梅爾反問。
「不,我不想看到我要看到的,那樣我就會看到鋼琴上的錯誤,那不能美化我的生活,我的音樂,我的鋼琴。」瑪麗婭真實的表達了她自己的問題,正是梅斯梅爾一直表達的「你看不到是因為你不向外看」「我向向外看,可我看不到」的反面,瑪麗婭根本就不想看到!
「我希望我知道你是在說什麼,我知道,我知道,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我嘗試著,我看看我的四周是什麼,我聽著,感受著,萬事萬物都在和諧中、平衡著,除了人類,除了……那那又怎麼樣,我不能忍受此時我無能為力。」
梅斯梅爾生命的最後三十年,隱居在瑞士,過著隱士一般的生活,我很想知道他自己通過自我療愈是否自己治好了越來越老化的軀體的疾病,或者最後的日子裡,他是否在靈魂上得到了豐盛和愉悅,在幾百年後的今天,我依然祝福他。
19世紀中葉,法國醫生讓·馬丁·夏爾科摒棄了梅斯梅爾的「人體磁場學說」,但後來保留了其催眠技術的部分,並因此治癒了一些歇斯底里者,夏爾科也是這種催眠法最著名的實踐者。再後來,弗洛伊德師從夏爾科,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創立了他的「精神分析學說。」
從此,心理治療作為一種獨立的治療手段,日益受到人們的確認和應用。
不得不說,心理學歷史上這些先驅,在不被社會承認,還不斷在誤解中的實踐,讓心理學本身閃耀著人性與智慧的光輝,在我心中越來越閃耀。
一開始,看到 Alan的演繹,分分鍾出戲到了《哈利波特》,但又很佩服他的實力演技,恰到好處,將梅斯梅爾實踐創新治療的方式方法以及他的生活狀態、被醫學界排斥的窘迫、情感的變化,全部通過帶有收斂性的表演詮釋出來。梅斯梅爾的自信與頹廢,不著痕跡的喜悅與滿足,以及情感演變的過程,大概也只有Alan式的表演才能夠做到准確到位。而其中Alan特色的語調也正契合了暗示療法中的基本物理要求,Alan獨具風格的語言表述方式,也最適合催眠技術的效果。
另外,實力相信導演就是為梅斯梅爾正名的。看完影片,你都會懷疑歷史上的梅斯梅爾就是這樣給病人治病的,用他的愛、用他全部的感情、用自己獨特的創新療法為病人治療疾患的心理學先驅。
Ⅸ 弗蘭茨·卡夫卡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
1924年6月3日,這位開現代主義創作先河的「飢餓的藝術家」終於投入那永恆的黑暗中去了。彌留之際的卡夫卡仍然沒有放棄他習慣的充滿悖論的表述方式,他告訴要給他注射嗎啡的好友克洛普施托克:「殺死我,否則你就是兇手。」在他的一生中,陽光和鮮花對於他來說是奢侈品,他有的只是孤獨和黑暗,在對烈日曝曬下的黑暗的逼視中,他看到每個人都是兇手。
1883年7月3日,弗蘭茨·卡夫卡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波希米亞(今捷克西部地區)首府布拉格。他的父親赫爾曼·卡夫卡憑借著對金錢和地位的執著追求,終於進入了中產階層。這個猶太百貨批發商有著粗野的生命力,非理性的內驅力,強烈而又不自覺的自我中心主義,他性情粗暴專制,信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和「弱肉強食」的資本主義競爭規則。1882年9月3日,赫爾曼和尤莉·洛維在布拉格結為夫妻。兩個人的結合不是因為愛情,而是為了生存。他們都有一個辛酸的、受傷的童年,為了擺脫那種無所依賴的生活,兩個人走到了一起,他們相信,金錢能為他們帶來幸福和歡樂。卡夫卡就是這樣一對夫婦的長子。
他們最初的家是在一個貧民區里,周圍是一片下層社會的酒館和妓院。他們的寓所龐大而雜亂,居住著形形色色的各種人物,並且由於建築的原故,這兒的氛圍陰森而怪誕,有黑暗過道、陰濕的牆壁,一到晚上,暗淡的燭光搖來晃去更為這個建築平添了幾絲陰森恐怖的氣氛。這對於一個善於挖掘人物潛意識思維的敏感的作家來說,其影響恐怕是十分深刻的。從這時起,黑暗就已經深深地烙在這一脆弱的人的心靈之上。
1885年9月,卡夫卡有了一弟弟,但大約一年半後,因患弊肢笑麻疹去世。1887年9月,又一個弟弟亨利希來到人世,但他的命運更為不幸,僅僅半年之後,小亨利希就因患耳炎死去。兩個弟弟的出生和死亡對卡夫卡的影響是十分深刻的,那是一種對生命消逝的恐飢握懼,這種恐懼也是卡夫卡性格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卡夫卡,一個天生羸弱和敏感的人,這不單單是指他的心理,在生理上也是如此,卡夫卡一生都受到疾病的折磨,他患有嚴重的結核病,這種病使他骨瘦如柴,一米八二的身軀居然不足55公斤。生理上的病痛使他本來就脆弱的神經更加敏感。在一篇日記當中,他就自己的身體作了一次自我解剖:我寫過些東西,根本是出於對我身體及其未來的絕望。在後來的一封信中,他說得更為簡單,也更為凄慘:……我是我所知道的最瘦的人……
在很大程度上,卡夫卡的一生也是被羸弱、疾病和死亡所苦惱,並與之斗爭的一生。由於性格的內向、孤僻和生理、心理的疾病,卡夫卡一生未婚,他雖然曾經三次訂婚,但又都主動地解除婚約。強烈的孤獨感纏繞了他一生。
1889年9月15日,卡夫卡在廚娘的護送下,前往布拉格舊城肉市附近的德語國立一公立小學報到。在這里,他度過了4年的小學生涯。那所學校外觀陰冷森嚴,學校本身對卡夫卡來說已構成一種威嚇,在那段經歷中隱藏著噩夢的不安,給他後來的人生階段投下沉重的陰影。
1893年,卡夫卡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布拉格舊城區德語文科中學就讀。這是一所公認的教學最嚴格、質量最過硬的學校。在這里,優美的德語把他引入了德語文學的海洋,格林和安徒生的童話以及中國的民間故事對於卡夫卡的影響是非同小可的,他日後的文學創作就顯示出童話般豐富而怪誕的想像力,他的大量寓言,以及包括《變形記》在內的若乾重要作品,無論其思想如何復雜,都具有童話般的表現形式和結構。另外,歌德、席勒、萊辛、施萊格爾等著名的德國作家的創租含作對他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在臨近畢業時,卡夫卡還對尼采等人產生了深厚的興趣。
1901年11月,卡夫卡進入布拉格大學,開始了6年的大學生活。起初他學習文學,不久迫於父命而改學法律,1906年他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因為學習法律非他本願,所以對於必修的法律課程,卡夫卡基本上是應付了事。而在必修課程之外,在布拉格大學校園內的各項活動,則充分激發了他內在的興趣。
在大學的第二個學期,卡夫卡加入了「布倫塔諾沙龍」的活動。布倫塔諾學說的內容主要是對人真實存在本性的思考。這些學說引導著卡夫卡開始思考和探索人之為人的深層哲理,進入了一種形而上的哲理沉思。
卡夫卡開始文學創作是在大學時期。1902年,在一次學術辯論之後他結識了馬克斯·布洛德,從此兩人成為知己。布洛德後來成為著名作家,他對卡夫卡的創作有一定影響。他們曾經一起出國游歷。卡夫卡生前只發表過一個短篇集,其他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都是他死後由布洛德整理出版的。
在大學時代,卡夫卡閱讀和研究了大量的作品,主要作家有黑貝爾、海涅、格奧爾格、克萊斯特、凱勒、托馬斯·曼、愛默生、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高爾基、狄更斯、拜侖、福樓拜、左拉、斯湯達等。其范圍遍布整個歐洲。同時,他還閱讀了這些作家的大量傳記,這些人痛苦的經歷,痛苦的思索賦予他一種直覺,一種關注,使他想要透過文化現象,進一步了解人性深處那些隱晦朦朧的東西,以及與之相應的存在本相。
有趣的是,在大學期間,他還被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所吸引。德國作家漢斯·海爾曼編譯了一部《中國的抒情詩選——從公元前十二世紀至今》,其中李白、杜甫、蘇東坡、楊萬里等人的詩歌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生命的最後日子裡,中國繪畫和中國木刻藝術成為他贊嘆不已的對象。而《論語》、《中庸》、《道德經》和《南華經》等書籍成為他最鍾愛的書。
他的一生主要是在一家保險機構工作,任秘書之職。從1917年開始,他就經常咳血,1922年因病情加重不得不離職療養。在離職二年後,溘然與世長辭。
在卡夫卡病入膏肓之際,留言給他的摯友布洛德,要他將自己遺物中的「一切稿件,……日記也好,手稿也好,信件也好,等等,毫無保留地,讀也不必讀,統統予以焚毀。」幸運的是布洛德違背了卡夫卡的遺囑,他充分地認識到了這些稿件的價值,並把它們加以整理和出版。
Ⅹ 《變形記》讀後感
我第一次讀《變形記》是在高中課本上,當時的課本只節選了其中的一段,況且以當時的理解能力很難去真正地體會小說的內涵。當時的我只是覺得很離奇,很怪異,很莫名奇妙。一個正常人突然變了一隻大甲蟲,我真的很不能理解卡夫卡到底在想什麼。
後來,一位朋友向我介紹這本小說,我就再次閱讀了它。起初,我是帶著疑惑去讀它的。讀著讀著,我就覺得心中的壓抑感斗飢像巨石一樣壓在我的身上。拘束,壓抑,扭曲,種種感覺把我捆住了,全身動彈不得,彷彿變成甲蟲的不是哥里高爾而是我。
作品主要講:主人公夢醒之後,發現自己成了大甲蟲,全家驚恐,絕望至極。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絕望的事情了,不過,還沒有結束呢?孤獨接踵而至。怎麼辦呢?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一家人終於接受了它。妹妹很細心,媽媽也好言好語,哥里高爾感到溫暖,溫順的配合著,事情似乎得到了緩解,不過,經濟上的不堪重負把這個家拖垮了,心理上的負擔也逼瘋了他。哥里高爾想剋制,卻又剋制不了。理智已經失控,回憶占據了所有,雖然是甲蟲的軀殼,但人類的心無法讓他逃避。他要作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他無法忍受別人當他是惡心的爬蟲,他渴望回到過去!但對過去又十分恐懼,以致於有些喜歡現在的生活了。矛盾的交織讓他心力交瘁,最終死在自己房間地板上。
卡夫卡的《變形記》究竟是預示了一個未來,還只是偶然的一場惡夢呢?
主人公在父親的公司破產、全家處於困頓的境況下,去當旅行推銷員,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他在家裡是受到尊重和愛戴的。當一個人被人依賴時,他與別人的關系自然會處於正常狀態。但他變成了大甲蟲後,父子關系、母子關系、兄妹關系突然間發生了180度的轉變,顯示出一幅極端自私、冷漠、殘酷、無法溝通的可怕圖景,親情、倫理之情瞬間盪然無存。而小說的結尾更是耐人尋味。哥里高爾在掙扎中死去了,生活又變回了原來的模樣。一家人就這樣忘記了一個曾經和他們一起生活的人。而他,哥里高爾,不過是薩姆沙一家生活中慢慢劃過的一道流星罷了。
作者卡夫卡曾在一封信中說:「我在自己的家裡比陌生人還要陌生。」他似乎通過《變形記》暗示我們,一旦自己作為哥哥得了一種致命的絕症,久而久之,他最愛的妹妹也會像小說中的那位女孩那樣厭棄他的。事實上,現實正是如此,他因嚴重的肺結核而去世,死前在家中地位可謂全失。這是一種普遍的人類生存狀況,也許有時候,荒誕與現實,只不過是一層紙的距離。
其實,當命運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時,人們就會開始彷徨。一旦遭遇不幸,就不再被社會承認,失去作為人的價值,便被外部世界認為「非人」。於是,社會地位,人情,乃至尊嚴,都被剝奪殆盡。正如伍運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文中所揭示的:「維系家庭的紐帶並不是家庭的愛,而是隱藏在財產共有關系之後的私人利益。」一旦切斷共同的利害關系的維系,則那種親熱的外觀馬上就消失,而暴露出冷酷和冷漠。人總是那樣孤獨的動物,彼此之間,很多時候,實質是陌生與隔膜。這一點,哪怕是今天看似平靜和諧的社會,恐怕也仍然存在著,並會一直在人性中存在著。
如果你一覺醒來後發現自己變成了甲殼蟲,有了笨重的的外殼和細小的腿,你會考慮什麼呢?難以想像,但是《變形記》的主人公格力高爾面臨了這種情形。格力高爾是一個勤勞、善良、正直、有責任心的優秀青年,當父親的公司破產、全家處於困頓的境況下,去當旅行推銷員,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旅行推銷員,是一個「多麼累人的差事」,每天4點鍾就得起床趕火車,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飲食很差又不定時,由於工作關系,連個知己的朋友也沒有。格力高爾在發現自己身體的異常後,首先考慮的仍然是家人:如果自己由於不能工作,妹妹和父母該如何。但是可憐的格力高爾並沒有想到,在這之後家人並沒能給他安慰和鼓勵,反而最終仍然拋棄了他。「甲殼蟲」格力高爾被公司辭退,被妹妹和父母嫌棄,故事的結局並不美好,格力高爾在受盡了家人的無視後死在了自己家裡。最令人難過的是得知他的死訊後,家人都感到了卸去重擔般的解脫,盡管他們心裡十分清楚這只甲蟲就是格力高爾,這個不幸的家庭中終於又再次充滿了陽光,老兩口看空橘返著美麗的女兒,心滿意足地想該給女兒找個好女婿啦……
當格力高爾是家裡經濟的主要來源時,在家裡受到尊重和愛戴的,而當他變成了一隻甲殼蟲後,促使了父母的逃離,嫌棄,妹妹的恐懼,躲避,同事的驚恐。最後,在沒有食物,無法走動,沒有交談的情況下,主人翁終於倒下了。帶著心酸以及無邊的孤寂,留下的,只有不易清掃的「屍體」。
看完這個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都說親情是很偉大的,它可以包容你的一切。但是,顯然,它在故事裡面,令人失望,卡夫卡用冷漠的筆調,描寫了一幅冷漠的人間圖畫。雖然這個故事看似荒唐,但畢竟不是沒有可能,雖然人不會變成甲殼蟲,命運難以捉摸,誰知道哪天災難就降臨到自己頭上來!人一旦遭遇不幸(喪失工作能力的疾病、傷殘等),他就不再被社會承認,從而失去作為人的價值的「自我」,成為無異於低等動物的「非人」。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沒有生活在卡夫卡那個社會,我們現在的生活多麼的幸福,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幫助弱勢群體,即使你喪失了生活的能力,也會得到社會和許許多多熱心人的幫助。
剛開始讀這篇小說的時候,我感到很奇怪,好端端的一個人從一大早上起來,居然變成了一隻惡心的甲殼蟲。在主人公醒來之後,一家人看到他,絕望至極,在我們看來,難道還有比這更絕望的事情嗎?
在格里高爾醒來之後,他所擔心的並不是自己的身體發生了變化,而是想急著趕去上班,他居然沒想到當別人知道自己的身體變成了一隻蟲子,大家還會不會接受他,可見,他是多麼的善良。當經理逃走之後,家人便把他關到了一個房間里,隔離開來。剛開始的幾個月,妹妹每天都送東西給格里高爾吃,妹妹很細心,媽媽也好言好語,是格里高爾又感覺到了溫暖,事情也好像得到了緩解。
可是,家裡的經濟能力也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所以格里高爾的父親、母親、妹妹都出去找了份工作。心理上的負擔逼瘋了他,他每天也只能活在回憶中的痛苦之中,他想剋制,卻剋制不了,理智也已經失控。他多麼想回到過去啊,可是,他又對過去的生活充滿了恐懼,甚至,他有點喜歡現在的生活了。矛盾的交織讓他心力交瘁,最終死在自己房間地板上。
格里高爾就是卡夫卡生活中的真實寫照,他不僅僅是在寫小說,他更是在在寫自己的生活。
故事的結局是耐人尋味的,主人公在掙扎中死去了,生活又變回了原樣,或者,比原來還要好,在妹妹的跳躍中,已經忘記了格里高爾這個人,或許,根本就沒有這個人,以前的生活都只不過是幻想。
卡夫卡著選自《卡夫卡短篇小說選》隨後,他們三人一起離開住所,坐上電車到郊外去,好幾個月來他們沒有一同出過門了,暖暖的陽光照滿車廂,車廂里除了他們沒有別人。
他們舒適地靠著椅背談論著對未來的展望,他們發現,仔細想事情並不算糟,因為三個人的工作都相當不錯,特別是以後還會有發展,關於這些事他們彼此間原先就沒好好談過。品評:難於想像,薩姆沙一家剛剛失去一個成員:格雷戈爾,雖然他擁有甲蟲的軀殼——但他們顯然平靜得有些過分,讓人覺得沒有一絲人情味。但從《變形記》的全文看來,這一情節卻全無突兀之感,因為它在荒謬之中卻有一絲幽默的意味,更重要的是,全文的連貫性,情節的穿插,無不是精心設置的結果。
卡夫卡並非美學家,他的身上褪去了浪漫主義的文藝風格,更多的,是對人性的審視與對心理的剖析。格雷戈爾——也就是那個後面所謂的死亡的`甲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所扭曲的應當是社會層面上的形象,因為從生理學角度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卡夫卡筆下什麼是不可能的呢?他所追求的乃是精神上的契合。而對薩姆沙一家的描寫恰恰突出了一種歪曲的意識,因為格雷戈爾所變的僅是一種形態,而家人的想法卻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格雷戈爾·薩姆沙所變為形,而人們的意識所變卻不只在於外部。
從同情到厭惡直至拋棄,其實質是一種私慾的膨脹。人們對於這只可憐的甲蟲沒有掩飾地蹂躪,撕下臉皮地對付它——這種無稽之談卻像是暗示,人們在野獸面前似乎更像野獸。而面對同類,卻隔著面具微笑。這樣的諷喻無疑是辛辣、一針見血的,而卡夫卡正是以這種虛妄化的寫作手法,用其獨特的風格,贏得了西方的現代文學史上一代宗師的地位。
不以思、情取勝,《變形記》的成功就在於此。它之所以閃爍,是因為四周沉沉的天幕下,應當有另一種聲音。所以說,我們理應感到慶幸:甲蟲,為我們呈現了這位德語作家的創造,啟蒙了後世之風。
這是寓言,還是夢魘?
弗蘭茨卡夫卡的《變形記》究竟是預示了一個未來,還只是偶然的一場惡夢?最初的荒誕不僅體現在主人公格里高利無端地變為一隻大甲蟲,而更在於他似乎完全不理解自己的處境,甚至還以為自己能夠生活得依舊正常,對於別人的態度巨變毫不理會。文中人物的無助,那種被束縛在異化環境中的個人與四周那看不見摸不著但時時處處都存在的力量,所作的毫無希望的掙扎,才是人厭惡之所在。
《變形記》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經典之作。《變形記》中對人與人關系的描寫,尤其寫格里高爾在父親的公司破產、全家處於困頓的境況下,去當旅行推銷員,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他在家裡是受到尊重和愛戴的。當一個人被人依賴時,他與別人的關系自然會處於正常狀態。但格里高爾一朝成了大甲蟲,父子關系、母子關系、兄妹關系突然間發生了180度的轉變,顯示出一幅極端自私、冷漠、殘酷、無法溝通的可怕圖景,親情、倫理之情盪然無存。
而小說的結尾更是耐人尋味的。哥里高爾在掙扎中死去了,生活又變回了原來的模樣。一家人就這樣忘記了一個曾經和他們一起生活的一個人這么輕易的就忘記了一個人。而他,哥里高爾,不過是薩姆沙一家生活中慢慢劃過的一道流星……
讀《變形記》,很大程度是受到課文中節選那一節影響,沒想到居然有這樣的作品,雖然以前也聽過,卡夫卡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但真正讀了他的作品,感受深刻了許多許多。
閱讀《變形記》的過程,壓抑得厲害,就像巨石壓在身上一樣。那種生活的拘束,那種情感的壓抑,那種人性的扭曲,困住了我,動彈得,感覺到我就是哥里高爾,我變成了甲蟲。
作品中的主人公夢醒之後,發現自己成了大甲蟲,全家驚恐,絕望至極。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絕望的事情了,不過,還沒有結束呢?孤獨接踵而至。怎麼辦呢,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一家人終於接受了它。妹妹很細心,媽媽也好言好語,哥里高爾感到溫暖,溫順的配合著,事情似乎得到了緩解,不過,經濟上的不堪重負把這個家拖垮了,心理上的負擔也逼瘋了他。哥里高爾想剋制,卻又剋制不了。理智已經失控,回憶占據了所有,雖然是甲蟲的軀殼,但人類的心無法讓他逃避。他要作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他無法忍受別人當他是惡心的爬蟲,他渴望回到過去!但對過去又十分恐懼,以致於有些喜歡現在的生活了。矛盾的交織讓他心力交瘁,最終死在自己房間地板上。
哥里高爾不是一個簡單的小說人物,他是卡夫卡的寫照。卡夫卡在寫自己,寫自己壓抑的生活。
《變形記》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是有血有肉的真實小市民。在能生存的前提下,他們會去關心別人,愛別人,但別人一旦破壞了自己的生活時,愛就不復存在了,留下的只有赤裸的冷酷。作品中哥里高爾的妹妹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到最後,哥里高爾在痛苦的掙扎中,悲慘的死去了,生活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或許還比原來好了一點。他的妹妹是跳躍著走的,似乎忘記了剛剛死去的哥哥,或許,根本就沒這個人。
弗蘭茨·卡夫卡是奧地利的小說家,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變形記》是卡夫卡中篇小說的代表作。小說主要從主人公的視角出發,描寫了家庭與社會的壓迫下的人的異化現象。《變形記》並不是只關繫到格里高爾·薩姆莎,作品還涉及到一種既包含著他同時又超越著他的變形。
一、格里高爾的異化
格里高爾是一家公司的推銷員,一天早上醒來,他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長著許多細腿的大甲蟲,從此厄運便降臨。當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之後,他首先關心的並非是自己的身體,而卻是工作,他擔心自己遲到了老闆會如何對待他或者是請病假了老闆會懷疑是他的慵懶,他甚至下決心七點一刻之前一定得下床。格里高爾彷彿成了一個只會工作的機器,他在乎的只是自己能否正常的工作,他甚至等待著一切恢復真實和自然的正常狀態進而可以像往常一樣去工作。
在全權代理與格里高爾溝通時,格里高爾哀求道:「一個人可能暫時失去工作能力,但這時也是想著他以前做出的成績的時候,還可以考慮到,當他排除障礙之後,他會比先前更加勤勞更加盡力的工作的。」格里高爾希望的是這家公司能夠在自己恢復正常後繼續讓他工作,並且還保證自己能比以前工作的更加勤勞盡力。格里高爾對全權代理說的那些話都是在懇求公司不要解僱自己,甚至表示出自己願意立刻動身上路去工作的心情。他絲毫不在意自己的生理上的變化,而是在意工作的得失。
格里高爾的異化並非是從他變成甲蟲開始的,而在他投身於工作之時就已經開始了。格里高爾在家庭生意的失敗後就熱情的投入工作,從小伙計成為推銷員,逐漸格里高爾負擔了全家的開銷,家人也習慣了由他來養家。從此格里高爾便不再是格里高爾,而是一個掙錢養家的機器。他之後對工作上的回憶也無非就是老闆和代理,伙計們和學徒工,最甜蜜的回憶也僅僅只是向一個帽店的女取款員求婚被拒。可見格里高爾完全喪失了自我,他只是一味的麻木的工作,他不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是讓自己老老實實的五年從沒有請過病假的投身與工作中。
二、家人的異化
在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後,他家人對此十分吃驚,但很快恢復常態。母親怕他,一見他就嚇得暈死過去,得知格里高爾死去後,不由得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父親甚至用蘋果砸他,致使他身心備受摧殘;就連一直關心照顧他的妹妹最終也厭棄了他,將他視為「我們一切不幸的根源」。這體現出在當時的社會中,人一旦失去了謀生能力和手段,失去了和他人交往的經濟聯系,人就無異於蟲。當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不能工作後,他便無法再像之前那樣為家庭提供經濟來源,格里高爾失去了他的價值,因而被家人殘忍的拋棄,最終陷入絕望,在孤獨寂寞中凄然死去。
格里高爾的父親是最先拋棄他的,當他發現格里高爾變成了甲蟲時,便充滿敵意的握緊拳頭想把格里高爾推回房間。父親對格里高爾的遭遇沒有絲毫的同情,而是對他越來越嫌惡,父親跺著腳、揮動手杖和報紙、發出「噓噓」聲來將格里高爾趕回房間,完全把格里高爾當成了真正的大甲蟲。「從他新生活的第一天起,父親就認為只有以最嚴厲的方法對待他是合適的」,父親對格里高爾的每一次舉動都給格里高爾的身心造成了創傷。父親朝著格里高爾扔蘋果,導致他背後嵌入一個蘋果、視力消失,這些傷害對格里高爾是致命的。格里高爾被父親認為是甲蟲、是敵人,他希望的是家人不要拋棄他,像以前那樣對待他,可是毫無價值的格里高爾是不可能回到從前的那種生活。
格里高爾的妹妹和媽媽之前對格里高爾抱有幻想,她們希望格里高爾能夠正常起來,重新變回人類,像從前那樣工作掙錢。在妹妹准備搬走格里高爾房間里的傢具讓格里高爾有更舒適的生存環境時,母親則說道:「搬走傢具好像藉此向他表明我們放棄了他會好轉的希望,毫不在乎地讓他自生自滅?我想,最好還是讓房間維持原狀。
這樣,格里高爾回到我們中間來的時候,就會發現什麼都沒有變,可以比較容易忘記其間發生的一切。」她們都希望哪一天格里高爾能夠好起來,可是格里高爾卻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於是妹妹和母親也失去了耐心,對格里高爾產生了厭惡。直至最後妹妹說道:「我們一定得設法弄走它,我們已盡我們的所能去照顧它容忍它了,沒有人可以對我們有絲毫的指責。」家人都想擺脫掉格里高爾,認為他只是一個讓人厭惡的負擔。
在這里,沒有了親情的溫暖,有的只是利益的得失,失去利用價值的格里高爾的結局就是被拋棄。在格里高爾凄涼的死去後,他的家人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悲傷,而是如釋重負,他們還「舒適地靠著椅背談論著對未來的展望」,計劃著今後美好的生活。
當然,在變成大甲蟲後,格里高爾也力圖讓家人理解他,他體恤家人的想法。他認識到自己必須鎮定從事,要有耐心,要極端體恤家人,使他們比較容易忍受他在目前的狀況下不得已給他們造成的煩惱、難堪。他也為自己無力再供給家庭的花銷而羞愧和傷心。但他卻背負著甲蟲殼,他的一片心永遠無法被人理解和接受。正是他的那層甲蟲殼,不僅阻礙了他和他的家人進行交流,也沉重地宣告了一切交流和溝通企圖的失敗;也正是他心底不斷增強的希翼贏得他人理解的渴望,導致了他徹底被拋棄乃至形體收到了毀滅,釀成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悲劇。
三、社會的異化
格里高爾變成甲蟲的悲劇不僅僅是他個人的,作者想表明的是在當時資本主義社會和現代化社會大工業生產中,存在著許多和格里高爾一樣的人們,忘我的投身於工作,成為掙錢的機器。人異化成物的奴隸,當人因為種種原因喪失了工作能力時,就不再為社會和家人承認,人就無異於物和工作。這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卡夫卡便是借著格里高爾這一人物形象反映出西方社會人性的異化、人無法掌握自身命運、生活在恐懼與孤獨中的生活本質。
卡夫卡所運用的語言是客觀冷漠的,彷彿在給我們講述一個很平常很常見的故事。「一天清晨,格里高爾·薩姆莎從一串不安的夢中醒來時,發現自己在床上變成一隻碩大的蟲子」,語言平實普通,沒有修飾,暗示著人變成蟲是一個普遍存在於社會的讓人能夠瞬間接納的事實。卡夫卡只是講述,而不對所述的人和事進行評論;他讓人物按客觀邏輯來行動,在自己的行動中顯示出個性和品格,讓讀者直接進入人物意識,通過作者提供的客觀描寫和人物的活動方式來得出自己的結論。小說中多用簡短的句子,質朴自然,語調超然、平淡,並不設置懸念和沖突。如此敘事方式,讓我們相信在社會中人的異化是一個普遍現象,讓我們關注自己是否也發生了異化。
格里高爾變成甲蟲是個荒誕的不可能發生的事件,但卡夫卡在對主人公心理的描寫、身邊人物的反應都顯得十分的逼真。他將荒誕與現實巧妙的結合在一起,讓荒誕中透露出現實,而現實中又是虛幻的,這也便是「卡夫卡式」創作的藝術特色。
這就是卡夫卡,他關注的是陌生孤獨、憂郁痛苦以及個性消失、人性異化的感受。卡夫卡是荒謬的,但是他的荒謬更多地體現出失敗的痛楚而不是滑稽;卡夫卡的作品是一個個寓言,它們大都寓指了我們無法迴避的生存困境。
不管怎麼說家庭對每一個人來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以這樣說,假如你沒有了家庭,那你就沒有了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假如你沒有了家庭,你就沒有了世界上最真的愛,所以說家庭是我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可是就有人沒有它。
假如你不信,那你就讀一讀下面這個故事吧!卡夫卡寫的《變形記》。在小說中,格雷高爾,也就是那個變成甲殼蟲的主人公,他非常愛自己的家人,每天為自己的家人辛苦的工作,可是有一天他突然變成了一隻甲殼蟲。從此以後,他就只能靠妹妹每天來送一些食物生活,有時妹妹也會幫助他掃除灰塵和雜物。可是,家裡人越來越不喜歡他……,他們不能接受一個變成了甲殼蟲的人。
後來,由於他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他的妹妹成了誤解他最深的人。妹妹不願意送東西給他,不願意幫他打掃房間,甚至他的房間變成了堆放雜物的地方。第一個排斥他的是妹妹,這讓格雷高爾痛苦不已,到最後家人都不把他當作是家庭的一員,他的父親甚至想像殺死一個蟲子一樣殺死他。父親用一個蘋果砸在了格雷高爾的背上,差點要了他的命,可以說他沒有了家。最後,格雷高爾認為自己已經是家人的最大拖累,於是他竟然絕食而死了。這是一個多麼悲傷的故事啊!
格雷高爾為什麼會絕食而死呢?我想答案是他沒有了家庭,這是多麼痛苦而悲哀的事情呀!所以,家庭真的很重要。沒有了家庭,就沒有一個完整的生命。
人生是需要家庭的,有了家,才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分享給大家,每天都會有快樂,有可以共同承擔的力量,讓我們好好愛護自己的家庭,就會擁有最美好的世界。
昨晚,乘著雨後的涼爽,捧起塵封許久的《外國中篇小說百年精華》,隨意翻了幾頁,便翻到了弗蘭茨。卡夫卡的《變形記》,題目很怪異,有點像科幻小說,但通篇讀下來,除了作品運用了想像的手法,實則與一般意義上科幻小說的寫作手法和敘事方式並不一樣。雖然小說的風格怪異,甚至有點荒誕,卻留給讀者無限想像和思考的空間。
表面看來,小說主人公格里高爾是因為變成一隻甲蟲而為人屏棄,最後在孤獨中死去。而在我看來,主人公真正的悲劇不是變成一隻甲蟲,而是對現實的逃避。當格里高爾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了自己身體的變化,在最初的驚訝和慌張之後,更加使他鬱郁不悶是為了替父親還債,為了讓妹妹讀音樂學校,拉小提琴,為了負擔起當長子養家糊口的責任而「單單挑上這么一個累人的差使」——旅行推銷員,長期日夜顛倒的作息制度,毫無起色的人際關系,不被重視的社會地位,相比較於變成甲蟲的事實,格里高爾疲於奔命的生活現狀更令他沮喪。小說的大部分筆墨用於描述主人公在變形後,周圍人對他態度的變化,以及他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變形前的生活只是通過主人公的心理獨白講述出來,筆墨不多,卻能讓讀者充分感受到一個小人物的艱辛、無奈。
變成甲蟲之後的格里高爾從一開始害怕嚇著自己的家人,自卑地蜷縮在沙發下,還用白布遮住自己醜陋的身體,到後來由於逐漸被人遺忘,連善良的妹妹也懶得打掃他的房間,漸漸地連人應有的最基本的廉恥心也沒有了,變得漠然、麻木,喪失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或許從變成甲蟲的那天起,格里高爾想恢復原樣的願望早已被現實生活的不如意擊退了,即使因逃出房間遭父親毒打,抑或是被人遺忘,會萌生重返人類世界的願望,但這種想法畢竟是曇花一現,對現實世界的自我逃避是導致格里高爾悲慘命運的罪魁禍首,他躲藏在甲蟲的身軀下,旁觀著人類世界的悲歡離合,寧願被當作怪物被人遺棄,也不幻想著重返人類世界。
如同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人對卡夫卡《變形記》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或許這就是大師級別作家的過人之處。
今天,我徹底把卡布夫寫的《變形記》讀完了。書里有好幾篇短篇小說,我記憶最深的是其中一篇名叫《流放島見聞》的文章。
《流放島見聞》主要講了一名軍官對來訪者介紹了一台老而殘酷的處死人的機器。最後因來訪者拒絕軍官所提出的強烈要求,軍官自己上了處死人的機器的故事。
讀完這個故事,我終於知道了傳統力量。軍官一直沿用老司令官的方法,但新司令官不同意,來訪者也不答應他的條件。於是,他最後一次使用了那台機器——把自己當成犯人,處死!
軍官的確讓我佩服,尊敬。他走投無路也不向新司令官屈服,這種不服輸的精神讓我感到震驚。不管有多少挫折,軍官照樣使用著那台老機器。這種精神雖然不能讓老司令官的墓碑上的那句話——若干年後,老司令將從這里復活帶領他的追隨者收復這塊殖民地。成為真的。但是不管如何,這位同樣令人敬佩的老司令官和他的追隨者們,同樣會記在我的心中。
除了《流放島見聞》,還有一篇《變形記》也讓我很喜歡。《變形記》寫的並不是真實世界所發生的事。主人公格雷高爾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甲殼蟲。最後,他遭到遺棄,不幸地離開了人世。格雷高爾的遭遇佷悲慘,讓我不禁為他同情。
總之,卡布夫寫的小說讓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