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風故事
若把我家比喻成一個大花園的話,那麼我的父母便是花園里的土壤,而我則是一株幼苗。我這株幼苗,天天吸收了日月的天地精華和土壤的對我的熏陶,讓我茁壯成長。而日月,土壤對我的熏陶往往用的是——家教。下面是家風故事範文,歡迎參考閱讀!
每人的心中會有四五條父母要你銘記於心的家訓。我也不例外,現在讓你來跟我體驗一下我家的家風吧!
有一年新年,我遠方的姑姑來我家做客,爸爸讓我去接大姑,要我客客氣氣的跟大姑打招呼、熱情的和大姑打招呼、熱情地幫大姑拎東西。我把大姑請進了屋裡,姑姑坐下了,我突然發現桌子上有水,我想去擦水,媽媽馬上把我叫了回來,說:「你在擦水的時候要注意一件事,不要朝著客人的方向擦,這是對客人的不敬,要往自己的方向擦。」我當時還嫌媽媽啰嗦呢。飯做好了,是我最愛吃的餃子,我要吃了,爸爸趕緊攔住了我,說:「孩子,等一下,吃飯的時候要等客人,這是禮貌。」姑姑坐下來吃飯的時候,還誇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呢。
記得還有一次,我在家裡自己做木偶,做木偶的事對我這個笨手笨腳的男孩來說簡直是天大的難事。做木偶既費時有費力,做到一半我生氣的把木偶扔到了一邊,坐在邊上生悶氣。這是爸爸走了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這只是人生當中很小很小的挫折,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要有不服輸、堅持不懈的精神,再苦再難也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成功。」聽了爸爸的話,我又重新拿起了木偶,耐心地做出了一個木偶。這只木偶到現在我還一直保留著。
是這樣,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教育我、鼓勵我。教育我怎樣做人、怎樣為人處事,應該具備著什麼樣的精神,使我健康、快樂地成長著。現在我也漸漸懂得了,父母為什麼要對我進行這樣的教育:因為我們是祖國的希望,祖國也要靠我們這一代去建設。
這是我的家風,相信你們的家風也和我一樣吧!
今天,媽媽教給我一個詞語,叫誠實守信。她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而我們家的家規是:誠實守信。
從小,爸爸媽媽教育我要做一個人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很小的時候,爸爸給我講過《狼來了,狼來了》的故事。故事中,放羊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說謊,結果他的羊被狼咬死了。這是一個沒有誠信的人所得到的慘痛教訓。
爸爸說:「守信的好孩子會讓更多人喜歡,你一定要成為一個好孩子。」媽媽也總告訴我:誠實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定要誠實做人。平時爸爸媽媽總是教育我「做人一定要厚道,厚道!」雖然我以前還小,並不太懂是什麼意思。可是我現在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已經慢慢的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並且嚴格的要求自己。
我從小受到了媽媽和爸爸誠實守信的影響。生活中,我尊敬長輩,時常會幫爺爺奶奶拎東西,他們會很高興的誇我一聲好孩子;爺爺奶奶生病時,我會幫爺爺奶奶倒水、拿葯,還給他們柔軟背,爺爺奶奶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還會經常幫爸爸媽媽干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學校,答應了同學的事一定會盡心做好,大家愛和我交朋友。
正因為這些簡單而質朴的家風家訓的影響,我才收獲如此豐富。所以,我一定要牢記長輩的話,將我家良好的家風發揚下去。這樣,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著傳統美德的熏陶與影響。它像陣陣春風悄無聲息地吹拂著整個華夏大地,無形之中滲透入了我們的國風,乃至家風之中。
我生活在一個美滿的五口之家中,每個成員相親相愛,和睦相處。這一切的幸福來源於我的家風—百善孝為先。
每當盛夏時節,我的記憶總會被帶回家到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那天姥姥吃過晚飯後去鍛煉,在她出門後沒多久突然颳起了大風,狂風把大樹吹打的動搖西擺,還不時的發出一陣陣呼呼的響聲,伴著天空中銀龍般的閃電,豆大的雨點也不甘寂寞的敲打起了窗戶,眼前的場景讓我們心裡頓時焦急了起來,顧不得多想,抓起一把雨傘向門外跑去,剛到樓下碰到了滿身雨水的媽媽,當她知道姥姥還未回家後,二話不說拿過我手中的傘奔入了雨中,看著媽媽在雨中漸漸消失的身影,我心底閃過一絲擔憂,我站在原地冷風席捲著雨絲時不時的飄到身上,吹的瑟瑟發抖,但我仍踮起腳尖不停的向遠處張望,此刻的時間對我來說是那麼漫長,終於我看到了兩個熟悉地身影相攜著朝我這邊走來,懸在我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我跑上前緊緊抓住了她們的手,此時雨聲似乎不再那麼大了,因為它已經被我們三人的笑語聲所掩蓋,空氣也不再那麼冷了,因為親情的氣息已經溫暖了每個角落。
這只是我家的家風故事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更多的時候,它往往出現在一次次餐桌上的夾菜中,一次次生病時的守候中,甚至是一次次出門時關心的叮囑中。我從家風中領悟出了善的真諦,它更像是一顆火種,只要我們用善心為它助燃,它一定會,慢慢變得更加強大,那炙熱的烈焰會照亮更多的人,溫暖更多人的.心田。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也有家規。但我這里寫的不是家規,而是家風。
我們家的家風可多了,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我挑幾個給你們講講吧:
爺爺奶奶愛幫助人。有一次,對門的小哥哥一個人在家,奶奶讓他到我們家吃。吃飯時,奶奶不停地給他夾菜,把我給忘了,也沒見她給自己夾幾口菜。真是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人想少。
爺爺對自己很小氣,對別人卻很大方,他總是告訴我們對別人一定要慷慨。有人借東西,爺爺二話不說雙手奉出;有人遇到難處,爺爺定會鼎力相助。
爺爺從小告訴我們要拾金不昧。有一次,我和媽媽撿到三百元錢,我在媽媽的公司里東問問西問問,但是這是徒勞的。在我和媽媽焦急地等待失主「找上門來」的時候,一位阿姨跑過來說錢是她我丟的。仔細詢問過後,我和媽媽把錢還給了她。阿姨不斷地向我們說謝謝。回家的路上,我和媽媽為這件事而高興,仰望星空,滿天的星星為我們拾金不昧的精神眨著眼,露出敬佩贊許的目光。
我也聽過別人家的家風,大到國家的領導人,小到普通百姓:賣切糕的小哥的家風是用心去做每一塊切糕,某位國家的領導人的家風是把每一個百姓的小事情做好。家風再普通不過了,但是,它是每一個家庭的支柱,支撐著每個家庭的良心。家風最普通不過了,但是,它牽動千千萬萬炎黃子孫的正能量。
樂於助人、慷慨大方、拾金不昧、誠實守信……家風讓我家和睦快樂,讓我們幸福健康。我會讓這股正能量繼續傳遞發揚。
助人為樂乃是快樂之本,中華民族的閃光點,也是做人的標准。我家的家風是助人為樂。
要說,從我爸爸說起。他一天從沒閑著,不是打電話,是幫助別人解決麻煩。如果那個人讓他開車去一個地方時,爸爸會帶他去,而且不收任何費用,他常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因為有了這樣的爸爸,所以我和哥哥養成了助人為樂的好品質。
現在說我吧,一天,我和奶奶一起去大姑家,我們剛到公交車旁,看到有那麼多的人,便馬上擠了進去。我和奶奶好不容易才找到兩個空座,過了一會兒,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上了公交車,一看這位老奶奶有七十多歲了。她環視四周,好想尋找一個空座,可是,公交車的座位已經滿了。她只好用那粗糙的手來抓住扶手。不一會兒,公交車開動了,有些顛簸。我飛快地跑到老奶奶身旁說:「老奶奶,我服您去我的座位吧。」老奶奶對我說:「謝謝你,小夥子。」我高興地說:「不用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下了公交車,奶奶誇獎了我,我心裡美滋滋的。
現在說說我的哥哥吧。一天,媽媽讓哥哥去買瓶醬油,他拿著媽媽給的錢,高高興興地走了,哥哥到了馬路旁,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哥哥飛快地跑上前去說:「老奶奶,我扶您過馬路吧!」老奶奶說:「謝謝你,小夥子。」哥哥刨根問底的問:「老奶奶,您的家在哪兒啊?我扶您回去吧!」老奶奶說:「不用了,我的家在前面呢!」哥哥硬是把老奶奶扶回了她的家,那老奶奶扶回家之後,哥哥去買醬油,哥哥把買來的醬油給了媽媽並把剛才發生的事也告訴了媽媽,媽媽誇哥哥是她的好孩子,聽了媽媽的話,哥哥臉上樂開了花。
我家的家風——助人為樂。它在我家房頂上冉冉升起。
看到這個題目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想:家風到底是什麼?原來啊,家風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每個好的家庭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
我家的家風是「孝」,俗話說: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小時候媽媽總會問我,現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你那麼好,如果以後他們老了會不會對他們更好?那時候的我,不知道這是一種責任,但是我依舊會害羞地笑笑說:「我會」。現在已經是12歲的我在被問及同樣的問題時,我會很勇敢的很大聲的告訴他們我會對那些愛我的人加倍的好。其實是受媽媽的熏陶:那時候奶奶生病了,要開刀,爸爸和爺爺在北京。於是這個重擔落到了媽媽的身上,媽媽一邊要照顧年幼的我,一邊要照顧生病的奶奶。雖然有時候她會很累,但她在我們面前總是若無其事的樣子。在媽媽的照顧下,奶奶的身體漸漸好起來。
我們家的家風也是「善」,與人為善、團結鄰里。
我們家住在老街,我家所在的這棟樓有十一個家庭,有剛上六年級的學弟;有快上高三的大姐姐:有剛剛學會走路小妹妹。記得有一次我要進樓下的防盜門,可是翻遍書包也沒有找到磁卡,這時我才想到媽媽放在桌上提醒我別忘了,我竟然還真的忘了。哎,這可如何是好?正埋頭苦思之時,剛准備打開家門的陳阿姨看見了我,她匆匆下樓給我開門,並提醒我下次別忘了。
還有這個寒假,晚上去倒垃圾的我正好遇到三樓的李奶奶。李奶奶看見我拎著一袋垃圾,她說:「小璇啊,垃圾給奶奶吧,奶奶正好要出去。」謝過了老奶奶,我上樓了。那時候的我心裡涌過一陣暖流。
我的好家風有「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有「善」,與人為善、團結鄰里。還有很多,但是家風教會了我很多在世面上看不見的知識。謝謝爸爸媽媽和鄰居!
我家雖然是一個平凡的小家庭,卻有著不平凡的家風。家是快樂的天堂,家風是天堂的規矩;家是幸福的港灣,家風是港灣的航道;家是繽紛的花園,家風是花園的沃土。
我家的家風是崇尚文化,在我小時候,母親教我誦讀唐詩宋詞,體會其中深刻的含義,可我並不喜歡,總是囫圇吞棗地看一遍,母親一問我時,我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漸漸地,母親發現我讀詩詞的態度不認真,於是批評我,說:「如果你照這樣的態度學習下去,即使讀一百遍也記不住,讀古詩不要求你讀的多,只要求你能讀懂其中的含義,領會抒情的妙處,明白蘊含的道理。我知道理解古詩對你們小孩子來說很不容易,你也要堅持下去!」媽媽苦口婆心地說了半天,而我只能理解其中的點滴,但倔強而頑皮的我,早把媽媽的話當作耳旁風,現在終於理解媽媽的苦心了。
媽媽發現我始終執迷不悟,把古詩詞換成了故事。故事倒是很合我的味口,我從很多小故事中體會到做人的道理,如:從《馬和驢》中體會到了要幫助別人;從《藏羚羊的跪拜》中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懂得要孝敬父母……我把從故事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里,如:見到別人跌倒時將他扶起來;每天幫媽媽掃掃地;每天給父母倒一盆洗腳水;每天睡覺前說一聲晚安……
上小學以後,媽媽又開始讓我廣泛讀書,培養讀書的興趣愛好,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每天檢查並幫我修改日記。積累書中的好詞好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里,使自己的作文更上一層樓!
我家的家風雖然平凡普通,但它如精神食糧,能讓我時時汲取營養,想到上進,使我受益匪淺。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
家人們從小教導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記得二年級的一個周末,因為我表現好,所以,爸爸准許我玩一小時電腦游戲。但是,我玩游戲超過了時間,爸爸很嚴肅地收起了電腦。之後,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棠林,要守信,不然,長大後你到社會上是會很麻煩的!」
姐姐告訴我要誠實。因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級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愛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挨罵,不過最後,我還是鼓起勇氣,向姐姐道歉。但是,姐姐原諒了我,並且對我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杯子打碎了不要緊,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誠實,沒有人會相信你了。」
媽媽教育我要謙虛。四年級的一次考試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訴了媽媽。媽媽和藹的對我說:「棠林真棒!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
家人們不僅教導我好好做人,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
五年級,我因沉迷網路,所以期中考試只考了八十幾分。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媽媽會怎樣對我。但是回到家,媽媽卻對我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此跌倒!你要以此為起點,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然後媽媽和我分析原因,為我解答難題。經過媽媽的輔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直線上升。在期末考試中,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在學習上,我有個好習慣:愛讀書。從我跨入了小學的大門,我便開始讀一些故事書。後來這幾年裡,我開始接觸一些文學書,例如《駱駝祥子》、《城南舊事》、《窗邊的小豆豆》。我一有時間拿出一本來看。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以禮儀之邦而著稱的國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這些孩子,也一定要發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於我們的祖先,不愧於是一個繼承人!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麼呢?媽媽常常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守信,說到做到。可我就沒有做到,這就要從我小時候的一件事情說起了。
大概是上三年級的一個下午,我們一家在外面玩耍。突然,媽媽問我:「今天彈鋼琴了嗎?」糟糕,今天只顧玩耍了,忘記彈了。我只好吞吞吐吐的說:「我……忘記……彈……了。」媽媽聽後頓時怒火三丈。我王淑瑞可是一個看別人臉色的人,見媽媽生氣了,我立馬討好般的回答說:「我明天彈雙倍的時間。」這件事才過去了。
第二天下午,我正在看電視,媽媽來叫我彈琴:「寶貝彈琴了。」「現在才兩點多,我不是三點半彈嗎?」我疑惑不解的說。媽媽回答我:「你昨天說今天彈兩個小時。」我狡辯到:「我沒說,今天只彈一個小時。」媽媽呦不過我,只好走了。
又過了幾天,媽媽突然說下午要帶我去游樂場玩,我非常激動的准備上了吃的喝的,等待著下午這美好的時刻。
下午,媽媽正在睡午覺,我把她叫起來說:「媽媽,走,去游樂場玩。」「我沒說去游樂場啊。」我正要跟媽媽反抗,突然想起了前幾天我否認我說過第二天要彈兩個小時的琴,媽媽這是在學那天的我,我只好乖乖的閉上了嘴巴。
我感覺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便立馬去吧那一個小時琴補上了,彈完後,媽媽誇我是知錯能改的好孩子,還帶我去了游樂場玩。
這件事過後,我再也不失信於人了,因為媽媽教育我之後,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誠實,失信就是失敗,要想成功最基本的也是誠實。這就是我家的家訓,更是我家的家風。家風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我的老家在常德,每年春節,我都會回去看望爺爺、奶奶和附近的鄰居們。我最喜歡鄰居陳奶奶。她是一名教師,我的媽媽就是她的學生。陳奶奶是一個非常講究的人,對自己的孩子管得非常嚴。
每次回家就會先跑到陳奶奶家裡,看望這一位年邁的老婆婆和她的女兒,有時還會帶一點禮品,今年也不會除外。我們輕輕推開陳奶奶那年邁的木板門,會傳來「咔嚓」聲。於是,我小心邁過門檻,進入了陳奶奶的家,剛進去陳奶奶的家,我就看到了陳奶奶杵著拐杖從房間里慢悠悠地走了出來。我連忙跟陳奶奶打招呼:「陳奶奶,您好。」陳奶奶看見我來了連忙招待我,讓自己的兒子端了一杯茶來,便和我開始談起了我小時候發生的事。
終於到了大年初一,每家每戶都在忙著貼春聯、掛燈籠、做團圓飯。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這一天非常熱鬧,每個人都穿著新衣服,招待家裡的來客,小孩子紛紛向長輩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叔叔阿姨,我給您們拜年了!」說完後,長輩們紛紛從口帶里拿出大紅包給孩子們。這得來的錢就是「壓歲錢」。我給自家長輩拜完年後,又偷偷跑到陳奶奶家,給他們拜年。雖然拜年後不一定收到紅包,但是也要給路過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拜年,表示尊敬。這些話都是陳奶奶告訴我的。
我輕輕推開門,發現陳奶奶家裡來了很多人,我想這些人應該是陳奶奶的學生吧!我剛一走進去就聽見陳奶奶正在跟一個小女孩講道理:「小蘋,你怎麼能摘花呢?花兒也是有生命的。」於是陳奶奶吟誦起一句詩:「手下留情花香溢,腳下留意草如茵。」說完後,小女孩臉紅了,我想小女孩肯定會把這句詩銘記在心的。
陳奶奶的兒女、孫子都傳承了陳奶奶那種愛學習、多看書、懂知識的家風。
② 我的家風故事100字
優秀家風小故事100字【1】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邊怎能不甜?這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大的作家再果對母親的詮釋。
記得有一次放學,媽媽在校門口等我。
當時天陰沉沉的,突然颳起了大風,媽媽接到我後說,快點上車,要下雨了。
媽媽說:穿上我的外套吧。
剛下班沒帶雨具。
我堅持不穿,因為我也怕媽媽淋雨。
時間緊迫,我們騎車沒走多遠,豆大的雨點了落了下來。
媽媽停下車,脫下外套,不容分辯披在了我的身上,一股暖流頓時充滿了我的全身。
走到半路的時候,雨嘩嘩地下了起來。
只聽媽媽在說:哎呀,雨太大了,我已看不清了,低下頭我擋著你。
我們要劈風斬浪,勇往直前!路邊的人都急急地向家趕著,有的對未穿雨披的媽媽投來敬佩的目光,她用那高大的身軀擋著弱小的我。
幾年過去了,這件事情一直在我腦海記憶猶新。
媽媽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一直陪伴我健康成長。
因為爺爺,奶奶體弱多病,住院是常有的事,那時爸爸會在醫院里陪床,幾天不見特想念爸爸。
每周日我們就去看望爺爺,奶奶,讓老人享受兒孫繞膝之樂。
有時末完成作業我不願去,媽媽總是嚴厲地對我說:必須去看爺爺,奶奶。
我不情願地問:為什麼?媽媽說: 鴉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我們要懂得孝敬老人。
對待小孩子疼愛有加,對待老人孝敬備至。
尊老愛幼這就是我們的家風。
優秀家風小故事100字【2】
踏實做事、誠信待人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
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我就是在傳統、朴實的家風熏陶下長大的…… 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這是父母對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
在我的成長的記憶中,父母一輩子沒和人發生過爭執,他們一直把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看得很重。
我的母親是一位老實本分、任勞任怨的農民。
在村裡,她是出了名的老實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贍養老人,雖然奶奶看不起她,但讓奶奶頤養天年的還是她;出工幹活,她從不挑三揀四,她認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樂於助人,有好東西除了留一部分給我和哥哥,大部分都會分給鄰里鄉親——我們家現在是老年活動室。
在我眼裡,父親是全能的,所有的農活都會做,農閑之際他會外出打工賺錢,在70年代較貧困時期父親的勤奮保障了我們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
在父母親的影響下,我們的耳濡目染使我們及下代孩子們都傳承著父輩的優良傳統——做事踏實、與人友善、家庭和睦。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在生活中的親身體驗。
在父母的年代,兄弟姐妹多、人際關系復雜、私慾都較重。
作為老二的母親,沒有學習的機會,帶大8個弟妹、做繁重的勞力是她青春的全部,一身嫁衣
③ 家風故事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採的作文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家風故事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風,就是一個家族、家庭中的風氣。它等同於家規,卻又不僅限於家規。相較於家規,它少了些約束,卻多了些自由;少了些磕絆,卻多了些生動;少了些嚴格,卻多了些和善。何謂家風?這便是家風。
家風的這個詞,在我的記憶之中既有些陌生,卻又多了些熟悉。以至於「家風」在詞典中的解釋竟也是如此的模糊,卻深不知所謂的家風正在生活中一點點的滲透進我們的骨子裡。
五歲,第一次學會了罵人。當時的母親聽到後勃然大怒,令我自己打自己的嘴。並聯問今後到底還罵不罵人,直至等我開口說不罵後方才讓我停手。從此我幾乎從未罵人,那是第一次的罵人,卻也是最後一次。母親告訴我:「社會很亂,不好的事情絕對不能去做。從此,我學會了潔身自好與品行端莊。
七歲,第一次被人冤枉,與同學打了一架。我哭著跑回家同父親傾訴,父親問我要再打一架嗎?我點點頭,要讓父親幫我。父親點頭稱贊,卻再不過問此事。第二天放學回家,父親問我打架了沒有?我搖搖頭,因為我們今天玩的很開心。父親笑笑:「生活便如星空,總有一兩顆隕石從天邊劃過。生活中的煩心事便如隕石般一閃而過,倘若星空沒了隕石,那就稱不上是星空。生活中沒了一兩件瑣事,那就稱不上是生活。從此,我學會了謙虛禮讓與樂觀豁達。
八歲,我在姑姥姥家吃飯。一伸筷子便被姑姥姥打了一下手,說是要等長輩先吃之後才能再伸筷子。好不容易等到開吃了,我立馬夾起了母親面前的一塊肉,卻被姑姥姥用筷子硬是壓了下去。告訴我吃飯要有規矩,只能夾自己面前的吃。大為不滿而不從,姑姥姥便一直壓著我的筷子,無奈之下只得照做。從此,我學會了尊老謙讓與嚴以律己。
家風,表現著一個人的氣質;表現著一個家族的風氣;表現著一個社會的品德;表現著一個國家的尊嚴。家風,是長輩的指教,是父母的教誨,是七大姑八大姨們對自己的教導。「家風「或許在我們當即的生活中早已消失殆盡,然而它卻無時無刻的將我們的品質所刻畫出來。
它似曾相識,卻又似素未相逢。或許如今的我們無法再總結出來何為「家風」,然而那所謂的「家風」卻早已刻進了我們的骨子裡,它將作為我們的一部分,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一提到家風想必大家一定都知道,每個家庭都有家風,也許你的家風是樂於助人,或許你的家風是互相謙讓,而我的家風是孝順。孝順是一種傳統、是一種美德;家家需要它,人人需要它。
我來給大家講一講有關我的孝順故事:有一天,我、爸爸和媽媽一起去爺爺奶奶家,爸爸買了一隻雞,媽媽買了一個柚子,而我卻什麼也沒買。路上媽媽對我說:「你去了跟爺爺奶奶問聲好,然後逗爺爺奶奶開心就可以了。」到了爺爺家,我首先就說:「爺爺奶奶好!」奶奶就說:「好,好,都好!」我從媽媽那裡把柚子給爺爺,爺爺開心的說:「懂得孝敬爺爺了,不錯!」我和奶奶開心的笑了,我又快速的從爸爸那裡把一隻雞給奶奶,奶奶把雞穩穩地放到了廚房,奶奶牽著我的手慢慢地走進屋子裡,然後充滿疑惑地問我:「今天怎麼這么孝敬爺爺奶奶呢?對我和爺爺還很有禮貌。」我開心地說:「那些東西就是給您們買的,我們這樣做是應該的。」奶奶欣慰的笑了。爸爸媽媽也對我笑了,於是爸爸媽媽就去和爺爺聊天去了,我和奶奶在小屋裡玩。在爺爺奶奶家度過了一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我都非常高興,因為在這一天里我懂得了孝順的含義。
我對家風的理解和感悟:孝順是一種傳統美德,我要孝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我的親人。孝順就是向家人問好,逗家人開心,幫家人幹活兒,給家人一個快樂的笑臉,多給家人打打電話,報個平安。家風就是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事情。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准,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女兒,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鍾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就這么一句普通的話,卻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
此話出自美國紐約大沙頭諾必塔小學校長皮爾保羅之口,話語中的「你」是指當時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羅傑羅爾斯。小羅爾斯出生於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里環境骯臟、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聚集地。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不良影響,讀小學時經常逃學、打架、偷竊。
一天,當他又從窗檯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台時,校長皮爾保羅將他逮個正著。出乎意料的是,校長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誠懇地說了那句話,並給予他語重心長的引導和鼓勵。
當時的羅爾斯大吃一驚,因為在他不長的人生經歷中只有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為5噸重的小船的船長。他記住了校長的話,並堅信這是真實的。
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面旗幟在他心裡高高飄揚。羅爾斯的衣服不再沾滿泥土,羅爾斯的語言不再骯臟難聽,羅爾斯的行動不再拖沓和漫無目的。
在此後的40多年間,羅爾斯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於成為了紐約州的州長。
助人為樂乃是快樂之本,中華民族的閃光點,也是做人的標准。我家的家風就是助人為樂。
要說,就從我爸爸說起。他一天從沒閑著,不是打電話,就是幫助別人解決麻煩。如果那個人讓他開車去一個地方時,爸爸就會帶他去,而且不收任何費用,他常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因為有了這樣的爸爸,所以我和哥哥都養成了助人為樂的好品質。
現在就說我吧,一天,我和奶奶一起去大姑家,我們剛到公交車旁,看到有那麼多的人,便馬上擠了進去。我和奶奶好不容易才找到兩個空座,過了一會兒,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上了公交車,一看這位老奶奶就有七十多歲了。她環視四周,好想尋找一個空座,可是,公交車的座位已經滿了。她只好用那粗糙的手來抓住扶手。不一會兒,公交車開動了,有些顛簸。我飛快地跑到老奶奶身旁說:「老奶奶,我服您去我的座位吧。」老奶奶對我說:「謝謝你,小夥子。」我高興地說:「不用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下了公交車,奶奶誇獎了我,我心裡美滋滋的。
現在說說我的哥哥吧。一天,媽媽讓哥哥去買瓶醬油,他拿著媽媽給的錢,高高興興地走了,哥哥到了馬路旁,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哥哥飛快地跑上前去說:「老奶奶,我扶您過馬路吧!」老奶奶說:「謝謝你,小夥子。」哥哥刨根問底的問:「老奶奶,您的家在哪兒啊?我扶您回去吧!」老奶奶說:「不用了,我的家就在前面呢!」哥哥硬是把老奶奶扶回了她的家,那老奶奶扶回家之後,哥哥就去買醬油,哥哥把買來的醬油給了媽媽並把剛才發生的事也告訴了媽媽,媽媽誇哥哥是她的好孩子,聽了媽媽的話,哥哥臉上樂開了花。
我家的家風——助人為樂。它在我家房頂上冉冉升起。
箴訓:志毋虛邪,行必正直。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學生:
爸爸從小一直這樣教導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於是,做個正直的人,做個對自己也不欺騙的人,從兒時起,就成了我的追求。
古人有雲,正直為吾人最良之品性,且為處世之最良法,與人交接,一以正直為本旨。正直二字,實為信用之基。
正直意味著高標準的要求自己。不可以因為身囿或流言便卸下正直的鎧甲。當班級里同學們抄著作業時,我會時時刻刻警醒自己,認清自己該做什麼是當務之急。抄作業的危害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必須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做正確的事情。雖然有時,我會疑然惶惑地有感自己很突兀,與周遭格格不入。我也一度猶豫著自己是否應該繼續堅持下去。但這份高要求的正身感,這份愉悅與踏實,堅定了我最終的信念。
正直意味著有高度的名譽感。什麼是磚頭的名譽感呢?那就是做一塊實實在在的磚頭。什麼事板材的名譽感呢?那就是做一張結結實實的板材。那麼什麼是人的名譽感呢?那就是,做一個踏踏實實的、正直的人。有了名譽感,我理解了,所謂:人,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是個中國人,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是學校里的學生,接下來是......要做好一個人,要對得起人這個大前提,那麼就一定要做到正。 正直意味著具有道德感並且遵從自己的良知,意味著有勇氣堅定自己的信念,意味著自覺自願地服從。這些戒律聽起來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當你真正在尋求正直並且開始發現它的時候,它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就會令你折服,使你在所不辭。最終,你會明白,幾乎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都包含有它自身的不容違背的
正直的內涵。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家長:
傳統中國重家風。家風琳琳琅琅,概括起來,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幾個關鍵詞。「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唯儉與勤」、「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就體現了這一點。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來卻很少被提起。在種種「神回答」中,雖有調侃,但也見其式微。
有人講,現在談家風,並沒有多大意義。言下之意是,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可社會現實常常是「老實人吃虧」。有聲音稱,當下社會除卻成功別無信仰,而且為了成功可以拋棄一切。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太累了,甚至難有出頭之日。但必須看到,這會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這種狀況不會延續只會削弱。而且,我們處在同一條船上,誰也不能獨善其身,誰也不能做社會責任的「逃兵」。這種責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證。
我們教育孩子要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做個正直的人。孩子現在還很單純爛漫,也許再過些時日,她會有自己新的感悟。我們認為,在現今的社會大環境下,盡管非黑即白,還是希望孩子能夠自己感悟它的「灰色」。而教導她恪守正直,是為了幫助她生活得簡單快樂。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每一個家長都會以自己體悟出來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可以說,家風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記得小時候,每到節日,特別是春節,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節晚會,吃年夜飯,我父親就開始給我們講他小時候的事:他爸爸(她的爺爺)是一個大家庭20多人,吃飯的時候,我爺爺先給我太爺盛飯,太爺動筷了,他們才敢吃飯,我太爺就把好吃的給我爸吃一口,這就體現了我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家風。每到節日,農閑時節,村裡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賭博,父親就告誡我禁止參與賭博,賭博能造成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不準吸煙:煙有百害,無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傷身,我就養成了不吸煙不賭博,少飲酒的習慣。母親每天都講: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麼什麼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 不說謊話、不愛佔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父母身傳言教的教導我們,「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知
足常樂,待人以善」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訓」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出好的家庭,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定。
好的家風需要傳承,也需要總結,不光要靠潛移默化還要作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訓。關於珍惜時間家風家訓的故事350字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們,要努力將前輩的優良家風傳承下來,讓它成為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引領我們健康成長。
記得有句話說,我們每個人的家庭就好像是一塊土壤,我們孩子就是從這塊土裡長出來的花朵,相信這個世界上每朵花都是獨一無二的,正如每個家庭都有著不一樣的家風,澆灌著每個孩子的成長。
那麼我們家的家風主要歸為三點:
一是平和陽光的心態:我在一個輕松,自由的家庭氛圍里長大,爸爸媽媽從小就很尊重我,有事會和我商量,給我很多的選擇權,不會強求我做不喜歡的事情,我們之間有時就像朋友一樣玩鬧和說笑。所以我也學會了尊重每一個人,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每一件事。
二是積極上進的追求:我的爸爸媽媽都很愛學習,經常看書,平時還會參加一些培訓課程來充實自己,媽媽經常告訴我: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主動,自發的學習是成長速度最快的法門。在這樣的氛圍熏陶下,我還沒上小學就已經看了很多書,養成了熱愛閱讀的好習慣。在學習上,我也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本不要爸爸媽媽費心。
三是寬以待人的原則:平時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要像大海一樣有一顆容人之心,正因為這個世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所以世界才精彩。記得有一次我在學校里和一個同學鬧了別扭,回到家裡氣沖沖地告訴了媽媽,我再也不理那個同學了,他讓班裡的所有人都討厭。媽媽先安撫了我的情緒。到了晚上,爸爸媽媽一起心平氣和的和我討論,記得爸爸說:我們要討厭一個人太簡單了,最難的是從你討厭的那個人身上去發現他的「閃光點」,而這樣的人將來就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說完還和我打賭能不能去發現那個同學身上5個優點。就這樣,在找對方優點的過程中,我和很多同學都成為了好朋友。
以上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好的家風就像土壤里的養料,無時不刻不給花朵滲透著營養,我也希望家家戶戶都有著良好的家風,讓我們每個孩子都能美麗的綻放。
家風像一位老師,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家風像一位朋友,隨時幫助著我們;家風像一本書,傳授我們知識……優良的家風讓我們從一個21世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變成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好孩子。
以前的我總是不守時,總要讓人等我五六分鍾才行。現在的我誠實守信,當然,這是有原因的。
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我的媽媽總要提前幾分鍾才行。她總是說:「這樣別人才不會等我們。」有一次,我開玩笑地說:「寧教我等天下人,勿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當我撿到50元錢,面臨著道德難題時,家風像一位老師,提醒著我。這時我猛然想起媽媽曾告誡我的話:「撿到了錢要拾金不昧地交給老師。」我終於鼓起勇氣,把錢交給老師。當老師表揚我時,我才真正懂得拾金不昧的真正含義。
父母的一些行為總能影響我們,優良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出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優良的家風家風家訓小故事作文精選家風家訓小故事作文精選。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
家人們從小就教導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記得二年級的一個周末,因為我表現好,所以,爸爸准許我玩一小時電腦游戲。但是,我玩游戲超過時間,爸爸很嚴肅地收起電腦。之後,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棠林,要守信,不然,長大後你到社會上是會很麻煩的!」
姐姐告訴我要誠實。因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級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愛的玻璃杯打碎。我很怕被挨罵,不過最後,我還是鼓起勇氣,向姐姐道歉。但是,姐姐原諒我,並且對我說句意味深長的話:「杯子打碎不要緊,如果你因此失去誠實,就沒有人會相信你。」
媽媽教育我要謙虛。四年級的一次考試中,我考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訴媽媽。媽媽和藹的對我說:「棠林真棒!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
家人們不僅教導我好好做人,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
五年級,我因沉迷網路,所以期中考試只考八十幾分。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媽媽會怎樣對我。但是回到家,媽媽卻對我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為起點,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然後媽媽和我分析原因,為我解答難題。經過媽媽的輔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直線上升。在期末考試中,我取得優異的成績。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在學習上,我有個好習慣:愛讀書。從我跨入小學的大門,我便開始讀一些故事書。後來這幾年裡,我開始接觸一些文學書,例如《駱駝祥子》、《城南舊事》、《窗邊的小豆豆》。我一有時間就拿出一本來看。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禮儀之邦而著稱的國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這些孩子,也一定要發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於我們的祖先,不愧於是一個繼承人!
④ 以我的家風故事寫作文
我的家風
大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吧,作為高級工程師的老爸會把學習第一作為口頭禪,作為鍵基游教師的老娘會時常念叨應該文質彬彬。這兩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繭的聖詔也可以說成是我的家風。
從記事起,每逢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於是,不是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場之乎者也類的高談闊論。我和哥哥則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說話不插言,大人吃飯不上桌,於是博得了客人的誇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不愧是知識分子,就是與眾不同。但是平時,淘氣的我和哥哥會時不時犯上的。例如給睡覺的老爸別上一隻發卡,再梳兩個標致的小辮,於是老娘手執笤帚將我們統統趕到廁所或陽台上,還能聽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頭上動土。
雖說是90年代了,但由於封建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來管制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學習上總是名列前茅。每當夜晚;家中從無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無地動山搖的音響聲,只有我和哥哥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畢竟是封建的教育,於是出現了一切的封閉政策!收音機不讓聽,假日不許出去遊玩,似乎想讓我和哥哥成為書獃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所或被窩里偷看。我真想對父親說:都90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但怯於父親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於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優秀家風小故事100字【1】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邊怎能不甜?這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大的作家再果對母親的詮釋。
記得有一次放學,媽媽在校門口等我。當時天陰沉沉的,突然颳起了大風,媽媽接到我後說,快點上車,要下雨了。
媽媽說:穿上我的外套吧。剛下班沒帶雨具。
我堅持 *** ,因為我也怕媽媽淋雨。時間緊迫,我們騎車沒走多遠,豆大的雨點了落了下來。
媽媽停下車,脫下外套,不容分辯披在了我的身上,一股暖流頓時充滿了我的全身。走到半路的時候,雨嘩嘩地下了起來。
只聽媽媽在說:哎呀,雨太大了,我已看不清了,低下頭我擋著你。我們要劈風斬浪,勇往直前!路邊的人都地向家趕著,有的對未穿雨披的媽媽投來敬佩的目光,她用那稿銷高大的身軀擋著弱小的我。
幾年過去了,這件事情一直在我腦海記憶猶新。媽媽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一直陪伴我健康成長。
因為爺爺,奶奶體弱多病,住院是常有的事,那時爸爸會在醫院里陪床,幾天不見特想念爸爸。每周日我們就去看望爺爺,奶奶,讓老人享受兒孫繞膝之樂。
有時末完成作業我不願去,媽媽總是嚴厲地對我說:必須去看爺爺,奶奶。我不情願地問:為什麼?媽媽說: 鴉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我們要懂得孝敬老人。對待小孩子疼愛有加,對待老人孝敬備至。
尊老愛幼這就是我們的家風。優秀家風小故事100字【2】踏實做事、誠信待人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
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我就是在傳統、朴實的家風熏陶下長大的…… 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這是父母對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
在我的成長的記憶中,父母一輩子沒和人發生過爭執,他們一直把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看得很重。我的母親是一位老實本分、任勞任怨的農民。
在村裡,她是出了名的老實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贍養老人,雖然奶奶看不起她,但讓奶奶頤養天年的還是她;出工幹活,她從不挑三揀四,她認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樂於助人,有好東西除了留一部分給我和哥哥,大部分都會分給鄰里鄉親——我們家現在是老年活動室。在我眼裡,父親是全能的,所有的農活都會做,農閑之際他會外出打工賺錢,在70年代較貧困時期父親的勤奮保障了我們一家老鋒扒小基本的生活。
在父母親的影響下,我們的耳濡目染使我們及下代孩子們都傳承著父輩的優良傳統——做事踏實、與人友善、家庭和睦。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在生活中的親身體驗。
在父母的年代,兄弟姐妹多、人際關系復雜、私慾都較重。作為老二的母親,沒有學習的機會,帶大8個弟妹、做繁重的勞力是她青春的全部,一身嫁衣。
大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吧,作
為高級工程師的老爸會把「學
習第一」作為口頭禪,作為教
師的老娘會時常念叨「應該文
質彬彬」。這兩句把我耳朵都
磨出厚繭的「聖詔」也可以說
成是我的家風。
從記事起,每逢來客 都會看
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
待客人。於是,不是一頓香甜
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場「之乎
者也」類的高談闊論。我和哥
哥則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
大人說話不插言,大人吃飯不
上桌,於是博得了客人的誇獎
:「你家的孩子真懂事。」
「不愧是知識分子,就是與眾
不同。」但是平時,淘氣的我
和哥哥會時不時「犯上」的。
例如給睡覺的老爸別上一隻發
卡,再梳兩個標致的小辮,於
是老娘手執笤帚將我們統統趕
到廁所或陽台上,還能聽到老
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頭上
動土。」
雖說是90年代了,但由於封建
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些封
建教育方法來管制我們。但正
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
子的我和哥哥在學習上總是名
列前茅。每當夜晚;家中從無
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無地動
山搖的音響聲,只有我和哥哥
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
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
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
但畢竟是封建的教育,於是
出現了一切的封閉政策!收音
機不讓聽,假日不許出去遊玩
似乎想讓我和哥哥成為書呆
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
所或被窩里偷看。我真想對父
親說:「都90年代了,老掉牙
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但
怯於父親的威嚴,話到嘴邊總
是又咽了回去。 出處:周記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
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
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於我家。
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
好!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不錯,我的家鄉確實是以孝當先,個個人家的子女長大後首當其沖的一件事是:就是孝敬老人、父母。
幸運的我有個哥哥,哥哥是怎樣孝敬爸爸媽媽的舉動,我都一點一點的記在腦海里。 還記得我九歲的時候,哥哥已經畢業了,並且掙到了錢。
果不其然,哥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孝敬爸媽。那天,哥哥從上海回來,興沖沖的告訴我們一家,說掙到錢了。
我們都為哥哥高興。 當天,哥哥開著新車帶著爸媽去了南通的老天寶黃金店,說是為媽媽買黃金,就當是孝敬媽媽。
因為:以前沒那麼富裕,現如今社會條件改變了,當然要「炫耀」一番啦。哥哥給媽媽精挑細選的耳環和戒指,媽媽整天跟別人炫耀說「唉呀,我兒子有出息了,都懂得孝敬我們啦!」這些一點一滴我都記在腦海里,等到我長大的那一天,像哥哥那樣孝敬父母。
也許,那一天,我將做的比哥哥還要好。 也許,「孝」這個字說簡單也不為簡單,說不容易,也並不是那麼的苛刻。
孝,不過就是陪陪老人,孝敬父母;孝,不過就是為父母端上一杯溫暖的茶;孝,不過就是為了父母而送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我想,再也沒有什麼事比孝敬父母更為重要的了。
我的家風不過如此,「孝」這個字永遠刻在我的心頭。
家風其實就是一道道德標准,約束著我們,讓我們和這個家的精神融合,蔚然成風.在我們家,當然也有家風,我們家的家風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鍾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它讓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隨著2014的到來,「家風」一詞也成為備受人們關注的熱點。
那麼,「家風」是什麼呢?據史書記載,」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 這不,在春節期間央視的一檔節目:「家風是什麼呢?」就與我們的話題有關。
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 「不準喝酒,不準在外頭熬夜,不能欺負妻子,對家中的每一筆開銷都要有記錄」這是一餐廳老闆的家規;「我們家有這么一個規矩,就這么一碗飯,留一粒米都不行」這是一顧客家中的規矩;「家規,簡單點說就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街頭散步的一市民這樣說道;「家規有很多啦,比如,無論做什麼事都得先考慮別人。給別人說話的時候,多多少少帶點尊重」在路旁吆喝賣菜的小夥子邊整理蔬菜邊說著;「俺家的規矩就是教孩子做個好人,好好學習」一農民工憨厚的笑了笑;「俺娘教俺要做個善人,要對別人好」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嚴肅的說著;「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堅決不能泄露家庭成員的信息」······ 正如你所看到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家風,每個家庭的家規都是有所不同的。
而良好的家風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精華,不信,你看! 司馬光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
儉以立名,侈以自敗。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吉鴻昌的父親在病逝前,告誡他: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父親病逝後,他牢記父親的教誨,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
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他奮起抗日。後遭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但,家風,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我們的生活中漸漸淡化。 毛建國說:「家風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和規則的信仰」我認為,家風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指向標,家風是一個家庭幸福美滿的見證,家風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根本,家風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誠然,家風的確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信仰。 讓我們牢記良好的家風,為家風插上飛翔的翅膀,讓家風引領我們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今天在這里,我給大家說說我們家的家風,雖然,我是一個留守孩子,但是,我的爺爺奶奶從來就沒有因為我的父母不在我的身邊而嬌生慣養我。
爺爺經常對我說:「勤勞儉朴、勤學好問、誠實為人、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奶奶經常告誡我說:「飯要自己吃,地要自己掃,路要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爺爺奶奶的教誨,使我從小就懂得了怎樣做人的道理。漸漸地,我也養成了勤勞儉朴、勤學好問、誠實為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我一直認為:家風是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風氣;家風是一種無聲的教誨、無言的囑托、無痕的傳承,是最基本、最經常、最具有影響力的正能量教育。 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爺爺就教育我說:「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跌倒了要自己學會爬起來,不能埋怨自己前面的路途不平坦,只能責怪自己走路不小心」;奶奶說:「只有你自信、自尊、自強,你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永遠做自己的主人」。
在爺爺奶奶的教育下,我從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學會掃地,我學會了管好自己,自己洗臉,自己洗澡;有時還幫助爺爺奶奶擇菜掃地,我們家有一個好習慣就是自己的碗自己洗。說到洗碗,還有一個小故事,聽媽媽說:「在我和爸爸結婚的頭一天,我吃罷飯就習慣的把碗放在水池裡,這時你爸爸走過來說:『我們家的習慣是誰的碗誰洗,從今天起你也應該自己洗碗了。
』從那時起我就不在把碗放在水池裡了。」一直到現在我們家裡人都是自己洗自己的碗,包括我也不例外。
我認為:家風始終是靠家人的影響和自己的自覺養成的一種好的習慣;我們家的家風還要求我尊老愛幼,不能隨便直呼輩份高的人姓名;我們家的家風要求我要做到以禮待人,常言道:禮多人不怪,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們家的家風可以概括為十二個字:「誠實善良、勤儉持家、勤奮好學、。」
爺爺奶奶就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善良,不說謊話,誠實善良是做人的第一要素。」 爺爺奶奶經常教育我說:「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我的爺爺奶奶從來不講究吃和穿。
奶奶經常說,「做人一定要自力更生、勤儉節約」「常言道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要受窮」。如今爺爺奶奶都退休了,我們的生活日漸富足,卻極少見爺爺奶奶買新衣服,姑姑平時給爺爺奶奶買一件好衣服爺爺奶奶總會說:「買那麼貴的衣服干什麼,好害不都是穿嗎?」爺爺奶奶經常說:「即便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要節衣縮食,沒有必要講這樣那樣的排場。」
爺爺奶奶就是我們家裡的一面鏡子,他們每天都會告訴我要節約用水用電,他們說:「節約要從一滴水、一度電做起。」我們家的節電方法:床頭燈、房廳吊燈都用的是白熾燈,並且加裝了調光節電裝置,爺爺奶奶經常說:「離開房間,隨手關燈」;我們家的空調的溫度設定都是恰當即可,在家用空調在製冷時,爺爺奶奶說:「設定溫度高2攝氏度,就可節電20%」;在節約用水方面:在刷牙的時候,爺爺奶奶經常告訴我說:「用口杯接水後,關了水龍頭再刷牙」;我們家還把淘米水用來洗菜或洗碗,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於澆花,擦傢具;洗衣機漂洗衣服洗滌水用來拖地、沖坐便器;爺爺奶奶經常囑咐我說:「洗澡時掌握調節冷熱水比例,不要將噴頭始終地開著,更不應敞開用水,淋浴要抓緊時間,全身淋濕即關噴頭,用肥皂或浴液搓洗,一次沖洗干凈」;爺爺奶奶經常說:「持身儉,則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儉,則家業興隆,永世不墮。」
是呀!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為人處世態度。爺爺奶奶的教導,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再好也應以「儉」持家,因為儉以養德呀! 我認為: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主要精神、作風、品質的體現。
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幸福、和諧、美滿、昌盛的法寶。作為家庭一員的我,應當成為一個良好家風的傳承者、發揚者,使良好家風一代一代的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