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古到今有哪些著名的愛國志士說說他們的事跡,謝謝
1、伯夷叔齊忠君,寧死不食周糧2、屈原投江因為國家將亡3、蘇武牧羊4、祖逖聞雞起舞橋渣氏,志在收復山河5、張巡、南霽雲、顏杲卿、李光弼、郭子儀平叛,保家衛國6、郭子儀單騎退回紇7、楊家將的故事8、李綱、宗澤抗金9、岳飛精忠報國,抗擊金軍10、韓世忠抗金11、文天祥寧死不降,浩然正氣12、張世傑死守崖山,陸秀夫抱皇帝投海13、於謙保衛北京城14、戚繼光、俞敏散大猷剿滅倭寇15、袁崇煥保家衛國16、史可法戰死揚州17、鄭成功收復台灣18、林則徐虎門銷煙19、左宗棠、曾繼澤收復新疆20、鄧世昌怒撞吉野艦,以身殉國21、丁汝昌戰死威海衛22、義梁宏和團運動23、五四愛國運動
㈡ 古代愛國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1、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是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他是武帝衛皇後的姐姐少兒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衛青是抗擊匈奴的名將。漢朝的大將軍。西漢初年,北方匈奴屢為邊患。武帝時國力強盛,開始對匈奴的侵略進行反擊。元朔六年(前123),年僅18歲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隨衛青出征。他率領800騎兵長途奔襲,斬獲匈奴2000餘人,戰功冠於全軍,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
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與匈奴軍的戰斗中,霍去病顯露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共斬俘匈奴10萬餘人。漢武帝很喜歡這個名將,曾下令給他建造府第,但霍液含飢去病卻拒絕了。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洋溢著愛國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勵著後人。
元狩六年(前117),年僅24歲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十分痛惜,在自己將來的陵墓茂陵旁邊為他修建了一座狀如祁連山的墳墓,用以表彰他抗擊匈奴的卓著功績。
2、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麼鬼話!」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3、岳飛的故事
岳飛是鬧返古代著名的反侵略民族英雄,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當時北方的老山金國出兵攻打宋朝,燒殺搶掠,遭到宋朝的反抗。從小就立志報國的岳飛從軍入伍,決心反擊侵略,收復被金國奪占的土地。他訓練出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岳家軍,在和入侵者的斗爭中,屢建戰功。
有一年,岳飛率軍與金軍在長江一帶交戰,打得敵人望風而逃,收復了江南重鎮建康(今南京)。不久,他又率軍收復了湖北河南一部分失地,大大鼓舞了宋朝軍民。可是皇帝宋高宗和姦臣秦檜一心想求和,竟答應向金國稱兒稱臣,每年進貢,換取可憐的「和平」。岳飛堅決反對,上書皇帝說:和議不可靠,金人不可信,我請求率軍北伐,收復失地。
不久,金國果然撕毀和議,再次南侵。岳飛率領岳家軍進行反擊,直入中原。在郾城一戰中,擊垮了金國的主力軍,又窮追不舍,到達了離故都汴京(今開封)不遠的朱仙鎮。金軍統帥兀術哀嘆說,這是開仗以來,最慘的敗仗啊。他只好率部下渡過黃河,往北逃走了。岳飛也准備渡河北上,徹底打敗敵人,收復北方。不料宋高宗聽了秦檜的話,連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飛撤軍,不準再打。後來秦檜又誣告岳飛謀反,害死了這位大英雄。岳飛抗金雖然沒有最後成功,可他的斗爭業績將永載史冊,受到人民的懷念。
㈢ 中國的愛國人士的故事有哪些
中國的愛國人士的故事推薦董存瑞、佟麟閣兩個人物的故事。如下:
1、董存瑞的故事。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
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2、佟麟閣的故事
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戰開始。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閣所在的第二十九軍司令部遭受40餘架敵機的輪番轟炸,並有3000人的機械化部隊從地面發動猛烈攻擊。佟麟閣與132師師長趙登禹誓死堅守陣地,指揮二十九軍拚死抗擊。
戰斗進行得十分激烈。後奉命向大紅門轉移,途中再遭致日軍包圍,在組織部隊突擊時,被機槍射中腿部,頭部再受重傷,流血過多,壯烈殉國。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佟麟閣等國民黨抗日將領,稱贊他們給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
㈣ 愛國將領的故事
1、佟麟閣
七七事變爆發後,佟麟閣以副軍長之職負責軍事指揮,以軍部名義向全軍官司兵發出命令:凡是日軍進犯,堅決抵抗,誓與盧溝橋共存亡,不得後退一步。
時人在《北平時報》贊佟麟閣說:「佟副軍長善治軍,第二十九軍紀律嚴明,勇於作戰,而於老百姓秋毫不犯,佟將軍訓練之力也」。
「軍士於烈日守城,各隊前置水一桶,用開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敬獻西瓜,堅決不受,對老百姓恭而有禮,殺敵則勇猛武倫,堪稱模範軍人」。
1937年7月28日,日軍向北平發動總攻擊,進犯南苑,時任第29軍副軍長的佟麟閣與132師師長趙登禹指揮29軍死守南苑,佟麟閣被機槍射中腿部,部下勸其退下,他執意不肯,仍帶傷率部激戰。
與日軍從拂曉戰至中午,頭部又再受重傷,終因流血過多壯烈殉國,時年45歲。
2、趙登禹
1919年春夏之交,馮玉祥部駐防湖南常德,城北德山和石板灘時曾聞有虎傷人畜。
有一次,趙登禹和戰友們在德山練習野戰,訓練中發現了一隻猛虎,士兵與山上居民邊追邊打,趙登禹沖在前面,連發數槍,皆擊中老虎的要害,最後,老虎竄到江中。
士兵們把老虎拖了上來,送簡汪到馮玉祥處,馮玉祥很高興。事後馮玉祥請城裡的照相館為趙登禹照了一張騎在虎背揮拳的照片。
1937年7月28日趙登禹在北平抗戰犧牲,31日,馮玉祥在南京找出這張照片,題寫了「民國七年(1918年)的打虎將軍」,以示紀念。
3、楊靖宇
1932年,中共派楊奠坤到吉林,組建武裝隊伍,進行抗日斗爭。在一次和日軍的戰斗中負傷,返回哈爾濱治療。接替他的是滿洲省委的戰友,後來大名鼎鼎的抗聯英雄馬尚德--楊靖宇。
由於楊奠坤在抗日隊伍中威信較高,這樣一來可能會影響部隊士氣。因此,楊靖宇(原名叫馬尚德)決定改名。
他了解到楊奠坤說話時的聲音佷像「靖宇」,而且「靖宇」在朝鮮語中有「驅逐外敵」之意。因此,楊靖宇(原名叫馬尚德)決定改名。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濛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4、張自忠
1923年秋天,時任陸軍檢閱使兼第11師師長的馮玉祥,率軍駐扎在北京南苑。張自忠當時在學兵營當營長。部隊開始冬季大練兵,適逢連日大雪,天寒地凍,許多官兵產生畏難情緒。
有一天,張自忠將全營官兵集合起來,大聲問:「下雪天敵人發起攻擊怎麼辦?」官兵們回答:「堅決抵抗」。
張自忠接著道:「現在下了一場雪,你們就不想操練了,還談什麼打仗?我們當軍人的第一條就是不能怕苦。現在,請大家都把棉衣脫了,跟我一起跑步」。
說完,他竟自脫了棉衣。全營官兵都愣住了,然後也紛紛脫下棉衣,跟在張自忠身後在雪地上跑步。從此,「張扒皮」的綽號就不脛而走,在西北軍中傳開了。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出戰。胡咐轎7日拂曉,張自忠東渡襄河,率部北進。
14日,雙方發生遭遇戰。15日,張自忠率領的1500餘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在南瓜店以北的溝沿里村。
激戰到16日佛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一晝夜發動9次沖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5月16日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
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5月16日下午4時,張自忠所部全軍覆沒,張自忠戰死。
5、左權
1930年春,左權與劉伯承等從東北邊境回國。左權與好友劉伯承相約在過境不遠的一個小車站上見面。按照約定,左權來到車站,看到劉伯承後面跟著褲肆一個日本密探。
他巧妙地用俄語約定到前面的雜貨店等他。待跟蹤劉伯承的密探接近時,左權突然急轉身將這個傢伙撞倒,然後飛快跑進旁邊的巷子。劉伯承也得以脫身閃進雜貨店。兩人順利到達了上海。
1942年5月日本軍隊出動大兵團突襲八路軍前敵指揮部,左權負責斷後,同年5月25日在山西遼縣(現左權縣)的十字嶺突圍戰斗中被炮彈擊中頭部犧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佟麟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趙登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楊靖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自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左權
㈤ 關於愛國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1、屈原,偉大的愛國大夫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三閭大夫屈原自沉汨羅江。一個偉大的愛國大夫用自己的生命踐行自己的愛國誓言。楚懷王在位初期,非常信任屈原。在屈原的穿梭下,楚國聯合齊、韓、趙、魏等國,共同組成抗秦聯盟,而且楚懷王做了盟主。這是楚國歷史上難得的榮耀時刻。
可是不久之後,楚懷王便不再信任屈原了,屈原苦心經營的抗秦聯盟也瓦解了。沒了屈原,沒了抗秦聯盟,楚國失去了對抗秦國的資本。楚懷王最終被秦國囚禁而死。新上任的楚傾襄王仍然寵幸鄭袖等奸佞。在他們的煽動下,屈原被貶到江南,不準回郢都。屈原本想一走了之,結果到了邊境,他又改變了主意,自己是楚國人,死也要死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他眼睜睜地看著祖國一步步走向滅亡,卻束手無策,無奈只好自沉汨羅江。
㈥ 愛國志士的故事
1、《劉胡蘭》——巾幗不讓須眉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 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 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 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2、《邱少雲》——為革命獻身
邱少雲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出生於四川銅梁。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作戰。1952年10月,為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沖擊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
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邱少雲犧牲後,被部隊黨委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
3、《辛棄疾》——勵志救國
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後七篇就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積極准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劃。但是當時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4、《華羅庚》——毅然回國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
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5、《楊靖宇》——愛國英雄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