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哪個法師記載吃白粥的故事

哪個法師記載吃白粥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3-03-30 14:26:13

1. 悟明法師的施粥濟民

1941年8月,悟明法師晉山上海「接引寺」,接大霖和尚臨濟宗法脈,法卷系出自興慈老和尚手筆;法雲下院則交由慈觀法師管理,隨即接掌「接引寺」住持,半年後,便在寺中開辦「佛教仁恩施診所」,為貧民義診長達八年,未曾間斷。1943年夏天,法師晉山接任江寧名剎「雲居禪寺」住持;次年春季,留雲寺退居大悲和尚,從寧波天童寺退居,選定悟師與心緣、岫真、定耀法師一同接從善、大悲、志寬三位大和尚之法脈。大法兄心緣法師任留雲寺住持,二法兄岫真法師任監院,悟師與三法兄定耀法師以監院名義,負責管理彌陀寺。至此,悟明法師已身兼接引﹑雲居﹑彌陀三個寺院的「住持」與「監院」職務。悟明法師1946年於接引寺創辦「明仁慈善會」,辦理各種慈善事培神衫業,創立冬令「施粥所」,賑寒衣、濟米糧,救貧民,每日施粥二千人。冬季,更受聘擔配腔任「上海第五施粥所」主任,而「施粥場」即設在留雲寺之廣場。1948年),38歲時在接引寺成立「過境部隊特約診所」。上海社會局有鑒於法師承辦「施粥所」的成效,遂改聘瞎困法師任「上海市第一施粥所」主任,每天在留雲寺收容四千名難胞,供給一餐早粥。

2. 一碗粥里的往事

二月,乍暖還寒。集市上,各式攤位上擺滿鮮綠水靈的蔬菜,煞是惹人喜愛。我與老友閑話說道,用瓦罐煮青菜粥,正當時呢。老友回說,悅目養顏。吃粥,對我來說,因心情而異。未想過由養生角度去專心專意弄來吃。小時候,夏天時,母親經常熬上一鍋濃稠正好的粥,盛到搪瓷盆中,待到冷卻凝固,任我用調羹挖出來吃。我貪戀冷粥的沁涼,入口柔膩順滑,細細一抿,米香清盈。這般吃粥,更像是零食。也曾學人切好肉末,搗碎皮蛋煮皮蛋瘦肉粥,未曾如意,煮來煮去,總有幾絲肉腥味。

母親不喜歡吃粥,若是用糯米煮粥,她會吃上一碗,純屬個人口味習慣。糯米也稱江米,在養生來講,有養胃氣之效。《紅樓夢》第87回,紫鵑吩咐廚房為黛玉熬一點江米粥,配上從南邊帶來的五香大頭菜,拌上麻油醋,黛玉吃了半碗。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寫過《粥品》,猜想,不單是因喜歡之故,與他生活的時境有關。有吃粥習慣以來,清朝應是最注重粥的朝代。譬如說,眼下,大街小巷隨眼可見大小粥鋪粥庄,與清代民間數目不算少的粥廠,粥廳相較算是袖珍了。

邀人聚吃,如是喝粥,要麼是好友,要麼是很熟悉的關系,不然哪裡敢篤定地說,走,我們喝粥去。一碗白粥,兩樣味碟,三樣小菜,幾句閑話,吃得滿意舒適。常去一家賣粥和鹵菜的小鋪吃粥,沒有店面,是兩棟房子之間樓道下的通道,無論寒暑,小桌邊坐滿了人。粥鋪靠牆的案幾邊,幾只煤炭爐子,爐子上坐一高個鋁鍋,鍋里有白粥、紅豆粥、綠豆粥。去粥鋪吃粥,每次都是跟老闆說,要幾碗白粥,千張和海帶各一份,偶爾要上一個鴨頭。白粥一碗,溫熱有度,若不巧正逢疑似感冒,喝上搭則一碗,身體會輕鬆些許。《紅樓夢》第20回,襲人身感風寒,昏沉無力,服過兩劑葯後,夜間發汗,翌日清晨起來輕省了些,喝點米湯靜養。襲人喝的米湯,是一種很稀薄的粥,大米小米都可用來熬。體虛喝粥,即便生活自理能力不及的人,也是曉得。和朋友相約喝粥,大抵心情很好,一碗粥也就吃得很快。

也常一個人去吃粥,是小米粥。開粥店的是一對年輕夫妻,從他們的孩子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小粥店在寸土寸金的街道上一直在。許久後再去,小傢伙已經會在父母的吩咐下,給點餐的客人端上一份煎餅。通常是在夏天去這家粥店,一碗小米粥,爛冊一份煎餅,一個人安靜地吃完,再去粥店旁邊的公園轉轉,憂也好,郁也罷,至少,彼時彼刻已然退避。

熬一碗好粥,很是有講究。《隨園食單》里《飯粥單》中,袁枚寫道: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自家飢枝宏熬粥,無非依據個人習慣,水多點,抑或米多點,自己喜歡就好。陸游甚愛吃粥,他寫《食粥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猜詩人之意,這粥也如解憂草呢,一碗舒胸臆。更別說善吃善喝的東坡居士了,據說居士吃過用豆漿喝無錫貢米熬的粥,於是就有:身心顛倒不自知,更知人間有真味。豆漿熬粥,還真是會吃呢。世人吃粥,由來已久,最早記載有關粥的文字記錄是古籍《大載禮記·夏小正》,載曰:初俊羔助厥母粥。助厥母粥」中「粥」乃養生之意。

弘一法師出家前在虎跑寺斷食二十一天,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在大師的斷食日記中可見每日清晨的早餐變化,由一碗粥至半碗粥,再至稀粥半碗。看大師在丙辰十二月二日有記:清晨,習字,靜坐如常。早餐,稀粥半碗。中餐,改吃粥及菜合一碗。傍晚,空腹時,腹中熊熊然。堅定信念,西字、靜坐。精神稍感減衰,鏡中看人,略見瘦削。晚餐,稀粥半小碗。六時入睡。隔了年歲再讀大師日記,忽覺心中微微震動。及至弘一大師斷食倒數第五日「心胃開闊,飯食奇香。」淡中見真味,亦需心性。「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是陸放翁寫臘八粥施粥的景象。民間施粥習俗有由寺廟起,爾後,逐漸流傳開在眾多與臘八粥有關的故事中,有則與佛陀在菩提樹下成佛有關。釋迦牟尼悟道成佛這日正是臘月初八,佛陀成道前,有位牧羊女給他送過用糯米團煮的粥,恢復體力後的釋迦牟尼去到河中沐浴,在菩提樹下冥思七天七夜,覺悟成佛。

一碗粥里的故事綿長悠遠。時下,桃萼正垂露,杏花涉煙潤,春色攜春困,何以解之,一碗清粥矣。

3. 布袋和尚與臘八粥

相傳蘇州西園戒幢律寺內,一尊挺著大肚子、笑嘻嘻,身背紅布袋的佛像,人們叫他布袋和尚,傳說他就是"臘八粥"的創始人。很久以前,他來到蘇州西園,每天在齋堂打雜,發現有食物被拋落,都要撿起來放入布袋,三年他收集了許許多多糧食。那一年農歷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核衡租得道的日子,西園舉行大典。管錢糧的和尚上大殿念經,忘了開倉取米。布袋和尚無米可做飯,就把收集起來的各種糧食拿出來煮了粥。快到中午了,管錢糧的和尚想起忘了開倉取米,知道闖了大禍,難免戒尺加身。當他急忙跑到伙房時,只見大鍋小鍋都熱氣騰騰,掀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一嘗味道真不錯,這時他才舒了口氣。在開齋的時候,他給大小和尚講了個故事:"今天是臘月初八,大家都知道是佛祖得道的日子,佛祖成道之前,為尋求真諦,雲游名山大川。一天他來到印度的尼連河畔,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見了,將自己的午餐喂給佛祖吃。牧羊女的午餐是用各種穀物混合做成的粥,叫八寶粥。佛祖吃了攔正粥,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突然悟道成佛。"這八寶粥,今天我也給諸位師傅准備了,請師傅們用齋。當家法師贊揚他一番。這贊揚就成了佛門的規矩,這樣一年年地延續下來。因為這粥是每年農歷改兆臘月初八吃的,俗家人叫它"臘八粥"。

閱讀全文

與哪個法師記載吃白粥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如何管理的 瀏覽:623
和金牛男怎麼才會幸福 瀏覽:272
幸福用車電話號碼是多少 瀏覽:444
鳳慶縣城哪裡有美女玩 瀏覽:337
婚姻幸福的人怎麼樣 瀏覽:674
愛情里什麼叫愛 瀏覽:772
天道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瀏覽:36
健康之星怎麼寫簡要事跡 瀏覽:939
朗誦稿作品幸福的家怎麼寫 瀏覽:947
月薪多少才算經濟自由 瀏覽:876
過上幸福的生活英語怎麼翻譯 瀏覽:821
怎麼從支付寶查婚姻 瀏覽:897
拼多多三萬步換多少健康金 瀏覽:172
哪個產業是現在經濟的重要特徵 瀏覽:84
寶雞市幸福園中學怎麼走 瀏覽:747
揚州市健康證有哪些 瀏覽:233
經濟的現象有哪些 瀏覽:569
中蒙俄經濟走廊包括哪些省 瀏覽:120
好的愛情有哪些 瀏覽:683
美女去海洋館玩是什麼片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