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關「普陀山」和「傳說故事」的詩句有哪些
1.《玉樓春》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琵琶亭畔多芳草。時對香爐峰一笑。
偶然重傍玉溪東,不是白頭誰覺老。
普陀大士神通妙。影改檔入石頭光了了。
看來持獻可無言,長似慈悲顏色好。
㈡ 天下山川無數,普陀山憑什麼能成為最重要的觀音朝聖地
因為它宗教歷史悠久、傳說豐富、地理位置優越。
1、普陀山歷史悠久,早在二千年前便是修煉寶地。根據普陀山如今的"煉丹洞"、"仙人井"遺跡,以及歷史記載,可知在秦漢時期便有安期生、梅子真等人前往普陀山煉哪孝槐丹修道,而在唐代因為天竺僧人“親眼目睹”觀世音菩薩,使得此地成為“觀音顯聖地”,之後隨著佛教的發展,不斷有進修之人上山求道拜佛,傳聞宋太祖趙匡胤便曾派親信上山進香。普陀山的名字也經歷了歷史變遷,如它在西漢被稱為梅岑山,在宋朝叫寶陀山,明代根據普陀禪寺的名字改為普陀山。
總而言之,普陀山的歷史、傳說、名聲在時光巨浪里不斷被沉澱,又在地理位置與大眾信仰里不斷被翻新,所以它成為了最重要的觀音朝聖地。
㈢ 普陀山的典故傳說
普陀山的典故傳說:
據史書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為道人修煉之寶地。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音道場初創於唐代。
唐大中年間,有梵僧來山禮佛,傳說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示現。唐咸通四年日僧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遭遇風浪,數番前行無法如願。
遂信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故稱不肯去觀音。後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
(3)普陀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普陀山是東海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南北狹長,面積約12.5平方公里。
島上風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剎琳宮,雲霧繚繞。普陀山與九華山、峨嵋山、五台山合稱中國佛皮友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著稱的名山,普陀山這座海山,充分顯示著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
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日又稱普陀山三大香會期,每年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為觀音生日、得道、出家三大香會。
此時普陀盛況空前,從普濟寺的鄭絕中門到佛頂山,香客如涌,從法雨寺的九龍殿到千級石階的香雲山徑,信徒禮膜參拜,一步一跪拾級而上,虔誠之至,令人感悟。
1997年農歷九月廿九,南海觀音露天銅像建成,此日烏雲密布,妙善大和尚宣布銅像開光時,剎那間天門洞開,陽光普照,令海內外信徒無不傾服。
普陀山觀音香會節起源於觀音應化誕生或成道等日。每年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聖誕日、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海內外佛門弟子。
不論遠近紛紛從四面八方雲集普陀山敬香朝拜和參加法會。十八日晚、十九日凌晨達到高潮,上萬信眾摩肩接踵。
三步一拜齊登佛頂山,場面蔚為壯觀。全山徹夜燈燭輝煌,講經誦佛之聲通宵達旦,呈現出佛國盛會庄嚴虔誠的節慶氛圍。
㈣ 普陀山有什麼來歷
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音道場初創於唐代。唐大賣慶中(公元847—860)年間,有梵僧(又說西域僧)來山禮佛,傳說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示現。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鍔從五台山請得觀音像回國,途經普陀山海面時觸新羅礁受阻,於潮音洞登岸,留佛像於民宅中供奉,稱「不肯去觀音院」,觀音道場自此始。
宋元兩代,普陀山佛教發展很快。宋乾德五年(公元967),趙匡胤遣內侍(太監)王貴來山進香,並賜錦幡首開朝廷降香普陀之始。元豐三年(公元1080),朝廷賜銀建寶陀觀音寺(即今前寺)。
據史書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為道人修煉之寶地。秦安其生、漢梅子真、晉葛雅川,都曾來山修煉。
(4)普陀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普陀山景點大觀
1、十二景觀
游覽普陀山的歷代名人曾憑各自的觀感,分別有「普陀八景」、「普陀十景」、「普陀十二景」、「普陀旦配晌十六景」之頌贊。
明代文學家屠隆有詠「普陀十二景」詩:梅灣春曉、茶山夙霧、古洞潮音、龜潭寒碧、大門清梵、千步金沙、蓮洋午渡、香爐翠靄、洛迦燈火、靜室茶煙、磐陀曉日、缽盂鴻灝。
清代裘班所編的《普陀山志》載十二景為:短姑聖跡、佛指名山、兩洞潮音、千步金沙、華頂雲濤、梅岑仙井、朝陽涌日、磐陀夕照、法華靈洞、光照雪霽模鋒、寶塔聞鍾、蓮池夜月。
2、梅灣春曉
海灣春曉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稱梅岑,因西部山灣為梅灣,也稱作前灣。據傳此地多野梅,庵、篷僧眾多好養梅怡性。每當早春季節,春回大地,遍山野梅,香滿山谷,青山綠樹,映襯著點點紅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譽為「海上羅浮」。
3、法華靈洞
法華靈洞奇特景觀,方圓巨石自相壘架,形成洞穴數十餘處:有的狹隘低迫,傴行可過;有的寬廣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豐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雖多,層復出奇,唯此洞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東南大柱」等題刻。
㈤ 世界歷史悠久的普陀山還有許多傳說民間故事講一個有關普陀山的歷史故事。
1、洛迦來歷
普陀山是印度話的簡稱,具足稱是普陀洛迦山、補怛羅迦、布怛落伽等,中國話叫做小白華山。普陀洛迦原為一山之名,因為中國人習族扒性好略,或稱普陀或單呼洛迦,久之遂成為兩個山了。考普陀山之成為觀世音菩薩道場的原因,在佛教經典上也有明文,當時印度就有幾個補怛洛伽等之說。
2、短姑聖跡
相傳有姑嫂二人渡蓮花洋來朝山進香,船靠碼頭時,不巧小姑「天癸」來潮,自愧不潔,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責備的意思)其無福朝聖,叫她呆在小船中等她,便獨自芹穗罩進山拜佛去了。時近中午,潮水大漲,小船與岸相隔,小姑坐在船中,餓得發慌。
正在此時,只見一村婦拎著飯藍走到碼頭邊,向潮水裡投下一嫌鬧些石塊,踩著這石塊來到小巧玲瓏姑船上,說是其嫂進香托她捎來的,說罷,放下飯盒便離船而去。過了不久,其嫂進香歸來,問起這件事,感到奇怪。
忽然想起剛才拜佛時,瞻仰蓮座,只見觀音大士衣裾濕了一片,心裡頓有所悟,原來這是觀世音菩薩做的善事。因其嫂曾在碼頭「短其姑」,從此,姑嫂泊舟處即被稱作「短姑道頭」,大士送食時投向潮水裡用以踩腳的石塊,稱為「短姑聖跡」。
(5)普陀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普陀山是淅江省杭州灣外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春秋戰國時,普陀山及附近諸島被稱為 「甬東」。秦朝安期生、晉朝葛洪等人都先後來此山采葯和修煉,後來均得道成仙。漢代時,學者梅福曾來山練丹隱修,故普陀山初名梅嶺山。
因山上長滿小白華樹, 所以也叫小白華山。山東南緊鄰一更小的島嶼,懸峙海中,稱洛伽山,因此,普陀山又往往連稱普陀洛伽山。
普陀山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佛教聖地,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可以說是「觀音之鄉」了。每逢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菩薩誕辰、出家、得道三大香會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煙繚繞,一派海天佛國景象。
普陀山是東海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南北狹長,面積約12.5平方公里。島上風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剎琳宮,雲霧繚繞。
普陀山與九華山、峨嵋山、五台山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著稱的名山,普陀山這座海山,充分顯示著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連,顯得更加秀麗雄偉。
㈥ 普陀山多寶塔的傳說故事
當年原寶陀觀音寺(今普濟寺)住持孚中禪師建此塔時,曾得到元朝皇太子宣讓穗桐王的資助,故此塔也稱太子塔。據傳,元代時普濟寺與對面的梵山之間,是一條長長的沙灘,緊連百步沙,面臨大海,潮水一漲,滔滔白浪就畝並會涌到普濟寺山門跟前。到了農歷八月大潮汛時,更是風狂浪高,飛沙走礫,這給清靜的普陀山帶來了不少災難。有一年中秋節期間,元朝皇太子宣讓王到普陀山遊山玩水,一天夜裡,正當他興致勃勃地坐在普濟寺山門前聽潮賞月時,突然一陣狂風把他吹倒在地,他那頂太子帽也被狂風刮到了海里。太子驚恐萬狀,忙問住持孚中禪師:這是何物作怪?
孚中禪師見太子動問,便告訴他說:山門前的沙灘下蟄伏著一條小怪龍,每到中秋節時它會喘氣、打滾,舒展一下龍身,引起山上起風,浪,給人們帶來禍害。
太子聽了,大吃一驚,急忙問道:「小龍如此作孽,如何是好?」孚中禪師說:「要鎮住孽龍並不難,只要建一座塔就可以了。」太子高興地說:「此法如行,我願奏明父皇,傳旨造塔,鎮住孽龍!」第二天,孚中禪師帶著幾個泥工匠,來到梵山口的沙灘上,抓一把泥沙放到鼻子下聞一聞,蹲下身子,把耳朵貼在沙灘上聽一聽,最後用禪杖在地面上畫了個圈,說:「就在這里打樁造塔!」太子不解其意,正想問明原因,孚中禪師連忙湊了過去,輕輕地說:「要造塔鎮住孽龍,這塔就要造在龍的咽喉七寸之處。」時隔一年,一座四角玲瓏的佛塔造好了,這就是現在的多寶塔。多寶塔完工那天,正好又是中秋佳節,蟄伏在普濟寺山門前沙灘下的小龍又蘇醒過來了,它想伸伸腿,舒展一下龍身,卻感到渾身不自在,睜開眼一看,見有四根又粗又長的石柱,緊緊地卡住了自己的咽喉,無法動彈。從此,惡浪難越百步沙,狂風遠迅族跡避普濟寺。普陀山成了天下第一的人間凈土了。
㈦ 南海普陀山靈感故事三則
普陀山自從開山以來,已有一千多年,從沒有聽說過什麼人因朝普陀山進香,遭巨浪落海鬧卜而死,更沒有聽說有來山進香的香船,在海里翻沉,或溺死了多少香客,這就是感應的威靈。甚至有存心捨身投海,以報佛恩的人都不得死。相反的不是朝山進香的船,往往在海中遇險,好多大輪船的沉翻,時有所聞。現在說幾個來山進香感應獲救的事實,以證我言不謬。
明朝時候有一個信佛的汪居士,他是安徽省人,客居在江蘇崑山王澄老對門。為了要到普陀山進香,三年之前就誠心誠意的吃長齋。到了三年後元旦那一天,一切預備好了,剛要束裝上船,忽然他的店旁起火。有人趕來急報,促其速回救火,恐怕馬上就會燒到自家的店房。
汪居士說:「我積誠三載,今天方才如願去朝南海菩薩,豈以一店易吾去志乎?縱然被毀,吾亦不歸矣。」因此竟命船家颺帆南行,往普陀山進香而去。
迄至汪君朝山進香已畢,返回崑山,但見四面的店屋以及王氏大宅,俱成焦土,唯有汪家的店面樓房獨存無恙,萬人驚嘆不置!這種不思議的感應,不信佛教的人聽了,怎麼能不來信仰佛教呢?
明朝時還有一個姓曹的童子,江蘇江陰人,自幼持戒精嚴,曾發願捨身供佛。自己凡有所積,都轉施窮餓的苦人。萬曆庚戌二月,跟隨姓庄的長老往普陀山進香,到了梅岑山(即普陀)瞻禮觀世音金容後,該童子默禱菩薩並發誓願言:「願舍此身,以報佛恩。」既而舟出海口,船行到大蓮花洋,風濤驟作。
曹姓童子遽合掌躍空,踴身跳入波心,眼見隨波逐浪沉入海中。帶他來的長老無法挽救,又重返山,便擇日與合寺僧眾,廣修懺法,超度捨身的童子。然而奇怪的到了七月中旬,曹姓童子尋至庄長老處。
庄長老驚問其詳,他說:「那天我初跳入海洋時,當時一無所見,不久忽然在下流數步外,見一胡僧,自水上乘一舢板來,口稱:『吾來度汝!』輕疾如駛,倏忽已及舟山淺沙,攜我投漁翁家,便求寄宿,須臾不見胡僧。其家推詢緣由,經我說出,共相怪嘆,都說這是菩薩顯跡世間。明日他們送我到舟山鎮海寺,從首座披剃,教習諸經咒。今歸故鄉探視,故我仍尋訪長老至此。」
長老喜而留下,攜其還歸故地山庵,父母見兒,悲喜萬分。由是遠近緇俗,翕然皈依,大家從此都念起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來了。
再說明朝有一個張老頭兒,他是江蘇蘇州皋橋人,平常崇敬佛教,最喜齋僧。在萬曆辛亥年的春天,將往普陀山朝拜觀音大士,攜帶了一個八歲的小孫子同行。
張老頭兒乘第一隻船,他的衡迅孫子忽然看見滿船上的人,手足皆被繩子捆縛,特別駭怕,就在後邊拉住他祖父的衣服,不肯跟他上船,並說明所看見到的怪異。祖父一聽生大恐怖,立刻就舍船登岸,換乘第二隻船。他的小孫兒復言所見如初,又不肯他公公上這只船,他公公也聽他的話登岸,再乘第三隻船。再問他孫子所見如何?他的小孫回答說:「只見前面兩只船上的人都被捆縛,這只船沒有。」
張老兒心猶未決,忽有兩人立船首大呼曰:「勿乘彼船而快來此,此船甚穩!」此時好像有人從後推他似的,遂抱其孫登船。他們剛剛坐好,再看那個講話的人以及推他的人,都無所見。後來,日暮潮至,雲涌山立,前面兩船所裝載的,都是江湖賣技之流,舟人又不善迎潮,即時覆沒,全船的男女,沒有一個倖免生還。
張老者所乘的船,平安無恙。過了三日,仁和縣令出巡江口,檢閱溺死的群屍,每人腰纏中,各有兩大錫錠,小刺刀一把。檢驗以後,知是鉤婬之具。深深的信知闡提無賴,惡貫滿盈,遭此橫溺,惡人自食惡果,所以小兒見此應死之人,皆有死相可畏。老人因有朝山之誠,及平日之善,所以菩薩咐彎此感應,沒有遭到此厄。
㈧ 小普陀寺的背景故事
明萬曆年間,六團有位喬姓的翰林,其父早逝,母親蔡氏篤信佛教,家中供奉觀音菩薩,吃素念佛。在兒子進京趕考時,喬蔡氏求觀音保佑,如兒子科舉得中,她要到普陀山去燒香,為菩薩重塑金身。
這一年,兒子真的科舉得中,官為翰林,人稱太史,皇榜喜訊報到六團,喬蔡氏著實高興。朝廷命其兒子在翰林院任職,因公務繁忙,京城離家有遠,一時無法回來探親。喬蔡氏派人送信,也無明確歸期,她要到普陀山去還願的事就脫了下來。
數年後,兒子回家,榮宗耀祖,母親舊事重提,喬太史說:「母親要去普陀山還願,重塑觀音金兆團身,孩兒一直掛記在心。但普陀山在茫茫大海之中,路途遙遠,海上風大浪高,母親年事已高,恐難經受船上顛跛之苦。」母親著急地問:「我不去普陀山,孩兒你看我的還願怎麼辦?」喬太史接著說:「母親放心,孩兒想了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這次回來就是要同母親商量。」「什麼辦法?孩兒快講。」「孩兒想請一名造房高手到普陀山去觀光,把那裡的寺院畫成圖樣,回來仿照它的樣子建造一座小普陀寺,這樣,您老人家可以在家門口為觀音菩薩塑造金身了。不知母親意下如何?」喬蔡氏聽了,連連贊成。不過,她還有點擔心,造廟建寺需要多少銀兩?喬太史安慰母親說:「這您老就不用擔心了。」
喬氏母子出錢建造寺院的消息傳開,周圍鄉親和佛教信眾都十分贊同,認為這是行大善、積大德的好事,啟猜漏不用動員和號召,都自動募集錢銀,或前悄爛來義務幫工,正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建造小普陀寺添磚加瓦。因而建造小普陀寺的工程很快就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