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獄 約翰-阿布茲因為什麼而入獄
John Abruzzi
編號:81004
所在位置: 普通犯人A區,96號牢房
所犯罪行:謀殺(2人),意圖謀殺(2人)
刑期:120年
剩餘刑期:117年10個月
距可保釋時間:禁止保釋
注釋:
前任芝加哥暴徒首領John Abruzzi, 是有據可查的當前Fox River監獄中最聲名狼藉的罪犯。這種聲名在高牆內轉變裂逗衡為一種權利。肆做其他犯人,就算是謀殺犯,在涉及監獄內務問題的時候里也得聽Abruzzi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獄警執行法規,而John Abruzzi掌管監獄。
Abruzzi 最終被定罪為謀殺兩人和在數十年後為逃避懲罰意圖謀殺伊利諾斯州地方律師。Otto Fibonacci 作為審判 Abruzzi的目擊證人,使陪審團相信Abruzzi殺死了兩個黑幫對手。因此Abruzzi 後來一直在尋找Fibonacci, 使他被迫加入目擊證人保護計劃。
附加註釋:
他的訪客有Philip Falzone, 一個「生意夥伴」;Anthony Smallhouse, 另一個「生意夥伴」,Sylvia Abruzzi,他的妻子;Nicole Abruzzi,他的女兒;John Abruzzi,Jr.,他的兒子;還有生意經理Brian Knowlton。C等犯人可以參加監獄生產勞動。
扮演者
PETER STORMARE
在瑞典出生的Peter Stormare閃耀著國際化的光芒,這就是他和其他演員不同的地方。Stormare剛出爐的一部電影是《Unknown》,然後大家可以在萬人期待的《格林兄弟》中,看到他和馬特•達蒙,海斯•雷吉演對手戲。他最近的電影有和奇洛•里維斯演的《康斯坦丁》和妮可•基德曼演的《Birth》。
Stormare的電視作品包括電視影片《希特勒:惡魔復活》,電視劇《Watching Ellie》和大家熟悉的《宋飛正傳》,《Joey》。
Stormare一生都和非常傑出的導演在一起。他演過彭妮•馬歇爾的電影《無語問蒼天》(《睡人》),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少數派報指隱告》、《侏羅紀公園》,柯恩兄弟的《冰血暴》、《謀殺綠腳趾》,喬•舒馬赫的《八毫米》,邁克爾•貝的《絕地戰警2》和《絕世天劫》。除此之外,他的電影作品還包括《黑暗中的舞者》、《濃情巧克力》、《百萬美元大酒店》、《風語者》、《與毒共舞》和《燕尾服》。
『貳』 觀電影《迫在眉睫》有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觀電影《迫在眉睫》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看完這部電影,最令我感動的就是那如山的父愛!
真是世事難料,電影里的約翰一帆滑高家生活幸福原本健康的小麥克在打棒球時不幸心臟病突發,本就瀕臨破產的約翰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了持槍脅迫醫生和病號這條路。最後小邁克成功的換了心臟,約翰被判了兩年刑,結果還算圓滿。
電影的號蠻部分小麥克,心臟病突發,快要死亡時,他的爸爸約翰不惜自殺,打算把自己的心臟捐給兒子以換來兒子的健康。當他用槍頂著自己的太陽穴時。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從我的眼眶中奪眶而出,滴在了桌子上。我感到一股溫暖流遍我的全身。我不禁感慨道,父愛是多麼的厚重啊!
電影中,人性善惡,人情冷暖。許多人只是一味的向利益看齊,在他們眼中金錢高於一切,人們的虛偽和冷酷令人窒息,迫在眉睫中的約翰用他的父愛感動了美國善良的人民,感動了醫院主管,感動了媒體記者,同時也感動了上帝!當邁克活下來時,父親約翰卻因此坐牢。結果不令人反思嗎?
國情不一樣,但父愛是相通的。讓我們用心去發現,父愛讓我們珍惜已擁有的父愛,來好好愛我們的父親吧!
看完這部電影,我理解了「父愛如山這句話」,父愛會感動一切,會讓不可能變為可能。偉大的父親約翰,將永遠屹立在我的腦海中。敬之!仰之!
星期五,我們在音樂廳看了個電影,名字叫《迫在眉睫》。我乍一看到片名,就覺得這應該很驚險。電影主要講了,小男孩麥克得了心臟病,手術費要25萬美元。為了給兒子做手術,他爸爸約翰·Q和媽媽拚命地賺錢;為了湊足手術費,他們還把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賣光了。錢總算湊足了,但是,要做心臟移植手術,必須得有適合小麥克的心臟。為了挽救小麥克的生命,爸爸願意獻出自己的心臟。他要自殺,以之救子。後來傳來好消息,說有了匹配的心臟,兒子麥克可能得救了,父親卻被判了刑。最終找到了與麥克相匹配的心臟,小麥克得救了。
看完這部影片後,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一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是一種比天高,比地厚,更比海洋深的人與人關系。為了搶救兒子,父母願意付出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也許是約翰·Q夫婦的一片痴心感動天地吧,又或許是好人有好報,小麥克終於得救了。這叫做皇天不負有心人。二是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讓情緒代替理智,不能超出法律允許的范圍。麥克的父親約翰·Q在情緒失控的時候做了一些出格的事,違反了法律,這就得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時時刻刻牢記的。
星期五,我們在音樂廳觀看了《迫在眉睫》這一部電影,這部影片非常感人,主要講了:父親約翰是一個工廠的工人,他的兒子不幸得了嚴重的心臟病,如果不做心臟移植手術的話,他的兒子將會在一天停止心跳,但是做心臟移植手術需要非常非常多的錢,而約翰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他想盡所有辦法去挽救兒子的生命,最後甚至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回兒子的生命,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愛啊!醫院被約翰的這種愛感動了,於是決定幫助他。最後,他的兒子被解救,重新獲得了力量。
我非常佩服這位父親,他對兒態尺子的愛比海深、比天高,他的所作所為是我們無法想像和理解的。還記得他和兒子的那一段簡單而不缺少深情的對話:他叫兒子一定要聽媽媽的話,一定不要接觸不好的東西,一定要走正道……這一切,一直感動著我們的心。
影片中的小男孩不幸得了嚴重的心臟病,而我們呢?我們是健康的,我們沒有殘疾也沒有疾病,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讓它受傷害,一定要活出精彩,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
這部影片很值得觀賞,我以後還要進一步的品味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啟示。
上個星期五,我們學校播了我認為有史以來最有意義的電影,名叫:《迫在眉睫》,可好看了!
電影里主要講了:主人公約翰老Q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自己對孩子麥克的愛。
有一次,麥克在打棒球的時候得了心臟病,他的父母立刻把他送讓稿到了醫院。醫生說手術費需要25萬元。當時把我給下了一大跳,心想:25萬元也太多了,可能需要幾年才能籌到,一般手術最多也只需要八九萬就可以了。我想得沒錯,約翰老Q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賣掉了,也沒有得到25萬。
因此,約翰老Q開始恐嚇醫生必須讓自己的孩子列上名單。他把一些醫生和病人趕到了急診室,還把急診室的門給鎖了。不一會兒,警察就來了。他們准備要把約翰老Q給抓起來,但約翰老Q說:「如果你們不把我兒子列上名單,我是不會出來的!」這時,麥克的媽媽在電話里告訴他:「麥克快要死了。」約翰老Q只好把兩個人質放了出來,頓時外面歡聲雷動。接著,他對葛法蘭說:「給你1個小時的時間,必須把我兒子列上名單。」
最後,麥克終於手術成功了。約翰老Q也被捕入獄了,但是麥克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愛。
星期五下午,我們看了一部讓人落淚的電影:《迫在眉睫》。
故事講述的是,約翰·Q是工廠工人,雖然非常努力,但家庭並不富裕,夫妻倆的感情也變淡了,可是,他們擁有的唯一一個生活亮點就是他們的兒子:邁克爾。
有一次棒球比賽,邁克爾突然暈倒了,約翰把邁克爾送到了醫院,後來查出邁克爾的心臟有問題,就此,邁克爾的生命在機器的「滴滴」聲中慢慢消失。
但還是有希望的,就是心臟移植手術,但是要付25萬這樣的巨額手術費。雖然醫院決定把手術費降低了很多,但是要湊齊錢還是難中之難,所以約翰就決定劫持醫護人員和病人讓自己的兒子列入名單。
最後,醫院決定把邁克爾列入名單,可是沒有心臟了怎麼辦,約翰就決定有自己的心臟換回兒子的性命,可是一次偶然的巧合,醫院弄到了心臟,和邁克爾完全符合。
最後,雖然兒子的性命保住了,可是約翰免不了要吃3、4年牢飯。看來為了孩子,父母真是什麼都做得出來啊!
我認為這部影片也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樣的話就不會發生這一連串的故事了。
星期五,我們3到6年級在音樂廳觀看電影《迫在眉睫》。
電影中講了:約翰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充分體現了父愛的力量,一種比天高、比海深、比泰山還高的父愛。為了挽救自己的兒子,想盡一切辦法,甚至准備用自己的心臟去換回兒子的新生,有一種失去自己生命的力量也不後悔的感覺。在整個過程中,也許會有觀眾認為這位父親犯了錯也犯了法,但我不這樣認為,他不是那個警察口中的混蛋,恰恰相反,是一個好人,說他挾持人質,但他的槍里並沒有裝上子彈:他不是要殺人的。他是被起著決定作用的但冷酷無情的保險制度被逼無奈的,如果社保更合理一點、保險公司沒有擅自更改客戶的保險條約,他是絕對不會那樣做的。
電影看完了,這個片子讓我淚流滿面:我敬佩這位父親,他敢於向所謂的權威挑戰,為了自己的兒子甘願犧牲一切,同事我也感覺到了生命的可貴已經生命的意義。約翰在生命存在並不自私,他不僅為自己活著,同時也為了自己的孩子,為了這個家庭。兒女是父母一生最寶貴的財富,父母是兒女心中的一座山,彼此依賴,相互依存。曾經在《讀者》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的生命是在自己的哭泣聲中開始,在別人的哭泣聲中結束的。」因此,人生就是用一串串淚珠連成的珍珠串。所以,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在短暫的生命中不要有太多的遺憾。
這是一個好電影,不妨你們也看一下。
『叄』 韓國電影《檢查官外傳》最後面說的約翰16:33是什麼意思
是取款密碼的線索。這筆錢是給池元的報酬。一共給了池元兩筆錢,取錢的密碼都是通過告知池元《聖經》中某一章節來獲取。因為檢升好察官含冤入獄,在獄中他利用自己懂法的優勢幫助犯人減刑來獲取報酬,因人在獄中,不可能直接給池元,所以就通過這種方式讓池元去取。
《[檢察官外傳][2016][動作 驚悚][韓國]》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ypnWTZeLB3iHgVRqiwLe4w
《檢察官外傳》講述了肆笑薯黃政民飾演的檢察官被冤枉成殺人罪而判刑入獄,在監獄中他結識了姜東元飾演的詐騙犯,於是利用他偷搶拐騙的才能,向黑社會組織展開復仇的故事。
『肆』 越獄約翰怎麼死的
約翰貌似在警察局時就真的死掉了
邁克爾·斯科菲爾德主角在第一季逃跑之後轉至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季期間又越過幾次獄第四季末假死後直至第五季回歸最後依然存活
林肯·巴羅斯主角哥哥第一季越獄逃跑之後跟著主角逃亡當主角入獄後在獄外幫著主角事實越獄計劃直至第五季最後依然存活
約翰·阿布魯茲黑手黨頭目在第一季逃跑之後在第二季開始,越獄成功的約翰·阿布魯茲掉入警察圈套遭警察圍剿最後被打死領了盒飯
費爾南叢頌含多·蘇克雷在第一季逃跑之後一直到第五季時不時的幫助主角哥哥在獄外幫助主角實施越獄計劃直至第五季最後依然存活
西奧多·巴格威爾TBag再第一季逃跑之後一路坎坎坷坷無惡不作為了不被抓砍掉自己的一隻手期間跟豬腳再次入獄隨後逃出被官方羈押第五季開始被放出第五季結尾再次入獄
本傑明富蘭克林滲笑C-Note第一季逃跑之後做了警方的污點證人過著幸福櫻羨的生活直至第五季回歸協助主角哥哥幫主角越獄直至第五季最後依然存活
DavidApolskis小偷在第二季逃亡中因為認識並愛上一個女孩被抓被抓之後被馬宏下套殺死
CharlesPatoshik神經病在第二季逃亡中被發現不想被抓爬上高塔被馬宏下套誘騙跳下自殺
『伍』 <越獄>講的到底是什麼一個故事
<越獄>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拯救的故事,邁克爾為了救他被人陷害入獄的哥哥林肯,計劃越獄並成功逃脫,在逃亡生涯中再次入獄,最後收集證據以求脫罪的過程。
《越獄 S03》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prhy_ZL2MjtB7VzttMRfqQ
提取碼:57as
麥克(文特沃斯•米勒 Wentworth Miller 飾)和哥哥林肯(多米尼克•珀塞爾 Dominic Purcell 飾)自從母親去世、父親失蹤後就相依為命。林肯雖然是個街頭混混,但他為了弟弟能順利完成學業,出人頭地,瞞著他向高利貸借了9萬美金,騙邁克說那是母親的保 險。邁克憑著這筆錢順利成為了一名建築結構工程師,並踏入了上流社會。而林肯為了還高利貸,無奈之下答應了一名陌生男子的要求,去槍殺一個人。
『陸』 《誤殺2》翻拍哪部
《誤殺2》翻拍自美國2002年的電影《迫在眉梢》。
《迫在眉梢》講述了生活並不富裕的約翰·Q·阿奇伯德是個工廠里賣命工作銀蘆叢的工人,為了養家糊口,兩夫妻感情日漸淡漠而導致婚姻瀕臨破裂。嘩液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一天,他們的兒子邁克爾突然在棒球場上昏倒。
當約翰把兒子送到醫院後才得知:兒子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需要進行心臟移植手術才能保住性命,高昂的手術費用遠遠超過他的醫療保險范圍。
約翰幾經溝通未果,醫院主決定把他們從等待移植者的名單中剔除。此舉激怒了作為父親的約翰,他憤然持槍闖入了醫院的急診室,綁架了無辜的醫護人員和病人做人質,要求院方立刻為兒子動手術。雖然最後約翰被判非法拘禁鋃鐺入獄,但對於影片的結果來說,還是算美好的結局。
《誤殺2》劇情
《誤殺2》是由陳思誠監制,戴墨執導,肖央、任達華、文詠珊、陳雨鍶、宋洋、李治廷、王昊澤主鋒櫻演的犯罪電影。
《誤殺2》講的是肖央飾演的男主兒子手術所需的移植心臟被別人搶走,他發狂劫持了醫院的急診室,以此來要挾警方調查幕後主使的故事,是一部催淚親情片,滿屏都是一腔孤勇的父愛,但是和《誤殺1》沒關系。
『柒』 電鋸驚魂1約翰被抓
其實算是倒敘倒敘吧,准確點說是那個明悉黑人警察自己的回憶,因為他一直相信是那個殺人狂就是戈登醫生,就算不是戈登醫生,也和戈登醫生數槐埋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才一直監視戈登醫生的家,因為那個黑人警察自己說過戈登醫生家的下水道與一個被捕的牙醫的家相通,那個牙醫就是那個故事裡面被綁在凳子上那個老頭,讓兩個警察給救了的那個老頭。不過有的你說的很對,他們被抓確實是在晚上。那個警察發狂是因為同伴死了,應該在好幾個月以前,他在監視戈登醫生家的同時,戈登和亞當的游戲也正在進行著!
而我個人認為安排這兩個警察的故事是因為黑人警察因為同伴死了而更加懷疑戈登醫生是同謀或是主謀,然後付錢給亞當讓他跟拍戈登醫生,所以薯螞才有了戈登和亞當的二人游戲。當然更主要的是戈登醫生宣布了他有絕症,而那個綁架他母女的人說出患有絕症的那個人的名字————也就是約翰,所以這是一連串的反應!
在下的愚見!
『捌』 約翰·班揚的生平簡介
約翰·班揚,1628年生於英格蘭,他的家鄉靠近貝德福德郡。他的父親是一個補鍋匠(這種職業早已被淘汰),專營焊接和修補鍋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屬製品。在17世紀中葉,補鍋匠奔走於各個鄉村之間,挨家挨戶地兜攬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東西,他們就在顧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後顧主當場付錢。按當時的社會標准,這是一份相當卑賤的職業。通常作補鍋匠的父親會帶上年幼的孩子們作幫手。約翰·班揚的父親卻是個例外。他一定是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因而沒有將他帶上作幫手,而是把他留在村子裡。約翰便在那兒上學,一直到小學畢業。
我們不太清楚約翰的宗教背景。他在自傳中寫到,大約在9歲或10歲那年,他做過好幾個有警示意味的夢,有關於他自己生命的終結的,有關於未來審判的,還有關於地獄的駭人的景象和有關永恆的啟示。對此,他尤為困擾。成年以後,他依然記憶猶新。不過在青少年時期,他把這一切置之腦後。他形容自己是當時村裡最壞最野的孩子,簡直就是壞事做盡。在當地他還以咒詛和發假誓聞名。
16歲那年,他離開家鄉,參加了克倫威爾的軍隊。當時在克倫威爾領導下的清教徒與支持英國國教的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之間爆發了一場內戰。國王的軍隊稱為保皇派,他們為國王盯圓亮的至高統治權而戰;克倫威爾旗下,則是為腔瞎議會而戰的志士。因此班揚投入的這場戰爭,具有宗教和政治雙重性質。這一經歷很可能使約翰·班揚獲得了對戰爭的深刻的理解,這反映在他日後所著的《天路歷程》的好幾個有關戰爭的場景中。在他的另一本書——《聖戰普通人的天國之路》,另一本是《敬虔的生活》,這兩本書是她父親給她的。班揚的妻子經常向班揚談起她的父親,她的父親是一個真正敬虔的人。當時班揚讀了這些書,雖然他很喜歡,但仍然沒有因此萌發任何個人的悔罪感。
不久,班揚開始與他的妻子一道去做禮拜。一個星期天的早晨,他對所聽到的佈道印象很深。但禮拜完了以後,他馬上跑去裴德福郡的鄉村教堂和公園球場玩一種叫「貓」的游戲,這種游戲同今天的板球類似。在那裡他與主以一種奇異的方式首次相遇。日後他在自傳里寫到:在同一天,我就去玩貓游戲。當時我剛把球從洞中擊出,准備擊第二次。突然一個聲音從天國里急速地擊中了我的心:「你是要離棄你的罪進天國呢,還是要繼續犯罪下地獄?」我楞住了,便沒去理會那個滾在地上的球,而是舉目望天。彷彿心眼大開,我看見主耶穌在那裡俯視著我,很不高興的樣子。他似乎在嚴正地警告我,將來有一天我必為這些和其他不敬虔的行為而受到懲罰。
隨之而來的是一次對他為之聞名的咒詛發假誓的認罪。他寫到:我依然犯罪,在滿心的貪婪中沉浮,對自己不能如願以償地得到滿足心懷怨憤。這種狀況持續了一個多月。直到有一天,我站在鄰家商店的櫥窗前,又是咒詛,又是發假誓,像以前一樣地裝瘋賣傻。一個女人坐在屋子裡看著我。凱寬盡管她自己是一個非常懶散、不敬虔的人,她卻斷言我的咒詛是如此的惡毒,她聽著都不寒而慄;她還告訴我,我是她一生中所見最不敬虔的傢伙。我的所作所為,足以玷污整個城裡的青少年的心靈,如果他們與我做朋友的話。
約翰·班揚心裡認罪的開始值得我們深思。《聖經》和教會歷史告訴我們,神經常這樣在人的心裡做工。當神開始做工使人認罪時,他常從那個人生活中重大的罪開始。神就是這樣對待班揚的。他的罪並非一次現形,神從他顯著的罪開刀:首先是他的禮拜天褻瀆神靈,然後是他的咒詛發假誓。不過,要注意,如果你問一個人是否認為他自己是個罪人,十有八九的人會說:不錯,有時我是個罪人。
神使人認罪的工作始於某種罪,然後聖靈會拓展認罪的廣度和深度。當一個人試圖洗凈自己的心靈,擺脫某些罪,使自己在神面前更顯為義時,聖靈不但指出某種罪,而且會進一步地告訴他,他越試圖潔凈,就越會看見自己的污穢。他們的內心越袒露,他們就越會明白,他們不能僅僅承認某種罪,還必須放棄自己的努力。因為除了罪,他們什麼也沒有。
約翰·班揚的一生顯然經歷了這樣一個日益深刻的過程。他說在他的生命中曾有過長達四年之久的屬靈的混亂時期。在這四年中,他不斷嘗試去贏得他自己的義。他有時滿懷希望,不久這些希望又被撞得粉碎。最後,他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在自傳里他是這樣寫到自己內心掙扎的結果的:有一天,我正穿過田野,許許多多念頭涌進了我的心,我深恐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費勁。突然,有一句話落進了我的心頭:你的義是在天上。頓時,我心靈的眼睛大開,我看見耶穌基督,在神的右邊。我頓悟那才是我的義。因此不論我在哪裡,不論我作什麼,神都沒有說他要我的義,而要在他面前的耶穌基督的義。我更看見,不是我的良善使我為義,也不是我的邪惡毀壞了我的義,因我的義就是耶穌基督,他昨天、今天、直到永遠都是一樣。至此我的枷鎖解開了,我的鐵一般牢不可破的苦惱委頓了,我的試探逃之夭夭了。自那時起,神的可畏的話語不再困擾我。我興高采烈地回到家裡,為神的恩典和愛而滿心歡喜。
那次經歷以後,他寫到,他以為自己會永遠生活在這樣的景況中。其實,受苦、拯救、感恩不是一次性的經歷,而是不斷的循環。我們將發現,在班揚的人生歷程中,受苦、拯救、感恩的循環在一次又一次地加深。年,也就是他25歲的那年,他加入了一間非國教的教會。當時英國國教和非國教教會並存,許多不同的宗教團體紛紛產生,有上層的團體和下層的團體。下層的團體通常被稱為清教徒教派。起初清教徒是一個綽號,這些人覺得英國國教的教會,在神職人員的穿著、宗教儀式和教義上都與羅馬天主教並無二致,因此想凈化教會,摒棄其中許多的宗教儀規。
在這些清教徒之間,又有不少分歧。有些人對另立教會不抱希望,在他們看來,他們的責任似乎就是留在英格蘭國教教會,與那裡發生的一切作抗爭。還有一群人以「持異見者」而聞名,他們的另外一些綽號反不為人知。他們覺得英格蘭教會已經走得太遠,很難再加以糾正,重回《聖經》的原則。因此,他們認為,除了離開國教教會,別無選擇。約翰·班揚加入的就是這樣一家「持異見者」的教會。而這間教會在施洗的問題上傾向於浸信會的觀點。
兩年後,班揚的妻子去世;同年,班揚所在的那間教會的牧師約翰·紀福特也去世了。紀福特的佈道對約翰·班揚的一生影響很大。他死後,會眾邀請班揚作他們的牧師,為他們佈道。其實班揚並沒有受過正式的訓練。三年後,即1658年,班揚接受了他們的邀請。
同一年,偉大的克倫威爾也去世了,他的一個兒子試圖掌管政權,但他太軟弱無能。許多人對克倫威爾統治下的持續不斷的高壓政策早已不滿。兩年以後,也就是1660年,查理二世重新登上王位,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復辟。王室重新成為英國的統治者,隨之而來的是對英國國教教會的絕對效忠。議會也從支持清教徒轉變為支持國教。這樣,國王和議會基本上達成了共識,承認英格蘭教會為不列顛國的唯一的合法教會。
在這種情況下,「持異見者」的處境日趨艱難。當時,約翰·班揚不僅在他自己的教區傳道,而且還探訪周圍的一些村莊。1660年的一天,當他正在一家農場進行佈道的時候,警察以無執照佈道的罪名將他逮捕。那時候,佈道許可證只頒發給接受英國政府管理,並在英格蘭教會登記的注冊牧師。法庭對班揚的判決是這樣的:「約翰·班揚,裴得福郡人,是一個……的勞工,自從……年以來,他故意不上教堂(指的是國教教會),不聽道,卻主持數個非法的秘密聚會,擾亂民心,違反了國王陛下的法律。」
約翰·班揚因此被判十二年的監禁。他入獄時32歲,直到44歲才獲釋。在這期間,他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有時對他的限制非常寬松,他可以到監獄外探訪朋友;有時他不能外出,但朋友可以來探訪他;有時對他的限制非常嚴厲,折磨審訊不斷。他寫到:「我發現自己疾病纏身,站立不穩。我被迫離妻別子,在這個地方忍受骨肉分離之苦。這一切痛苦不僅是緣於我對世俗享樂的貪愛,而且因為我想到如果我被迫與我可憐的家人分離,他們可能遭遇到的艱難、困苦和匱乏。我那可憐的失明的女兒瑪麗,她尤其令我牽掛。唉,一想到我的瑪麗所要忍受的,我就心如刀絞。可憐的孩子,你在這個世上會遇到怎樣的苦難啊!你會被鞭打,不得不乞討,忍飢挨餓,衣不蔽體,還有千千萬萬無法想像得到的災難。我是不能見到你們,但願這風兒能把我的思念吹到你們心裡。哦,我也要提醒自己,要把你們都交在神的手裡。可是離開你們實在讓我痛心。」1672年,他終於獲得赦免。新國王意於復興羅馬天主教。為此,他作了一個政策性的決定,釋放所有的「持異見者」,企圖讓這些人在推行英國國教的各團體之間引起更多的糾紛,以便可以逐步削弱他們的勢力。就這樣,約翰·班揚獲得了釋放。獲釋後,他馬上重返講壇,在各村之間巡迴講道。
約翰·歐文是班揚最熟悉的清教徒作家之一,他共有二十多部作品流傳於世。他當時是國王的大臣,是一位法庭佈道家,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到倫敦地區時,常常去聽約翰·班揚佈道。一次,國王聽說約翰·歐文常去聽班揚講道,就問歐文:「我不明白像你這樣一個學識廣博的人,為什麼要去聽一個從未受過教育,未受過訓練的人講道。」約翰·歐文回答得非常巧妙:「陛下,若我能擁有那補鍋匠佈道的能力,我寧願放棄我的知識。」約翰·班揚在佈道方面的恩賜的確是獨一無二的。他能巧妙地抓住聽眾的心,在寫作上也如此,我們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他獨特的風格。
1675年年底,他第二次被投入監獄,這次又是因為根據法令,傳道人必須持有執照才能佈道。班揚的罪名是非法傳教。幸運的是,這次監禁持續了不到一年。這樣,約翰·班揚一生中共有13年是在監獄里度過的。他心裡一定常常納悶:如果神果真呼召我傳道,為什麼我會在監獄里呆這么多年?使我這么多年與會眾分離?我本可以布更多的道,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為什麼呢?如果一個人回首往事,他肯定能發現自己飽經磨難的原因。
正是在獄中期間,班揚得以全力以赴地撰寫《天路歷程》。這本書日後成為歷世歷代讀者的祝福,這想必是班揚從來沒有預料到的,但神確實這樣成就了。班揚在第一次監禁時著手寫這本書,大約是在第二次監禁時完成的,因他第二次出獄後,《天路歷程》便首次出版。這本書流傳之廣,翻譯的文字之多,僅次於《聖經》。人們讀的次數越多,越深入,就越會發現它是如此優美,如此生動地昭示了神聖的真理。書中有許多地方與主耶穌用比喻講道時的風格很類似。班揚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揭示了深奧的真理。
後來,約翰·班揚撰寫了《天路歷程》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也是主要部分,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基督徒的人,離開毀滅城,奔向天國城。這個故事有很大一部分取材於班揚自己的生平,以及他生命中不同時期悔改的歷程。他自己生活中經歷的許多事在基督徒的天路遭遇中得以反映。
事奉多年,班揚親眼目睹許多人走過了同樣的歷程。同時主也用不同的方法引領他們,在同一條天路上經歷不同的事,進入不同的廣度和深度。他從中取材,寫了該書的第二部分,這回主人公不再是基督徒,而是女基督徒。他以他在事奉中所見的不同的人和他們的生活作原型,描寫了基督徒的妻子和幾個鄰居的經歷。在這里我們略舉一個例子。在書中有一位害怕先生,他走的路與勇敢先生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大相徑庭。他們行的是同一條路,遇到同樣的關鍵時刻,但他們行路的途徑,應付的方式卻很不相同。可見神在形式方面是不拘泥的。
約翰·班揚卒於1688年。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有一位父親將其子趕出家門,因他離家出走。這個年輕人到了班揚那裡,央求他與其父談一談,以便能與父親和好。班揚騎馬冒雨趕去,見到了那個父親。父子倆在他的勸說下和好。但班揚由此得了重感冒,並死於此。死時離他六十歲的生日還差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