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奧運冠軍孫楊的勵志故事
曾經的奧運冠軍孫楊雖然在里約奧運會上並沒有拿到期望的金牌,但我們不可否認他的實力和他在賽場下的付出。我們看到了他在賽場上留下的淚水,其實這其中包含的並不僅僅是錯失冠軍的遺憾,還有很多隻有經歷才會懂得的感受。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走近奧運冠軍孫楊,一起來讀讀他的勵志故事。
21歲的孫楊在倫敦奧運會上拿到了兩塊游泳金牌,迅速成為全民偶像。但偶像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高高在上,在奧運會上,孫楊再一次現場流淚,有人因此稱他為"水做的大男孩"。的確,喜歡動畫片《名偵探柯南》,喜歡毛絨玩具-這個世界冠軍就是一個充滿陽光力量的大男孩。
男兒淚真性情
"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幾乎是每個中國男孩從小就受到的教育。所以,盡管憋著的滋味很難受,很多男人不敢哭,也不願意哭。但是孫楊多次在公開場合流下淚水,他不喜歡掩飾自己的感情。
7月29日凌晨,孫楊獲得了倫敦奧運會男子400米自由泳的金牌。當孫楊走進混合採訪區後,心情激動的他先後兩次流下了眼淚,特別是當聽到記者問他"怎麼哭啦"的時候,孫楊哭得更凶了。
這是孫楊第3次在公開場合流淚。第一次是在2008年紹興舉行的全國游泳錦標賽上,當時只有17歲的孫楊以預賽第一的成績進入男子400米自由泳決賽,最終僅獲得銀牌,孫楊當時就難過得淚流滿面。第二次流淚是在去年的上海游泳世錦賽上,孫楊在1500米自由泳比賽中戰勝了朴泰桓和張琳兩大對手,並且打破了塵封10年之久的世界紀錄後喜極而泣。
這一次,孫楊不僅在2005年後第一次讓中國人在這個項目上戰勝了韓國選手,而且還為中國游泳隊獲得了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枚男子游泳的金牌,他可以"放肆"地流淚。
孫楊為這枚金牌付出了很多。"大清早,那麼冷的水,他就要跳下去。有時候受傷,打了封閉也要游。"談到孫楊的付出,媽媽顯得很心疼。在很多時候,孫楊4點半就要起來去訓練,這個時候大多數攜告虛人正在睡覺。感冒生病了,為了怕尿檢出問題,只能靠喝水來恢復。
作為運動員,孫楊承受著常人不能承受的精神壓力,所以無論在失敗還是成功的時候,他總喜歡用哭泣來釋放自己的壓力。也許隨著他成為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讓他喜極而泣的時刻會減少,但他的這份真性情不會消失。
堅持走過迷茫
其實孫楊對自己的游泳事業也動搖過。孫楊說:"我一度都懷疑自己能不能堅持住了。時間應該是2005年到2007年吧,那時候自己年齡還小,有時候教練一凶、一罵,我就害怕了,心裡特別不好受,覺得自己已經很認真了,怎麼還是得不到認可。"
那時候孫楊認為自己有些堅持不住了,因為"覺得自己和世界友殲最好成績相差這么大,沒機會趕上了,所以就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前面的路該怎麼走"。好在一切有了改變,孫楊回憶說:"北京奧運會我拿到了1500米自由泳第8,世錦賽我拿到了銅牌,這讓我的信心提升了。那時候我想,我拿了銅牌,是不是辯燃也有希望去拿金牌呢?這樣想著,我訓練的勁頭就大了起來,後來再也沒有什麼放棄的想法了,一直就游到了現在。"
有時候一個人如果不堅持,可能就會丟掉成功。孫楊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是抱著暑期讓孩子去玩玩的想法送孫楊參加游泳培訓班的。孫楊爸爸回憶說:"開始學的時候,孫楊一點都不會,叫他到大池,水深有1.8米,浮力大,站不穩,感覺就像在水裡漂,所以孫楊一邊抱著游泳浮板學打腿,一邊哇哇大哭。我們看了後心裡真有說不出的感覺。"
對於深水池的恐懼讓小孫楊一聽說要去泳池游泳就哭。看孫楊那麼怕游泳,孫楊父母一度打起了退堂鼓。但後來孫楊喜歡上了游泳,無論訓練多艱苦,他都能夠堅持訓練下來,而且總會超過教練布置的訓練量。
以上奧運冠軍孫楊的勵志故事就是我為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賽場,我們在這其中最終目的不是要戰勝別人,而是要超越自己、做更好的自己,那麼我們就一起努力吧! c_kan();
❷ 偶像的勵志故事
每個人都有偶像,看看下面我整理的偶像勵志故事,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偶像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當劉翔20歲時,仍在努力戰勝老邁的阿蘭·約翰遜;當姚明20歲時,正在全國男籃甲A聯賽打拚;至於李娜,20歲的她乾脆選擇了退役。對於已貴為世界冠軍的孫楊來說,前程遠大,但任重道遠。
上海,2011年的7月20日,80後姚明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退役,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10天後,90後孫楊在世錦賽1500米自由泳項目中以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冠,令人對一個新
時代充滿了臆想。
青春、陽光、高大、威猛,還是一臉“正太”長相的孫楊,忽如一夜春風般成了中國速度與力量的最佳代言人。惟一的疑問是,這個大男孩能達到怎樣的高度?是否可以像某門戶網站在他奪冠後換上的贊助商慶賀廣告那樣——14分34秒14,這僅僅是個開始?
偶像的勵志故事:體壇期待新偶像
翻查游泳項目的世界紀錄,男子1500米自由泳,澳大利亞名將、“中長距離之王”哈克特,在2001年日本福岡世錦賽游出的14分34秒56,一直保持至今。這項10年前創造的世界紀錄,幾乎被認為是不可打破的世界紀錄,也是“鯊魚皮時代”唯一沒有被打破的世界紀錄,而中國小伙兒孫楊改寫了這個數字:14分34秒14。國際泳聯在其官方網站上將孫楊稱為“歷史的刺破者”。
毫無疑問,孫楊開始被寄予厚望,開始被期待。而對於偶像貧瘠的中國體壇,繼姚明、劉翔之後,人們呼喚著一位新偶像的誕生。孫楊,也許鄭棗恰逢其時。
一位體育明星能否成為偶像級巨星,除了出色的運動成績,其從事的運動項目是否與國際接軌不容忽視。被稱為“小巨人”的姚明陪叢肢既不是奧運冠軍,也不是世界冠軍,但作為主力在NBA馳騁多年,就是他最大的資本。
同樣,作為奧運大家庭中唯一能和田徑匹敵的項目,碧波粼粼的泳池從來不缺少偶像。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馬克·施皮茨用7金震驚了世界。2000年悉尼奧運會,索普和那身黑色的鯊魚皮橫空出世。8年後,菲爾普斯告訴世界,一切皆有可能。此後,北島康介和朴泰桓也用實力成為亞洲人的驕傲。
雖然中國游泳界長期以來陰盛陽衰,但無論是長得酷似潘瑋柏的吳鵬,還是有著佟大為明星臉的張琳,都曾經是廣告商的寵兒。孫楊1500米破世界紀錄奪冠,已證明他超越前輩,成為中國男子游泳第一人!盡管尚缺一枚奧運金牌,但從發展空間及代言性價比考慮,孫楊都是當之無愧的潛力股。
在孫楊面前,似乎已經鋪就了一條金光大道。菲爾普斯在北京榮獲八金後,當年年底就簽訂了1億美元的商業合同。韓國“國民弟弟”的朴泰桓憑借優異表現也再次成為韓國各大品牌爭相簽約的廣告寵兒,先後為三星、LG等品牌代言。其實早在去年,財經媒體《中國經營報》對2010年中國主要體育明星的商業價值進行評比,當時在廣州亞運會上險破世界紀錄的孫楊就力壓林丹和劉翔,排名僅次於姚明和李娜。
在成為深圳大運會旗手並獻歌後,孫楊的微博已經擁有了67萬粉絲。哪怕一條“兩碗牛肉麵一共156元。心疼!”,都能引來2700多條的評論。如此的關注度,眾多商家怎能不動心?
新人霸氣外露
孫楊在上海世錦賽後的崛起已經不可避免。
1。98米,這是一個很少出現在長距離項目中的身高,然而一旦出現,往往就是頂尖選手,孫楊正是這樣的類型。他不僅有著過人的技術,還擁有超強的能力,這兩項結合,使得他在漫長的遊程中始終能夠保持傲人的優勢。可以想見,以孫楊的技術優勢和體能優勢,未來應該還有更多的上升空間。
孫楊的潛力還在於他的年齡,可以說,這是他最大的資本。他的澳大利亞外教丹尼斯一針見血地說:“孫楊年輕,潛力比張琳、朴泰桓都大。”
和1991年12月1日出生的孫楊相比,前輩們似乎都會感到無形的壓力——姚明31歲,劉翔28歲,李娜29歲,就連“神童”丁俊暉也已經年滿24歲。再看孫楊的競爭對手:張琳1987年1月6日出生,朴泰桓1989年9月27日生人,蘆世前者比孫楊大了近5歲,後者也比孫楊多出2年零3個月。
年輕,使得他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以他的1500米自由泳成績來說,這幾年始終處於上行的通道——2007年15分14秒39,世界排名第28位;2008年14分48秒39,世界排名第10位;2009年14分46秒84,世界排名第3位;從2010年開始,孫楊開始占據世界第1位,直至在上海世錦賽刷新世界紀錄。對於正處在自然增長階段的孫楊來說,只要保障系統和科學的訓練,成績的提高應該是指日可待的。
“如果和朴泰桓處在相鄰的泳道,勝利的將會是我。”孫楊敢在世錦賽400米自由泳不敵朴泰桓後放出如此豪言,正是因為他未來的潛能要大過韓國人。而展望明年的倫敦奧運會,孫楊不僅對1500米和400米很有想法,甚至還准備“試試200米自由泳,我想讓自己變得全面一些。”
除了過人的天賦,支撐孫楊如此霸氣的還有刻苦的訓練。雖然不滿20歲,但他對自己的要求卻近於苛刻。無論是在杭州、北京,還是澳大利亞,每天10小時大運動量的枯燥訓練,他都是絲毫不含糊地完成。這不僅為他成績的持續上升奠定了基礎,也使得他對自己更加具有信心。
一個小細節可以反映出孫楊對於勝利的渴望——北京奧運會後,在得知菲爾普斯每天早餐要吃8個雞蛋後,急於提高成績的孫楊一度也想如法炮製,可惜實在沒有“菲魚”的大食量。上海世錦賽上,國外選手眼睜睜地看著孫楊採用兩次劃水6次打腿的先進技術揚長而去,卻苦於能力不足無法施展,而這個能力,其實正是孫楊十多年如一日修煉的結果。
小伙兒太毛躁
健碩的身材,陽光的形象,單從外形來看,孫楊的確具備了成為一名偶像級運動員的條件。以前的他愛哭,拿到金牌哭,不拿金牌還是哭,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不成熟的表現。上海世錦賽,拿到分量很重的金牌,這一次,孫楊終於沒有哭。賽後,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天破世界紀錄奪冠)我內心很喜悅,不過不會表露得那麼深。事實上,廣州亞運會之後,我已經成熟了很多,不能遇到所有問題都像小孩子一樣去處理。所以今天不管是拿金牌還是破世界紀錄,我回去依然會好好訓練。”
孫楊長大了,成熟了,懂事了。賽場之外,他逐漸學會以一種感恩的心去看待世界。面對成績,他坦承:“這不光是我一個人的,也是我的領導,我的教練還有我的父母的。世界紀錄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大家的。”
出生江南,人高馬大的孫楊有一顆細膩柔軟的心。每次出國,他都會給父母買禮物;在上海世錦賽800米頒獎儀式結束後,孫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過半個場地,將獲得的吉樣物送給了媽媽;外婆送給他的“平安”香袋,他會仔細地貼身放好。對於自己的教練朱志根,孫楊稱他為“另一位父親”,並認認真真地寫了篇《泳壇師徒情》。世游賽期間,無論是賓館保安、大巴司機,還是賽事志願者,孫楊有機會都會送上小禮物,因為“他們很辛苦”。
然而這只是孫楊的一面,這個看似陽光帥氣彬彬有禮的小夥子,卻在賽場外引發了諸多的議論。400米自由泳決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孫楊沒有穿國家隊指定贊助商提供的服裝,而是穿著一件印有CCTV5以及另外一家品牌標識的服裝,引起了不小的波瀾。男子200米自由泳接力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張琳回答問題時,孫楊拿著頒獎時發的兔子玩偶,在桌子底下做小動作,這一舉動遭到菲爾普斯等外國選手的圍觀;在那之後,孫楊更是以第二天有比賽為由,提前離開。至於對溫州動車事故,他也是顧左右而言他。
“世界紀錄已經破了,對手都快被你套圈了,是時候慢下來,等一等你的修養,等一等你的責任心,等一等你的德行。”“孫楊,中國游泳需要你這枚1500米自由泳的奧運金牌,非常需要。但中國老百姓更需要他們的孩子,有一個道德過關的偶像。”這是一家媒體賽後對孫楊的評價,出人意料地尖銳。就在他奪得1500米自由泳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後,原本應是慶功的新聞發布會,記者們連珠炮似的提問卻讓這個大男孩啞口無言。中國游泳隊總教練幺正傑在上海世錦賽期間也直言,孫楊還不太成熟,“小伙兒太毛躁”。這些也許恰恰說明,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泳池中的先鋒,更是一個真正的“偶像”。就這個意義來說,孫楊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未來任重道遠
賽場上活力無限,賽場外卻過於稚嫩,這就是真實的孫楊。也許,孫楊本身並沒有錯,從舉國體制中走出的他,從少體校到省校,再到國家隊,都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成長,所接受的全部教育,目標只有一個——冠軍,更多的冠軍,分量更重的冠軍。
想像一下,孫楊每天經過的學院廣場,那裡聳立著一組雕塑,名字就叫《金牌》;在他天天訓練的游泳館,牆上刻著的,都是世界冠軍的名字。為了讓孫楊這樣的運動員能安心訓練,電腦上交——必須的;外出報告——必須的。直到世游賽開賽,孫楊其實並不知道發生在老家浙江的動車事故……
“要想像姚明、劉翔那樣成為持續近10年的全民偶像,孫楊除了要保持持續性的好成績,還要有專業的團隊進行全方位的包裝和推廣,這些都很難。”體育營銷資深專家倪華如此評介孫楊。
顯然,現在的孫楊尚未做好成為一名“偶像級明星”的准備。舉國體制讓他每年有大半年時間,可以衣食無優地在澳大利亞訓練,卻無法讓他的商業價值正比例地增長。
面對躍躍欲試的贊助商,倪華認為,孫楊現在就需要一個專業的經紀團隊。但在倫敦奧運會臨近的大背景下,在國家隊、省隊乃至個人家庭的博弈下,這個已不太現實。
“曾在電視機前目睹翔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他是我的偶像,我的榜樣。希望自己也能取得翔哥那樣的成就。”大運會開幕式後,孫楊如此表達自己的心聲。
不過,20歲不到的他,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劉翔。當劉翔20歲時,仍在努力戰勝老邁的阿蘭·約翰遜;當姚明20歲時,正在全國男籃甲A聯賽打拚;至於李娜,20歲的她乾脆選擇了退役。對於已貴為世界冠軍的孫楊來說,前程遠大,但任重道遠。
不到24歲的穆罕默德·阿薩夫是加沙罕尤尼斯難民營的難民。為了能參加泛阿拉伯國家的選秀大賽“阿拉伯偶像”,離開就業市場不景氣的加沙為自己找出路,他偷偷溜出加沙到了開羅,又輾轉黎巴嫩去參加海選。然而,由於加沙被封鎖而延誤,當他抵達貝魯特時,報名已經結束。
絕望的阿薩夫打電話和母親商量,最後決定進入選秀所在的賓館,但組委會依舊維持原來的決定。另一位參賽的巴勒斯坦人聽到了他的聲音,把名額讓給他,並告訴他:“我知道我到不了最後,但你能。”
最後的結局很美好,阿薩夫戰勝了來自埃及和敘利亞的兩名決賽對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阿拉伯偶像”冠軍的巴勒斯坦人。
這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熱議的話題。由於時差原因,“阿拉伯偶像”的直播時間是北京的凌晨,但我八十多歲的父親每次都會不經提醒就守在電視前。他是一個老難民,經歷過1948年那段屈辱的歲月,從故鄉巴勒斯坦逃難到敘利亞。
他對阿薩夫的喜愛,與其說是一種支持,不如說是找回了一種久違的歸屬感,一種對於失去故鄉的情愫。
老人的這種執著也感動了從未涉足巴勒斯坦的4個孩子。對於他們來說,祖國通常只是一個名詞,在填寫各式各樣的申請表時常被用到。
孩子們拚命撥打國際長途給阿薩夫投票,相信在這個時間,在歐洲和美國、智利、阿根廷、蓋亞那等等國家和地區,有著無數和我狀況相同的巴勒斯坦家庭。
阿薩夫的成功讓別人知道了巴勒斯坦人不只會搞政治、搞游擊隊,他們也有能力在不同的領域大顯身手。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藝術,甚至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他們還有著其他民族沒有的東西,比如監獄文化。
以色列監獄里的巴勒斯坦政治犯以絕食要求獄管為他們提供“阿拉伯偶像”的直播信號。在寫給阿薩夫的信中,他們給出了史上最壯烈的支持——“你一定要加油,我們都在為你掉肉。”
在社交網站上,阿爾及利亞人給阿薩夫留言:“我們全家昨天都沒有做菜,大家全部在看你。在這個周末,你就是我們的大餐。”
巴勒斯坦人的藝術作品反映現實,壓抑的生活和以色列持續的佔領給他們帶來了靈感,但同時他們也通過音樂表達對和平的追求。
1988年出現在一張標志性照片上的投石男孩Ramzi Aburedwan,長大後成了為和平奔走的游吟詩人;3個以色列阿拉伯青年組成的饒舌組合DAM,唱出了《誰是恐怖分子》《我需要自由》等代表巴勒斯坦人心聲的歌曲,傳遍了整個阿拉伯世界和許多歐美國家。
更多的巴勒斯坦人發現,音樂是比石頭更有效的武器。2009年初,在遭受以色列近一個月轟炸的加沙,人們唱出了《我們不會倒下》(We Will Not Go Down),告慰一千四百多個亡靈。
對於三代難民的巴勒斯坦人,上一代是痛苦的一代,他們親身經歷了失去家園的浩劫;我們是失敗的一代,身在海外,對民族和國家的支持有心無力;而接下來將是模糊的一代,他們對未來不確定,對過去又不甚了解。阿薩夫成功地成為了一個符號,讓三代巴勒斯坦人統一起來,把持不同政治理念的巴勒斯坦人、組織以及派別統一起來,同時也在阿拉伯革命這個大環境下,把所有支持民主自由、渴望公平正義的阿拉伯人統一了起來。
5月3日的北京草莓音樂節,狂風一陣接一陣,可這並不妨礙張曼玉要演唱的熱情。開嗓前,她邊捋著亂發邊自嘲:“我在網路上搜,怎麼在草莓節上唱歌不跑調,但是我沒有搜到,所以今天我還要繼續跑調。”
坦率到令人發指的她,本身就像8級強風掃過音樂圈。此前兩天的上海草莓音樂節,好奇“張曼玉到底能把歌唱成什麼樣”的歌迷,多到愣讓現場叫停售票。很快,一首《甜蜜蜜》揭曉了張曼玉的現場唱功——嘶啞、沉迷的煙熏嗓,低到有時找不到調兒。乃至有人幻滅地說她這是“被上帝放棄的聲音”,以及“完全顛覆女神的氣質”。
可張曼玉才不介意將過去歸零,哪怕是砸了自己的招牌。緊接著,她在北京草莓音樂節上的這番告白,“我演電影演了20次還被說成花瓶。唱歌請給我20次機會”,又不禁讓人為她點贊。
兩年前Vogue120周年慶典上,張曼玉就過了一把跨界的癮。頭頂紅色禮帽、身披白色馬甲,搭著閃亮皮褲,朋克范兒十足地唱了自己作詞的歌曲Visionary Heart。一開口就讓人呆掉,隨心所欲的調子,老煙槍式的聲音,跟她的單薄、優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那時,人們才知道,淡出了娛樂圈的張曼玉原來一直躲在家裡搞單曲創作。人們以為她只是玩玩票。誰料,今年3月底,她真正以“獨立音樂人”的身份簽約了摩登天空,國內最大規模的新音樂獨立唱片公司。
張曼玉轉型做音樂,圈裡人不看好的並不少。關於為什麼選了摩登天空,就有業內人揣測,“因為唱歌難聽,所以才要走另類路線”, 以及“音樂節需要噱頭”。
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覺得這說法都挺無聊的,連駁都懶得駁。在他看來,簽約張曼玉的考量沒這么多的小九九,有的倒是同氣相求的節奏。1月份兩人相識,用沈黎暉的話說,張曼玉的親和力、聲線和音樂審美都超過了他的預期。張曼玉喜歡的音樂風格偏電子搖滾,比如,英國的Portishead、法國的Air,以及比較偏民謠的Cat Power等,與摩登天空正好氣味相投。沈黎暉主動提出合作,張曼玉當場表示了興趣,接下來的運作推進,不過就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
沈黎暉看好張曼玉的唱功,哪怕她的煙熏嗓多被人詬病。在草莓音樂節前夕,他接受《人物》記者采訪時怒贊張曼玉,“聲線具有某種標志性,這是一種天賦,是一種氣質。做音樂這種先天條件很重要,不是靠努力就能獲得的。她就是她,不可復制。”
簽約當天,沈黎暉記得張曼玉說,“終於要開始了,為這個准備了七八年了。”談及草莓音樂節以及台下幾萬人的虎視眈眈時,張曼玉自信滿滿、全無含糊,“我不怕啊,我就是演員啊。”
北京草莓音樂節上,張曼玉只來得及唱了3首歌,This Bitch Called Love、Why did you do it以及Stay。唱第三首歌前,她抱著話筒慢慢講:“我是49歲7個月43天,快到50歲了,我也不介意。到了這個年紀,我走了那麼長的路,今天才是我的夢想實現。”
Stay唱到後半闕時,風力瞬間大到將舞台棚頂一角掀起。張曼玉試圖唱下去,直到工作人員上台強行將她攔腰護住,她才撒手話筒,扔下了一句“我不想停”。
❸ 體育明星孫揚勵志故事
體育明星孫揚勵志故事
孫楊,他被譽為游泳天才,而在這些榮譽後面,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的萌表情和他多次的淚灑現場。本文就來分享一篇體育明星孫揚勵志故事,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自從2003年進入國虛帶家隊朱志根教練組那天起,大師兄吳鵬就成為孫楊仰慕的對象。2007年墨爾本游泳世錦賽是孫楊參加的第一次世界大賽。最讓孫楊震撼的,是吳鵬竟然敢於向菲爾普斯叫板,並且收獲銀牌,從此孫楊萌生了要當世界冠軍的雄心壯志。
如果說吳鵬是孫楊啟蒙時期的標桿,那麼北京奧運會亞軍張琳則是孫楊發展時期的追趕目標。對於張琳,孫答譽磨楊曾經一度有過「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的紹興全國冠軍賽,他覺得可以與張琳拼一把,結果被張琳甩下很遠。站在領獎台上,掛著銀牌的孫楊哭得一塌糊塗。
奧運冠軍孫楊的成長故事
愛哭鬼的三滴淚
第一滴淚,累:1992年,兩歲的孫楊被教練「扔」進泳池的那一刻,父母在旁邊看得心疼不已,曾是運動員的父母深知裡面的辛苦。若不是怕浪費了兒子的游泳天賦,孫楊的媽媽才不會讓兒子從事這項運動。兩歲的孫楊第一次的觸水經歷是在哇哇大哭中度過的。正是這個第一次進泳池就被嚇哭的孩子在之後的日子,帶給了人們一次次驚喜。
愛哭的孫楊小時候訓練時,每當累極了,便是在泳池邊大哭,哭完之後,繼續完成教練布置的訓練任務。在主攻中長距離後,每天有20000米的訓練量。累到哭對孫楊來說,是一種情緒的宣洩。宣洩之後,繼續努力。
第二滴淚,不服輸:孫楊嶄露頭角是在2006年的'省運會上,那年他16歲。他的當時偶像是張琳和朴泰桓,榜樣的力量給了孫楊無限動力,他訓練得更為刻苦。在2008年的一次全國性比賽中,他覺得可以在400米自由泳中和名將張琳拼一把,結果孫楊在那次比賽中獲得第二名。站在領獎台上,掛著銀牌的孫楊哭得一塌糊塗。2010年亞運會時,出戰三場哭了三次,其中兩次是在200米和400米自由泳中輸給了韓國名將朴泰桓。不服輸的孫楊在此後更加刻苦訓練,成績飛速提高,在一系列的比賽中折桂。
第三滴淚,證明:2011年上海世錦賽,1500米的比賽中,孫楊一騎絕塵,打破世界紀錄:「不管拿金牌還是破世界紀錄,回去還是好好訓練吧。」這次,他沒哭。我們知道,孫楊長大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400米自由泳,孫楊戰勝朴泰桓獲得冠軍,賽後他從容淡定;200米銀牌,中國歷史上的最好成績,他依然從容以對;4×100米接力,最後一棒,他力挽狂瀾,為中國隊贏得一枚銅牌,創歷史最好成績,這次他累癱在泳池邊,但沒有哭。但是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1500米自由泳的賽場上,在摘取這枚金牌並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時,全球的觀眾又看到了孫楊的眼淚。這次的眼淚,是爺們兒的眼淚,是釋放的眼淚,是成熟、是觸動,是感恩的淚水。比賽的壓力,外界的質疑,在這一時刻全部瓦解,團隊的努力,在這一時刻開花結果,孫楊向世人證明,他已完成了從「愛哭鬼」到「真爺們兒」的蛻變。
懂感恩的萌帝
「萌」是孫楊的另一個關鍵詞。從發布會的忘記問題清斗的可愛表情到站上最高領獎台微笑抿嘴的表情。每一次微小的變化,都引來現場和場外觀眾的一陣驚呼,也無奈有人說:「面對孫楊,花痴有理。」這位天然呆自由萌的90後小子,在生活中也成長為一位內心成熟且感恩的人。拿到第一枚世錦賽金牌後,孫楊跑向看台,在人群中找到媽媽,把吉祥物交到媽媽手中,媽媽為他做的一切他都記得:「在體校4年,媽媽每天接送我去訓練,爸爸下班後在家燒飯做菜,確保我一回家就能吃上熱菜熱飯。到了省隊,基地在郊區,媽媽拿出所有積蓄買了一輛車,只為每天風雨無阻地將煲好的湯送給我,單程有30多公里。父母為我不知花費多少心血與汗水,我不會讓他們失望。」在2011年的一次活動中,他請出了自己的啟蒙教練,給了教練一個大大的擁抱。在每一次比賽結束後的采訪中,他都會提及自己的教練與團隊,感謝他們在背後的付出,他說,金牌是屬於他們團隊的。感恩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
可愛與刻苦,承擔與成熟,成功與感恩,萌與成熟在孫楊的身上完美呈現,這位90後的新新人類向世人宣告,他來了,他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