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釀酒始祖杜康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杜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發明用穀物進行釀酒的人,所以他也就當然地成為中華民族造酒的鼻祖。杜康所造秫酒的出現,可謂是遠古人類飲食文明和原始社會科技進步的里程碑及標志。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人類的整體進步而言,酒的發明堪與火的發明相媲美。
因此,杜康也就當然地被後人譽為中華民族酒的鼻祖,數千年來一直成為後人們敬仰、供奉的酒祖、酒聖、酒神、酒仙!
大家知道這個事情之後紛紛品嘗米糧,皇帝並沒有責備杜康,反而覺得由糧食發酵的水特別的香。倉頡就創造了酒這個字,而酒就因此而來,後來為了紀念杜康就把他稱作釀酒始祖。
『貳』 杜康被人稱為「釀酒始祖」,他有著怎樣的故事
轉眼三年已過。一天,杜康來到村裡找劉伶。他找到了劉伶的家。劉伶的媳婦接見。杜康說:「劉伶三年前喝的酒還沒給錢呢。」劉伶妻子聞言既悲傷又惱怒,說:「他三年前不知喝誰家的酒,回來就死了。原來是喝你家酒呀!你現在來要錢哩,我還要向你要人哩。」杜康說:「他沒有死,是醉啦!走走走,你領我快到埋的地方看看去。」
他們來到埋葬劉伶的地方,挖開墳墓,打開棺材一看:劉伶穿得整整齊齊,面目紅潤,跟生前一樣。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說:「劉伶,快醒來!劉伶,快醒來!」只見劉伶打個哈欠,伸伸胳膊,睜開眼來,嘴裡連聲叫道:「杜康好酒!杜康好酒!」從此,「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佳話就傳開了。
後來,劉伶跟著杜康也成了酒仙。
『叄』 釀酒始祖杜康的故事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一直是大家郎朗上口的名句,可民間還有這樣一個傳說也是關於杜康喝酒的,一起來看看……
『肆』 杜康酒的歷史典故
傳說:杜康某夜夢見一白鬍老者,告訴杜康將賜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內到對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間最美的陪談豎飲料。
杜康次日起床,發現門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門入山尋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見一文人,吟詩作對拉近關系後,請其隔指滴下一滴血。
杜康人物評價
關於酒的起源的多種說法中,真正與酒的釀造有關系的,是杜康。他的歷史貢獻在於創造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為原料製成的清酒,即糧食造的酒。杜康奠定了中國酒品製造業的基礎,被後人尊崇為釀酒鼻祖和酒聖,又被稱作酒祖。
三國時期,曹操寫有著名的《短歌行》,其中有句是:「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高度贊揚了杜康酒的美妙功效。
中國古代釀侍爛酒的歷史淵遠流長,為釀酒業作出傑出的貢獻,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但杜康是一位代表,在某種意義上,傳說中的酒神杜康代表了古代中國人的文明精神、科學精神和獨創精神。
『伍』 釀酒始祖杜康的故事,你有哪些了解呢
黃帝部落在建成之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然後就開始耕地種糧,後來皇帝就讓杜康管理糧食的生產。當時風調雨順,年年都是豐收,糧食打的也越來越多。不過因為沒有倉庫也沒有進行好的保管方法,所以杜康就把豐收的糧食全部都放在山洞裡面。時間一長山洞裡潮濕,糧食全部都發霉了。皇帝知道之後就特別的生氣,然後撤了杜康的職,讓杜康做糧食保管員,並且說如果糧食再發霉就要處死杜康。
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是卻特別的純粹,他越嘗越想嘗,結果還喝了好幾口,喝完之後他就開始覺得天旋地轉。後來他就把看到的情況跟別人講了一遍,然後把糧食帶回來讓大家品嘗。大家知道這個事情之後紛紛品嘗米糧,皇帝並沒有責備杜康,反而覺得由糧食發酵的水特別的香。倉頡就創造了酒這個字,而酒就因此而來,後來為了紀念杜康就把他稱作釀酒始祖。
『陸』 杜康造酒的故事要完整
杜 康 造 酒
夏朝大禹王治理天下時,朝中有一個年方二十三、四歲的青年,官居皰正,掌管著全國的經濟大權。他不是別人,正是幼失爹媽,到處飄流,後來投奔大禹,為治水獻出奇方妙策的杜康。
時值中秋佳節,桂樹飄香,菊花展瓣,突然,禹王傳旨令杜庖正上朝。
杜康匆匆來到宮中,只見禹王威風凜凜地坐在王位上。杜康正要叩拜禹王,卻聽見禹王打雷似的吼道: 「把杜康捆起來!」
杜康不知自己身犯何罪,正待要問個明白,卻見他屬下管糧庫的仆從黃浪從禹王腳下爬起來,哆哆嗦嗦地說」: 「杜庖正,蒲四倉一庫糧食霉壞了!都怪大人多事,拿走庫房鑰匙,幾個月竟忘了還給小人。」
杜康一聽,狠狠瞪了黃浪一眼,接著對禹王說: 「啟奏陛下,小臣前天在花園偶然揀到庫房鑰匙,即刻找來黃浪責問,他謊說兩個時辰前丟失。臣萬沒料到事已至此。罪在臣盡職不細。」
黃浪分辯道: 「禹王在上,想我黃浪身居杜庖正手下仆從,若是我丟了鑰匙,他能輕饒於我?若鑰匙在我手中,發觀霉糧又來稟報大王,豈不是自投羅網?」杜康見這小人無恥到這般田地,氣得說不出話來。
禹王聽黃浪滔滔不絕,見杜康怒而不語,以為杜康無理可辯,便喝令一聲: 「把杜康推出斬首。」
衛士們推著杜康,來到刑場,舉起大刀, 正要劈將下去,卻聽得一聲天崩地裂似的吼聲: 「刀下留人!」
衛士們一驚,抬眼看去,原來是德高望重的記事官儀狄。他來到杜康身邊,問了曲直原委,氣喘喘、急匆匆地到宮中去了。儀狄到宮中,冒死對禹王說: 「杜康素懷大志,德才兼備,倘若倉促處斬杜康,必有三大不利:一則傷了人才,二則百官寒心;三則萬一事有出入,豈不有損禹王的清名?」此時,禹王盛怒已過,又見儀狄說得有理,待要收回成命,又怕百官恥笑自己輕率,便不其威地下令道: 「免杜康一死,重責二十,逐還鄉里。黃浪雖為微仆,能出於公心,報奏弊端,其誠可嘉,命黃浪取代庖正。」可憐一個忠肝義義膽的杜庖正,就這樣被黃浪陷害了。
臨行前,杜康到了糧庫跟前,只見霉糧已經清出庫外。他抓起一把發芽霉爛的大麥和黍米,痴獃獃地反復觀看,心兒似刀扎一般的疼痛。忽然霉糧中一股奇異的香味撲鼻而來,杜康若有所思。這時儀狄前來送行,他送給杜康一個刻字骨片,上邊刻著這樣幾個字: 「鷹非雞類,傷而勿哀,心存大眾,勵精勿衰」。一席話把杜康一顆冰涼的心, 又說得熱乎起來了。他特意裝了幾大包霉糧, 回到了祖輩居住的陝西白水康家衛村。
杜康自回到家中,閉戶不出,想著自己盡職不細,造成霉糧,心內疚慚,寢食不安。他舀來霉糧,放在身邊,反復探究香味的來由,思考著挽救損失的辦法。隔壁李大伯見杜康閉戶不出,特地前來探望,一進門,二話未說卻驚異地問: 「杜康,你從哪兒搞來了神水?」
杜康莫明其妙地搖了搖頭。李大伯哈哈地笑著說, 「騙不了我!騙不了我!這神水聞起來香,喝起來甜,能治病消災,一進門我就聞見它的氣味了。」
聽了李大伯的話,杜康苦笑著把霉糧指給大伯看。李大伯抓起一把,聞了聞,更為驚怪,皺著眉頭說: 「咦,這才奇了,霉糧的氣味,咋和神水的香味一樣呢?」
「什麼神水?」杜康不解地問。李大伯說出一段奇遇來。
有一天,李大伯去北山砍柴,砍了半天,口渴得喉嚨眼裡都要冒煙了,這時,他在一棵果樹下發現有個凹槽,盛了半槽水。李大伯一口氣喝了個飽,抬起頭時,才感到口裡潤滑如玉,水中還有一般奇特的香味,低頭看時,凹槽里沉著幾顆霉爛的果子。第二天他路過又去喝,一連喝了幾天,不僅渾身來勁,還把多年腹脹的老病根給除了。他想,這一定是自己一生純正,老天爺特意賜舍的神水。
杜康聽罷老伯的敘述,卻生出了一個念頭來:霉爛的果子泡在槽里盛積的雨水中能生出神水,霉糧泡在清水裡行不行呢?他忙舀來一罐清水,倒進霉糧,放在陰涼乾燥處,眼巴巴地等待著神水的出觀。但是,好多天過去了,罐子里飄不出神水的香味。他又變著別的法兒試制,都沒有結果。這時他心上象澆了一瓢涼水,神情十分頹喪,看見儀狄臨別時的贈言,他真恨自己無能呀!
大地凝寒,冰封雪飄。他在家中實在愁悶得坐不住了,就到村東頭的溝里去散悶。無意中,他發觀一眼奇特的泉水。在這數九寒天里,別的泉水都結了堅冰?惟獨這眼泉水卻潔凈透明,隱隱噴動,更奇怪的是,泉水裡還散著一股淡淡的清香。杜康又驚又喜,他從家取來罐子,打一罐泉水回家,將霉糧摻進泉水罐,放在熱炕上,白天守著看,晚上貼著眠。過了幾天,霉糧發生了變化,香味也在變濃。半月之後,一股濃香彌漫了室內,飄在了院中, 飛過牆去,招來了李大伯。李大伯興沖沖地喝了一口,頓覺柔潤甘甜, 回味無窮,便不迭聲地誇贊道: 「好神水!好神水!」
這件事一經傳開,立時轟動了康家衛一帶百二八十里的地方,人們都傳說著杜康制出了神水,能消災治病,神通非凡。日每間,求神水的人絡繹不絕,一個小小康家衛顯得十分紅火。
一天杜康在家正想著製造神水的新法兒,忽見一夥農夫打扮的人闖將進來。他們大吵大鬧,責罵杜康用霉糧摻清水欺世盜名,言說他家裡的人喝了一碗即刻被毒死了,惡狠狠地扯著杜康要去償命。這些人一邊吵著,一邊搬動石,搗壞神水罐,提起霉糧袋要往茅坑裡扔。杜康急得正沒法兒,眾鄉親聞訊趕來了,幾個青年人抓住一個鬧得最凶的傢伙,那傢伙一看勢頭不對,說出了受黃浪差遣,故意混鬧,意在摧毀杜康心志的話來。鄉鄰們一聽,哪裡容得, 便一齊動手,直打得暴徒們哭爹叫媽地逃跑了。
杜康想到暴徒們編說一碗神永送了一條人命的話來,不覺好笑。又一想?卻覺得自己對神水能不能多喝,心中無數,便想親自嘗嘗。他端來一碗神水,一氣喝下,只覺得渾身清爽,精神倍增,又舀來一碗,仰頭喝完,更覺得清香滿
口,再舀來一碗喝完,卻感到頭重腳輕,天旋地轉,向床上一躺,朦朧了一陣,就不省人事了。
杜康倒在床上不久,一個鄉鄰前來要神水。進得草堂,叫了幾聲杜康,見杜康死睡不應?又用手去推,這一推,卻推出了事來。原來,杜康臉色慘白,叫不應,推不醒,分明一副死了的模樣,來人嚇得放聲痛哭。哭聲驚動了四鄰八舍,不大工夫,人們就擠滿一院。大家看杜康猝然死去,心情悲戚,有人禁不住哭出聲來。這一哭不打緊,杜康醒了,他伸胳膊展腿地動了幾下,一骨碌爬起來,揉了揉眼,彷彿睡了一個熟覺。人們問清原因,方才放下一顆懸著的心。弄清了神水的用量,杜康又忙碌著研製新的釀造辦法。正當杜康愁於霉糧快用完時,李大伯拿來好的黍米,要杜康和霉糧摻起制神水,看行不行?經過試驗,果然制出了好神水,又試了幾次,一次比一次放的霉糧少,制出的神水也越來越美。杜康象發觀了寶貝似的,用霉糧做引子,引子快完了,再用發芽的大麥和黍米,摻上引子,這樣以來,引子不斷,神水不絕。
黃浪見杜康造出神水,名聞天下,施計加害未成,企圖貪大之功。 一天大禹早朝,群臣議事,未等其他臣僚開口,只見黃浪抱出一個罐子,口稱數日辛勞,製成玉液神水,除病消災,功力神異,特向禹王進獻。禹王人喜,接過罐子,啟開封蓋!果然異香撲鼻, 彌漫宮廷,群臣敬羨不已,儀狄卻心生疑團。禹王舉罐喝了一口,咂咂不已,連聲誇獎道:「好神水!好神水!」於是,他乘一時高興,咕啷咕嘟地喝將起來,不一會,就把一罐神水喝光了。等到放下罐子,卻見而紅耳赤,眼中充血:口裡不住地顛狂亂語。儀狄忙叫宮衛攙禹王至後宮休息。
禹王走後,眾巨僚都怒沖沖地瞪著黃浪。此刻的黃浪,就象熱鍋上的螞蟻,心情恐懼焦燥,約摸過了半個時辰,禹王又氣沖沖地回到宮中,憤怒地責罵黃浪弄來什麼毒葯,要毒害於他。黃浪嚇得六神無主,慌急中招出他差人騙來的是杜康造的神水。禹王一聽神水是杜康所造,謀殺之嫌重,便喝令宮衛去抓杜康。
當禹王派衛士去抓杜康時,儀狄便立即跪奏,把杜康造神水的經過說了個一清二楚,又說神水性烈,不宜多飲,飲多了就會失態。儀狄是禹王最信得過的大臣,聽了這番敘說,他才釋了疑團,下令請杜康速速進宮敘話。黃浪心術不正,欺詐不軌,被判了個斬首示眾的死罪。
杜康叩拜禹王,禹王走下王位,攙起杜康,懊悔地說:「卿乃素心清雅,其誠感天。昔日奸人作弊,使卿蒙受屈冤,皆為寡人之過也!今為酉日,卿冤案已平,神水亦應更香。為了衷彰卿之忠誠,朕欲將三點水旁加酉的酒字賜為神水之名,不知卿意如何?」
杜康忙說; 「禹王褒獎,罪臣杜康受之有愧,願以有生之年,多造好酒,以報禹王浩盪天恩。」禹王見杜康決心已定,也不好強留。
後來,杜康回到家鄉,終年造酒,遂使酒的質量越來越好。
杜康百年之後,家鄉的人卻傳說杜康並沒有死,只是因造酒勞累過度,睡著後好久未醒。仙童玉女們垂涎酒香,悄悄從夢中把杜康帶到天上。等杜康睡醒來,又要重返人間,玉帝卻強留不放,命他做瑤池宮經濟總管。杜康婉言謝絕了。玉帝無奈,只好讓他重操舊業,繼續造酒。果然,杜康在天
堂又造出了瑤池玉液的好酒來。這正是:
人間杜康酒,
瑤池玉液漿,
雖經千般苦,
天地流芳香。
『柒』 夏朝酒聖杜康的典故介紹
相傳杜康酒名聲大振,還有一段趣聞。 傳說 杜康在白水康家衛開了一個酒店。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夏朝酒聖杜康的 典故 介紹,希望你喜歡。
夏朝酒聖杜康的典故
東晉竹林七賢中的名士劉伶,以飲酒聞名 天下 。一天,劉伶從這里路過,看見酒店門上貼著一副 對聯 :“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盅海底眠”。橫批:“不醉三年不要錢”。劉伶看了,不禁哈哈大笑,心想,我這個赫赫有名的海量酒仙,哪裡的酒沒吃過,從未見過這樣誇海口的。且讓我把你的酒統統喝乾,看你還敢不敢狂?接著,劉伶進了酒店,杜康舉杯相敬。誰知,三杯下肚,劉伶只覺天旋地轉,果然醉倒了,跌跌撞撞地回家去,一醉三年。三年後,杜康到劉伶家要酒錢。家人說,劉伶已死去三年了。劉伶的妻子聽到杜康來討酒錢,又氣又恨,上前一把揪往杜康,哭鬧著要和杜康打人命官司。杜康笑道:“劉伶未死,是醉過去了。”他們到了沒拿墓地,打開改散棺材一看,劉伶醉意已消,慢慢蘇醒過來。他睜開睡眼,伸開雙臂,打了一個大呵欠,吹出一股噴鼻的酒香,得意地說:“好酒,真香啊!”這就是民間至今還流傳的“杜康造酒醉劉伶”的 故事 。至今,在白水縣大楊鄉康家衛村杜康墓對岸,一小溪之隔,便是劉伶之墓,石砌而就。古代流傳下來的《杜康造酒醉劉伶》一書中寫道:“天下好酒數杜康,酒量最大數劉伶,……飲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劉伶三年整。”當然,這是誇張的民間傳說。但杜康酒確實有“開壇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譽。
劉伶嗜酒如命的故事
竹林七賢里的每一個人都喜歡喝酒,但劉伶卻獨以酒而聞名,可見他的酒量之多。他的喝酒,或許同阮籍一樣,是因為受逼於黑暗的 政治 ,污濁的社會,但他確能沉醉在酒鄉的混沌世界中,不像阮籍、嵇康是充滿著憤懣之心的,阮籍甚至還在酒後吐了血。他喝酒的方式也是極其豪邁的。伴隨著狂飲而來的, 自然 是行為上的放盪。
他的家庭是很窮困的,但他並不以為意,反而嗜酒如命。
《晉書》本傳記載說,他經常乘鹿車,手裡抱著一壺酒,命僕人提著鋤頭跟在車子的後面跑,並說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他嗜酒如命,放浪形骸由此可見。
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跟鎮上的人吵架,對方生氣地捲起袖子,揮拳就要打他,劉伶卻很鎮定從容地說:“我這像雞肋般細瘦的身體,那有地方可以安放老兄的拳頭。”對方聽了,笑了起來,終於把拳頭放了下來。
杜康造酒劉伶醉的故事
某天,劉伶路過杜康酒坊門前,抬頭看見門上有副對聯,寫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橫批寫著:不醉三年不要錢。
對於一向好酒的劉伶來說,這還了得。於是就進去喝了三碗,結果一回到家就醉了。三年後,劉伶酒醒了,見如此好酒,就喝開了,左一碗,右一碗,一口氣一連喝了一百零八碗。夫人見狀也喝了杜康的酒,於是一起從此長眠。孩子核察氏們便和杜康一起,把劉伶夫婦埋進地里,還立下了一個墓碑。上面寫著:劉伶之墓。
轉眼一百多年過去了。這一天,杜康來到了劉伶的墳上,挖開墳墓,推醒了劉伶夫婦,引著他們飄遙踏雲而去。從這以後,杜康就成了酒神,被造酒人供奉為師祖。而劉伶,也變成了品酒大師,所以民間才流傳著這么一句佳話,就是“杜康造酒劉伶醉”。
劉伶縱酒放達的故事
任建威參軍期間,有一次劉伶忽然來了興致,竟然在官邸脫光了衣服一絲不掛地飲酒。有幾個客人來訪,他也不趕緊把衣服穿上,還繼續光著身子喝。客人見他如此不雅,就譏笑他。他卻一本正經地反駁說:“天地就是我的房子,房子就是我的衣褲,你們進我的房子就是鑽到我褲襠里來了,誰讓你們鑽進來的?” 劉伶醉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