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王長豫講了什麼故事

王長豫講了什麼故事

發布時間:2023-03-22 19:39:05

A. 《德行》文言文翻譯

《世說新語德行》文言文翻譯如下:

陳仲舉的言論和行為是讀書人的准則,是世人的模範。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國家政治。出任豫章太守時,一到郡,就打聽徐孺子的住處,想先去拜訪他。主簿稟報說:「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進官署視事。」陳仲舉說:「周武王剛戰勝殷,就表彰商容,當時連休息也顧不上。我尊敬賢人,不先進官署,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周子居常說:「我過一段時間見不到黃叔度,庸俗貪婪的想法就又滋長起來了!」郭林宗到了汝南郡,去拜訪袁奉高,見面一會兒就走了;去拜訪黃叔度,卻留宿一兩天。別人問他什麼原因,他說:「叔度好比萬頃的湖泊那樣寬闊、深邃,不可能澄清,也不可能攪渾,他的氣量又深又廣,是很難測量的呀!」

李元禮風度出眾,品性端莊,自視甚高,他要把在全國推行儒家禮教、辨明是非看成自己的責任。後輩讀書人有能得到他教誨的,都自以為登上了龍門。李元禮曾經贊嘆荀淑和鍾皓兩人說:「荀君識見高明,人們很難超過他;鍾君有最美好的德行,卻是可以學習的。」

太丘縣縣長陳寔去拜訪朗陵侯相荀淑,因為家貧、儉朴,沒有僕役侍候,就讓長子元方駕車送他,少子季方拿著手杖跟在車後。孫子長文年紀還小,就坐在車上。到了荀家,荀淑讓叔慈迎接客人,讓慈明勸酒,其餘六個兒子管上菜。孫子文若也還小,就坐在荀淑膝上。這時候太史啟奏朝廷說敗陸:「有真人往東去了。」

有人問陳季方說:「您的父親太丘,有什麼功德,而擔負了天下如此崇高的聲望?」季方說:「我的父親就好像是生長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樹,上面是萬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深不可測的深淵;樹頂被甘露沾濕,樹根為泉水滋潤,在這樣的時候,桂樹又哪裡會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淵有多深?所以我不知道我父親有什麼功德。」

陳元方的兒子陳長文,有傑出的才能,他和陳季方的兒子陳孝先各自論述自己父親的事業和品德,兩人爭執不下,便去問祖父太丘長陳寔。陳寔說:「元方很難當哥哥,季方也很難當弟弟。」

荀巨伯到遠處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強盜攻打郡城,朋友對巨伯說:「我這下活不成了,您可以走了!」巨伯說:「我遠道來看您,您卻叫我走;損害道義來求活命,這難道是我荀巨伯乾的事嗎!」強盜進了郡城,對巨伯說:「大軍到了,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麼樣的男子漢,竟敢一個人留下來?」巨伯說:「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寧願我自己代朋友去死。」

強盜聽了互相議論說:「我們這些不講道義的人,卻侵入有道義的地方!」於是就把軍隊撤回去了,全城也因此得以保全。華歆對待子弟很嚴肅,雖然是在家裡,禮儀也像在朝廷上那樣莊敬嚴肅。陳元方兄弟卻是盡量實行和睦友愛的辦法。但是兩個家慶枯纖庭內部,都沒有失掉和睦安樂的治家准則。

管寧和華歆一同在菜園里刨地種菜,看見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寧不理會,舉鋤鋤去,跟鋤掉瓦塊石頭一樣,華歆卻把金子撿起來再扔出去。還有一次,兩人同坐在一張坐席上讀書,有達官貴人坐車從門口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卻放下書本跑出去看。管寧就割開席子,分開座位,說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王朗常常在識見和氣度方面推崇華歆。華歆曾經在蠟祭那天把子侄聚到一起宴飲,王朗也學他的做法。有人向張華說到這事,張華說:「王朗學華歆,都是學些表面的東西,因此距離華歆越來越遠。」

華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他們的船,華歆馬上對這一要求表示為難。王朗說:「好在船還寬,為什麼不行呢?」後來強盜追來了,王朗就想甩掉那個搭船人。華歆說:「我當初猶豫,就是為的這一點呀。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怎麼可以因為情況緊迫就拋棄他呢!」便仍舊帶著並幫助他。世人憑這件事來判定華歆和王朗的優劣。

王祥侍奉後母朱夫人非常小心。他家有一棵李樹,結的李子特別好,後母一直派他看管著。有時風雨忽然來臨,王祥就抱著樹哭泣。有一次,王祥在另一張床上睡覺,後母親自去暗殺譽仿他;正好碰上王祥起夜出去了,只砍著空被子。王祥回來後,知道後母為這事遺憾不止,便跪在後母面前請求處死自己。後母因此受到感動而醒悟過來,從此就當親生兒子那樣愛他。

晉文王稱贊阮嗣宗是最謹慎的,每逢和他談話,他的言辭都很奧妙深遠,未曾評論過別人的短長。王戎說:「和嵇康相處二十年,未曾看見過他有喜怒的表情。」王戎和和嶠同時喪母,都因為盡孝得到贊揚。王戎骨瘦如柴,和嶠哀痛哭泣,禮儀周到。晉武帝對劉仲雄說道:「你經常去探望王戎、和嶠嗎?聽說和嶠過於悲痛,超出了禮法常規,真令人擔憂。」

仲雄說:「和嶠雖然禮儀周到,精神狀態沒有受到損傷;王戎雖然禮儀不周,可是傷心過度,傷了身體,骨瘦如柴。臣認為和嶠是生孝,王戎是死孝。陛下不應為和嶠擔擾,而應該為王戎擔憂。」梁王和趙王是皇帝的近親,貴極一時。中書令裴楷請求他們兩個封國每年撥出賦稅錢幾百萬來周濟皇親國戚中那些貧窮的人。有人指責他說:「為什麼向人討錢來做好事?」裴楷說:「破費有餘的來補助欠缺的,這是天理。」

王戎說:「太保處在正始年代,不屬於擅長清談的那一類人。等到和他談論起來,原來義理清新深遠。他不以能言見稱,恐怕是崇高的德行掩蓋了他的善談吧!」安豐侯王濬沖在服喪期間,哀毀之情超過一般人。中書令裴楷去弔唁後,說道:「如果一次極度的悲哀真能傷害人的身體,那麼浚沖一定免不了會被指責為不要命。」

王戎的父親王渾,很有名望,官職做到涼州刺史。王渾死後,他在各州郡做官時的隨從和舊部下,懷念他的恩惠,相繼湊了幾百萬錢送給王戎做喪葬費,王戎一概不收。劉道真原來是個罰服勞役的罪犯,扶風王司馬駿用五百匹布來替他贖罪;不久又任用他做從事中郎。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值得稱頌的事。

王平子、胡毋彥國等人都以放盪不羈為曠達,有時還有人赤身露體。樂廣笑著說:「名教中自有令人快意的境地,為什麼偏要這樣做呢!」郗鑒在永嘉喪亂時期,住在家鄉,生活很困難,經常挨餓。鄉里因為他德高望重,便大家輪流供他飯吃。郗鑒經常帶著哥哥的兒子郗邁和外甥周翼這兩個小孩去吃。鄉里說:「各家自己也窮困挨餓,只是因為您的賢德,想合夥接濟您就是了,恐怕不能兼顧兩個小孩。」

郗鑒於是便單獨去吃,吃完後總是兩個腮幫子含滿了飯,回來便吐出給兩個小孩吃。後來都活了下來,一起到了江南。郗鑒死時,周翼正任剡縣縣令,他辭職回去,在郗鑒靈床前盡孝子禮,寢苫枕塊,守孝足足三年。

顧榮在洛陽的時候,一次應邀赴宴,發現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情,就把自己那一份讓給了他。同座的人都笑話顧榮,顧榮說:「哪有成天端著烤肉而不知肉味這種道理呢!」後來遇上戰亂過江避難,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個人在身邊護衛自己。便問他為什麼這樣,原來就是得到烤肉的那個人。

光祿大夫祖納少年時死了父親,家境貧寒,他生性最孝順,經常親自給母親做飯。平北將軍王義聽到他的好名聲,就把兩個婢女送給他,並任用他做中郎。有人跟他開玩笑說:「你也就值兩個婢女。」祖納說:「百里奚又何嘗比五張羊皮輕賤呢!」

周鎮從臨川郡解任坐船回到京都,還來不及上岸,船停在青溪渚。丞相王導去看望他。當時正是夏天,突然下起暴雨來,船很狹窄,而且雨漏得厲害,幾乎沒有可坐的地方。王導說:「胡威的清廉,哪裡能超過這種情況呢!」立刻起用他做吳興郡太守。

當初鄧攸躲避永嘉之亂,逃難江南,在半路上扔下了自己的兒子,保全了弟弟的兒子。過江以後,娶了一個妾,非常寵愛。一年以後,詢問她的身世,她便詳細訴說自己是北方人,遭逢戰亂,逃難來的;回憶起父母的姓名,原來她竟是鄧攸的外甥女。鄧攸一向德行高潔,事業有成就,言談舉止都沒有污點,聽了這件事,傷心悔恨了一輩子,從此便不再娶妾。

王長豫為人謹慎和順,侍奉父母神色愉悅,克盡孝道。丞相王導看見長豫就高興,看見敬豫就生氣。長豫和王導談話,總是以謹慎細密為本。王導要去尚書省,臨走,長豫總是送他上車。長豫常常替母親曹夫人收拾箱籠衣物。長豫死後,王導到尚書省去,上車後,一路哭到官署門口;曹夫人收拾箱籠,一直把長豫收拾過的封好,不忍心再打開。

散騎常侍桓彝聽到有人談論竺法深,就說:「此公素來有名望,而且受到前輩賢達的賞識、贊揚,又和先父是最好的朋友,不該談論他。」庾亮駕車的馬中有一匹的盧馬,有人告訴他,叫他把馬賣掉。庾亮說:「賣它,必定有買主,那就還要害那個買主,怎麼可以因為對自己不利就轉嫁給別人呢!從前孫叔敖打死兩頭蛇,以保護後面來的人,這件事是古時候人們樂於稱道的。我學習他,不也是很曠達的嗎!」

光祿大夫阮裕在剡縣的時候,曾經有過一輛很好的車,不管誰向他借車,沒有不借的。有個人要葬母親,心想借車,可是不敢開口。阮裕後來聽說這件事,嘆息說:「我有車,可是讓別人不敢借,還要車子做什麼呢!」就把車子燒了。

謝奕做剡縣縣令的時候,有一個老頭兒犯了法,謝奕就拿醇酒罰他喝,以至醉得很厲害,卻還不停罰。謝安當時只有七八歲,穿一條藍布褲,在他哥哥膝上坐著,勸告說:「哥哥,老人家多麼可憐,怎麼可以做這種事!」謝奕臉色立刻緩和下來,說道:「你要把他放走嗎?」於是就把那個老人打發走了。

太傅謝安非常敬重褚季野,曾經稱頌說:「褚季野雖然口裡不說,可是心裡明白是非,正像一年四季的氣象那樣,樣樣都有。」丹陽尹劉真長在任內,臨終奄奄一息之時,聽見供神佛的閣下正在擊鼓、舞蹈,舉行祭祀,就神色嚴肅地說:「不得濫行祭祀!」屬員請求殺掉駕車的牛來祭神,劉真長回答說:「我早就禱告過了,不要再做煩擾人的事!」

謝安的夫人教導兒子時,追問太傅謝安:「怎麼從來沒有見您教導過兒子?」謝安回答說:「我經常以自身言行教導兒子。」晉簡文帝任撫軍大將軍時,所坐床榻上的塵灰不讓拂拭,看見上面有老鼠爬過的痕跡,反而認為很好。有位參軍看見老鼠白天爬出來,就用手板把它打死了,簡文帝露出很不高興的神色。

下屬便來彈劾這位參軍,簡文帝說:「老鼠被打死尚且不能令人忘懷,現在又因為老鼠而傷害到人,豈不是更不應該了嗎?」范宣八歲那年,有一次在後園挖菜,無意中傷了手指。就大哭起來。別人問道:「很痛嗎?」他回答說:「不是為痛,身體發膚,不敢毀傷,因此才哭呢。」范宣品行高潔,為人清廉儉省。有一次,豫章太守韓康伯送給他一百匹絹,他不肯收下;減到五十匹,還是不接受;這樣一路減半,終於減至一匹,他到底還是不肯接受。

後來韓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車,在車上撕了兩丈絹給范宣,說:「一個人難道可以讓老婆沒有褲子穿嗎?」范宣才笑著把絹收下了。王子敬病重,請道家主持上表文禱告,本人應該坦白過錯,道家問子敬一向有什麼異常和過錯。子敬說:「想不起有別的事,只記得和郗家離過婚。」

殷仲堪就注荊州刺史以後,正遇上水災歉收,吃飯通常只用五碗盤,除外沒有其他葷菜;飯粒掉在盤里或坐席上,馬上撿起來吃了。這樣做,雖然是想給大家做個好榜樣,也是因為他的本性質朴。他常常告誡子侄們說:「不要因為我擔任一個州的長官,就認為我把平素的生活習慣拋棄了,現在我的這種習慣並沒有變。貧窮是讀書人的常態,怎麼能做了官就丟掉做人的根本呢!你們要記住我的話!」

當初,南郡公桓玄和楊廣一起去勸說荊州刺史殷仲堪,認為他應該奪取殷覬主管的南蠻地區來建立自己的權力。殷覬也馬上明白了他們的意圖。一次趁著行散,隨隨便便地離開了家,便不再回來,里里外外沒有人事先知道。他神態悠閑,和古時候的楚國令尹子文一樣沒有怨恨。當時的輿論界就因為這事贊揚他。

僕射王愉任江州刺史時,被殷仲堪、桓玄起兵驅逐,逃亡到了豫章,生死未知。他的兒子王綏在京都,聽到消息,便面容優愁,起居飲食,每一事都有所降低。當時的人把他稱為試守孝子。

南郡公桓玄打敗荊州刺史殷仲堪以後,逮捕了殷仲堪的將佐十來人,咨議參軍羅企生也在裡面。桓玄向來待企生很好,當他打算殺掉一些人的時候,先派人去告訴企生說:「如果向我認罪,一定免你一死。」企生回答說:「我是殷荊州的官吏,現在荊州刺史逃亡,生死不明,我有什麼臉向桓公謝罪!」綁赴刑場以後,桓玄又差人問他還有什麼話要說。

企生答道:「過去晉文王殺了嵇康,可是他兒子嵇紹卻做了晉室的忠臣;因此我想請桓公留下我一個弟弟來奉養老母親。」桓玄也就按他的要求饒恕了他弟弟。桓玄原先曾經送給羅企生母親胡氏一領羔皮袍子;這時胡氏在豫章,當企生被害的消息傳來時,當天就把那領皮袍子燒了。

王恭從會稽回來後,王大去看望他。看見他坐著一張六尺長的竹席子,便對王恭說:「你從東邊回來,自然會有這種東西,可以拿一張給我。」王恭沒有說什麼。王大走後,王恭就拿起所坐的那張竹席送給王大。自己既沒有多餘的竹席,就坐在草席子上。後來王大聽說這件事,很吃驚,對王恭說:「我原來以為你有多餘的,所以問你要呢,」王恭回答說:「你不了解我,我為人處世,沒有多餘的東西。」

吳郡人陳遺,在家裡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遺在郡里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存起來,等到回家,就帶給母親。後來遇上孫恩賊兵侵入吳郡,內史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討。這時陳遺已經積攢到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便帶著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袁山松打敗了,軍隊潰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沒有吃的,多數人餓死了,唯獨陳遺靠鍋巴活了下來。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對他純厚的孝心的報應。

僕射孔安國任晉孝武帝的侍中,幸福地得到孝武帝的恩寵禮遇。孝武帝死,當時孔安國任太常,他的身體一向瘦弱,穿著重孝服,一天到晚眼淚鼻涕不斷,看見他的人都認為他是真正的孝子。

吳道助和吳附子兄弟倆住在丹陽郡官署的後面。遇上母親童夫人逝世,他們在早晚哭吊以及思念深切、賓客來弔唁時,都頓足號哭,哀慟欲絕,過路的人也因此落淚。當時韓康伯任丹陽尹,母親殷氏住在郡府中,每逢聽到吳家兄弟倆的哭聲,總是深為哀傷。她對康伯說:「你如果做了選官,應該妥善照顧這兩個人。」韓康伯也和他們結成知己。後來韓康伯果然出任吏部尚書。這時大吳已經死了,小吳終於做了大官,非常顯貴。

《世說新語德行》原文:

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慾府君先入廨。」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周子居常雲:「吾時月不見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鸞不輟軛。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人問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難測量也。」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後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

李元禮嘗嘆荀淑、鍾皓曰:「荀君清識難尚,鍾君至德可師。」陳太丘詣荀朗陵,貧儉無僕役。乃使元方將車,季方持杖後從。長文尚小,載箸車中。既至,荀使叔慈應門,慈明行酒,餘六龍下食。文若亦小,坐箸膝前。於時太史奏:「真人東行。」

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淵泉所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華歆遇子弟甚整,雖閑室之內,嚴若朝典。陳元方兄弟恣柔愛之道,而二門之里,不失雍熙之軌焉。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歆蠟日,嘗集子侄燕飲,王亦學之。有人向張華說此事,張曰:「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遠。」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王祥事後母朱夫人甚謹,家有一李樹,結子殊好,母恆使守之。時風雨忽至,祥抱樹而泣。祥嘗在別床眠,母自往闇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還,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請死。母於是感悟,愛之如己子。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王戎雲:「與嵇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

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武帝謂劉仲雄曰:「卿數省王、和不?聞和哀苦過禮,使人憂之。」仲雄曰:「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應憂嶠,而應憂戎。」

梁王、趙王,國之近屬,貴重當時。裴令公歲請二國租錢數百萬,以恤中表之貧者。或譏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損有餘,補不足,天之道也。」王戎雲:「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與之言,理中清遠,將無以德掩其言!」王安豐遭艱,至性過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慟果能傷人,浚沖必不免滅性之譏。」

王戎父渾有令名,官至涼州刺史。渾薨,所歷九郡義故,懷其德惠,相率致賻數百萬,戎悉不受。劉道真嘗為徒,扶風王駿以五百疋布贖之,既而用為從事中郎。當時以為美事。王平子、胡毋彥國諸人,皆以任放為達,或有裸體者。樂廣笑曰:「名教中自有樂地,何為乃爾也!」

郗公值永嘉喪亂,在鄉里甚窮餒。鄉人以公名德,傳共飴之。公常攜兄子邁及外生周翼二小兒往食。鄉人曰:「各自飢困,以君之賢,欲共濟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於是獨往食,輒含飯著兩頰邊,還吐與二兒。後並得存,同過江。郗公亡,翼為剡縣,解職歸,席苫於公靈床頭,心喪終三年。

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已,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祖光祿少孤貧,性至孝,常自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聞其佳名,以兩婢餉之,因取為中郎。有人戲之者曰:「奴價倍婢。」祖雲:「百里奚亦何必輕於五羖之皮邪?」

周鎮罷臨川郡還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時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狹小,而又大漏,殆無復坐處。王曰:「胡威之清,何以過此!」即啟用為吳興郡。鄧攸始避難,於道中棄己子,全弟子。既過江,取一妾,甚寵愛。歷年後訊其所由,妾具說是北人遭亂,憶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業,言行無玷,聞之哀恨終身,遂不復畜妾。

王長豫為人謹順,事親盡色養之孝。丞相見長豫輒喜,見敬豫輒嗔。長豫與丞相語,恆以慎密為端。丞相還台,及行,未嘗不送至車後。恆與曹夫人並當箱篋。長豫亡後,丞相還台,登車後,哭至台門。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開。桓常侍聞人道深公者,輒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達知稱,又與先人至交,不宜說之。」

庾公乘馬有的盧,或語令賣去。庾雲:「賣之必有買者,即當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為後人,古之美談,效之,不亦達乎!」阮光祿在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後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遂焚之。

謝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謝以醇酒罰之,乃至過醉,而猶未已。太傅時年七、八歲,箸青布褲,在兄膝邊坐,諫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於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謝太傅絕重褚公,常稱:「褚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

劉尹在郡,臨終綿惙,聞閣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外請殺車中牛祭神。真長答曰:「丘之禱久矣,勿復為煩。」謝公夫人教兒,問太傅:「那得初不見君教兒?」答曰:「我常自教兒。」晉簡文為撫軍時,所坐床上塵不聽拂,見鼠行跡,視以為佳。有參軍見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殺之,撫軍意色不說,門下起彈。教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懷,今復以鼠損人,無乃不可乎?」

范宣年八歲,後園挑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發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宣潔行廉約,韓豫章遺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後與范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范,雲:「人寧可使婦無(巾軍)邪?」范笑而受之。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應首過,問子敬「由來有何異同得失?」子敬雲:「不覺有餘事,惟憶與郗家離婚。」

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食常五碗盤,外無余餚。飯粒脫落盤席閑,輒拾以啖之。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每語子弟雲:「勿以我受任方州,雲我豁平昔時意。今吾處之不易。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爾曹其存之!」

初桓南郡、楊廣共說殷荊州,宜奪殷覬南蠻以自樹。覬亦即曉其旨,嘗因行散,率爾去下舍,便不復還。內外無預知者,意色蕭然,遠同斗生之無慍。時論以此多之。王僕射在江州,為殷、桓所逐,奔竄豫章,存亡未測。王綏在都,既憂戚在貌,居處飲食,每事有降。時人謂為試守孝子。

桓南郡。既破殷荊州,收殷將佐十許人,咨議羅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將有所戮,先遣人語雲:「若謝我,當釋罪。」企生答曰:「為殷荊州吏,今荊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顏謝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問欲何言?答曰:「昔晉文王殺嵇康,而嵇紹為晉忠臣。從公乞一弟以養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與企生母胡,胡時在豫章,企生問至,即日焚裘。

王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見其坐六尺簟,因語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恭無言。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余席,便坐薦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吳郡陳遺,家至孝,母好食鐺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恆裝一囊,每煮食,輒貯錄焦飯,歸以遺母。後值孫恩賊出吳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遺已聚斂得數斗焦飯,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戰於滬瀆,敗。軍人潰散,逃走山澤,皆多飢死,遺獨以焦飯得活。時人以為純孝之報也。孔僕射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時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漣,見者以為真孝子。

吳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陽郡。後遭母童夫人艱,朝夕哭臨。及思至,賓客吊省,號踴哀絕,路人為之落淚。韓康伯時為丹陽尹,母殷在郡,每聞二吳之哭,輒為凄惻。語康伯曰:「汝若為選官,當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韓後果為吏部尚書。大吳不免哀制,小吳遂大貴達。

(1)王長豫講了什麼故事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403~444年)編撰。他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被封為臨川王。他「為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招集文學之士,近遠必至」。從這部書的內容來看,全書沒有一個統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老莊思想和佛家思想,可能是出自多人之手,劉義慶招集的文學之士很可能參加了它的編撰。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系雜采眾書而成。

主要記敘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於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主要記敘了東漢末年至南北朝時期士大夫的生活。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作對比、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有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筆記影響尤其之大。

B. 概括世說新語中,王氏家族成員故事六則,

德行第一之二十九、長豫謹慎
(原文)王長豫為人謹順,事親盡色養之孝。丞相見長豫輒喜,見敬豫輒嗔。長豫與丞相語,恆以慎密為端。丞相還台,及行,未嘗不送至車後。恆與曹夫人並當箱篋。長豫亡後,丞相還台,登車後,哭至台門;曹夫人作簏悶姿,封而不忍開。
(譯)王悅為人謹慎謙和,對雙親也很孝順。丞相王導見到王悅就高興,見到次子王恬就生氣。王悅和父親談話,總是以縝密謹慎為本。王導回尚書台,每次要走的時候,王悅都父親送到車上,他還經常和曹夫人一起整理箱子。王悅去世後,王導回尚書台,上車後一直哭到尚書台門口;曹夫人整理箱子時,望著箱子就想到王悅,竟不忍打開。
而去罷了。」
言語第二之三十一、新亭對泣
(原文)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譯)渡江以後,士大夫們每到風和日麗的日子,就相邀來到新亭,坐在草地上喝酒野餐。周侯(顗)在座中嘆息道:「景色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有山河變異的感覺。」大家都相視流淚。只有丞相王導臉色突變,厲聲說道:「我們要齊心合力,報效朝廷,收復中原,怎麼可以像楚囚一樣,相對落淚!」
言語第二之三十六、此復何憂
(原文)溫嶠初為劉琨使來過江。於時,江左營建始爾,綱紀未舉。溫新至,深有諸慮。既詣王丞相,陳主上幽越、社稷焚滅、山陵夷毀之酷,有黍離之痛。溫忠慨深烈,言與泗俱,丞相亦與之對泣。敘情既畢,便深自陳結,丞相亦厚相酬納。既出,歡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復何憂!」
(譯)溫嶠作為劉琨的使者剛到江南來,此時江南政權剛剛建立,各種律令尚未確定。溫嶠剛來,心裡很擔憂,就去丞相王導那裡,述說懷愍二帝被俘,國家滅亡,帝陵遭毀的慘狀,有亡國之痛。溫嶠當時慷慨激昂,聲淚俱下,丞相也和他一起痛哭。敘說之後,溫嶠向丞相表達了交好的誠意,丞相也對溫嶠真誠接納。從王導那裡出來,溫嶠高興地說:「江南有了管仲這樣的賢人,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政事第三之十二、四坐並歡
(原文)王丞相拜揚州,賓客數百人並加沾接,人人有說色。唯有臨海一客姓任及數胡人為未洽,公因便還到過任邊,雲:「君出,臨海便無復人。」任大喜說。因過胡人前,彈指雲:「蘭闍,蘭闍。」群胡同笑,四坐並歡。
(譯)王丞相官拜揚州刺史後,熱情款待前來慶賀的數百名賓客,大家都很高興。只有臨海的一位任姓客人和幾位胡人沒有招待好,王導找機會來到姓任的客人身邊,說道:「你出來了,臨海就沒人了。」這位客人非常高興。王導隨即來到幾位胡人面前,彈著指頭說道:「蘭闍,蘭闍。」蘭闍是胡語快樂的意思,聽罷這些胡人一塊兒笑了,於是滿座盡歡。
政事第三之十五、後人當思
(原文)丞相末年,略不復省事,正封籙諾之。自嘆曰:「人言我憒憒,後人當思此憒憒。」
(譯)丞相王導晚年,完全不料理政務,只是簽字畫押。自己感嘆道:「人們說我糊塗,後人會懷念我這種糊塗的。」
方正第五之二十三、周王苦爭
(原文)元皇帝既登阼,以鄭後之寵,欲舍明帝而立簡文。時議者咸謂舍長立少,既於理非倫,且明帝以聰亮英斷,益宜為儲副。周、王諸公慧判並苦爭肯切,唯刁玄亮獨欲奉少主以阿帝旨。元帝便欲施行,慮諸公不奉詔,於是先喚周侯、丞相入,然後欲出詔付刁。周、王既入,始至階頭,帝逆遣傳詔,遏使就東廂。周侯未悟,即卻略下階。丞相披撥傳詔,徑至御床前,曰:「不審陛下何以見臣?」帝默然無言,乃探懷中黃紙詔裂擲之,由此皇儲始定。周侯方慨然愧嘆曰:「我常自言勝茂弘,今始知不如也!」
(譯)晉元帝(司馬睿)登基以後,因為寵愛鄭後,就想舍棄明帝(司馬紹)而立簡文帝(司馬昱)為太子。當時輿論都認為,不立長子卻前罩改立幼子是不合道理的,而且明帝聰明果斷,更應該立為皇儲。周顗、王導諸公都極力相爭,態度明確,只有刁玄亮(刁協)一人想擁戴少主,以此逢迎元帝的的旨意。元帝就想付諸實施,但又怕諸公不接受詔命,於是先傳喚周侯、王丞相晉見,然後把詔書給刁玄亮。周、王到來,剛上台階,皇上已經事先讓傳令官傳旨,讓他倆先到東配殿等候。周顗退後幾步,下了台階。王導卻撥開聖旨,徑直走到御座前,問道:「不知道陛下有什麼事要召見我?」元帝默然良久,接著從懷里掏出黃紙詔書,撕碎扔到地上,自此皇儲才定了下來。事後周顗很慚愧,感慨道:「我一直覺得我勝過茂弘(王導),現在才知道我不如他。

C. 《世說新語》讀後感個人感受

《世說新語》讀後感個人感受6篇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時代一部主要記述漢末至冬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的筆記小說,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而成。 《世說新語》讀後感個人感受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世說新語》讀後感個人感受,歡迎查閱!

《世說新語》讀後感個人感受篇1

剛拿到《世說新語》這本書時,我隨手翻看了一下,感覺有些茫然,這些小古文對於不愛看書的我來說自然興趣也就不大了。

後來,徐老師帶領我們一句一句地讀,並用通俗的語言繪聲繪色講述裡面有趣的小故事,我開始對它產生了迫不及待的想深讀的慾望。

媽媽跟我說,讀書並不是簡單地為讀書而讀書。在理解這些小古文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難,媽媽就陪著我一起查找漢魏六朝歷史資料,對一些歷史人物做一些了解後,我便開始自己研究誦讀。首先我會把每則故事中擾碧不認識的漢字和多音字查找字典,標注正確的讀音,然後對譯文進行仔細的閱讀,根據意思將原文劃出節奏,再誦讀多遍。最後,通過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給它標上小標題,寫下小感悟。慢慢地我開始喜歡上這本好書,一篇一篇的故事雖然沒有太強的聯系,但也不會隔斷故事的情節,讓我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我讀到德行第一章中「王長豫為人謹順,事親盡色養之孝……」時,尤為深刻,讓我對王氏家槐中族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文中王長豫為人謹慎隨和,侍奉父母和顏悅色、恪盡孝道。王導看見他就打心眼的高興和喜歡,而看見小兒子敬豫卻是生氣,還時不時的訓斥一頓。後來長豫去世後,王導依然長期思念這個孝順的孩子。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對生養他的父母都不孝順,又談何對他人會有愛心,又怎麼指望他對國家有奉獻精神。而王長豫不僅顧及父母的物質需要,而且還要滿足父母的精神需求,這才是真正難得的孝。

《世說新語》分為言語、德行、政事、文學等三十六章,書中的故事既有很強的哲理性,又有很強的趣味性,當你捧起這本書後,相信你也會喜歡上的。

《世說新語》讀後感個人感受篇2

《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謝安以其脫俗的言行、超逸的氣質而為士人所仰慕,是魏晉風度的代表人物

總體說來,《世說新語》受到魏晉流行的老莊哲學的影響,因此在用語上,語言雖然短小,可是仍善於借對比的手法,來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且情節具有戲劇性,曲折風趣。善於把記言與記事結合起來寫。

《世說新語》讀後感個人感受篇3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一本書。全書用文言寫成,分為言語、德行、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其中的不少故事既有很強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幾句話,但就在這些記錄人物言行舉止的文句中,我們卻可以體會到魏晉時代濃郁的政治氛圍和人物特色。

今天,我讀了《世說新語》里的一篇文章。這則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華歆和王朗一起坐緩明舉船避難,有一人想搭他們的船,但卻遭到華歆的反對。王朗不解地說:「正好船還寬敞,為什麼不可以呢?」華歆最後答應了。後來追兵即將追上,王朗又想拋棄那個人。華歆說:「之前我猶豫不決,原因就在於此。既然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怎麼可以因為情況緊急拋棄他呢?」世人便根據這件事判定華歆和王朗作的德行優劣。

這個故事中的華歆剛開始對於別人的請求猶豫不決,看上去似乎不近人情,王朗的表現更貼近喜歡的答案。但是,後來追兵到來情況緊急時,那個想拋棄那個人的真正寡情人卻是王朗!關鍵時刻,心裡只想著自己,沒有責任心,太自私。而華歆,雖一開始拒絕,但一旦答應了就堅持到底,這說明他既是一個重誠信、守承諾的君子,又是一個遇事深思熟慮、穩重靠譜的人。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就是說,只有合理的的承諾,才有實現的可能。承諾之前必須深思熟慮,量力而行,不能為了沽名釣譽而輕易許下承諾;而一旦做出承諾,就必須負責到底,因為承諾即意味著責任。

生活中,我們也要像華歆一樣才行,做一個有責任心、敢擔當的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世說新語》讀後感個人感受篇4

最近,我們班又讀完了《世說新語》。它是中國南朝時期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它主要記敘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如果我們從詩的角度對這部中國最早的志人小說重新進行解讀,則不難發現,這部以記寫帝王將相、名士風流遺聞軼事為主要內容的的古典作品呈現著鮮明的詩性品質,放射著奪目的詩性光輝。

它由36個主題作為一章的標題,分別是:德行、言語、政治……,每篇里都有數量不定的小故事。每個小故事雖然大多都只有寥寥數語,但卻也引人深思。我讀的時候,有許多故事都沒讀懂。故事中有許多人,他們說的很多話看的我雲里霧里,可能這就是它的高深之處吧。

書中經常會用到許多巧妙的比喻,和一些巧妙地回答,這些很多都是在《言語》篇中,其它篇也有不少,因此很容易讀到這些小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鄧艾口吃,語稱「艾艾」。晉文王戲之曰:「卿雲『艾艾』,定是幾艾?」對曰:「『鳳兮鳳兮』,故是一鳳。」

在這個故事中,鄧艾聽到文王的問題後,鄧艾有一點不滿的情緒,但是很鎮定,他沒有直接回答,直接回答的結果不是得罪人就是自己變成一條搖頭擺尾的狗。偏偏鄧艾讀過一點書。他說:「鳳兮鳳兮,也就只有一個鳳。」這個回答利用了巧妙的比喻成功的化解了那份尷尬,真是了不起。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世筆記影響尤其大。《世說新語》的影響、魏晉風度的風范已深深地紮根於知識分子心中,它所體現的理想的、審美的人生境界成為中國知識分子永遠的追求。

《世說新語》讀後感個人感受篇5

這個暑假,我讀了《世說新語》一書,它用清新簡練的語言刻畫出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群風流雅士的形象,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一部作品。

《世說新語》裡面有很多故事,其中一則,讓我印象深刻。它記述了孔融被捕,其他人都躲進房裡,只有兩個兒子還在外面玩耍,孔融害怕他倆受牽連,誰知兩個小孩用「覆巢之下無完卵」之理來回應父親。不久之後,兩個兒子果然也被逮捕了。

「覆巢之下無完卵」這句話說得真好。國家相當於「巢」,個體相當於「卵」,國家有難,人民就有難,兩者息息相關,有國才有家,因此我想到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正如近段時間的中美貿易戰,美國繼續他們的大國強權政策,對我國施壓,對華為實施制裁,幸虧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製造」一直在振興科技方面做到「匹夫有責」,多年排除艱難、一直堅持發展科技,如今終於可以在危機來臨之跡拋出各項震驚國際的科研成果與美國作出抗爭。於是,華為勝利了、中國勝利了。

不僅大企業,我們每個人也應該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多想想能為國家奉獻什麼,不要那麼冷漠自私、事不關己。現在的我雖然還是孩子,但我也懂得飲水思源,努力學習,我相信現在我努力學習,將來也一定能我的祖國。「覆巢之下無完卵」,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世說新語》讀後感個人感受篇6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時劉義慶編攥,記載了後漢至南朝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堪稱一部記錄當時社會、政治、文學的雜史,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全書依資料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透過人物的品評和玄遠的清談,生動的再現了魏晉時期名士大家的玄妙言談和奇特行事,也可謂是一部文學價值極高的古典名著。中國禮貌歷史悠久而我這個深愛祖國的人卻只曉其中極少的一部分,可知我還要繼續努力學習和祖國一齊成長,去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和我的祖國是分不開的,因為我愛這個美麗的國度——中國。許多人都會覺得我愛得不夠深,但是這三個字是最簡單,也是最能表達出自我對某種事物熱愛之情。讓每個中國人甚至地球人都深深地記著、愛著這個國度——中國讓愛傳達千萬里,一向永恆下去,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我愛你我的祖國。

D. 世說新語的故事

提取碼:buf9

《世說新語》冊掘搏一書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慧、豪散慎爽、容止、自新、企羨、傷逝、棲逸、賢媛、術解、巧藝、寵禮、任誕、簡傲、排調、輕詆、假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狷、州祥讒險、尤悔、紕漏、惑溺、讎隙三十六篇

E. 《世說新語》讀後感心得感受

《世說新語》讀後感心得感受5篇

《世說新語》分為言語、德行、政事、文學等三十六章,書中的故事既有很強的哲理性,又有很強的趣味性,《世說新語》讀後感心得感受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世說新語》讀後感心得感受,歡迎查閱!

《世說新語》讀後感心得感受篇1

《世說新語》是一部專門記敘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高士名流之言談舉止的小說集,向來被視為蘆枝辯魏晉「志人」小說的典範。在世說新語以前,也曾出現過不少軼事小說。這天所見的世說新語雖然已失去原先面目,搭慧但從其流傳來看,還是較為完整的,也透露出它在歷代普遍受到重視的價值。在魏晉南北朝的「志人」軼事小說中,世說新語因其廣泛豐富的資料涵量和純熟精美的語言藝術,被推為當之無愧的佼佼者,也確立了他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承先啟後,不可忽視的地位。

我對德行方面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名與利往往是人的動心之處,舉例來說,管寧和華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園里翻土種菜,他們看到地上翻出一塊金子管寧毫不動心,把黃金當作平常的瓦石一樣的揮鋤耕耘。華歆卻把金子拾在手中看了一看,才又丟棄。之後有一次,兩人以前共同讀書,一位做官的人乘車而過,十分熱鬧。管寧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心慕虛榮,擱下書本,跑到門外去觀看。於是管寧拿刀割斷草席,分開而坐,向他說:「你並不是我的朋友啊!」華歆為了一時的名和利,而失去他原有的德行,所以由此可看出一個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並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積月累所培養出來的。

這本書將對我的為人處世有必須的幫忙,我此刻雖然已經年過花甲,但是還是要學習這些道理的。

《世說新語》讀後感心得感受篇2

從我讀書年代起,我就很喜愛看書,特別是關於散文類的書,這方面的作家許多,比方劉墉便是比較出彩的一位散文作家。現在,我現已邁入作業的第N個年初,劉墉一向陪伴著我的生長,從他的書中我學習到了許多待人接物的道理,並融入作業、日子、學習中,讓我受益非淺。

最近,我閱覽了劉墉的新作—《世說新語》①處世秘笈,這本書的內容簡略易讀易懂,有用性很強,很靠近咱們的作業、日子和學習,之所以劉墉這么受歡迎,或許便是由於他寫的書通俗易懂吧!這次我想我的介紹准沒錯的,想必咱們看完這本書後必定會拍手稱譽的!在我的大力引薦下,咱們部分參與這次學習的職工個個都說這本書好,詳細它的好在哪裡呢?請聽我逐個說來,總結兩點如下:一是學習怎麼說;二是學習怎麼做。這聽起陪缺來沒什麼,但是說話藝術的學識很大,為什麼這么說呢?就如劉墉在書中所羅列的比方吧,比方你是職工,老闆問你今日客戶總共叫了幾箱貨。往常一天有一百多箱,那天特別少,只叫了十箱,你是不是很或許答:「陳述老闆,今日只叫了十箱耶!」劉墉勸誡說,假如你僅僅個小職工、小主管,你這么說就錯了!除非你是合夥人、大主管或老闆娘,你最好不要說「今日只叫了十箱」而應該只講「叫了十箱」。為什麼呢,由於你不是老闆,你應該先客觀地把實踐數字告知老闆,下面他要跳起來或大吼:「什麼?才叫十箱?怎麼搞的?」都是他的事,你沒有資歷用你的片面去影響他。從這兒能夠看出,對一個有紀律的公司,對一個領導者,或對一個需求作出正確判別的領導階層,做部屬的都應該先供給客觀的現實。

從一個人的說話能夠看出其的本質和水平,從一個人所做的事能夠看出其在作業是否勝任,就如劉墉所說的有關於職業品德方面的內容,劉墉舉了幾個很簡略的比方,他說每一行都有它的職業品德,現在日你在旅館、飯館作業,不能隨意泄漏顧客的行跡,這是你的職業品德,就算有人探問,某某人是不是常來啊?你也不該該說;現在日你在銀行作業,為顧客的財政保密,是你當然的責任,盡管在電腦上,你能夠看到顧客的每一筆買賣材料,但是絕不能到外面去說半個字。從這兒能夠看出每一個作業者都有責任替顧客做好保密作業,由於這是你的職業品德。

通過對劉墉《世說新語》這本書的學習,結合咱們本身作業的實踐,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斷提高作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使整個咱們庭愈加調和圓滿!

《世說新語》讀後感心得感受篇3

最近,我看了本好書-----《世說新語》,這是一本蔡志忠漫畫。蔡志忠把許多故事用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故事有的是真實的,有的是虛構的,但都訴說著一些做人的道理。通過漫畫,這些深刻的道理一下就容易被人理解了,寓教於樂。

比如:《捨命全交》。這個故事講述了苟巨伯到遠方探望重病的朋友時正好碰到了胡賊,他沒有丟下朋友自己逃命,而是陪他留下。胡賊看到他這么有義氣,深受感動就退兵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做人要有情有義。

又如:《謝安教子》。謝安的夫人常常親自教育子女,而謝安只在一邊做事,謝夫人問謝安為什麼不親自教育子女,謝安說我常常在教導呀。這個故事告訴我言教不如身教,做父親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樣。

再如:《救人救到底》。這個故事中王朗在避難途中一開始考慮到實際情況不願讓人搭船,同意後在遇到水賊時也不放棄。他與同伴共同努力,逃到了安全的地方,而華歆一開始勸說王朗同意,卻在遇到水賊時要棄人而逃。通過這個故事我悟到了兩個道理:第一,做事要多加考慮,要量力而行;第二,答應了的事就要做到底,要和大家共同努力。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這樣有趣的故事,我學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蔡志忠還有很多這樣的漫畫,如《論語》、《老子》、《孟子》等。以後有時間我都要看,讓自己盡情遨遊在這好書的海洋之中。

《世說新語》讀後感心得感受篇4

直到本年暑假我才把《世說新語》通讀了一遍,讀之不忍釋卷,深深地被這本書招引。《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白話志人小說集,由劉義慶(南朝宋文學家)掌管編寫的是一部紀錄魏國風流的故事集,其內容首要觸及漢末至東晉時期士族階層的逸聞趣事。《世說新語》所記載的雖是片言數語,但內容卻反常豐厚,對後世的筆記小說的開展有著深遠影響,模仿此書編制而寫成的著作更是不可勝數。書中不少的故事,成為後世戲劇小說的資料,成為後世詩文所常用的典故,在我國文學具有重要的位置。

「庾公乘馬有的盧,或語令賣去,庾雲:"賣之必有買者,即當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認為後人,古之美談。效之,不亦達乎?"意思是:庾亮有一匹的盧馬,有人勸他賣掉。庾公說:"賣它就必定有人買它,那樣也會損傷這位庾公(庾亮)騎乘的買主,莫非由於它對自己不安全,就能夠嫁禍他人嗎?早年孫叔敖為了後人而殺了兩頭蛇,被古人傳為美談,我仿效他的做法,不也算是通達事理嗎?"這是選自《世說新語》德行中的:庚亮不賣的盧,這其間反映了庚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品德品德。當咱們做一件事時,咱們應當為他人考慮,不要只由於個人的一己私益,而禍患到了他人。這樣即對自己晦氣,也對他人晦氣。所以咱們在做一件事時,咱們要顧及他人感觸。

「王子敬自會稽經吳,聞顧辟疆有名園,先不識主人,徑往其家。值顧方集賓友酣燕,而王游歷既畢,指麾好惡,目中無人。顧憤然不勝曰:「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人,非道也。失此二者,缺乏齒之傖耳!」便驅其左右出門。王獨在輿上,反轉顧望,左右移時不至。然後令送著門外,怡然不屑。」意思是:王子敬從會稽郡通過吳郡,傳聞顧辟疆有個名園,原先並不知道這個名園的主人,仍是徑直到人家府上去。碰上顧辟疆正和來賓朋友設宴暢飲,但是王子敬游遍了整個花園後,只在那裡點撥議論好壞,目中無人。顧辟疆氣得臉色都變了,忍耐不住,說道:「對主人高傲,這是失禮;靠位置尊貴而對人專橫,這是無理。失去了這兩方面,僅僅不值得一提的粗俗人算了!」就把他的侍從趕出門去。王子敬單獨坐在轎子里,瞻前顧後,侍從的人好久也不來。然後顧辟疆叫人把他送到門外,對他但然自如,置之腦後。從這則故事中使我理解了人際聯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咱們人生的勝敗。所以,咱們有必要重視日常的禮儀文明,做到與他人往來有標准,說話要有尺度,行為要有控制,既不狂妄自大也不阿諛奉承,給他人留下好的形象。

上有萬仞之高,下有意外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泉流所潤。

仔細品讀這本書,我收獲頗豐。一樁樁小故事,一個個繪聲繪色的人物,如行林蔭道上花團簇擁令人眼花繚亂。那一句句講話措辭,無不畢肖聲口,寥寥數語,卻能講述出一個個發人深思的道理。

咱們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咱們身上擔負的不只僅是我國的未來,咱們我國的傳統文明也需求咱們去傳承;讓咱們行動起來,讓這條歷史長河源源不絕。

《世說新語》讀後感心得感受篇5

剛拿到《世說新語》這本書時,我隨手翻看了一下,感覺有些茫然,這些小古文對於不愛看書的我來說自然興趣也就不大了。

後來,徐老師帶領我們一句一句地讀,並用通俗的語言繪聲繪色講述裡面有趣的小故事,我開始對它產生了迫不及待的想深讀的慾望。

媽媽跟我說,讀書並不是簡單地為讀書而讀書。在理解這些小古文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難,媽媽就陪著我一起查找漢魏六朝歷史資料,對一些歷史人物做一些了解後,我便開始自己研究誦讀。首先我會把每則故事中不認識的漢字和多音字查找字典,標注正確的讀音,然後對譯文進行仔細的閱讀,根據意思將原文劃出節奏,再誦讀多遍。最後,通過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給它標上小標題,寫下小感悟。慢慢地我開始喜歡上這本好書,一篇一篇的故事雖然沒有太強的聯系,但也不會隔斷故事的情節,讓我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我讀到德行第一章中「王長豫為人謹順,事親盡色養之孝……」時,尤為深刻,讓我對王氏家族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文中王長豫為人謹慎隨和,侍奉父母和顏悅色、恪盡孝道。王導看見他就打心眼的高興和喜歡,而看見小兒子敬豫卻是生氣,還時不時的訓斥一頓。後來長豫去世後,王導依然長期思念這個孝順的孩子。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對生養他的父母都不孝順,又談何對他人會有愛心,又怎麼指望他對國家有奉獻精神。而王長豫不僅顧及父母的物質需要,而且還要滿足父母的精神需求,這才是真正難得的孝。

《世說新語》分為言語、德行、政事、文學等三十六章,書中的故事既有很強的哲理性,又有很強的趣味性,當你捧起這本書後,相信你也會喜歡上的。

F.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29、王長豫為人謹順

王長豫為人謹慎伏賀洞和順,侍奉父母克盡和顏悅色的孝道。丞相(王導)看見長豫就高興,看見敬豫就生氣。長豫和丞相說話,總是以謹慎細密為本。王導要去尚書省,臨走,長豫沒有不送到車子後面的。長豫常和母親曹夫人一起收拾箱籠。長拍悶豫死後,王導去尚書省,上車後,一路哭到官署門口;曹夫人收拾箱缺枯籠,把長豫收拾過的封好,不忍心再打開。

【原文】

王長豫為人謹順,事親盡色養之孝。丞相見長豫輒喜,見敬豫輒嗔。長豫與丞相語,恆以慎密為端。丞相還台,及行,未嘗不送至車後。恆與曹夫人並當箱篋。長豫亡後,丞相還台,登車後,哭至台門;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開。

【人物】

王長豫:王悅,字長豫,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王導長子。少年即有高名,晉明帝為太子時侍講東宮,後任中書侍郎。早卒,無子,正史事跡多與六朝小說重合。

丞相:王導(276—339),字茂弘,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出身於魏晉名門「 琅邪王氏 」,早年便與琅玡王 司馬睿 友善,獻策移鎮建鄴(後改建康,今江蘇南京)。永嘉元年(307),晉懷帝任命司馬睿為安東將軍,出鎮建鄴,王導相隨南渡,任安東將軍司馬。主動聯絡南北士族,擁立司馬睿為帝(晉元帝),建立後東晉政權。王導官居宰輔,總攬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國政。協調南渡的北方士族和當地的南方士族之間以及司馬氏和王氏之間的矛盾,用「鎮之以靜,群情自安」的方法處理統治集團和民眾之間的矛盾,平 王敦之亂 和 蘇峻之亂 ,威望甚高,朝野號之為「仲父」。咸康五年(339)去世,年六十四,謚「文獻」。成帝舉哀於朝堂,葬禮規格同 霍光 、 司馬孚 。王導善書法,以 行草 最佳,有 草書 《省示帖》、《改朔帖》傳世。

敬豫:王恬,字敬豫,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王導次子。少好武,為王導所不喜。個性傲誕不羈,不拘於禮法,晚年喜好結交士人。多才多藝,擅長隸書,也是圍棋好手,為中興第一。歷官中書郎、後將軍、會稽內史等,襲爵即丘子,死後追贈為中軍將軍,謚號「憲」。

G. 《世說新語》里有哪些著名故事,成語

《世說新語》里成語故事有:【望梅止渴】,【一覽無余】,【二童一馬】,【七步成詩】,【才高七步】等。

閱讀全文

與王長豫講了什麼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電子通信方面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799
如何買到健康板材 瀏覽:605
如何建立一個幸福人生 瀏覽:343
搞活經濟有什麼用 瀏覽:230
經濟停擺怎麼表達 瀏覽:97
國內哪個市俄羅斯美女多 瀏覽:55
事業單位面試失分在哪裡看 瀏覽:338
當家人反對婚姻該怎麼辦 瀏覽:937
鮮道幸福里附近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瀏覽:317
婚姻常態有哪些 瀏覽:276
聰明女人如何做好自己婚姻 瀏覽:968
婚姻8周年是什麼婚 瀏覽:50
抖音如何做故事號 瀏覽:495
婚姻法房子被賣了怎麼處理 瀏覽:441
婚姻里的鑰匙怎麼看 瀏覽:591
田宅宮怎麼看事業變動 瀏覽:626
在鐵嶺市事業單位上班能開多少 瀏覽:216
婚姻中兩個人吵架怎麼辦 瀏覽:586
怎麼才算美好愛情 瀏覽:573
美女探長哪個台播放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