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大禹有哪些小故事

大禹有哪些小故事

發布時間:2023-03-22 17:44:11

Ⅰ 與大禹有關的故事與人物各兩個

1、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

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2、三過家門而不入

三過家門而不入亦稱三過其門而不入,這是大禹治水中發生的故事。為了治水,大禹曾三過家門而不敢入。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被傳為美談,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

第一次經過家門時,聽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還有嬰兒的哇哇哭聲。助手勸他進去看看,他怕耽誤治水,沒有手鉛拿進去;

第二次經過家門時,他的兒子正在他妻子的懷中向他招著手,這正是工程緊張的時候,他只是揮手打了下招呼,就走過去了。

第三次經過家門時,兒子已長到10多歲了,跑過來使勁把他往家裡拉。大禹深情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水未治平,沒空回家,又匆忙離開,沒進家門。

3、鯀

鯀[gǔn],中國漢族上古時代神話傳說人物。姓姒,字熙,有崇氏,帝顓頊之子。

鯀禹治水是中國最著名的洪水神話。鯀是大禹的父親,有崇部落的首領,曾經治理洪水長達九年,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勞苦功高。

一說因鯀與堯之子丹朱、舜爭部落聯盟共主之位失敗而被堯流放至羽山;一說是「堯令祝融殺鯀於羽山」畢搭,總之,鯀葬身於羽山,是一個悲劇色彩濃厚的治水英雄。

4、啟

啟(生卒年不激哪詳):也稱夏啟、帝啟、夏後啟、夏王啟,他是禹的兒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

其母是塗山氏族的女子。兒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據《竹書紀年》,帝夏啟王在位39年,約78歲駕崩。

禹死後,啟通過武力征伐伯益,將其擊敗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會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是傳統上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

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此後,又通過甘之戰,擊敗強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華夏族內的反對勢力。在位晚期,發生了武觀之亂,以至政局動盪。他一生四處征戰,最終病死,葬於安邑附近。

禹死後啟按照堯舜禪讓和舜禹禪讓的慣例避位,讓伯益作君主。結果卻是諸侯也離開伯益的根據地到啟的根據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啟,隨即啟即位。

此後,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武則天改國號周時,追尊啟為齊聖皇帝。

5、姒太康

姒太康(?-前1959),姒姓,夏後氏,名太康,禹的孫子,夏後啟長子,夏朝第三任夏王。

姒太康在其父姒啟去世後繼位,遷都於斟_(今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太康自小跟著父親姒啟享樂,即位後生活腐敗,只顧游獵,不理政事。

剛即位的第一年,姒太康在去洛水北岸游獵時,被後羿奪去國政,史稱「太康失國」。《竹書紀年》記載,太康死於第四年。四年,實際在位年數不到1年。葬於戈地(今河南省太康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姒太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姒啟

Ⅱ 關於禹的故事

一、三過家門而不入

傳說禹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但一想到開山導流刻不容緩。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他已經懂得叫爸爸,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揮手,還是沒有停下來。

二、塗山之會

夏建立後,大禹在陽城東南的塗山盡早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討自己的過失。這次塗山之會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夏王朝建立的標志性事件。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禮。

先帝亦常以此來告誡我說大家都明白禹受命於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態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慮。史書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三、鑄造九鼎

塗山大會之後,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准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後九鼎鑄成,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

(2)大禹有哪些小故事擴展閱讀

一、人物評價

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

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了中國帝王歷史沿革發展。

二、禹王來源

與禹王同時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發現關於禹王的記載。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約一千年以後西周的遂公盨,此外還有齊侯鍾、秦公簋。顧頡剛經過考證,認為「禹」這個字的字源與龍有一定的關系,但被人誇張成「禹是一條龍」。

Ⅲ 大禹治水的故事簡介 當時大禹都做了什麼

1、大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主要講述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

2、大禹名叫文命,他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傳說,堯在位時,黃河流域發生很大水災,莊家、土地都被淹沒了,百姓的房子、財產也被沖毀了。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無法生存。堯決定派部落首領鯀負責治水,鯀用了九年時間也沒有治得了洪水。大禹是鯀的兒子,長大後成為新的部落首領,並接替父親鯀的職責,繼續負責治理洪水。大禹率領百姓挖渠,疏通河道排水,將洪水通過河道引到大海中。在他的治理下,部落和平,九州安定,並令人鑄造了象徵九州安定和平的九鼎。

Ⅳ 大禹的所有的故事

禹,姓姒,名文命 ,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戚旦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顓州仔侍頊的孫子。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 ,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 ,國號夏。並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 。後人稱他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典故:

三過家門而不入

傳說禹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但一想到開山導流刻不容緩,便顧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線。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其子啟正被母親抱在懷里,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

塗山之會

夏建立後,大禹在塗山盡早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討自己的過失。這次塗山之會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夏王朝建立的標志性事件。到了正式大會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執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諸侯按著他國土的方向兩面分列,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禮。

禮畢之後,夏禹大聲向諸侯說道:「我德薄能鮮,不足以服眾,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懇切的責備、規戒、勸喻,使我知過,使我改過。我胼手胝足,賓士水土,雖略有微勞,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個驕字。先帝亦常以此來告誡我說:『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如果我有驕傲矜伐之處,請大家當面告知,否則就是教我不仁啊!對大家的教誨,我將洗耳恭聽。」

大家都明白禹受命於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態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冊吵消除了原先的疑慮。史書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鑄造九鼎

塗山大會之後,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准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後九鼎(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鑄成,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徵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Ⅳ 大禹的故事有哪些

您好,大禹出生地為-今江蘇激備省連雲港市東海縣羽山境內,

禹(生卒年不詳),上明旦毀古時期夏後氏首領遲亮、夏朝開國君王,歷史治理淮河名英雄,史稱大禹、帝禹、神禹。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後代,鯀的兒子。

相傳,禹治理洪水有功,接受帝舜禪讓,繼承部落首領。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即位。

Ⅵ 關於禹的小故事

大禹治水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後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這時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後期。生產力發展了,一個人生產的東西,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還有了剩餘。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餘產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變成氏族的貴族。有了剩餘的產品,部落和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捉住了俘虜,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把他們變成奴隸,為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後,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

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為王位世襲的制度。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Ⅶ 大禹的故事有哪些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大禹分九州,鑄九鼎,象徵統一天下九州
傳說禹曾征伐三苗,親臨戰陣,勇武神威,戰功卓著。
傳說「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聲勢可謂浩大。

閱讀全文

與大禹有哪些小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的電影歌曲有哪些 瀏覽:474
什麼是婚姻坎坷多 瀏覽:526
鯉城區幸福街是什麼街道 瀏覽:702
什麼人能幹一番事業 瀏覽:487
廣州電子通信方面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799
如何買到健康板材 瀏覽:605
如何建立一個幸福人生 瀏覽:343
搞活經濟有什麼用 瀏覽:230
經濟停擺怎麼表達 瀏覽:97
國內哪個市俄羅斯美女多 瀏覽:55
事業單位面試失分在哪裡看 瀏覽:338
當家人反對婚姻該怎麼辦 瀏覽:937
鮮道幸福里附近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瀏覽:317
婚姻常態有哪些 瀏覽:276
聰明女人如何做好自己婚姻 瀏覽:968
婚姻8周年是什麼婚 瀏覽:50
抖音如何做故事號 瀏覽:495
婚姻法房子被賣了怎麼處理 瀏覽:441
婚姻里的鑰匙怎麼看 瀏覽:591
田宅宮怎麼看事業變動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