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如何寫故事鏈法

如何寫故事鏈法

發布時間:2023-03-22 12:03:22

㈠ 如何讓將小說的各個情節連接起來

一,可以分章描寫。不用費力的轉折,直接用劃段的方法轉換空間。這是文體里邊常見的格式。

二,人物關聯性轉折,直接用人物的關系或者回憶把各種段落相鏈接,可以通過插敘,倒敘等等。而且人物是你設計的,如果有些精彩的內容無處著落而又難以割捨,想想更多的人物定位吧。職業,性格等等。

三,描述性轉折。這種方法可以應用在詞段之間,我舉個例子,你正在描寫A的事情,這個時候寫完了,需要轉折到時間相同但空間不同的人物B那裡。你可以像這樣描寫:
「A整理下自己的思緒,繼續想著這份感情的來處,只是不知將來,誰可以為她指明去處。她拿起冷藏在冰箱里的野山菊,竟然和著水珠凍結了。
而此時,B的信用卡早已凍結,如果他想繼續下去,又不想賣身,只能選擇去找某人求助了……」

四,多角度描寫,這個寫法不容易把握,寫的好無疑更加深刻,寫不好就會讓人乏味。就像電影里的多視角,同一個事件,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著眼不同的感想分別加以描述。

大幅跨越的寫作方式,而主體又並不廣泛的。建議參考下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㈡ 寫小說故事之間如何連接

文章的優劣,不能簡單地看一方面,或者幾方面.而是要從全局角度和整體規劃上入手。以下分別從十個方面來論述我個人的觀點。

一: 在寫之前,首先要確定,為什麼要寫這個文章?(中心思想)
這點至關重要,作者的一個閃念,很可能就是整個文章的中心思想。所有的內容和結構,自然都應該以作者的寫作目的為中心。
倘若一個文章完全注重思想性。但是什麼思想都往裡頭寫。把整個文章變成一個哲學總論。那很抱歉,沒人會喜歡這樣的文章。因為思想再充實,犧牲了文章的個性,也就得不償失了。 除了少數思想豐富的哲學家,沒有人喜歡這樣文。
當然,如果沒有中心思想,想到什麼寫什麼,完全的泡末文,更會令讀者看完就忘。一些網名文到是無所謂。
總的來說,文章中最好只寫一個思想,其他的思想都必須與這個思想一致,任何一句話,都要為這個思想服務。不論是何種表達方式;不論是何種修辭手法;不論是何種邏輯結構。這一點,是最最重要的。
唯一曰:沒有中心,還算是文章嗎?

二: 如何來使讀者認同文章的中心思想。(寫作方法)
有了好的中心思想,文章就有了美麗的靈魂。但是,一個美麗的靈魂,仍然需要一個美麗的肉體來襯托。倘若肉體醜陋,很可能給讀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從而使讀者用抵觸的情緒來看待文章,最後的評論便可想而知。記得有個現代典故,某女很美麗,路上遇到兩個男性。兩個男性都很喜歡,就多看她幾眼,眼神有一點曖昧。結果女子對那個帥氣一點的有了好感,對醜陋一點的有著厭惡。但實際上,醜陋的那個,不僅僅有著過人的才智,也有著高尚的品德。卻因為外在的缺陷而被人忽視,被人厭惡。
某些作者,可能會寫一些有悖於常理的思想。這樣的文章,很容易遭到普通人的厭惡。即使,作者的用意再好,也無法扭轉人們心中固有的觀念。所以不妨換種寫法,就乾脆直接把主人公寫成惡人。到最後,用做好的扣,來揭示出主人公的本來面貌。這樣,在文章大部分段落中,讀者始終都覺得作者站在讀者一邊,總是用諷刺的筆觸針對「萬惡」的主人公。這樣就會使讀者先對作者有了很大的好感。慢慢的自然就會信任作者。然後在適當的條件下揭開迷團,為主人公伸冤平反。這樣,就會很大程度上引起讀者的反思。使讀者對此文久久不忘。甚至後悔自己多次的咒罵主人公。
總結起來很簡單:思想上,絕對不能背離讀者。倘若得不到讀者的認同。任何」道理」都會變成」瞎扯」。此中並沒有收買人心,趨炎附勢之意,而是要用合理的方式來講明一些不為世俗所接受的真理。
唯一曰:誰說良葯必定苦口?

三:邏輯與哲學
文章,必然是由復雜的邏輯所組成。前因後果必須完全合理。人物性格也必須對事件的流程有一定的控制。絕對不能寫成宿命文。一切都是命中註定,一切都是命運之類的沒幾個人會喜歡。因為每個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命運,所以這樣的寫法,也算是背離人心。
另外,一切事物,完全由人心來控制,所有的邏輯都是人為因素和社會因素。而忽略了哲學與因果,也是一種致命的偏激。
正所謂三分天理,七分人心。忽略人情或者忽略事理的都屬於不合情理的范疇。人情,事理,是社會矛盾的對立和統一。與其說是邏輯,不如說是哲學。人定唯心論,形而上學的唯物論,都是極端。不懂得辨證哲學,寫出來的文章必不合理,必不合現代哲學觀!

唯一曰:翻翻馬列主義有好處。

四:矛盾,變化與規律。
文章,必然要寫一些矛盾,對立的事物。一切都是和諧的,一切都是完美的,那是詩人給皇帝作詩,歌功頌德呢!
矛盾和變化,需要緊密結合起來、需要與思想協調、也需要符合文章的表現形式。事物的不斷變化,時時地改變著矛盾的事物,使事物呈現出錯綜復雜的邏輯關系。這樣才有利於刻畫人物性格,才有利於表達作者的思想。

下一個就是感情的結構性

只有邏輯遠遠不夠。因為讀者是人類,所以必須採用某種方式,對人類的感情加以調節和控制。在一般人的承受和認知范圍內來寫文章。
一味地抑鬱,讀者就越來越難受,慢慢的變的麻木(批評:<會有天使替我愛你!>,就是典型的抑鬱文),慢慢的,讀者就失去了最敏銳的感覺,無法在更大程度上與心靈共鳴。
當然,也不能光是東拉西扯,一會哭死,一會笑抽。讀者一樣沒辦法接受。過快的節奏變化,會加速讀者的神經疲勞。

這個,便涉及到心理學。也沒必要說太多,道理很簡單。那就是灌輸感情,像吹氣球一樣,吹的多了,便爆了,讀者厭惡,吹的少了,讀者便感到空虛,不充實。

不過,讀者的群體里,各類人應有盡有。性格更是千差萬別。所以想寫出符合所有人胃口的情感文章。那不可能。正是所謂的眾口難調。

但是道理一樣,沒有絕對,只有相對。對讀者的感情控制,一定要遵循前拉後扯,錯綜復雜,且矛盾重重的糾葛之中。
實現結構化,就要求作者始終都能體會到讀者的心理狀態。把讀者的期待變成事實,是在鬆弛神經,倘若鬆弛過度,讀者就感到索然無味。人的七情,都需要統一協調的調度。這一點,只有心思細密,感情敏銳的人才能做到。

反正有松有弛的不斷變化是必要的。至於是周期變化還是漸進變化就看作者的性格了。而重要是這變化規律可決不能讓讀者看出來。

唯一曰:人的感情何其復雜?豈是三言兩語就能表術?

十: 最後一點,統籌。

所謂不謀長久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時間、空間、順序、結構、思想、邏輯、各類要素、筆法等這些東西都設置好了,還需要一個整體的規劃,還需要一個完整的流程。

就像編寫程序一般,一定要實現結構化,模塊化。

線路要清晰、結構要完整、思想要統一、方法要恰當、邏輯要合理、筆法要適合。這一切,都是在從虛幻而抽象的思想中,構建出一個完整的藍圖,把」無」變成」有」。
一個有血有肉的作者,應當充當的角色其實最多。首先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其次是悲天憫人的神明,然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還有就是要理解各種類型的人的感受,甚至連動物的心理都需要把握。

把一個故事,變成讀者的一段回憶,一段往事。字里行間,光有感情和理論還遠遠不夠,更需要一個全方位的和諧思想。總之,文章的每個小部分,都不應該是孤立的,都要成為整體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樣,才是完美,完整,全方位的文章。

有點長,但認真讀下去,一定會使你受益匪淺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怎樣寫一個故事

小編雖然IT從業人員,但是女漢紙的外表內仍有顆柔軟的心,平時也比較喜歡給幾個公眾號寫軟文,雖然在敘述上我並不會添加什麼很華麗的詞藻,但是我就是描述當下生活中我所遇到的事,比較樸素吧,下面是小編私藏已久的寫故事干貨,一起來看下吧!


簡潔地開門見山

語言樸素是教育敘事的特點之一。所謂樸素,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干凈,沒有雜質,不加修飾。如果我們仔細揣摩一些大家的文章,就會發現他們的語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純粹、質朴。教育敘事也是這樣,不過分追求語句的華麗和喧囂,不刻意渲染大紅大綠的文字疊加,這是寫好一篇教育敘事文章最基本的語言要求。

以上也可以說是小編對寫故事的理解吧,希望各位看完都能得到收獲!

㈣ 如何編一個好故事

好的故事可以讓人聽了和看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好的故事也會讓人一輩子去懷念,好的故事會讓人用來借鑒自己的人生,好的故事也像一個好的老師會教人道理和方法,好的故事會讓人想要去愛和去瘋狂,一個好的故事會流傳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精神和繼承…

如何編一個好的故事呢?首先你肯定要豐富自己的經歷和看法,一個作者要寫一本好的書首先作者的經歷很多,當他寫故事的時候他的情商和想法都超級厲害,他經歷過得風風雨雨再從雨後的彩虹可以直接就寫成一本書了,如果你經歷的事情很少那你首先要去經歷後才會去知道那種感覺和想像的空間,當然如果你天生想像力就超級的好那就不用去再經歷什麼。

其次就是你要知道每個故事都有開頭經過和結尾,從開頭寫開始很重要,你要先想要你要編個怎樣的故事關於什麼的故事,有愛情故事,和社會故事,歷史故事…等等,剛開始就要把你的整個的故事在腦海里想一遍,開始發揮你的想像力了,決定了寫什麼故事,就要開始寫故事的過程了,過程你可以加點有味道的東西進去,比如你寫的是關於愛情的故事,那麼過程就可以安排的起伏些,要讓男女主角經歷很多坎坷的事和一些艱辛的過程,愛情故事要有看點,就是要越虐心越好,越撕心裂肺越有看點,反正過程怎麼狠怎麼來。之後就要編一個好的結局,就是最後男女主都終於經歷了艱辛萬苦的磨難在一起了,想要編好一個好的故事你的想像力是最重要的,盡情去釋放想像…

㈤ 故事結構的七大關鍵步驟

成功故事的特點就是在每個故事的表象之下,組成故事結構的七大關鍵步驟能夠以有機方式環環相扣。

探討故事的結構,其實就是談論故事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展開。打個比方,就像所有生物的生長過程看似連續不斷,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其中存在著一些步驟或階段。好故事的發展也遵循著同樣的道理。

一個故事從開頭到結尾至少有以下七個發展步驟:

不同於「三幕式結構」等機械式結構可以隨意從外部強加於故事之上,這七個步驟從一開始就嵌套進故事的內核。這些步驟以人的行動為基礎,因此是故事的核心。也是你成為成功作家的基石。而且這七個步驟不僅僅是可以用作故事創作的基礎結構,也是任何人想解決人生問題的必經途徑,在此,現實生活和故事創作想要解決的問題是相同的,方法也是一致的。唯有如此,我們創作出來的故事才能夠走進生活、切近人生。另外,由於這些步驟是有機的、隱含於故事前提之中,所以它們必須正確地連接在一起,故事才能給觀眾帶來最大的沖擊。

下面我們看一下每一個步驟如何在故事中發生作用。

1、弱點/需求

故事的主角從一開始就深受自身的某種或多種嚴重的弱點或缺陷牽制或困擾,他的內心缺乏某種重要的特質,而這些缺陷和弱點即將摧毀他的人生。

在這個過程中,主角必須克服自己的弱點或缺陷,滿足自身某種內在的需求,以某種方式獲得改變或成長,才能擁有更好的人生。

需要強調的是,主角的需求對故事創作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這個需求是故事的源泉,同時也設定了其中每一個步驟。因此,當你在創作故事主角需求的時候,關注以下兩個關鍵因素:

(1)主角在故事的開頭時不能覺察到自己的需求。

如果創作者違背這個原則,主角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需求,故事也就該結束了。主角應該在故事結尾的時候,在「真實自我的揭露」階段才察覺自己的需求,這是主角經歷很多痛苦和掙扎之後才能夠做到的。

(2)賦予主角道德層面及心理層面的需求;

在一般故事裡,主角通常只有心理層面的需求,也就是主角必須克服的是性格上的嚴重缺陷,但是這個缺陷不會傷及別人,只會傷害本人。

在出色的故事裡,主角除了有心理層面的需求外,還有道德層面的需求,這就是說主角必須克服某種道德層面的缺陷,並學習如何善待他人。一個道德層面有需求的人,在故事的開頭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傷害到別人。

在故事的創作過程中,需要同時賦予主角心理層面和道德層面需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這么做可以擴大主角的影響范圍:他的行動不隻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別人,如此一來,就能更加有力地打動觀眾。

賦予主角道德層面需求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這樣做能避免將主角寫成一個完美的人或受害人,這兩種情況都是故事創作的致命傷。因為一個完美的人看起來不夠真實、不具說服力。

另外,故事從第一頁開始還必須有「難題」,相比較而言,「難題」不像「弱點/需求」那麼重要,但它仍然必須存在。所有好的故事幾乎都是以重大挫折開場:主角陷入困境,故事的「難題」就是主角從一開始就陷入的危機。他很清楚危機的存在,卻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和解決它。

事實上,難題並不是故事的七大步驟之一,卻是弱點需求的一個方面,而且不容忽視。透過難題和危機,我們可以很快界定某個角色,難題應該是主角弱點的障礙,觀眾可以通過危機迅速了解主角的弱點和需求,為故事提供快速起步。

創作「難題」的關鍵就在於:讓「難題」簡單而具體。

關鍵步驟創作技巧:創作道德層面的要求。

故事作者經常認為自己已經賦予主角道德層面的需求,事實上那隻是心理層面的需求。記住這個簡單的要訣:想為角色加上道德層面的需求,那他在故事的開頭就必須至少要對一個人造成傷害。

這里有兩個方式能為主角找到合適的道德層面需求:

(1)將道德層面需求與他的心理層面需求鏈接起來,

(2)將主角的強項轉變為弱點。

在 優秀的故事當中,道德層面需求通常源自於心理層面的需求,故事角色因為有心理弱點,導致他對別人帶來不利影響。

以下的幾個方法可以為角色賦予道德層面和心理層面的需求。

(1)先從心理弱點著手;

(2)找出這些弱點可以自然產生哪些不道德的行動。

(3)辨識這樣的行動源自於什麼樣的深層道德弱點和需求。

創造合適的道德層面需求的第二項技巧,是迫使角色的強項變成弱項。具體可以這樣操作。

(1)找出角色的某項美德,讓他對它熱切追求,最後變得難以承受。

(2)確定主角信守的價值取向,然後找出這種價值取向的負面版本。

2、慾望

隨著主角的弱點/需求而來的是他的「慾望」,這是主角在故事中想要得到的事物,是他的特定目標。

事實上,只有當這個關於慾望的故事線展開之後,觀眾才會真正對這個故事感興趣。

把慾望當作引導觀眾跟隨故事前行的軌跡,觀眾會借著這條線索和主角一起搭上同一班車,一起追求他的目標。慾望是故事中的單一驅動力,從結構上來說,慾望是牽引著所有其他元素的那條主線。

慾望與需求的關系非常緊密,在絕大多數的故事裡,當主角滿足慾望、達成目標,也就同時滿足了自己的 需求。

很多作者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混淆了需求和慾望的界限。或者認為這兩者是故事的同一個步驟。但事實並非如此,「需求和慾望」是兩個獨立的步驟,各自起作用。這個獨特的故事結構步伐共同構成故事的開頭,因此必須從概念上將它們各自的作用區分清楚。

所謂的「需求」,與角色必須克服的內在缺陷有關,有某種需求的主角,總是在故事的開頭就受到某項弱點的牽制。而所謂的慾望,則是角色的外在目標。主角一旦產生慾望(外在目標),就會朝著特定的方向前進,並採取行動達成目標。

另外,角色的需求和慾望對於觀眾產生的作用也很不相同。需求是內在的,它能夠讓觀眾直觀地看到,主角必須如何轉變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需求是這個故事的關鍵,但隱藏在故事的表象之下。

慾望是外在的,它能夠讓觀眾與主角擁有共同的目標,追求同一個事物。即使在故事情節經歷各種挫折、變化,甚至偏離主軸的時候,他們仍能與主角並肩前進。慾望是浮現於故事表面的,它讓觀眾思考故事想要傳達的主題是什麼。、

掌握這個步驟的關鍵重點是:主角的真正慾望,是他在這個故事裡面想要什麼,而不是在生活中想要什麼?

實現慾望這一關鍵步驟的技巧:從慾望敘事線開場。

我們知道,只有慾望敘事線出現,才能引發讀者或觀眾的注意,但是如果作者想要跳過「弱點/需求」環節直接從「慾望」環節開始,那就大錯特錯了。

借著慾望敘事線開場,會讓你的故事起步很快,但也犧牲應有的回饋結果,破壞故事的結局,弱點/需求是所有故事的源泉,它讓主角可能在結局有所改變,讓故事變得具備個人特色,也有意義。更能讓觀眾在意。無論如何,不要省去「弱點和需求」的步驟。

3、對手

作者對於主角的對手——又稱為對立角色經常會有很多誤解,因為這些對立角色看起來、聽起來都好像是一個壞蛋,無惡不作,如果我們這樣看待對立角色,可以肯定的講,永遠也不會創作出優秀的故事。

相反地,我們必須站在結構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對手。也就是他在故事中發揮的作用。一個名副其實的對手,不只是阻擋主角達成慾望的障礙,更是需要和主角一起競逐同一個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這樣定義的對手應如何與主角的慾望產生有機關聯?只有讓主角和對手去競逐同一個目標,他們才會不可避免地發生正面沖突,而且這樣的沖突會在整個故事的各個場景中一再出現。 如果我們的故事布局不能滿足「競逐同一目標」這一要求,就無所謂對手,因為兩個人只針對各自的目標各取所需就可以了,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沖突,也就沒有故事可講了。

塑造與主角競逐同一目標的對手,訣竅就在於找出兩個人之間最深層面的沖突,問自己:他們之間之所以出現爭斗,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必須成為故事的焦點。

這里的關鍵重點:從主角的具體目標著手,找出正確的對立角色;任何想要阻止主角達成目標的人,都是主角的對手。

4、計劃

沒有計劃,就不可能有行動。這一點無論是在生活里還是故事中,原則都是一樣的。計劃是一套行動的指引或策略,主角通過實施這一套計劃來克制對手,達成目標。在這里,我們需要注意:計劃如何同時與慾望及對立角色產生有機關聯,計劃必須一直聚焦於如何戰敗對手,達成目標。

5、對決

在故事情節發展的中段,主角和對手為了成功達成目標,奮力向對方展開反擊。」對決「就是主角與對手的最終沖突,它決定誰會勝出,達成目標。最後的對決可以是暴力沖突,也可以是語言上的沖突。但是它一定是是沖突的最高峰,最後的對決過後,一切問題得以解決,主角達成目標,完成心理和道德的再塑造。

6、真實自我的揭露。

對主角來說,對決其實是一系列強烈而痛苦的經歷。對決的嚴酷考驗,使主角對於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有了深刻思考和重大發現。故事的品質如何,主要是建立在真實自我揭露過程的品質之上的。想要打造出優秀的自我揭露過程,首先要了解的是:這個步驟和主角的需求一樣有兩種形式——心理層面的和道德層面的。

在心理層面的自我揭露過程中,主角剝除表象雖然不是被動的,但也不容易,這是主角在整個故事中最積極、最困難、最具勇氣的行動。

但是千萬要記住: 不要讓主角自己站出來說明他學到了什麼。這么做太刻意、太說教,只會讓觀眾敬而遠之; 這個過程最理想的方式是透過行動引領他進入自我揭露的過程,以此暗示主角很多的體悟。

如果作者已經賦予主角道德層面的需求,他的真實自我揭露過程應該也要包含道德層面的內容,主角不只以新的目光看待自己,也獲得了如何善待別人的體悟。具體來說,他體認到自己以往如何犯了錯,如何傷害他人;他也明白必須改變。接著,主角透過採取的道德層面的行動,證明主角已經改變。

到這里,我們可能已經明白,與真實自我揭露關系最密切的步驟就是需求。這兩個步驟前後呼應,塑造你的主角的角色轉變。需求是主角角色轉變的起點,真實自我的揭露則是這個轉變過程的終結。需求在故事的開頭標志著主角不夠成熟,也就是主角缺乏某種事物,因而牽制著他。在真實自我的揭露當下,主角的人格有了成長,他學會、收獲的一切,讓他接下來迎向更美好的生活。

7、新的平衡點

在「新的平衡」狀態下,每樣事情恢復正常,所有慾望都已消失,唯一的主要差異在於主角經歷煎熬後,抵達一個更高或更低的人生層次。這是主角根本的、永久的改變。如果真實自我的揭露是正面的,也就是了解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同時學會了如何好好生活,那麼他的人生就更上一層樓,如果真實自我的揭露是負面的,也就是主角由於惡劣的人格缺陷而犯下大罪,或者他無法完成真實自我的揭露,他就會向下沉淪甚至毀滅。

㈥ 如何編寫故事

對於編寫故事,其實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的。如何編寫一個好故事有許多講究的地方。具體如何去做要自己去摸索,這樣編寫出來的故事才好看。個人一些編寫故事的經歷:第一次被一本故事書感動到,是在高中,看完後我合上書,畫面里的人物如何一個個在我腦海中蹦出來,熱淚盈眶,很是感動。突然就有個念頭在我心裡發了芽,將來我也想寫書,編寫好看的故事,可以感動人的故事。常常在放學以後,我就趴在桌上寫小說,寫一個個短故事,雖然稚嫩,但那種突然就知道自己該干什麼的感覺真棒,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現在想想,挺幸運的,十幾歲知道如何就發掘了自己愛好編寫故事,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還實現了。有多少人是活到半輩子還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想做什麼的呢?一定也有很多。所以對於自己的幸運,我一直心存感激。同時,也很謝謝一路陪著我的你們。不管你們是怎麼認識我的,從哪裡看見我的文字,我編寫的故事,都很謝謝你們沒有離開我。每當我看見有讀者說,關注我很久了,我的每一篇文章都讀過,而且總能帶給TA一些安慰和幫助的時候,我就特別滿足。原來我的文字是有力量的。

㈦ 如何寫好小說故事情節

如何寫好故事情節,讓你的小說故事情節更具美感?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說一下。

一情節構思的四個步驟。

許多人想寫小說,情節構思是關鍵。

情節構思,其實是小說故事的情節設計和方案設計。

好的小說故事能像鉤子一樣緊緊的勾住讀者的注意力。故事情節也像一張路線圖,沒有構思,作者會在寫作的過程中容易迷路。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構思小說的故事情節?

要說故事情節的構思,其實有四個簡單步驟。

第一,按照次序在紙上寫下小說故事所用到的,一系列的事件和場景。

這是情節構思的主要部分。

在紙上寫下小說中所要,用到的人物名單,務必將每個人物簡單說明,方便讀者們認同這些人。

最後用一句話概括出你的故事。

好的構思是不管是多麼復雜,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例如飄可以概括為一部關於一位南方初入社會的少女在南北戰爭中發現和失去愛情的故事。

第二步,將上述故事擴展開,寫成章節大綱。

這時候你需要尋找機會,不斷完善你的構思。這是主要情節,哪些是次要情節?有時是你的情結,可能不符合時間順序,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調整一下順序,看一下如何出場?

第三步,通過瀏覽你的章節提綱,檢查一下你的故事。

確保它能夠抓住讀者的注意力。

剔除那些不能推動故事發展的部分,不要讓你的小說偏離主題。

可以使用一些陪襯情節,但是你的小說必須向高潮邁進,越來越近,直到小說的結尾。

第四步,開始寫作。

寫作中,你可以看到哪一塊你是需要改進。

一些故事情節不是刻在石頭上。

寫完第一稿後,又有許多的工作,例如編輯你的第一稿包括標點符號和錯別字,刪除一些對於情節發展沒用的東西,保證小說的步伐和故事情節相一致,能夠引起讀者的注意。目的是讓你的小說看起來又符合專業標准。

但是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構思,那就是好的小說都遵循一個規則:1.小說始終在解決一種困境或者是沖突。如越獄與不公平待遇的斗爭。2.小說情節千萬不能脫離主題。不要為了欲達到預先設定的篇幅,減少或增加小說的字數。

二修煉情節的方法。寫作小說,不論是從現實生活中出發,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對某些事件或人物被他們打動。覺得這些感觸可以寫成一篇小說。於是,在此基礎上,提煉出比較完整的情節。

小說中常見的題情節提煉方法。

一依據主幹,充實血肉。作者在生活中發現某一件事是比較完整,又有一定的意義。作者對這樣的事件往往不作大的改變。而是充分調動自己的記憶來充實和豐富這一事件。

二改頭換面。作者在生活中聽到某個事情。這個世界應該比較有意思。但具體到某個環節還不夠理想。把這個故事稍加改動。

三移花接木,揉合在一塊。作者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階段,見到的不同的事情,加工改造,把它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統一體。

四記憶片段片段。作者在生活中積累了很多的片段和細節。但這些片段和細節之間沒有太大的聯系。這時候作者往往通過自己思想感覺,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五依據因果關系,環環推導。作者在生活中獲得某個片段,某個細節,都很有意思,但又缺乏相對的獨立性,不夠豐滿。於是依據這個片斷,根據他的可能性,規律性來創作出和他相互聯系的一些場景或事情。

六對人物性格加以揣測。生活中有特定的人物性格,創作過程中把他放到特定的環節設置人物的性格,推想他會怎麼做,做出什麼?從而構思出人物作品的情節。

㈧ 怎樣寫好故事 寫故事的十個常用技巧

  1. 「橫切懸念,倒敘事件」法:

    這是指作者為避免平鋪直敘,在小說首段就設置提挈全篇、籠罩全文的懸念,故意給讀者造成疑團,以激起讀者產生興趣讀下去。

  2.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

    世界藝術大師卓別林有一句名言:「我總是力圖以新的方法來創造意想不到的東西。假如我相信觀眾預料我會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輛馬車去。

  3. 「淡化情節,形散神聚」法:

    這種創作法,從表面看,沒有出其不意的情節,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而且平鋪直敘,一直是淡淡的氣氛。

  4. 「一箭雙雕,一點兩面」法:

    作者在寫小說中,似導戲的導演,常常讓舞台上的角色拿這樣或那樣的道具。

  5. 「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

    小說作者要學會在生活中發現偶然中隱藏著的必然性,學會在寫小說時運用這種偶然中的必然性。

  6. 「銀絲串珠,數點一線」法:

    當今現代派小說家面對某些人的精神危機,產生了恐懼感。於是他們常常用荒誕的、超現實的、生活中還沒出現的、純粹主觀想像的「抽象」物於以編織描繪——以反映他們的世界觀。而且在寫法上,從表面看,往往是分離的、意識流的、不易理解的。但是,仔細讀,會發現,這些小說內部是互為聯系,相輔相成,彼此烘托,合成一體的。可稱之為「銀絲串珠,數點一線」吧。

  7. 「明線暗線——雙環連套」法:

    這種小說技巧是運用文中兩個一明一暗的線索,平行交叉,雙環連套,從一個人物引出一個人物,從一個故事引出一個故事,不僅使兩個人物、兩個故事發生密切的關系,而且不斷豐富人物性格,推動主題思想深化。

  8. 「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法

    這種創作技巧是,作者把自己准備著力表現的人物,不妨先壓一壓,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頭,先縮一縮。這樣,擊出去,更有力;而准備貶低的人物,則不妨先讓他「威風威風」,然後,讓他從「威風嶺」上掉下來,便「摔」得更慘。

  9. 「盆中藏月,以小見大」法:

    用這個技法的小說,一般題材單純,場景單一,人物較少,情節相對來講也比較平淡。但如何從單純的題材和不長的篇幅里塑造豐滿的形象和挖掘出較深的主題,就得「盆中藏月,以小見大」了。

  10. 「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法:

    這是講小說收尾的技巧。故事的開頭好,發展好,但最後一個音符,最後一抹油彩,最後一個標點處理若不當,也會虎頭蛇尾,歸之失敗。因為這不僅是作品的落腳處,還需把作品最精粹的地方展現出來。

閱讀全文

與如何寫故事鏈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的電影歌曲有哪些 瀏覽:474
什麼是婚姻坎坷多 瀏覽:526
鯉城區幸福街是什麼街道 瀏覽:702
什麼人能幹一番事業 瀏覽:487
廣州電子通信方面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799
如何買到健康板材 瀏覽:605
如何建立一個幸福人生 瀏覽:343
搞活經濟有什麼用 瀏覽:230
經濟停擺怎麼表達 瀏覽:97
國內哪個市俄羅斯美女多 瀏覽:55
事業單位面試失分在哪裡看 瀏覽:338
當家人反對婚姻該怎麼辦 瀏覽:937
鮮道幸福里附近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瀏覽:317
婚姻常態有哪些 瀏覽:276
聰明女人如何做好自己婚姻 瀏覽:968
婚姻8周年是什麼婚 瀏覽:50
抖音如何做故事號 瀏覽:495
婚姻法房子被賣了怎麼處理 瀏覽:441
婚姻里的鑰匙怎麼看 瀏覽:591
田宅宮怎麼看事業變動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