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領導力 如何提高領導力
1.根據領導力經典教材《領導力必讀12篇》,領導力是一種特殊的人際影響力,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去影響他人,也要接受他人的影響,因此每個員工都具有潛在的和現實的領導力。在組織中,領導者和成員共同推動著團隊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從而構成一個有機的系統。
2.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enger)博士說:「領導力就是要讓他的人們,從他們現在的地方,帶領他們去還沒有去過的地方。」
3.領導力的實質是影響力
4.領導力不是一門學科,而是跨越整個社會科學的一個核心課題,它為你提供的是跨學科的心智模式。
5.領導力就是能激發社會或組織的人們去解決難題,適應社會並促進社會發展的能力。
綜上觀點,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們所了解的領導力:
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關系,是一份責任,是一種影響他人的能力,是一種心智模式。
你怎樣理解領導力?
先從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講起:1972年,有一架飛機從烏拉圭飛往智利,因為天氣惡劣,墜毀在了安第斯山脈,這個飛機上有45個人,其中有5名機組成員,其他的人是一支大學生橄欖球隊,15名球員,以及去為他們加油的親朋好友。這個球隊包租了這架飛機,要去參加一場比賽。在飛機墜毀之後,45個人之中還有32個人倖存。
飛機墜毀已經很慘了,更慘的是他們墜毀的地方不太好,他們墜毀在了海拔近4000米的雪山之上,不僅荒蕪人煙,而且連動物和昆蟲都沒有,甚至於連草都沒有。
最近的道路有多近呢?在400公里之外,他們從飛機殘骸中找到了一些食品,很快就吃光了,最後他們開始吃死去同伴的屍體。
在飛機失事60天,也就是整整兩個月以後。有一個叫做南多的球員,帶領一名同伴出發,去尋找救援。他們終於走出了雪山,走了多久呢?走了整整十天,他們走出了雪山,為其他人帶去了救援的隊伍。
飛機上一開始有45人,墜毀的時候有32人倖存,在雪山上堅持了兩個多月,最終共有16人獲救,成為了一個奇跡。
在我看來,之所以能出現奇跡,是因為南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有四點:第一,他有想法;第二,他有信心;第三,他有行動;第四,他做表率。南多面對的是一個集體的難題,這也是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是要一個人帶著一群人去解決的問題。
記得晨興資本董事總經理劉芹在混沌大學進行了一次演講分享時,專門強調了創始人可能是團隊最具領導力的人。他要扮演兩種角色,傳教士和殺手。傳教士的意思是說,創始人要有很強的價值觀輸出能力。這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一個團隊對自己做的事情沒有信心,是很難成功的。殺手指的是以身作則的品質, 「一個完美的創業者,不但要有願景,懂得管理,而且還能以身作則,帶兵打仗」。
在我看來這兩點是領導力的核心:價值觀輸出和身先士卒,發動群眾集體解決問題。
那什麼是領導力?
領導力是指主動承擔責任,及時輸出價值觀並與團隊達成共識,能夠帶領和發動群眾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結
我們所了解的領導力:
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關系,是一份責任,是一種影響他人的能力,是一種心智模式。
領袖才是領導力的實質
那什麼是領導力?
領導力是指主動承擔責任,及時輸出價值觀並與團隊達成共識,能夠帶領和發動群眾解決問題的能力。
1提高自省能力,實現自我完善
任何提升都是基於對客觀事實的認知,如果對自身缺乏認知,那麼提高自身根本無從談起,由此可見,自省能力絕對是提高自身領導力的起點。
當前競爭環境日益加劇,領導者更需要從自省和自我否定著手,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自省,找出差距,完善自我。除了「決策能力、執行能力、溝通能力、激勵能力」等普遍性的領導力提升外,更關鍵的是個人品質、理想信念和思維層次提高。
先會做人,然後做事。 「人可立則事可為,人不可信則事不可為」,作為企業和組織的領導者,一要真誠和以人為本,二要有胸懷和格局,把人才培養為第一要務,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強化人與人之間的依存。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人,才有資格要求別人。只有領導者具備並發揮領導力,才能有效引導和激勵員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升組織的核心能力。
先知先覺,危中尋機。企業的發展往往不是風平浪靜的,高瞻遠矚的預判能力,面對困難的冷靜、自信和堅韌,並能夠在危機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更是一種非凡的領導力。
吳詠怡博士在《領導者先知先覺的修煉步驟》一文中提到了自省能力的五個階段,先知先覺的三個修煉步驟,辯證揭示了一條從「自省」至「自醒」到「自改」的自我完善之路,這正是提高自身領導力和個人魅力的重要途徑。
2依託組織學習,打造完美團隊
提高自身和團隊的領導力,應該既包含領導者與追隨者之間二元關系的構建過程,也包括領導者幫助組織適應環境、發展創新的過程。因此,依託組織學習,締造完美團隊是另一角度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如果說自省能力是提高自身領導力的起點,那麼組織學習則可以說是提高團隊領導力的起點。
為了營造出具有創造力、執行力、前瞻力和抗壓力的新型組織,應該通過組織學習實現組織行為方式的改造。組織學習所強調的能力顯然不僅是需要一個高效的領導者,更需要「發展集體的智商」,使整個組織中充滿著學習氣氛,所有成員都全身心投入並有能力不斷學習,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通過組織學習,使團隊成為一個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志向,形成高效率高效能的協作能力,擁有較強創新能力等諸多特點的組織。並通過不斷完善的過程,形成有機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要求和可持續發展的完美團隊,為團隊領導力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3調整領導風格,促進上下融合
不同的領導在長期的個人經歷和領導實踐中會形成具有較強個性化色彩的領導風格,目標-途徑理論告訴我們,不同類型的領導風格只是行為類型的反映,並不具有根深蒂固的個性性質,一個人是可以調整自己的領導風格的。
每種領導風格都各有利弊,領導者要根據下級的狀況、組織的狀況等不同的情形和需求調整領導風格以適應企業,通過自身風格的調整,來提高整個團隊的融合度,使個人的領導力能夠通過部門與團隊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在調整領導風格、促進團隊融合的具體實踐中,需要牢牢把握依據下級和組織的具體情境進行改變和加強對組織的影響力這兩點。
一是要結合具體情境適時改變領導風格。如下級處於缺乏意願又卻缺乏能力的階段時,就要採取高指揮、高支持方式,隨時給下屬反饋,認可員工表現,糾正工作偏差;當下級能力具備能力但把握不準時,則該採用高支持、低指揮方式,盡量激勵下屬去做,而不是告訴如何去做。這種領導風格的改變體現了領導者的權變,是非常辯證的思維方式。
二是要充分認識並竭力去擴展對組織的影響力。對於領導者而言,領導力並不是單純的權力,而是體現在對下屬行為的影響力,下屬能否通過團隊合作體現強大的凝聚力,下屬是否願意挑戰難度高的目標等,都是要靠領導者的領導力影響。領導者對下級有無影響力取決於領導者自身的行為,因此,領導者必須經常關注這些問題:自己是否經常一味地滿足上級的需求而失去了下級的向心力;自己的人格、能力、人際關系是否贏得下級的尊重;自己是否願意花時間關心下級工作以外的事情;自己是否會耐心聽完下級發言後才發表意見;下級心目中,自己是否值得信賴等等。
對團隊具有充分影響力的領導者,其個人的人格和價值觀也往往會潛移默化地成為團隊的行為標准,領導力自然就會更強。
4合理授權激勵,加強執行力度
領導者獨自一人完成所有事情是不可能的,領導者要使成員對團隊有歸屬感,清楚界定每位成員扮演的角色,清楚界定每位成員的責任。通過合理的授權,使組織內的每個人都擁有合理的權力,相應的主人翁意識就會越強,就會越願意投入。授權其實是在組織范圍內分享更廣泛的領導力,使領導力超越個體,以多元變化的形式成為團隊的力量。
合理的授權需要伴隨著能力建設進行,領導者需要時刻關注下級能力的發展,並將之視作組織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若能推動所有下屬能力的發展,組織必定會有較大的飛躍。在進行能力建設的過程中,領導者需要提升中層幹部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普通員工的業務能力,從而提升整體的執行力。
除了合理授權之外,有效的激勵也是強化領導力的重要手段。領導力的培養與發揮關鍵在於下屬能否心領神會並有效執行。通過激勵,增強達成某項目標的驅動力,使下屬更願意積極地投入並提升相應的績效。激勵的同時,同樣需要協助下屬掃除工作障礙,改善工作流程,增進工作能力,發揮最大的效用。
5凝聚企業願景,構建組織文化
如果沒有一個共同願景,就不會有一支堅定的團隊,領導力就會不完整。因此,企業的發展方向、組織定位是領導者最先需要思考的問題,「做正確的事」 要遠比「正確地做事」優先。
企業願景的制定不只是領導者個人的責任,而是大家共同的責任。願景作為企業普遍認知、認可的長遠目標,可以抓住團隊每一個人的決心和勇氣,並激勵大家向同一個終極目標前進。
凝聚企業願景及核心價值觀對領導力的發揮具有指向性的作用,他體現了戰略層面的領導力,這里需要掌握幾個要點:一是創造良好的組織文化,文化對部屬的感染力是長期的、深遠的,良好的組織文化是傑出領導力的重要一環。二是要有清晰的戰略規劃,有效可行的戰略,可以使下屬對領導產生高度的信賴,進而產生樂意跟隨的意願。三是要設計合理的組織架構與制度,形成責權分明的工作流程,各個環節都能正確地做事。由此,可以建立一支堅定的團隊,確保在每個成員身上都反映了團隊的核心價值,極大地提高團隊的領導力。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領導力的提升其實是一項整體性的變革,不能僅僅關注要素問題或局部問題,各要素、各部分之間是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的,必須關注整體,重視企業整體的改善。
B. 領導力有什麼故事典故嗎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典故:項羽前鋒軍救巨鹿,初戰少利,項羽便率大軍渡過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厲士氣。終於殺蘇角,虜王離,大敗秦軍於巨鹿之野。表明領導能最大激發屬下鬥志。)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典故; 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圖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闔閭讓伍子胥選後繼之人,伍子胥獨愛夫差,便選其為王。此後,勾踐聞吳國要建一水軍,不顧范蠡等人的反對,出兵要滅此水軍,結果被夫差奇兵包圍,大敗,大將軍也戰死沙場,夫差要捉拿勾踐,范蠡出策,假裝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夫差也不聽老臣伍子胥的勸告,留下了勾踐等人,三年,飽受屈辱,終被放回越國,勾踐暗中訓練精兵,每日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後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一次夫差帶領全國大部分兵力,去赴會,要求勾踐也帶兵助威,勾踐見時機已到,假裝赴會,領3000精兵,拿下吳國主城,殺了吳國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當初未聽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踐,死前,他只求,不要傷害吳國百姓。表明領導要以身作則,激勵下屬。)
C. 領導力有什麼故事典故嗎
魯國的單父縣缺少縣長,國君請孔子推薦一個學生,孔子推薦了巫馬期,他上任後十分的努力與勤奮,披星戴月、廢寢忘食、兢兢業業工作了一年。結果是單父縣大治!不過,巫馬期卻因為勞累過度病倒了。此時,國君有來請孔子再推薦一個人。於是,孔子推薦了另一個學生宓子賤。子賤彈著琴、唱著小曲就到了單父縣,他到任後就在自己的官署後院建了一個琴台,終日鳴琴,身不下堂,日子過得是有滋有味、有情有調、很滋潤。一年下來單父縣依然大治。後來,巫馬期很想和子賤交流一下工作心得,於是他找到了宓子賤。宓子賤是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小夥子,有著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在他的面前,巫馬期感覺到了一定的壓力。但作為師兄弟,大家還是開始的談話。兩個人的談話是從寒暄客套開始的,不過很快就進入了正題。巫馬期帶著崇拜的眼神,羨慕地握著子賤的手說:「你比我強,你有個好身體啊,前途無量!看來我要被自己的病耽誤了。」子賤聽完巫馬期的話,搖搖頭說:「我們的差別不在身體,而在於工作方法。你做工作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可是事業那麼大、事情那麼多,個人力量畢竟有限,努力的結果只能是勉強支撐,最終傷害自己的身體;而我用的方法是調動能人給自己做工作,事業越大可調動的人就越多,調動的能人越多事業就越大,於是工作越做越輕松。」領導其實就是通過別人來完成既定的任務。有100件事情,一個人都做了,那隻能叫做勤勞。有100件事情,主事的人自己一件也不做,手下的人就幫他把所有的事情都辦好了,而且回過頭來還要感謝他提供這樣的鍛煉機會,這就是領導!所以,領導者可以不必擅長某些專業領域的工作,只要能調動那些專業人士為自己工作就可以了。有錢人只管好投資回報以及企業的戰略方向就可以了,讓聰明人來負責經營,聰明人可以根據企業的運營和管理找到合適的專業人、勤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