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歷史上的夏天發生過什麼故事

歷史上的夏天發生過什麼故事

發布時間:2023-03-21 10:08:49

❶ 乾隆八年的夏天號稱「中國歷史上最熱夏天」,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清朝乾隆八年,那年夏天是有史以來中國最熱的一次,公元的時間是1743年。高溫涵蓋了幾乎有半個中國,酷暑的熱情讓人們招待不住。根據史料記載,六月丙辰,也就是公元的7月25日,北京城面臨酷暑。

而除了把龍皮掛上之外,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喝湯,御醫當時會專門給皇帝開上一些防暑的湯,既能夠防暑降溫,也能夠保養身體,當然這樣的方法都不能夠達到真正的降溫。在皇宮之中,最有效的可能還是使用冰塊。

❷ 歷史上的大暑節氣里發生過哪些故事

螢火蟲映出吏部尚書、權相的生日禮物不翼而飛

螢火蟲映出吏部尚書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記的在孩提時代,盛夏村外的玉米地里,有很多一閃一滅的光亮,猶如一盞盞神秘莫測的明燈,那就是螢火蟲發出的光亮。東晉時代,南平新洲(今湖南津市)有一個叫人車胤的,字武子,自幼聰穎好學,勤奮不倦,博學多通。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自此學識與日俱增。《三字經》說:「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及至年長,風姿美妙,聰明機靈,敏捷有智慧,在鄉里之間很有聲望。後來步入仕途,官至吏部尚書。他為人公正,不畏強權,因向皇帝舉報驕矜放盪的會稽王世子司馬元顯,被元顯逼令車胤自殺而死,他臨死前大怒道:「吾豈懼死哉?吾求一死以露權奸耳!」死後朝廷非常痛惜。

權相的生日禮物不翼而飛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首七言絕句是《水滸傳》中綽號為「白日鼠」的白勝所吟唱的一首詩,由此而引發了一件驚天大案——智取生辰綱。

綱,指成批運輸貨物的組織,如茶綱_鹽綱_花石綱。北宋權相蔡京假公濟私,在朝中大興花石綱,鑄九鼎,建明堂,修方澤,立道觀,大興土木徭役,修建華麗的艮岳。天下百姓窮不聊生,怨聲載道。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鄲大名縣)知府梁中書搜刮民脂民膏,孝敬其岳父蔡京生日禮物,價值十萬貫的金銀財寶,名曰「生辰綱」。命令麾下的提轄楊志押運十萬貫生日禮物,於六月十五日蔡京生辰之時,送到東京汴梁慶壽。陰歷的六月十五日正值大暑時節。這一情況被山東好漢晁蓋、吳用等獲知,決定在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東南16里處的黃泥岡截取這批寶物。

押送生辰綱正是中伏天氣,烈日炎炎,酷暑難當。《水滸傳》載:「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雲彩,其日十分大熱。古人有八句詩道:『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紅爐中。五嶽翠干雲彩滅,陽侯海底愁波竭。何當一夕金風起,為我掃除天下熱。』」楊志為了順利完成任務,一路上可以說是處處小心,事事留意。開始還是趁涼行路,後來到了「人家漸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帶,為安全起見,改為天正熱時趕路。這本是順應地勢的防範之策,怎耐天氣酷熱、擔子沉重、山路難行,他又不講究方式方法,「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軍漢們「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楊志與老都管、虞侯及眾軍士的矛盾日益加深。眾人不顧楊志的阻攔,強行在黃泥崗的松樹林里歇息。而對面的樹林里,晁蓋等人扮作一夥棗販子也在那裡休息。若是真的真槍真刀的干,晁蓋未必能勝楊志,怎奈吳用有妙計。此時,白勝挑著兩桶酒,嘴裡唱著那首著名的歌謠出現了。楊志手下的軍漢們口渴難耐,垂涎欲滴,欲買酒解渴,但是當即被警惕性極高的楊志阻攔。白勝欲擒故縱,立刻表示不賣了。然後由晁蓋等人過來先吃掉一桶,一則表明此酒無葯,讓楊志放鬆警惕,二則借舀酒作掩護,前一瓢裝做要佔便宜,後一瓢下葯。而白勝追這個,奪那個,竟和平常小販賣酒一樣,毫不露破綻。這樣一做戲,楊志也不由得有點相信這是好酒了,於是同意買。但白勝又一次欲擒故縱,一個勁兒不賣,這就徹底麻痹了楊志的警惕心理,終於全被蒙汗葯麻倒,眼睜睜看著生辰綱被劫走。

❸ 關於立夏的傳說故事

《逸周書·時訊解》雲:「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❹ 乾隆八年的夏天號稱「中國歷史上最熱夏天」,當時發生了什麼

地球內部運動也會產生極端天氣,比如1815年的時候,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爆發,結果導致北半球的天氣發生了異常,第二年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嚴重災情,夏天也出現罕見的低溫。當時涉及的區域有歐洲、北美洲,甚至是亞洲也受到影響,中國雲南因此出現飢荒。

乾隆八年北京城的高溫至今仍然是最高紀錄,但其產生的原因是地球的外因還是內因,目前還沒有一個准確的結論。如今我們都有了空調,一般40度左右的高溫天氣也能輕松度夏,所以很難體會當時在44.4度環境中生活的古人是怎樣生存的。

❺ 歷史上「最熱的夏天」,氣溫超44,京師曬死萬人,具體有何故事

乾隆八年,氣溫驟然升高,不僅是北京城,天津、山西等地的溫度也如此,乾隆皇帝在皇宮中,自然也感受到了這份酷熱,他立即命朝廷岩則官員給出一個說法。但是這種百年一見的反常天象,一時間根本查不出緣由,皇宮內陷入滾燙的熱潮當中,京城的製冰師傅用硝石製冰,一批批冰塊被送進宮。

乾隆的後宮也不安定,嬪妃們的衣著大多分為幾層,在這樣的天氣下,很多妃子都熱得昏了頭。當宮外的冰塊運進來之後,乾隆命人將冰塊放入納涼殿,妃子們直接將床搬到了此處,身上的酷熱才得以緩解。

商鋪的商人們全都閉門不出,躲在家裡避免太陽的暴曬,一時之間,剩下的商鋪寥寥無幾。窮苦人家因為生計不得不出門勞作,但因為溫度過熱,且人的身體經過暴曬之後得不到水分的補充,無一例外都被活活熱死了。勞作的農戶面對暴曬的天氣,以及莊子里的土地也是一籌莫展,官員們也只能待在衙門里不敢出門,一時間人心惶惶,可以說雖然沒有混亂,但壓抑的氣氛很濃厚。

❻ 夏朝的歷史故事

歷史集政治、經濟、文化為一體,內容豐富,每一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都是一個動人的小故事,都能給人以啟迪。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夏朝的歷史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夏朝的歷史故事篇一:夏桀無道

夏代後期,由於幾個帝王內政不修,外患不斷,國力日趨衰弱,到夏桀(履癸)時,已是危機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驕奢自恣。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於後宮,日夜與妹喜及宮女飲酒作樂。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荒.唐無稽之事,常使妹喜歡笑不已。民眾的生活則十分困苦,他們每年的收成難得溫飽,更無兼年之食,每遇天災則妻離子散。夏代臣民指著太陽咒罵夏桀說:“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說,你幾時滅亡,我情願與你一起滅亡。同時,四方的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

這時,商族的勢力已經強盛,正在做滅夏的准備。商湯看到夏桀已處於眾叛親離的情況,遂起兵伐桀。夏桀毫無准備,被圍於鳴條。商湯全殲了夏軍,桀匆忙逃奔,後死於南巢。

經過少康中興,夏王朝蒸蒸日上。內有伊河平原、洛河平原、汝河平原、沁陽平原四大糧倉作支柱,外有天下萬國歲歲進貢,到夏朝後期,積累了巨大的物質財富,這就為夏朝最後一個君王桀的任意揮霍,創造了條件。

夏桀,身材魁梧,一表人才,力大無窮。據傳說他能赤手空拳與虎熊搏鬥,跳到水裡斬殺蛟龍。這樣一個能降龍伏虎的大力士,他的愛好並不是游獵,而是酒色。

夏桀為滿足他的酒欲,在宮中造了一個可以盪舟的酒池。他在舟上狂飲,宮中男女都得陪飲。看到大家醉的不成人樣,他就開懷大笑。一旦夏桀酒醉,他身邊的人可就倒霉了,夏桀把他們當成馬騎。夏桀騎在人背上,被騎的人被壓得爬不動了,夏桀就再換一個,直到自己躺在床上休息,身邊的人才釋去重負。夏桀尤其喜愛美女,美斗判女是各國獻給他的首要貢品。他聽說哪國有美女就下令送交,不從者,就發兵征討。他為美女造瑤台,內有美女數千,金銀財寶成堆。東方有個施部落,被迫送來了一個絕色美女妹喜。妹喜一入瑤台,數千美女頓時失色。為討妹喜喜歡,夏桀專門造了長夜宮,二人在內晝夜娛樂。妹喜愛聽絲綢撕裂之聲,夏桀就令空飢改眾人專門為她撕,日久天長,撕碎的絲綢堆如山。夏桀揮霍的財富,許多來自四方部落。夏桀徵收的貢賦沒有定製,他要什麼就得送什麼,因此激起岷山氏的不滿,岷山氏停止了向他進貢。夏桀大怒,興師征討,岷山氏為避免滅氏之禍,只好獻出財寶和美女。美女中有兩名具傾城傾國之貌,一個叫琬,一個叫琰,體態輕盈,音如鳥語,行若遊仙。夏桀一見,心花怒放,回到斟尋,晝夜福地洞天,妹喜也被忘到了九霄雲外,政事自然不值得一提。大臣關龍逢直言上諫,勸他改邪歸正,遭受了他的炮烙之刑;東方商部落首領湯勸他收斂劣行,被他囚禁在監獄---夏台。

商部落為營救商湯,不得不用美女和賄賂夏桀。商湯獲釋回到部落,決心推翻夏朝。他重用德才兼備的伊尹為師,暗結夏都中的反夏同盟祝融氏,起兵討伐夏桀。商軍與祝融里應外合,攻克夏都。夏桀帶美女沿潁河逃向東南,途中不禁奔波而死。商湯在夏都東側他的先王帝故都---毫(今偃師市)這個地方建立商都,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的統治。

夏朝的歷史故事篇二:孔甲亂政的故事

孔甲繼位後,首先舉行了一場求雨的儀式,希望天降大雨,以緩解連年的大旱。老天特別配合,果然天降大雨,而孔甲在百姓中的形象也一下高大起來,孔甲越發的相信鬼神。

有一次孔甲偶然得到兩條“大龍”,認為是祥兆,希望有人可以馴服它們可以為自己拉車護駕。有人推薦李累,說他神通廣大。李累見到兩條“大龍”,頓時目瞪口呆,這明明是兩條鱷魚,要馴服它們為孔甲拉車,簡直是比登天還難啊。李累不敢明說,怕孔甲降罪與他,便謊稱要馴服兩條“大龍”為人拉車有兩個條件,而後殺了鱷魚將他的肉謊稱大魚的精肉,以滋補身體。等到第四天的時候,魚肉沒有送來。孔甲派人打探情況,得到消息稱李累帶著金銀錢寶已經跑了,而自己吃的魚肉就是“大龍”的肉。孔甲從此以後更加信奉鬼神,脾氣更加暴躁,而且欺壓百性,導致各部落首領紛紛叛離。這便是孔甲亂政的故事。而夏朝肢搜經過孔甲亂政,政治開始混亂,國家也日漸衰落。

夏朝的歷史故事篇三:太康失國的故事

啟在建立了夏朝以後,和歷史上許多國君一樣,飲酒、打獵、歌舞無度。到晚年更是怠於政事,社會矛盾日益凸顯。啟死後,啟的兒子太康繼位,太康不過是一個庸才,終日沉溺於酒色,比啟更荒淫,帶著家屬到洛水北岸打獵,接連幾個月不回朝。貴族首領後羿(即傳說中的射日英雄,月宮里嫦娥的夫君)利用夏民的怨恨,逐走太康,奪取了夏室的統治權力。後羿是東夷有窮氏部落的首領,傳說他是當時最善射的人,但卻是一個荒.唐的統治者。他非常自負,自恃箭術過人,對政事不聞不問,終日沉溺於田獵游樂之中。對於敢諫爭的幾個賢臣,不是疏遠就是流放。他任用奸詐狡猾的寒浞主持朝政,寒浞是有史以來,有記載的第一佞臣。他善於諂媚逢迎,深得後羿的信任,同時又用各種小恩小惠愚弄百姓。他暗中培植黨羽,等待時機企圖取後羿而代之。一次,後羿從外打獵回來,寒浞收買後羿的親信聯手設伏將後羿殺死,寒浞奪得了最高統治權。

然而,寒浞更是一個殘暴奸詐之人,他不但霸佔了後羿的家產和妻子,而且任意驅趕和殺戮百姓,搞得民怨沸騰。

太康失國後,逃到同姓部落斟(河南鞏縣西),羿滅斟,立仲康,仲康子相逃到商丘,被羿攻伐,又逃帝丘,依同姓昆吾部落。寒浞殺羿後,相成為寒浞的肘腋之患,日夜憂懼,於是派兵攻打在帝丘避難的相,相的妻子後緡已經懷孕,在忠誠的僕人幫助下慌忙從牆洞中逃歸母家有仍氏部落,不久生少康。少康長大後,作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當寒浞之子派人追殺少康時,少康又逃到了有虞氏部落,作了有虞氏的庖正。舜的後人虞思聽說少康賢正,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了少康,並贈給大量的土地和奴隸作為陪嫁,少康才站住了腳。

這時,有個叫伯靡的夏朝遺臣,逃居在有鬲氏部落。他收撫了斟灌氏、斟氏等部落的逃散人眾,整頓隊伍,積蓄力量。在伯靡的密切配合下,少康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復國運動,太康失去的帝位,經過幾十年斗爭,被少康恢復了。這一事件,歷史上稱為“少康中興”。少康是夏王朝第六世國王。少康之子杼也是一位能乾的帝王,他發明了甲,夏因此擁有一支比較強大的武裝,徹底肅清了寒浞及其殘余勢力,並且征伐東夷,使夏王朝發展達到了鼎盛。

❼ 中國古代夏天歷史。可以追溯至夏商周,可以關於夏天發生的事情或解決夏天所帶來的問題的歷史故事。

魯武公九年(枝碼猛公元前817年)春天,魯武公與長子公子括、少子公子戲一同西行朝見周宣王。周宣王喜愛公子戲,想要立公子戲為魯國太子。周朝大夫樊仲甫(亦稱樊穆仲、仲山甫、仲山父)勸阻周宣王說:「廢長子立少子,不合於禮;不合於禮,必然觸犯王命;觸犯王命,必然誅滅他;所以發布命令不能不合於禮。命令不能實行,政治就沒有權威;實行命令而不合於禮,人民將背棄君上。以下事上,以少事長,是合於禮的做法。現在天子為諸侯立嗣,立其少子,這是教人民犯上。如果魯國聽從您的命令,諸侯效仿您的做法,那麼先王之命將阻塞難行;如果魯國不聽從您的命令,您因此誅伐魯國,那麼您這就是自己誅伐先王之命。此事,您誅伐也是失誤,模仿不誅伐也是失誤,天子您還是慎重考慮吧!」周宣王不聽,終究還是立公子戲為魯國太子。[1-2]
魯武公九年(公元前817年)夏天,魯武公從周朝回到魯國後去世,公子戲繼位,是為魯懿公。[3]
擁立為君
魯懿公九年(公元前807年),公子括之子伯御與魯國人攻擊弒殺魯懿公,自立為君,史稱魯廢公。[4-5]
魯廢公十一年(公元前796年),周宣王率軍討伐魯國,殺死魯廢公。魯廢公死後,周宣王詢問魯國公子中有誰能夠訓導諸侯,要讓他擔任魯國國君。樊仲甫說:「魯懿公之弟公子稱,莊重恭敬地猛橋事奉神靈,敬重老人;處事執法,必定咨詢先王遺訓以及前朝故事;不抵觸先王遺訓,不違背前朝故事。」周宣王說:「擁立公子稱,他必能訓導治理好他的百姓。」於是在夷宮擁立公子稱為魯君,是為魯孝公。[6-7]
魯孝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69年),魯孝公去世,其子弗湟繼位,是為魯惠公。[8]
惠公46年卒,因太子年幼,由庶長子息姑攝政,即魯隱公。以次年(前722年)為隱公元年,《春秋》紀錄開始。
隱公五年(前718),在棠地觀看捕魚。八年(前715),與鄭國交換天子所賜之封邑太山的枋和許田。[2] 隱公十年(前713),魯國聯合齊、鄭攻打過宋、許兩國。在其中幾場戰役中,公子揮都立了大功,這樣就導致了公子揮在魯國的專權。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揮來見隱公,他神秘地屏退左右,然後對隱公說:「主公當了這么多年國君,國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滿朝文臣武將沒有不聽從您的。現在太子允已經長大了,依我看,我最好還是趁早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穩穩地繼續當您的國君,也讓我當個太宰,好嗎?」魯隱公聽了,非常驚愕地說:「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太子允要當國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過是因為太子允年幼的緣故,才代他做了十幾年的國君,現在太子允確實已經長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個地方修建房子,將來好在那裡養老送終。至於國君之位,我已經決定還給太子允了。」[3-4]
公子揮害怕公子允聽到這個事之後殺了他,反而向公子允說隱公的壞話誣陷隱公想要除掉公子允真正做國君,並請求讓自己殺掉隱公。公子允聽信公子翚之話,於是同意公子揮請求去殺隱公。[5] 魯隱公做公子時,曾與鄭國作戰,被鄭國俘虜,賄賂了鄭國大夫尹氏才得以脫身,所以隱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園子里,時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裡。羽父就趁隱公去祭拜時率軍把隱公給殺了。公子允上台,即為魯桓公,為了掩人耳目,桓公和公子揮又下令討伐蒍氏弒君之罪,最後找了個替罪羊擋了過去。至於魯隱公,因為不是正式國君,也就沒有舉行喪禮。而是草草埋葬了事。
魯隱公十一年(前712),羽父(公子翚)勸魯隱公殺死公子允(魯桓公),魯隱公不同意,羽父(公子翚)擔心此事泄密後對自己不利,就污衊魯隱公欲對公子允(魯桓公)不利,勸公子允(魯桓公)殺魯隱公,十一月,羽父(公子翚)派人殺死魯隱公,立公子允為君,是為魯桓公。[2]
魯桓公三年(前709年),娶齊襄公妹妹文姜為夫人。[3]
魯桓公六年(前706年),文姜生公子同(魯庄公)。[4]
魯桓公十八年(前694年),魯桓公與夫人文姜到齊國,齊襄公與文姜通姦,魯桓公知道後怒斥文姜,文姜告訴了齊襄公此事。四月,齊襄公灌醉魯桓公,派公子彭生為魯桓公駕車,魯桓公死於車上。事後迫於魯國壓力,齊襄公殺公子彭生。

❽ 我國古代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在哪個朝代發生過怎樣的災害呢

我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發生在清朝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時間1743年。當時這場酷暑直接導致京城一萬多人因為炎熱而死!災情十分嚴重。根據現在的氣候研究換算,發現在當時7月20日到7月25日的氣溫,都在40度以上伍游,並且在7月25日已經到了44.4度。這一紀錄至今未被超過!僅僅是44度高數首溫為什麼會造成這么多人死亡,小傑簡單說下當時人們的避暑方法!

第三:一動不動

古代老百姓非常懂得避暑,深知“心靜自然涼”的道理。當時很多老百姓選擇呆在家修身養性、靜養在家一腔畢銷動不如一靜,這點非常值得學習。

這樣的災難,在中國的歷史上並非個例,歷代都有恐怖的酷暑時期。像乾隆八年這么大規模因炎熱而引起的重大災情實屬罕見!小傑希望大家對待夏季酷熱千萬不能有一絲輕視。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夏天發生過什麼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潮汕故事節目有哪些 瀏覽:456
農村經濟體改革最先在哪裡進行 瀏覽:253
俄羅斯人的美女有哪些 瀏覽:987
講不出的故事有多少字 瀏覽:979
沅江事業單位面試完什麼時候體檢 瀏覽:457
愛情山在哪裡原唱 瀏覽:507
事業單位無職務的人員怎麼稱呼 瀏覽:543
健康二維碼怎麼下載安裝 瀏覽:593
經濟師在哪個網上查 瀏覽:931
你喜歡聽哪些童話故事 瀏覽:384
哪些有趣的美食故事 瀏覽:839
到烏鎮景區玩到哪裡住經濟實惠 瀏覽:488
穿泳服的美女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880
考上事業單位後還有哪些流程 瀏覽:19
經濟降低房價是什麼意思 瀏覽:642
太原市哪裡有美女 瀏覽:920
婚姻如何由壞變好 瀏覽:531
社會在轉型什麼樣的人生活會幸福 瀏覽:30
看美女跳舞的軟體有哪些 瀏覽:308
1974屬虎女2021年婚姻運勢如何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