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清朝志怪故事有哪些

清朝志怪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20 19:33:47

『壹』 清朝時期,民間有哪些奇聞怪見的歷史故事

來說一個清朝雍正年間的故事吧。

在江蘇淮安,有一戶管還人家姓李,李家有個公子,年方十五。李公子儀表堂堂,文質彬彬,上去很斯文。

有一年夏天,天伍雀氣非常熱,李蔽氏公子熱得不行,所以就到河裡洗澡。

女孩的父母商定以後,開始乘船原路返回,到了岸邊他們發現有兩個人,正在岸上邊哭邊燒紙錢。李公子聽到是熟悉的聲音,仔細一看才看清楚,原來岸上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父母。

原來,李公子下河洗澡一直未歸,他們都以為李公子遭遇不測,所以痛失愛子的他們,只能以這種方式來悼念他們死去的兒子。哪成想,當兒子的船靠岸以後,他們才知道兒子並沒有死。後來的事讓他們感到更加高興,兒子不僅沒死,而且還給他們帶來了一個漂亮的兒媳婦,真是皆大歡喜!

『貳』 清初軼事:大學士紀曉嵐疑嫉妒村塾先生蒲松齡

若說清朝文言志怪神鬼小說的高峰,當《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莫屬,甚至可以說這是中國古代文言志怪神鬼小說的兩座高峰,無論專業高度,還是影響力,無人能與其爭鋒,至今仍然擁有千萬粉絲。

有趣的是,《閱微草堂筆記》的作者紀曉嵐,身為讀書人中的高富帥,卻似乎嫉妒一生不得志的私塾先生蒲松齡,認為蒲老前輩的小說不怎麼樣,甚至傷風敗俗,這當中有什麼私人恩怨嗎?今人該怎麼看待這種爭論呢?

人生對比紀曉嵐高富帥蒲松齡一生受挫

蒲松齡可以說是紀曉嵐前輩的前輩,他生閉悶於明朝末年(1640年),比紀曉嵐大84歲。蒲老師5歲的時轎絕彎候,清兵入關,他成長在順治年間,主要活動時間則是在康熙朝。蒲老師是個很有功名心的讀書人,一心琢磨著要金榜題名,榮耀鄉里——這是那個時代每一個讀書人的出路和夢想,無可厚非。剛開始的時候,蒲老師還挺順的,18歲那年參加童子試,即是考秀才,旗開得勝,縣、府、道連奪第一,前程被看好。

然而,沒想到的是,蒲老師的光輝歲月卻到此截止了,接下來,他基本上就被功名排斥在門外,每次鄉試都落榜,從二十歲考到五十歲,總是和舉人這個身份相隔千里。尤其讓人難堪的是,在他47歲考舉人那年,居然因為答卷不規范(越幅),而被取消考試資格。原來清朝的考卷,是有橫豎格子的,答題寫字不能超過這些格子,蒲老師不知是不是心理壓力太大而越幅了。50歲那年,他再次因答卷不規范而被取消資格。

還有一個尷尬,蒲松齡的聊齋私人公號雖然名滿天下,粉絲無數,可是他的朋友們卻不以為然,覺得他不務正業。他的摯友張篤慶考取了功名,就開始瞧不起蒲松齡,寫詩諷刺道:此後還期俱努力,聊齋且莫競空談。

可見在現實生活中,蒲老師一直很挫很窮,始終以私塾為業。不過,也不能說他矮矬窮,因為據說蒲松齡身材魁梧,不是一般的高。

相形之下,一百多年後的紀曉嵐就比蒲松齡順利多了。紀老師比蒲老師更能適應考試,6歲獲神童稱號,這個時候的起跑線還差不太多。但是一旦到了鄉試這個層面,差距就來了。紀老師23歲高中舉人解元,後來因為太驕傲,受了點小小的懲戒,第二年不準參加進士考試。中間他又因為母親去世,要守孝,耽擱了幾年,到30歲那年,考取進士,從此春風得意,進入仕途。

紀曉嵐的一生,可謂高富帥的一生,榮華富貴,更兼是清朝文化大工程《四庫全書》的組織者和編纂者。當然,說他帥,勉強了些,因為紀老師的尊容,有點似猿猴宏岩。說他高富,倒恰如其分,跟蒲老師一樣,紀老師個頭高,富裕自然不在話下。

好好的一個富讀書人,幹嘛去嫉妒一個窮私塾先生呢?這當中有私人恩怨。

私人恩怨《聊齋志異》害死紀曉嵐的兒子?

在《閱微草堂筆記》的灤陽續錄之六中,附錄了紀曉嵐兒子紀汝佶寫的幾則志怪小說,原來,紀公子也愛玩這類文字。可惜的是,這位資質聰明的公子,死在紀曉嵐之前。這對紀曉嵐打擊很大,同時,紀曉嵐也對兒子頗為失望,因為紀公子住在山東泰安的時候,居然迷上了《聊齋志異》,當時還只是手抄本,未正式刊印,於是沈淪不返,以迄於亡故,一直著迷到死。

紀公子的死跟聊齋到底有沒有關系?沒有立案調查,沒有相關證據,應該賴不上。但是紀曉嵐認為就是蒲松齡這些不務正業的文字害死了他兒子,這種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理由不能成立。

不過,大家都是有文化的人,拿著這種捕風捉影的事進行指責,就太掉價了。紀老師也不是低檔次的人,對蒲老前輩的指責,主要還是從敘事風格、思想高度等方面著手的。

紀老師是這么指責《聊齋志異》的:然才子之筆,非著書者之筆也。蒲老前輩才氣是有的,不過這算不得正兒八經的著書,言下之意是專業性不強,嚴肅性不夠。他認為,既然是敘事文體,那就老老實實敘事,不要隨便添枝加葉,更不要隨便虛構人與事,搞得跟戲曲似的,小說既述見聞,即屬敘事,不比戲場關目,隨意裝點。

紀老師在批評蒲老前輩的時候,還挺當真的,他說你老蒲寫的這些個人物和故事,男男女女那麼親密無間,故事情節那麼曲折變幻,難道你還真的在現場不成?你若不在現場,又怎麼得知的,答案只有一個——編的,今燕昵之詞,媒狎之態,細微曲折,摹繪如生,使出自言,似無此理,使出作者而代言,則何從而聞之。

在這里,筆者忍不住要穿越時空跟紀老師說一句:紀大學士,你認真就輸了。虛構是文學的一大特徵,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而文學創作者對於他筆下的作品是全知全能的,因為一切出於匠心獨運,不需要交代打聽途徑。如果按照你這個標准去衡量,不要說小說,就是連高大上的史書也立不住腳,例如《史記》,寫到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秦王,怒發沖冠,司馬遷老師和藺相如相隔兩三百年,根本不在現場,怎麼就知道人家藺相如怒發沖冠呢?

《閱微草堂筆記》為了顯示故事的真實性,篇頭一般會交代故事的來源,例如李蟠木言、霍養仲言、先師陳文勤公言、侍姬之母言、表兄劉香畹言等,以表明故事來源的可靠性,其實那些神神鬼鬼的傳聞,可靠性實在不靠譜。

『叄』 明清四大志怪小說是什麼

魏晉南北朝時期志怪小說的大量產生,是有其現實社會原因的。這首先是和當時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密切相關。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余陪判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這段論述很簡明扼要。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戰亂頻仍,宗教迷信思想最易傳播。腐朽的士族階級不敢正視現實,妄想羽化登仙,永世享樂,多信神仙道術之事;有的則信仰佛教,尋求精神的麻醉;而勞動人民渴求擺脫貧困、飢餓和死亡,在統治階級的愚弄下,也往往把尋求安寧、幸福和希望寄託於不現實的空中樓閣。社會上宗教迷信思想因之盛行,神鬼故事也就不斷產生。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廣大人民在極端困迫的生活里,也運用各種方式向壓迫、剝削他們的反動統治階級展開了英勇的斗爭。他們常常把強烈的反抗意志和對理想的追求,通過大膽的幻想,藉助於神鬼故事曲折地表現出來。志怪小說中有不少思想內容積極健康的作品,就是這些故事的記錄和加工。

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數量很多。現在保存下來的完整與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餘種。其中比較重要的有託名漢東方朔的《神異經》、《十洲記》,託名郭憲的《漢武洞冥記》,託名班固的《漢武帝故事》、《漢武帝內傳》,託名魏曹丕(一作張華)的《列異傳》,晉張華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遺記》,荀氏的《靈鬼志》,干寶的《搜神記》,託名陶潛的《搜神後記》,宋王琰的《冥祥記》,劉義慶的《幽明錄》,梁吳均的《續齊諧記》,北齊顏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寶《搜神記》成就最高,是這類小說的代表。

志怪小說中有不小一部分是道士、佛徒自神其教的作品,即或是文人史家的著述也幾乎是抱著同樣的目的,如干寶著《搜神記》便自言是為了「發明神道之不誣」。因之,其中不少作品或講神仙道術,或談巫鬼妖怪,或誇殊方異物,或言佛教靈異,目的都在證明神仙及幽冥世界的實有和神鬼的威靈,宣揚宗教迷信思想。如《搜神記》中《阮瞻》一篇,敘述「素執無鬼論」的阮瞻被鬼嚇壞的故事,顯然是在證明鬼神的存在。《蔣濟亡兒》一篇,寫蔣濟亡兒死後在陰間衙門里當差,也很明顯是為宗教的迷信思想作宣傳。這類作品的作用是把人民帶到宗教迷信的幻境里,麻痹人民的鬥志,使之屈從命運的安排,為鞏固現實的統治服務。它們是志怪小說中的糟粕,對後世影響也很壞。

志怪小說中的優秀作品,可能是民間故事。它們雖然也染上了神異的色彩,襲用了迷信落後的形式,但思想傾向卻是與前者根本對立的。它們是藉助神怪的題材,反映廣大人民的思想和願望。其中有直接暴露封建統治者的兇殘、表現人民對統治者堅決斗爭的,如《搜神記》中的《干將莫邪》,記巧匠莫邪給楚王鑄成雄雌二劍後被楚王殺死,其子赤為父報仇的故事。不僅揭露了封建暴君殘害人民的血腥罪行,而且突出地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反抗壓迫的英雄行為。山中行客見義勇為、自我犧牲為子赤復仇的豪俠氣概,也體現了勞動人民在反抗壓迫的斗爭中的團結友愛。書中寫行客持子赤頭見楚王一段,尤其驚心動魄: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於湯鑊煮之。」王如其言煮頭,三日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兒頭不爛,願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亂帆臨之,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客亦自擬己頭,頭復豎改墮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別,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

這種情節看來雖似離奇荒誕,卻深刻地表現了在暴君統治下被迫害人民反抗的決心。又如《韓憑夫婦》,敘述宋康王霸佔韓憑的妻子何氏,韓憑夫婦先後自殺的悲劇,暴露了封建統治者荒淫和兇殘的本性,歌頌了韓憑夫婦生死不渝的愛情,尤其是何氏不慕富貴,不畏強暴的剛強意志。體現了勞動人民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高尚品質。

作者: 58.66.44.* 2005-7-25 10:51 回復此發言

--------------------------------------------------------------------------------

2 志怪小說

勞動人民的善良、勇敢、樂於助人、勇於自我犧牲的精神,在志怪小說中也有動人的表現。如《李寄斬蛇》,寫窮苦的女孩李寄,冒著生命危險,砍死大蛇的故事。李寄的形象反映出勞動人民為民除害的勇敢和智慧,同時也說明了官吏的殘酷和無能。

反映封建婚姻制度下青年男女為爭取愛情幸福而斗爭的故事,可以《紫玉韓重》為代表。作品敘述吳王的小女紫玉和童子韓重相愛,私訂終身,吳王不許,紫玉憤恨而死。後來韓重在墓前痛哭,紫玉魂靈出現,和他在墓中結為夫婦。這個故事歌頌了他們愛情的堅貞,寫出了封建時代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不自由。《王道平》和《河間男女》也是這一類型的故事。其它如《列異傳》中的《望夫石》,《搜神後記》中的《白水素女》,《幽明錄》中的《龐阿》和《賣胡粉女子》,寫的都是封建社會中青年男女婚姻不自由的悲劇故事,贊揚了要求婚姻自由的青年男女,客觀上揭露了封建禮教的罪惡,具有反封建的意義。此外,《幽明錄》中《劉晨阮肇共入天台山》一則,記載一個人仙戀愛的神話故事。唐傳奇《遊仙窟》在構思上顯然是受了它的影響。任昉《述異記》中《園客》一則,還在勞動背景中描寫了一個動人的人仙的愛情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當道教、佛教大量編造鬼故事,宣傳鬼的魔力以恐嚇人民的時候,在民間卻針對相對地產生了一些不怕鬼的故事。《搜神記》和《列異傳》都收錄的「宋定伯捉鬼」,不僅宣傳了鬼魅不可怕,而且還借捉鬼的有趣故事,反映出人民的機智。《搜神記》還有好幾篇類似這樣的故事。如宋大賢對狐魅的一切恐怖手段都持勇敢無畏態度,終於伺機捉殺了狐鬼。安陽城南一書生,鎮靜而耐心地探詢清楚各個鬼魅的來歷,待天明以後才逐一鋤殺。這類故事正反映了人民在現實生活中對待壞人壞事的勇敢和智慧。此外如《拾遺記》的《怨碑》、《冤魂志》的《弘氏》等篇,揭露了統治者的罪惡,表達了人民的抗議,也都是較好的作品。

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大都採用非現實的故事題材,顯示出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但宣傳宗教神怪的小說和進步的民間傳說故事在本質上是絕不相同的。前者大力瀉染神鬼怪異的靈驗,麻痹人們的思想,削弱人們的鬥志,是消極的浪漫主義。後者植根於黑暗社會人民的現實生活,以幻想的形式,表現了人民反抗強暴的意志和爭取美好生活的願望,它鼓舞人們熱愛生活,激勵人民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堅決斗爭,因此是積極的浪漫主義。

處於小說發展初期的志怪小說,在藝術形式方面,一般還只是粗陳梗概。然而也有一些結構較完整,描寫較細致生動,粗具短篇小說規模的作品。如《韓憑夫婦》、《李寄斬蛇》等篇中的人物形象已比較鮮明。又如《干將莫邪》,雖篇幅很短,情節卻富於變化。在古代小說形成的初期已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是非常可喜的。

志怪小說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唐代傳奇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沈既濟的《枕中記》,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就淵源於劉義慶《幽明錄》的《焦湖廟祝》以及《搜神記》中「盧汾夢入蟻穴」的故事。在中國小說史上,說狐道鬼這一流派的形成,就肇始於這時的志怪小說。如宋洪邁的《夷堅志》、明瞿佑的《剪燈新話》、清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等,都和它有一脈相承的關系。宋人平話中的「煙粉靈怪」故事也都受到它的影響。如《生死交范張雞黍》、《西湖三塔記》等,就出自《搜神記》相同題材的故事。志怪小說還給後世的戲曲和小說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馮夢龍的《三言》,都吸收了《搜神記》的若乾材料;關漢卿的《竇娥冤》、湯顯祖的《邯鄲夢》,是《東海孝婦》和《焦湖廟祝》的進一步發展;至於如《干將莫邪》被魯迅改為歷史小說《鑄劍》,《董永》為今天黃梅戲《天仙配》的最早藍本,這更是大家所熟知的。

『肆』 匣中龍、人面豆、花魄、天開眼等十二則志怪小故事

婺源人氏謝某,在張公山讀書,一天早起,聽到樹林里有鳥啾啾鳴叫,以為是鸚哥,但近前一看,發現竟是一個美女,長約五寸左右,赤身不著片縷,通體潔白如玉,蹙眉含顰,楚楚可憐,端坐於樹枝之上。

謝某將其擒住拿回了家,圈養在鳥籠子纖叢磨里,以飯餵食,當做鳥兒一般對待,這女子見到人便會絮絮叨叨向人說著什麼,但沒有人能聽得懂。養了數日,一天晌午,忘記將其拿到陰涼處,使其被日光所照,竟成枯臘而死。

有個叫洪宇鱗的舉人聽說了這件事後,告訴謝某這女子是花魄,凡是樹木經過三次有人上吊自縊而死的,其上冤苦之氣便會結成此物,用水澆便可使之復活。

謝某試了試,那女子果然又活了過來。此事傳出去後,前來觀看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謝某怕生出事端,於是便將那女子又送回到了樹上,這時卻忽然飛來一隻怪鳥將那女子銜走了。

順治年間,山東膠東爆發了於七起義,戰亂過後,百姓傷亡慘重,屍橫遍野,第二年,當地田裡長出的黃豆形似人臉,五官俱全,男女老少皆有,美醜不一,頸部以下隱隱還可以看見斑斑血跡,當地人將這種豆稱為人面豆。

金陵評事街的張家在西邊有三間書房,據說裡面有弔死鬼,沒有人敢居住,平時都鎖著。一天,有個錦衣玉帶的少年來張家借宿,張家人以沒有空房為由拒絕了,少年面露不悅,說道:「你不讓我在此居住,我偏要來,倘若日後有所冒犯你別後悔。」

張家人聽少年如此口氣,知道它是狐仙,於是就欺騙他說西邊有三間書房,可以借其居住。因為那三間書房裡有鬼,張家人心中想的是欲讓狐仙前去居住,驅除那裡的弔死鬼,但並沒有將這事說出來。

少年聽後很高興,作揖告辭而去。翌日,西邊書房中不時有笑聲傳出,一連幾日皆是如此,張家人知道狐仙已經搬來了,於是每天准備好雞酒飯菜供奉。但不到半個月,書房中便再也沒有聲音了,張家人懷疑那狐仙已經搬走了,於是便打開了房門,進去查看,竟見有隻黃色的狐狸弔死在了房樑上。

增湖有個叫張敩坡的人,一日閑來無事在庭院里散步,當時天氣晴朗,萬里無雲,過了一會,忽聽砉然一聲,抬頭見天上開了一條縫,兩頭細小而中間寬闊,其形狀像是一條扁舟,裡面有睛珠閃爍,圓如車輪,光耀如日,將整個庭院照的通亮,過了許久那條縫隙才慢慢閉合。有見識淵博的人說這便是天開眼。

乾隆年間,山東王倫起義,臨清百姓傷亡慘重,屍橫遍野,河道里都堆滿了屍體,後來賊患被平,官府打開閘門,讓屍體順流而下,沿途有無賴者扒下屍體衣服,所以屍體多無衣物蔽體。

一日,河上游流來一具女屍,十七八歲的樣子,裸仰在水面上,漂流到閘門一側時,左腳勾在閘門上,停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又流過來一具男屍,年齡與女屍相似,亦是身裸,漂到閘門時,忽然一躍而起,抱住女屍,頸股相壓,眾人想要用竹竿將他們分開,用盡所有氣力卻還是無濟於事,過了一會兒兩具屍體相擁著漂走了。也不知是誰家的子女。

京城有個老婦人,有陰陽眼,可以看得見鬼。她給人家說,過去曾在一戶人家見到過一痴情鬼,可謂是痴情到了極點,其境況非常可憐,讓人見了不禁潸然落淚。鄭手

這個鬼叫謝某,住在謝家村,家中境況尚可,死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他死了百日後,其妻常讓我過去與她作伴,我去他家,見他經常坐在院子里一棵丁香樹下,或是在聽妻子慟哭,或是在聽兒子吵鬧,或是在聽兄嫂與妻子互相責罵吵架,雖然人鬼殊途,親人們身上濃重的陽氣逼得他無法靠近,但他總是守在窗外側耳傾聽著,神態凄然可掬。

後來有媒婆進他妻子房間,他見後驟然驚起,驚惶愕然,在妻子的房前來回度步,顯得很是焦躁不安,後來聽到議婚不成,這才稍微露出了些高興的神色。

但沒過幾天媒婆又來了,往返於妻子與兄嫂的房間,他則跟隨著媒婆往返,惶然好像失去了什麼的樣子。

等婚事已定,到了送聘之日,他仍坐在那棵丁香樹下,望著自己妻子的房間,淚涔涔如雨下,自此每當妻子出門,他都跟隨其後,眷戀之意更甚。

妻子再嫁前夜,在屋中整理嫁妝,他則在屋外的屋檐下徘徊往復,或是倚著柱子哭泣,或是低著頭在想著什麼,不時望向屋裡,每當房中有咳嗽聲,他便從門縫往裡窺看,如此過了一夜,直至夜盡天明。

我當時曾對他說,「痴情鬼啊,你這又是何必呢?」他好像沒有聽到。第二天,新郎前來迎娶,帶著新娘子走出了家門,他站在牆角怔怔望著妻子,不時的擦淚。

我陪著新娘出嫁,路上毀斗回頭,見他遠遠跟隨著娶親的隊伍,一直跟到了新郎家裡,被門神阻攔在外,他便磕頭苦苦哀乞,終於得以進入。

他躲在牆角,望著自己妻子與新郎拜堂成親,失魂落魄的樣子像是喝醉了一樣。新娘子入了洞房,他便在窗外翹首凝望,直到日暮,新郎新娘吹滅蠟燭共度良宵之時,他仍不肯離去,最後被中溜神驅趕,才狼狽的出去了。

他回到自己家中,來到妻子的房間,妻子已嫁作他人婦,留兒子在家,兒子不見了母親,哭鬧著找尋,他趕忙來到兒子面前,低下頭想要對兒子說些什麼,卻是發不出聲音來,兒子對他視而不見,他獃獃的站在那裡,窘迫的兩手互搓,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過了一會兒,兄嫂過來打了他兒子一巴掌,他面露慍色,一邊頓足一邊用手捂心,顯得很是悲痛,對兄嫂做出咬牙憤恨的神情。

我看到這里,實在不忍心再看下去,於是便離開了。

康熙年間,揚州有個叫俞二的人,以耕種為生。這一日,俞二去鄰村一糧店收取麥款,被糧店掌櫃留下吃飯,回來時天色已晚,路上漆黑一片,當他走到一座橋上時,忽然竄出來十餘個小人拖拽他。

俞二素來大膽,知道此地有鬼怪作祟,加之喝了些酒,膽氣甚壯,於是便對那些小人拳打腳踢,將他們打得人仰馬翻,四散逃離,但這些小人剛被打散,便又聚攏了過來,繼續騷擾俞二。如此反復多次,就聽那些小人中有聲音說這人實在是勇猛,我們無法對付,必須請丁大哥來才可以。然後那些小人便都走了。

俞二不知那丁大哥是何等惡鬼,心中有些忐忑,但已經走到了這里,只好繼續前行,剛過了橋,便見前面黑影中隱隱有一青面獠牙,面目猙獰的惡鬼,俞二心道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不如趁其不備先發制人,於是便將腰間用布包裹著的兩千文錢取下,朝其砸去,恰好砸到那鬼臉上,那鬼隨之倒地,身體磕到青石板上,發出很大的聲響,俞二上前一腳將其踩住,那鬼漸漸變小,俞二又用手將那鬼一把抓起,牢牢握在手中,感覺那鬼很重,擒回家中,放在燈下一看,竟然是古代棺槨上的一顆鐵釘,有七八寸長,拇指般粗。用火燒那釘子,竟然有血滲出。

後來俞二將這件事告訴了朋友,朋友笑著說看來丁大哥的氣力還不如俞二哥呢!

紹興的傅長純,在巡撫胡寶瑔府中教書,一天,胡寶瑔在公堂上辦完案後,回到府中告訴親友們一件怪事,他說剛才在公堂上,有個差役匆匆忙忙的趕來,剛一進門,正好遇到一鬼外出,兩「人」相撞,那鬼被沖散,五官四肢都掉落在了地上,眼、耳、口、鼻、手、足等在地上蠕動著,像是被刀斬下來一樣,過了許久才慢慢融合在了一起,又過了好大一會兒那鬼才站起來離去。

我見那差役陽氣旺盛,鬼被其陽氣震懾,無法躲避,所以才被沖撞到,那差役撞倒了鬼卻一點感覺都沒有,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外面的走廊里有很多鬼,見到這一幕都停下了腳步,笑個不停。

蠍虎便是守宮,劉飴軒曾經說過,蠍虎所遺之精有劇毒,人如果誤食,絕對不能觸碰到水,不然的話哪怕有一滴水滴在身上,人立馬會變成一灘血水。

過去在江南有個婦人,她的兩個兒子在私塾讀書,一天讀完書回家,婦人給兒子做了干冬菜蒸肉吃,當時正值夏日,天氣炎熱,兩個兒子吃完飯後便去洗浴,然過了好久都沒出來,婦人感覺很奇怪,於是就進屋看看什麼情況,這一看將他嚇得魂飛魄散,只見洗浴的木桶里全是血水,兩個兒子的骨肉都銷化了,婦人很是驚駭,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後來懷疑給兒子吃的乾菜蒸肉有問題,於是就檢查裝乾菜的壇子,見裡面竟有兩個蠍虎交尾,遺精在了乾菜上,這才明白兒子化為血水的真相,不想這蠍虎的精毒竟然如此厲害。

《遵生書》中說,夏天的時候,過夜的茶水就不能再喝了,因為蠍虎性淫,遇到水便會交尾,怕遺精在茶水裡。

陰沉木據說是一種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前便已經存在的樹木,這種樹木被埋藏在地下,歷經千劫萬世而不腐,出土之後,顏色深綠,木頭紋絡就像是編織出的錦衣一樣好看,若將一塊陰沉木放在地上,則百步之內都沒有蚊蟲。

清朝康熙三十年,天台山忽然崩塌,山石中露出一具棺材,外形非常的詭異,一頭窄,一頭寬,高有六尺,與普通棺槨並不相同。

有見識淵博的人說這是陰沉木做成的棺槨,是罕見之物,認為這棺槨肯定有古怪。打開後,見裡面躺著一人,那人面色如木,身上也長著木頭一樣的紋理,像是還活著一樣,絲毫沒有腐爛。

過了一會兒,那人竟睜開了眼,怔怔望著空中,問那青青的東西是什麼,眾人回答說是天,那人驚訝的說道:「我當初在世的時候,天並沒有這么高啊!」說完,那人便又閉上了眼睛。

眾人都爭著想要去將他攙扶起來,附近村子裡的人聽說了這件事,都前來觀看,這時忽然颳起了大風,那棺材裡的人被風一吹,竟變成了石人。

我懷疑他是遠古時期,天地一片混沌時便存在的人,緯書中說:「萬年之後,天可倚杵。」盤古開天闢地後,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以至於萬年之後,天與地之間才僅能立得下一根木杵,那遠古之人說天不如現在高,是可信的。

干麂子並不是人,而是僵屍一類的邪祟。雲南有很多金礦,采礦人在地下挖礦,若不幸遇到塌方,被埋在地下經過幾十或上百年,受金氣潤養就會變成干麂子,雖然身體不腐壞,看起來並沒有死,但其實已經死了。

凡是挖礦之人,苦於地下漆黑如夜,多在頭上點一盞燈,在地下穿行,遇到干麂子,干麂子會很高興,向人說冷,求人給煙吃,得到煙後,一口氣便吸光了,然後跪著求人帶自己出去。

挖礦人說我來這里是為了挖金子的,沒有挖到金子前哪有空手出去的道理,然後詢問干麂子知不知道哪裡有金子,干麂子便會帶著人尋找,往往收獲頗豐。

臨出去的時候,則誆騙干麂子說:「我先出去,等上去後再用筐子接你出去。」待干麂子坐到筐子里,用繩子將其拉到半空時,再剪斷繩子,干麂子便會被摔死了。

有個管理金礦的人,生性仁慈,可憐那些干麂子,竟真的將它們給拉上來七八個,那些干麂子一遇到風便化成了血水,腥臭難聞,當時附近的人都得瘟疫死了。

所以後來人們便都會將干麂子拉到半空中摔死,因為不拉的話,它們會一直纏著挖礦之人,拉上來又怕其化血而死,引發瘟疫,所以只能如此了。

雲南有個農民在種地時挖出一個鐵匣,匣子銹跡斑斑,隱隱可以看到上面刻著符篆,旁邊還用楷書寫著一行小字:「至正元年楊真人封」。農民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便將匣子打碎了,見裡面有隻寸長的壁虎,蠕動著半死不活的樣子,有個孩童頑皮,用水澆壁虎,壁虎被水潤澤,竟然騰空而起,迎風而長,生出鱗甲,長出龍角,化成了一條龍,此時空中電閃雷鳴,暴風驟雨,那龍在雨中蜿蜒而上,之後飛入雲中消失不見了。

譯 ·《子不語》

『伍』 志怪小說代表作有哪些

志怪小說代表作有:

1、《獨異志》,唐李亢撰。原有十卷,已佚,今存三卷。有明抄本、《稗海》本。《獨異志》多記載神話或軼事,「雜錄古事,亦及唐代瑣聞,大抵語怪者居多」,可追溯至女媧兄妹結為夫婦,又如唐代樂昌公主破鏡重圓。明代抄本題有「明州刺史賜紫金魚袋李冗纂」,故又作李冗。

『陸』 志怪小說代表作《閱微草堂筆記》被評為

1、解答:

《閱微草堂筆記》以「超傳奇追晉宋」為己任,熔記敘和議論為一體,以從容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其內容豐富多樣,語隱源言質朴淡雅,風格亦庄亦諧,記載了大量社會基層、邊疆士卒和少數民族的故事,贊揚他們的勤勞質朴和膽識,並對當時蘆攜掘的民間疾苦寄予很深的同情。其文體簡約、筆法凝煉、語言精湛,在清代大量的筆記小說中獨樹一幟,與《聊齋志異》並譽為清代筆記小說中的「雙壁」。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記史略》中評論此書道:「紀曉嵐本長文筆,多見秘籍,文襟懷曠達,故後來無人能奪其席,他竟敢借文章以攻擊社會,真算得很有魄力的陪核人」 。《閱微草堂筆記》的主要成就也如魯迅所說:「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中國小說史略》)。

2、拓展:

《閱微草堂筆記》原名《閱微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間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
在時間上,《閱微草堂筆記》主要搜輯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當時代前後的流傳的鄉野怪譚,或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在空間地域上,其涵蓋的范圍則遍及全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滇黔等地。
同時《閱微草堂筆記》有意模仿宋代筆記小說質朴簡淡的文風,曾在歷史上一時享有同《紅樓夢》、《聊齋志異》並行海內的盛譽。

『柒』 志怪小說代表作

1、戰國:
《歸藏》、《黃帝說》(40篇)、《汲冢瑣語》、《穆天子傳》、《山海經》。

2、兩漢:
《漢武洞冥記》(郭憲著,四卷六十則)、《漢武故事》(班固著,存一卷)、《漢武內傳》(班固著,存一卷)、《括地誌》、《列仙傳》。

3、六朝:
《博物漏森差志》(張華著,400卷)、《集靈記》(顏之推著)、《旌異記》(侯白著)、《列異傳》(魏文帝著,3卷)、《靈鬼志》(荀氏著)。

4、唐代:
《博異志》、《補江總白猿傳》(1卷)、《傳奇》(裴鉶著)、《獨異志》、《古鏡記》(王度著)、《河東記》。

5、宋代:
《太平廣記》(344種,含鬼40卷)、《稽神錄》(徐鉉著,6卷150事)、《江淮異人錄》(吳淑著,3卷)、《乘異記》(張君房著)返皮。

6、明代:
《汴京勼異記》、《封神傳》(許仲琳著,100回)、《後西遊記》(6卷40回)、《剪燈新語》。

7、清代:
《池上草堂筆記》(梁恭辰著,24卷)、《遁窟讕言》(王韜著,12卷)、《耳食錄》(樂均著,12卷,《二錄》8卷)、《耳郵》(俞樾著,4卷)、《後聊齋志》(王韜著)。

(7)清朝志怪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志怪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之一,以記敘神異鬼怪故事傳說為主體內容,產生和流行於魏晉南北朝,與當時社會宗教迷信和玄學風氣以及佛教的傳播有直春困接的關系。雖然很多志怪小說中表現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民間故事和傳說。

志怪小說的內容很龐雜,大致可分為三類:

炫耀地理博物的瑣聞如託名東方朔《神異經》、張華的《博物志》;記述正史以外的歷史傳聞故事如託名班固的《漢武故事》、《漢武帝內傳》;講說鬼神怪異的迷信故事,如東晉干寶《搜神記》、舊題曹丕的《列異傳》、葛洪的《神仙傳》、託名陶潛的《後搜神記》等。

志怪小說對唐代傳奇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也有另外一種分類類型:專記四方山川,動植異物,異人為主的地理博物體志怪。

『捌』 志怪故事:趙奇夢破膽

做夢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但夢卻著實是一個神奇的東西,自古就被賦予了超出人類認知的意義。

清朝時候,南京有一個少年書生,名叫趙奇,就因為做夢,而失了沖春瞎心智。

趙奇十四歲那年,有一天在屋裡練字,正練的入神,忽然聽散空到有敲門聲,他正在練字不想離身,於是就問是誰,可是外面並沒有人答應,但敲門的聲音卻更加急促了。

趙奇又問是誰,依然沒人回答,於是趙奇就只好放下筆,去開門,但開門一看頓時就傻眼了。

只見門外站在一隻女鬼,這女鬼舌頭發黑,長的幾乎垂到了地上,臉色慘白一點活人的色澤都沒有,兩隻眼睛眼白多眼黑少,面容猙獰的盯著趙奇。

趙奇哪裡想得到開門撞鬼,嚇得一聲慘叫!

咯噔一下,趙奇從桌上彈了起來,發現自己竟然是趴在桌上睡著了,原來這是一場噩夢,趙奇剛要松一口氣,這是卻聽到敲門聲響了起來。趙奇一聽敲門聲覺得頭皮有點發麻,只覺得嗓子里塞了個棉花團,聲音顫巍巍的問道:

「誰啊?」

門外喊道:「奇兒,是娘啊,快開門。」

聽到是母親的聲音,趙奇鬆了一口氣,這才趕忙去把門打開。趙奇的母親問他怎麼半天不開門,趙奇說剛才做了一個噩夢,夢到一個女鬼,長得如何如何恐怖。母親聽完笑了笑說:

「是不是這個樣子啊?」

趙奇抬頭一看,這哪裡是他娘,站在他面前的,正是剛才那個女鬼,正沖著他猙獰的尖笑!趙奇腿一軟,昏死過去。

等趙奇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仍然趴在桌上,手裡拿著筆。

這時,敲門聲又想起來了。

趙奇還沒緩過神來,聽到敲門聲慌了神了,額頭冒汗,雙腿發軟,動彈不得,只好閉口不敢出聲,縮在桌子前瑟瑟森衫發抖。敲門聲持續了一會,突然停下來。趙奇一機靈,抬頭一看。

之間忽然從窗戶處探出了女鬼的頭,猙獰笑著說道:「你怎麼不給娘開門呢?」

趙奇本身已經如驚弓之鳥,看到這副畫面,嚇得體如篩糠,腦子里覺得天旋地轉,胃裡一陣翻湧,嘔了兩下,竟然把苦膽都吐了出來,眼前一黑,昏了過去,不省人事。

趙奇再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躺在床上,家人都圍坐在自己身邊,此時神經脆弱,縮在角落裡不願意出來,也不敢抬頭看人,生了場大病,好久才調養過來。

但從那天之後,趙奇變得無比膽小,見人就怕,見人就問「你是人是鬼?」大家看了都覺得可憐。

夢中夢中夢的事情著實比較少見,這個故事來自《子不語》,聽起來也確實比較驚奇詭怪。

我是鄭與式,專注奇聞軼事,志怪傳說,歡迎關注。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玖』 中國古代有哪些描寫奇異事情的作品呢

在古代,由於交通和科學水平不是很發達,所以,很多現在看來可以用科學解釋的事情,在古代都被人們冠以神鬼作祟的標簽,而一些人便把這些口口相傳的故事摘錄到一起,形成了書籍,那麼中國古代有哪些描寫奇異事情的作品呢?今天老魏就帶大家走進這些志怪小說當中去。

一、《搜神記》


這部小說的作者是明朝的一名道士陸西星,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許仲琳所著。這本書將古代魔幻神話故事和民間流傳的傳說相結合。主要依靠周武王伐紂王的歷史背景,圍繞這個過程,描寫了教義、民間英雄和斬妖封神的一系列情。其中,書中描繪的姜子牙等人物十分生動形象、感情豐富。也為後世提供了很多影視劇素材和文章的材料。

『拾』 清朝滅亡前,曾發生過哪些無法解釋的怪事

每個王朝都有自己統治的大限,統治大限到來之前總會有詭異的事件出現,預示著這一王朝的覆滅。大清朝在覆滅前出現了三件特別詭異的事情。第1件事發生在甲午戰爭中,日軍對旅順進行了殘無人道的大屠殺,2萬手無寸鐵的旅順居民死於日軍的暴虐凌辱之下。整個旅順城陰森恐怖、哀嚎遍野、慘叫連連,但詭異的是集仙茶樓卻傳出了動聽的京劇唱調,時而夾雜著無比熱鬧的鑼鼓敲擊聲。

第3件事是日本割佔台灣以後,極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強,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德軍首當其沖佔領了膠州灣,他們以膠州灣為大本營開始侵佔山東日照,德軍只派了幾十個士兵,結果襪笑用很短時間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日照城。德軍在到達日照城之前,先是到達了擁有高大城牆的石臼所灘頭,牆那頭的中國人看著全副武裝的德軍,居然沒有一絲驚慌,都仍在干著自己手頭的活計。這一幕令德軍非常吃驚,中國人居然有這么大的膽子。德軍翻譯向著對岸的中國老百姓喊話,誰能把德軍背到對岸,就可以得到一筆豐厚的賞金。聽到這話的中國壯勞力紛紛下水,把德國士兵一個一個給背了過去,德軍就這樣如此輕松地佔領了日照城。德軍自豪的說,我們是騎在中國人的腦袋上佔領這座城的。從這三個詭異事件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清朝即將大難臨頭、行將就木之前,戲子麻木了,官員麻木了,老百姓也麻木了,清朝的末日真要到了。

閱讀全文

與清朝志怪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妹妹去哪裡玩好幸福 瀏覽:771
湖南健康碼申訴要多久 瀏覽:191
青海大專生事業單位職務有哪些 瀏覽:426
潮汕故事節目有哪些 瀏覽:458
農村經濟體改革最先在哪裡進行 瀏覽:255
俄羅斯人的美女有哪些 瀏覽:989
講不出的故事有多少字 瀏覽:981
沅江事業單位面試完什麼時候體檢 瀏覽:459
愛情山在哪裡原唱 瀏覽:509
事業單位無職務的人員怎麼稱呼 瀏覽:545
健康二維碼怎麼下載安裝 瀏覽:596
經濟師在哪個網上查 瀏覽:933
你喜歡聽哪些童話故事 瀏覽:384
哪些有趣的美食故事 瀏覽:839
到烏鎮景區玩到哪裡住經濟實惠 瀏覽:488
穿泳服的美女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880
考上事業單位後還有哪些流程 瀏覽:19
經濟降低房價是什麼意思 瀏覽:642
太原市哪裡有美女 瀏覽:921
婚姻如何由壞變好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