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蕭紅的代表作有什麼
蕭紅的代表作有《生死場》、《馬伯樂》、《呼蘭河傳》等。
1、《生死場》。
《生死場》是作家蕭紅於1934年9月創作的中篇小說,於1935年3月由上海容光書局首次出版,2005年5月1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小說講述了「九一八」事變前後,哈爾濱近郊的一個偏僻村莊發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
該小說真實地反映了舊社會農民的悲慘遭遇,以血淋淋的現實,無情地揭露日偽統治下社會的黑暗。同時,也表現了東北農民的覺醒與抗爭,贊揚了東北人民誓死不當亡國奴,堅決與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民族氣節。
B. 蕭紅的作品
蕭紅的作品如下:
1、《呼蘭河傳》:這部作品以作者自身的童年回憶為線索,通過描寫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東北小鎮呼蘭(今哈爾濱市呼蘭縣)的風土人畢敗讓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老百姓平凡、卑瑣、落後的生活現狀和得過且過、平庸、愚昧的精神狀態。
2、《生死場》:《生死場》是中國三十年代東北文學作家群中最著名的女作家蕭紅的一部傳世的經典名篇,寫於1934年9月.是魯迅所編"奴隸叢書"之一。它對人性、人的生存這一古老的問題進行了透徹而深邃的詮釋。這種對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時代的絕大部份作家。
3、《馬伯樂》:《馬伯樂》描寫了抗戰初期國統區的混亂和狼狽,刻畫了馬伯樂手局等在國難當頭的時刻驚慌失措紛紛逃跑的投降主義者的嘴臉。在當時給世人一個警醒,也給歷史留下了一幅難得的戰亂世俗圖。該作品揭露了中國抗戰現實中「一方面庄嚴,另一方面卻荒淫無恥」的狀況。
4、《曠野的呼喊》:《曠野的呼喊》以其敏銳纖細的藝術感受力,朴實細膩的筆調,寫出當時東北鄉村小鎮的閉塞與荒涼,塑造的人物鮮活可愛,風格明麗凄婉,彌漫著憂郁和感傷氣息,為詩化小說的精品。
5、《小城三月》:《小城三月》講了一個關於「我」的姨——翠姨的愛情故事,作者以一個家族小輩的角度,用淡淡的筆調、平穩的口氣講述了這樣一個無疾而終卻又透著無盡悲涼的故事。
蕭紅的第一部作品是中篇小說《生死場》,描寫的是東北農村死氣枯蠢沉沉的日復一日沒有變化的生活,她也有此一舉成名,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枝奇葩。蕭紅的第二部著名作品是唱片小說《呼蘭河傳》,小說也作者自己的家鄉作背景,描述了呼蘭人民的生活,北方的風土人情,淪陷區人民的生活等等。
C. 誰能說一下蕭紅的生平事跡
蕭紅(1911—1942),中國現代女作家,原名張乃瑩,曾用筆名悄櫻瞎吟,黑龍江呼蘭縣人。幼年喪母。1927年
蕭紅
在哈爾濱市第一女中讀書,開始愛好文學和繪畫。1930年,為反對封建包辦婚姻,逃離家庭,開始過流浪生活。1932年到達上海,與魯迅相識,來往密切。1933年寫了《跋涉》、《旋風》等短篇。1935年她的代表作中篇小說《生死場》出版,這是最早反映東北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生活和斗爭的作品之一。高頌姿它引起當時文壇的重視,魯迅為之作序,給予熱情鼓勵。1936年去日本養病,寫了短篇小說 《牛車上》、《家族以外的人》、《孤獨的生活》等。抗日戰爭爆發後,她戚絕回國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寫了散文集《曠野里的呼喊》。後應李公朴之邀到山西臨汾,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她於1940年去香港,抱病勤奮寫作,完成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作品。
她的作品還有《馬伯樂》、《小城三月》,短篇集《牛車上》、《朦朧的期待》等。1958年出版了《蕭紅選集》。
D. 蕭紅經典作品
蕭紅經典作品有:跋涉、生死場等等。
生死場簡介:
《生死場》是作家蕭紅於1934年9月創作的中篇小說,於1935年3月由上海容光書局首次出版,2005年5月1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該小說講述了「九一八」事變前後,哈爾濱近郊的一個偏僻村莊發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
該小說真實地反映了舊社會農民的悲慘遭遇,以血淋淋的現實,無情地揭露日偽統治下社會的黑暗。同時,也表現了東北農民的覺醒與抗爭,贊揚了東北人民誓死不當亡國奴,堅決與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民族氣節。
《生死場》是蕭紅一部傳世的經典名篇,寫於1934年9月。是魯迅所編「奴隸叢書」之一。它對人性、人的生存這一古老的問題進行了毀掘透徹而深邃的詮釋。這種對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時代的絕大部分作家。不過,它在藝術表現上也存在著不足慶斗之處,有人稱之為文本的斷裂。
E. 蕭紅的《呼蘭河傳》是一本什麼類型的書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蕭紅的《呼蘭河傳》類型的書:《呼蘭河傳》敘述了蕭紅的家鄉呼蘭河那一群蚊蟲似生,蚊蟲似死的人民,以及他們愚昧無知、匱乏的日常生活。蕭紅從呼蘭河老百姓對老我國的心理扭曲文明承繼、認知失調理論的行凶雙方應亮殲察對他們身上這類人民劣根展開了強有力的抨擊。但她也根據著作彰顯了沒被這愚昧無知的社會里吞沒蓬勃的生命力。與此同時她通過各種沒有目的、無意識地雜亂生活狀況,揭露看人應當建立自覺意識,積極追求人求生的使用價值,只有那樣,我們的民族才能發展趨勢發展。《呼蘭河傳》是一本童年回憶錄,是風格特徵與眾不同的經典改清小說,是蕭紅作品中最出色的章節是一部文化藝術散文小說詩史。
F. 蕭紅創作的小說《呼蘭河傳》,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初中國東北的一個小鎮——呼蘭河,蕭紅出生在這里的一個地主家庭,她從小和爺爺生活在一起,這里的人過著平凡的生活。城市裡有一個大泥坑,當下雨的時候,它變成了一條河,給大家帶來了很多不便。然而,沒有人想把它填滿,當有人掉進去,人們只是看笑話。有時,當有人的豬掉進河裡淹死時,人們會爭先恐後地去買豬肉,因為它很便宜。小鎮上最熱鬧的活動是跳大神、放河燈,這些慶祝活動都是為了敬鬼神。在這里,人們習慣忍受貧窮和困苦,但他們從來不想改變。
第三個故事是馮歪嘴,他是一個懶惰的人,因為他和他的妻子是自由戀愛,這段戀情遭到了他妻子父母的反對,他們最終逃出來住在了一起。因為他們未婚同居,人們開始惡語相向,每天編排他的妻子,但他們仍然頂住了這些謠言,過著自己的生活,甚至有了兩個孩子,但他的妻子在生產後死於營養不良,人們不關心人的死活,而是等著看他的笑話,然而,馮歪嘴並沒有因此消沉,他撫養他的孩子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