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衛填海這則神話故事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精衛填海刻畫了英勇頑強的精衛形象,表達古代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治理水患的強烈願望和不畏艱苦,奮斗不止,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
傳說,很久以前,炎帝有個女兒叫女娃,炎帝很喜歡她,經常帶她到東海去游泳。女娃非常勇敢,大風大浪從不畏懼。女娃長大後,每天都要自己到東海去游泳。有一天,她不幸被大海淹死了。女娃死後變成了一隻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叫聲,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精衛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頑強不息,堅持不懈,決心要把東海填平。
後人常以「精衛填海」這個成語比喻深仇大恨,立志必報。或比喻不畏艱難險阻,矢志不移的堅毅決心。
2. 精衛填海的故事中精衛是個怎樣的形象
精衛原來是炎帝寵愛的女兒,有一天她去東海玩,可是突然風暴襲來,她死了。後來變成了鳥,叫作「精衛鳥」。精衛鳥去西山銜來石子兒和樹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東海填平。
精衛填海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īng wèi tián hǎi。
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後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是古人頌揚善良願望和鍥而不舍精神的神話旦乎故事。
(2)神話故事精衛怎麼樣擴展閱讀:
出處:《山海經·北山經》
原文: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模改悉有鳥焉,其狀如烏,紋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譯文:
再向殲橘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發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樹林里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上羽毛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這其實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濁漳河就發源於發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
3. 精衛填海刻畫了精衛怎樣的形象
女娃是炎帝的女兒,她是溺水而死的,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先祖,這一過程表現了在未知的環境中任何一個事物都是可能威脅到人類生命的,這是由於人類在生理上存在天然的缺陷,所以人類需要不斷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先民也通過女娃溺水的這件事反映出了對生存的憂慮和危機感。
圖騰崇拜原型:
女娃溺水而死是死得很冤的,所以她的精魂未散,化為精衛鳥。這其實是體現出了先民對圖騰的崇拜。先民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魂,當他們自己不夠強大的時候,他們就會把希望寄託到他們認為比自己強的事物上,比如鳥類。女娃化為精衛鳥,不僅是人類對於生命的一種珍惜,更是一種圖騰文化表現。
死而復生型:
女娃靈魂未死,以精衛鳥的狀態復生了,在神話中這種死而復生的觀念還有很多體現。在先民的觀念中,因為相信靈魂的存在,所以死亡於他們而言是一種新生,女娃死而復生其實是先民對死亡的一種表達。
復仇原型:
精衛在大海中失去了生命,所以她怨恨大海,她想把大海填平,這是一種復仇。這是一種近乎愚蠢的復仇方式,但她身為鳥類,這也是她唯一的表達仇恨的方式了,這也是一種充滿了血性的復仇,體現了一種為了求生而抗爭的心理。
女性悲劇原型:
其實從精衛填海這個神話故事中還可以看出上古神話已經開始對女性形象有所關注了。精衛就是一個具有悲劇意蘊的女主人公,她從一個不懂世事的小女孩,變成一隻意志頑強,努力抗爭的精衛鳥,這是一種新生力量的形成。她為了拯救千千萬萬可能被大海奪取生命的人類而不懼大海的無情,銜石以填滄海,這是一個悲劇女英雄的形象。
4. 古代神話精衛填海的故事,表現了精衛怎樣的精神
精衛填海神話中表現出了人類最本質最永恆的東西:對生存的恐慌,以及在這之上表現出來的人類的永恆的獨有的精神氣質。這些原型主題表現的都是先民緣於最基本的生存而產生的文化意識。
這里的生存僅僅是一種對於生命的珍惜。緣於這種保存生命的初始本能,後世這種危機意識逐漸推延到更深更廣的程度。
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4)神話故事精衛怎麼樣擴展閱讀:
附會後說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復飛翔,從不停息。
後來,一隻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它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後世紀念
人們同情欽佩精衛,把它叫做「冤禽」、「誓鳥」、「志鳥」、「帝女雀」,並在東海邊上立了個古跡,叫作「精衛誓水處」。古代神話《精衛填海》中說,炎帝的小女兒女娃游東海溺死後,為了報仇,便化做精衛鳥,「常銜西山之山石,以堙於東海」,這里所說的「西山」即指發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