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0個寓言故事成語和道理
1《買櫝還珠》道理: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2《拔苗助長》道理:告誡人們凡事不要逃著急,而是順其自然。
3《疑鄰盜斧》道理: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4《黔驢技窮》道理:從驢的角度思考說明了如果沒有任何真才實學,就不要虛張聲勢、張牙舞爪。生活固然美好,也固然善良,但它有時候會很殘酷,也會不留情面。總有一天,虛假的西洋鏡會被無情的生活拆穿。面具再華美艷麗、威猛剛毅,也終究只是面具,不是自己的真實面孔。而面具一旦滑落,就會暴露出干癟醜陋的本來面目,到那個時候才會真正明白,品嘗苦果的到底是生活還是自己。
5《對牛彈琴》道理: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是白費口舌;也常用來譏笑說話不看對象的人。說話不看對象是不可取的,對蠢人講道理也是不可取的。牛聽不懂高雅的音樂,告誡人們,教育要看對象,要因教施材。
6《南轅北轍》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實現做好計劃,定好目標與方向,這樣才能夠有利於事情的完成。
7《東施效顰》道理:不根據具體條件,盲目地模仿別人,結果卻適得其反。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尋找適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別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8《井底之蛙》道理:要多學習,多實踐,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樣目光短淺,沒什麼見識。
9《鷸蚌相爭》道理: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地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鑽空子。
10《塞翁失馬》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事和壞事能夠相互轉化,所以要勝不驕敗不餒,常懷一顆樂觀、豁達的心態,當事情處於不好的一面時,要學會泰然處之。
11《狐假虎威》道理: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決不會有好的下場。
12《庖丁解牛》道理:想要達到對事物深刻、細致的了解,就必須摸准事物的根本規律,並且要懂得利用事物的規則,通過反復的練習與實踐,最終就能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13《杞人憂天》道理:杞人憂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腳踏實地,沒有必要去擔心那些不會發生的事情,因為這些擔心毫無意義,不如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去做有意義的事。這則寓言故事也辛辣地諷刺了那些胸無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14《鄭人買履》道理:它告訴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
B. 求十則小寓言故事的啟示
1、有頭瞎了一隻眼的鹿,改岩來到局判海邊吃草,他用那隻好的眼睛注視著陸地,防備獵人的攻擊,而用瞎了的那隻眼對著大海,他認為海那邊不會發生什麼危險。不料有人乘船從海上經過這里,看見了這頭鹿,一箭就把他射倒了。他將要咽氣的時候,自言自語地說:「我真是不幸,我防範著陸地那面,而我所信賴的海這面卻給我帶來了災難。」
這故事是說,事實常常與我們的預料相反,以為是危險的事情卻倒很安全,相信是安全的卻更危險。
2、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說:不。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店主回答: 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闆。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3、選擇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三年過後,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裡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
只見他手裡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裡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
4、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隻大水罐旁,水罐里沒有很多水,他想盡了辦法,仍喝不到。於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而大水罐卻推也推不動。這時,烏鴉想起了他曾經使用的辦法,用口叼著石子投到水罐里,隨著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漸地升高了。最後,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這故事說明,智慧往往勝過力氣。
5、有個小孩在城牆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隻蠍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著兩手去捕捉他。蠍子舉起他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統失掉。」
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別對待他們。
6、有個寡婦養著一隻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蛋。於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
7、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裡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准備立他為王。
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於自己的羽毛。於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隻醜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藉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8、有一次,一座大山發生了大震動,震動發出的聲音就像大聲的呻吟和喧鬧。許多人雲集在山下觀看,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當他們焦急地聚集在那裡,擔心看到什麼不祥之兆時,僅看見從山裡跑出一隻老鼠。
這是說庸人多自憂。
9、力量弱小的善,被惡趕走到了天上。善於是問宙斯,怎樣才能回到人間去。宙斯告訴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個一個的去訪問人間吧。惡與人很相近,所以接連不斷地去找他們。善因為從天上下來,所以就來得很慢很慢。
這就是說,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卻每日為惡所傷害。
10、兩個人在森林裡,遇到了一隻大老虎。A就趕緊從背後取下一雙更輕便的運動鞋換上。B急死了,罵道:「桐殲改你幹嘛呢,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A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二十一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特別是入關在即,電信,銀行,保險,甚至是公務員這些我們以為非常穩定和有保障的企業,也會面臨許多的變數。
當更多的老虎來臨時,我們有沒有準備好自己的跑鞋?
(2)有哪些寓言故事有啟示擴展閱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託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字數不多,但言簡意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它事物。該詞最早見於《莊子》,在春秋戰國時代興起,後來成為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
C. 寓言故事及道理有哪些
寓言故事及道理有:
1、狼和羊
狼在見到一隻小羊後,想找個借口去吃掉它。於是他跑到上游,惡狠狠地說小羊把河水攪渾濁了,使他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說,他僅僅站在河邊喝水,並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攪渾。
狼見此計不成,又說道:「我父親去年被你罵過。」小羊說,那時他還沒有出生。狼對他說:「不管你怎樣辯解,反正我不會放過你。」
這說明,對惡人做任何正當的辯解也是無效的。
2、烏鴉喝水。
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隻大水罐旁,水罐里沒有很多水,他想盡了辦法,仍喝不到。於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而大水罐卻推也推不動。
這時,烏鴉想起了他以前使用的辦法,用口叼著石子投到水罐里,隨著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漸地升高了。最後,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這故事說明,智慧往往勝過力氣。
D. 10個很有道理的寓言故事
1、白發男人與他的情人們
一個頭發斑白的男人有兩個情人,一個年輕,一個年老。那個年老的女人以為,與比自己年輕的男人交往,會被別人笑話,只要他來找她,就找機會把他的黑頭發給拔掉。那個年輕的為了隱瞞她有一個年老的情人,又不斷地拔去他的那些白頭發。這樣,兩人輪流地拔,終於他變成了禿子。
故事寓意:不相配的事總是有害的。
2、白松與荊棘
白松與荊棘互相爭吵起來了。白松驕傲地說道:「我質地優良,軀干粗壯,既能做廟宇的屋頂,又能建造船隻,而你能做什麼呢?」荊棘說:「當你想起劈你的斧頭和鋸你的鋸子時,恐怕你還是會願意做荊棘吧。」
故事寓意:平淡無奇的生活也許比富有離奇的生活更無痛苦和危險。
3、百靈鳥和小鳥
早春時節,一隻百靈鳥飛到嫩綠色的麥田做巢。小百靈們的羽毛慢慢地豐滿了,力氣也漸漸地長足了。有一天,麥田的主人見到已成熟的麥子,便說:「收割的時候到了,我一定要去請所有的鄰居來幫忙。」一隻小百靈鳥聽到這話後,便趕忙告訴她媽媽,並問該搬到什麼地方去住。
百靈鳥說:「孩子,他並不是真的急切要收獲,只是想請他的鄰居來幫他的忙。」幾天過後,那主人又來了,看到麥子熟透得掉了下來,急切地說:「明天我自己帶上家裡的幫工和可能僱到的人來收割。」
百靈鳥聽到這些話後,便向小鳥們說:「現在我們該搬家了,因為主人這一次真的急起來了。他不再依賴鄰居,而要自己親自動手干。」
故事寓意:不寄希望於外力,而是自己親自動手,這才是真正下決心了。
4、百病之鹿
有一隻鹿病了躺在草地上。很多野獸前去看望他,把那附近的草都吃光了。鹿病好以後,找不到草,因為缺少食物而餓死了。
故事寓意:過多橡陸模地結交毫無益處的朋友是有害無益的。
5、白嘴鴉與烏鴉
烏鴉能為人們占卜吉凶,預測未來,所以人們把他稱為神鳥。白嘴鴉非常羨慕他,也想這樣做。他看見行人從這里路過的時候,就飛到一棵樹上,大聲地叫了起來。行人們聽到白嘴鴉的聲音感到很驚奇,轉過頭來看了看。其中一個人說:「朋友們,我們趕快走吧,這是一隻白嘴鴉,他的叫聲根本就沒有任何作用。悉銀」
故事寓意:無能者嫉妒強者,不僅不會達到目的,並且還可能會遭到別人的恥笑。
6、斑鳩與人
有人捕捉到了一隻斑鳩,想殺死他。斑鳩請求赦免,並說:「請饒恕我吧,我會幫助你捉到更多斑鳩。」那人說道:「那你更要被殺,否則你的親戚朋友都將會遭受到你的陷害。」
故事寓意:那些想用陰謀詭計加害親人的人,必將先受到正義的懲罰。
7、蝙蝠、荊棘與水鳥
蝙蝠、荊棘、水鳥商定,合夥經商為生。於是蝙蝠借來錢作為資金,荊棘帶來了他自己的衣服,水鳥帶著赤銅,然後,他們裝好貨,揚帆遠航。不幸的是,他們在海上不巧碰到了強大的風暴,船翻了,所有的貨物全沉沒了。
幸運的是,他們被海浪沖到岸上,未被淹死。從此以後,水鳥總是站到水中,想把丟失的赤銅找回來;蝙蝠怕見債主,白天不敢出來,只有夜間才出來覓食;荊棘則到處尋找衣服,總把過路人的衣服抓住,看是否是自己的。
故事寓意:許多人在一件事上失敗過,以後凡做這類事情就格外地仔細認真。
8、蝙蝠與黃鼠狼
蝙蝠掉落在地上,被黃鼠狼叼去,他請求饒命。黃鼠狼說絕不會放過他,自己生來痛恨鳥類。蝙蝠說他是老鼠,不是鳥,便被放了。後來蝙蝠又掉落了下來,被另一隻黃鼠狼叼住,他說自己是老鼠並再三請求不要吃他。這只黃鼠狼說他恨一切鼠類梁緩。
於是,蝙蝠改口說自己是鳥,並非老鼠,又被放了。這樣,蝙蝠兩次改變了自己的名字,最後死裡逃生。
故事寓意:我們遇事要隨機應變方能避免危險。
9、被圍在牛欄里的鹿
一隻鹿被獵狗追趕得很急,跑進了一個農家院子里,恐懼不安地混在牛群里躲藏起來。一頭牛好意地告誡他說:「喂!不幸的傢伙!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把自己交到敵人手中,這不是自投羅網嗎?」鹿回答說:「朋友,只要你允許我躲在這里,我自會尋找機會逃走的。」
到了傍晚,牧人來喂牲口,他們並未發現鹿。管家和幾個長工經過牛欄時,也沒注意牛欄里有鹿。鹿慶幸自己安全,便向那頭好意勸告過他的牛表示衷心的感謝。另一頭牛說:「我們固然想保護你,但現在還不能完全放心。另外還有一個人要經過牛欄,他對於一切都十分留心。
只要他經過後,你的性命就有了保證。」這時,主人進來了,一邊埋怨牛飼料分配得不好,一邊走到草架旁大聲說:「怎麼搞的,只有這么一點點草料?牛欄墊的草也不夠一半。這些懶蟲連蜘蛛網也沒打掃干凈。」當他在牛欄里走來走去檢查每樣東西時,發現鹿角露在草料外面,便叫來人捉住這只鹿,把他殺掉了。
故事寓意:在逃避一種危險的同時,不要忽視另一種危險。
10、被狗咬的人
有個人被狗咬傷以後,四處求醫治傷,仍然沒有顯著的療效。有人向他建議,用麵包擦乾傷口上的血,再扔給咬他的那條狗吃。他回答說:「假如我這樣做的話,那麼全城的狗一定會都來咬我。」
故事寓意:惡性若得逞,就會更加為非作歹,為所欲為。
E. 寓言故事的道理啟示
寓言故事的道理啟示有:不要過於自信、凡事都要想到退路、認清自己、不要攀比、不要嘲笑別人。
1、不要過於自信
一隻烏龜在沙灘上曬太陽,這時飛來一隻老鷹,烏龜覺得自己有堅硬的殼,鋒毀老鷹拿它沒辦法就有恃無恐。結果老鷹一爪子抓起了烏龜,飛到上千米的高空,在飛過一片岩石的時候狠狠地把烏龜摔了下來,烏龜連腸子都摔出來了。
啟示:不要過於自信,能收拾你的人比你能想到的多得多。有時候,自信過度就是自傲,往往目中無人,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F. 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有哪些呢
1、穿井得一人的道理:凡事都要調查研究,仔細辨別,才能弄清真相。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謠言往往失實,只有細心觀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獲得真正的答案。切不可輕純擾余信流言,盲目隨從,人雲亦雲,否則就會鬧出以訛傳訛,三人成虎的笑話,使事情的真相被傳得面目全非。
2、杞人憂天的道理:嘲笑了那種整天懷著毫無必要的擔心和無窮無盡的憂愁,既自擾又擾人的庸人,告訴人們不要毫無根據地憂慮和擔心。
(6)有哪些寓言故事有啟示擴展閱讀:
前兩則寓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1、《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講述了自大的赫耳墨斯化作凡人,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裡問價,本以為是商人的庇護神,自己的雕像價格會很高,沒想到只不過是宙斯、赫拉雕像的添頭而已。
道理: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狂妄自大的人。
2、《蚊子和獅子》
講述了有隻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也並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麼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李伏你要是願意,我們不妨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
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做滾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被吃掉時,嘆息說:「我同最強大的動物都戰勝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道理:任何時候都要謙虛謹慎,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G. 十個寓言故事及道理是什麼
寓言故事1:騾子和豬
有個農夫養了幾頭騾子和一群豬。
一天,小騾問大騾:「媽媽,為什麼豬們不用幹活,吃飽了就可以去睡覺,而我們每天要干那麼多的活,還常常得挨主人的鞭子?」
大騾低頭看著小騾,溫柔地說:「孩子,我們只需要干好自己的活,其他的事我們無須去理會。」
「為什麼?」小騾迷茫地望著媽媽問道。
「遲些日子你會明白的!」大騾答道。
小騾雖然不解,但也只好低下頭繼續拉磨。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轉眼間已經半年了。一天中午,農夫帶來個屠夫,走到豬舍前指著其中一頭豬說:「就這頭吧,太大了就不值錢了。」
不一會兒,豬舍里傳出了慘烈的嚎叫聲,震驚了整個農庄。小騾顫抖著身子小聲地問大騾:「媽媽,平時主人對豬那麼好,為什麼現在又要讓人家來殺它們?」
大騾沉思了一下,平靜地說:「孩子,你要知道,一個人若是什麼都不做,一味索取而不思付出是活不長的!」
寓言故事2:貓頭鷹和驢子
瞎驢出門遠行,天色已晚,他闖入密林。迷路了!他陷入困境,前進不得,後退又不能。縱使驢子雙目明亮,也奈何不得夜黑林深。
幸好碰到了一隻貓頭鷹,他情願替驢子把路引。溝壑、土丘、山崗,全看得清,貓頭鷹確有夜行的好本領。
終於登上了坦途,天色大明,驢子怎忍離開引路人?他央求貓頭鷹不要離分。貓頭鷹竟然心血來潮。想騎著驢兒游遍世上路程。他坐上驢背儼然主人,指令驢兒前行。
他們順利嗎?遺憾萬分!太陽剛剛出來,描頭鷹的雙眼立即失明。然而它又剛愎自用,命令著驢兒向西向東。它吆喝著:「注意,右面有坑!」其實,左邊的坑比右邊的更深。「再往左靠,再往左靠!」砰!驢子連同貓頭鷹墜入谷中。
寓言故事3:買櫝還珠
楚國有個珠寶商,到鄭國去賣室珠。
為了招攬生意,他精心製作了一隻盛放寶珠的盒子。這只盒子選用名貴的木蘭做材料,再用香噴噴的桂、椒反復熏烤,又用光閃閃的珠玉鑲嵌四周,還用通紅的玫瑰和碧綠的翡翠裝飾點綴。真是珠光寶氣,異香撲鼻。
有個鄭國人看中了這只精美無比的盒子。他把盒子買走了,卻把盒中的寶珠退還給珠寶商。
啟示:鄭人的眼睛只盯著那隻精美的盒子,結果卻丟掉了真正有價值的寶珠。可見,做什麼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則就會像這位「買櫝還珠」的鄭人那樣做出捨本逐末、取捨不當的傻事來。
寓言故事4:淘金的篩子
一隻淘金的篩子篩洗了一大堆一大堆的沙子,還沒有得到黃金,篩子卻已經破了。一隻新的篩子換上來接替它的工作。
「老兄,」新來的篩子問道:「你的成績呢?」
「那就是!」破舊的篩子指著那些沙堆回答。
新來的篩子失望地說:「我不知道為什麼要來接替你這種徒勞無益的工作!你留給我的就是這些失敗的沙堆,我有什麼希望獲得有用的黃金呢!」
「不,」老篩子安慰它說:「失敗是成功必須經歷的過程,所以我一點不懊悔。你要知道,大自然不會輕易地給任何人提供現成的果實。在對著困難望而卻步的人的面前,確實只有失敗的沙堆;而對於那些不畏艱難不辭勞苦的淘金者,卻有可能從失敗的沙堆里淘出成功的金子。」
寓言故事5:挑剔的待嫁姑娘
從前有一位待嫁姑娘,想給自己找個如意夫君。這本來合情合理,但是這位姑娘實在太挑剔了。她要夫君年輕,聰明,漂亮,此外還得無條件的愛她,絕不能妒忌。可是到哪裡去找這樣十全十美的人呢?
說來也奇怪,這姑娘確實有福氣,顯貴的求婚者摩肩接踵,姑娘家門庭若市。但是這姑娘實在太挑剔了,別的姑娘求之不得的男人,她卻嗤之以鼻,這人沒有勛章,那人級別太低,要不就是鼻子太大,或者是眉毛太細。挑來挑去,沒有一個中她的意。
求婚者來的少了,一晃兩年過去了。另外一些人來求婚,只是求婚者的檔次已經低廉一級。
姑娘說:「他們枉費心機,那麼粗俗啊,想和我結婚,簡直是異想天開!連過去被我拒絕的求婚者他們都比不了,別以為我迫不及待地要嫁人,其實我在家的日子過得也很愜意。我白天玩得快活,晚上睡得安穩。」
這批求婚者也被拒絕了,從此登門提親的人越來越少,姑娘家門庭冷落,車馬稀少。年復一年,來提親的人終於絕跡,兒姑娘的青春年華也非從前。她百無聊賴,細數過去的女友,但她們不是出嫁了就是已訂親了,惟獨她一人被遺忘在閨中。
姑娘照照鏡子,不禁傷感,時間一天天地奪取了她的美貌,過去她周圍的崇拜者數不勝數,集會沒有她便沒了樂趣,而現在,只有老太婆們拉她去打牌。
高傲的美人已沒了傲氣,理智命令她趕快嫁人,再也不要挑剔。恰好有個人向她提親,她立即應充,並為此感到高興,盡管新郎有點兒殘疾。
啟示:一味地等待,過分挑剔,不知道滿足,就會失去很多機會。
H. 十個寓言故事及道理有哪些
1、《農夫和蛇》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趕集完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凍僵了的蛇。他很可憐蛇,就把它放在懷里。
當他身上的熱氣把蛇溫暖以後,蛇很快蘇醒了,露出了殘忍的本性,給了農夫致命的傷害,咬了農夫一口。農夫臨死之前說:「我竟然救了一條可憐的毒蛇,就應該受到這種報應啊!」
寓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幫人首先要學會分清好壞。然後還要用正確的方法,才能讓自己不受傷害。鞭撻了那些恩將仇報的惡人和幫助惡人的偽善的人。
他拎著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洋洋地想:「要是我每天都在這里等著收獲一隻兔子,那以後就可以不用這么勞累了。」
於是,從第二天開始,他放下鋤頭,每天守在田邊的那個樹樁旁邊,等著兔子跑過來撞死在樹樁上。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田地里長滿了野草,荒蕪不堪。宋國人還在樹樁旁邊等著,然而再也沒有兔子撞死過。
寓意:不要存有僥幸心理,不要總想著不勞而獲,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於意外之財,結果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一點點地創造的,如果總想不勞而獲,那麼人生就會像這個宋國人的田地一樣荒廢掉。
I. 寓言故事和道理 有哪些寓言故事和道理
1、公雞與野雞。有個人在家裡喂養了些公雞。有一天,他在市場上遇見了一隻馴化的野雞,便買下帶回家來,與公雞關養在一起。那些公雞都追啄他,野雞原以為他是外來的關系,才遭受欺負。過了幾天後,他見到那些公雞相互斗架,彼此斗得頭破血流,還不肯停下來。於是,他自言自語地說:「現在,我再不怨恨被他們所欺了,因為我親眼看到他們自己也不能互相寬容。」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若看見鄰里與家人還不能互相寬容,那他們得不到這些人的寬容就不足為奇了。
2、狼與獅子。有一次,狼從羊群中搶走一隻羊,正叼著羊往回走,碰上了獅子。獅子立刻從狼口裡搶走羊。狼遠遠地站著,自言自語地說:「你搶我的東西太不正當了。」那獅子笑著說:「那麼,這東西是朋友正當地贈送給你的嗎?」這故事是說,竊賊和強盜都是一丘之貉,沒有好壞之分。
3、鐵匠與小狗。鐵匠家有一條狗,他打鐵時,狗就睡覺,吃飯時狗便立刻跑到鐵匠的身旁搖頭擺尾,討好主人。鐵匠扔給狗一塊骨頭,並說道:「你這傢伙,總是貪睡。為什麼那沉重的打鐵聲絲毫沒影響你的睡眠,而我們吃飯時輕微的響動聲卻使你驚醒?」這故事是說,那些唯利是圖的人,對於自己有利的事專心致志,對自己無利的事則不聞不問。
J. 寓言故事的啟示
啟示指看完某種事物後,又有了啟發指示,使有所領悟。下面是我帶來的一則寓言故事的啟示,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蟬與毛毛蟲》
在一棵樹上,蟬和毛毛蟲為鄰居。蟬瞧不起毛毛蟲,毛毛蟲醜陋,平凡,除了吃就是睡覺。它蟬呢,高高大大的,濃眉大眼,身著黑色皮夾克,多帥氣,而且還會唱歌,這說明它有精神追求,毛毛蟲無法跟它相比。
在昆蟲界舉辦的歌手大賽中,蟬一舉奪魁,這讓毛毛蟲更自慚形穢了。
一天,蟬正在唱歌,被一隻飢餓的烏鴉聽到,烏鴉循聲找到蟬的棲身之地,趁其不備,將蟬啄吃了。
聽到蟬被烏鴉殘害的消息,毛毛蟲找到了平凡的理由,它對一隻還在做明星夢的七星瓢蟲說:你應該從蟬身上吸取教訓,不要太張揚自己!
《聰明的遭遇》
博學的牛老師招收了三個學生。小雞、小鴨和小鴿。
小雞的成績一直都遙遙領先,無論小鴨、小鴿怎麼努力,怎麼補習,都無法超越小雞。連牛老師都感嘆:小雞是他教過的最聰明、最有能力的學生,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小雞不由得飄飄然起來,覺得沒有自己學不到的知識,更沒有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有一次,小雞無意中聽牛老師說起小鴨學會了游泳,小鴿學會了飛翔。小雞覺得,小鴨和小鴿能學會的,我也一定可以學會,畢竟自己比他們聰明多了。
小雞偷偷跑去練習游泳,但是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浮在水面上。他又跑到山頂上往下跳,想練習飛翔,仍然無法掌握,還差點摔死。
小雞跑去問牛老師,看到傷痕累累的小雞,牛老師心疼地說:不錯,你是很聰明,也很勤奮,但是知識是無限的,你的資質和條件卻是有限的,你的自身條件決定了你不可能在水中遨遊,更不可能在天上飛翔。
《鷹和馬》
義大利都靈大學的校門口,有兩尊英格蘭黑色大理石雕塑,左邊是一隻鷹,右邊是一匹奔馬。幾千年來,它們成了都靈大學的標志,甚至連校徽上也是這兩尊雕塑。青春勵志
那隻鷹代表的不是什麼鵬程萬里,它其實是一隻被餓死的鷹。為了實現飛遍全世界的遠大理想,這只鷹苦練各種飛行本領,卻忘記了學習覓食的技巧,結果在它踏上征途的第五天就餓死了。
那匹奔馬也不是人們認為的千里馬,而是一匹被剝了皮的馬。這匹馬開始的時候嫌它的第一位主人磨坊主給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換到馬夫家;可馬夫給這匹馬的飼料不好,這匹馬又乞求換主人。於是,上帝把它換到了皮匠家裡,皮匠給馬的活不多而且飼料又好,可是沒過幾天,這匹馬就被皮匠剝了皮,做成了皮製品。
都靈大學的創辦者把兩尊雕塑矗立在都靈大學的校門口,旨在提醒毛澤東語錄都靈大學的學生們:真正能把人們從飢餓、痛苦和貧困中解救出來的是勞動和生存的技能,而不是不切實際的知識。
《猴吃西瓜》
猴王找到了一個大西瓜,可是,怎麼吃呢?這個猴啊,是從來也沒有吃過西瓜。忽然,他想出了一條妙計,於是,把所有的猴都招集來了。
他清了清嗓子:"今天,我找到了一個大西瓜。至於這西瓜的吃法嘛,我當然 當然是知道的。不過,我要考驗一下大夥的智慧,看看誰能說出這西瓜的吃法。如果說對了,我可以多賞他一塊。如果說錯了,我可要懲罰他!"
大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誰也沒有吃過西瓜。
小毛猴眨巴眨巴眼睛,撓了撓腮說:"我知道,吃西瓜是吃瓤!"
"不對!小毛猴說得不對!"禿尾巴猴跳了起來:"我小的時候跟我媽去姥姥家,吃過甜瓜,吃甜瓜就是吃皮。我想,這甜瓜也是瓜,西瓜也是瓜,吃西瓜嘛,當然也是吃皮咯。"
這時候,大夥爭執起來,有的說:"吃西瓜吃皮!"有的說:"吃西瓜吃瓤!"可爭了半天,也沒爭出個結果,於是都不由的把目光集中到一個老猴的身上
這老猴認為出頭露面的機會來了,他捋了捋鬍子,打掃了一下嗓子說:"這吃西瓜嘛,當然 當然是吃皮咯。我從小就愛吃西瓜,而且一直都是吃皮的。我想,我之所以老而不死,就是因為吃了這西瓜皮的緣故 "
大夥都歡呼起來:"對!吃西瓜吃皮!""吃西瓜吃皮!"
猴王認為找到了正確答案,他站起身來,上前一步,開言道:"對!大夥說得對!吃西瓜是吃皮。哼!就小毛猴崽子一個人說吃西瓜吃瓤,那就讓他一個人吃吧!咱們大夥,都吃西瓜皮!"
西瓜一刀兩半,小毛猴吃瓤。大夥,是共分西瓜皮
有個猴吃了兩口,就捅了捅旁邊的說:"哎,我說這可不是滋味啊!"
" 咳,老弟,我常吃西瓜,西瓜嘛,就是這味。"
《魚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於是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么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瓮。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
《聰明的農夫》
從前有個皇帝,自以為聰明無比,他向全國發了一道文告:「有誰能說一件荒唐事,使我說他是撒謊的,那我就把江山分給他一半。」
一個商人來了,他對皇帝說:「萬歲,我有一把寶劍,只要往天上一指,星星就會落下來。」
皇帝說:「這有什麼稀奇,我祖父的煙斗,一頭銜在嘴裡,一頭能跟太陽對火呢!」
商人怏怏地走了。
一個地主來了,他對皇帝說:「萬歲,我本想昨天來見您,只是閃電把天撕破了,漏起雨來,我趕忙把它補好,所以,今天才來,請您原諒呀!」
皇帝笑了:「你的手藝不好啊,今天還有小雨哩!」
地主也怏怏地走了。
最後,來了一個農夫,他說:「皇上,您答應把女兒許配給我,還要用一斗金子陪嫁,現在,該兌現了吧?」
皇帝聽了,臉色大變,呆若木雞,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後,只好把女兒嫁給了這個聰明的農夫。
《亡羊補牢》
從前有個人養了幾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從窟窿里鑽進來,把羊叼走了。街坊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他沒有接受街坊的勸告:「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麼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里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鄰居的勸告。於是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晚上,吃不到羊的狼,將羊主人叼走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損失,可不一定是壞事!
《拔毛斷喙,鷹獲重生》
當鷹活到四十歲的時候,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脯;它的翅膀漸漸沉重,飛翔變得非常吃力。這時,有的鷹選擇接受現實,慢慢老去。而不服輸的鷹,會用盡全力飛到山頂,在懸崖築巢。用它的喙擊打岩石,直到完全脫落;忍著痛苦,一個個拔掉指甲和羽毛。經歷漫長的痛苦後,新的羽毛長了出來,指甲重新變得鋒利,又可以遨遊藍天、征服蒼穹……卻因為長不出喙,數日後餓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要順應自然規律!
《盲人摸象》
國王叫來了四個盲人,讓他們摸的是什麼,正確者會被獎勵。摸到象牙的盲人說,這是個又大又長的蘿卜;摸到象耳的盲人說,這是把大蒲扇;而摸到象腿的說,這是根大柱子。是啊,不了解全局的人,怎麼可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呢……第四個盲人指著大象,扭頭問路人甲:「這是什麼?」「是大象。」於是這個盲人領了成箱的賞錢大功告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懂就要問!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曹操看行軍的速度愈漸緩慢,擔心貽誤戰機,心中很是著急。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能加快速度呢?曹操看了看前邊的樹林,腦筋一轉,辦法來了:「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精神大振……士兵甲熟讀了「《盲人摸象》」的故事。拽來了一個路人:「老鄉,前邊有梅林嗎?」「沒有。」士兵們感覺受到了欺騙,一起推翻了曹操的封建統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
看過之後,你是不是覺得令人捧腹。而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若讓年輕人選擇休閑娛樂方式,第一選擇多是打游戲、刷劇,還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靜下心來讀些書籍、做些思考呢?固然,上述故事雖可能讓你有「聽君一席話,白讀十年書」的感覺,但也是從另類的角度賦予了它新的內涵、向你闡釋了新的道理。你要不要也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