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三人稱講故事是什麼意思
第一人稱是我
第二人稱是你
第三人稱是他
用站在第三人稱的角度講故事。
比如說小明是我的同學,他是個勤奮的人。
這里就是以局外人的方式寫別人的故事。
② 第三人稱短故事文藝加具有感染力
小故事1、《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
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
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大道理: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小故事2、危險的森林裡
一個人在森林中漫遊時,突然遇見了一隻飢餓的老虎,老虎大吼一聲就撲了上來。他立刻用最快的速度逃開,但是老虎緊追不舍,他一直跑一直跑,最後被老虎逼到了斷崖邊。
站在懸崖邊上,他想:「與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死,還不如跳入懸崖,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他縱身跳入懸崖,非常幸運地卡在一棵樹上。那是長在斷崖邊的梅樹,樹上結滿了梅子。
正在慶幸之時,他聽到斷崖深處傳來巨大的吼聲,往崖底望去,原來有一隻兇猛的獅子正抬頭看著他,獅子的聲音使他心顫,但轉念一想:「獅子與老虎是相同的猛獸,被什麼吃掉,都是一樣的。」
剛一放下心,又聽見了一陣聲音,仔細一看,兩只老鼠正用力地咬著梅樹的樹干。他先是一陣驚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斷樹干跌死,總比被獅子咬死好。」
情緒平復下來後,他看到梅子長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來。他覺得一輩子從沒吃過那麼好吃的梅子,他找到一個三角形的枝丫休息,心想:「既然遲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覺吧!」於是靠在樹上沉沉地睡去了。
睡醒之後,他發現黑白老鼠不見了,老虎和獅子也不見了。他順著樹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懸崖,終於脫離了險境。原來就在他睡著的時候,飢餓的老虎按捺不住,終於大吼一聲,跳下了懸崖。
黑白老鼠聽到老虎的吼聲,驚慌地逃走了。跳下懸崖的老虎與崖下的獅子展開激烈的打鬥,雙雙負傷逃走了。
勵志大道理:生命中會有許多險象叢生的時候,困難危險像死亡一樣無法避免。既然無法避免不如放下心來安享現在擁有的一切,無意中就會享受到生命的甜果。
小故事3、老人與黑人小孩子
一天,幾個白人小孩在公園里玩。這時,一位賣氫氣球的老人推著貨車進了公園。白人小孩一窩蜂地跑了上去,每人買了一個氣球,興高采烈地追逐著放飛的氣球跑開了。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後,一個黑人小孩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貨車旁,用略帶懇求的語氣問道:「您能賣給我一個氣球嗎?」
「當然可以,」老人慈祥地打量了他一下,溫和地說,「你想要什麼顏色的?」
他鼓起勇氣說:「我要一個黑色的。」
臉上寫滿滄桑的老人驚詫地看了看這個黑人小孩,隨即遞給他一個黑色的氣球。
他開心地接過氣球,小手一松,氣球在微風中冉冉升起。
老人一邊看著上升的氣球,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了拍他的後腦勺,說:「記住,氣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為它的顏色,而是因為氣球內充滿了氫氣。」
大道理:成就與出身無關,與信心有關。這個世界是用自信心創造出來的。有自信,積極的面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這種積極和自信會幫助人登上成功的山頂。
小故事4、囚禁的章魚
一隻章魚的體重可以達70磅。但是,如此龐大的傢伙,身體卻非常柔軟,柔軟到幾乎可以將自己塞進任何想去的地方。
章魚沒有脊椎,這使它可以穿過一個銀幣大小的洞。它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將自己的身體塞進海螺殼里躲起來,等到魚蝦走近,就咬斷它們的頭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而死,然後美餐一頓。對於海洋中的其他生物來說,它可以被稱得上是最可怕的動物之一。
但是,人類卻有辦法制服它。漁民掌握了章魚的天性,他們將小瓶子用繩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魚一看見小瓶子,都爭先恐後地往裡鑽,不論瓶子有多麼小、多麼窄。
結果,這些在海洋里無往不勝的章魚,成了瓶子里的囚徒,變成了漁民的獵物,變成人類餐桌上的美餐。是什麼囚禁了章魚?是瓶子嗎?不,瓶子放在海里,瓶子不會走路,更不會去主動捕捉。囚禁了章魚的是它們自己。它們向著最狹窄的路越走越遠,不管那是一條多麼黑暗的路,即使那條路是死胡同。
大道理: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許多羈絆和束縛,對於它們,我們毫無辦法。殊不知囚禁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是我們不健康的心態和偏激的態度。
小故事5、摔碎的牛奶瓶
十幾歲的桑德斯經常為很多事情發愁。他常常為自己犯過的錯誤自怨自艾;交完考試卷以後,常常會半夜裡睡不著,害怕沒有考及格。他總是想那些做過的事,希望當初沒有這樣做;總是回想那些說過的話,後悔當初沒有將話說得更好。
一天早上,全班到了科學實驗室。老師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邊上。大家都坐了下來,望著那瓶牛奶,不知道它和這堂生理衛生課有什麼關系。
過了一會,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突然站了起來,一巴掌把那牛奶瓶打碎在水槽里,同時大聲叫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後他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旁邊,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
「好好地看一看,」他對大家說,「我希望大家能一輩子記住這一課,這瓶牛奶已經沒有了–你們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無論你怎麼著急,怎麼抱怨,都沒有辦法再救回一滴。只要先用一點思想,先加以預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現在已經太遲了,我們現在所
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丟開這件事情,只注意下一件事。」
大道理: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積極的去面對下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