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苗族民間神話傳說故事有哪些
苗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關於苗族的 傳說 故事 也有很多,你聽過的民間的苗族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有關於苗族的傳說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苗族傳說故事一:美神仰阿莎的傳說故事
在很古很古的時候,在一個山谷中間,有一個綠幽幽的深潭,山的兩邊有蒼翠的樹木和奇麗的花草。井裡的泉水清幽幽,能照得見天空的雲霞、飛鳥,能照得見井旁的樹木和花草。有一天,從東方飛來一群鷺鷥,從西方飛來一群水鴨,它們一見到這個美麗的水井,就想到裡面去找魚蝦,氣得看守水井的地神跳起來吼道:
"呸!你們到這里來干哪樣?這不是魚塘,這是仰阿莎出生的地方。明天她就要出世了,你們可不要啄呵!誰敢動她一根毫毛,我就要叫它屍骨不歸家!"
鷺鷥和水鴨,只好夾起尾巴飛走了。
第二天,忽然天昏地暗,電光閃閃,雷聲隆隆,瓢潑樣的大雨落下來了。井裡冒著水泡,發出"波--波--波"的響聲。過了不久,雨止了,天也晴了,五彩斑斕的雲霞,象苗家姑娘綉的奇花異朵,飄浮在晴朗朗的天空。這時候,仰阿莎從水井中冒出來了,成群的蝴蝶圍著她飛舞,數不清的鳥兒繞著她歌唱……大家都在歡樂地慶賀美麗的仰阿莎誕生。
仰阿莎生出來的第一天就會笑,第二天就會說話,第三天就會 唱歌 ,第四天就會織布、綉花。仰阿莎的歌聲,是那樣委婉動聽,飛遍了山山嶺嶺,響徹了村村寨寨。在陰天里,她的歌聲能驅雲逐霧,把太陽喚出來;在冬天裡,她的歌聲能驅寒逐冷,唱得滿山滿嶺開遍鮮花。蜜蜂聽見了她的歌聲呵,忘記了采蜜;百鳥聽見了她的歌聲呵,忘記了歌唱;青年小夥子們聽見了她的歌聲呵,忘記了手中的活路;姑娘們聽見了她的歌聲呵,一字一句地學唱。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一年年地過去了。映山紅開了又謝,謝了又開,映山紅開過十八次了,謝過十八次了,仰阿莎姑娘已經十八歲了。十八歲的仰阿莎呵,長得更加美麗啦!美麗的仰阿莎,有一對水葡萄似的眼睛,有一個白茶花似的又白又嫩的臉龐,有兩條錦雞毛似的又細又長的眉毛,有一頭黑絲線似的又黑又亮的頭發。她穿起自己綉的花衣服,蜜蜂會飛來採花蜜;她穿上自己做的百摺裙,那縐折比菌子上的縐紋還美麗。九十九個江略里的姑娘,哪一個能比得上她;九十九個江略里的青年小夥子,哪一個不愛她。
仰阿莎長大了,名聲傳遍了天下。求婚的人呀,多得象蜜蜂採花,今天來一群,明天來一幫。他們踩崩了去仰阿莎家的路,踏破了仰阿莎家的大門檻。烏雲見仰阿莎聰明又美麗,為了討好太陽,就想把她說給太陽做老婆。有一天,烏雲飄呵飄呵飄到太陽家,他對太陽說:
"天底下有個漂亮的妨娘叫仰阿莎,太陽,你是天上的有錢人,快把她娶來做一家吧"
太陽正在吃午飯,聽了烏雲的話以後,連忙把碗筷朝桌上一丟,急匆匆跑到樓腳下去看。只見仰阿莎正在那清幽幽的河水裡洗頭。呵呀!仰阿莎實在太美麗啦!她好比一朵帶露的鮮花,她那白嫩嫩的臉,黑油油的頭發,那閃閃發光的眼睛,太陽越看越著迷,決心要娶仰阿莎。他高高興興回到摟上,催促烏雲說:
"烏雲呵烏雲,你快快繪我去做媒吧!"
能說會道的烏雲,馬上飄到仰阿莎家。他花言巧語地對仰阿莎說:
"穀子熟了就要打,姑娘長大了就要嫁。太陽是勤勞、勇敢和聰明、漂亮的小伙予,天上最富的就數他家。仰阿莎呵仰阿莎,你要是嫁繪了太陽,榮華富貴就夠你享受一輩子啦!"
仰阿莎本來不愛太陽家的財富,但一聽說他勤勞、勇敢、聰明、漂亮,就有些動心了,後來決定嫁到太陽家。
出嫁的日子到了,烏雲領著仰阿莎去太陽家。他們走到一個山谷里,遇見一樹櫻桃花。櫻桃花問仰阿莎去哪裡?仰阿莎回答道:"我出嫁去太陽家。"
櫻桃花搖了搖頭,說:"太陽長得太難看,鼻孔長牙齒,臉上生疙瘩。你快莫去了,來嫁給我吧!"
仰阿莎有些猶豫了,烏雲花言巧語地欺騙她說:"太陽是天上出名的美男子,聰明的仰阿莎,你可不要聽櫻桃花的謠言啦!"
仰阿莎和烏雲繼續朝前走,走到一個山坡上,遇見一隻畫眉鳥,畫眉鳥又間仰阿莎去哪裡?
仰阿莎仍然回答道:"我出嫁去太陽家。"
畫眉鳥擺了擺尾,說:"太陽是個大懶漢,一天到晚睡著不想起,活路不去做;太陽是個大惡人,站也氣鼓鼓,坐也氣鼓鼓,一句話不合他的心意,就把人打來把人罵。仰阿莎呵仰阿莎。你快不要去了,快來我兩個成一家。"
仰阿莎更加猶豫了,不想嫁給太陽了。烏雲又花言巧語地騙她:"太陽是個勤勞的小夥子,每天天還沒亮就出去做活路,天斷黑了才回家;太陽對人溫和又善良,話還沒出口就笑眯眯,笑過以後再說話。聰明的仰阿莎,你可不要聽信畫眉鳥的鬼話。"
盡管烏雲花言巧語,仰阿莎還是決心不嫁太陽了。烏雲生氣了,伸出長長的手臂,挽住了仰阿莎,一飛飛到太陽家。
仰阿莎嫁給太陽以後,才知道太陽真的是懶漢,成天睡懶覺;太陽真的生得丑,鼻孔里生著長長的牙齒,臉上長著大個大個的疙瘩;太陽真的很兇惡,他經常把人打來把人罵。這樣又懶又丑又凶惡的人,怎麼能配得上仰阿莎?連鄰居們也忿忿不平地對她說:
"仰阿莎呵仰阿莎,你嫁給又懶又丑又凶惡的太陽,今後的日子怎麼過呀?!"
仰阿莎聽了,一陣陣心酸,一陣陣難過。
太陽娶來仰阿莎以後,如同樹子有了根,刀子有了把;家裡的事有勤快的妻子來操持,太陽比以前更懶啦:有一天,仰阿莎勸太陽說:"你為什麼不去做活路,天天守在家?即使你的家財有山那麼大,也會坐吃山空呀!"
太陽傲慢地回答道:"做活路太辛苦,每天風里來,雨里去。哼!這樣笨重的活路,我才不幹啦!只要我出門去做理老,出門去講道理,既能出名,又能賺錢,這難道不比做活路強得多嗎?"
太陽決定出門去做理老,可是,家裡那寬寬的田地,找誰來種呢?家裡那眾多的牛馬,找誰來喂呢?太陽見月亮勤勞又老實,就請他來當長工,叫他種田地,叫他割牛草。
太陽出去已經三年了,三年來沒有回過一次家。仰阿莎在家冷清清,見有人從東方來,她焦急地問他們道:"你們看見太陽沒有?他要幾時才回家?"
這個說:"太陽被錢財迷了眼,名譽迷了心,誰知他要幾時才回轉?"
那個講:"太陽在東海邊做理老,替人家打官司、講道理,他嫌了很多錢,生活過得美美的。太陽早就把你忘記了,你再等上三年五載,恐怕他也不會回家,我看你還是改嫁給別人吧!"
仰阿莎聽後,她一陣陣心酸,一陣陣難過……
月亮是一個結實、標致的小夥子,為人很忠厚,做起活來很勤快。每天每天,天還沒有亮,他就起床做活路,天斷黑了,他才回到家。回到家以後,他又幫仰阿莎挑水,幫仰阿莎春米。
仰阿莎體貼地對月亮說:"你從天亮忙到天黑,已經夠累了。米,讓我去善;水,讓我去挑,你坐下來好好地休息一下吧!"
不愛多話的月亮,只說了句:"我不累,我不歇。"他仍舊干他的。
日子相處得長了,月亮愛上了美麗的仰阿莎,仰阿莎也愛上了勤勞、忠厚的月亮。他們商量好了,決定逃出去,到遙遠的地方去安家。
仰阿莎和月亮逃走了,牛沒有草吃,餓得哞哞叫;貓沒有飯吃,餓得叫咪咪……
通桑知道了,就到東海邊去找太陽報信,它見太陽正在那裡講道理,太陽把理片打得"嗒嗒"響,灰塵揚起幾丈高,為了名和利,他"哇哩哇啦"講得滿頭大汗不停歇。通桑著急地對太陽說:"月亮拐跑了你的妻子,你快回家去吧!"
通桑說第一遍時,太陽根本不相信,連理都沒有理他;通桑說第二遍時,太陽起了疑,兇狠狠地問他:"你說的可是真話?"
通桑一看太陽不相信自己,就賭咒說:"假若我騙了你,我就挨雷打……"
太陽聽說月亮拐走了妻子,氣得把手中的理片狠狠地扔在地上,連桌子上的理錢都忘記了取,桌子下的牛腿也忘記了拿,急急忙忙朝家裡跑去啦!太陽邊跑邊暴跳如雷地罵道:
"月亮呵月亮,我還以為你老實,你竟敢拐跑我的婆娘,我若遇到你,一定砍你成兩段;仰阿莎呵仰阿莎,你竟敢和月亮逃走,我若遇到你,一定擂你成泥巴。哼!你們等著瞧瞧老子的厲害吧!"
太陽回到寨子里,只見別人的屋頂上都冒著炊煙,只有自己的屋頂上已長滿茅草,太陽見了很傷心。太陽回到家裡,見敞開的碗櫃沒有關,用過的鼎罐也沒有洗。太陽氣得一跳三丈高,狗在大門口,他打了狗三棍;貓在火爐旁,他打了貓三拳。太陽氣鼓鼓地罵它們道:
"你們這些該死的笨蛋,為哪樣不守住我的仰阿莎?她現在在哪裡?"
狗汪汪地叫著答道:"我只知看家,不知守你妻,誰知道她去哪裡。"
貓咪唔咪唔地叫著答道:"我只知守倉。不知守你妻,誰知道她去哪裡。"
太陽更加生氣了,拿起棍子又要打,抬起腳來又要踢,幸虧貓頭鷹看見了,忿慨不平地對太陽說:
"你快住手,你的妻子逃跑了,怎麼能怪它們呢?誰叫你讓名利迷住了心竅,誰叫你一去三年不回轉,讓美麗的仰阿莎在家裡冷清清……"
太陽拿了弓和箭,要射貓頭鷹。貓頭鷹拍拍翅膀飛走了。太陽氣得莫奈何,拔腿就往外面跑,他要去尋月亮和仰阿莎。太陽走了很遠,找了很久,還是沒有找到月亮和仰阿莎。有一天,太陽走到河邊,看見鷺鷥和水鴨在河墾洗澡,他問它們道:
"你們在這里洗澡,看見我的妻子沒有?"
鷺鷥和水鴨明明看見仰阿莎和月亮逃走了,就是不告訴他:"我們不認得你的妻子。"
太陽嘆了口氣,繼續朝前找。他走到一條田坎邊,遇見烏龜在那裡曬太陽,又問烏龜道:"你在這里曬太陽,看見我的妻予役有?"
烏龜直爽地答道:"看是看見了,不過仰阿莎愛上了月亮,月亮也愛上了仰阿莎,你就找到了她,仰阿莎也不會願意再和你做一家。你還是不要去找了吧!去找也是白費氣力。"
太陽聽了很生氣,狠狠地踩了烏龜一腳。從此,烏龜就變成扁扁的了。
太陽氣鼓鼓地繼續朝前走,來到一個水塘邊,遇見做生意的水獺。他又問水獺道:"你天天做生意,走的寬,見的廣,你可知道仰阿莎和月亮到哪裡去了?你若告訴我,河裡和塘里的魚蝦全歸你。"
貪財圖利的水獺,一聽說河裡和塘里的魚蝦全歸自己,就把仰阿莎和月亮住的地方告訴了太陽:"仰阿莎和月亮在天涯海角安了家……"
太陽走呀走,太陽找呀找;找到了天涯,找到了海角,終於找到了仰阿莎和月亮。
太陽見了仰阿莎和月亮,他舉起刀來就要砍,張起弓來就要射。幸好仰阿莎的哥哥記莎看見了,他連忙搶走了太陽的刀,奪去了太陽的箭。
仰阿莎理直氣壯地對太陽說:"你一出去幾年不回家,象綉花針落進水塘里,我找你找不見。我一年又一年把你等,一年又一年把你盼,砍倒的大樹都已爛成泥,還是不見你回家。嫁男人是為了倖幸福福地生活在一起,誰知我嫁了你卻還是那樣孤單。倒不如在娘家當一輩子老姑娘。"
仰阿莎的話在理,講得太陽啞口無言。太陽就是蠻橫不講理,氣鼓鼓地硬要仰阿莎和他一起回家。仰阿莎死也不願跟太陽回去;仰阿莎願意跟月亮在一起。太陽不服氣,就請理老來講道理。理老把理片打得"嗒嗒"響,清清嗓子說了話:
"仰阿莎和月亮是天生的一對,好比銅鼓配蘆笙。他們兩個相親又相愛,怎麼也不願分離。你要仰阿莎跟你走,除非銅鼓打不響,蘆笙吹不響。還是叫他們賠你三船金,賠你三船銀吧!"
太陽為了難住仰阿莎和月亮,挖空心思對理老說:"我家的金子能砌成牆,銀子能築田坎,我要金子做哪樣?我要銀子做哪樣?要是月亮能找到兩頭有尾巴的水牛,兩頭有鬃毛的馬,我就不要仰阿莎了。"
哪裡去找兩頭有尾巴的水牛?哪裡去找兩頭有鬃毛的馬?理老問烏鴉,烏鴉"呱呱呱"地叫著把話答:"我雖飛得高,我雖走得遠,我只見過一頭有尾巴的水牛,一頭有鬃毛的馬。"
太陽以為難住了月亮,心裡樂哈哈。可是,聰明的月亮想了想說:"這個事好辦,我找來繪他。"
月亮去拉了兩只水牛來抵角,就成了兩頭有尾巴的水牛。月亮牽了兩匹馬來相踢,就成了兩頭有鬃毛的馬。
太陽沒有難住仰阿莎和月亮,仰阿莎就嫁給了月亮。太陽沒有了仰阿莎,又生氣,又害羞,為了不讓別人看到他那害羞的臉,就射出萬枚銀針來刺人們的眼睛。從此以後,當人們睜著眼睛去看太陽的時候,就會被太陽放射出來的銀針刺得眼花繚亂,看不清太陽的真面目。
苗族傳說故事二:大岩神仙橋的傳說故事
在保靖縣葫蘆鎮大岩村西北麓,有一條又深又陡的山谷叫“夯橋”,意“有橋的山谷”,谷邊有一棵幾人合抱的千年桂花樹,樹旁有一塊自然伸出的石板,石板下有根石柱支撐著,形成天然的石拱橋,叫“神仙橋”。相傳古時候這里是沒有橋的,山谷也不叫“夯橋”,而是一條深不見底的幽谷,谷的一邊是物產豐富的白鶴山,另一邊是地瘠土貧的獅子岩,谷頭是藏滿野獸的原始森林。
傳說有一天,八仙參加瑤池會歸來經過呂洞山,被這里渾然天成的秀麗風景和奇風異俗給迷住了,放慢速度站在祥雲上盡情地賞玩。呂洞賓看到呂洞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竊喜不已,於是偷偷下凡來,當他走到白鶴山時,看見山上松濤如海,仙鶴翱翔,一派祥瑞的景象,不由心曠神怡,打算在此修行一段時間。他到處尋找修行的地點,走到獅子岩旁的幽谷邊,看到山路到幽谷這里嘎然而止,谷頭的原始森林裡鬼吼狼叫,鄉民不能到對面山去耕播勞作,心生憐憫,決定在谷上架座石橋,讓天塹變通途。
到了晚上,呂洞賓用寶劍將獅子岩上的岩石挑選出來,施展法術把它們點化成豬牛羊等家畜,命土地神拿著一根紫薇枝條幫他趕到幽谷邊來,讓桂花樹精看守,直到數量差不多了,再將這些牲畜變回岩石架橋。呂洞賓邊念咒語邊用劍訣指點岩石,但見岩石滾動起來,從空中滾向深谷兩側,然後壘起來,慢慢向谷中合攏。快要合攏時,一隻獵狗追趕野獸跑到谷邊,看見谷里石頭自己滾動,谷邊呂洞賓正搖首揮劍,桂花樹精在旁小心護法,都沒注意到它,就撲過去,邊叫邊咬呂洞賓——這就是苗族版“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 典故 。呂洞賓邊躲避邊施展法術,一時心慌意亂,致使行法顛倒,發生了意外:
只見狗每叫一聲,石橋上的石頭就落下一塊,谷底就往上長高一點。隨著獵狗不停狂叫,石橋的岩石越掉越多,深谷越長越淺。眼看架設好的石橋就要毀於一旦,呂洞賓忍無可忍,手一伸,把獵狗點也化成一塊石頭,狗在化為石頭之前往呂洞賓身上噴了一口血,呂洞賓一驚,把咒語都給忘了——民間用狗血破法術、辟邪就是這么來的。獵狗化成了石頭,呂洞賓卻驚魂未定,看到橋上的石頭幾乎落盡,把大山谷填成了小山谷,懊惱不已,問土地神還有多少岩石,土地神戰戰兢兢地不敢回答,直叩頭請罪。原來,他將最後一群化成豬的石頭趕來,走到一條叫“槽夯”的溪谷時,看見這邊的情形也嚇了一跳,忘了法術,使豬群變回一塊塊奇形怪狀的岩石,橫七豎八卧在溪谷。
由於法術被破,加上天快亮了,山下傳來了樵夫上山打柴的聲音,呂洞賓決定先回去,然後再邀七仙一起來造橋。他臨走之前命令桂花樹精留在橋頭守衛,不讓殘留的橋墩垮了,同時命令土地神留在“槽夯”邊守著那些岩石,等他們回來再續修橋,誰知,他們乘仙鶴一去不復返,留下那座沒有竣工的石橋,惟有桂花樹精和土地神忠心地守候著,一直到現在。
因為有了這段神奇的傳說,人們就把這座石橋叫“神仙橋”。
如今,來大岩遊玩的人還能看到神仙橋和神仙造橋的遺跡:
獅子岩前有仙人採石裸露出的懸崖峭壁;那些被人們叫做“豬肉石”的岩頭還靜靜地躺在溪谷里,土地神也長年累月地守護在溪谷邊,趕豬的枝條已長成合抱粗的紫薇樹;山谷山風徐徐,兩邊的橋墩呼遙相應,傘一樣的桂花樹罩著石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是人們歇腳納涼的好地方;谷里溪水淙淙,從石橋前形成幾段瀑布飛瀉而下;而那隻被點化成石頭的獵狗則還孤零零的卧在谷邊,頭朝著溪谷,似乎還在不甘心的低吼呢。
苗族傳說故事三:苗族殺魚節的傳說故事
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貴州龍里、貴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殺魚節”。這天,人們來到河邊,從河裡叉起一條鮮魚,架起鐵鍋,燒起篝火,用河水煮著鮮魚,喝著米酒,祭天求雨,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關於這天還有一個傳說。
在很久以前,天王爺有個長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聰明伶俐,才貌超人。天王爺寵愛得像掌上明珠。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天王爺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將送來了天宮的仙丹妙葯,采來了昆侖山的靈芝草,挖來了長白山的人參娃,撈來了大海的珍珠。但是這些葯都沒有治好公主的病。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爺急得茶飯不思。後來,天王爺聽說“人間江河裡的百魚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間,從江河湖海里捉去了一百種魚,熬成湯,端給公主。公主吃了以後,沒幾天病就好啦。為了感謝魚的救命之恩,天王爺下令保護江河湖海里的魚類,不準隨意傷害它們。天王爺還下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里,不許給人類一滴。
此時,天下大旱,苗家人十分憂愁。於是,鄉親們殺豬,宰牛,祭天求雨。可是,天王爺仍舊一滴水也不給人類。最後,豬牛都宰殺完了,在三月初九這天,鄉親們從江河湖海里捉來一些鯉魚、鰱魚、鮭魚、鯽魚和娃娃魚,來代替豬牛供品,祭天求雨。誰知,天王爺看到人間為了活地殺死了他的恩魚,想到魚對他女兒的救命之恩,不由傷心地痛哭起來。他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烏雲滾滾,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天王爺的淚水化成了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雨下來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滿了農田,滋潤了草木。
直到現在,九里的平坡,貴定的光明,福泉新安寨的苗家人民,每年三月初九這天,都要到河邊去殺魚。
猜你喜歡:
1. 苗族傳說故事
2. 苗族民間傳說故事
3. 苗族民間故事精選
4. 關於苗族的傳說故事
5. 苗族的傳說故事
6. 苗族傳說故事
7. 苗族民間傳說故事
2. 民間故事有民間故事有哪些這大家回答一下,我非常感謝!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我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之一,是我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
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2]
白蛇傳
《白蛇傳》的傳說源遠流長,家喻戶曉,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織女》)。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 [3]
孟姜女哭長城
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4]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惟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常有人把《梁山伯與祝英台》稱作「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然而,同樣體現了人類對愛情的忠貞精神的「梁祝」,不單比「羅朱」早了上千年,故事內容也曲折生動得多。 [5]
中國民間傳說。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西湖龍井的傳說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峰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 ,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著采了起來。剛采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後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後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後本無大病,只是山珍海味吃多了後,肝火上升,眼睛紅腫,今見皇兒回朝,心裡高興,病也去了幾分,遂問起皇上在外情況,談著談著,太後聞到似有陣陣清香迎面撲來,便問乾隆:「皇兒從杭州帶來了什麼好東西?如此清香?」乾隆心想,我急匆匆趕回,倒是忘了帶些禮品孝順母後,然仔細聞聞確有一種清香散發出來,他用手一摸,想起是獅峰採下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去,已經幹了。一邊取出茶葉,一邊回答道:「母後,這是我親手採下的獅峰山龍井茶。」「哦,這茶真香我這幾天嘴巴無味,快泡來我嘗嘗!」乾隆忙叫宮女泡了一杯來,太後接過香茶,慢慢品飲,說也奇怪,太後喝完茶湯,感到特別舒適。其實這茶,一來品質好,清香可口,去膩消食;二來見到皇兒,心情舒暢,加上茶葉是皇上親手所采,所以如此連喝幾天,居然肝火平了,眼紅退了,腸胃也舒服了,太後滿心歡喜地告訴皇帝:「兒啊,這是仙茶哩,真像靈丹妙葯,把為娘的病也治好啦!」乾隆聽了哈哈大笑,忙傳旨下去,封胡公廟前茶樹為御茶樹,派專人看管,年年歲歲採制送京,專供太後享用。因胡公廟前一共只有十八棵茶樹,從此,就稱為「十八棵御茶。」 [6]
苗族民間
民間故事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在民間流傳的以通稱的人物,廣泛的背景,在完整而又富有趣味的情節中表現人民生活和思想的口頭散文作品。民間故事在苗族民間文學寶庫中所佔的比例最大,內容十分豐富,反映生活的范圍非常廣泛。
在民間故事中,容量最大、最能反映苗族生產生活和心理狀態的作品要數生活故事和愛情故事。這些故事以人和人的關系為基礎,在又有現實又有假想成份的情節中表現人們的社會生活和對人物的評價。《孤兒當皇帝》講述一個孤兒有幸娶到天神生老的幺女為妻,皇帝得知後,仰慕幺女的容貌而與孤兒換妻並將皇位讓給孤兒。幺女設計置皇帝於死地後返回天廷並生育一女,又與其女歷盡千辛萬苦與孤兒團聚後共同治理國家。這個故事通過孤兒從窮苦孩子到皇帝的描寫,展現了苗族人民渴望幸福、進取向上、不畏權威、英勇斗爭的精神風貌。《扎董丕然》講的是苗族小伙追殺虎霸解救心上人的故事,情節曲折、首尾呼應、優美動人、結構嚴謹完整緊湊,在我州苗族人民中廣為流傳。《諾施與龍女》通過青年諾施進龍宮娶龍女的曲折經歷以及人物感情糾葛的描寫,把人們帶到了一個撲朔迷離的世界。《幺豆歹與蒙施彩貢奏》講述了聰明英俊的苗族青年幺豆歹在花山場上與美貌無雙的姑娘蒙施彩貢奏巧妙周旋並在家裡三難美人最後終成眷屬的故事,歌頌了苗族青年忠貞的愛情,是民間故事中最具現代特色的一個。另外,像《癩哈蟆姑爺》、《琛姑娘與瑙姑娘》、《喬妮》、《兩兄弟》等也是流傳很廣的故事。
苗族民間故事中還有不少的動物故事、寓言、童話和笑話,如《狗找主人》、《猴子螞蚱之戰》、《嘀嘀鳥的歌》、《螞蚱蹬雀蛋》、《梭雲的故事》等。這些故事,以幻想和虛構的情節,寓褒貶於其中,具有濃厚的情趣,為人們喜聞樂道。
苗族民間故事豐富多彩並且有極其寶貴的價值,發掘這些文學寶藏,對繁榮文藝創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為社會、歷史、民族、語言等學科提供珍貴的資料有著重大的意義。
魯班造傘的傳說
從前沒有傘,出門行路不便當,碰到毒太陽,曬得要死;碰到大雨,淋得像落湯雞。
魯班師娘看了,心裡難過,對魯班師說:「人人都說你手藝好,出門人日曬雨淋的,你不能想個法子嗎?」
魯班師答應想辦法,師徒們一合計,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腳亭,十里一個亭子。亭子造好了,請魯班師娘來看,魯班說:「這法子不錯吧,又遮太陽,又好躲雨。」
魯班師娘看了搖搖頭:「歇歇腳是不錯,出門的人不能老登在亭子里不走啊!」
本來,魯班師一團高興,聽這么一說,倒沒主意了。
「你有好主意你去想,難不成要一步二個亭子嗎?」
「一步一個亭子!」魯班師娘一聽,倒真有好主意了,她一點也不生氣:「好,我去試試看。」
魯班師娘又仔細看看亭子,回到家裡,用竹子做骨架,紮成個小亭子樣子,再糊上油紙。這東西輕輕巧巧的,架子又是活的,要用就撐開來,不用就收起來,這就是傘,做好了,魯班師娘撐著傘走到魯班師面前:「你看。這不是一步一個亭子嗎!」
魯班一看,又驚又喜,連說:「佩服,佩服!」
人從此就有了傘了。直到現在,傘的花樣多了,但撐開來,還是像個小小的亭子。
和尚升天
話說唐朝年間潞洲府有位節度使,名李抱貞。當他到任時府內是銀兩空空,就連官員,兵卒的響錢都拿不出。實在是無計可施,於是有人給他出了個主意說;當地有一位老和尚德高望重,百姓對他是言聽計從,何不讓他出面作法,讓老百姓捐些錢物。
於是,李大人就去面見老和尚,把事由說了一同。別說老和尚真就答應了,為了消除老和尚的顧慮,李大人說我們已在法壇下面挖一個地道,等點火後你就順地道出來,保你平安無事。李大人又帶著老和尚現場實際走了一遍。這才定下良辰吉日,州里的百姓聽說老和尚坐壇講法,紛紛來捐錢。
到了開壇說法的日子,周邊的百姓也來捐錢。幾天的功夫捐錢已達上億了!這他時辰已到只見老和尚高高端坐在法壇上,下面是一群小和尚法樂齊鳴。好個熱鬧!一陣後就聽有人喊;活佛現身點火相迎!忽的一聲法壇四周火光沖天,可憐的老和尚下得法壇可地道的通口早就被人堵死了。
待火熄後法壇上只留下幾塊舍利了!眾人還真就相信活佛升天了。李大人的眼眉之急解決了,一條人命換來的救濟錢,也算上是老和尚做了一次善事。
這才是;假戲真做傻和尚,隨著活神上天堂,早知能有此番行,何必甘當擋風牆。 [7]
誇父逐日
上古神話故事。傳說誇父威猛好勝,乃與太陽追趕競走,總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黃河、渭水仍然不夠,再往北邊大澤去找水喝,卻渴死在途中。他隨身的手杖棄置在地上,後來長出了一片桃林。 [8]